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當《登鸛雀樓》鑒賞
《登鸛雀樓》是唐代詩人暢當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描寫宏偉的鸛雀樓和登樓所見的壯闊景象。前二句寫樓高以寄胸懷,后二句寫四圍景象以抒激情。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頃钞敗兜躯X雀樓》鑒賞。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登鸛雀樓
朝代:唐代
作者:暢當
原文:
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
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
注釋
、披X(guàn)雀樓:古名鸛鵲樓,因時有鸛鵲棲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濟市境內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黃河岸邊。
、棋(jiǒng)臨:遠道而來。飛鳥:指鸛雀。
、翘靹荩禾祗w的勢。圍:這里有“籠蓋”的意思。
⑷斷山:指西山之間。
白話譯文
遠道來登鸛雀樓,樓閣高比人間。天空籠蓋著遼闊的原野,奔明的黃河瀉入群由之奪。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具體創(chuàng)作年代已無法考證。作者在唐代宗大歷七年(772)進士擢第后,仕途淹滯,有志不騁,也曾隱游,“拙昧難容世,貧閑別有情”(《天柱隱所重答韋江州》)。他自視清高,志不茍俗,又不甘困頓,有一股沖決樊籬的激情。因而登臨賦詩,抒懷勵志,矚目高遠,激情迸發(fā)。
簡析
此詩 只有二十個字,但詩歌意境非常壯闊,可以說是描寫鸛雀樓風光的上乘之作。
前二句寫樓高以寄胸懷。詩人站在鸛雀樓上,望遠空飛鳥仿佛低在樓下,覺得自己高瞻遠矚,眼界超出了人世塵俗。從藝術表現看,這里把視覺反差運用到景物描寫中,以遠處物體似低小的感覺來反襯近處物體的高大,饒有意趣。從思想境界看,則詩人自有一種清高、俊逸的情懷,志氣凌云,而飄飄欲仙,大有出世之想。第二句一作“高謝世人間”,則高蹈的情懷更明確。
后二句寫四圍景象以抒激情。中條山脈西接華山。從鸛雀樓四望,天然形勢似乎本來要以連綿山巒圍住平原田野,但奔騰咆哮的黃河卻使山脈中開,流入斷山,浩蕩奔去。這概括的`描寫,勾勒出山河的形勢和氣勢,同時也顯示出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奔放的激情,目光遠大,志向無羈。這二句與前二句一氣相貫,既以顯出樓高望遠,更以見出詩人志高氣逸的情懷。
宋人沈括稱贊這詩和王之渙詩都“能狀其景”(《夢溪筆談》)。但景以情見,物由志顯,能狀壯闊山河,正因詩人胸懷高尚。這詩和王詩都是這樣的情景交融的好詩。由于時代、遭遇、處境的不同,因而兩詩的意境不同。王之渙是盛唐詩人,而暢當則是經歷戰(zhàn)亂的中唐詩人。他在唐代宗大歷七年(772)進士擢第后,仕途淹滯,有志不騁,也曾隱游, “拙昧難容世,貧閑別有情”(《天柱隱所重答韋江州》)。他自視清高,志不茍俗,又不甘困頓,有一股沖決樊籬的激情。因而登臨賦詩,抒懷勵志,矚目高遠,激情迸發(fā)。從當時歷史條件看,應當說,這詩的思想內容是進步的。而這種勵進的精神,在今天也是可取的。
作者介紹
暢當,生卒年不詳,河東(今山西永濟)人,唐后期儒士。官宦世家,暢璀之子。 初以子弟被召從軍,后登大歷七年進士第。貞元初,為太常博士,終果州刺史。與弟諸皆有詩名。詩一卷。暢當父親暢璀,唐肅宗時官至散騎常侍,唐代宗時,與裴冕、賈至、王延昌待制集賢院,終于戶部尚書。
逸事
由于暢當出身子官宦家庭,所以舉進士,以儒學出名。唐德宗貞元初,暢當任太常博士,貞元三年(公元787年),唐德宗昭德皇后去世,下詔商議太子服喪之事。暢當對博士張薦、柳冕、李吉甫說:按照慣例,兒子為母親服齊衰喪三年,至于皇太子為皇后服喪,古書沒有明確記載。晉元皇后死時,也不清楚太子服喪的制度,杜預言古天子三年喪期,即葬除去喪服,魏也以此為準。但皇太子與國家的地位一樣重要,若不變更常制,東宮大臣仆從也得穿缞麻之衣出入殿省,這勢必有礙于國家大事的正常進行。于是,太子遂葬后除服。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文德皇后卒,太子服喪的規(guī)定國史中也無記載,至第二年正月,以晉王為并州都督,命官后,當即除去喪服。今皇太子應根據魏、晉制度服喪,既葬而祭,既祭而除喪服。宰相劉滋、齊映等人反對暢當的意見,唐德宗又詔宰相與有司重新議定。暢當從實際出發(fā),說服了群臣,將他所說立為定制。 由此可知,暢當是一位頗有改革精神的人,他雖以儒學出名,但不墨守成規(guī)。在禮義至重的封建社會,暢當能根據實際,大膽變革,確有見地。
【暢當《登鸛雀樓》鑒賞】相關文章:
《登鸛雀樓 》講解鑒賞05-16
《登鸛雀樓》詩歌鑒賞05-05
登鸛雀樓原文鑒賞10-09
《登鸛雀樓》詩詞鑒賞12-19
鑒賞唐詩《登鸛雀樓》王之渙10-06
《登鸛雀樓》全詩鑒賞05-08
小學古詩登鸛雀樓鑒賞10-29
《登鸛雀樓》注釋及鑒賞09-01
《登鸛雀樓》的詩句鑒賞07-13
《登鸛雀樓》譯文及鑒賞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