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杜甫《野望》鑒賞
杜甫《野望》鑒賞1
唐代杜甫《野望》
清秋望不極,迢遰起曾陰。
遠水兼天凈,孤城隱霧深。
葉稀風(fēng)更落,山迥日初沉。
獨鶴歸何晚,昏鴉已滿林。
譯文/注釋
譯文
秋天一眼望去清曠無極,遠處隱隱約約蕩起層云。
水天相接空中一片明凈,一座孤城呈現(xiàn)云霧深深。
秋風(fēng)吹起枯葉更快脫落,眺望遠山太陽剛剛下沉。
孤獨的白鶴為何回得晚,要知道昏鴉早已宿滿林。
注釋
、盘鲞r(dì):即迢遞,遙遠貌。曾(céng)陰:重疊的陰云。曾,層。
、萍妫哼B著。天凈:天空明凈。
⑶迥(jiǒng):遠。
⑷歸何晚:為何回得晚。
、苫桫f:黃昏時的烏鴉。
全文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于邊秋野望而作,全篇都是寫望中所見之景物。
第一句是總寫清秋時節(jié)的“望”。望秋天景色清曠無極,這就很好的表現(xiàn)“遠水天凈”。接下來是寫景。寫云,云是如何,是遙遠的,重疊的。如此的云就表現(xiàn)了此時的天氣是不錯的。然后從云寫到水,從水寫到城,雖仍是遠景但逼近了一些。水天相接的地方,一片明凈,孤城外,霧氣繚繞。這樣一寫,就由首聯(lián)的不錯天氣轉(zhuǎn)進了一些悲涼的氣氛。
但作者不僅寫這么一點點悲涼。“葉稀風(fēng)更落”,就是“風(fēng)起,葉稀更落”,由頷聯(lián)轉(zhuǎn)向近景,并深入的畫出了悲涼,第六句寫落日,再變成了遠景:夕陽剛剛沉入高遠的山。這里,秋天的涼意更有力量的射出。最后一聯(lián),融入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孤獨的鶴,為何歸晚?那些昏鴉早已宿滿了樹林。結(jié)合作者當(dāng)時的境況不難發(fā)現(xiàn),當(dāng)時的作者已無落足之地,安史叛軍攻陷洛陽,本欲前往洛陽的杜甫被迫退回秦、華,有家不能回,一種哀痛便油然而生,所以見到孤鶴(作者自喻)晚歸,便認為是昏鴉(安史叛軍)占據(jù)了樹林。
這首詩自上而下無不表現(xiàn)出秋天的悲涼,而作者內(nèi)心更深層的悲涼正是安史之亂所造成的,這就含蓄而有力的批判了安史之亂對國家與人民帶來的災(zāi)難。
杜甫《野望》鑒賞2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
海內(nèi)風(fēng)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
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
注釋
1、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嶺終年積雪。
2、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縣)、維(故城在今四川理縣西)、保(故城在理縣新保關(guān)西北)三州。
3、戍:防守。三城為蜀邊要鎮(zhèn),吐蕃時相侵犯,故駐軍守之。
4、南浦:南郊外水邊地。
5、清江:指錦江。
6、萬里橋:在成都城南。蜀漢費?訪問吳國,臨行時曾對諸葛亮說:“萬里之行,始于此橋。”這兩句寫望。
7、遲暮:這時杜甫年五十。
8、供多。航唤o多病之身了。
譯文
西山終年積雪,三城都有重兵駐防;
南郊外的萬里橋,跨過泱泱的錦江。
海內(nèi)連年戰(zhàn)亂,幾個兄弟音訊阻隔;
彼此天涯海角,只我一人好不凄愴?
惟將遲暮的年光,交與多病的身軀;
至今無點滴功德,報答賢明的圣皇。
我獨自地騎馬郊游,常常極目?望,
世事一天天蕭條,真叫人不堪想象。
賞析
這首詩雖是寫郊游野望的感觸,憂家憂國,傷己傷民的感情,迸溢于字里行間。
詩的.首聯(lián)寫從高低兩處望見的景色。頷聯(lián)是抒情,由野望想到兄弟的飄散和自我孤身浪跡天涯。頸聯(lián)繼續(xù)抒寫遲暮多病不能報效國家之感。末聯(lián)以出效極目,點明主題“野望”,以人事蕭條總結(jié)中間兩聯(lián)。全詩感情真摯,語言淳樸。
【杜甫《野望》鑒賞】相關(guān)文章:
兒童唐詩:杜甫《野望》12-17
杜甫唐詩《野望》賞析10-12
杜甫野望閱讀答案11-06
杜甫《野望》譯文及注釋07-14
野望原文及詩詞鑒賞06-22
野望唐杜甫全文、注釋06-12
(實用)杜甫野望閱讀答案01-07
杜甫詩詞《野望》的詩意賞析09-06
杜甫唐詩《野望》原文賞析09-08
杜甫《野望》譯文和賞析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