1. <rp id="zsypk"></rp>

      2. 季羨林《走運與倒霉》原文欣賞

        時間:2024-02-17 20:10:42 煒玲 季羨林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季羨林《走運與倒霉》原文欣賞

          賞析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nèi)容的制約,又根據(jù)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jīng)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季羨林《走運與倒霉》原文欣賞,歡迎大家分享。

          【季羨林《走運與倒霉》原文】

          走運與倒霉,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絕對對立的兩個概念。世人無不想走運,而絕不想倒霉。

          其實,這兩件事是有密切聯(lián)系的,互相依存的,互為因果的。說極端了,簡直是一而二二而一者也。這并不是我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兩千多年前的老子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他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崩献拥摹案!本褪亲哌\,他的“禍”就是倒霉。

          走運有大小之別,倒霉也有大小之別,而二者往往是相通的。走的運越大,則倒的霉也越慘,二者之間成正比。中國有一句俗話說:“爬得越高,跌得越重。”形象生動地說明了這種關系。

          吾輩小民,過著平平常常的日子,天天忙著吃、喝、拉、撒、睡;操持著柴、米、油、鹽、醬、醋、茶。有時候難免走點小運,有的是主動爭取來的,有的是時來運轉,好運從天上掉下來的。高興之余,不過喝上二兩二鍋頭,飄飄然一陣了事。但有時又難免倒點小霉,“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沒有人去爭取倒霉的,倒霉以后,也不過心里郁悶幾天,對老婆孩子發(fā)點小脾氣,轉瞬就過去了。

          但是,歷史上和眼前的那些大人物和大款們,他們一身系天下安危,或者系一個地區(qū)、一個行當?shù)陌参!K麄兊靡鈺r,比如打了一個大勝仗,或者倒賣房地產(chǎn)、炒股票,發(fā)了一筆大財,意氣風發(fā),躊躇滿志,自以為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固一世之雄也”,怎二兩二鍋頭了得!然而一旦失敗,不是自刎烏江,就是從摩天高樓跳下,“而今安在哉!”

          從歷史上到現(xiàn)在,中國知識分子有一個“特色”,這在西方國家是找不到的。中國歷代的詩人、文學家,不倒霉則走不了運。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中說:“昔西伯拘里,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作也!彼抉R遷算的這個總賬,后來并沒有改變。漢以后所有的文學大家,都是在倒霉之后,才寫出了震古鑠今的杰作。像韓愈、蘇軾、李清照、李后主等等一批人,莫不皆然。從來沒有過狀元宰相成為大文學家的。

          了解了這一番道理之后,有什么意義呢?我認為,意義是重大的。它能夠讓我們頭腦清醒,理解禍福的辯證關系;走運時,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過了頭;倒霉時,要想到走運,不必垂頭喪氣。心態(tài)始終保持平衡,情緒始終保持穩(wěn)定,此亦長壽之道也。

          【季羨林經(jīng)典語錄】

          1、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兩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對待壞人,則另當別論。忍者,相互容忍也。

          2、根據(jù)我的觀察,壞人,同一切有毒的動植物一樣,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壞人的,是毒物的。我還發(fā)現(xiàn),壞人是不會改好的。

          3、好多年來,我曾有過一個“良好”的愿望:我對每個人都好,也希望每個人都對我好。只望有譽,不能有毀。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4、時光流失,一轉眼,我已經(jīng)到了望九之年,活得遠遠超過了自己的預算。有人說,長壽是福,我看也不盡然。人活得太久,對眾生的相,看得透透徹徹,反而鼓舞時少,嘆息時多。

          5、走運時,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過了頭;倒霉時,要想到走運,不必垂頭喪氣。心態(tài)始終保持平衡,情緒始終保持穩(wěn)定,此亦長壽之道。

          6、自己生存,也讓別的動物生存,這就是善。只考慮自己生存不考慮別人生存,這就是惡。

          7、“要說真話,不講假話。假話全不講,真話不全講!

          8、“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話都說出來,但說出來的話一定是真話!

          9、“我快一百歲了,活這么久值得。因為盡管國家有這樣那樣不可避免的問題,但現(xiàn)在總的是人和政通、海晏河清!

          10、“我的家鄉(xiāng)在山東。泰山的精神實際上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

          人物生平

          學習經(jīng)歷

          1911年8月6日,季羨林出生于山東省清平縣(現(xiàn)臨清市)康莊鎮(zhèn)官莊一個農(nóng)民家庭,六歲以前在清平隨馬景恭老師識字。

          1917年,離家去濟南投奔叔父,進私塾讀書,學習了《百家姓》《千字文》、《四書》等。

          1918年、1920年,分別于濟南山東省立第一師范附設小學、濟南新育小學就讀。課余開始學習英語。

          1923年小學畢業(yè)后,考取正誼中學。課后參加一個古文學習班,讀《左傳》《戰(zhàn)國策》《史記》等,晚上在尚實英文學社繼續(xù)學習英文。

          1926年初中畢業(yè),在正誼中學讀過半年高中后,轉入新成立的山東大學附設高中,在此期間,開始學習德語。

          1928年-1929年,日本侵華,占領濟南,輟學一年。創(chuàng)作了《文明人的公理》《醫(yī)學士》《觀劇》等短篇小說,署筆名希道,在天津《益世報》上發(fā)表。

          1929年,轉入新成立的山東省立濟南高中。

          1930年,開始翻譯屠格涅夫的散文《老婦》《世界的末日》《老人》及《玫瑰是多么美麗,多么新鮮啊!》等,先后在山東《國民新聞》趵突周刊和天津《益世報》上發(fā)表。

          高中畢業(yè)后考取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后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專修方向是德文。在清華大學四年中發(fā)表散文十余篇,譯文多篇。

          1934年,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畢業(yè)。應母校山東省立濟南高中校長宋還吾先生的邀請,回母校任國文教員。

          1935年,清華大學與德國簽訂了交換研究生的協(xié)定,報名應考被錄取。同年9月赴德國入哥廷根(Goettingen)大學,主修印度學。先后師從瓦爾德史米特(Waldschmidt)教授、西克(Sieg)教授,學習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及俄文、南斯拉夫文、阿拉伯文等。

          1937年,兼任哥廷根大學漢學系講師。

          1941年,哥廷根大學畢業(yè),獲哲學博士學位。以后幾年,繼續(xù)用德文撰寫數(shù)篇論文,在《哥廷根科學院院刊》等學術刊物上發(fā)表。

          工作經(jīng)歷

          1946年,回國后受聘為北京大學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系主任職任至1983年。

          季羨林散文隨筆作品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一結束,季羨林就輾轉取道回到闊別10年的祖國懷抱。同年秋,經(jīng)陳寅恪推薦,季羨林被聘為北京大學教授,創(chuàng)建東方語文系。季羨林回國后,著重研究佛教史和中印文化關系史,發(fā)表了一系列富有學術創(chuàng)見的論文。解放后,繼續(xù)擔任北大東語系教授兼系主任,從事系務、科研和翻譯工作。

          1956年2月,被任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

          1978年復出,繼續(xù)擔任北京大學東語系系主任,并被任命為北京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南亞研究所所長。當選為第五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外國文學會副會長。

          1979年,任中國南亞學會會長。

          1980年,中國民族古文字學會名譽會長。

          1981年,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

          1983年,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兼任中國語言學會會長、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副會長。

          1984年,任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兼任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

          1985年,任中國作家學會理事、中國比較文學會名譽會長。

          1988年,任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并曾以學者身份先后出訪德國、日本、泰國。

          1990年,任中國亞非學會會長。

          2009年7月11日11時10分27秒,季羨林逝世,享年98歲。

          人物生活

          家庭情況

          長輩:季羨林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趙氏,農(nóng)民,叔季嗣誠。1935年,季羨林在經(jīng)濟瀕于破產(chǎn)時獲得一個到德國去留學的機會。他離開的十一年當中,季羨林的嬸母苦苦掙扎,擺過小攤,賣過破爛,勉強維持著一家人的生計。季羨林他嬸母出身中醫(yī)世家,從小學會了一套治病的手段。因自幼喪母,沒人替她操心,耽誤了出嫁的黃金時刻,成了“老姑娘”。年近四十才嫁給季羨林的叔父做續(xù)弦。

          妻子:1929年,季羨林與彭德華結為夫妻。彭德華她自幼喪母,只有小學文化水平,是一個真正善良的人,一生沒有跟任何人發(fā)過脾氣。上對公婆,她真正盡了孝道。下對子女,她真正做到了慈母。中對丈夫,她絕對忠誠,絕對服從,絕對愛護。她是一個極為難得的孝順媳婦、賢妻良母。

          兒子:1994年,季羨林的妻子彭德華因病去世,在4萬元喪葬費用中,季羨林要求作為兒子的季承出2萬,一個要求出,一個不愿出,結果父子交惡。季羨林此時便揚言要與之斷絕關系。季承自小卻很少得到季羨林的教誨,父子關系一向冷淡。

          恩師朋友

          幼時隨馬景恭識字,在高中開始學德文,并對外國文學產(chǎn)生興趣,1929年,入山東省立濟南高中,其國文老師董秋芳是魯迅的朋友,還是著名翻譯家。季羨林之所以五六十年來舞筆弄墨不輟,耄耋之年,仍舊不能放下筆,全出于董老師之賜,季羨林畢生難忘。

          1946年,臧克家到南京國立編譯館去看望老同學李長之,恰好季羨林在,在這里臧克家第一次見到季羨林。1949年春,臧克家從香港來到北平,和季羨林重又相見。20世紀50年代初,臧克家支持季羨林入黨。1978年前后,臧克家見到季羨林,見季羨林頭發(fā)半白;1980年再次會面,已滿頭白雪。于是臧克家頓生感慨,隨即賦詩一首,贈給季羨林:年年各自奔長途,把手欣逢驚與呼!樸素衣裳常在眼,遍尋黑發(fā)一根無。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