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古詩詞《秋夜》《蝶戀花》《蘇幕遮》鑒賞
秋夜
朱淑真
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
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
[作者簡介]
朱淑真,南宋女詩人。生卒年不詳。號幽棲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家庭,幼聰慧,喜詩詞,工書畫,曉音律。相傳因婚姻不幸,抑郁而終。其詞清新婉麗,情真意切,憂怨悲憤,跌宕凄惻。有詩集《斷腸集》、詞集《斷腸詞》(因自傷身世,故以“斷腸”名其詩)。[賞析]
這首絕句言淺情深,辭淡味濃。一、二兩句緊扣題目,寫深夜“無眠”。起句交代“無眠”的客觀原因──秋氣蕭瑟凄清,錦衾單薄,佳人夜永難寢。次句剪輯了一個典型動作──“頻剪燭花”。“燭花”即燈花,古人認為燈花是有喜事的一種預兆。有杜甫詩句為證:“燈花何太喜,酒綠正相親”(《獨酌成詩》)。燈花頻生當有賞心悅事,然而她卻無法消解眼前這幽情苦緒。一個“頻”字,盡顯詩人內(nèi)心的波瀾!坝,呼應前句的“久”,本是酣然入夢的時刻,而她卻要獨剪紅燭,這就凸現(xiàn)了詩人難捱的寂寞、孤獨與愁苦。
三、四句由敘事宕開一筆而寫景。如何排遣這無邊的孤獨呢?還是睡覺吧,這里的`“懨懨欲睡”,與先前的輾轉(zhuǎn)無眠構(gòu)成一個反跌,形成一個曲折。低眉恰見,床上鋪滿斑駁的皎皎月光、婆娑的梧桐葉影,但那床還是一片冰涼,有誰會送來溫暖和慰藉呢?一個“涼”字,照應詩題中的“秋”字和首句的“清”字,不僅再次渲染了天氣之涼,更烘托出心境的的孤寂與凄涼。結(jié)句以“景”收束,意境清高,情味悠遠。場景由室內(nèi)轉(zhuǎn)而戶外,昂首望月,梧桐缺處,一輪皓月,四野空明,詩人的內(nèi)心似乎暫時獲得了超脫,然而望月懷人,心潮又起,她如何能安然入睡呢?一個“缺”字,不僅寫出了梧桐枝葉遮掩明月的朦朧之美,也暗示出詩人失落、遺憾的心情。三、四兩句景中融情,以景傳情,不言“愁”字,而句句載愁,這次第,人何以堪!
蝶戀花
蘇拭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賞析]
這首詞描寫初夏時節(jié)發(fā)生于一墻之隔的一次極為平常的遭遇,在略表惆悵與嘲諷之余,卻引出妙理,發(fā)人深省。
上片為時令背景。盡管柳綿將盡,春事無多,然而燕子低飛,綠水環(huán)繞,芳草叢生,透露出夏日初臨的大自然的生機。下片是在如此明麗的環(huán)境中上演的一個“多情卻被無情惱”的小插曲。墻里墻外的兩種人本不相涉,但一方無情,一方多情,從而引發(fā)了一場感情風波!对娙擞裥?卷二十一》引《古今詞話》,說此詞寫“行人”多情與“佳人”無情,“極有理趣”。因為蘇軾借此表達了某種人生哲理,“行人”與“佳人”的遭遇固屬偶然,“多情卻被無情惱”卻有其普遍性與必然性,在人與物、主觀與客觀的兩者關(guān)系中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人們大多有過類似的經(jīng)驗,由于不了解“物自無情而人自多情”,許多煩惱由此而起。然而無情是物的本性,多情是人的本性,它們始終是難以統(tǒng)一的。
蘇軾說自己作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而出”。這固然是因為他天份高,同時也由于他學養(yǎng)深湛,所以能隨處觸發(fā),皆成妙諦。這首詞寫景、記事、說理均極自然,“行人”“佳人”的插曲全如信手拈來,但一經(jīng)慧光所照,寓莊于諧,就頓成妙解,閃耀出智慧的火花。
【關(guān)于古詩詞《秋夜》《蝶戀花》《蘇幕遮》鑒賞】相關(guān)文章:
《蝶戀花·春景》古詩詞鑒賞12-05
蘇幕遮范仲淹鑒賞11-23
《蘇幕遮》范仲淹詩詞鑒賞10-29
蘇幕遮范仲淹的鑒賞11-22
古詩詞鑒賞《初秋夜坐贈吳武陵》07-03
蝶戀花·海岱樓玩月作古詩詞鑒賞12-15
蝶戀花·簾幕風輕雙語燕古詩詞鑒賞12-15
蝶戀花月皎驚鳥棲不定古詩詞鑒賞12-05
《蝶戀花·嘗愛西湖春色早》古詩詞鑒賞12-05
蘇幕遮范仲淹鑒賞拼音版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