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囚綠記》課堂實錄

        時間:2024-03-12 22:47:39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囚綠記》課堂實錄

        《囚綠記》課堂實錄1

          師:今天我們學習陸蠡的《囚綠記》。首先了解一下作者。

        《囚綠記》課堂實錄

          陸蠡,浙江天臺人,F(xiàn)代散文作家、翻譯家。1932年在吳朗西和巴金等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文化生活出版社任編輯。1937年8月,吳朗西、巴金分別去重慶、廣州籌建分社,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便由陸蠡負責。幾年中,在敵機轟炸中出版的書籍竟達數(shù)百種,還有十幾種叢書。他不僅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的散文家,而且是寧死不屈的抗日烈士。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日本進駐上海租界,陸蠡于 1942年4月13日被捕,他發(fā)往西南的抗日書籍在金華被扣,日本憲兵隊追蹤到上海,查封了書店,沒收了全部《文學叢刊》。陸蠡不顧胞妹的勸阻,親自去巡捕房交涉,便遭關押。后被解到汪所在的南京審訊,敵憲問:“你贊成南京政府嗎?”陸蠡說,“不贊成!”敵人又問:“日本人能否征服中國?”回答依然是:“絕不可能!” 不久由巡捕房轉(zhuǎn)到虹口日本憲兵拘留所,刑審數(shù)月,慘遭殺害。7月21日臨刑時,年僅34歲。

          劉西渭說他“貌不出眾,身體瘦小”,但在生死的考驗面前他毫不畏懼,慨然赴死。陸蠡罹難以后很久很久,巴金仍然難以釋懷,長念不已。直至建國以后,還念念不忘為亡友編纂遺著。1958年,巴金在百忙之中和被批判圍攻的情況之下,從陸蠡眾多的遺作中甄選出佳作,一頁頁親手謄錄,編成了《陸蠡散文選》。

          同學們能從這篇課文的內(nèi)容看出本文的寫作背景嗎?

          生:“盧溝橋事件發(fā)生了”!

          師:對,第13自然段第一句話告訴了我們,本文的寫作背景是:日本發(fā)動了全面侵華戰(zhàn)爭,“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的“我”,必須離開了。離開北平,離開公寓,最重要的是,還離開什么?

          生:常春藤!

          師:非常好。當初,作者就是因為什么原因才選擇了住在這間公寓?

          生:常春藤的綠影!

          師:這間公寓環(huán)境怎么樣?

          生:不好。

          師:怎樣不好呢?你是怎樣發(fā)現(xiàn)它不好的呢?

          生:狹小。作者說它“高廣不過一丈”。

          師:嗯,很好。還有什么不好呢?

          生:潮濕。“磚鋪的潮濕的地面”。

          生:簡陋!凹埡膲Ρ诤吞旎ò濉保皯糇笙陆堑牟Aн被打碎了,有一個大孔隙。

          生:炎熱!氨狈降南募咎炝恋每,早晨五點鐘左右太陽便照進我的小屋,把可畏的光線射個滿室,直到十一點半才退出,令人感到炎熱。”

          師:讀書很細心。很好。狹小,潮濕,簡陋,炎熱,這樣的居室真可謂什么?用一個名詞來定義它。

          生(齊):陋室!

          師:很好!作者本可以做另外的選擇,“這公寓里還有幾間空房子,我原有選擇的自由的”,但因著常春藤的綠影,作者還是“毫不猶疑”、“了截爽直”地選擇了這間陋室,并且,懷著怎樣的心情占據(jù)了它?

          生:喜悅,滿足。

          師:好,讓我們把課文的第1到4自然段一起讀一遍,體會一下作者與“綠”邂逅的喜悅和滿足。(板書:與“綠”邂逅:喜悅、滿足)

          (生齊讀)

          師:接下來有“綠”相伴的日子里(板書:有“綠”相伴),作者又是怎樣的心情?找一找相關的詞語。

          生:留戀。

          生:歡喜。

          師(板書:留戀、歡喜)作者怎樣表現(xiàn)綠影帶給他的留戀和歡喜?

          生:作者發(fā)自內(nèi)心地直接抒情贊美:“綠色是多寶貴的!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樂”。

          師:很好,繼續(xù)。

          生:用了類比的手法:“我懷念著綠色,如同涸轍的魚盼等著雨水!”

          師:對涸轍的魚來說,雨水意味著什么?

          生:生命。

          生:還有兩處類比的手法:“我開始了解度越沙漠者望見綠洲的歡喜,我開始了解航海的冒險家望見海面飄來花草的莖葉的歡喜”。

          生:航海的冒險家望見海面飄來花草的莖葉為什么會歡喜?

          師:誰能解答這個問題?

          生:有了花草的莖葉就意味著附近有陸地了。

          師:對,花草的莖葉對于航海的冒險家而言,就像綠洲對于度越沙漠者而言一樣,是希望,是生命。

          生:還有心理描寫:“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過了一個月,兩個月,我留戀于這片綠色”。這個宅男有點傻,什么也不干,就呆呆地坐在窗前看著綠色,就能快活地度過一個月,兩個月。(生齊笑)

          師(亦笑):非常好。足以見出他對綠影的愛戀了。

          生:還有夸張的手法:“我急不暇擇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綠也視同至寶”。再平凡不過的一枝之綠在他眼里卻如同至寶。

          生:還有,我覺得他不僅把這綠當作至寶,還把它當作了嬰孩和戀人。(師生均感詫異)大家看第7段的描寫,前面一部分:“我天天望著窗口常春藤的生長?此鯓由扉_柔軟的卷須,攀住一根緣引它的繩索,或一莖枯枝;看它怎樣舒開折疊著的嫩葉,漸漸變青,漸漸變老,我細細觀賞它纖細的脈絡,嫩芽,我以揠苗助長的心情,巴不得它長得快,長得茂綠”,就好像是用寶愛的眼光和甜蜜的心情在欣賞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急切地盼望著她快快長大。而后面一部分:“下雨的時候,我愛它淅瀝的聲音,小婆娑的擺舞”,又好像在欣賞一個戀人的輕歌曼舞。

          師:太棒了!很好的感受力!請你以你所體會到的心情把這一段有感情地朗讀一遍!

          (生讀第7段)

          師:很好!理解了作者的心理,還要了解其表現(xiàn)手法,這一段的前半部分是什么描寫?

          生:很細致的描寫。

          師:換一個專業(yè)一點的鑒賞術語?

          生:細節(jié)描寫。

          師:很好!后半部分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

          生:視覺和聽覺相結(jié)合的描寫。

          師:非常好,表現(xiàn)手法上富有變化。

          生:作者還用擬人的手法表現(xiàn)了他對綠的留戀和歡喜:“在這古城中我是孤獨而陌生的。但我并不感到孤獨。我忘記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許多不快的記憶。我望著這小圓洞,綠葉和我對語。我了解自然無聲的語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語言一樣”,作者把綠當作了自己的知己,二者心有靈犀,心照不宣。

          師:很好!此時無聲勝有聲,是最和諧美好的境界。“綠葉和我對語”,請問“對語”的前提和基礎是什么?

          生:平等。

          生:自由。

          師:很好。此時的“我”和綠葉之間是平等的,雙方的生命都是自由的,所以才有了對話的可能,也才有了創(chuàng)造和諧美好境界的可能?上н@種和諧美好的境界后來遭到了破壞——我做了什么?

          生:我“把兩枝漿液豐富的柔條牽進我的屋子里來,教它伸長到我的書案上,讓綠色和我更接近,更親密”。

          師:用文中詞句說,“我”把“綠”怎么樣了?

          生:“幽囚”在了我的屋子里。

          師:(板書:囚綠入室)對于這樣的行為,作者自己有怎樣的評價?

          生:“自私”。

          師:(板書:自私)怎樣看出這是一種“自私”?

          生:“我拿綠色來裝飾我這簡陋的房間,裝飾我過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綠色來比喻蔥籠的愛和幸福,我要借綠色來比喻猗郁的年華。我囚住這綠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鳥,要它為我作無聲的歌唱。”反復說拿綠色“來裝飾我”的房間和心情,又反復說借綠色來比喻這比喻那的,還讓綠“為我”歌唱。

          師:一般來說,什么樣的人喜歡別人為他“歌唱”?

          生:偉人。

          師:呵呵,真正的偉人是遼闊而謙遜的。

          生:戀人。(生齊笑)

          師(亦笑):不錯,戀愛中的女孩是女王。凡是王,似乎都有資格享受別人為他歌唱。戀愛中的女孩、統(tǒng)治者,包括上帝。呵呵。

          生:作者就像一個王一樣,一切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綠”成了“我”的工具、仆人,甚至囚徒。

          師:對,平等被破壞,自由被剝奪,對話便不再成為可能。對比前面“無聲的語言”和此處“無聲的歌唱”,想想這兩個“無聲”,意思是否相同?

          生:不同。前面“無聲的語言”是一種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與和諧的交流,這里“無聲的歌唱”,我覺得是一種沉默的反抗。

          師:非常好!魯迅說,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幽囚綠是一種自私,那么,值得思考的是,作者為什么會由最初的愛戀漸漸變得自私?

          生:愛得過度了,便失去了分寸。

          生:距離太近了,便失去了呼吸的自由。

          師:我本想“讓綠色和我更接近,更親密”,結(jié)果怎樣?

          生:“它的尖端總朝著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細葉,一莖卷須,都朝原來的'方向”。

          師:固執(zhí)地朝著陽光與自由的方向。

          生:“它不了解我對它的愛撫,我對它的善意”。

          師:回顧前文“我了解自然無聲的語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語言一樣”當中的“了解”,前后形成了什么?

          生:強烈的對比和鮮明的反差。

          師:心照不宣的默契被破壞了。為了更接近,反而變得更疏遠;為了更親密,反而變得更隔膜。除了默契與和諧被破壞以外,還產(chǎn)生了怎樣的結(jié)果?

          生:“它漸漸失去了青蒼的顏色,變成柔綠,變成嫩黃,枝條變成細瘦,變成嬌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師:“我”呢?“我”自己有沒有受到傷害?

          生:“我為了這永遠向著陽光生長的植物不快,因為它損害了我的自尊心!

          師:“我”制造了傷害,也承受了傷害。既然如此害人害己,為什么“我”還是會作出這樣的選擇,并且“仍舊讓柔弱的枝葉垂在我的案前”,“仍舊不放走它”?

          生:因為“我”喜歡綠。

          師:“綠”能帶給他什么?是什么讓他不惜為此而由一個寂寞溫良的人變成了一個暴君?能不能從文中找出一個短語來回答?

          生:“生的歡喜”。

          師:非常好!第9自然段中,“生的歡喜”,“超過了任何種的喜悅”。本段還有一處插敘,寫作者從前住在鄉(xiāng)下一所草屋里不忍剪除床下嫩草的往事,請一位同學為我們朗讀一下,大家思考作者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生朗讀第9段)

          師:讀得非常好。作者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生:為了強調(diào)他對這種“生的歡喜”的渴求。

          師:為什么會如此渴求“生的歡喜”,甚至到達不惜為此而幽囚生命、傷害生命的程度呢?聯(lián)系前后文想一想。

          生:因為“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黃漠的平原”。

          生:因為“人是在自然中生長的,綠是自然的顏色”。

          師:說得都很好!再聯(lián)系后文想想,還有沒有其他原因?

          生:因為時局動亂,社會環(huán)境也很黑暗。

          師:太棒了!很善于發(fā)現(xiàn)!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都如此壓抑陰沉,“生的歡喜”是支撐人活下去的一種“存在感”、“生命感”。所以,“我”才會不惜以犧牲對方的自由甚至生命來給予自己生存的動力。而且算定了,“在我離開的時候”,才是“它恢復自由的時候”。這不僅僅是一種自私,還是一種殘忍。然而“我”無法自拔,所以,“我”把這種自私的念頭稱為什么?

          生:“魔念”。

          師:對,魔念,(板書:魔念)也就是佛家所說的“妄執(zhí)”,所謂心魔是魔,當事人往往當局者迷,很難放開。只有外因發(fā)生人力無法逆轉(zhuǎn)的變化,才能迫使其內(nèi)因隨之轉(zhuǎn)化。譬如,盧溝橋事變發(fā)生,“我”不得不離開北平,被幽囚的“綠”才能得以自由。這個時候,“我”對“綠”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生:“珍重地開釋了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生:“我把瘦黃的枝葉放在原來的位置上,向它致誠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蒼綠”。

          師:很好。(板書:釋“綠”回歸)此時,“我”的“王者”姿態(tài)還在不在?

          生:沒有了。變回了真誠的朋友,甚至對“綠”油然而生一種敬意,贊美它向往光明、追求自由的精神和堅強不屈的性格,并由衷地祝福。

          師:很好。(板書:敬意、祝福)后來呢?“我”與“綠”分別一年之后的現(xiàn)在呢?(板書:別“綠”一年)

          生:仍舊深深懷念,盼望重逢。

          師:誰能把這最后一段讀一遍?讀出這種深深的懷念和熱切的期盼?(板書:懷念、期盼)

         。ㄉx。)

          師:非常好!至此,“綠”的形象已經(jīng)幾乎升格為人了,“我”以“綠”為友,正是因為“綠”永遠向著陽光自由奔跑的秉性正是“我”的靈魂寫照。作者用優(yōu)美含蓄的語言詠物抒懷,托物言志,有人說,由于時局黑暗,所以作者用了曲筆來反映主題,大家認為呢?

          生:我認為不是因為時局黑暗才含蓄地表達,因為他根本連死都不怕!

          師:有道理。陸蠡曾在《〈囚綠記〉序》中這樣說:“有時我想把它記錄下來,這心靈起伏的痕跡。我用文字的彩衣給它穿扮起來,猶如人們用美麗的衣服裝扮一個靈魂;而從衣服上面并不能窺見靈魂,……我永遠是膽小的孩子,說出心事來總有幾分羞怯。”他說的是什么意思?

          生:他喜歡含蓄地表達,不喜歡直白。

          師:陸蠡的朋友們說:“和朋友們坐在一起,即使坐在顯目的地方,陸蠡也不會怎么樣引起旁人的注意,然而他永遠不會自動地坐到一個眾目睽睽的地方。他不大開口!薄八o我的印象,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背聊娜送菀壮寥胱约旱膬(nèi)心世界,可以想見,他含蓄的文風與他的性情有關。再想想,除了時局和性情的關系,還會有什么因素?

         。ㄉ聊H唬

          師:應該還與他的創(chuàng)作審美觀有關。批評家劉西渭說過一句話:“寂寞的孩子有最好的想象!痹陉戵坏纳⑽闹,“寂寞”可以說是一個關鍵詞。這種寂寞感在陸蠡的許多散文中都可以找到,越到后期,寂寞的氛圍越濃厚。寂寞源于時間或空間的隔離,然而當一個人從很遠的時間和空間對往事投去一瞥時,這時空的距離便給它鍍上了一層金黃色的光暈:回憶使一切往事變得溫暖而美麗。所以陸蠡說“回憶中的生活是愉快的。”他以含蓄為美,以孤獨的想象和寧靜的回憶為美,所以他的文字也就充滿了這樣的情調(diào)。

          好,今天的課就到這里,最后發(fā)給大家兩段文字,請大家課后閱讀,聯(lián)系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進行思考,寫一篇以“自然·自由”為話題的文章。

        《囚綠記》課堂實錄2

          一、 巧用文本,設置懸念

          師:我們從小生活在北方,如果請同學們形容一下隆冬季節(jié),大家會想到什么樣的詞語?

          生1:寒冷。

          生2:銀裝素裹。

          生3:寒風徹骨。

          生4:荒涼。

          師:是!當我們看慣了漫天的雪白,已無視窗外干枯的枝條,甚至厭倦了慢慢冬季的冰天荒地,你是否也會渴盼那一抹新鮮的綠色,期待“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生機與活力,甚至憧憬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多彩多姿!人類就這樣不斷向大自然索求著精神的慰藉與心靈的欲求,太多的文人墨客在探尋著人類與自然的關系!今天,我們就一同走進其中的典范佳作《囚綠記》。

          二、 整體感知,概括內(nèi)容

         。▽W生以自己最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完成兩個問題:(1) 圈點勾畫,標出不認識的或難以理解的字詞;(2) 課文哪幾自然段是直接寫“囚綠”的?在囚綠之前、囚綠之后還寫了哪些內(nèi)容?請你用與“囚綠”形式相同的短語來概括。學生根據(jù)要求閱讀課文,老師先讀文章,后個別輔導學生)

         。c評:尊重學習主體,擴展學習空間;“圈點勾畫”,滲透學法指導;“短語概括”,顯示整體感知。)

          生5:第五段“急不暇擇”該如何理解?第七段“淅瀝”該怎么讀?

          師:哪位同學來幫忙?

          生6:“急不暇擇”是“迫切,來不及選擇”的意思,“暇”,空閑的意思。“淅瀝”應讀“xīlì”,模擬聲音,形容輕微的風聲、雨聲、落葉聲等。

          師:完全正確。還有不懂或不認識的字詞嗎?(見沒有舉手,稍停)不過,老師可要提醒同學們,頁下注的幾個詞語都比較重要,建議大家讀一讀。(學生讀)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解決第二個問題,誰先來回答。

         。c評:隨文點撥,自然融入字詞知識。)

          生7:我認為文章直接寫“囚綠”內(nèi)容的應該是第8段到13段,因為第8段開頭是這樣說的:“忽然有一種自私的念頭觸動了我。我從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兩枝漿液豐富的柔條牽進我的屋子來,教它伸長到我的書案上,讓綠色裝飾我這簡陋的房間,裝飾我過于抑郁的心情!边@說明我已經(jīng)開始囚綠了。而第14段則寫我“離開北平一年”后對綠友的思念,屬于“念綠”或“思綠”。

          生8:我覺得直接寫“囚綠”內(nèi)容的是第8段到11段。因為這幾段寫了我囚住綠色,綠色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而12、13段寫的是由于時勢的原因,我只得釋放綠色,盡管不是我的主觀意愿。

          生9:我也認為直接寫“囚綠”內(nèi)容的是第8段到11段。從情感基調(diào)來理解,前4段可用“溺愛”一詞概括,后兩段可用“無奈”一詞概括;從內(nèi)容上分析,前4段為“囚綠”,后兩段為“釋綠”。

          師:原來如此,在“囚綠”之后,還寫了“釋綠”和“念綠”兩部分內(nèi)容。(板書:“釋綠”“念綠”)那么,“囚綠”之前又寫了哪些內(nèi)容呢?

         。c評:不經(jīng)意的一句點評,充分肯定學生的學習成果。)

          生10:我覺得寫了兩點內(nèi)容。第1段是引出回憶,所以叫“憶綠”。其他幾段都是寫“愛綠”,因為愛綠而“終于選定了這朝東的房間”;因為“愛綠”,才默默地與“綠葉”對話;也因為“愛綠”,才含情脈脈地凝望著“綠友”。(板書:“憶綠”“愛綠”)

          生11:我覺得還可以用“賞綠”概括,作者“含情脈脈地凝望著”常春藤,就是在欣賞“綠友”。

          生12:我覺得用“贊綠”“頌綠”也行,因為第2到第7段,主要寫的就是作者對常春藤的喜愛、贊美和歌頌。

          生12:我同意以上3種觀點,但若能再細分一些更好,因為第2至4段是寫選擇可以看到綠色的房間,而第5至7段是寫享受房間的綠色,所以,我更傾向于將第2至7段細分為“擇綠”和“愛綠”。

         。c評:學生與文本對話,學生與學生對話,學生與教師對話,既完整理解了文章內(nèi)容,又注重作者情感脈絡的梳理,實實在在體現(xiàn)整體性。)

          師:幾位同學的回答都很正確,不僅緊扣課文概括內(nèi)容,還能闡述理由,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希望其他同學也能這樣學習語文。下面請同學們把文章的內(nèi)容作一系統(tǒng)的梳理。

          生13:憶綠——擇綠——愛(賞)綠——囚綠——釋綠——念(思)綠。

         。c評:“能夠引導學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語文老師!薄白髡咚加新,遵路識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葉老所言,指出了一條進入文本的路徑。這一環(huán)節(jié),就其內(nèi)容而言,不外乎是概括大意,理清思路,把握情感基調(diào),有落窠臼之嫌。然而細細推究起來,教者正是在看似平淡無奇之中來引領學生讀懂文本,引導學生“自然”地繹出“憶”、“擇”、“愛”、“囚”、“釋”、“念”一組動詞,即可窺見一斑。)

          三、 品讀課文,選點突破

          師:閱讀課文,不僅要從整體把握文章內(nèi)容,還得針對課文的不同特點,選取課文的關鍵處、深刻處、知識內(nèi)容豐厚處、手法巧妙處、意義隱含處等方面進行深入細膩的解讀。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品讀課文,并思考一個問題:作者是如何描寫這位綠友(常春藤)在囚禁前的精神風貌的?從中你概括出這位綠友怎樣的特點?(生閱讀,作批注)

         。c評:兩個問題具體明確,前后關聯(lián),層級由淺入深。)

          生14:作者在第7段具體描寫了綠友的卷須(伸開柔軟的卷須,攀住一根緣引它的繩索,或一莖枯枝)、嫩芽(舒開折疊著的嫩葉,漸漸變青,漸漸變老),突出它的可愛。

          生15:我要補充兩點,在第4段,文章描寫了它繁茂的枝葉,而在第8段,還描寫了它的柔條,漿液非常豐富。

          生16:第7段還寫了它的聲音和舞姿,聲音是淅淅瀝瀝的,舞姿是婆娑的,婀娜的,非常動聽,非常美麗。

          師:三位同學讀書很認真,很仔細,把直接描寫“綠友”的句子都找了出來。那么,透過這些生動形象的描繪,又揭示了“綠友”怎樣的品質(zhì)呢?

          生17:活潑可愛,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生18:充滿朝氣,洋溢著青春的活力。

          師:既然“綠友”充滿活力,活潑可愛,那么,我們該以怎樣的語調(diào)、情感來表現(xiàn)它呢?

          生19:應該是帶著輕松、愉快的情感朗讀。

          生20:還應帶著喜愛、欣喜的情感讀。

          師:對,面對如此可愛的“綠友”,就要這樣朗讀。誰愿意范讀?

          (兩位學生讀,老師點評)

          (點評:朗讀是以直感的形式顯示學生的理解,用心品味,加深感受。)

          師:剛才,同學們欣賞了“愛綠”部分的“綠友”,現(xiàn)在我們再把目光聚焦到“囚綠”部分,請同學們品讀課文,作者又是如何描寫“綠友”的?此時的它又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我們該帶著怎樣的情感來朗讀?(生讀書,師巡視,小組合作交流)

         。c評:與上一環(huán)節(jié)相比,在容量上,增加了一個要求;在教學方法上,由“引”到“放”,繼續(xù)提升層級。)

          生21:我們小組認為,對“綠友”的描寫主要有3點:引綠入室,枝條依舊伸長、攀援、舒放,反而比外邊長得更快;枝條執(zhí)意向外,“尖端總朝著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細葉,一壟卷須,都朝原來的方向”;枝條衰敗,“漸漸失去了青蒼的顏色,變成柔綠,變成嫩黃,枝條變成細瘦,變成嬌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師:概括不僅全面,而且很有條理,完全正確。那么,此時的“綠友”又具有什么性格特點?該如何讀呢?

          生22:蓬勃向上,追求光明。

          生23:執(zhí)著堅定,永不屈服。

          生24:應帶著惆悵、憂傷的情感來讀,因為被囚的“綠友”已經(jīng)成了“病孩子”。

          生25:還要有點纏綿、深沉的語氣語調(diào),為不幸的“綠友”吶喊。

          師:那就請你通過朗讀為“綠友”吶喊吧,行嗎?

          生26:好的。(朗讀,學生點評,老師小結(jié))

          (點評:法國當代著名思想家埃德加·莫蘭在《方法:天然之天性》一書中提出了著名的“涌現(xiàn)原則”及“約束原則”,創(chuàng)造性地指出整體不僅可以大于部分之和[涌現(xiàn)原則],同樣會小于部分之和[約束原則]。涌現(xiàn)原則要求我們在看待事物時將事物放在整體與部分的關系之中,用“復雜的眼光”來對待。我們在面對各種各樣的系統(tǒng)時,不僅要關注整體性的涌現(xiàn),還應關注在約束、限制和束縛的作用下被壓抑的部分。閱讀感悟必須將個性化與規(guī)定性統(tǒng)一起來,導讀文本,咀嚼精微,學生的自由度給足放寬,教師的教學位置又不能淹沒或缺失,才能保證“三維”目標的達成。)

          四、拓展遷移,升華主題

          師:在自由自在的環(huán)境中,常春藤這位“綠友”活潑可愛,充滿朝氣;而囚禁后卻成了“病孩子”,但即使這樣,它仍然十分固執(zhí),永不屈服。如此強烈的反差,如此鮮明的對比,作者僅僅是為了寫“常春藤”嗎?是否還有別的用意?先請同學們從課文中找一找能揭示寫作背景的句子。

          生27:文章第13段有兩處揭示寫作背景的句子:一是“盧溝橋事件發(fā)生了”,二是“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連于烽煙四逼中的舊都,火車已經(jīng)斷了數(shù)天,我每日須得留心開車的消息”。這些句子告訴我們,抗日戰(zhàn)爭已經(jīng)全面爆發(fā),每一個中華兒女都要像常春藤一樣,不畏強暴,永不屈服,肩負起抗日的重任。

          生28:開頭“這是去年夏間的事情”一句,也揭示了寫作背景,告訴我們這個故事發(fā)生在一年以前。

          師:下面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作者陸蠡的簡介(發(fā)放事先準備的材料),并結(jié)合文章寫作背景,從中你會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請說說你的探究結(jié)果。

          陸蠡(1908~1942),不僅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的散文家,而且是寧死不屈的抗日烈士。1937年8月,陸蠡負責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工作。幾年時間,在敵機轟炸中出版的書籍竟達數(shù)百種,還有十幾種叢書。期刊《少年讀物》因有抗日內(nèi)容被強令?。1942年4月,陸蠡發(fā)往西南的抗日書籍在金華被扣,日本憲兵隊追蹤到上海,查封了書店,沒收了全部《文學叢刊》。陸蠡不顧胞妹的勸阻,親自去巡捕房交涉,便遭關押。后被押解到汪政府所在地南京,審訊時,敵人問:“你贊成南京政府嗎?”陸蠡說:“不贊成!”敵人又問:“日本人能否征服中國?”回答是:“絕不可能!”7月21日被害時,年僅34歲。

         。c評:閱讀教學,常常要介紹作者,但如何有效、合適、得體?仇老師的教學為我們提供了范例。教學的適切性是教學智慧的顯示。)

          生29:作者借景抒情,既贊美了常春藤的可愛可敬,又表明自己的志趣,要像常春藤那樣,永不屈服于日寇的蹂躪和殘暴。

          生30:通過對常春藤在自由環(huán)境中活潑可愛的情貌和被囚禁后反抗精神的細致描寫,表明了自己的美好心境:熱愛生命,追求光明,不畏強暴,渴求民族的解放。

          生31:借贊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抒發(fā)了自己忠于祖國的情懷,頌揚了忠貞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表達了敢于同敵人斗爭到底的決心。

          生32:不僅描繪了常春藤的美麗,歌頌了常春藤的不屈精神,而且贊揚了中華民族渴求自由、堅貞不屈的高尚品質(zhì)。

          生33:我覺得作者與常春藤的命運非常相似,同處一室,同被囚禁,體驗到生的歡欣、生的艱辛。時值日寇入侵,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作者是一位富有正義感的青年作家,國難當頭,他憤怒、憂煩,他堅貞不屈、浩然正氣,作者寫作本文的直接原因就是表現(xiàn)這種正義感。

          ……

          師:同學們的肺腑之言道出了作者沒有直說的愛國心。青年作家陸蠡不僅用文章表明了自己的心跡,更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實現(xiàn)了自己諾言,為了祖國,為了民族,為了人民,他獻出了年僅34歲的寶貴生命。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新中國的成立,就是因為有了千千萬萬的陸蠡們,有了千千萬萬的愛國志士。(稍停)

          師:現(xiàn)在,老師忽然有了一個新的想法:假如綠友常春藤確有靈性,充滿智慧,或許還讀了《囚綠記》這篇美文,又假如陸蠡真的與這位綠友見了面,此時此刻,還可能發(fā)生怎樣故事呢?請同學們一起來續(xù)寫一個結(jié)尾,怎么樣?

         。c評:拓展探究,讓學生訴諸筆端,從而有機整合閱讀寫作。)

         。▽W生思考,寫作,交流,點評。以下是3位學生的習作)

          【習作一】

          再回來時,又是綠意盎然的夏季了。

          我走進曾居住過的小屋,看著綠友依舊動人的身姿,不由出口道:“嘿,老朋友,過得還好嗎?”

          常春藤在微風中搖曳了一陣子,微微點點頭,好像有很多話,卻又咽了回去:“嗯,很好……那個,那個,你的文章我看了,對不起……”

          我一臉愕然:“朋友,這話從何說起!

          常春藤輕聲地嘟噥著,像個怕事的孩子。

          我木然了,凝望著他:“這話應該我說才對,當初是我自私妄為,若不是你的固執(zhí)觸動了我,提醒了我,如今……唉,孰是孰非,又怎能說清?來,這次我們做個真朋友,如何?”

          常春藤眼眸子豁然明亮了起來,堅定地點了點頭。

          微風中,綠色的'身影伴隨著我的衣角微微揚起。在夏日的陽光里,是如此堅定,如此美麗!

          【習作二】

          轉(zhuǎn)眼又是一個夏天。

          陸蠡又回到了曾在北平居住過的公寓,找到了當初住的那個房間。

          他發(fā)現(xiàn),纖細柔嫩的常春藤已變得枝粗葉茂。陸蠡不知如何是好,走了過去,輕輕地撫摸著它說:“老朋友,你還記得我嗎?”

          常春藤抖了抖他的綠葉,坦然地說:“當然記得,就是你把我囚禁在黑暗的小屋里,讓我失去了陽光的照射,雨露的滋潤,怎能忘記?不過,我一直想念你,是你讓我懂得了生命的可貴!

          “謝謝你的寬容,是我對不起你!當初,正是你的不屈不撓,對光明的強烈渴求,才讓我醒悟過來,明白了許多道理!标戵或\地說道。

          常春藤接過話題:“我是為了自己,而你是為了祖國!我已經(jīng)認認真真地拜讀了《囚綠記》,寫得真好,明的是寫我,實際上寫的是你的一腔熱血,赤誠的愛國之心。”

          陸蠡深情地望著常春藤:“你不愧是我的綠友,你真正讀懂了我,也讀懂了我們可愛的祖國!

          這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對話,是兩顆心之間的碰撞。

          【習作三】

          常春藤離開暗室后,漸漸恢復到了以前的容貌,依舊伸長,依舊攀援,依舊舒放。思念心切的陸蠡又來到了北平的居室。

          “常春藤,你可還記得我嗎?”陸蠡的語氣里透著激動。

          “當然記得,那時候,我整天見不著光,我拼命地想外逃,可你總攔著我,那時的我真是連死的念頭都有了,”常春藤回憶起往事,深情地說,“但是,我絲毫沒有責怪你的意思,因為我知道,你是愛我的,只是沒有考慮到我的感受罷了。”

          “真對不起,因為我的自私,害你受苦了!标戵灰荒樓敢。

          “沒關系,你看我現(xiàn)在不是好好的嗎?”常春藤想了想,又真誠地說道,“只要你和你的祖國也像我現(xiàn)在一樣自由自在地生活,我就心滿意足了!

          陸蠡顯得很激動:“會的,一定會的,好日子很快就要來到的!”

          師:陸蠡先生的文章寫得美,同學們的習作寫得也很精彩。陸蠡用優(yōu)美的散文歌頌祖國,歌頌人民,表明心志,更把最寶貴的生命奉獻于危難的祖國,值得我們尊敬,值得每一位炎黃子孫追思。

         。c評:文本的意義充滿了未定性。一方面,因為文本自身存在著創(chuàng)作中的空白;另一方面,因為讀者與文本的對話是一種不對稱的交流。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教者既要善于引導學生探究文本的創(chuàng)作空白,又要探究讀者與“文本—作者”對話過程中形成的空白。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兩個問題,就是依據(jù)空白理論而設計的探究性閱讀。第一個問題重在引導學生對文本主題的深入挖掘,寫作背景的把握,作者簡介的提示,既降低了學生深度思維的難度,又為學生個性化解讀設置臺階,使答案變得精彩紛呈,多元開放。第二個問題重在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從3篇習作來“窺視”學生的閱讀實踐,我們可以欣喜地發(fā)現(xiàn),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主旨等方面已有深刻的理解,“三維”目標已經(jīng)得到落實。)

        《囚綠記》課堂實錄3

          李曉丹,20xx年畢業(yè)于哈爾濱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榮獲20xx年度齊齊哈爾市教育局考核優(yōu)秀人員嘉獎;12年被聘為齊大中文系見習指導教師;“第五屆東北三省中學語文教學研討會”說課一等獎;“中學教學觀摩課”《念奴嬌·赤壁懷古》獲榮一等獎;11年全市觀課議課活動中,作為唯一代表我校語文學科參賽的教師,所授《孟子—民為貴》一課及說課《咬文嚼字之煉字》榮獲特等獎;《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實踐——<作文周刊>》獲省課程改革優(yōu)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多篇科研論文或國家、省市級一等獎。

          時間:20xx年12月5日15:25—16:05

          地點:齊齊哈爾實驗中學圖書館東廳

          授課對象:齊齊哈爾實驗中學高一十九班全體學生

          情況說明:本課為常規(guī)課!肚艟G記》為人教版語文教材必修二第一單元中的一篇寫景狀物的散文。

          教學過程:

          步驟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我們從小生活在北方,如果請同學們形容一下隆冬季節(jié),大家會想到什么樣的詞語?

          生1:寒冷。

          生2:銀裝素裹。

          生3:寒風徹骨。

          生4:荒涼。

          師:是啊!當我們看慣了漫天的雪白,已無視窗外干枯的枝條,甚至厭倦了慢慢冬季的冰天荒地,你是否也會渴盼那一抹新鮮的綠色,期待“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生機與活力,甚至憧憬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多彩多姿!人類就這樣不斷向大自然索求著精神的慰藉與心靈的欲求,太多的文人墨客在探尋著人類與自然的關系!今天,我們就一同走進其中的典范佳作《囚綠記》。

          步驟二:誦讀感知,理清脈絡。

          師:同學們預習了,題目為《囚綠記》,文中那些段落直接寫“囚綠”?

          生齊:8—12段。

          師:下面請同學來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大家來重溫預習時的讀文感受,看一看“囚綠”前后分別寫了什么內(nèi)容,并展開想象的翅膀,體會作者心靈的搏動。

          生1:誦讀1~4段。

          師:誦讀很流暢,如果語速再舒緩些就更好了。

          生2:誦讀5~7段。

          師:誦讀感情十分飽滿,但要注意“因為”一詞的讀音:“yīn wèi”。

          生3:誦讀8~9段。

          師:請不要緊張著急,注意“伸長”的讀音,前后要統(tǒng)一。

          生4:誦讀10~12段。

          師:誦讀的情感很充沛。

          生5:誦讀13~14段。

          師:注意“重”字音:“chóng”。大家簡單評一下幾位同學誰讀的更好。

          生齊:生2(任伊菲)、生4(劉子源)。

          師:請大家展示一下預習成果:“囚綠”前后分別寫了什么內(nèi)容?試用與題目中“囚綠”這一短語結(jié)構(gòu)相同的動賓短語來概括各部分主要內(nèi)容。

          生:我認為在“囚綠”之前,作者分兩部分來寫:第一部分1~4段,“尋綠”,在尋找公寓過程中,作者渴望綠,在遇到綠時,他便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這房間。第二部分我定義為:“賞綠”,因為作者在居住在這公寓的日子里,他每天都生活在綠色的環(huán)繞中,并獲得了好心情。之后便是本文的中心部分:8~12段,“囚綠”,就是將綠色關進了自己的屋子里。第13段為“釋綠”,在他離開北平的時候,將已經(jīng)囚禁了很久的綠色放歸了自然之中,并祝福它們獲得生機、活力。第14段,定義為“思綠”,離開北平很長時間后,他還在想著他的“綠友”。(板書:尋—賞—囚—釋—思)

          步驟三:美讀賞析,揆情度理。

          師:概括的非常全面。咱們先來看1~4段,作者在尋綠,在擇居過程中遇到了他所尋之綠,這部分,多數(shù)的文字都在寫什么內(nèi)容?

          生齊:房間。

          師:寫了房間什么樣的內(nèi)容?

          生:簡陋、狹窄、(朝東)炎熱、潮濕。

          師:文章共14段,作者卻用4段引出我們所看到的僅一絲“綠影”,是否過于拖沓?

          生齊:不拖沓?

          師:為什么?

          生1:充分表現(xiàn)出作者對綠的喜愛達到了一種瘋狂的程度,為后文做鋪墊。

          師:為作者“歡喜”綠做鋪墊。(板書:歡喜)其他同學有補充嗎?

          生2:“囚綠”是很特殊的行為,不是我們每人每天都能做的。而這里恰恰交代了小圓窗上破碎的洞,為后文“囚綠”做鋪墊。

          師:同時也為讀者留下了懸念:作者為什么如此愛綠?我們一起在下文中尋找答案?梢哉f,下面的5、6兩段體現(xiàn)著本篇美文的特質(zhì),那么其美在何處?作者又是用哪些方法來表達他對綠的喜愛之情的呢?請同學們加以誦讀,同學之間進行探討。

          學生誦讀、討論。

          師:討論到這里。哪位同學來說一說作者用了什么方法來表達他的愛綠之情?

          生1:作者用了各種修辭手法。比如,第5段中排比修辭的運用:“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樂”;比喻的修辭:“我懷念著綠色,如同涸轍的魚盼等著雨水!”;擬人:“我望著這小圓洞,綠葉和我對語”;細節(jié)描寫:第七段“看它怎樣伸開柔軟的卷須,攀住一根緣引它的'繩索”等。

          師:作者運用豐富的修辭,生動形象的將其對綠的喜愛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其中,“我懷念著綠色,如同涸轍的魚盼等著雨水!”巧妙而自然的化用了“涸轍之鮒”的典故。哪位同學再來補充?

          生2:對比:作者所喜愛的綠色與“黃漠的平原”形成對比;也與“沒人來打擾我,因為在這古城中我是孤獨而陌生。但我并不感到孤獨”形成對比。

          師:這位同學所說的也正襯托出作者對綠的渴盼與喜愛。還有嗎?

          生3:第6段,運用類比來表達作者內(nèi)心對綠的瘋狂的喜愛。

          師:還有嗎?前面同學提到了細節(jié)描寫,還有同學補充嗎?

          生4:第5段,“當我在這小房中安頓下來,我移徙小臺子到圓窗下,讓我面朝墻壁和小窗!边@是用動作描寫來表現(xiàn)其對綠的喜愛。

          師:作者用動作、心理細節(jié)描寫來使物我互觀,盡顯靈性。另外,同學們說到作者用了排比句式等,這使得文段中整散句錯落相間,句式有了變化。以上這些方法均是在抒發(fā)作者對綠的喜愛之情,整體上本部分美在抒情,熱烈而震撼。例如:作者有熱烈的迸發(fā)式的呼喊,“綠色是多寶貴的啊!”;也有饑渴忘情的呢喃,“我懷念著綠色把我的心等焦了”;也有急切的告白,“我歡喜看水白,我歡喜看草綠”;還有癡情的對語,“我望著小圓洞,綠葉和我對語”。有沒有同學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想給大家誦讀一下的?

          生1、2:誦讀5~6段。

          教師范讀。

          師:作者如此喜愛綠,為何又要囚禁綠?請同學們快速地在8~12段中尋找答案。找一找,是什么促使作者產(chǎn)生了囚禁綠的念頭呢?

          生1:第8段,“讓綠色和我更接近,更親密。我拿綠色來裝飾我這簡陋的房間,裝飾我過于抑郁的心情!

          生2:分兩個階段:一為作者對綠的瘋狂的喜愛,第9段“我好像發(fā)現(xiàn)了一種‘生的歡喜’,超過了任何種的喜悅”;二是因綠的固執(zhí)使我要繼續(xù)囚禁它。

          師:正如同學所說,此時的作者對綠的喜愛近乎貪戀的程度,那么被囚之綠,在囚之初、囚之中、囚之末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隨之“我”的內(nèi)心有了哪些變化?

          生齊:囚之初“依舊伸長,依舊攀緣,依舊舒放”;囚之中“總朝著窗外的方向”,“永遠向著陽光生長”;囚之末“病損”。“我”的內(nèi)心的變化:囚之初“生的歡喜”;囚之中“不快”;囚之末產(chǎn)生了“魔念”。

          師:作者開始對綠喜愛至極,卻又產(chǎn)生了“魔念”;他對綠欣喜愛戀,卻又與綠緊張對峙;這前面的明朗和諧與后面的陰暗僵持看似十分矛盾,請同學們綜觀賞綠、囚綠兩部分,抓住細節(jié),洞悉作者內(nèi)心的情緒變化的軌跡,探究這些變化的根源。提示:陸蠡《囚綠記·序言》:“我是感情的努力,也是理智的仆役”,“我如同一個楔子,嵌在感情和理智的中間,受雙方的擠壓”。

          學生之間進行談論。

          生1:從作者在《序言》中的話切入,我認為,理智與情感就像“魚和熊掌二者不可得兼”一樣,如果過于注重感情就可能忽略理智,那么如果過于注重理智,感情也可能忽略。本文中從情感角度講,他喜歡綠所以才會囚綠,如果他不喜歡綠就會釋放它了。但綠是向著陽光生長的,這是大自然的規(guī)律,那么對于作者而言認清這種規(guī)律就是理智的,而作者重于感情的話就會囚禁綠,如果重于理智就會把綠放生。他就在這二者之間進行著矛盾的斗爭,至此尚且是作者的情感戰(zhàn)勝了理智。作者并未放綠,而是用它來裝飾自己的房屋和自己的心情。所以,我認為根源是感情戰(zhàn)勝了理智。

          師:說的思路很清晰。

        【《囚綠記》課堂實錄】相關文章:

        囚蝶記作文07-28

        散步課堂實錄12-18

        《背影》課堂實錄03-03

        《背影》課堂實錄【精選】03-03

        “浮力”課堂實錄03-04

        《吆喝》課堂實錄03-06

        《春》課堂實錄03-07

        《秋天》課堂實錄02-29

        蒲公英課堂實錄05-05

        《貓》課堂實錄03-11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