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白居易的南湖詩
白居易的南湖詩有那幾首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下面來看看!
九江南湖,歷史悠久。位于古潯陽城(今江西省九江市)南側(cè),環(huán)繞城區(qū)南部,因而得名。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他在江州三年多時間里,寫下了大量詩文。其中的《琵琶行》、 《大林寺桃花》等為膾炙人口、婦孺皆知的名篇。但他的有關(guān)九江南湖的兩首詩,卻鮮為人知,僅見于《全唐詩》和九江地方史志。
南湖晚秋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風多,衰荷半傾倒。
手攀青楓樹,足蹋黃蘆草。
慘淡老容顏,冷落秋懷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萬里何時來,煙波白浩浩。
詩的前半部分描繪了當時南湖晚秋的景色。進入農(nóng)歷八月,江南已經(jīng)是秋天了,冷風至,白露降。而南湖中的水,隨著長江秋汛的退去,正好已經(jīng)干涸了。早晚秋風多起來了;湖中盛夏開放的荷花早已衰枯,并有半數(shù)傾倒。詩人手攀湖邊蒼翠的楓樹,腳下蹋著湖邊自生自滅的黃蘆草,慢慢沿湖邊向前走去。而黃蘆草,即灰色的荻、蘆葦?shù)人荨?/p>
詩的后半部分寫詩人感嘆自己年邁顏老,被冷落在異鄉(xiāng)江州深秋懷抱的慘淡處境。類似于作者在《琵琶行》中,借助琵琶女的形象,抒發(fā)自己天涯淪落之恨。同時,由。“湖中水”聯(lián)想到長江,聯(lián)想到遠在淮河邊古楚國境內(nèi)和。難于上青天’的蜀道旁的兄弟們,不知道他們什么時候能來江州,和詩人見上一面。煙波浩浩,遠隔萬里,難啊!
這首詩從一個側(cè)面,描繪了當時南湖晚秋的景況。在這凄清,蕭殺的時節(jié),天然的荒蕪湖泊之旁,詩人倍感凄慘、衰微、冷漠、孤獨,更加思念遠隔萬里之遙的親人們。
南湖早春
風回云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復明。
亂點碎紅山杏發(fā),平鋪新綠水萍生。
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
同樣,詩的前半部分描繪了當時南湖早春的景色。風回去了,云消散了,雨后初晴的一天;剛剛從南回歸線返回來的太陽,照射在南湖的北岸邊,既暖融融而又清和明澈。通常認為,杏花開放的時節(jié)為春天,故春天又稱杏花天。因為是早春,南湖岸邊的山杏花,好似亂點的碎紅一般,東一枝、西一枝地含苞待放。而南湖的水面上,早已生長了一層萍藻,有如新鋪上了一層綠毯。
詩的后半部分是借景抒情。本來應(yīng)該展翅高翔的白雁,已經(jīng)飛得很低了,可仍然覺得很沉重;慣于在春天歡聲歌唱的黃鸝,也好像是口舌有病、聲音嘶啞、澀于言語,一句話都沒有說成。白雁,即一種鷗類。現(xiàn)今早春,雨后初晴之時,甘棠湖水面仍可見到低飛覓食的銀鷗。詩中白居易是以白雁、黃鸝來自比的。意思是自己既如早春的白雁,不能展翅高飛;又如舌澀黃鸝,也不愿歡聲歌唱。可是眼前的這一切,并不是說江南的春色不好啊。江南的春天,本來是很美的。正如杜甫所說: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只是因為我自來江州以后,年年身心衰老,體弱多病,心情一年不如一年。實際上,白居易當時年僅44歲。
盡管這是一首抒情詩,但詩中短短數(shù)十字,已將當時南湖早春的景色,描繪得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淋漓盡致了。湖邊的山杏林,水面一年一度的綠色萍藻,湖面低飛的銀鷗之類以及岸邊林木中的黃鸝等等,構(gòu)成了一幅南湖早春的圖畫。這本來是非常美好的。只是由于詩人的心情不好,在他的筆下:乍暖還寒的天氣,亂點碎紅的山杏,行蹤不定的水萍,以及翅低白雁、舌澀黃鸝等,既寫了環(huán)境,又抒發(fā)了感情。真正做到情景交融,叫人觸景生情,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在藝術(shù)上達到了完美的程度。
白居易自己將他一生所寫的詩大體分為諷諭、閑適、感傷、雜律四類。據(jù)此,他的這兩首有關(guān)南湖的詩應(yīng)屬于感傷一類。今天賞析這兩首詩,無論是吸收其中的藝術(shù)營養(yǎng)還是進一步開發(fā)九江的旅游資源,都有其現(xiàn)實意義。
【白居易的南湖詩】相關(guān)文章:
古詩南湖早春白居易09-02
白居易的詩11-29
白居易的詩07-03
白居易的詩09-30
白居易《南湖早春》古詩賞析03-25
白居易《南湖春早》賞析07-19
白居易的詩收集11-19
白居易的立春詩08-31
白居易的詩合集07-13
白居易的詩收錄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