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圣杜甫
杜甫他的詩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郁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郁為主。
這是一位郁郁不得志的人,徒有遠大抱負,卻不被權(quán)貴賞識,一輩子百折不饒地在官場打滾,最大也不過當個處級閑官,至死都不明白自己真的不是當官那塊料。做了官,還不懂得放棄濟世情懷,才在官場門縫往里窺視一眼,就寫什么“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路過鄉(xiāng)村看到官吏抓壯丁,又出來鳴放:“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他簡直就是一個憤青,還是組織部門有眼,始終沒讓他和權(quán)勢沾邊。他也就在名利場的邊緣不停地寫呀寫,想把民間疾苦、世情百態(tài)真實寫在詩句中,天真地以為可以打動天聽。結(jié)果根本不需要費心去猜,杜甫不但生前在文壇沒有什么名氣,而且竟然是在久餓之后奮不顧身地飽食一餐,活活撐死。
然而,就是這顆悲天憫人的心,驅(qū)使他敢講真話,直抒胸臆,抨擊黑暗,幻想明天。他窮得叮當響,卻誓愿“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廣廈還不能地震一來就塌掉,必須“風雨不動安如山”。杜甫實在太天真,太純樸了,這就是他的真性情。任何文學作品,唯有個性和真情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才會動人心魄而永遠流傳,哪怕生前被流俗掩蔽,但終將大放異彩。杜甫死后,唐朝更加衰敗,他為社會底層發(fā)出的聲音變得日益響亮,他的詩就是一幅唐朝的歷史畫卷。杜甫的詩風不像李白那樣放蕩不羈,可望不可及,但特別規(guī)整,格律平仄、對仗押韻,無不用心,就是一部唐詩的范本,所以學習作詩的人都把杜甫奉為師表。他的人格,他的詩歌,他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猶如他夢想中的廣廈,風雨不動安如山。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男,漢族,712年2月12日生,屬相鼠,河南鞏縣人,歷任副處級的唐朝左拾遺,正處級的唐朝劍南節(jié)度府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后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被譽為“詩圣”。他的一生仕途坎坷,生活困窘,但是卻創(chuàng)作出詩歌1400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代表作有“三吏”和“三別”等等,并有《杜工部集》六十卷傳世。杜甫是世界文化名人,他的作品對后世的文學發(fā)展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杜甫的容貌史書上沒有記載,筆者找遍了杜甫畫像,認為只有1959年著名畫家蔣兆和先生所畫的杜甫像最為傳神。畫像中的杜甫,面頰清瘦,褶皺叢生,寫滿了滄桑與憂患。雙目形如硌腳的小三角石頭,凝重地望著遠方。迎面好像有風吹來,讓他雙唇緊閉,長眉和本來就很散亂的胡須向后飄灑。尤其相得益彰的是,蔣兆和在題款中先引了兩句杜甫的詩:“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又自題詩:“我與少陵情殊異,提筆如何畫愁眉”,從而使這幅杜甫畫像形神俱備,達到外貌與精神的高度統(tǒng)一。
杜甫的家庭出身還是很光鮮的。他是晉朝滅孫吳大將杜預的二十世孫!杜f唐書》記載,杜甫的曾祖父杜依藝曾任鞏縣縣長一職。祖父是初唐著名詩人杜審言,官至省部級的膳部員外郎。父親杜閑也是四川奉節(jié)的縣長,因此杜甫享有不納租稅,不服兵役等特權(quán)。
但是性格決定命運,杜甫在他父親去世后,生活很快就窮困潦倒了。杜甫有文人性格的孤傲清高,卻一心想從政做官,這種選擇錯誤,注定他會白白努力一場;杜甫還有放縱恣肆的性格缺點,這讓他失去了很多的機會和朋友,甚至差點惹來殺身之禍。偉大的詩人杜甫一生經(jīng)歷坎坷,他有幾個子女都被餓死了,史書上只記載他有個兒子杜宗武也是一生流落,老死湖南。
詩人的滿腔抱負與不得志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學傳統(tǒng)的家庭中,雖然7歲吟詩,15歲揚名,但是一生不得志,只做過書記員之類的小官,后世雖稱其人為“詩圣”,稱其詩為“詩史”,可在唐朝當時并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他有一首《戲為六絕句》寫的雖是“初唐四杰”,卻是詩人自嘲之意:“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的人生經(jīng)歷主要可以分為四個時期:35歲以前:讀書和漫游;35歲至44歲,困居長安;45至48歲,陷賊和為官;48歲至58歲,西南漂泊。
732年,20歲的杜甫開始了“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的漫游江浙生活。五年之后,他去唐朝首都河南洛陽參加科舉考試,落榜了。之后杜甫漫游冀魯豫,在洛陽遇到李白,兩人相見恨晚,結(jié)下了深厚友誼,繼而又遇到高適,三人同游開封、商丘,后來李杜又到濟南,分手后又相遇于山東東部,再次分別,這便是“詩仙”與“詩圣”的最后一次相見。
這一時期,杜甫在洛陽一心鉆營,謀取功名。他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看管武器裝備的右衛(wèi)率府胄曹參軍的科級小官。這期間他寫了《兵車行》、《麗人行》等批評時政、諷刺權(quán)貴的詩篇。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尤為著名,標志著他經(jīng)歷十年長安困苦生活后對朝廷政治、社會現(xiàn)實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唐玄宗在751年正月8日至10日接連舉行了三個盛典。杜甫借此機會寫成了三篇《大禮賦》,得到唐玄宗的賞識。
安史之亂爆發(fā),潼關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陜西黃陵縣西南的�州,獨自去投唐肅宗,中途為安史叛軍俘獲,押到長安。他面對混亂的長安,聽到官軍一再敗退的消息,寫成《月夜》、《春望》、《哀江頭》等詩。后來他潛逃到鳳翔,做正處級的左拾遺。由于忠言直諫,上疏為宰相房�申辯,被貶為副處級的華州司功參軍。其后,杜甫用詩的形式把他的見聞真實地記錄下來,成為他不朽的作品“三吏”、“三別”。即《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和《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
隨著九路官軍在河北省臨漳縣西的相州大敗和陜西地區(qū)的饑荒,杜甫棄官,攜家逃難,經(jīng)甘肅等地,到了成都,過了一段比較安定的生活。嚴武入朝,蜀中軍閥作亂,他漂流到梓州、閬州。后嚴武為劍南節(jié)度使主政成都,杜甫便去投靠他。嚴武死后,杜甫再度飄泊,在夔州住兩年,繼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帶,病死在湘江上。這時期,杜甫的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陽樓》等大量名作。其中最為著名的詩句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而《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更是千古絕唱。
歸去盡得身后名
杜詩風格,基本上是“沉郁頓挫”,語言和篇章結(jié)構(gòu)又富于變化,講求煉字煉句。其詩兼?zhèn)浔婓w,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還寫了不少排律,拗體。藝術(shù)手法也多種多樣,是唐詩思想藝術(shù)的集大成者。杜甫還繼承了漢魏樂府“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的精神,擺脫樂府古題的束傅,創(chuàng)作了不少“即事名篇,無復依傍”的新題樂府。
公元770年,58歲的杜甫離開四川后客居湖南耒陽,由于被突然的洪水所圍困,連續(xù)餓了9天。當?shù)乜h長用小船把杜甫救了回來,以牛肉白酒招待他,難得饕餮一回的杜甫因許久未進食,腸胃難以承受,最終因消化不良而死。直到四十多年后,杜甫的孫子杜嗣業(yè)才遷葬杜甫遺骨與夫人弘農(nóng)楊氏合葬于河南省偃師縣西北的首陽山。
綜觀杜甫的一生,充滿了“致君堯舜上”的求仕思想和 “窮年憂黎元”的凄苦遭遇,可以說沒過上幾天好日子。但是與他人生際遇完全不同的是,杜甫的詩歌卻在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shù)成就上達到了一個難以企及的高度,讓人嘆為觀止。
【詩圣杜甫】相關文章:
詩圣杜甫的故事10-22
詩圣杜甫的簡介06-29
詩圣杜甫經(jīng)典詩句09-14
詩圣杜甫的簡介08-06
詩圣杜甫簡介08-16
詩仙”李白與“詩圣”杜甫07-14
中國詩圣杜甫的襟懷11-20
杜甫是詩圣,也是情圣05-13
詩圣杜甫課堂實錄11-05
詩圣杜甫是什么職務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