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水不流外人田”并非出自詩歌,而是出自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的故事。過去廣州的住家?guī)諢o衛(wèi)生間,更沒有什么坐廁了。都是“屎塔”(馬桶),有錢人家則置漆木馬桶,一家人出恭(大便)方便,全靠它了。那時天還未亮,就有農民撐著屎艇進城“倒塔”了(掏糞),挑著屎桶挨家挨戶去為人家清洗“廁所”。
因為那時幷無化肥,耕田用的肥料全靠進城拉人糞便。為了答謝城里人支援農業(yè),每年收成,屎艇總要捎搭上一些蕃薯贈與城里人。于是也有熟稔了的,“肥水不流別人田”,總認得經(jīng)常上門的農人,連小孩拉尿也拉在那認得的屎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