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相望間作文
死亡是黑色的,我一直堅信這樣的觀點。直到走進《入殮師》這部日本電影,才發(fā)現(xiàn)其實我錯得很遠。
原為大提琴演奏家的主人公大悟由于樂隊解散而淪為無業(yè)游民,因一則招聘啟事誤打誤撞進了“入殮師”的行業(yè)。尸體腐臭的孤寡老太太、美若天仙卻身為男兒的小青年、留下年幼女兒死去的母親、滿臉都是子孫口紅印的老大爺……一次次生死離別,讓大悟由當初對這份職業(yè)的恐懼變?yōu)榫磹,他開始對生命有了新的認識。而澡堂燒水的老婆婆與離家多年的父親的去世,則讓一直反對丈夫工作的美香重新接納了大悟。當那顆兒時的鵝卯石從父親冰冷的手心中墜地之時,大悟也放下了對父親的所有怨恨。
電影曲終人散時,我已泣不成聲。大悟為死者溫柔地換衣、化妝的情景依稀在目,大提琴哀婉深情又沉重悲壯的插曲依舊縈繞耳際。悲愴的氣氛、哀慟的哭聲、煽情的音樂無疑凝成了一顆催淚彈。深深淺淺的物哀與影影綽綽的禪意,隨著北國的雪花輕靈地落于心扉,讓觀眾不得不以仰望的姿勢對生死進行更深層地思考。
曾讀過畢淑敏的小說《預約死亡》,其中“生命像一只舊鉤子,懸掛著我們的軀體”一句甚為喜歡。鉤子總會斷的,而在戛然斷裂的一瞬,接住我們的是臨終關懷員或入殮師。其實我覺得二者是鄰居,都讓干枯的身體煥發(fā)內(nèi)在的生機,給他(她)以最后的'美麗,這需要冷靜、理智以及溫柔。面對生命的摧枯拉朽甚至死亡,竟能以如此平和、體貼的心境給一個即將出門遠行的靈魂以最后的慰藉,我想他們已經(jīng)把死亡看得透如水晶了吧。
“死亡可能是一道門,逝去并不是終結(jié),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這句臺詞讓我刻骨銘心,這大概應了莊子所云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命如一株植物,開花是為了結(jié)果,結(jié)果卻不是為了終結(jié),而是為了新生。當死亡在我們近旁推門而入的時候,很多人甚至不敢隔著冰棺向死者獻上最后的瞻儀,心里總忌憚著:死亡總是陰郁的、冰冷的、黑色的。每次有人救去,家人都不允許我向死者靠近,說那樣會沾上死人的不祥之氣。其實,純凈的恰是那些將死或已死之人,對于臨終關懷員或入殮師的安排,他們嬰孩一樣地欣然領受。他們不會惡語傷人,更不會心懷鬼胎,只是安逸地閉合雙眼,無聲地告誡世人以生命的本相,那就是靜謐與安恬,可惜聽到這天國秘語的人在這滾滾紅塵巾真是少之又少。死者超悟無法重來,生者喧囂依然故我,這是生死不得相通的何等的一種悲哀呀!
死亡,是一種刺痛生者而本人卻猝不及防、無法回避的美麗!度霘殠煛分写笪蚍派聂滛~死在河里、回溯的魚死在湍流中、佐佐木社長與大悟吃河豚魚白等等的細節(jié),無疑傳達了這樣一種生命倫理。生命只有一次鍍上這種美麗的機會,我們來的時候或許太匆匆,但走的時候無論如何都要是最美麗的。沒有“生如夏花之爛漫”,至少要“死如秋葉之靜美”。
一想起若干年后,我們都會被涂上圣女果般的口紅,穿上心愛的長絲襪,或系上一條金色絲帶,有子孫在我們臉上親滿口紅印,甚至還有帥氣的入殮師溫柔細致地為我們穿上最奢華的壽衣,讓我們安然地做一個永恒的美夢……便覺得死亡是彩色的,像人生的第二場婚禮。
從生到死,有一個漫長的旅程,其問必有無數(shù)風雨,連死亡都能讀出美麗,又何況風雨呢?讓我們在今日生的風雨中,積聚百年后的美麗吧。
【生死相望間作文】相關文章:
生死一瞬作文04-29
怎么處理孩子間的相互爭吵04-29
歸根作文04-29
送飯作文04-29
鎮(zhèn)江作文04-29
駝背作文04-29
相片作文04-29
孔乙己作文04-29
優(yōu)勢作文04-29
老了作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