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詞”,表示人或事物的動作、存在、變化的詞,如: 走(walk)、笑(laugh)、有(have)、在(lie)、看(see)、寫(write)、飛(fly)、落(land)、保護(protect)、開始(start)、起來(wake)、上去(up)。 [1]
動詞通常充當句子的謂語或后接描述性補語充當謂語中心,表示主語的動作、存在、變化,或主語對賓語的動作,態(tài)度。如“他來了!("He arrived")(不及物,表示主語的動態(tài))“我們熱愛祖國”("We love our motherland")(主語跟著賓語,表示主語對賓語的態(tài)度)
動詞可以受副詞“不”修飾。只有少數(shù)表心理活動的動詞和一些能愿動詞能夠前加程度副詞,例如能說“很怕他”、“很喜歡他”、“很羨慕他”。
中文動詞通過“V不V”形式構(gòu)成選擇疑問句。相當于英文的“V or not”
有些具有具體的持續(xù)時間的動詞可以重疊,表示“試著做一下該動作”或“暫時做一下該動作”例如:
看——看看、想——想想
試——試試、講——講講
單音節(jié)重疊動詞可以額外加動詞“看”(如“試試看”)表示“嘗試一下該動作(并觀察會發(fā)生什么)”。
這種詞法結(jié)構(gòu)一般在英語里翻譯成“虛義動詞(take/have/make)+表示動態(tài)的名詞(a shot/a bite/a bre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