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南方小年吃什么

        時間:2024-02-02 16:50:37 芊喜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南方小年吃什么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小編整理的南方小年習俗,供參考!

          南方小年吃什么

          年粽

          南寧人有過小年吃“年粽”的習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話說:“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年粽跟端午節的涼粽不一樣,它有餡,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圓有扁。剝去葉子后,皮是糯米,餡是綠豆和豬肉,也有人放自己喜歡的食品做餡料。

          米餅

          農歷臘月廿三,民間俗稱“小年”,廣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間有做米餅的習俗。米餅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圓形,再經高溫蒸熟,吃起來別有風味,有“團團圓圓”的寓意。

          灶糖

          灶王糖,是用麥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售期最短,只有過小年前后才上市的糖果。用這種糖祭灶,意在用灶糖粘性,粘住灶神的嘴巴,使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甘蔗

          小年這天的甘蔗特別好賣。甘蔗因為“節節高”的美好寓意,是祭灶的必備。甘蔗是灶王爺登天的梯子,一節一節向上攀登,而甘蔗帶尾梢有一種無止境的意思。

          相傳宋朝福州有個窮書生,祭灶日買不起供品,只好撿別人丟掉的甘蔗頭供奉灶公灶婆,還剪了個紙馬,寫道:“一匹烏騅一條鞭,送你灶公上青天;玉皇若問人間事,謂道文章不值錢!”那日,灶公上天把此事告訴玉帝,玉帝十分同情,讓書生中了狀元。所以,在福州傳統的祭灶日里,至今還有吃甘蔗一定要完整保留甘蔗頭的講究,這樣才有“節節高”和“金榜題名”之意。

          元宵

          惠州民間稱“送灶君”,也稱為“送灶主阿公上天”、“祭灶君”等。在送灶君這一天,大家都要燒香燭、備元宵、柑桔、紅蘿卜、茶水,外加兩條帶尾梢的甘蔗。元宵、柑桔、茶水自然是給灶君吃的,而元宵是必備品,意思是用來糊灶君的嘴,讓他不要亂說凡人是非。

          荸薺

          老福州祭灶,甘蔗和荸薺是必不可少的,有“甜甜蜜蜜”的含義。荸薺,則是為了取其福州方言的諧音,寓意“好運從年頭一直延續到年尾”。

          廿四團

          “廿四夜吃團子”是江南許多地方的風俗,寓意著一家團團圓圓、幸福美滿。在蘇州,每年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做團子、送團子、吃團子是必備的一道年味。

          蘇州人祭灶中最重要的祭品便是團子,過去叫做“廿四團”!柏ニ膱F”用糯米粉制作,餡兒有鮮肉、豆沙、蘿卜絲等多種。蒸制好的團子上都要點印子,有圓的、方的、花瓣形的,用以區別不同的餡兒。

          年糕

          年糕以諧音取“年年高”之意。農歷小年又叫辭灶,就是吃了糕送灶王爺上天上去匯報工作。蒸了糕,放上棗,蘸上糖給他甜住嘴,叫他到玉皇大帝那里去說說民間的好事。

          相傳伍子胥在建姑蘇城時城磚不是泥土做的,而是用糯米磨成粉后做成的“磚”,百姓曾用“糯米城磚”解決了一時的危機。蘇州人為紀念伍子胥,此后每到寒冬臘月,就準備年糕。蘇州年糕的造型與城磚相似,而且煮后不膩,干后不裂,久藏不壞。

          【玉米粘糕】

          主料:

          糯米粉(60克)、玉米面(200克)、紫薯(220克)

          調料:

          淀粉(40克)、水(150克)、熟芝麻(20克)、白糖(10克)、色拉油(20克)

          制作步驟:

          1、取一碗,倒入糯米粉、玉米面、淀粉、糖、色拉油,加入水拌勻成稀面糊。

          2、放入蒸鍋,大火蒸20分鐘。

          3、紫薯洗凈、切兩半,同面糊一起入鍋蒸熟。

          4、蒸好的紫薯取出,用勺子壓碎。

          5、加入芝麻,拌勻備用。

          6、再搓成每個約20克的小團,備用。

          7、面糊蒸5分鐘后,用筷子攪拌一下。

          8、將蒸熟的面團皮放涼,揉透。

          9、然后分成每個30克的小劑子。

          10、將小劑子團圓、壓扁成面皮,再在中間包上紫薯餡,用大拇指和食指輕輕向上推餅皮至完全和攏。

          11、壓模、出模。

          12、將做好的粘糕裝好,放入冰箱冷藏數小時再吃更Q哦。

          【南瓜糯米餅】

          材料:

          南瓜(100g)、糯米粉(200g)、水(適量)

          制作步驟:

          1、南瓜蒸熟,壓成泥。

          2、將南瓜糯米粉按照比例揉。

          3、揉成團狀,靜置10分鐘。

          4、捏兩個圓窩窩。

          5、上蒸鍋,中火蒸10分鐘即可。

          年粽

          南寧人有過小年吃“年粽”的習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話說:“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年粽跟端午節的涼粽不一樣,它有餡,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圓有扁。剝去葉子后,皮是糯米,餡是綠豆和豬肉,也有人放自己喜歡的食品做餡料。

          【臘肉香菇粽】

          主料:

          糯米(適量)

          調料:

          粽葉(適量)、馬連草(適量)、臘肉(適量)、小花菇(適量)、醬油(2勺)、蠔油(2勺)、白糖(1/2勺)、蔥(適量)、姜絲(適量)

          制作步驟:

          1、將小花菇去蒂洗凈,切小;臘肉用清水沖洗后切成小粒;蔥姜切絲備用。

          2、鍋置火上油燒熱,下入蔥姜絲煸香后取出。

          3、下入臘肉、香菇丁翻炒均勻,待出香味后調入蠔油、醬油各2勺,翻炒至上色。

          4、調入1/2勺白糖,繼續翻炒均勻盛出。

          5、將臘肉香菇料放入浸泡好的糯米中拌勻。

          6、粽子葉徹底洗凈,取一片鋪平捋順。

          7、光滑的一面朝上,卷成漏斗裝。

          8、舀入臘肉糯米壓實。(米邊與粽葉邊要留些距離)

          9、粽葉下部兩邊往中間壓住,把上方的粽葉往下折蓋住糯米,把長出來的粽葉窩成角。

          10、包好后用馬連草將粽子綁緊。

          11、包好的粽子放入鍋,加水沒過粽子,大火燒開轉中小火一個半小時,關火燜1個小時。

          殺年豬

          恭城瑤族自治縣蓮花的蘭洞、西嶺的新河、觀音的水濱山寨等地,都有殺豬過春節的習俗。過了小年夜,那殺年豬的熱鬧戲就算開臺了。挑選出最好的肉,或炒或燉,精心烹飪,再滿滿斟上一杯酒,邀請親朋好友共享年豬宰殺后的第一頓鮮肉——庖湯。

          【庖湯】

          做法:

          庖湯是宰殺年豬時必吃的第一道主菜,一般是火鍋吃法。主料是新鮮的大塊薄片豬肉、粉腸、血旺(鮮豬血)等,有清湯、辣味兩種口味。

          庖湯的做法也是很有講究的。先在一口大鍋里加入清水,擇頸圈內和半肥不瘦的五花肉切成片,還有豬肝,豬血,以及別的一些瘦肉,都切成片,還有切成一寸來長的粉腸,拌上姜、鹽、蔥花、蒜粒,胡椒等佐料,等到水燒得滾開以后,放進去煮熟便可。吃庖湯最講究的可要算辣椒蘸水了,先選出鮮紅的干辣椒,放在柴火灰里刨成半糊半焦狀,然后吹凈火灰,搗碎后加上大蒜,生姜,食鹽,木椒油,拌上湯汁,即可食用。之所以要用冷水,因為冷水煮出來的頸圈肉和五花肉油而不膩,口感極好。待肉煮好后撈出,然后在湯里放入青菜。在這樣的湯里煮的青菜,苦味一點沒有了,味道十分純正。用鍋把青菜盛好,然后把切好的頸圈肉、五花肉、粉腸、豬肝蓋在上面,一鍋正宗的庖湯便做成了。

          湯圓

          南方人冬至、小年、新年、元宵節都要吃湯圓,而且品種齊全,花樣繁多。今天就學款南瓜黑芝麻湯圓。

          【南瓜黑芝麻湯圓】

          主料:

          南瓜(適量)、糯米粉(適量)、黑芝麻(適量)、豬油(適量)

          調料:

          核桃仁(適量)、白糖(適量)

          制作步驟:

          1、黑芝麻炒熟后晾涼。(我是倒入烤盤內烤的)核桃仁也炒熟。

          2、黑芝麻和核桃仁,入料理機,磨成粉。

          3、加入適量的白糖。

          4、倒入適量的熟豬油,攪拌均勻。

          5、晾涼以后,捏成大小均勻的小球備用。

          6、南瓜去皮后,洗凈切塊。

          7、蒸熟后,搗成泥(最好過篩,會更細膩)。

          8、南瓜泥趁熱,倒入糯米粉中,加入少量的白糖。

          9、揉成均勻的糯米面團。(因為加的熱南瓜泥,所以就沒有另取一小塊糯米入水煮了)

          10、糯米面團,分成相同大小的小劑子。

          11、取一小塊糯米面團,按成圓片,在中間放一顆黑芝麻球。

          12、小心的收口。收好口后放在掌心揉圓即可。

          13、做好的湯圓生坯,可以入冰箱,冷凍保存。

          14、食用時,足量的水燒開,下入湯圓生坯,煮到湯圓完全漂浮即可。

          南方小年習俗

          1、撣塵

          小年這一天家家戶戶黎明即起,掃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鍋瓢,實施干凈徹底的衛生大掃除。小年的前幾天,家家打掃房屋,意為不讓灶王爺把土帶走。據《拾遺記》記載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當時它漢先民驅疫鬼,祈安康的宗教儀式。后“塵”與“陳”諧音,故掃塵也就是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這既指庭院內的陳年積垢,也指舊歲中遇到的不快。

          2、祭灶

          即祭送灶神升天,因此小年也叫祭灶節。人們在臘月二十四都要祭灶,灶君神像,貼在鍋灶旁邊正對風匣的墻上。兩邊配聯多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聯也有寫成“回宮降吉祥”,橫批是“一家之主”。中間是灶君夫婦神像,神像旁邊往往畫兩匹馬作為坐騎。

          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粘住灶王爺的嘴,讓它不在玉帝那里講壞話,也有意為讓灶王的嘴甜,光說好話。

          3、吃年糕

          在南方,小年這一天做年糕是很多地方的傳統。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小年為什么還分“南方”和“北方”?

          早在宋朝,就有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記載,所以臘月二十四的小年習俗歷史是最悠久的。什么時候發生了變化呢?這就要到清朝了。清朝的皇帝從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祀神,為了節省開支,皇帝順便把灶王爺也拜了。以后王族、貝勒隨之效仿,于臘月二十三祭灶,自此開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過小年的分野。

          南北小年不同日,跟我國古時“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有關。古時過小年曾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說,即官家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百姓臘月二十四過小年,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過小年。這一說法的形成有何典故已不得而知,但在中國古代社會,人們的等級觀念比較強,因此過小年也分不同的身份地位及職業。

          由于中國北方在更長時間里是國家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較重,因此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相反,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便為臘月二十四。而南方地區水系發達,沿湖居民和水上船家較多,他們的小年定在臘月二十五,當然北方的船家并不遵循“船五”的習俗。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的主要是中國的東北和華北地區,而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地區則要多一些。

          另外,海南的小年則在農歷十五元宵節。山東有些地方又是在六月初一過的小年,安徽北部和南京地區把過小年和過元宵合在一塊,特別熱鬧;云南部分地區是正月十六。

          小年是干什么的

          小年又稱祭灶節、灶王節,掃塵日。

          小年,并非專指一個日子,由于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掃塵、祭灶等。民間傳統上的小年是臘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著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古老傳統。從清朝中后期開始,帝王家就于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因此北方地區百姓隨之效仿,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小年也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干干凈凈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

        【南方小年吃什么】相關文章:

        小年吃什么好03-01

        北方小年傳統習俗吃什么12-19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吃什么12-18

        南方的作文11-12

        南方的秋作文07-12

        南方的夢作文05-09

        南方的夏作文09-26

        端午南方大暴雨的問題04-28

        南方的情懷北方的你作文07-26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