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成都府唐詩
成都府 杜甫
翳翳桑榆日,
照我征衣裳。
我行山川異,
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
未卜見故鄉(xiāng)。
大江東流去,
游子日月長。
曾城填華屋,
季冬樹木蒼。
喧然名都會,
吹簫間笙簧。
信美無與適,
側(cè)身望川梁。
鳥雀夜各歸,
中原杳茫茫。
初月出不高,
眾星尚爭光。
自古有羈旅,
我何苦哀傷。
杜甫詩鑒賞
這首五言古詩,是杜甫從同谷赴西川途中所作的十二首紀行組詩的末篇。肅宗乾元二年(759)十二月一日,詩人舉家從同谷出發(fā),歷盡艱辛,終于在年底到達成都。這首詩真實地刻畫了他初到成都時喜憂交加的感情,風格古樸渾成,有漢魏遺風。全詩以樸實自然之筆,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迤邐寫出,其中卻蘊含了深沉的情思,耐人咀嚼。
抒情的深婉含蓄是本詩最大的特色。初讀此詩,以為只是一般的紀行寫景,吟詠再三,就能體會到平和外表下激蕩著的感情波瀾。其中有著喜和憂兩種感情的'交織,內(nèi)心微妙的變化,曲折盡致。杜甫舉家遠徙,艱苦跋涉,為的是尋找一塊棲身之地,如今來到富庶繁華的成都,我行山川異,忽在天一方,眼前展開一個新天地,給了他新的生活希望,欣慰之感,不言而喻。但逢新人民,未卜見故鄉(xiāng),快慰之情剛生,馬上又想到了夢魂縈繞的故鄉(xiāng),歸期遙遙,但見大江東去,自己只能做長年飄泊的游子了。下面能寫成都的繁華、氣候的溫和,又轉(zhuǎn)悲為喜。然而成都雖美,終非故土,鳥雀天黑尚且各自歸巢,而茫茫中原,關山阻隔,自己何日才能回去呢?于是詩人又陷入了痛苦之中。當時中原州郡正陷于安史叛軍之手,一句 中原杳茫茫,包含著多少憂國傷時之情!詩人遙望星空,愁思悵惘,最后只能以自寬之詞作結(jié)。可以看到,全詩寫喜,并不欣喜若狂,訴悲,也不泣血迸空,在表面緩和平的字里行間,蘊含著一股喜憂交錯的復雜的感情潛流。
作為紀行詩,本詩用賦來鋪陳其事,而賦中又往往兼有比興,因而形成了曲折回旋、深婉含蓄的風格。詩一上來就描繪眼前之景:夕陽西下,暮色朦朧,詩人風塵仆仆地在歲暮黃昏中來到成都,渲染出一種蒼茫的氣氛。它既是賦,又兼比興。桑榆之日同時暗喻詩人垂暮飄零,同時它也興起了深沉的羈旅之情。繼而寫大江東流去,游子日月長,鳥雀夜各歸,中原杳茫茫,都是賦中兼興。最后寫初月出不高,眾星尚爭光,暗寓中興草創(chuàng)、寇亂未平的憂思。詩人妙用比興手法,使筆下的自然景物都隱含深摯的感情。全詩一一再現(xiàn)山川、城郭、原野、星空這些空間景物,同時也使人覺察到由薄暮至黃昏至星出月升的時光流逝。這種時空的交織使意境呈現(xiàn)出立體的美,烘托出感情上多層次的變化,達到情與景的自然交融。
胡應麟論東漢末年時的《古詩十九首》說:蓄神奇于溫厚,寓感愴于和平;意愈淺愈深,詞愈近愈遠,篇不可句摘,句不可字求。(《詩藪》)杜甫此篇正繼承了《古詩》的這一風格。而在思想感情上,它又突破了《古詩》多寫失意飄泊之士苦悶憂傷的狹小境界,它運用喜憂交織的筆法,表現(xiàn)了關懷祖國和人民命運的詩人豐富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
【杜甫:成都府唐詩】相關文章:
杜甫的唐詩10-31
唐詩哀江頭杜甫12-25
杜甫《夜》唐詩賞析11-02
有關杜甫的唐詩11-01
杜甫《野老》唐詩鑒賞10-28
草堂杜甫唐詩詞12-22
兒童唐詩大全:杜甫《野望》12-09
《潼關吏》杜甫唐詩鑒賞11-11
《江村》杜甫唐詩鑒賞11-04
《禹廟》杜甫唐詩鑒賞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