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儋元錫》鑒賞
《寄李儋元錫》鑒賞1
《寄李儋元錫》
唐代:韋應(yīng)物
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又一年 一作:已一年)
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寄李儋元錫》譯文
去年那花開時節(jié)我們依依惜別,如今又是花開時節(jié),我們分別已一年。
世事渺茫自我的命運怎能預(yù)料,春愁讓人心中郁郁、孤枕難眠。
多病的身軀讓我想歸隱田園間,看著流亡的百姓愧對國家俸祿。
早聽說你將要來此地探望我,我到西樓眺望幾度看到明月圓。
《寄李儋元錫》注釋
李儋(dān)元錫:李儋,曾任殿中侍御史,為作者密友;元錫,字君貺,為作者在長安鄠縣時舊友。
春愁:因春季來臨而引起的愁緒。黯黯:低沉暗淡。一作“忽忽”。
思田里:想念田園鄉(xiāng)里,即想到歸隱。
邑有流亡:指在自己管轄的地區(qū)內(nèi)還有百姓流亡。愧俸錢:感到慚愧的是自己食國家的俸祿,而沒有把百姓安定下來。
問訊:探望。
《寄李儋元錫》賞析
此詩描述了詩人與友人分別之后的思念。開首二句即景生情,花開花落,引起對茫茫世事的感嘆。接著直抒情懷,寫因多病而想辭官歸田,反映內(nèi)心的矛盾。“邑有流亡愧俸錢”,不僅是仁人自嘆未能盡責,也流露進退兩難的苦悶。結(jié)尾道出寄詩的用意,是極需友情的慰勉,渴望和友人暢敘。全詩起于分別,終于相約,體現(xiàn)了朋友間的深摯友誼,感情細膩動人,同時章法嚴密,對仗工整,用語婉轉(zhuǎn),堪為七律名篇。
詩是寄贈好友的,所以從敘別開頭。首聯(lián)即謂去年春天在長安分別以來,已經(jīng)一年。以花里逢別起,即景勾起往事,有欣然回憶的意味;而以花開一年比襯,則不僅顯出時光迅速,更流露出別后境況蕭索的感慨。
頷聯(lián)寫自己的煩惱苦悶!笆朗旅C!笔侵竾业那巴,也包含個人的前途。當時長安尚為朱泚盤踞,皇帝逃難在奉先,消息不通,情況不明。這種形勢下,他只得感慨自己無法料想國家及個人的前途,覺得茫茫一片。他作為朝廷任命的一個地方行政官員,到任一年了,眼前又是美好的春天,但他只有憂愁苦悶,感到百無聊賴,一籌莫展,無所作為,黯然無光。
頸聯(lián)具體寫自己的思想矛盾。正因為他有志而無奈,所以多病更促使他想辭官歸隱;
尾聯(lián)則是說他看到百姓貧窮逃亡,覺得自己未盡職責,于國于民都有愧,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這樣進退兩難的矛盾苦悶處境下,詩人十分需要友情的慰勉。尾聯(lián)便以感激李儋的問候和亟盼他來訪作結(jié)。
這首詩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和語言技巧,并無突出的特點。有人說它前四句情景交融,頗為推美。這種評論并不切實。因為首聯(lián)即景生情,恰是一種相反相成的比襯,景美而情不歡;頷聯(lián)以情嘆景,也是傷心人看春色,茫然黯然,情傷而景無光;都不可謂情景交融。其實這首詩之所以為人傳誦,主要是因為詩人誠懇地披露了一個清廉正直的'封建官員的思想矛盾和苦悶,真實地概括出這樣的官員有志無奈的典型心情。
這首詩的思想境界較高,尤其是“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兩句,自宋代以來,甚受贊揚。范仲淹嘆為“仁者之言”,朱熹盛稱“賢矣”。這些評論都是從思想性著眼的,贊美的是韋應(yīng)物的思想品格。但也反映出這詩的中間兩聯(lián),在封建時代確有較高的典型性和較強的現(xiàn)實性。事實上也正如此,詩人能夠?qū)懗鲞@樣真實、典型、動人的詩句,正由于他有較高的思想境界和較深的生活體驗。
《寄李儋元錫》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七律是韋應(yīng)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大約作于公元784年(唐德宗興元元年)春天。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暮春入夏時節(jié),韋應(yīng)物離開長安,秋天到達滁州任所。李儋、元錫,是韋應(yīng)物的詩交好友,在長安與韋應(yīng)物分別后,曾托人問候。次年春天,韋應(yīng)物寫了這首詩寄贈以答。
《寄李儋元錫》作者介紹
韋應(yīng)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寄李儋元錫》鑒賞2
《寄李儋元錫》
作者:韋應(yīng)物
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
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注解】:
。薄⒁兀褐笇倬;
2、流亡:指災(zāi)民。
【韻譯】:
去年花開時節(jié),適逢與君分別;
今日春花又開,不覺已經(jīng)一年。
人間世事茫茫,件件難以預(yù)料;
春愁昏昏黯黯,夜里獨自成眠。
身體多病,越發(fā)思念鄉(xiāng)田故里;
治邑還有災(zāi)民,我真愧領(lǐng)俸錢。
聽說你想來此,探訪我這孤老;
西樓望月圓了又圓,卻還不見。
【評析】:
這也是一首投贈詩。開首二句即景生情,花開花落,引起對茫茫世事的感嘆。接著直抒情懷,寫因多病而想辭官歸田,反映內(nèi)心的矛盾。邑有流亡愧俸錢,不僅是仁人自嘆未能盡責,也流露進退兩難的苦悶。結(jié)尾道出今日寄詩的用意,是極需友情的慰勉,因而望月相思,盼其來訪,正合投贈詩的風韻。
這首詩的思想境界較高,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兩句尤最,自宋以來,倍受頌揚,即使今日,依然閃爍光輝。
《寄李儋元錫》鑒賞3
寄李儋元錫
韋應(yīng)物
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
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注:李儋(dān):字元錫,武威(今屬甘肅)人,曾任殿中侍御史,是作者的朋友。這首詩是韋應(yīng)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
(1) 頸聯(lián)刻畫了一位什么樣的主人公形象?請簡要分析。(2分)
(2) 這首詩抒發(fā)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
(3) 請簡要賞析這首詩的末句。(4分)
(1) 主人公有志而無奈,多病的自身困難加劇他的歸隱之念,百姓流亡的疾苦喚回他的濟時之心,刻畫了一位有志而無奈、甘竊位茍祿、進退兩難的官員(詩人)形象。(意對即可)
(2)①感嘆別后時光易逝、境況蕭索;②感慨國家及個人的前途無法料想而憂愁,情緒低沉暗淡;③抒發(fā)一個清直官員有志無奈的的思想矛盾和苦悶;④感激友人的問候關(guān)念,亟盼他來訪(意對即可)
。3)末句以景結(jié)情(以景作結(jié))!拔鳂峭隆,望月懷人,借月光來傳遞相互關(guān)照之情,盼望對方來訪;“幾回”,說明盼友為時之久,心情之切;“幾回圓”,用月輪的缺而復圓寄托盼望朋友團圓的拳拳之心。(意對即可)
《寄李儋元錫》鑒賞4
寄李儋元錫
韋應(yīng)物
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
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鑒賞】
韋應(yīng)物(737-792或793)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世稱韋江州、韋左司或韋蘇州。韋應(yīng)物是山水田園詩派詩人,與王維、孟浩然、柳宗元并稱“王孟韋柳”。其山水詩景致優(yōu)美,感受深細,清新自然而饒有生意。
這首七律是韋應(yīng)物晚年在滁( chu2)州刺史任上的作品。公元783年(唐德宗建中四年)暮春入夏時節(jié),韋應(yīng)物從尚書比部員外郎調(diào)任滁州刺史,離開長安,秋天到達滁州任所。李儋,字元錫,是韋應(yīng)物的詩交好友,當時任殿中侍御史,在長安與韋應(yīng)物分別后,曾托人問候。次年春天,韋應(yīng)物寫了這首詩寄贈李儋以答。詩中敘述了別后的思念和盼望,抒發(fā)了國亂民窮造成的內(nèi)心矛盾和苦悶。
在韋應(yīng)物赴滁州任職的一年里,他親身接觸到人民生活情況,對朝政紊亂、軍閥囂張、國家衰弱、民生凋敝,有了更具體的認識,深為感慨,嚴重憂慮。就在這年冬天,長安發(fā)生了朱泚(cǐ3)叛亂,稱帝號秦,唐德宗倉皇出逃,直到第二年五月才收復長安。在此期間,韋應(yīng)物曾派人北上探聽消息。到寫此詩時,探者還沒有回滁州,可以想見詩人的心情是焦急憂慮的。這就是此詩的政治背景。
詩是寄贈好友的,所以從敘別開頭。首聯(lián)即謂去年春天在長安分別以來,已經(jīng)一年。以花里逢別起,即景勾起往事,有欣然回憶的意味;而以花開一年比襯,則不僅顯出時光迅速,更流露出別后境況蕭索的感慨。次聯(lián)寫自己的煩惱苦悶!笆朗旅C!笔侵竾业那巴,也包含個人的前途。當時長安尚為朱泚盤踞,皇帝逃難在奉先,消息不通,情況不明。這種形勢下,他只得感慨自己無法料想國家及個人的前途,覺得茫茫一片。他作為朝廷任命的一個地方行政官員,到任一年了,眼前又是美好的春天,但他只有憂愁苦悶,感到百無聊賴,一籌莫展,無所作為,黯然無光。第三聯(lián)具體寫自己的思想矛盾。正因為他有志而無奈,所以多病更促使他想辭官歸隱;但因為他忠于職守,看到百姓貧窮逃亡,自己未盡職責,于國于民都有愧,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這樣進退兩難的矛盾苦悶處境下,詩人十分需要友情的慰勉。尾聯(lián)便以感激李儋的問候和亟盼他來訪作結(jié)。
這首詩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和語言技巧,并無突出的特點。這首詩之所以為人傳誦,主要是因為詩人誠懇地披露了一個清廉正直的封建官員的思想矛盾和苦悶,真實地概括出這樣的官員有志無奈的典型心情。詩的思想境界較高,尤其是“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兩句,自宋代以來,甚受贊揚。范仲淹嘆為“仁者之言”,朱熹盛稱“賢矣”,黃徹更是激動地說:“余謂有官君子當切切作此語。彼有一意供租,專事土木,而視民如仇者,得無愧此詩乎!”(《鞏溪詩話》)這些評論都是從思想性著眼的,贊美的是韋應(yīng)物的思想品格。詩人能夠?qū)懗鲞@樣真實、典型、動人的詩句,正由于他有較高的思想境界和較深的生活體驗。
【《寄李儋元錫》鑒賞】相關(guān)文章:
王冕《墨梅》鑒賞03-15
曹植《野田黃雀行》鑒賞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