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2-04-30 03:33:57 蝶戀花 我要投稿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15篇)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1

          蝶戀花·京口得鄉(xiāng)書

          雨后春容清更麗。只有離人,幽恨終難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瓊梳擁青螺髻。

          一紙鄉(xiāng)書來萬里。問我何年,真?zhèn)成歸計。白首送春拚一醉。東風吹破千行淚。

          翻譯

          雨后春天的景色更加青翠美麗。只有那遠離故鄉(xiāng)的人,深沉的愁恨總洗不去。北固山下三面都是水;⌒蔚慕,仿佛是碧玉梳子,蒼翠的山峰,好象是美人的發(fā)髻。

          萬里外的家鄉(xiāng)來了一封信,問我哪年真的能回去?我只有回頭拼命喝酒,送春歸去,春風倒還多情,抹去我的行行淚涕。

          注釋

          北固山:在鎮(zhèn)江北,北峰三面臨水,形容險要,故稱。

          碧瓊:碧瓊,綠色的美玉,指江水。

          青螺髻:狀似青螺的發(fā)髻,喻北固山。

          真?zhèn):真的,的'確。個,助詞。

          拚一醉:不顧惜酒量,只求一醉方休。

          賞析

          詞開篇寫景,雨后春天的景色更加青翠美麗,可是那遠離故鄉(xiāng)的人,深沉的愁恨總洗不去。物我對照,更反襯出鄉(xiāng)思之深。以下接著寫北固山一帶碧水環(huán)山的秀麗景色。弧形的江面,仿佛是碧玉梳子,蒼翠的山峰好像是美人的發(fā)髻。上片主要寫景,在作者筆下展開的是一幅山清水秀的清麗的春景,眼前的圖畫般的美景,卻鉤起了作者無盡的鄉(xiāng)愁,在這里作者運用了物我對照樂景襯哀愁的寫法,山水雖美,但終不是自己的故鄉(xiāng)。

          詞的下片緊承上片側重寫自己的思鄉(xiāng)的心情。作者落筆對面,先不直接寫自己如何思鄉(xiāng),而是寫收到鄉(xiāng)書一封, “問我何年,真?zhèn)成歸計”從這些語句中可以體會到詞人的 家人急盼遠方的游子歸家的殷切心情,以虛寫實,更可見作者難耐思鄉(xiāng)之情。家人盼歸,可是作者回鄉(xiāng)的日程還是遙遙無期,面對無可奈何的局面,作者只能是借酒澆愁面對東風拋灑熱淚了,所以結句說“回首送春拼一醉,東風吹破千行淚”我只有回頭拼命喝酒,送春歸去,春風倒還多情,抹去我的行行淚涕。

          最后這兩句不回答鄉(xiāng)書中的問題,而是以春光易逝借酒澆愁作結,但是有家難歸之意已溢于言表。這種不答之答比直接回答具有更強烈的感染力量,充分抒發(fā)了他那種難以言狀的思鄉(xiāng)之情。

          創(chuàng)作背景

          蘇軾于宋神宗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出任杭州通判,他和故鄉(xiāng)親友的聯(lián)系全靠江船通郵,宋神宗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春,蘇軾在潤州京口收到家鄉(xiāng)來的一封書信,信中殷勤致意,詢問歸期,蘇軾的思鄉(xiāng)之情便難以抑制了,在身為宦游之人身不由己的痛苦下,作了這首詞。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2

          蝶戀花·移得綠楊栽后院 宋朝

          張先

          移得綠楊栽后院。學舞宮腰,二月青猶短。不比灞陵多送遠,殘絲亂絮東西岸。

          幾葉小眉寒不展。莫唱陽關,真?zhèn)腸先斷。分付與春休細看,條條盡是離人怨。

          《蝶戀花·移得綠楊栽后院》譯文

          從外面移來了一株小小楊柳,將它栽種后院。它在初春二月枝干尚短,也著舞動自己纖細的腰肢。不像那灞陵邊上的柳樹,因為人們折柳送別而殘絲亂絮地被人拋棄在東西岸邊。

          幾片眉毛一樣的小葉因春寒而皺巴巴的。不要唱《陽關曲》了,還沒唱它就因為別離而斷腸了。告訴春天休要細看它了,它的一根根枝條都展現(xiàn)出與戀人分別的哀怨。

          《蝶戀花·移得綠楊栽后院》注釋

          蝶戀花:詞牌名,即《鵲踏枝》。此名取自梁·簡文帝《東飛伯勞歌》:“翻階蛺蝶戀花情”。

          綠楊:綠柳。

          宮腰:即楚腰,纖腰。《韓非子·二柄》:“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后世即以楚腰泛指女子的細腰。

          青猶短:指楊柳鵝黃初現(xiàn),而綠尚不足。

          灞(bà)陵:地名,本作‘‘霸陵”,漢文帝陵墓,故址在今陜西西安市東,附近有霸橋,為古人折柳送別處。

          殘絲:折斷的柳枝。亂絮:散亂的柳絮。

          小眉:喻楊柳初生的嫩葉。

          陽關:即《陽關三疊》,又稱《渭城曲》,曲調(diào)名。唐、宋時的送別歌曲。陽關,古地名,在今甘肅敦煌西南。

          分付:付托。

          條條:指柳條。

          《蝶戀花·移得綠楊栽后院》賞析

          上片寫從外間移來中一株小小楊柳,將它栽種后院,從此它就脫離中橫遭攀折飄零之苦,言下之意頗為自得。楊柳垂條輕盈裊娜,詩詞中常與美人纖腰互為比喻。此處“多舞宮腰”就將楊柳擬人化,開篇便宛然有一個歌女兼舞女的形象。“多舞”云云,可見其年尚小,不特“二月青猶短”的形容而然。這”,移柳之事似乎暗示著一個小歌女脫離風塵,進中人家宅院,于是境遇大變:“不比灞陵多送遠,殘絲亂絮東西岸!卞绷曜詽h唐以來均為折柳送別之地,“殘絲亂絮”拋置之多,不言自明。這二句暗示歌女脫離為人隨意作踐的境地,有中一個好心的主人扶持。

          下片詞意忽生轉折。“寒不展”的葉兒,是皺眉的”子,看得出是情緒低落。以楊柳嫩葉比美人之眉,仍是繼續(xù)前面的擬人,連下句依舊是描述那年少歌女的”貌!澳蛾栮P》”,這一句點出離愁別緒,因為《陽關》乃是送別曲,而自然是與上文中的`好心人離別中。主人將外出,故伊人依依難舍。“人言柳葉似愁眉,更有愁腸似柳絲!保ò拙右住稐盍υ~》)可見“真?zhèn)腸先斷”中的“腸”與“眉”均是借喻柳。末二句則是更清楚地說明中腸斷的緣由,兼寄詞人的感慨,其中代用中唐人雍陶《題情盡橋》“自此改名為折柳,任他離恨一條條”的名句,似乎那柳絲也不是柳絲,條條盡是離人怨苦之具象中。

          此詞將人柳合一,折粘折脫,暢而不拘,收放隨心,末句點明題意,尤貴于深有寄托。將柳葉、柳枝比作纖腰、美目、愁腸,這在詞人之前便已有之,然而妙于運用,以此造成一個渾然天成的藝術人物,展示出一段曲折哀婉的特殊情事,則是獨創(chuàng)。詞先寫佳人于坊間飽受折磨,移入人家后有所改變,但仍有不美滿者。詞人將此種曠怨之情融入柳寄離情的比興境界中來表現(xiàn),確是別有一番風味。

          《蝶戀花·移得綠楊栽后院》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創(chuàng)作于熙寧七年(1074年),詞人八十五歲,納一位叫“綠楊”的歌妓為妾,稱她為“六娘子”。綠楊進了張府后,詞人對其寵愛有加,便冷落了其他妻妾,其他妻妾們一合計,乘詞人不在家,將綠楊趕出了張府。眾怒難犯,詞人只能默認,唯一能做的就是寫下這首詞。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3

          蝶戀花·出塞

          今古河山無定據(jù)。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

          從前幽怨應無數(shù)。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翻譯

          從古至今江山興亡都無定數(shù),眼前仿佛戰(zhàn)角吹響烽煙滾滾戰(zhàn)馬馳騁來來去去,黃沙遮日滿目荒涼又能與誰說?只有蕭瑟的秋風吹拂著金戈鐵馬之地,卻是當年昭君舍身求和的路?堇硝r紅的楓樹。

          從前愁苦凄滾的往事無窮無盡,金戈鐵馬之地,卻是當年昭君舍身求和的路。曾經(jīng)的一往情深有多深呢?猶如夕陽余輝照射下,深山之中的綿綿秋雨。

          注釋

          無定據(jù):沒有一定。

          畫角:古管樂器,傳自西羌。因表面有彩繪,故稱。發(fā)聲哀厲高亢,形如竹筒,本細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古時軍中多用以警昏曉,振士氣,肅軍容。帝王出巡,亦用以報警戒嚴。

          牧馬:指古代作戰(zhàn)用的戰(zhàn)馬。

          誰可語:有誰來和我一起談談。

          從前幽怨:過去各民族、各部族間的戰(zhàn)事。

          鐵馬金戈:形容威武雄壯的士兵和戰(zhàn)馬。代指戰(zhàn)事.兵事。

          青冢:長遍荒草的墳墓。這里指指王昭君墓,相傳冢上草色常青,故名。

          幾許:多少。

          鑒賞

          詞中有“牧馬頻來去”、“西風”及“青冢黃昏路”之語,青冢離龍泉關較近,因此可能創(chuàng)作于康熙二十二年九月扈駕至五臺山、龍泉關時。

          詞的上片寫眼前之景,景象廣袤空闊,荒涼凄冷,情感凄婉哀怨。

          詞人一開篇就感慨古往今來的興亡盛衰,從古到今,山河是沒有定數(shù)的,此時姓覺羅氏,彼時有可能姓葉赫那拉氏,江山的輪回是不以人的意愿而發(fā)生逆轉的。這句寫意氣勢博大,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無法言語的無奈。從納蘭性德的身世來看,他雖然貴為皇族,但也沒有主宰江山的機會,然而跟從皇帝出行的經(jīng)歷,使他對國家的理解更為深刻,使他對時局的變遷更為敏感。作者并沒有沉溺于傷感,而是把思緒從對歷史拉回到了現(xiàn)實,在眼前,他看到了塞外營訓的場景。

          “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此句看似平淡,卻讓人浮想聯(lián)翩。軍營中,號角聲起,只見戰(zhàn)士們橫刀立馬,神情嚴峻,將帥一聲令下,他們便在馬背上來來回回地操練,拼殺,好一幅壯觀的場面?墒,此時的威武嚴整,并不一定能夠使一個國家長久持續(xù)下去,它也許會在一夕之間煙消云散,這怎能不讓人傷感?一代一代的王朝不都是這樣轟轟烈烈而來,又這樣失魂落魄而去?戰(zhàn)場上的廝殺聲,似乎也暗藏著幾份悲傷。從結構上來說,第一句是后兩句的一個概括,而后兩句又是第一句的具體展現(xiàn)。

          雖然塞外的景象廣袤壯美,作者并沒有因此而心情愉悅,在他眼中,彌望的仍是一片荒涼,這滿目的荒涼又能給誰訴說呢?“荒涼”一詞,既是自然景象的真實寫照,又是作者心緒的如實昭示。秋天,萬物凋零,落葉滿地,一派衰敗之象,可誰又能說這不是作者心境凄涼的抒寫呢?作者貴為皇族,雖然沒有出生入死的經(jīng)歷,但仍然心存憂患,多少王朝就是在這起起落落中淹沒于歷史的長河中,清王朝也不例外。西風,即秋風。楓葉經(jīng)霜會更紅艷,越紅離凋謝就越近。季節(jié)地逝去,風干了自然界的一切,但卻風干不了作者滿腹的憂愁。在此,作者借景烘托,把幽深的情愫收藏在深秋的楓葉里。

          詞的上片,無論寫景抒情,都沒有雕琢的痕跡,以復雜的思緒引出眼前的景象,片末看似以景收束,卻景中帶情。景中情感的流露,水到渠成,不事雕飾。

          詞的下片抒發(fā)自己的報國志向無法實現(xiàn)的幽怨,景象氣勢磅礴,縱橫馳騁,情感婉約深沉。

          “幽怨從前何處訴”,應為從前幽怨何處訴,古人作詞,為了韻律的需要,往往在詞序上作以調(diào)整!皬那坝脑埂钡降字傅氖鞘裁从脑鼓?就下文“鐵馬金戈”而言,應該指的是不能報效國家,縱橫沙場的幽怨。納蘭性德是康熙帝的御前侍衛(wèi),按理說,他有條件也有能力領兵打仗,但作為一個封建帝王的臣子,做事是不能隨心所欲的,其所作所為還得服從皇帝的安排!昂翁幵V”一語,就道出了他內(nèi)心深深的孤獨,也許是英才蓋世,也許是位高權重,才使他的周圍變得冷清。

          作者雖然志向高遠,可又能如何呢?最后不也是像王昭君那樣“獨留青冢向黃昏”?王昭君曾經(jīng)因為沒有賄賂畫工毛延壽而被漢元帝錯選作單于呼韓邪的妻子。為了漢與匈奴的和好,她遠離家鄉(xiāng),可是最終還不是變成了一堆黃土,有什么用呢?自己空有一腔鐵馬金戈,氣吞萬里的報國之志,可擁有這樣的志向不也是徒勞的嗎?

          作者心情沉重,他自我叩問:如果有人問我對理想的情意有多深?那就去看看深山中的夕陽與深秋中的細雨!吧钌健薄跋﹃枴薄吧钋铩薄坝辍边@幾個意象悲涼凄冷,讓人生發(fā)出一種揮之不去又無法形容的傷感。從這些詩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對理想的追求是很執(zhí)著的,但卻沒有一個實現(xiàn)的途徑,所以他的心頭淤積著太多的郁悶。但這種情感的表達不是直接的,而是通過對景象的具體描繪展現(xiàn)出來的,婉約深沉,耐人尋味。

          這首詞從整體上來說,景象博大磅礴,情感凄婉幽怨,自然流暢。面對塞外景象,作者以景寫情,又以情帶景,使情與景、形與意融為一體。而上篇寫眼前之景,下篇寫從前之志,虛實形成對比。就整首詞來看,手法嫻熟而精到。

          賞析

          這首小詞通過對塞外古戰(zhàn)場的描寫,抒發(fā)了對歷代興亡和歷史變遷的感慨。

          詞的上片寫景,描寫塞外古戰(zhàn)場的荒涼景象。

          “今古河山無定據(jù)”,是說從古至今,政權更迭,江山輪回,興替衰亡,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而該句將詞人的“出塞”放在這樣廣闊的歷史空間中來寫,自會給讀者留下不一般的感受!爱嫿锹曋,牧馬頻來去”,頗具動感,既是寫實,突出邊塞風物的卓異,給人身臨其境之感;又像虛寫,如同歷史上無數(shù)紛爭的一個縮影,讓人想象塞外仍是戰(zhàn)爭頻仍。該句為詞人下面的敘事創(chuàng)設特殊的背景,并借此揭示事件的悲劇意蘊。

          “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倍淙杂妹鑼懀叛弁,整個塞北,平沙萬里,荒漠凄涼,連個說話的人也很難找到。西風颯颯,只有那幾株楓樹,又一次被吹紅了葉子。使人聯(lián)想起為爭奪這塊土地鏖戰(zhàn)廝殺時尸橫遍野、血流成河的慘象。這些紅葉,又一次把人帶進了對歷史的回憶,加深了作品的`縱深的歷史感。

          詞的下片抒情,寫自己出塞的感觸。

          “從前幽怨應無數(shù)”,當年昭君出塞時一定是“幽怨無數(shù)”吧!但從后來的情形推想,這“幽怨”則是橫無際涯,深不見底!拌F馬金戈”,讓人想到的是英雄建功立業(yè)的豪情,但又有誰知曉與這豪情并置的竟是昭君無盡的“幽怨”。 拌F馬金戈,青冢黃昏路”,兩種景致,兩種風格,反差之大,讓善良的心靈何其痛哉!這不正是“誰可語?”的原因嗎?若把歷史比為一部長卷的話,那“鐵馬金戈”的場景只是其中的插頁,而“青冢黃昏路”的悲涼卻浸透著整個書卷。而詞人的這種感受又是如何傳達的呢?

          “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一問一答,看似漫不經(jīng)心,實則沉痛至極!吧钌较φ铡币呀(jīng)讓人感覺悲涼,而“深秋暮雨”則程度更重。意象遞進疊加,既深化昭君“幽怨”的表達,也讓讀者感受詞人漸趨悲涼以至不堪悲涼之苦。如此以景結情,含蓄雋永。

          漢元帝時,昭君奉旨出塞和番,在她的溝通和調(diào)和下,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了六十年。她死后就葬在胡地,因其墓依大青山,傍黃河水,所以昭君墓又被稱為“青!保鸥τ性姟耙蝗プ吓_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納蘭由青冢想到王昭君,問她說:“曾經(jīng)的一往情深能有多深,是否深似這山中的夕陽與深秋的苦雨呢。”作為康熙帝的貼身侍衛(wèi),作者經(jīng)常要隨圣駕出巡,所以他的心中也充滿了報國之心,但他顯然不想通過“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方式來成就自己的理想抱負,所以在尾句中作者又恢復了多情的本色,他以景語結束,將自己的無限深情都融人到無言的景物之中,在這其中,既包含了豪放,又充滿了柔情,甚至我們還會體味到些許的凄涼與無奈。

          這首詞通過詩人“出塞”所見,描繪了眼前荒涼的和平景象,回顧歷史,總結出戰(zhàn)爭與和平兩種情況,是對中國歷史上王朝更替的規(guī)律性概括。因此毛澤東批注:“看出興亡”,肯定了這首詞的思想意義。

          謝章鋌在《賭棋山莊詞話》中曾說過:“長短調(diào)并工者,難矣哉。國朝其惟竹坨、迦陵、容若乎。竹坨以學勝,迦陵以才勝,容若以情勝!倍x完作者這首詞風蒼涼慷慨的詞作,可以得知謝氏此言不虛。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是納蘭性德于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八月奉命與副統(tǒng)郎談等出塞遠赴梭龍途中所作,詞人時年二十八歲。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4

          蝶戀花·幾股湘江龍骨瘦原文

          幾股湘江龍骨瘦,巧樣翻騰,疊作湘波皺。金縷小鈿花草斗,翠條更結同心扣。

          金殿珠簾閑永晝,一握清風,暫喜懷中透。忽聽傳宣頒急奏,輕輕褪入香羅袖。

          翻譯

          獨取湘妃竹制作扇子骨架,樣式新巧,張開疊攏時有如水波起伏。金縷扇面上所繡的花草爭妍斗艷,扇骨聚頭處如同心扣結在一起。

          坐于金殿珠簾中,把扇清玩,扇子微搖清風入懷,真是喜不自勝。忽然聽到有緊急文書需要批奏,只得輕輕將小扇收入袖中。

          注釋

          聚骨扇:折疊扇。

          湘江龍骨:湘妃竹,這里指扇子骨架。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詞。所詠之物“聚骨扇”,也叫折疊扇。郭若虛《圖畫見聞志》載:“宋熙寧丙辰冬,高麗遣使來至中國,用折疊扇為私覿物,其扇用鴉青紙為之,是折疊扇,宋時即有之!睋(jù)金劉祁《歸潛志》載,這是金章宗的一首題扇詞。這小小聚骨扇,在作者筆下,是那樣高雅而嫵媚,仿佛是一位華貴脫俗而又玲瓏小巧的美人,脈脈含情,凌波起舞。

          詞的上片,生動傳神地描繪了聚骨扇的形象。首句寫制扇材料。獨取湖南湘江湘妃竹造扇,湘妃故事已為扇平添風韻,又用“龍骨”形容湘竹的'樣子,足以想見這聚骨扇的精美華貴。一個“瘦”字不禁讓人頓生愛悅,接著寫扇子的式樣,張開疊攏時有如水波起伏!敖鹂|”句形容金縷扇面上所繡的花草爭妍斗艷,一個“斗”字把名花異草的情態(tài)寫得活靈活現(xiàn)更見扇的精美!按錀l”句寫扇骨聚頭處如同心扣結在一起。讀至此,仿佛看見一裝飾華美的湘妃,飾同心扣臨風而立……

          下片由扇及人,因物抒情,作者于金殿珠簾中閑情偶坐,把扇清玩。于“金殿珠簾”中,是多么的顯赫:“閑永晝”又表明此時作者的心境是多么的怡然自樂。扇子微搖,僅僅“一搖”的清風正入懷中,能不喜不自勝?正物我兩忘間,遞進的緊急文書(“急奏”)使得暫時“褪入香羅袖”。是小扇暫時收起,還是這種逍遙閑適的心情暫時收起,就不得而知了!拜p輕”二字把真情盡觀。

          這首小詞。玲瓏剔透。詞體號小而蘊涵豐富,讓人回味無窮。只可惜,這般大手筆之詞所存甚少,另有《生查子·軟金杯》一首,均見《歸潛志》。讓人為之一嘆。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5

          原文:

          蝶戀花·九十韶光如夢里

          清代:文廷式

          九十韶光如夢里,寸寸關河,寸寸銷魂地。落日野田黃蝶起,古槐叢荻搖深翠。

          惆悵玉簫催別意,蕙些蘭騷,未是傷心事。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

          譯文:

          九十韶光如夢里,寸寸關河,寸寸銷魂地。落日野田黃蝶起,古槐叢荻搖深翠。

          九十天的春光匆匆而過如在夢里,一寸寸的山河,每一寸土地都讓人極度哀痛。落日之下野田里黃蝶飛舞,古槐樹和叢荻搖曳著枝條顯出一片濃碧。

          惆悵玉簫催別意,蕙些蘭騷,未是傷心事。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

          玉簫吹奏起惆悵失意的音調(diào)催人別離,個人的挫折和失意,并不是令我傷心的事。熱淚縱橫悲憤難已,封好了信封,人生中只有真摯的感情才永不會死。

          注釋:

          九十韶(sháo)光如夢里,寸寸關河,寸寸銷魂地。落日野田黃蝶起,古槐叢荻(dí)搖深翠。

          蝶戀花:原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又名“鵲踏枝”“鳳棲梧”!稑氛录贰稄堊右霸~》并入“小石調(diào)”,《清真集》入“商調(diào)”。雙調(diào)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韻。九十韶光:整個春天共九十日,故云。寸寸關河:《金史·左企弓傳》:“太祖既定燕,企弓獻詩,略曰:‘君王莫聽捐燕議,一過河山一寸金。”關河,猶言山河。銷魂:此指極度悲傷。

          惆悵玉簫催別意,蕙(huì)些(suò)蘭騷,未是傷心事。重疊淚痕緘(jiān)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

          玉簫:用江淹《別賦》“琴羽張兮簫鼓陳”句,指臨別時令人“惆悵”的管弦之音;也可能用范攄《云溪友議?玉簫記》所述韋皋游江夏,鐘情于一名玉簫的侍女,臨別時贈以玉指環(huán)一枚、詩一首,并約期再見事,及姜夔《長亭怨慢》詞“韋郎去也,怎忘得、玉環(huán)(一作簫)分付,第是、早早歸來,怕紅萼、無人為主,算空有并刀,難剪離愁萬縷”諸句意。如果是后者,當有本事在,惜已難考實。蕙些蘭騷:楚辭中又多以“蕙”“蘭”之屬的香草象喻品性志行的美善高潔。些,系古時楚人的習用語氣詞。騷,指屈原代表作《離騷》。此處以“蕙些蘭騷”作為楚辭的代稱。未是傷心事:意謂蕙蘭受害,并非消極傷心之事,乃是要同邪惡勢力作斗爭的事。錦字:用錦織成的字,代指書信。

          賞析:

          詞的上片寫景,描述出詞人對充滿了苦難的祖國河山的摯愛深情,細致地映襯出一顆愛國志士的憂國之心。正因為詞人熱愛祖國,深深地為國事?lián)鷳n,才在下片的抒情中進一步表達了自己的報國情懷。下片意承景來,接以政治失意的對比,愈顯其情真意切。結拍“人生只有情難死”句,這“情”,既有思君報國之喻,又有壯志慷慨之義,形象地表現(xiàn)出詞人的拳拳愛國心。詞中用典巧妙,屈原的美人香草之思被作者化用于詞句中,委宛曲折,如泣如訴,擴充了詞的傷感意蘊。比興手法的運用,更加深了全詞的感人情境。

          此詞創(chuàng)作時已入初夏,三春已逝,作者回顧在京游蹤,恍如一夢,故詞以“九十韶光如夢里”一句起調(diào)。緊承此句的“寸寸關河,寸寸銷魂地”中的“銷魂”兩字,用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意,以表達其離京時對這片土地的依戀、惜別之情。后兩句則為出東便門后所見田野間之景。此兩句寓情于景,聯(lián)系其“如夢里”的感受,上句所寫“落日野田黃蝶起”之景,可與陳維崧《尉遲杯》詞“聞說近日臺城,剩黃蝶濛濛,和夢飛舞”三句合參,似化用《莊子·齊物論》中夢蝶的寓言,以表達其迷惘如夢的心情。

          下句所寫“古槐叢荻搖深翠”之景,則可參讀作者后來在《南軺日記》光緒十九年七月二十二日所寫“連日所行之境,綠楊萬樹,紅蓼叢生,愈繁密處,愈覺蕭疏”,“微吟二句云‘每當荻葦蕭森處,便有江湖浩蕩心’,蓋深知世變之巨,將來非一手一足之力所能挽”,此時作者從槐荻搖翠中所產(chǎn)生的當也是“蕭森”之感、“江湖”之心。

          過片“惆悵玉簫催別意”一句,明白揭出“別”字,進一步表達此次離京的“惆悵”之情。繼此句后,以“蕙些蘭騷,未是傷心事”兩句極言其離京時的傷心懷抱。在作者看來,楚辭中所抒寫的幽憂還未足以道出他此時的“傷心事”。

          結拍“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兩句,則用詩歌的傳統(tǒng)手法,托男女相思以表達其眷戀京國的纏綿幽約之情,而如果過片“惆悵”句是用韋皋與侍女玉簫典,則此兩句中固有男女間生死相思的戀情在。人間的真情、至情是執(zhí)著的、永恒的!扒殡y死”句是對此情的贊頌,與李商隱《無題》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詞“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諸句,可稱異曲同工。

          葉恭綽在《廣篋中詞》中以“沉痛”兩字評此詞。其詞情之如此沉痛,當因寫此詞時,其別情離緒是與其落第后的`失落之感及其關念時事的憂國之情交織為一的。此時,政局日非,內(nèi)憂外患迭起,是國危如縷的多事之秋。作者此次在京時曾于致友人函中對喪權辱國的中法條約的簽訂極表憤慨,又曾與人謀議劾李蓮英事。此詞起調(diào)“九十韶光如夢里”句,似也寓有對清皇朝的盛世已如夢如煙、一去不返的感慨!按绱珀P河,寸寸銷魂地”兩句,更似寓有對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一再喪師失地,使河山蒙羞的悲憤,而“落日”之景本就可以喻示國運之衰微沒落。下片詞所說的“傷心事”,應不僅僅指離別之事。其就楚《騷》翻進一層而言者,蓋自傷生逢末世,身歷千古未有之變局,目睹接踵而來之國恥,其煩憂苦恨固有與屈原相通之處,但其時、其事則大異于屈原之時、之事,其傷心懷抱更有甚于楚《騷》所表述者。至于詞的結拍兩句所云淚痕之“重疊”、深情之“難死”,也應在離愁別恨外,還有更沉痛的世事之憂、國亡之懼,以及空懷革新政治的抱負而屢試不第、志業(yè)難展之恨。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6

          原文:

          蝶戀花·晚止昌樂館寄姊妹

          宋代: 李清照

          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長山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山又斷 一作:水又斷)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譯文:

          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長山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山又斷 一作:水又斷)

          絲綢的薄衫被淚水浸濕,臉上的脂粉也和在淚水中沾滿衣衫。想到送別時家中親人將那《陽關曲》唱了一遍又一遍。而今身在異鄉(xiāng),望萊州山長水遠。寄宿館所,秋雨瀟瀟,不禁感到無限凄清。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被離情別緒攪得心亂如麻,竟不知餞行宴上酒杯斟得是淺還是滿。如今已分隔兩地,只好靠鴻雁來傳遞書信。好在東萊不像蓬萊仙山那樣遙遠飄渺,可望而不可即。

          注釋:

          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長山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山又斷 一作:水又斷)

          淚濕羅衣脂粉滿:四印齋本自注云:“別作‘淚搵征衣脂粉暖’!睗M:同“漫”。蕭蕭:一作“瀟瀟”。孤館:孤獨寂寞的旅館。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lái)不似蓬萊遠。

          方寸:即“方寸地”,指人的心。把:四印齋本自注:“別作有!睎|萊:即萊州,時為明誠為官之地,今山東萊州市,曾名掖縣。蓬萊: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名。

          賞析:

          詞作當寫于宣和三年(1121)秋天,時趙明誠為萊州守,李清照從青州赴萊州途中宿昌樂縣驛館時寄給其家鄉(xiāng)姊妹的。它通過詞人自青州赴萊州途中的'感受,表達她希望姐妹寄書東萊、互相聯(lián)系的深厚感情。

          眼淚濕了衣服,臉上胭脂妝容化開。詞開頭作者便直接表露出了難分難舍的情感。四疊陽關唱了幾千遍但是還不足以形容自己內(nèi)心對妹妹的萬種離情。“千千遍”則以夸張手法,極力渲染離別場面之難堪!叭说郎介L山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妹妹此行路途遙遠,而自己已經(jīng)到了“山斷”之處,離妹妹更加遙遠了,加上又有瀟瀟微雨,自己又是獨處孤館,更是愁上加愁。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自己在臨別之際,由于極度傷感,心緒不寧,以致在餞別宴席上喝了多少杯酒,酒杯的深淺也沒有印象。詞人以這一細節(jié),真切形象地展現(xiàn)了當時難別的心境。“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痹~人告慰姊妹們,東萊并不象蓬萊那么遙遠,只要魚雁頻傳,音訊常通,姊妹們還是如同在一起。至此,已不僅僅表現(xiàn)的是離情別緒,更表現(xiàn)了詞人深摯感人的骨肉手足之情。

          李清照是婉約派代表人物,通過這一詩詞,看出李清照詞細膩生動,而又不乏姿放的特點。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7

          蝶戀花·醉別西樓醒不記

          醉別西樓醒不記,春夢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還少睡,畫屏閑展吳山翠。

          衣上酒痕詩里字,點點行行,總是凄涼意。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

          古詩簡介

          《蝶戀花·醉別西樓醒不記》是宋代詞人晏幾道的作品,被選入《宋詞三百首》。這是一首傷別的戀情之作,寫別后的凄涼情景。此詞沒有事件的具體描述,通過一組意象反復訴說離愁的無處不在和無時不有。上闋寫醉夢醒來,感慨人生如夢如云,醉別西樓,醒后已不記得當時的情景,即使什么都忘了,可醒后有一點清醒的:人生聚散,像春夢,像秋云,容易消失;下闋寫聚時的酒痕詩文,現(xiàn)在睹物生情,無不感到哀傷,最后兩句寫燃燒的紅燭也好像悄悄替人流淚。全詞意象清幽,纏綿凄婉,迷茫的意態(tài)和傷感的氛圍平添了含蓄酸楚的氛圍,頗有情調(diào)。

          翻譯/譯文

          醉別西樓的情景醒后全都忘記。猶如春夢秋云,人生聚散實在太容易。月光斜照窗欞,我難以入睡,閑看畫屏上吳山的蔥翠。

          衣上的酒痕和詩里的字,一點點,一行行,都是那凄涼的情意?蓱z的紅燭自憐沒有好辦法,只能在寒夜中白白地為人垂淚。

          注釋

         、诺麘倩ǎ禾平谭磺笥米髟~牌名。又名“鵲踏枝”、“鳳棲梧”。

         、莆鳂牵悍褐笟g宴之所。

         、谴簤羟镌疲河髅篮枚痔摶枚虝、聚散無常的事物。白居易《花非花》詩:“來如春夢不多時,云似秋云無覓處!标淌狻赌咎m花》:“長于春夢幾多時,散似秋云無覓處。”

         、葏巧剑寒嬈辽系慕仙剿。

         、伞凹t燭”二句:化用唐杜牧《贈別二首》之二:“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睂⑾灎T擬人化。

          賞析/鑒賞

          晏幾道年輕時,曾有過一段舒適安逸的生活。后來,他家道衰落,就連正常的.衣食起居都成了問題。這使他深諳人生的無常。這說辭就是一篇抒寫人生聚散的作品。昔日歡情易逝,當日幽懷難抒,來日重逢無期,往復低徊,沉郁悲涼,都在這首抒寫離情別緒的懷舊詞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

          開篇憶昔,寫往日醉別西樓,醒后卻渾然不記。這似乎是追憶往日某一幕具體的醉別,又像是泛指所有的前歡舊夢,實虛莫辨,筆意殊妙。二、三句用春夢、秋云作比喻,抒發(fā)聚散離合不常之感。春夢旖旎溫馨而虛幻短暫,秋云高潔明凈而縹緲易逝,用它們來象征美好而不久長的情事,最為真切形象而動人遐想。

          “聚散”偏義于“散”,與上句“醉別”相應,再綴以“真容易”三字,好景輕易便散的感慨便顯得非常強烈。這里的聚散之感,似主要指愛情方面,但與此相關的生活情事,以至整個往昔繁華生活,也自然包括內(nèi)。

          上片最后兩句,轉寫眼前實境。斜月已低至半窗,夜已經(jīng)深了,由于追憶前塵,感嘆聚散,卻仍然不能入睡,而床前的畫屏卻燭光照映下悠閑平靜的展示著吳山的青翠之色。這一句似閑實質,正是傳達心境的妙筆。心情不靜、輾轉難寐的人看來,那畫屏上的景色似乎顯得特別平靜悠閑,這“閑”字正從反面透露了他的郁悶傷感。

          過片三句承上“醉別”、“衣上酒痕”,是西樓歡宴時留下的印跡:“詩里字”,是筵席上題寫的詞章。它們原是歡游生活的表征,只是此時舊侶已風流云散,回視舊歡陳跡,翻引起無限凄涼意緒。前面講到“醒不記”,這“衣上酒痕詩里字”卻觸發(fā)他對舊日歡樂生活的記憶。至此,可知詞人的聚散離合之感和中宵輾轉不寐之情由何而生了。

          結拍兩句,直承“凄涼意”而加以渲染。人的凄涼,似乎感染了紅燭。它雖然同情詞人,卻又自傷無計消除其凄涼,只好寒寂的永夜里空自替人長灑同情之淚了。

          此詞為離別感憶之作,但卻更廣泛地慨嘆于過去歡情之易逝,此時孤懷之難遣,將來重會之無期,所以情調(diào)比其他一些傷別之作,更加低徊往復,沉郁悲涼。詞境含蓄蘊藉,情意深長。全詞充滿無可排遣的惆悵和悲涼心緒。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從紅燭無法留人、為惜別而流淚,反映出自己別后的凄涼心境,結構新穎,詞情感人,很能代表小山詞的風格。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8

          蝶戀花·北斗秋橫云髻影

          北斗秋橫云髻影。鶯羽衣輕,腰減青絲剩。一曲游仙聞玉聲。月華深院人初定。

          十二闌干和笑憑。風露生寒,人在蓮花頂。睡重不知殘酒醒。紅簾幾度啼鴉暝。

          賞析

          唐宋公主多不下嫁,入道觀為女冠,內(nèi)人之失寵者也然!度瘊Q仙·陳華山內(nèi)夫人》是也。此“道女”疑即其人。此等女冠多有穢行,文人對之多作輕褻語,韓愈《華山女》詩,亦不免此,此尚算莊言。《本事詩》卷下將此詞定作艷詞。可見《瑞鶴仙·陳華山內(nèi)夫人》一詞也為艷詞。“睡重不知殘酒醒”,釋家嚴戒酒,道家則否,故《真誥》有“玉醴金漿”之語!叭A山”在金元人之手,南宋婦女所不能到。此言“人在蓮花頂”,乃虛擬詞,托夢境耳。上片言入定,下片言酒醒,則其中所言皆夢境可知。以《瑞鶴仙》詞題來看,這兩首詞應是送給同一個人,那末這“華山”也可作為名字解,即指陳華山內(nèi)夫人。

          “北斗”三句,述道女裝束。此言道女頭頂上盤著高聳的發(fā)髻,用一支玉簪橫插其中。她投在地上的影子,極象秋高氣爽時的夜空中的北斗星。她身上穿著剪裁合身的飄飄欲仙似的綢服,從后面望去細腰盈握,滿頭青絲飄拂!耙磺眱删,為道女自娛而寫真。此言在月色明亮夜深人靜之時,她在道觀中用玉磬敲奏出一支悅耳動聽的《游仙》曲來自娛取樂。上片寫出這位道女的典雅不俗,也含有詞人對她的愛慕之意在。

          “十二闌干”三句,轉寫自身!瓣@干”,這里作欄干解!吧徎敗,即華山蓮花峰,峰上有上清宮,宮前有池生千葉蓮花。此言詞人見了扇面上所畫的山峰,仿佛自己也到了華山蓮花峰頂?shù)纳锨鍖m內(nèi)。詞人憑欄斜倚只覺秋風生寒,一片清涼。此非真到,只是因為是題“華山道女扇”,所以詞人有此即興想象之境,或即上所言之夢境耳!八亍眱删洌彩钦諔先涞.夢境。此言其飲酒填詞,在不知不覺中卻昏然睡去,酒醒后起床不知道繡簾外的昏鴉啼歸已是叫了多少次了。下片全寫自己對扇畫的感受,最后才點出,以上這些只不過是他的夢中景象。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9

          《蝶戀花》作品介紹

          《蝶戀花·越女采蓮秋水畔》為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所作,此詞以通俗的語言、鮮明的形象、明快的節(jié)奏,曲折深婉地表現(xiàn)了越女采蓮的動人情景。境界迷離惝恍,啟人遐想,曲終而味永,正是這首詞的妙處。

          《蝶戀花》原文

          蝶戀花

          越女①采蓮秋水畔。窄袖輕羅②,暗露雙金釧③。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絲爭亂。

          鸂鶒灘頭風浪晚④。霧重煙輕,不見來時伴。隱隱歌聲歸棹⑤遠。離愁引著江南岸。

          《蝶戀花》注釋

         、僭脚涸降刈怨哦喑雒琅,后常用越女泛指美女。

          ②輕羅:質地輕軟而薄的絲織品。

         、垅A(chuàn):用珠子或玉石穿起來做成的鐲子。

         、茭狔悾▁īchì):是一種類似鴛鴦的水鳥,而色多紫,性喜水上偶游,故又稱紫鴛鴦。

          ⑤棹:船槳。歸棹:歸船。

          《蝶戀花》原文翻譯

          明凈的秋水畔,一位美麗的江南少女正在采蓮。輕盈的羅袖,玉腕上時隱時露的金釧,勾勒出她綽約的豐姿和婀娜的身影。她的嬌顏倒映在水上,與蓮花爭妍,她的纖手摘取了香藕,卻不防藕"絲"縷縷,撩起了她的綿綿情思……轉眼天晚,風起露降,沉浸于遐想的少女驀然回神,卻只見一派晚煙輕浮,不見了同來的伙伴。此時,遠處傳來了隱隱的棹歌聲,只聽得那歌聲愈去愈遠,余音裊裊于江南岸邊,似是灑下了一路離愁。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的主人公是一位采蓮女,寫的是她的相思離愁;驗樽髡哂^有所感。時作者歐陽修景祐元年(1034)任鎮(zhèn)南軍節(jié)度掌書記、館言事,得罪宰相被貶,被降知夷陵縣。

          《蝶戀花》賞析

          此詞以通俗的語言、鮮明的'形象、明快的節(jié)奏,曲折深婉地表現(xiàn)了越女采蓮的動人情景。起首三句即點明人物身份和活動環(huán)境,仿佛令人看到一群少女美麗的荷塘里,用靈巧的雙手采擷蓮花。

          她們的衣著頗與文獻記載相符——據(jù)馬端臨《文獻通考》卷一四六《樂考》云:宋時教坊有采蓮舞隊,舞女們均“衣紅羅生色綽子(套衫),系暈裙,戴云鬟髻,乘彩船,執(zhí)蓮花”。這里詞人只是抓住舞女服飾的一部分,便把她們的綽約豐姿、婀娜舞態(tài)勾勒出來,筆法至為簡練!鞍德峨p金釧”一句寫得更好,富有一種含蓄的美、朦朧的美。玉腕上的金釧時隱時露,閃閃爍爍,便有一種妙不可言的美感,若是完全顯露出來,即毫無意味了。以下兩句分別寫采蓮姑娘的動作和表情,在明白曉暢的語言中蘊藏著美好的形象和美好的感情,語淺意深,以俗為雅。以荷花比女子,在唐宋詞中屢見不鮮。李珣《臨江仙》云:“強整嬌姿臨寶鏡,小池一朵芙蓉!标悗煹馈镀兴_蠻》云:“玉腕枕香腮,荷花藕上開!钡鼈兌茧x開了荷塘的特定環(huán)境,沒有具體的形象作為陪襯,而且格調(diào)不高。這里的“照影摘花花似面”,俗中見雅,形象逼真。它的精神實質是較高雅的,可以娛悅和陶冶人們的性情。就意義來講,這句話寫的是采蓮女子先是臨水照影,接著伸手采蓮,然后感到花如人面,不忍去摘。由于層次多,動作性也很強,故很容易揭示人物的內(nèi)在感情。“芳心只共絲爭亂”一句,便是表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矛盾。芳心,是形容姑娘們美好的心靈!敖z”字指采摘蓮花拗斷蓮梗時從斷口中拉出來的絲,即溫庭筠《達摩支曲》所云“拗蓮作寸絲難絕”的絲。隨事生發(fā),信手拈來,以此絲之亂擬彼心之亂,構想絕妙。

          下片采蓮船在風浪中顛簸、掙扎,有的竟被風浪沖散,似乎只剩下一個采蓮姑娘!苞狔悶╊^風浪晚”七個字渲染出一種緊張氣氛。鸂鶒是一種類似鴛鴦的水鳥,而色多紫,性喜水上偶游,故又稱紫鴛鴦。接著詞筆轉而寫采蓮姑娘尋找失散的伙伴!奥吨責熭p”,是具體地描繪暮色。此時天幕漸漸暗下來,暮色蒼茫,能見度極低,也許失散的伙伴相去不遠,但采蓮姑娘卻找不到她們。其焦急之情,倉皇之狀,令人可以想見。

          根據(jù)“隱隱歌聲歸棹遠 ”一句來看,她們已快樂地回家,當然是找到了;而“離愁引著江南岸”,則似若有所失,又像是沒有找到。

          名家點評

          譚獻云:“‘窄袖輕羅,暗露雙金釧’句,言小人常態(tài)!F重煙輕,不見來時伴’句,言君子道消!保ā缎扃鏆v代詞選集評》)

          沈際飛云:“美人是花真身!庇衷疲骸叭缃z爭亂,吾恐為蕩、婦矣!保ā恫萏迷娪嗬m(xù)集》)

          《蝶戀花》作者介紹

          歐陽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天圣進士。官館閣?,因直言論事貶知夷陵。慶歷中任諫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誣貶知滁州。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時,對青苗法有所批評。謚文忠。主張文章應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并積極培養(yǎng)后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余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并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有《歐陽文忠集》。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10

          蝶戀花·幾度鳳樓同飲宴

          幾度鳳樓同飲宴,此夕相逢,卻勝當時見。低語前歡頻轉面,雙眉斂恨春山遠。

          蠟燭淚流羌笛怨,偷整羅衣,欲唱情猶懶。醉里不辭金爵滿,陽關一曲腸千斷。

          翻譯

          從前幾度在鳳樓上,共同歡歌飲宴。今夕相逢,卻勝過初識乍見。低聲私語以前的歡娛,她頻頻轉面,雙眉緊鎖凝聚著的離恨,好似春天朦朧的遠山。

          眼見蠟燭流淚,耳聽羌笛發(fā)出哀怨。她偷偷地整理羅衣,欲唱卻又心灰意懶。此時只圖一醉了事,不辭痛飲杯杯酒滿,聽唱那送別的《陽關曲》調(diào),令人千秋腸斷!

          注釋

          蝶戀花:唐教坊曲名。本名《鵲踏枝》。晏殊詞改今名。調(diào)名取梁簡文帝蕭綱詩句“翻階蛺蝶戀花情”中的三字。雙調(diào),六十字,十句,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韻。

          春山:指美人眉色。

          燭淚:燭油下流如淚也。

          羌笛怨:羌人吹笛往往引起戍邊者思歸之情,故日“羌笛怨”。

          金爵:飲器也。爵,雀也,刻其形于器上,故名飲器為爵。

          陽關:王維所作《送元二使安西》詩,名《渭城曲》,又名《陽關曲》,陽關在今甘肅敦煌縣西南古董灘附近。

          賞析

          上片寫情侶相逢和追憶,用了幾個大起大落的.頓挫轉折,將當前和往昔的時間線糾結成一團亂麻。“幾度鳳樓同飲宴”,是追憶往昔的歡樂;“此夕相逢”突然拉回到今晚;“卻勝當時見”,又立即將今天比回到過去;“低語前歡”,又拉回現(xiàn)在的情景,而“低語”的,雖是“前歡”,但看到的卻是昔日愛侶由于情感復雜而“頻轉面”,由于喜中含悲而“雙眉斂恨春山遠”。難忘的舊情,離別的痛苦、長久的思念,意外的重逢,這些復雜的經(jīng)歷和情感在某個時間地點如果突然交織在一起,自然會觸發(fā)情感的猛烈撞擊和引起思維的紛繁擾亂,詞中出現(xiàn)的忽今忽昔,忽喜忽悲的跌宕起伏,正是體現(xiàn)了這種極度的復雜和矛盾情感。

          下片寫短暫相逢后的再別之痛。在蠟淚頻流的燭光下,在羌笛聲聲的怨曲中,她情知將別,“偷整羅衣”,是為了掩飾她內(nèi)心的慌亂,想說出自己的心思,又因為大庭廣眾之中,難于啟齒,索性裝出一副懶洋洋的樣子,以掩蓋內(nèi)心的矛盾;而他什么話也無法說,只是“醉里不辭金爵滿”,毫不推辭地一杯接著一杯。然而,“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這時,酒宴上奏起了離歌《陽關三疊》:“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更是令他肝腸寸斷。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11

          原文

          落落盤根真得地,澗畔雙松,相背呈奇態(tài)。勢欲拚飛終復墜,蒼龍下飲東溪水。

          溪上平崗千疊翠,萬樹亭亭,爭作拏云勢。總為自家生意遂,人間愛道為渠媚。

          翻譯

          溪邊兩棵松樹盤結在一起,它們互相背離呈現(xiàn)奇特之貌?瓷先ハ褚钩犸w翔,就像蒼龍飛墜下來吸取溪水一樣。

          溪邊平地上有無數(shù)綠樹,它們亭亭玉立,像都在爭取離云更近一些的態(tài)勢?傄詾樗炝似缴福碎g的大愛就是為它而喜歡。

          注釋

          落落:獨立不群貌。

          盤根:謂樹木根株盤曲糾結。

          得地:得到適宜生長之地。

          拚飛:飛行輕捷的樣子。

          蒼龍:比喻松。

          平岡:指山脊平坦處。

          千疊翠:無數(shù)層的翠綠。

          亭亭:高聳貌。

          拏云勢:猶凌云之勢。

          生意遂:謂生命力的要求得到滿足。

          為渠媚:為它而做出美麗的姿態(tài)。

          渠:它。

          賞析

          這首詞曲像一幅山水畫,構圖很有層次:近景是姿態(tài)奇特的澗畔雙松,它們像兩條本來要飛上天去的.龍,不知為什么折回頭來探入澗底的溪水;遠景是平岡上的群樹,它們一片翠綠,把枝梢高高地伸向云端!叭f樹”欣欣賂榮,“雙松”自得其樂,寧靜的自然美在神不在貌,有點王維山水詩的意境。

          首先是“雙松”和“萬樹”的對比:雙松的位置是“澗畔”,它們的姿態(tài)是墜,是“下飲”;萬樹的位置是“溪上平岡”,它們的姿態(tài)是“爭作拏云勢”。這種位置和姿態(tài)的對比很容易使人聯(lián)想到“郁郁澗底松”和“離離山上苗”!奥渎浔P根真得地”套用了杜甫《古柏行》的詩句。

          其次最后兩句用人們的想法來對比前面大自然的規(guī)律,是王國維想要借此來表達自己的哲理思想。然而可能作者自己也感覺到了這首詞中“形”與“意”之間的矛盾,所以在結尾忽翻新意:“總為自家生意遂,人間愛道為渠媚!边@是進一步超脫,完全從“以物觀物”的角度出發(fā),指出樹的姿態(tài)是為了適合自己生活環(huán)境的需要。

          王國維要寫出一種無我之境的自然山水風景,卻不能達到那種“無我”的境界;他要表現(xiàn)老莊的超脫卻總是墮入儒家的執(zhí)著;王國維不想讓這首詞表達出托物寓意,但最后兩句反而使讀者展開意境的聯(lián)想。也正是這些矛盾形成了這首詞中很豐富的言外意蘊,足以讓讀者慢慢去咀嚼品味。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12

          蝶戀花·密州上元

          宋代:蘇軾

          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

          寂寞山城人老也!擊鼓吹簫,卻入農(nóng)桑社;鹄錈粝∷断拢杌柩┮庠拼挂。

          譯文及注釋

          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shuāng),照見人如畫。帳底吹笙(shēng)香吐麝(shè),更無一點塵隨馬。

          杭州城的元宵夜,明月好似霜,照得人好似一幅畫。帳底吹笙,燃香的香氣好似麝香,更無一點塵土隨著馬而去。

          錢塘:此處代指杭州城。三五夜:即每月十五日夜,此處指元宵節(jié)!罢找姟本洌盒稳莺贾莩窃(jié)的繁華、熱鬧景象。帳:此處指富貴人家元宵節(jié)時在堂前懸掛的幃帳。香吐麝:意謂富貴人家的帳底吹出一陣陣的麝香氣。麝:即麝香,名貴的香料。

          寂寞山城人老也!擊鼓吹簫,卻入農(nóng)桑社;鹄錈粝∷断,昏昏雪意云垂野。

          寂寞的密州城里人們都老了,人們沿街擊鼓吹簫而行,最后卻轉到農(nóng)桑社祭祀土地神。燈火清冷稀少霜露降下,陰暗昏沉的烏云籠罩著大地,要下雪了。

          山城:此處指密州。社:農(nóng)村節(jié)日祭祀活動。垂,靠近。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杭州城的元宵夜,明月好似霜,照得人好似一幅畫。帳底吹笙,燃香的香氣好似麝香,更無一點塵土隨著馬而去。

          寂寞的密州城里人們都老了,人們沿街擊鼓吹簫而行,最后卻轉到農(nóng)桑社祭祀土地神。燈火清冷稀少霜露降下,陰暗昏沉的烏云籠罩著大地,要下雪了。

          注釋

          蝶戀花:唐教坊曲,本名《鵲踏枝》,宋晏殊詞改今名,取自梁簡文帝詩句“翻階峽蝶戀花情”!稑氛录纷ⅲ盒∈{(diào);趙令畤詞注:商調(diào);《太平樂府》注:雙調(diào)。馮延巳詞,有“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句,名《黃金縷》;趙令畤詞,有“不卷珠簾,人在深深院”句,名《卷珠簾》;司馬槱詞,有“夜涼明月生南浦”句,名《明月生南浦》;韓淲詞,有“細雨吹池沼”句,名《細雨吹池沼》;賀鑄詞,名《鳳棲梧》;李石詞,名《一籮金》;衷元吉詞,名《魚水同歡》;沈會宗詞,名《轉調(diào)蝶戀花》。上元:即正月十五日元宵節(jié),也叫上元節(jié),因有觀燈之風俗,亦稱“燈節(jié)”。

          錢塘:此處代指杭州城。三五夜:即每月十五日夜,此處指元宵節(jié)。

          “照見”句:形容杭州城元宵節(jié)的繁華、熱鬧景象。

          帳:此處指富貴人家元宵節(jié)時在堂前懸掛的幃帳。香吐麝:意謂富貴人家的帳底吹出一陣陣的麝香氣。麝:即麝香,名貴的香料。

          “更無”句:說的是江南氣清土潤,行馬無塵。唐人蘇味道《上元》詩:“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山城:此處指密州。

          “擊鼓”句:形容密州的元宵節(jié)遠沒有杭州的元宵節(jié)熱鬧,只有在農(nóng)家社稷時才有鼓簫樂曲。社:農(nóng)村節(jié)日祭祀活動!吨芏Y》:“凡國祈年于田租,吹《豳雅》,擊土鼓,以樂田畯(農(nóng)神)!蓖蹙S《涼州郊外游望》:“婆娑依里社,簫鼓賽田神。”

          “昏昏”句:意謂密州的元宵節(jié)十分清冷,不僅沒有笙簫,連燈火也沒有,只有云垂曠野,意濃濃。垂,靠近。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作于公元1075年(熙寧八年),時蘇軾在密州。詞人此時是剛來密州任知州,正好遇到元宵佳節(jié),在街上看燈,觀月時的情景和由此而產(chǎn)生的感想故而寫下此詞。

          賞析

          此詞作于公元1075年(熙寧八年),時蘇軾在密州。全詞用粗筆勾勒的手法,抓住杭州、密州氣候、地理、風俗等方面各自的.特點,描繪了杭州上元和密州上元節(jié)的不同景象,流露了作者對杭州的思念和初來密州時的寂寞心情。

          這首詞題記為“密州上元”,詞卻從錢塘的上元夜寫起。錢塘也就是杭州,蘇軾曾那里過了三個元宵節(jié)。元宵的特點,就是“燈火”。東坡用一句“燈火錢塘三五夜”,點出燈夕的盛況!懊髟氯缢,寫月光之白。李白曾有詩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但元宵夜月正圓,燈月交輝,引來滿城男女游賞,元宵節(jié)是宋代一個很重要的節(jié)日。這一天街人游人如織,男子歌嘯而行,好盛裝而出。難怪東坡要寫月光“照見人如畫”了。這還是街市的游人。至于富貴人家慶賞元宵,又另有一種排場。作者一句“帳底吹笙香吐麝”寫盡杭州城官宦人家過節(jié)的繁奢情景!案鼰o一點塵隨馬”,化用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句,進一步從動態(tài)寫游人。說“無一點塵”,更顯江南氣候之清潤。

          上闋描寫杭州元宵景致,作者此時是剛來密州任知州,正好遇到元宵佳節(jié),在街上看燈,觀月時的情景和由此而產(chǎn)生的感想。詞句雖不多,卻也“有聲有色”。寫燈、寫月、寫人,聲色交錯,充分展現(xiàn)了杭州元宵節(jié)的熱鬧、繁榮景象。

          下闋描寫密州上元。“寂寞山城人老也”是一句過片,使情調(diào)陡然一轉,用“寂寞”二字,將前面“錢塘三五夜”那一片熱鬧景象全部移來,為密州上元作反襯,形成鮮明的對比,寫出了密州上元的寂寞冷清。無須多著一字,便覺清冷蕭索。結句“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則不但寫出了密州氣候的寒冷,而且也讓人感覺到環(huán)境的空曠蒼涼。

          作者“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見過了杭州上元的熱鬧,再來看密州上元自覺凄清。更何況他這一次由杭州調(diào)知密州,環(huán)境和條件出現(xiàn)了很大的變化,心情完全不同。首先,密州不比杭州,貧窮,勞頓又粗陋,再無江南之詩情。而更讓他感到“寂寞”,感到郁郁不樂的是這里連年蝗旱,民不聊生。作為一個愛民之官,他又怎能快樂開懷呢?這位剛到任年僅四十的“使君”不禁有“人老也”之嘆。他這上元之夜,隨意閑行,聽到簫鼓之聲,走去一看,原來是村民正舉行社祭,祈求豐年。這里農(nóng)民祈年的場面和簫鼓之聲,讓作者久久不能離去。直到夜深“火冷燈稀霜露下”,郊外彤云四垂,陰霾欲雪!盎杌柩┮庠拼挂啊币痪洌砻嫔弦庀笃鄳K,卻是寫出了他心中的希望,有一種“瑞雪兆豐年”的喜悅之情。

          蘇軾這首《蝶戀花》,確是“有境界”之作,寫出了對“凡耳目之所接者”的真實感受,抒發(fā)了對國計民生的憂患之情。內(nèi)容、筆墨不囿于成規(guī),自抒胸臆,意之所到,筆亦隨之,不求工而自工。此詞運用了轉折、反襯等章法技巧,體現(xiàn)出了他當時的境遇和心情。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13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

          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jù)。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

          譯文

          夢中進入了煙雨迷離的江南,走遍江南大地,也未能與離別的人兒相遇。夢境里離情消魂無處訴說,夢醒來更覺惆悵,消魂離情將人誤。

          想要寫一封書信向你訴說相思之情,可是大雁飛在上空,而魚沉在水底,就算寫成也無法寄去。緩緩彈箏抒發(fā)心中的離情別緒,移遍了箏柱也難把怨情抒。

          注釋

          蝶戀花,又名“鵲踏枝”、“鳳棲梧”。唐教坊曲!稑氛录贰稄堊右霸~》并入“小石調(diào)”,《清真集》入“商調(diào)”。雙調(diào)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消魂:魂魄消滅。多以名悲傷愁苦之狀。

          惆悵:因失望或失意而哀傷。消魂:一作“佳期”。

          尺素:書寫用之尺長素絹,借指簡短書信。素:白絹。古人為書,多寫于白絹上。

          浮雁沉魚:古代詩文中常以鴻雁和魚作為傳遞書信的使者。

          終了:縱了,即使寫成。無憑據(jù):不可靠,靠不住。

          移破:猶云移盡或移遍也。破:唐宋大曲術語。大曲十余遍,分散序、中序、破三大段。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破,猶盡也,遍也,煞也。

          賞析

          這首詞抒寫主人公對心上人的相思之情和離愁別緒。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這首詞開頭三句是說,夢中走向了煙水迷蒙的江南路,走遍了江南大地,也未能與離別的心上人相遇。

          這是說夢游江南,夢中始終找不到離別的“心上人”。“行盡”二字,狀夢境倏忽和求索之苦;求索之苦又反映思念之深,出于夢中的潛意識活動,深更可知。“煙水路”三字寫出江南景物的特征,使夢境顯得更優(yōu)美。上下句“江南”疊用,加深感情力量。

          “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鄙掀髢删涫钦f,夢境里黯然銷魂何處訴說,醒后惆悵不已全因夢中消魂誤。

          這兩句寫得最精彩,它表示夢中找不到“心上人”的“消魂”情緒無處可說,已經(jīng)夠難受;醒來尋思,加倍“惆悵”,更覺得這“消魂”的誤人!跋辍倍郑彩乔昂笾丿B;但在重疊中又用反跌機勢,遞進一層,比“江南”一層的重疊,更為曲折,自然也就倍增綿邈。這種以反跌為遞進的句法,詞中也不多見。晏幾道詞喜用這種句法。

          上片寫夢中無法找到離人,下片改變念頭,想到寫信。

          “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jù)。”下片前三句是說,想訴說我的相思提筆給你寫信,但是雁去魚沉,到頭來這封信也沒寄出。

          說的'是寫了信要寄無從寄出,寄了也得不到回音。相思之情,真到了無可彌補、無可表達的地步了,那只好借音樂來排遣。

          “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蹦﹥删涫钦f,無可奈何緩緩彈箏抒發(fā)離情別緒,移破了箏柱也難把怨情抒。

          用的樂器是秦箏。古箏弦、柱十三,每根弦由柱支撐,“柱”左右移動以調(diào)節(jié)音高,弦急則高,弦緩則低。他借低音緩弦抒發(fā)傷別的情懷,移遍箏柱不免是“斷腸”之聲。只用“緩弦”、“移柱”來表達難寫的幽懷,行動的描寫比言辭的表白更為鮮明有力。

          這首詞語言清疏明暢,寫情從做夢到寄信,到彈箏,節(jié)節(jié)遞進,節(jié)節(jié)頓挫,又顯得沉摯有力,更有一股郁積、盤旋的力量。

          晏幾道

          晏幾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zhèn)監(jiān)、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與其父晏殊合稱“二晏”。詞風似父而造詣過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語言清麗,感情深摯,尤負盛名。表達情感直率。多寫愛情生活,是婉約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詞》留世。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14

          原文:

          蝶戀花

          簾幕風輕雙語燕。

          午后醒來,柳絮飛撩亂。

          心事一春猶未見。

          紅英落盡青苔院。

          百尺朱樓閑倚遍。

          薄雨濃云,抵死遮人面。

          羌管不須吹別怨。

          無腸更為新聲斷。

          譯文:

          簾幕在微風的吹拂下,款款擺動,燕子輕語呢喃,像是交流著情話。酒醉醒來,柳絮隨風紛飛凌亂。整整一個春天,心里所想的情人至今仍未見。長滿青苔的庭院,連晚開的花兒都凋落殆盡了。

          在百尺高樓之上,將所有的欄桿倚遍,但那細雨和濃云,總是將視線遮攔。還不知道情人早晚歸來的確切消息,只能望著斜陽映照水流,流向遠方。

          注釋:

          ①撩亂:紛亂,同“繚亂”。皎然《古別離》:“使我歸夢兮撩亂。”

         、谛氖拢盒闹兴紤]或期待的事。謝眺《新亭清別范零陵云詩》:“心事俱已矣,江上徒離憂!

         、郦q:還,仍。

         、馨俪咧鞓牵褐鞓羌醇t樓,富家女子所居,“百尺”形如其高。

         、菀校▂ǐ):靠。

         、薜炙溃嚎偸,老是。

         、咂讲ǎ浩骄彾鴱V漠的水流。

          賞析:

          這是一首傷春懷遠之作。

          上片主要是寫主人公傷春懷人的悲愁和由此引發(fā)的紛亂心緒。開篇三句寫閨婦觸目所見之景,以景起情:晚春的`和風輕輕地吹動著簾幕,燕子雙雙在檐廊的巢上啾啾話語。如此的良辰美景,愈加勾起了對遠方戀人的深切懷念,以至主人公借酒澆愁。然而,愁而飲,飲而醉,碎而睡,一覺醒來,只見庭院的柳絮隨風舞!半p語燕”在手法上用的是反襯,即以樂景寫哀情,以成對燕兒的親切話語,對照閨婦塊然獨處的孤獨和凄冷。一個“醉”字,展示了主人公憂愁之深。兩句合起來,寫出了主人公所處的季節(jié)(晚春)、時間(午后)、地點(閨房)和眼前的景物(燕、柳),描繪出一幅暮春時節(jié)的風物圖畫,明里寫景,暗里抒情,寫物亦人!靶氖隆币痪,明點出閨婦的心態(tài)。整整一個春天,在孤單、愁寂中度過,心里想的是什么,自己也說不清!蔼q未見”與柳絮的“飛撩亂”相呼應,用的是陪襯,即以哀景寫哀情,沸沸揚揚的柳絮在風中飄飛與閨婦思念情人的紛亂心緒是極相吻合的!坝嗷ā本,進一步點染了暮春時節(jié)的濃重氛圍。長滿青苔的庭院,連晚開的花兒都凋落殆盡了。然而,花落人不在,燕語人不歸,春老紅殘,香消色減,青春飛逝,襯托出主人公的悲傷。整個上片,以景語為主,景語與情語互見,物象與心緒交融,反襯與陪襯雜用。特別是最后一句,寫得情味雋永,深曲委婉,具有豐富的情感內(nèi)涵。

          下片通過對景的拓展來達到對情的深化,進一步從視野的被阻隔來表現(xiàn)相思之無極!斑^片”三句,寫閨婦為相思所折磨,禁不住登樓望遠,以從“天際識歸舟”中求得一絲半縷精神上的安慰?墒牵宫F(xiàn)在她面前的是如煙的春雨和布滿濃云的灰黯的天空,眼前的一切都被嚴嚴實實地遮蓋了,什么也看不見!鞍俪摺本,勾勒出閨婦倚樓悵望的癡情形象,朱樓而“百尺”,狀樓之高,望之遠。“閑倚遍”,言登樓之頻繁,盼歸之殷切,懷人之情深,惆悵之濃重!氨∮辍本,再次點明季節(jié)的特征!暗炙馈本,說視線被阻,世事多艱,難如人意。主人公不能“望盡天涯路”,而是“抵死遮人面”,望而不能,盼而難求,足見“天地終無情”,其愁苦之深可想而知。由于主人公盼歸不能,音信又斷,所以就只能是“消息未知歸早晚”,游人什么時候回來,無處得知。末句“斜陽只送平波遠”,寫得極為疏淡、含蓄,具有豐富的表現(xiàn)層次:一說閨婦登樓倚望從薄雨之日到斜陽之時,景觀的變換暗示盼歸持久;二說游子取水路而歸;三說閨婦等待心愛之人而每每落空,終究失望;四說閨婦盼歸的離情愁緒如悠悠江水,“無窮無盡”、“欲斷更流”。

          本詞全篇寫得語淺情深,詞約意濃,反映了封建社會癡情男女悲歡聚散的人生苦難。全詞通過暮春景象的描寫,表現(xiàn)了閨婦對游子的殷殷思念之情和盼歸不能的惆悵、幽怨的心緒。通篇寫得淡雅、含蓄、和婉,體現(xiàn)了晏詞的一貫風格。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15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huán),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譯文

          最憐愛那天空辛苦的明月,一月之中只有一夜是像玉環(huán)一樣的滿月,其它時候都像是不完整的玉玦。如果能夠像天上的圓月,長盈不虧,那么我作為冰雪,將不惜為你融化。

          無奈塵世的情緣最易斷絕,而不懂憂愁的燕子依然輕輕地踏在簾鉤上,呢喃絮語。我在秋日,面對你的墳塋,高歌一曲,然而愁緒絲毫沒有削減。我是多么希望能和你像春天里雙飛雙宿的蝴蝶那樣在草為里嬉戲啊。

          注釋

          一昔句:昔,同“夕”,見《左傳·哀公四年》:“為一昔之期。”玦(jué)玉玦,半環(huán)形之玉,借喻不滿的月亮。這句是說,一月之中,天上的月亮只有一夜是圓滿的,其他的夜晚就都是有虧缺的.。

          不辭句:引用一則典故。荀粲之妻冬天高燒病重,全身發(fā)熱難受。荀粲為了給妻子降溫,脫光衣服站在大雪中,等身體冰冷時回屋給妻子降溫。卿,“你”的愛稱!妒勒f新語?惑溺》謂:“荀奉倩(粲)與婦至篤,冬月婦病熱,乃出中庭,自取冷還,以身熨之!

          無那:無奈,無可奈何。

          軟踏句:意思是說燕子依然輕輕地踏在簾鉤上,呢喃絮語。

          唱罷句:唐李賀《秋來》:“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边@里借用此典表示總是哀悼過了亡靈,但是滿懷愁情仍不能消解。

          春為句:認取,注視著。取,語助詞。此句意思是說,花為中的蝴蝶可以成雙成對,人卻生死分離,不能團聚,故愿自己死后同亡妻一起化作雙飛雙宿的蝴蝶。李商隱《偶題二首》:“春為定是雙棲夜,飲罷莫持紅燭行!

          賞析

          這是一首悼亡詞。作者在《沁園春》一詞的小序中曾寫道:“丁巳重陽前三日,夢亡婦澹妝素服,執(zhí)手哽咽,語多不復能記,但臨別有云:‘銜恨愿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此詞即先從“天上月”寫起。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huán),昔昔長如塊”,開篇三句凄美而清靈,說的是自己最憐愛那天空中的月亮,一月之中,只有一夜是如玉環(huán)般的圓滿,其他的夜晚則都如玉玦般殘缺。在這里,“辛苦最憐天上月”為倒裝句。中國古典詩詞中常以月的圓缺來象征著人的悲歡離合,作者在這里說月,實際上是在說人,說的以前自己或是入職宮禁,或者伴駕出巡,與盧氏聚少離多,沒有好好陪伴她,說的是盧氏過早的逝去,給自己留下終生的痛苦。

          “但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是納蘭對夢中亡妻所吟斷句的直接回答,納蘭想象著那一輪明月仿佛化為自己日夜思念的亡妻,如果夢想真的能夠實現(xiàn),自己一定不怕月中的寒冷,為妻子夜夜送去溫暖,從而彌補心中的遺憾。

          然而夢想終究難以實現(xiàn),當一切幻想的破滅后,納蘭的思緒回到了現(xiàn)實。“無奈鐘情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無奈塵世的情緣最易斷絕,而不懂憂愁的燕子依然輕輕地踏在簾鉤上,呢喃敘語。此時的納蘭睹物思人,由燕子的呢喃敘語想到自己與妻子昔日那段甜蜜而溫馨的快樂時光,于是,他的思緒又開始飄散起來。

          尾句“唱罷秋墳愁未歇,春為認取雙棲蝶”是納蘭對亡妻的傾訴,表達了自己的一片癡心:在你的墳前我悲歌當哭,縱使唱罷了挽歌,內(nèi)心的愁情也絲毫不能消解,我甚至想要與你的亡魂雙雙化作蝴蝶,在燦爛的花為中雙棲雙飛,永不分離。

          全詞上片開篇三句凄美而清靈,說的是自己最憐愛那天空辛苦的月亮;后二句是納蘭對夢中亡妻所吟斷句的直接回答;下片前三句睹物思人,由燕子的呢喃敘語想到與妻子昔日那段甜蜜而溫馨的快樂時光;后二句是作者對亡妻的傾訴,表達了自己的一片癡心。這首詞悼念亡妻,凄美之中透著輕靈,通過對明月圓缺的觀察,燕子呢喃的對語,蝴蝶雙飛的描寫,反映出了對亡妻刻骨銘心的哀念。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