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談沈從文《邊城》的多元美

        時間:2020-10-14 11:52:27 邊城 我要投稿

        談沈從文《邊城》的多元美

          《邊城》寄托著沈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現人性美的一部小說。下面是我們?yōu)榇蠹規(guī)碚勆驈奈摹哆叧恰返亩嘣溃瑲g迎大家閱讀。

        談沈從文《邊城》的多元美

          談沈從文《邊城》的多元美

          摘要:沈從文先生的名篇《邊城》通過對山城茶峒中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描寫,在謳歌山城人“愛”與“美”的同時,充分展現了人性本質和生命的原生態(tài),使茶峒“小社會”所體現出的和諧之美與現實社會的動蕩危機形成似有若無的對比,從根本上體現了他對和諧社會的追求與向往。

          關鍵詞:綠色;生活;人性;和諧美

          被譽為“現代文學史上最純凈的一個小說文本”、“中國現代文學牧歌傳說中的頂峰之作”的《邊城》使讀者得以領略沈從文筆下湘西世界的美。小說描寫了山城茶峒碼頭船總的兩個兒子天保和儺送與撐渡人的外孫女翠翠的愛情故事,展示了湘西世界和諧的生命形態(tài),集中體現的思想內涵是沈從文的社會理想和美學思想。作品展現在我們眼前的那一幅山靈水秀、天人和諧的風俗畫,表達著作者內心對和諧社會的追求和與這追求相呼應的世外桃源式生活的向往。翠翠是小說的主人翁,她在遭遇幼年喪母、外公去世、天保身亡、儺送賭氣出走這一系列不幸后,仍然對生活充滿等待與期盼的生命狀態(tài)值得我們反思:作者的社會理想是要通過人性本質和生命狀態(tài)來體現人類之“愛”,從而營造一個“和諧世界”,來表現他對于和諧社會理想的追求和向往!哆叧恰氛峭ㄟ^色彩、生活、人性等多元因素為我們展現著湘西世界的和諧之美,這種美是多元的。

          一、 綠色之美

          小說《邊城》中“色彩”是非常鮮明的,其“主色調”就是“綠”。綠色GDP、綠色奧運、綠色食品等等,今天“綠色”已經成為安全、健康以及和諧的象征。小說中自然環(huán)境、人物姓名以及邊城人的平靜心態(tài)無不體現著一種色調――綠色,一個主題――和諧。

          1.自然環(huán)境凸顯了“綠”。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大部分地方因為戰(zhàn)亂已千瘡萬孔,但沈從文善于在衰敗的世界里找到美、表現美。湖南湘西一個叫茶峒的小山城是湘西景色的濃縮,滿目蒼翠的大山、青翠的竹林,清澈見底的碧水,古老的青石,綠水中的船只,還有掩映綠水間的吊腳樓,這一切都與綠色相關。

          2.主角姓名彰顯了“綠”。翠翠代表了美麗、健康、朝氣、生機盎然,她是湘西山水孕育出來的一個精靈,清純、溫柔、聰穎、自尊。她與爺爺相依為命,愉快地承擔著家里的生活擔子,還常常幫爺爺劃船渡人。她情竇初開,愛上了儺送,愛得癡心;當儺送駕船遠走,她又忠貞不渝地等待心上人的歸來,愛得又那么堅定執(zhí)著。一個弱女子,滿心盛的都是“愛”,構成了邊城中愛與美的化身。她的名字獨具匠心,是自然的賜予,同時又與這里的山山水水相連,與綠色相契合。湘西的清風麗日給了她一個壯健的軀體;茶峒的青山綠水給了她一雙碧玉般清澈透明的眸子;碧溪�的竹篁和白塔又給了她一顆絕不世故的赤心。

          3.平靜心態(tài)折射了“綠”。綠色象征著希望、和平,藍天和土地所融合的色彩便是綠色,這正是生命的本色。這里的人們按著自己的方式生活著,在一個溫馨平和的“綠色”世界里“平靜”地活著。整個茶峒地區(qū)的社會環(huán)境如平靜清澈的一池碧水,無波無瀾,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自我間和諧一致,平靜的心態(tài)在綠色的意境中,營造著珍貴的和諧。因此,小說中作者以綠色預示著一種相對的和平與和諧,于動蕩不安的外面世界形成一種對比,說明這里還是一塊生命的凈土,這里的生命還保持著本色,這里的生活還保持著一種單純的和諧之美。

          二、生活之美

          沈從文以對故鄉(xiāng)的一種“癡情”,對現代腐朽庸俗風氣的一種“憎惡”,描繪出一幅他童年記憶中、理想世界中的美麗湘西地域生活風俗畫。這幅風俗畫蘊涵了湘西邊地的自然風光、社會風俗、人際關系、人情人性等等,積淀著深厚博大而又神秘瑰麗的湘楚文化。這幅風俗畫的神韻就是和諧。

          1.邊城人對時代背景的淡然,對傳統風俗的繼承!哆叧恰穼懹20世紀30年代,在動蕩的時代背景下,湘西人生活卻是安寧祥和,似乎沒有時代的印記,“時代”只是生活在邊城中人們的大背景,就像是水墨山水中遠的不能再淡的飛白。從生活風俗方面來看,小說主要寫了茶峒一帶的兩種民情風俗:端午節(jié)的龍舟賽,走車路和走馬路的婚戀方式。這些描寫中無論哪一件事,哪一次活動,都表現了人們生活情趣的放達,這是沈從文對背景虛化、淡化處理的結果,是那種灰暗現實環(huán)境下孕育出的一份從容、恬靜的生活態(tài)度。

          2.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命狀態(tài)。小說展示的“人生形式”,就是在一個和平、寧靜的湘西社會中,所具有的質樸淳厚的人情,彬彬有禮的古風,融洽和諧的人際關系。從翠翠的眼中看這個世界,一切都那么自然、正常、平靜,她完全沒有社會意識與社會觀念性的東西。她生命中的力量完全來自于她在自然中成長的天然屬性。她的生活過程不與某種目的相聯系,而是一種自然的生命本質。翠翠對儺送萌生了少女的愛情,這是由于她自身的成熟,是她達到一定年齡,身體自然發(fā)育成熟之后,一種自然的體現。她完全聽憑一種自然,一種天性,而不具備明確的目的性。小牛、羊群、野花、渡船、心事,這就是翠翠的生活。這也是“翠翠”這些茶峒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命狀態(tài)。

          3.邊城人思想意識原生態(tài)的回歸。隨著人類文明不斷發(fā)展,人們開始向往自然,呼喚自然的回歸。人類在創(chuàng)造中不斷擺脫原始、蒙昧,卻離自然越來越遠。所以當人們意識到自然本性喪失的太多,漸趨向社會中的符號時,人們開始向往自然,向往人的天性,開始呼喚原始的回歸。《邊城》描寫了人理想中的世界,簡單的社會、簡單的人,但這正是人們在文明高度發(fā)展中對原始回歸的一種呼喚;《邊城》人的思想并不貧困,人性沒有被完全扭曲,不急功近利。就如翠翠沒有因船總順順家的經濟和地位要附會高攀;天保和儺送兄弟也沒有嫌棄翠翠是老船夫的外孫女而不去愛她,這一切都是自然天成的有情有義。那里的愛是“發(fā)乎情,止乎禮”的,是淳樸、山歌式的?梢姡驈奈氖强粗叵嫖鞯“原始的豐富”的思想,正是透過這個“原生態(tài)”的思想境界,去審視都市世界,讓人發(fā)現他和諧思想的映射,從而使人們在已經被文明道德過度社會化的思想意識中找到和諧的回歸。對于建設和諧社會的今天,更值得我們反思和借鑒。

          三、人性之美

          在沈從文看來:“一部偉大作品,總是表現人性最真切的欲望。”作者痛感20世紀30年代都市的墮落、鄉(xiāng)村的變異,才要通過自己的創(chuàng)作發(fā)掘邊城山民身上那種“優(yōu)美,健康,自然”的人性,那顆與天地相諧的赤子“愛心”!哆叧恰吠ㄟ^對親屬之情、男女之情、鄰里之情和世態(tài)人情的描寫,突出中國人傳統“和”的思想,以人與人之間相處來體現人性中的和諧之美。

          1.親人的和睦相處。天保、儺送兄弟倆同時為愛情抉擇,沒有為自己心愛的人反目成仇,而按當地人所認可的對歌習俗,公平競爭。“月夜兩個人輪流唱下去,誰得到回答,誰便繼續(xù)用那張勝利的嘴唇,服侍那劃渡船的外孫女。” 儺送是個童稚無欺的鄉(xiāng)下小伙,他勇敢、英俊、豪爽、熱情、勤勞。翠翠在夢中、在潛意識里,已經與儺送心有靈犀一點通,并愛上了儺送?上У腵是她卻不知道這月下唱歌的年輕后生就是自己愛著的儺送。不久,當天保在因老船夫把唱歌的人“張冠李戴”下船渡灘落水而死后,在常人眼里儺送少了競爭對手,機會難逢,但他還是去尋找長兄,使手足之情達到了一種和諧的境界。

          2.鄰里的和氣相待。在這里沒有什么地位的尊卑之別,有的只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在這里沒有勾心斗角、強取豪奪,有的只是心與心的交換、血與血的對流;這里的鄰里關系沒有急功近利的成分,沒有利益的爭奪,在這塊凈土上似乎沒有階級矛盾,沒有邪惡強勢,有的只是鄰里人情,和氣友好。

          3.和諧的人生形式。在沈從文所處的時代,很多人還樂觀地認為社會的發(fā)展必然帶來人性的同步發(fā)展,只有沈從文敏感的意識到社會發(fā)展和個人發(fā)展間的沖突,意識到社會性和整個人性的背離。“邊城的人生形式”是自然的、健康的,是寄托著沈從文全部社會理想與美的理想。他用這一“人生形式”去比照邊城父老親朋的博大與混沌,健美與庸懦,去鞭笞被現代文明異化的市民的畸形與變態(tài)。這種“人生形式”是從來就有的,生生不息的,它融化在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變成了一種人的道德、信念、人情、人性,或者說是一種無所不在的“地域文化”。人性本源在于愛,愛是最高境界的和諧。和諧是人對人的尊重和友愛,沈從文寫出了《邊城》這樣的理想生命之歌,是他社會理想和美的理想的呈現。

          4.人性的和善。沈從文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鄉(xiāng)村世界的主要表現者和反思者,他認為“美在生命”。他雖身處于虛偽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卻醉心于人性之美。作品中那種“優(yōu)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促使作者以特異的湘西邊陲,作為構筑善美的“神廟”的地基。而作者筆下湘西這塊山城中人的“人性”正是自己在希臘小廟所要供奉的:愛與善,真和美。沈從文神往于不受“近代文明”玷污更不受其拘牽的原始古樸的人性,他創(chuàng)作時往往去除現實生活中嚴酷的政治經濟關系,而在古老的生活節(jié)奏與情調中塑造一系列不帶社會階級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謳歌一種自在、自得的人生,追求一種“優(yōu)美、健康”的生活。他所崇尚的生命之美是未經社會文化所浸染的自然的、樸素的、原始的,是一種和諧之美。

          《邊城》的多元和諧美正是在茶峒“小社會”與當時現實社會似有若無的對比互參中獲得表現,是在“人與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觀照下獲得顯現,從根本上體現了沈從文對和諧社會的一種追求和向往。這也是他對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價值尺度和內涵進行的哲學思辨,對人生狀態(tài)進行深刻反思的理想之作。

          參考文獻:

          [1]趙園.沈從文構筑的“湘西世界”[J].文學評論,1986,(6).

          [2]徐靜.失落后的選擇――論沈從文作品中的自然描寫及其審美追求[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1).

          [3]劉洪濤.《邊城》牧歌與中國形象[J].蘭州學刊,2002,(1).

        【談沈從文《邊城》的多元美】相關文章:

        沈從文邊城讀書心得09-11

        沈從文《邊城》的讀書心得范文12-06

        沈從文《邊城》讀書心得大全12-08

        沈從文邊城的長篇讀后感12-09

        沈從文《邊城》讀后感作文12-08

        沈從文邊城讀書心得(6篇)09-11

        沈從文邊城讀書心得6篇09-11

        沈從文邊城讀書心得1000字09-10

        沈從文《邊城》閱讀答案2篇07-14

        最新沈從文邊城個人讀書筆記12-30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