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課文

        時間:2024-03-05 10:39:39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課文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課文1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在年輕時代追求真理的過程中,敢于挑戰(zhàn)權威,對人人信奉的哲學家阿里士多德的所謂真理產(chǎn)生了懷疑,經(jīng)過反復的試驗求證之后,在人們的辱罵與猜測中走上了斜塔,用事實來驗證真理。課文贊揚了伽利略不迷信權威的獨立人格和執(zhí)著追求真理的精神。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在于理解伽利略試驗的過程與結論,并受到啟發(fā),初步學習一些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

          在備課時,我們認真地鉆研教材,細細地品讀課文的每一句話,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仔細斟酌教學方法的使用,在教學研磨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難,我們總是在不斷地改進,希望能得到更大的進步。

          教學反思(一)

          1.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的觀點的質疑,是學生理解的重點、難點。我主要運用了反復朗讀的方法來幫助理解語句,通過指名讀、齊讀、分男女讀等等在讀通句子的基礎上進行理解。但是在教學時,我發(fā)現(xiàn)學生反復讀第三段之后,依然無法理解句子的意思。當我提問:“他的這句話告訴了我們什么?”學生們頓時沉默了,看到這樣的情景,我只好自己來做主角,用自己的話和動作來表述語句的意思,教學預設的效果根本沒有達到。

          2.在教學時,我沒有把握住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在理解質疑的段落中花去很多的時間,以致在后面的教學——品句“伽利略帶著這個疑問反復做了許多次試驗,結果都證明亞里士多德的這句話的確說錯了!薄胺磸汀笔鞘裁匆馑?你能想象一下,伽利略是怎樣反復做試驗的嗎?這些教學設計形同虛設。這節(jié)課是失敗之作。

          教學反思(二)

          吸取第一次教學的經(jīng)驗,我在揣摩教學設計時決定找來《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教學視頻,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伽利略的質疑,同時加強了對教學重點、難點的把握力度,所以上次教學留下的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

          1.新的問題又出現(xiàn)了,在課后的拓展部分,為了鼓勵學生試著進行讀說寫的語言實踐活動,我最后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特意設計了一個拓展,讓學生設想情景,說說當伽利略試驗后從斜塔上下來時,旁邊圍著很多的記者,他們對這樣向伽利略提問呢?我還特意進行了引導,例如“伽利略先生,你好,你為什么一定要公開做這樣試驗呢?”希望能激起學生表達的欲望,但是沒有預期的效果,學生們根本不知道記者都會問些什么問題,所以多數(shù)學生都不敢發(fā)言。我認為這個拓展的環(huán)節(jié)應該改為“當你看到伽利略先生時,你會對他說些什么?”這樣的問題既降低了難度,也給了學生更多自由發(fā)揮的空間。

          2.對教學的課件不熟悉。在教學時,常常講完了相關的內容,但是沒有及時地顯示課件,或者過早地顯示,課堂教學顯得有些混亂,以致課件不僅不能給教學“錦上添花”,反而成了“畫蛇添足”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把課件的頁面用講義的形式打印出來,這樣上課時就可以隨時看一看,幫助及時地點擊課件。

          教學反思(三)

          在第三次的教學過程中,主要優(yōu)點如下: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為了更好地感受人物的形象,品味語言的魅力,我特意在人們責備伽利略的話語部分設計了朗讀指導。讓學生在讀中品味,在讀中感受,感受當時人們對伽利略的態(tài)度,感受伽利略當時所受到的壓力。因此通過指名讀、齊讀、范讀、自由讀、指名讀來朗讀句子,教學的效果很好,同時也活躍了課堂的氣氛。

          存在問題:

          在板書的方面設計方面存在缺陷,我只是寫出了“伽利略和亞里士多德”兩個人的名字,并沒有用簡潔的詞語把課文的要素關系顯示出來,并且有忘記板書的現(xiàn)象,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能夠克服。

          教學反思(四)

          第4次教學是一堂公開課,小小的教室里擠滿了各個學校的老師,課室里的氣氛頓時變得緊張起來。聽課老師的那種期待的眼神也在無形中給我增加了幾分壓力。我本以為一切都會順利進行下來,但是突然發(fā)生了小插曲。當準備給學生演示兩個鐵球看作一個整體的視頻時,鼠標卻一動也不動了,天啊,電腦死機了,這下可急壞了我,我的心怦怦直跳,整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陷入樂一片慌亂之中。原來的教學視頻沒有辦法播發(fā),我只能迅速地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讓學生看著書上的句子來理解。形象的視頻變成了枯燥的文字,教學的`效果可想而知了。就是因為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影響,以致整節(jié)課完成的質量都很差,這是一堂失敗的課。

          總結這節(jié)課失敗的原因在于:自己的教學心理素質不過關,當出現(xiàn)突發(fā)事件時,心理就十分緊張,教態(tài)也就不自然樂;自己太依賴多媒體,沒有充分把握教學的內容,以致脫離了多媒體,教學就變得一塌糊涂。

          教學反思(五)

          1.教學過渡的語言不自然,常常出現(xiàn)直來直往的現(xiàn)象,環(huán)節(jié)與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連接不緊湊,常常給學生一種突兀的感覺。為了改變這種現(xiàn)象,我在教案上把每個環(huán)節(jié)的過渡語都寫下來,并且反復地朗讀來增強記憶,克服這個缺點。

          2.拓展部分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說一說這些例子?應當布置學生提前預習,并且查找資料,這樣既能提高教學的效率,又能讓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

          教學反思(六)

          為了能在拓展的部分學生能達到教學預設的深度和廣度,我特意在課前讓學生閱讀了“蜻蜓點水、蜜蜂嗡嗡、鐵樹開花、無花果、《動手做做看》等相關的資料,所以在上課時學生都回答得很好,但是學生回答的語言沒有緊扣本課教學的重點——不迷信權威。例如學生回答“我還知道海馬是爸爸生的,而不是媽媽!边@個回答咋一聽,與課文的主旨無關,但是學生要是能這樣聯(lián)系起來就更加完美了,例如“在我們的傳統(tǒng)意識中,都是媽媽才會生寶寶,爸爸并不會生寶寶,但是海馬爸爸卻是例外。其實是海馬爸爸的腹部有一個育兒袋,海馬媽媽把小寶寶放進了育兒袋里,所以我們誤認為是爸爸生了小寶寶,我們不要被表面的現(xiàn)象所迷惑!

          我認為要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在引導學生圍繞中心來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語言的表達也顯得尤其重要,這需要老師不斷的指導和學生長期的積累。

          教學反思(七)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這篇課文我已經(jīng)上了6次了,第七次是到我鎮(zhèn)的下南小學去進行教學交流活動。雖然對教學的環(huán)節(jié)都已經(jīng)非常熟悉,但是我的心里還是有些擔心,因為原來的教學設計結合本校的學生特點來設計的,現(xiàn)在要用同樣的教案去其他的學校上課,不知道效果多怎么樣啊?

          為此我特意向吳校長請教,最后決定降低教學的難度,在課后習題練習生活實際談一談你的體會?在本校就通過直接提問的方式進行,在下南小學,我通過提示的形式,例如“我們常常會看到蜻蜓在點水,我們一直都以為它們在玩耍,其實不然,你知道真正的原因嗎?”

          在上課之前,我特意早點到四(1)班教室了解學生,結果發(fā)現(xiàn)那些孩子都非常的活躍,讀書的節(jié)奏也非常好,我滿心地以為教學任務可以很容易地完成。結果發(fā)現(xiàn)不然,當上課的鈴聲響起,學生們看到了20多個老師走進課室聽課就開始變得緊張起來,本來是讀書這樣的小事,學生們也不敢舉手,生怕讀錯了,教室的氣氛變得緊張了起來。到了后面的思考題目,例如“伽利略反復做了許多次試驗,你能猜想一下他是怎樣反復做嗎?”教室里變得鴉雀無聲了,后來我為了調節(jié)課堂的氣氛,把多數(shù)的段落、語句都由原來的指名讀變成了齊讀,希望這樣能放松學生的緊張的心情。因此在朗讀指導上力度是明顯不足的。

          以上就是我對《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教學反思,我自己在不斷地研磨過程中也學到了很多的知識。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課文2

          本學期的精品課,我主要承擔了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七單元《兩個鐵球同時著地》這篇精讀課文的教學。我和同備課組的老師經(jīng)過幾經(jīng)研討,終于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錄制。在這里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一、研讀教材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七組課文中的第一篇課文,人教版教材很注重單元課文組合的整體性,即一個單元一個主題。第七組課文全部以寫人為主,而且都是通過具體事例,以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神態(tài)描寫、心理描寫等來表現(xiàn)人物的品質。本單元中的作文正是要求學生用這樣的方法來寫一個敬佩的人。在了解了單元目標的前提下,我馬上找到了本課的訓練重點,將教學目標定為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試驗過程,學習伽利略不迷信權威,執(zhí)著求實地探求科學真理的精神;初步學習通過典型事例和人物心理描寫、側面描寫表現(xiàn)人物品質的寫法。有了這樣的教學目標做指引,我的教學也有了方向。

          研讀教材的過程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也讓我的思想得到了蛻變,我認識到備課要從整個單元入手,而教材編寫者的意圖也正在于此。還記得第一輪試教的時候,大部分老師都是自己教自己的課文,沒有聯(lián)系單元目標,第一輪試教之后,我們進行了集體反思,還親自學習了這個單元的教材分析,把握了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并努力在自己的課堂中體現(xiàn)整個單元的`訓練重點。經(jīng)過幾次的修改和試教,我漸漸地學會將“寫法指導”滲透到文本的解讀中去,不僅讓學生明白本文寫了什么,還要讓學生明白文章是怎么寫的。

          二、尋找課眼

          一堂好課一定要有一個清晰的思路。為了這個“思路”,我反復研讀課文,翻閱大量資料,一直在思考“怎樣才能讓學生一下子抓住伽利略的品質呢?”經(jīng)過反復研讀后,我竟在做課后題的時候找到了答案。課后最后一題,是讓學生找課文中的反義詞,剛開始我只是隨便做做,沒想到本題的答案正是“課眼”。我找到了一組,即“信奉”和“懷疑”,我覺得從這兩詞的對比中,可以馬上提取到伽利略大膽質疑的精神。所以,我便以此為突破口,貫穿整個教學。

          通過對這節(jié)課的打磨,我覺得一節(jié)課的切入點很重要,所謂的“課眼”能夠幫助我們很快地進入到學習的情境中去,作為教師,在備課的時候,一定要反復研磨教材,因為文本中的很多關鍵詞句都可能是我們研究的切入點?傊,靜下心來好好讀讀文本,你一定會豁然開朗。

          三、渲染氣氛

          我第一次試教的四(2)班并非我自己的班級,之前聽過幾節(jié)課,我發(fā)現(xiàn)這個班的孩子比較靦腆,上課不是很積極。于是,我突然想到了09年劉校長帶我去沙溪參加賽課的情景,那一次也是借班上課,劉校長和孩子課前的互動讓我印象深刻。于是,我馬上將當時的做法移植到我的課堂,從“大膽”、“大聲”的引導開始,再到小禮物的刺激,一節(jié)課下來,孩子們很興奮,我也很興奮。我覺得無論我這節(jié)課講得是否成功,我都是一個快樂的老師。因為我很投入,孩子們也很投入。后來又在四(3)、四(4)班試教,效果也還不錯,所以我覺得我們都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孩子是我們教學的對象,我們要時刻關注他們的變化,才能給我們的課堂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研磨這節(jié)課的幾點體會,精品課的研發(fā)任重而道遠,我們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讓我們共同努力!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課文3

          師: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兩個偉人,一個是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另一個是十六世紀偉大的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這兩個人都非常博古通今,也給人類作出了非常大的貢獻。亞里士多德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兩個鐵球,一個十磅重,一個一磅重,同時從高處落下來,10磅重的一定先著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伽利略卻是這樣認為的:“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同時從高處落下來,總是同時著地,鐵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鐵球的輕重沒有關系!保ㄍ瑫r出示這兩句話)他們誰說的對呢?

         。ㄉ械恼f亞里士多德對,有的說伽利略對,還有的則拿著自身搓的小紙團在做實驗。)

          師:同學們,兩個都是權威人士,都是人們敬重的偉人,對于他們說的話,我們不要一味的去猜想,我們應該像XXX一樣動動手,因為“事實勝于雄辯”。

          (生通過試驗找到正確答案: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板書: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師:看來還是伽利略勝利了。那么伽利略是怎樣知道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從同一高處同時落下來,會同時著地的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吧。請大家自主閱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讀懂句子、讀通課文。

          師: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那時侯,研究科學的人都信封亞里士多德,把他的話當作不容更改的真理。

          生:我知道了伽利略的疑問是這樣發(fā)生的:他覺得假如亞里士多德的那句話是正確的,那么……這怎么解釋呢?

          生:我知道了伽利略為了找到正確答案反復做了許多次試驗。

          生:這篇課文講的是伽利略對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話發(fā)生了疑問,并通過試驗證明了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從同一高處落下來,總是同時著地。使人們認識到:就算是像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他的話也不一定全都是對的。

          生:當時的人們非常信奉亞里士多德,而伽利略卻不相信。

          師:不是不相信,是對他的一句話發(fā)生了懷疑。你知道他的疑問是怎樣發(fā)生的嗎?

          生:(朗讀)假如亞里士多德的那句話是正確的,那么……這怎么解釋呢?

          師:你覺得伽利略是個怎樣的人?

          生:他是一個堅持真理的人。

          生:他是一個不怕困難的偉大科學家。

          生:我覺得伽利略是一個為了追求真理,敢于面對困難的人。

          生:我覺得他是一個相信事實的人。

          師:你是從哪些語句看出來的?從課文中找出來,并做上標志。

          (生認真做標志)

          師:請有感情地朗讀你找出的語句,并談出自身的感受。

          生:我讀了“他向學生宣布了實驗的結果,同時宣布要在比薩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開實驗!蔽腋惺艿竭@個年輕的數(shù)學教授伽利略真是膽大妄為。

          生:我讀了“伽利略帶著這個問題反復做了許多次試驗,結果都證明亞里士多德的這句話的確錯了!蔽矣X得伽利略做事真認真,他相信事實勝于雄辯。所以反復做試驗。

          生:有的.說:“這個青年真是膽大妄為……會讓他丟盡了臉。”這句話說明人們還是信奉亞里士多德,不相信伽利略,還對他的這種行為感到很不滿。話中滿是諷刺味。

          師:說得好。大家讀了課文有什么問題想提出來嗎?

          生:老師,我知道當時的一些情況,那時不光人們信奉亞里士多德,就連教皇也把亞里士多德的話當作真理,誰要是懷疑亞里士多德的話,就有可能被砍頭的。伽利略為什么還要冒著被砍頭的危險來挑亞里士多德的毛病呢?

          師:這個問題提得真好!看來你不只是個愛讀書的小朋友,還是一個很會考慮的小朋友。同學們,你們知道為什么嗎?

          生:因為他堅持真理。

          師:說得好。老師還有個疑問:我在讀課文時,把課文第2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去掉后,覺得也是很通順的。我覺得作者寫第2自然段、第五自然段完全是多余的。

          生:不是的,去掉后不太連貫。

          生:不能去掉。因為寫這兩段可以突出伽利略。

          生:不行。因為去掉后,第六自然段寫人們時,我們就覺得太突然。

          師:看來,真的不能去掉。是呀,寫當時的環(huán)境和人們的態(tài)度,能更好的表示伽利略堅持真理的精神。這種寫法叫“烘托”。同學們以后寫文章可以采用這種方法。

          師:學習了課文,你一定有很多話想說出來。你最想對文中的哪個人說呢?請把你的感受說給他聽。

          生:我想對亞里士多德說,偉大的哲學家,請你以后說話先考慮考慮,對啦,就是要三思而后行。

          生:伽利略你真讓我佩服。我景仰你,我要向你學習。

          生:人們啦,以后可別再輕易相信他人的話喲。哪怕他是個權威。

          師:把你的感受寫出來吧。同學們在寫的時候最好結合自身的生活實際。

          生:

          亞里士多德:

          你好!原來像你這樣的大哲學家也會有說錯話的時候呀。你讓我明白了“人無完人”的道理。以前我把老師的話當圣旨,認為只要是老師說的話都是正確的,我們就應當聽從,F(xiàn)在,我不會啦。我假如覺得老師的話不對,我會對他說的。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課文4

          教學要求:

          1.自學、感悟伽利略敢于破除迷信和獻身科學事業(yè)的精神。

          2.結合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通過自主、合作、研討性學習,弄清伽利略是怎樣不盲目迷信權威的話的,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具準備:

          教學插圖、語段卡片

          課時安排:

          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

          一、自主讀書,誘導感悟

          1.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的課文《兩個鐵球同時著地》,大家已經(jīng)預習過,現(xiàn)在書就在你手邊,想不想把課文再讀—次?哪就請大家讀吧。你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可以默讀,可以放聲讀,也可以同桌一起讀,喜歡的語段還可以多讀幾次。

          2.學生自主讀書。

          3.進行讀書交流,把自己喜歡的語段讀給大家聽。教師針對學生的讀書情況,適時激勵評價。

          二、創(chuàng)設情境,合作研討

          1.出示課文插圖,認識這座塔嗎?這就是世界聞名“斜而不塌”的比薩斜塔。1590年伽利略就是在這座斜塔上做了著名的“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試驗。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同學們,你們誰有勇氣像當年的伽利略一樣,也在這座高塔上做做這個試驗。

          2.這么多人有勇氣,老師真高興,但是老師告訴大家,僅僅有勇氣是不夠的,請大家讀讀這句話:(出示亞里土多德的話)兩個鐵球,一個10磅重,一個1磅重,同時從高處落下來,10磅重的一定先著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這是希臘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的話,在當時,人們都信奉他,把他的話當作不容許更改的真理,F(xiàn)在你要說“兩個鐵球同時著地”,如果沒有足夠的證據(jù),那人家是不會相信的。所以,老師想請大家再認真讀讀書,仔細思考一下:假如,你就是當時的伽利略,為了證明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你是怎么做的;假如,你就是當時比薩城的一位公民,比如是一位記者,聽說伽利略要在比薩斜塔上做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公開試驗,你會向伽利略問些什么問題?大家可以和同桌一起研究,也可以離開座位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共同探討。

          3.學生分組合作學習。

          4.進入情境,質疑研討。

         、伲ㄕ垺粚W生上講臺)現(xiàn)在年輕的數(shù)學教授、著名的辯論家伽利略先生已經(jīng)來到大家面前,一會兒他將在比薩斜塔上做公開試驗,你們有什么問題要問他嗎?

         、谫|疑研討,重點解決以下問題:

          A.伽利略為什么有信心在比薩斜塔上做公開試驗?

          B.伽利略為什么要在比薩斜塔上做公開試驗?

          C.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公開試驗是否要“違背人類的真理”,其表現(xiàn)是否是“膽大妄為”、“固執(zhí)”?

          三、觀察體驗,交流評價

          1.觀察體驗伽利略的“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試驗。

          2.交流:你們看到了什么?這項試驗說明了什么?通過這項試驗,大家明白了什么?怎樣理解句子“大家明白了,原來像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說的話也不全都是對的”?

          3.評價:你怎樣評價伽利略?該怎樣認識亞里士多德?

          四、延伸拓展,遷移運用

          現(xiàn)在,如果老師把課題改成“鐵球和木球同時著地”你們認為可以不可以?請大家課后研究研究,或者像伽利略一樣做做試驗。請把你的發(fā)現(xiàn)以你喜歡的方式告訴別人,包括老師。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課文5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根據(jù)上下文理解信奉、固執(zhí)、膽大妄為等重點詞語的意思。

          2、能讀通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3、認識伽利略和亞里士多德,了解他們的一些重要貢獻或成就。初步感知伽利略追求真理、勇敢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初步感知伽利略的偉大)

          1、(出示圖片)同學們,這兩個鐵球,一重10磅,另一個重1磅,同時讓它們從同一高度落下來,你們想想看,誰會先著地呢?是的,兩個鐵球會同時著地,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第25課(板書課題,齊讀。)

          2、早在400多年前,人們并不是這樣想的。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這個真理。他就是──伽利略

          指名讀伽利略。

          指導書寫 略。

          二、初讀課文

          1、伽利略是怎么發(fā)現(xiàn)這個真理的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記住字形、讀通課文。能干的同學還可以試著完成這個填空。

          (出示)要求:

         、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記住字形。

         、 完成填空:

          (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提出的相同條件下,重的鐵球先著地的結論產(chǎn)生(疑問),并當眾(試驗),證明了(鐵球下落的速度與重量無關)。

          2、檢查自學情況:

         、 這篇課文中還有這些多音字,你能讀準它們嗎?

          更正 的確 膽大妄為

         、 下面的這些詞語你會讀了嗎?自己試一試:

          辯論 信奉 違背 一磅 拴住 宣布 固執(zhí) 比薩城 解釋

          開火車指名帶讀、齊讀。

          ⑶ 指導釋、辯的字形

          ⑷ 交流填空題。

          三、再讀課文

          1、學生簡介亞里士多德:

          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的這一結論產(chǎn)生了懷疑。那亞里士多德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

          2、補充亞里士多德的資料,感受他的偉大。

          3、師小結:

          正因為亞里士多德這么偉大,所以,人們把他看成是真理的化身。(板書:真理)現(xiàn)在,就請你再讀讀課文,找找看,課文中還有哪幾句話可以看出這一點。

          4、(隨機出示4個句子)指導:

          ⑴ 那時候,研究科學的人都信奉亞里士多德,把這位兩千多年前的希臘哲學家的話當作不容更改的真理。

         、 誰要是懷疑亞里士多德,人們就會責備他:你是什么意思?難道要違背人類的.真理嗎?

         、 有的說:這個青年真是膽大妄為,竟想找亞里士多德的錯處!

         、 有的說:等會兒他就固執(zhí)不了啦,事實是無情的,會讓他丟盡了臉!

          5、正是在人們這樣的指責中,在人們這樣信奉亞里士多德的情況下,伽利略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要否定亞里士多德的結論。我們且不說試驗能否成功,就憑他這樣的做法,你想對他說什么?請你挑選其中的一個角色寫一寫。

          旁觀者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支持者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親戚朋友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對者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自己寫,教師巡視指導。

          ⑵ 集體交流。

          6、小結。

          四、伽利略又是怎樣做這個試驗的,他成功了嗎?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板書設計】

          25、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伽利略

          偉大

          亞里士多德=真理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課文6

          伽利略是17世紀意大利偉大的科學家。他在學校念書的時候,同學們就稱他為“辯論家”。他提出的問題很不尋常,常常使老師很難解答。

          那時候,研究科學的人都信奉亞里士多德,把這位兩千多年前的希臘哲學家的話當作不容許更改的真理。誰要是懷疑亞里士多德,人們就會責備他:“你是什么意思?難道要違背人類的真理嗎?”

          亞里士多德曾經(jīng)說過:“兩個鐵球,一個10磅重,一個1磅重,同時從高處落下來,10磅重的一定先著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边@句話使伽利略產(chǎn)生了疑問。他想:如果這句話是正確的,那么把這兩個鐵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會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兩個鐵球看作一個整體,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快。這樣,從一個事實中卻可以得出兩個相反的結論,這怎么解釋呢?

          伽利略帶著這個疑問反復做了許多次試驗,結果都證明亞里士多德的這句話的確說錯了。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同時從高處落下來,總是同時著地,鐵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鐵球的輕重沒有關系。伽利略那時候才25歲,已經(jīng)當了數(shù)學教授。他向學生們宣布了試驗的結果,同時宣布要在比薩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開試驗。

          消息很快傳開了。到了那一天,很多人來到斜塔周圍,都要看看在這個問題上誰是勝利者,是古代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呢,還是這位年輕的數(shù)學教授伽利略?有的說:“這個青年真是膽大妄為,竟想找亞里士多德的錯處!”有的說:“等會兒他就固執(zhí)不了啦,事實是無情的`,會讓他丟盡了臉!”

          伽利略在斜塔頂上出現(xiàn)了。他右手拿著一個10磅重的鐵球,左手拿著一個1磅重的鐵球。兩個鐵球同時脫手,從空中落下來。一會兒,斜塔周圍的人都忍不住驚訝地呼喊起來,因為大家看見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了,正跟伽利略說的一個樣。這時大家才明白,原來像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說的話也不是全都對的。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課文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2、學生在充分理解課文基礎上回答“思考·練習”中1、2、3的問題。

          3、在教師的指導下,能給課文分段,說出段落大意。

          4、學生能從伽利略敢于大膽懷疑大哲學家的說法,并通過反復試驗證明自己的懷疑是對的,認識到權威的話往往不全是對的,教育學生學習伽利略破除迷信,獻身科學的精神。

          【重點、難點】

          1、重點:教學目標1、2。

          2、難點:教學目標2、3。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埋下伏筆

          1、高爾基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有沒有人懷疑過這句話?為什么?

          2、引出亞里士多德的一句話:

         、 有這樣一句話,千百年來從沒有人懷疑過:

          (課件出示)

          兩個鐵球,一個10磅重,一個1磅重,同時從高處落下來,10磅重的一定先著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 分析這句話:你們懂這句話么?(想讀就讀)

          強調什么?(速度與重量有關)板書。

          二、簡介人物,激趣生疑

          1、這句話是誰說的?

          簡介亞里士多德:他是兩千多年前希臘的哲學家,同時也是科學家。在生物學、生理學、醫(yī)學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貢獻。

          2、書上是怎樣介紹伽利略的?

          伽利略是17世紀意大利偉大的科學家。他25歲時就已經(jīng)當上了數(shù)學教授。

          三、整體感知,把握主題

          過渡:一位是兩千多年前希臘的哲學家,一位是25歲的數(shù)學教授,他們是怎樣聯(lián)系起來的呢?

          1、快速讀課文,想一想:

          他們的聯(lián)系主要圍繞一個什么問題?

          2、學生說,師總結:

          兩個鐵球____著地(板書)

          3、加上兩個字就是伽利略的觀點。(同時 補充板書)

          過渡:誰對誰錯呢?

          四、質疑討論,精講研究

          細析亞里士多德的話:

          1、再次出現(xiàn)亞里士多德的話:(集體讀)

         、 這是亞里士多德說的話,在當時的情況下人們會對他的話懷疑么?為什么?

         、 哪些詞最能體現(xiàn)?(當作不容更改的真理、信奉、責備)

          “信奉”是什么意思?(相信的程度深,信仰、崇奉)

          “責備”在什么情況下責備?(在人們懷疑亞里士多德說的話的情況下。)

          ⑶ 讀兩個反問句,讀出責備的語氣:

          “你是什么意思?難道要違背人類的真理嗎?”

          (兩個反問句說明人們對亞里士多德信奉的程度。)

          2、伽利略是怎樣想的?用“ ”畫出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的話產(chǎn)生懷疑的句子。

          大屏幕出現(xiàn):兩個結論,討論后總結(一慢一快)板書。

          過渡:這兩個結論是自相矛盾的,伽利略多么地愛動腦筋,不迷信權威,他不僅敢懷疑,還勇敢地進行試驗。

          3、細析伽利略試驗及其結果部分:

         、 提問:

          課文中從哪兒到哪兒寫他做試驗的過程?實驗分幾步?(a、自己試驗 b、公開試驗)板書。

         、 學習伽利略自己做試驗部分:

         、 自由讀課文,想一想:

          從這部分中你知道伽利略是怎樣對待自己的試驗?結果如何?

         、 大屏幕出示填空題,學生邊報邊填空。

          ③ 提問:

          A、從哪些詞語中看出伽利略對試驗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反復、許多次)他為什么這樣做?(因為他面對的是亞里士多德,他不能馬馬虎虎。)

          B、從結果“都”、“的確”、“總是”三個詞可以看出什么?

          (可以看出亞里士多德說的'這句話是錯的。)

          C、伽利略慎重地作出什么結論?

          (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同時從高處落下來,總是同時著地,鐵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鐵球的輕重沒有關系。)

          這句話正好與亞里士多德的話相反。把“速度與重量有關”劃掉。

         、 從這段中,你還知道什么?

          (伽利略要在比薩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開的試驗。)

          ⑤ 過渡:這樣的宣布是需要有多大的勇氣啊!因為等于公開向人們心中的亞里士多德挑戰(zhàn)。

         、 學習在比薩斜塔上做公開實驗部分:

         、 屏幕出現(xiàn)比薩斜塔的照片:

          師述:比薩斜塔在意大利比薩城內,塌共8層,建到第三層時,地基開始傾斜,該塔由于“斜而不塌”名聲遠揚,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公開試驗,該塔名聲更大。公開試驗的消息一傳開,前來看試驗的人很多,人們是怎樣議論的?

          ② 找出書上描寫人們議論的句子:

          (人們來的目的,人們的態(tài)度)

          集體讀,個別讀。(讀出人們對伽利略責備、嘲諷、譏笑、奚落的語氣)

         、 面對人們的責備、嘲諷、譏笑、奚落,伽利略懷著必勝的信心登上了比薩斜塔,結果如何呢?請看:

          (動畫演示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④ 面對這樣的結果,人們表現(xiàn)怎樣?(驚訝)為什么?

          (因為,人們信奉亞里士多德,把他的話當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而伽利略的結果出乎人們的意料之外。)

         、 人們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亞里士多德的話不全是對的。)

         、 這句話對你有什么啟發(fā)?

          (告訴我們,這個人無論他地位多高,學問多大,說的話也不可能是全對的,所做的事都是對的。不能輕易的相信別人。敢于思考,找出名人的錯處。)

          總結:在當時的情況下,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突出懷疑是多么的不易,他勇敢懷疑,打破迷信,獻身科學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板書:(獻身科學、打破迷信)

          五、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1、伽利略是一位敢于提出疑問的人,同學們要不要學習他的這種精神?(要)

          2、假如書上有錯,你們敢于提出疑問嗎?

          ⑴ 出示句子:

          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同時從高處落下來,總是同時著地。

         、 師:這句話就有錯誤,你們誰敢于提出疑問?

          做兩個試驗:

          第一次,將兩個演示的皮球放在同一高度,并同時放下。

          第二次,將兩個演示的皮球大的放在高處,小的放在稍低處,再同時放下。

         、 得出結論:

          這句話應該改成──

          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同時從(同一)高處落下來,總是同時著地。

          3、再給你們一個機會:開頭,我們說過高爾基的一句話,誰來質疑?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總結全文: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不僅知道了伽利略有不迷信權威,敢于懷疑,獻身科學的精神,同時,我們自己也有了這種意識。希望你們在今后的學習中勇于思考,用認真、嚴謹?shù)膽B(tài)度對待學習。

          【板書設計】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一慢一快

          伽利略 試驗 亞里士多德

          速度與重量有關

          自己試驗 公開試驗

          打破迷信 獻身科學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課文8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這是人教版的一篇老課文,要在舊教材中滲透新的理念,是我這節(jié)課教學設計的意圖。上完課聽課老師們的反響挺好,我也深感欣慰,教完這一課,給我也帶來一份精心策劃的意外。

          一、讓我有下崗的感覺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以學生實踐為主,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為了落實這一點,我以課文進行重組,即以喜歡誰(伽利略、亞里多德)作為學生思維和情感生活的主線,讓學生從書中或課外資料中去理解、感悟伽利略的善于思考、敢于質疑、不迷信權威、認真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當我讓學生談談你喜歡誰?為什么?時,我看到學生各抒己見,或從書中或從課外資料中據(jù)理力爭、旁征博引地侃侃而談的自信姿態(tài),那不說服對方辯友誓不罷休的決心,讓我為之感動,讓老師們?yōu)橹袊@,這才是一節(jié)充滿生命活力的語文課著著實實讓我感受到下崗的滋味。當學生從書中充分明白到伽利略從試驗中證明亞里多德的話有錯時,人們的態(tài)度也由責備到懷疑到明白,我就提了一個這樣的問題,人們對伽利略的態(tài)度改變了,那喜歡亞里多德的同學你們的態(tài)度改變了嗎?張翔同學這樣說道:我還喜歡亞里多德,他說這句話雖然有錯,但他給人類做出很大的貢獻,人們還稱他為學問之神,但我也喜歡伽利略。這不證明了課標指出的課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言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同時也讓我深深地感受到學生的獨特體會是多么的深刻精辟。〈藭r老師再多的語言都是多余的。

          二、讓我有驚奇的喜悅

          這篇課文的難點在于理解伽利略的想法,學習他善于思考的好品質。

          《新課標》強調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難點我拋給學生讓小組自由討論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事先我也以學生的角度,曾絞盡腦汁地想,也曾請教過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得出要理解這段話所采用的'方法不外乎兩種:

          1、畫圖法。

          2、抓住關鍵詞。

          沒想到在交流匯報時,不經(jīng)意的我看到學生思維迸發(fā)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學生竟告訴我,他們小組采用列算式來理解:(10+1)>10快;10—1<10慢,這樣的理解也讓我看到了學科間的知識是相通的,這是語數(shù)學科間多么巧妙的結合!他們在講述過程是那樣的有條不紊、句句在理,這真是一個意想不到的收獲。更驚奇的喜悅還在后頭,林菲菲同學告訴我:我覺得伽利略的思考過程太復雜了,只要這樣理解既簡單又明了,同時從高處落下,100磅重的先著地,速度是1磅重的100倍,那么當100磅重鐵球落地時,1磅重的鐵球還懸在半空中,這顯然是不可能?梢妬喞锸慷嗟抡f的這句話是錯的。這種理解是那樣的通俗易懂,讓我難以置信,此時此刻我深深的領悟到了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讓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這才是應當在學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

          三、讓我有深刻的感嘆

          不管是下崗的感覺,還是驚奇的喜悅,都讓我深深的明白了:一節(jié)精彩的有智慧的語文課,不在于教師講授無數(shù)個知識點,而在于學生提出更多的為什么;不在于教師運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學生是否在學習過程中大量的參與和自由表達的機會;不在于設計的課堂有無基礎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于于學生是否對所學的東西感興趣,通過學習產(chǎn)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學生從課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們質疑和評判了多少,在于他們是否展開想象的翅膀,拓展廣闊的心靈,在于學生對自己的發(fā)展是否有足夠的自信。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課文】相關文章:

        健身同時要注意營養(yǎng)膳食調配04-26

        《師說》課文12-18

        《秋天》課文03-02

        《畫風》課文03-04

        《頤和園》課文03-04

        兩個世界作文07-21

        兩個巴掌作文11-12

        兩個秘密作文08-09

        兩個乞丐作文01-07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