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王之渙《登鸛雀樓》審美賞析

        時間:2020-11-27 10:14:54 登鸛雀樓 我要投稿

        王之渙《登鸛雀樓》審美賞析

          王之渙《登雀樓》一詩是古今傳誦的名作。前二句寫詩人所見,描繪了登臨雀樓所看到的壯闊雄渾景色,豪放雄勁,氣勢,形成了一幅粗獷明快、意境深遠(yuǎn)的山水畫。后兩句寫詩人所想,闡發(fā)了樸素易懂而意義深刻的哲理,滲透著詩人昂揚(yáng)向上的奮進(jìn)精神,體現(xiàn)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與追求,反映了盛唐時期與時俱進(jìn)的積極進(jìn)取精神。

          王之渙是盛唐著名邊塞詩人之一,為人豪放,常擊劍悲歌,以參加科舉考試為恥,與著名詩人王昌齡、高適、崔國輔等均有唱和,交往頗深!度圃姟穬H存錄他的六首絕句,其中七絕《涼州詞》(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和五絕《登雀樓》是古今傳誦的名作。

          雀樓,也叫鵲樓,是唐代蒲州(今山西省永濟(jì)縣)的名勝,與王閣、黃鶴樓、岳陽樓并稱江南四大名樓。原樓高三層,東南是中條山,西面可以俯黃河,因當(dāng)時常有似鶴的飛禽雀棲息在上面因此得名。登樓可以“前中條,下大河”,晉南風(fēng)光,盡收眼底。唐代許多詩人都到這里登臨望,留下了不少詩章。其中王之渙這首《登雀樓》僅四句二十個字,卻是其中的壓卷之作。北宋沈括《夢溪筆談》卷十五載:“河中府雀樓,三層,前中條,下大河。唐人留詩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渙、暢諸三篇能狀其景。”李益、暢諸二人的詩已寂寞無聞,唯有王之渙的《登雀樓》一詩名垂千古,獨(dú)占頭。

          《登雀樓》這首詩的前二句寫詩人所見:“白日依山盡”寫遠(yuǎn)景,寫山;“黃河入海流”寫近景,寫水,描繪了登臨雀樓所看到的壯闊雄渾景色,豪放雄勁,氣勢。詩人運(yùn)用樸素、淺顯的詞語,形象生動地展示了登樓所見的廣袤河山的情景:詩人站在雀樓上向西望,只見云海蒼茫,山色空,云遮霧繞,可陽光依然熾烈。遠(yuǎn)處,一輪夕陽逐漸落進(jìn)了連綿起伏的群山中,依然耀眼的太陽從山旁緩緩西沉。這是遠(yuǎn)景、空景。近處,樓下黃河滾滾而來,一瀉千里,從西北天際向東方大海奔流而去。這是從地面寫到天際,視線是由近及遠(yuǎn)。這就把上下、遠(yuǎn)近的景象,全都容進(jìn)了詩中,形成了一幅粗獷、明快的山水畫,而且畫面顯得寬廣、遼闊,意境深遠(yuǎn)。這兩句大筆揮灑,線條粗獷,畫面壯麗,氣勢宏大,讀后令人振奮。這十個字的容量之大,可謂包羅萬象,“納須彌于芥子”。

          后兩句寫詩人所想,由前面的描寫景色轉(zhuǎn)向抒發(fā)情感,闡發(fā)了樸素易懂而意義深刻的哲理。“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既寫了登臨者的心理,同時也抒發(fā)了詩人對于生活和人生的深刻感悟。這里既包含著詩人向上進(jìn)取的精神和高遠(yuǎn)矚的胸襟,也道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遠(yuǎn)的道理。“欲窮千里目”,表現(xiàn)了詩人一種無止境探求的愿望,要想看得更遠(yuǎn),看到目力所能達(dá)到的地方,唯一的辦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層樓”。再上一層樓會有什么景象?詩人不說了,留給讀者去想象?此破降,實(shí)有言外之意,含蓄有味。“欲窮”“更上”兩個詞語告訴讀者只有“更上一層樓”,才能看到更加廣遠(yuǎn)、更加雄壯的景象,將意境提到一個更加高遠(yuǎn)的`層次,滲透著詩人昂揚(yáng)向上的奮進(jìn)精神與活力,體現(xiàn)了詩人對更加美好的事物的向往。這兩句富有深刻的哲理,是千古傳誦的名句,它形象地揭示了一個真理:登高,才能望遠(yuǎn);望遠(yuǎn),必須登高。它告訴人們,在人類的生活中,要開辟新境界,要看到新天地,就需要不斷努力,勇于攀登,不斷創(chuàng)造、勇于進(jìn)取,因?yàn)楦赂赖氖挛锸窃诩颖杜χ蟪霈F(xiàn)的。這兩句能夠世代相傳,其永恒的價值,就在于表達(dá)了人們對生活的不斷追求與進(jìn)取心理。同時,也啟示人們,人類的知識與前途,一如這浩渺世界廣闊無邊,應(yīng)當(dāng)永不停息地奮斗。

          關(guān)于詩中“白日”所依之山是哪座山,歷來說法并不一致。有人說既然此樓“前中條”,而且當(dāng)?shù)刈畲蟮纳矫}就是中條山,那么白日所依之山自然就是樓東面的中條山了;因而“白日”也就只能解釋為“白天之日”“初升之日”了; “依山盡”也就只能解釋為被山擋住了。這樣解詩恐怕有失通脫,因而也有損詩人之意。其實(shí)雀樓的西面也有山,太陽依山而落是極其自然的現(xiàn)象。北京大學(xué)吳小如教授在《說王之渙〈登雀樓〉》一文中指出:“‘白日’一詞,本極平常,但古人每用以寫黃昏時的落日。”

          漢代以后,詩賦中逐漸形成了借登樓抒寫離人思鄉(xiāng)情感的傳統(tǒng)。王之渙《登雀樓》一改舊俗,樹立新風(fēng),前無古人,后有來者。這首詩境界開闊,氣魄雄大,表達(dá)詩人在登高望遠(yuǎn)中表現(xiàn)出來的遠(yuǎn)大的胸襟抱負(fù),給人以人定勝天和高遠(yuǎn)矚的啟示,反映了盛唐時期人們與時俱進(jìn)、昂揚(yáng)向上的積極進(jìn)取精神。“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兩句,一寫時間的運(yùn)行,一寫空間的延展。日出日落,百川歸海,此皆宇宙萬物在時間和空間中自然亦必然的律動。白日依山而盡的過程也正是詩人登樓凝望、欣賞、沉思的過程;黃河入海則既是寫眼前所見,又是寫心中所想。詩人的神思由自然的時空而躍入想象的時空,詩意由此而大增,“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理趣也就水到渠成、自然逸出了。俞陛云《詩境淺說續(xù)編》中評論此詩說:“前二句寫山河勝,雄偉闊遠(yuǎn),兼而有之,已如題之量。后二句復(fù)余勁穿札。二十字中,有尺幅千里之勢。”

          在寫作藝術(shù)上,這首詩由兩聯(lián)十分工整的對仗句組成,平仄和諧,工整自然,達(dá)到了形式上和意義上的完美境界:“白日”對“黃河”,“依”對“入”,“山” 對“海”,“盡”對“流”,“欲”對“更”,“窮”對“上”,“千里目”對“一層樓”,不刻意求工而自工,毫無斧鑿痕跡,自然流暢,瑯瑯上口,真乃千古佳句,佳句千古!

        【王之渙《登鸛雀樓》審美賞析】相關(guān)文章:

        王之渙登鸛雀樓賞析12-06

        王之渙登鸛雀樓的賞析02-18

        登鸛雀樓原文賞析 王之渙12-31

        王之渙 登鸛雀樓原文賞析10-27

        登鸛雀樓全文賞析 王之渙10-25

        王之渙《登鸛雀樓》唐詩賞析10-29

        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歌賞析12-23

        王之渙《登鸛雀樓》賞析及翻譯12-22

        唐代詩人王之渙《登鸛雀樓》賞析06-26

        登鸛雀樓 王之渙全詩賞析05-26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