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唐代世俗社會的捍衛(wèi)者-韓愈

        時間:2020-10-19 14:47:23 韓愈 我要投稿

        唐代世俗社會的捍衛(wèi)者-韓愈

          引導(dǎo)語:說到韓愈,幾乎無人不知: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文起八代之衰”的文壇領(lǐng)袖,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解答一下唐代世俗社會的捍衛(wèi)者——韓愈。

          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韓愈被蘇軾評價為“文起八代之衰”。豈不知,作為一個官員,韓愈有感于當時社會信教風(fēng)氣之亂,成為一名世俗社會的堅定捍衛(wèi)者,并因此寫下了著名的《原道》《論佛骨表》。下面我們一起聽聽曾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講《唐宋八大家之韓愈》的山東大學(xué)文學(xué)與新聞傳播學(xué)院副教授呂玉華,請她講講韓愈是如何成為一名“豪杰斗士”的。

          三教并大,唐朝世俗社會受擠壓

          唐代宗大歷三年(公元768),韓愈出生于一個官宦之家。這時的唐朝是一個空前絕后的時代,不僅是因為其武力、經(jīng)濟、文化都極其強大,而且對于外來的思想非常包容,具有充分的文化自信。更有特點的是,唐朝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是儒佛道三教并大。“唐朝皇帝姓李,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皇帝就把道教的始祖李耳認成其祖先,于是也一起抬高了道教的地位。”呂玉華說。

          作為一個本土宗教,在唐以前,道教的發(fā)展比較緩慢。進入唐朝之后,隨著皇帝的提倡以及吸收外來宗教的影響,道教的理論和煉丹術(shù)都獲得了空前的發(fā)展。在唐朝社會的上層圈子中,流行服食各種丹藥,人們相信這些由道士煉的丹藥可以延年益壽,但事實上,很多帝王就是直接或者間接死于長期服用丹藥造成的中毒狀況。例如韓愈《論佛骨表》所規(guī)勸的唐憲宗,就是因為長期服用道士進獻的丹藥而中毒造成的性情暴躁易怒,經(jīng)常斥責(zé)或誅殺左右宦官。最終,宦官聯(lián)合起來殺掉了唐憲宗。

          而佛教雖然是外來宗教,但是在中國經(jīng)歷了魏晉南北朝的大發(fā)展后,開始逐漸中國化。到了唐朝,在吸收了儒家、道教的義理后,中國佛教形成了。

          相比較之下,儒家在唐朝時一直是個相對陪襯的角色。

          整個唐朝社會趨向宗教化,勢必會對世俗社會造成擠壓,在思想上造成偏頗。作為世俗社會的代表,儒家的韓愈站了出來,著文立說,提倡儒家的、世俗的義理,于是就有了《原道》《論佛骨表》。

          韓愈講的仁義道德不“吃人”

          在《原道》中,韓愈開篇講的就是“仁義道德”。“在長期的流傳當中,韓愈所說的‘仁義道德’都變了味。像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里是,滿本的仁義道德,但字里行間都是寫著吃人。我們現(xiàn)在應(yīng)該回歸到它本身的意義上來。”呂玉華說,“博愛為仁,以仁去做事就是義,以仁義為走向就是道,內(nèi)心充滿仁義的標準就是德。由此來看,一個內(nèi)心充實完善的人,是不需要去喝心靈雞湯的。”

          相對來說,仁和義是確定的,道和德卻是虛的。比如“盜亦有道”就是不以仁義為基礎(chǔ)的道,屬于小人之道。“韓愈說的德也有兇有吉,比如搞自殺襲擊的恐怖分子,他們內(nèi)心肯定也是有德而強大的,但這個德是兇德。”呂玉華說,韓愈之所以在《原道》開篇把仁義道德拿出來說,是為了和佛教道教的“道”區(qū)分開。

          道教要成仙、長生不老,要去養(yǎng)生修煉,最終目的是清靜無為白日飛升。佛教也差不多,講求脫離苦海。韓愈反對這兩家。他認為真正的道德必須以仁義為基礎(chǔ),不仁不義空談道德肯定是不對的'。

          同時,佛道在唐朝流行,還因為有許多捏造的傳說在起推波助瀾的作用。比如道教有人說孔子是老子的學(xué)生,這或許還有點史料依據(jù)。但佛教也說孔子是如來弟子,則缺乏根據(jù)了。但是對于廣大百姓來說,他們只喜歡奇怪新鮮的言論,并不在意這些言論真實與否。就好像現(xiàn)在朋友圈、聊天群里傳播的那些所謂“驚天秘密”“不轉(zhuǎn)不是中國人”之類的,的確讓人忍不住想看一看,但真看了之后發(fā)現(xiàn),里面錯誤百出。可即便如此,依然有人信。

          于是,韓愈就從佛教的去君臣父子關(guān)系開始批駁,認為如果人人信佛,那么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guān)系就沒有了,也沒人從事生產(chǎn),國家也要沒了。而我們都是儒家的人,不需要找什么外在的信仰和道德去扶持內(nèi)心,那樣的話就是把自己狹隘化了,勢必看別人的眼光也會偏激、極端。

          雖然韓愈的思想今天看來是有偏頗的,但由此生發(fā),可以對當下崇拜大師的人們上一課。

          反對皇帝迎佛骨入宮,差點被砍頭

          在呂玉華看來,韓愈不僅僅是個官員、文學(xué)家,他更是一個豪杰與斗士。“韓愈曾說‘士之特立獨行,適于義而已。不顧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以《論佛骨表》來說,文章是對當時全社會盲目崇佛,擾亂社會風(fēng)氣與秩序的一種批判。“唐代皇帝信道也信佛,對于供奉有佛骨舍利的法門寺,不僅皇帝會親自去游幸,還會專門迎進宮中供奉。每次迎入宮中供奉,都當作一件普天同慶的大事去做,朝野震動。但是皇帝真的信佛嗎?”呂玉華認為,唐朝的皇帝信道信佛,跟我們今天去廟里燒香一樣,都是在跟神佛做交易,讓神佛保佑他長壽。

          仍以唐憲宗為例,在他即位之初是頗有作為的,一度使唐朝有中興之相,唐憲宗本人也被稱為“小太宗”。可時間一長,他就跟所有的皇帝一樣,幻想長生不老、永遠當皇帝。于是,迎舍利進宮,就被當作一件大事來做,臣子們不僅不反對,還當作盛事來歡慶。但只有韓愈看到了這背后的問題,并且成為唯一一個敢于站出來提反對意見的。

          韓愈的初衷是良好的。但是唐憲宗看了《論佛骨表》 之后勃然大怒,打算殺掉韓愈。經(jīng)過眾人求情,“夕貶潮州路八千”,皇帝貶韓愈去八千里之外的潮州,并且是即刻啟程,每天必須趕30個驛站的路程。后來到了潮州,韓愈沒人可以說話,居然與大顛和尚成了莫逆之交,因此有人笑話韓愈最終還是信了佛。韓愈不僅做了回應(yīng),而且在臨死前叫來許多和尚看他的身體——唐朝人普遍認為,不信佛的人,死前身上會長滿癩瘡,但是韓愈沒有,這也證明了他破除迷信思想的堅定。

        【唐代世俗社會的捍衛(wèi)者-韓愈】相關(guān)文章:

        唐代大家韓愈的煩惱11-14

        唐代詩人韓愈簡介及成就08-01

        韓愈《圬者王承福傳》閱讀答案05-29

        讀韓愈了解關(guān)于韓愈的文章11-19

        韓愈的文章11-15

        唐代詩人韋應(yīng)物11-12

        唐代詩人:韋應(yīng)物11-01

        唐代詩人劉禹錫07-27

        唐代詩人元稹11-02

        唐代詩人溫庭筠11-03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