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育兒:播撒重視的種子
ps:這是我自己的一個探索,我覺得是對我自己育兒思維模式的一次顛覆。我做了一些有限的嘗試,正在證明我這個探索結果的正確性。但同時,我也還有我很大的困擾,因為我已經種下了不少不適合孩子成長的種子,比如溺愛,比如嚴重限制,還需要花很多功夫補種重視的種子。
“小孩子不能慣”,這是我從小就非常熟悉的一句話。而且,能說出這句話的,常常是那時候我心目中的“高人”。要么學歷高,要么財力高,要么地位高,要么見識“高”。在他們看來,“慣”孩子是一個合格的父母最不應該做的事。
也因此,這么一句話在我聽來,特別有權威性和力量感,不容置疑,不可辯駁。事實上,我是很害怕這句話的。在我當媽媽之后,類似的話也曾經很被我拿來當重要的界限尺標。
**有一段時間特別喜歡去公園門口看那些擺在地攤上的玩具,有時候有看中的,他就非常想要。我買過兩三次之后,就糾結了:他一要我就給買,那不是慣壞了他?于是我就開始拒絕。即使**傷心地哭,我也不為之所動。甚至有可能指責和批評他。我會振振有詞地說:他每天要來看玩具,看了就要買,買了又不玩,他根本不是為了要玩,就是在浪費錢!而聽者也會認同說:是的是的,孩子是不能慣!
但是,慢慢的,我又本能地覺得不對頭。**要的玩具不過就是五毛錢,一塊錢,最貴就是十幾塊錢。他是不一定會玩很久,但是,他買玩具的申請得到應允的時候臉上那種歡快,和被拒絕時的難過,都是那么真實。
買一個五毛錢的玩具,就算每天給買,我也能夠買得起,為什么我就要拒絕孩子,讓孩子失望難過?那句“孩子不能慣”到底意味著什么呢?
慣,我想是寵溺。我理解中的溺愛,是過度的愛,過度的為孩子負責,從而剝奪了孩子獨立的機會,使孩子只長身體不長心智。
從這種理解來說,“慣”孩子確實很不好。只是,似乎大家都知道溺愛孩子有害,但對于什么樣的言行是溺愛,卻常常辨識不清。
弄不清什么是溺愛,但是卻很害怕溺愛導致的后果,很多家長就出現像我之前對**一樣的行為:對孩子的愿望,要求,限制著滿足。
那就容易出現一個情況,我們會有意無意地不讓孩子太滿意,不讓孩子太順心。甚至會覺得,孩子感受被拒絕的滋味是有必要的,這樣他才明白珍惜。我們不敢大膽地滿足孩子的需要,不敢充分地愛孩子和重視孩子。
問題是,孩子不需要溺愛,但愛和重視,卻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特別需要的心理營養(yǎng)。這個營養(yǎng)越充足,他的安全感就會越茁壯穩(wěn)健。而安全感充足的孩子,在我看來是“天下能敵”的;假如父母不知道重視對于孩子的重要,因為害怕“慣壞”而減少甚至不給孩子重視,孩子就會覺得自己不值得,不被愛,而一個一直活在缺愛感覺中的孩子,內心就比較難以穩(wěn)健,從而出現種種問題。
重視孩子和溺愛孩子特別容易混為一談,但卻有本質的區(qū)別。重視孩子是為了讓孩子感受到愛,建立安全感,從而將孩子“送”出去,走向獨立;而溺愛是反過來,會讓孩子盡量地依附父母,從而把孩子“拖”住不撒手。
在我的觀察中,溺愛孩子的父母特別多,而不重視孩子的父母也一樣多。溺愛和不重視,都會導致孩子的內心有缺口。
到底什么行為是溺愛,什么行為是重視?
我最常用的辦法就是問自己:這是孩子的需要嗎?還是只是你的需要?如果是孩子的需要,你能夠滿足得了嗎?如果只是你的需要,你要通過“做”在孩子身上來滿足嗎?如果我確定那是孩子的需要而且我為他這個需要去行動,那我覺得是重視;如果我確定那只是我自己的需要而非孩子的需要,我覺得我是溺愛。
重視和溺愛還有一個區(qū)別是,重視孩子的需要,是我認真地傾聽了,告訴孩子我聽到了,了解他為什么會有這個需要,看情況來合理處理。處理可能是去滿足他,也可能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考量后,溫和并且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拒絕;溺愛則是只要孩子有發(fā)出“指令”,不管自己的情況如何,能力怎樣,都去滿足,滿足不了還覺得自己不好,甚至是孩子沒有提出要求的情況下,就按自己的意愿想當然地為孩子做。重視里飽含尊重,但溺愛里只有害怕。
舉一個例子來說,現在,**提出愿望說想買一個玩具,我重視他這個愿望,就問他為什么想買這個玩具,他說他很喜歡,很想要,那我就看看這個玩具的價錢我能不能承擔,如果能,我就給他買,如果不能,我就會和他解釋,這個玩具你喜歡我知道,只是這個要花媽媽好多錢,媽媽有點買不起,通常情況下,**能夠理解和接受。大部分情況下,**要買的玩具我都買得起,而我確認他是真的想要,我就給買了。有過一段時間后,我發(fā)現他不怎么提這方面的要求了,就算有時候提,我不同意,他也不會再哭鬧而很快就接受了。
如果是溺愛,那就是,孩子提出要買一個玩具,但媽媽發(fā)現這個玩具的價格高得她買不起,就去借錢買,并且在買來后告訴孩子說:媽媽為了給你買這個玩具,借了一百塊錢,欠了一個大人情,媽媽讓你高興了,你以后可要聽話一點!
有人會說,孩子哪有知足的?他們都會有無窮無盡的要求,孩子提的要求,能滿足的你都滿足,他就會貪得無厭的,你不可能滿足得完重視得清!
夠了,就會停止要。這就像我們吃飯,飽了,就會停下來不再吃一樣的自然。如果孩子的每一個意愿,我們都認認真真的做到了重視,孩子享受到的愛“飽”了,所謂“貪得無厭”的孩子其實并不會出現。不僅如此,孩子的愛和重視夠“飽”,他就會用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并且做得很好,那就走向了獨立。而讓孩子獨立,不是父母的希望嗎?
相反,會讓孩子貪欲難填的是溺愛。孩子“貪”,那只能說明他得到的還不夠;蛘呤遣划;蛘呤遣粚。他還是在一直在要。要治療孩子的“貪欲”,愛和重視就是良藥。
但有很多人根本不相信孩子有區(qū)分自己飽還是餓這人原本不容置疑的本能,在孩子還沒飽的時候就著急著要撤掉他“愛的飯碗”,從而讓孩子的內心一直營養(yǎng)缺乏,能量缺乏。
有人還會疑惑:要重視孩子的需要,孩子確實想要,父母也給得起,就給了,那孩子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都不需要自己去努力,來得容易,他怎么知道珍惜呢?
我的答案是:假如你種下一棵果樹的樹苗,并且特別希望這棵果樹長大后結出很好很多的果子,那你是不是要先把這棵樹苗好好澆灌好好照料,讓它茁壯長成一棵樹,再來期待它結出好果子?因為我們不會指望還是小苗的果樹能結果。
同樣,一個人當小孩的過程就是享受被滿足的過程,他的一切愿望都是為了成長,他的愿望要被重視,這是他的必需,也是他的權利。這些權利得到滿足后,才有辦法考慮結果的問題。我甚至覺得,孩子階段的重要任務就是吸收愛和重視。因為這是他懂得珍惜、懂得關心人等一切品質的基礎。一切品質的建設和樹立,都得在這個基礎之上來進行。
況且,被重視的感覺難道不好嗎?一定是好的呀,那這很好的感覺,孩子會遺忘不珍惜嗎?我覺得珍惜的品質是在父母重視孩子的時候,孩子就會自然形成的。
反過來,如果在孩子的“得到”之路為設置障礙,不敢輕易滿足,那么就影響了他的學習與成長(這個學習是指感受一切東西),好比一個孩子他本來是能夠好好地專注地學習畫畫的,但父母怕他不懂珍惜,于是讓這孩子為得到一根畫筆而費盡心思,那么,這個得到畫筆的過程,就影響了他學習畫畫的時間,精力,挫敗了他的興趣。
和不能慣壞孩子相并列的話是:孩子要從小養(yǎng)好規(guī)矩。這表面上很有說服力,但是相比孩子的需要而言,我覺得規(guī)矩是浮云;▋旱拈_放需要規(guī)矩嗎?你會要求花兒怎么開,草兒怎么長嗎?能要求得了嗎?再者說,如果花兒草兒得到了足夠的陽光和雨露,有了足夠好的土壤(甚至只要愿意讓其生長的地方,不必要多好),它們會不知道如何長嗎?它們自然會有自己的生長方式,自然會去尋找,探索最適合自己的規(guī)矩。這就好比花兒會向陽一樣。
有一個法則,叫“崔克坦”法則。來源大致是,在荷蘭崔克坦市,有人曾在交通管理上做過一項非同尋常的實驗:不使用交通標志會怎樣?結果卻大大出人意料:非但沒有交通混亂、沒有事故頻發(fā),相反,行車安全好得出奇。由于人們無法機械地“見交通標志行事”,所以不得不更加謹慎地駕駛,小心翼翼觀察四周環(huán)境,從而使行車安全系數大大提高。
在人還是孩子的時候,有愛和重視當前提,孩子會自然地生發(fā)出規(guī)則,而不再需要大人設定太多的規(guī)則。就算不可能一點規(guī)則都不要,但我覺得這個規(guī)則可以很低,很少,很寬。
我也常常忍不住會給**設置很多規(guī)則。但我也時時擔心,我這恐怕不是為了他多好,而是在限制他。當他感覺到走正路受限,自然就會走旁路,比如撒謊、欺騙、偷偷地來等等。
所以我還是想努力地給孩子大道。
所有的人都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害怕沒立好規(guī)矩,害怕孩子被“慣壞”。起跑線到底是個什么東西?如果人的生命有起跑線的話,這個起跑線在我看來就是愛和重視。要給孩子愛和重視,那就先打開那些“不能慣孩子”之類的束縛,打破那些對孩子“貪得無厭”之類的害怕吧。雖然對于如何界定溺愛和重視我還有些模糊,但我相信,那也好過我直接以“不能慣孩子,孩子要講規(guī)矩”一桿子打死孩子的需要的做法。
【育兒:播撒重視的種子】相關文章:
重視的作文09-24
神奇的種子11-30
家長育兒經驗03-06
給不重視我的人的句子12-17
(精選)神奇的種子作文04-30
愿望種子作文02-23
種子發(fā)芽作文02-25
種子的力量作文12-22
(精選)種子的力量作文12-23
神奇的種子作文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