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白居易《魏王堤》全詩鑒賞

        時間:2024-04-28 18:40:24 煒亮 白居易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白居易《魏王堤》全詩鑒賞

          在平平淡淡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古詩吧,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還在苦苦尋找優(yōu)秀經(jīng)典的古詩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白居易《魏王堤》全詩鑒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白居易《魏王堤》全詩鑒賞

          魏王堤

          花寒懶發(fā)鳥慵啼,信馬閑行到日西。

          何處未春先有思?柳條無力魏王堤。

          【作品介紹】

          《魏王堤》是一首紀(jì)游小詩,約作于公元809年(元和四年)春,此時詩人在洛陽任太子賓客分司。魏王堤是指洛水流經(jīng)洛陽城內(nèi)的一段堤壩,為當(dāng)時的一大景勝,因曾賜給魏王泰為苑囿,故稱魏王堤。一般說來,花香鳥語的春季,最引人游興,牽動詩情。但這首小詩寫的卻不是這樣的節(jié)令,而是春寒未退,美景未顯的時候。正因為如此,這首小詩顯示的意境別具情致。

          【賞析】

          詩的起始兩句:“花寒懶發(fā)鳥慵啼,信馬閑行到日西!睂懚ゴ簛,但仍春寒料峭,那種百花爭艷、鶯聲燕語的春日繁華景象還遠(yuǎn)未出現(xiàn)?床坏揭稽c(diǎn)可以駐足觀賞的春天景象,詩人也只好在長堤上信馬閑行,頗為無奈地消磨時光。但春天不可能沒有一點(diǎn)蹤影,細(xì)心而敏感的詩人突然發(fā)現(xiàn)了春已到來的跡象,那就是長堤兩旁的弱柳,已嫩枝輕拂,給人間帶來了一絲春意。

          從全篇詩意來看,這首小詩可以說是一首尋春、覓春詩;在春天來臨之前,詩人已動春思,來到魏王堤覓春、尋春。這時雖仍然寒鎖大地,不見花影,未聞鳥聲,但從已變得柔嫩的柳枝上,看到了春的蹤影。詩中用“懶發(fā)”、“慵蹄”來形容花、鳥,以“無力”描寫柳條,都給人一種嬌不勝寒的感覺,但春既已萌動,畢竟是鎖不住的,“何處未春先有思?”“先有思”,就是說,春天已在不易察覺中邁出了她的腳步,一個姹紫千紅的繁華春日,就要來臨了。憑著詩人的敏感,在本無春景可寫的記游中,卻染上了令人鼓舞的春意!霸娨云嫒樽凇(東坡語,見《苕溪漁隱叢話》引),實際也未必盡然。白居易詩慣以平淡語寫日常平淡事,但憑著詩人的情懷和敏感,寫得別有意趣,令人喜讀,這首小詩正是一例。

          【作者介紹】

          白居易(772--846),漢族,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和元稹并稱“元白”,和劉禹錫并稱“劉白”,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負(fù)有盛名且影響深遠(yuǎn)的著名唐代大詩人和文學(xué)家,與李白、杜甫齊名,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他的詩在中國、日本和朝鮮等國有廣泛影響。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其曾祖父遷居下邽(音guī)(今陜西渭南北),其祖父白湟又遷居河南新鄭。唐代宗大歷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新鄭城西的東郭宅村(今東郭寺)降生了。白居易晚年長期居住在洛陽香山,號稱“香山居士”。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死于洛陽,葬于洛陽香山,享年75歲。他去世后,唐宣宗寫詩悼念他說:“綴玉連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謚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在文學(xué)上積極倡導(dǎo)新樂府運(yùn)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對后世頗有影響。是我國文學(xué)史上相當(dāng)重要的詩人。 元和時曾任翰林學(xué)士、左贊善大夫,因得罪權(quán)貴,貶為江州司馬,晚年好佛,因而人稱詩佛,又自號樂居士。他一生作詩很多,以諷喻詩為最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zāi)芙狻。敘事詩中《琵琶行》、《長恨歌》等極為有名。

          白居易的詩在當(dāng)時流傳廣泛,上自宮廷,下至民間,處處皆是,其聲名還遠(yuǎn)播新疆和朝鮮、日本。白詩對后世文學(xué)影響巨大,晚唐皮日休、陸龜蒙、聶夷中、羅隱、杜荀鶴,宋代王禹偁、梅堯臣、蘇軾、張耒、陸游及清代吳偉業(yè)、黃遵憲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詩的啟示。白居易的詩歌在日本的影響最大,他是日本最喜歡的唐代詩人,在日本的古典小說中常常可以見到引用他的詩文,可以說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國唐代詩歌的風(fēng)云人物。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長恨歌》《琵琶行》《賦得古原草送別》《錢塘湖春行》《暮江吟》《憶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憶元九》《直中書省》《長相思》《題岳陽樓》《觀刈麥》《宮詞》 《問劉十九》《買花》 《自河南經(jīng)亂關(guān)內(nèi)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

          白居易早年熱心濟(jì)世,強(qiáng)調(diào)詩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樂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確實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盡規(guī)”,與杜甫的“三吏”、“三別”同為著名的詩史。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則代表他藝術(shù)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場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長別,世事從今口不開”,但仍寫了許多好詩,為百姓做過許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著紀(jì)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寫過一些小詞。贈劉禹錫詩云: “古歌舊曲君休聽, 聽取新詞《楊柳枝》”,可見他曾自度一些新詞。其中《花非花》一首,頗具朦朧之美。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dǎo)新樂府運(yùn)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xué)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魏王堤》全詩鑒賞】相關(guān)文章:

        《池上早秋》白居易全詩鑒賞10-13

        白居易《宴散》全詩鑒賞07-27

        白居易《杭州回舫》全詩鑒賞06-22

        白居易《九日登巴臺》全詩鑒賞11-07

        《宿紫閣山北村》白居易全詩鑒賞05-16

        《鄉(xiāng)愁》全詩鑒賞04-19

        白居易詩《賣炭翁》原文鑒賞10-08

        李白《獨(dú)酌》全詩鑒賞08-04

        李白《高句麗》全詩鑒賞08-21

        夜雪白居易全詩賞析09-01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