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三年級科學下冊各課知識點整理

        時間:2022-12-14 09:27:04 好文 我要投稿

        三年級科學下冊蘇教版各課知識點整理

          漫長的學習生涯中,大家都沒少背知識點吧?知識點就是“讓別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過練習我能掌握”的內容。為了幫助大家更高效的學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科學下冊蘇教版各課知識點整理,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級科學下冊蘇教版各課知識點整理

          三年級科學下冊各課知識點整理1

          第一單元 土壤與生命

          《土壤與生命》的教學內容是根據《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內容標準——地球與宇宙的具體內容標準——地球的物質之一:巖石、沙、土壤來組織的,目的是以土壤為話題,把土壤當成一個認識的材料,運用多種方法和多種感官去認識一個物體,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1、我們周圍的土壤

          讓學生通過觀察知道土壤里有沙、石塊、枯枝落葉、小蟲、蚯蚓等;土壤與生命有密切的關系。

          2、了解土壤

          知道土壤是巖石微粒、空氣、水和腐殖質的混合物;知道土壤分為三類:沙含量特別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別多的是黏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能用實驗證明不同種類的土壤滲水性和含水性不同。

          3、肥沃的土壤

          表層土的養分來自腐爛的動植物的遺體,它們被稱為腐殖質。腐殖質越多,土壤越肥沃。蚯蚓在土壤里不僅可以松土,還可以制造肥料,使其生活的環境更肥沃,利于植物的生長。蚯蚓是益蟲,我們要保護蚯蚓。蚯蚓是“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4、土壤的保護

          土壤是覆蓋在地球表面的一層疏松物質,它為植物提供養料和水分,土壤也為動物提供了生存棲息之地。她是我們人類和動植物共同的家園。正是因為有了土壤,才有了這美麗可愛的世界。使學生知道人類的許多行為是破壞土壤的,如亂砍森林,亂丟廢棄電池,濫施化肥等。我們要保護土壤,保護環境。

          第二單元 植物的一生

          《植物的一生》是建立在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的認知基礎之上的,它將帶領學生對植物從種子的萌發到根、莖、葉、花、果實的形態功能做較深層的研究。同時引導學生開展一次長周期的“種植物”活動,這是對一個生命周期做連續觀察、記錄、描述的活動,是一次親身經歷植物生長每一個階段的活動。

          1、果實和種子

          知道什么是果實,什么不是果實,知道果實有果皮,內部有種子。種子的萌發需要適量的水分和適宜的溫度。了解種子傳播的途徑,一是借助外力,如風力、水力、動物和人類的攜帶,如蒲公英的種子是借助風力來傳播的。二是依靠自身所產生的力量。

          2、根和莖

          認識根和莖的不同形態。知道根將植物牢牢地固定在土壤中,同時根又從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長所必需的水分和養料。莖把植物身體的各部分連成一個整體,它承擔著運輸的任務——把水和土壤中的養料從根部運送到葉子中去,又把葉子制造的“食物”傳送給植物的其他部分。

          3、葉和花

          大多數植物是利用陽光、水分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在葉子里自己制造“食物”,

          植物生長需要的營養物質絕大部分是靠自己的綠葉制造的。知道一朵完整的花它有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有的花缺少其中的一部分或多部分,它們是不完全花;ǚ鄣膫鞑ビ凶曰▊鞣酆彤惢▊鞣;異花傳粉是植物界最普遍的傳粉方式,主要有風媒花和蟲媒花。

          4、植物和我們

          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都有可能被我們食用,它們含有不同的營養,而這六個部分正是一株完整的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為人類和動物提供了氧氣和食物等,對人類的貢獻太大、太多了,我們需要植物、我們要熱愛植物。

          第三單元 固體和液體

          本單元是依據物質世界板塊中關于“物體的特征”等具體內容標準建構的,它指導學生利用多種方法認識固體和液體,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學生在現階段完成對固體和液體的認識,體現“要想全面認識一個事物,就需要多種多樣的方法的設計思路”。通常情況下,物質有三種主要存在形式:固態、氣態、液態,各種形態的物質具有不同的特征,本單元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引領學生利用多種方法認識固體和液體,諸如輕重、軟硬、形狀、顏色、沉浮、溶解等方面的一些特點。

          1、認識固體

          固體能保持一定的形狀和體積。液體具有流動性,沒有一定的形狀。固體和液體都不易被壓縮。知道不同顆粒狀的固體混合前后重量不變,體積改變。

          2、把固體放到水里

          把固體放入水中,有的會溶解,有的不會溶解,在不溶解的物體中又有的會沉,有的會浮。意識到固體的沉和浮不是由其輕重決定的,利用固體在水中的這些性質,可以方便我們的生活。

          3、認識液體

          不同的液體在顏色、形狀、味道、氣味、透明度、輕重、粘稠度、表面張力等方面具有不同的性質。重點要認識液體輕重、粘稠度、表面張力等性質。

          4、把液體倒進水里去

          液體在水中也有沉浮現象,熱水會浮在冷水上。液體倒入水中后重量無變化,體積有變化。

          5、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

          知道改變物體形狀、借助漂浮物、改變自身重量或水里加鹽的方法可以使沉下去的物體浮起來。通過實驗找出使沉在水下的物體浮起來的方法。

          第四單元 關心天氣

          《關心天氣》本單元是根據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關于天氣變化現象和對天氣的觀測,以及天氣變化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等方面的內容來建構的。通過認識現象和展開觀測活動,使學生更加關注天氣,初步掌握觀測天氣的方法,加深對天氣變化的認識。由于小學生在通常情況下只是被動地關心天氣和接受天氣變化的事實,在成人的要求或指導下改變衣著,以及在氣溫和環境的變化下被迫地改變行為方式,缺乏主動關注天氣、了解與認識天氣變化的主動意識行為,所以本單元的建構充分體現了調動主動學習意識進行有意識學習的理念,將學生從被動應對者導向主動探究者。

          1、今天天氣怎樣

          知道可以用氣溫、濕度、降水量、氣壓、風力與風向等來描述天氣。天氣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并影響人類活動,比如從氣溫、降水、風力等方面綜合考慮每年5月最適宜攀登珠峰。知道一些常見的天氣符號。

          2、氣溫有多高

          同學們能正確使用溫度表,掌握溫度的正確讀寫方法。一天中的溫度早晚低,午后高;最高時并不在正午,一般在14時左右。百葉箱安放的位置都要求在離地1.5米的空曠草坪上,連每天記錄的時間也是一樣的。

          3、雨下得有多大

          降雨量的等級劃分: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雨下得大小會影響我們生產及生活的許多方面。

          4、今天刮什么風

          知道人們把風吹來的方向叫做風向,把風速叫做風級。風向標可以測出風向,風力計可以測出風速。風速有0~12級共13個級別。

          5、氣候與季節

          了解四季的氣候特征,知道一些動植物的季節性變化。

          第五單元 觀察與測量

          本單元主要是根據內容標準中“能針對問題,通過觀察、實驗等方法收集證據”,“尊重事實,對收集到的證據能做到原始記錄,并注意保留且不隨便涂改原始數據”的表述建構的。本單元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觀察。第二部分,測量。科學課的教學要重在“探究”,這是本冊教材乃至全套教材的靈魂。要徹底打破“教知識”、“教書本知識”的舊的教學觀,必須從讓學生“親身經歷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人手,帶領學生親自去種,親自去養,親自去觀察、測量、記錄、整理數據、做總結報告,以及討論交流、自我評價。教師要創造機會讓學生去親身經歷(哪怕是觀察)一次這樣的活動,他們所獲得的東西也是課堂上所無法給予的。

          三年級科學下冊各課知識點整理2

          1、要準確地知道物體的冷熱程度,要用(溫度計)。我仔細觀察溫度計,發現溫度計上有(刻度 、標記 、數字)。

          2、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通常用(攝氏度(℃))來表示。

          3、測量水溫,要注意:手拿溫度計的(上端);將溫度計的下完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視線與溫各度計液面(持平);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時)讀數;讀溫度計時(不能離開被測的水)。

          4、水燒開時的溫度大致是100℃;水結冰時的溫度是 0 ℃。

          5、對于一個物體來說,溫度下降,說明物體的(熱量減少);溫度上升,說明物體的(熱量增加)。

          6、水和冰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相同點:無色、無味道、無氣味、透明、有一定體積。

          不同點:冰有固定形狀,不會流動,堅硬,是固體。而水無固定形狀,會流動,柔軟,是液體。

          7、加快冰的融化的方法: (1)把冰放到溫度更高的地方。(2)把冰放到陽光下曬。(3)用手把冰焐化。

          8、在碎冰里(加入較多的食鹽)可以制造更低的溫度。

          9、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叫(蒸發),水蒸氣遇到較冷的玻璃杯會形成小水滴,這叫(凝結)。

          10、云:水蒸氣受冷凝結而成的小水珠,飄浮在高空。

          露:水蒸氣遇到冷凝結在所接觸的物體上。

          霧:水蒸氣受冷凝結而成的小水珠,飄浮在低空。

          霜:低空的水蒸氣在0℃以下受冷變化成的冰晶。

          雪:高空的水蒸氣在0℃以下受冷變化成的冰晶。

          11、水受熱時體積會(膨脹),水受冷時體積會(縮小),我們把水的體積的這種變化叫(熱脹冷縮) 。

          12、水在自然界有不同形態,有時是液態,有時是固態,有時是氣態。江河中的水日夜不停的流入海洋。海洋里的水也不會溢出來,江河里的水也流不完。這是什么原因?

          答:因為水的形態是可以轉化的,水能三態循環。也就是江河、海洋中的水經過蒸發后形成水蒸氣,水蒸氣遇冷又形成雨,雨水又會流回江河中,如此進行循環。

          13、夏天,剛從冰箱里取出的飲料上不一會就回有小水珠,為什么?

          答:由于剛從冰箱里取出的飲料很涼,會使它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冷卻下來,因而在杯壁上形成小水滴。這種現象也就是凝結。

          14、影響水蒸發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答:溫度的高低;液體表面積的大小;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速度等。

          15、雨過天晴后,地面上的積水到哪里去了?

          答:地面上的積水都蒸發,變成了水蒸氣。

          16、裝滿碎冰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許多小水珠,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從哪里來?

          答:空氣中有大量的水蒸氣,盛冰的玻璃杯使它周圍的空氣中的水蒸氣冷卻下來,因而在杯壁上形成了小水滴。

          17、如果在冰中加入大量的鹽,會有什么現象發生?

          答:玻璃杯壁上就會出現一層冰霜,是因為冰中放鹽后使冰的溫度降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0攝氏度以下玻璃杯外壁的小冰晶就直接變成了小冰晶。

          18、測量人體溫度的溫度計叫(體溫計),它的測量范圍一般在 35℃ - 42℃之間,因為人體正常體溫是37℃。

          19、溫度計(越往下數字越大),說明是零攝氏度以下,讀數時要(從上往下)數,寫溫度時前面加“—”,表示零下。溫度計(越往下數字越小),說明是零攝氏度以上,讀數時(從下往上數)。

          三年級科學下冊各課知識點整理3

          1.空氣沒有味道、沒有氣味、沒有顏色、沒有形狀、會流動、占據一定的空間、能被壓縮。像粉筆、水一樣,空氣占據一定的空間。空氣可以被壓縮,壓縮空氣具有彈性。

          2.壓縮空氣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答:①充氣城堡,②射釘槍射釘,③足球充氣,④噴水壺噴水,⑤輪胎充氣,⑥充氣床墊。

          3.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通過實驗證明空氣是有質量的?茖W家用精確的實驗測得:在接近地面處1升空氣的質量約為1.29克,相當于3枚回形針的質量。

          4.可以用天平測量空氣的質量。電子天平的使用方法:

          5.空氣具有流動性?諝馐軣岷髸蛏狭鲃印峥諝馍仙哂型屏。同體積的熱空氣比同體積的冷空氣輕,所以會上升。

          6.自然界中風的形成:大氣受太陽輻射,受熱不均,導致形成冷熱空氣,空氣循環運動,就形成了風。

          7.為什么暖氣片都有安裝在房間的低處?答:熱空氣向上走,冷空氣向下走,這是利用熱空氣流動的原理。

          8.為什么冷藏柜可以不加蓋子?答:冷藏柜里冷空氣含量大,冷空氣是不會上升的,可以持續低溫冷存東西。

          9.生活中還可以用哪些方法制造風?答:扇扇子,吹頭發,吹風車,擠袋子。

          10.土壤是覆蓋在地球表面的一層疏松物資,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夠提供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土壤由水、空氣、砂、黏土、腐殖質等組成。土壤是人類和動植物共同的家園。

          11.仔細觀察挖來的土壤,你在里面發現了哪些東西?答:①菜園土里有:沙子,小蟲,石塊,泥土,枯枝葉;②花園土里有:黏土,沙子,小石頭,螞蟻,蚯蚓,蝸牛殼,枯枝葉。

          12.土壤中有大顆粒的沙粒、中等顆粒的粉粒和細小顆粒的黏粒。人們根據三種顆粒含量的不同,將土壤分為三類:沙粒含量較多的叫作沙質土,黏粒含量較多的叫作黏質土,沙粒、粉粒、黏粒三者含量差不多的叫作壤土。

          13.仙人球的生長習性:耐高溫、干旱、貧瘠,不喜潮濕:水稻的生長習性:喜高溫、潮濕,對土壤的保肥和供肥能力要求較高。

          14.土壤里表層土的養分被稱為腐殖質。動植物遺體在土壤中腐爛分解后,形成了腐殖質,腐殖質是供植物生長的肥料。腐殖質越多,土壤顏色越深,越肥沃。

          15.土壤中生活著許多小動物(如蚯蚓等),它們為腐殖質的形成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在土壤中打洞,幫助土壤通氣;通過吞食和排泄,增加土壤的肥力;通過身體的活動,促進各種營養物質與土壤顆粒的混合…它們是植物生長的好幫手。

          16.可以通過哪些方法來改良土壤的肥力?答:不是所有的表層土都是肥沃的,如山體的表層土就因經常受雨水的沖刷而流失,所以山上的土壤往往比較貧瘠。所以人們常用種植綠肥覆蓋農田、多施農家肥和收集落葉及果蔬垃圾漚肥等方法改良貧瘠的土壤。

          17.土壤對動植物和人類有哪些貢獻?答:土壤為植物生長提供養料、水分,為動物生存提供棲息地。土壤與人類生存所需要的糧食、蔬菜等食物息息相關(生產糧食,種植蔬菜)。

          18.植物是怎樣保護土壤的?答:植物是通過根系保護土壤的。植物根系可以保護水土,避免及減少土壤表層的沙化及流失;植物的根系可以提高土壤的抗侵蝕性能,從而減少及避免被風化,石化;植物根系的分泌物可以活化土壤。

          19.舉例說明人們的一些活動對土壤產生的影響:①植樹造林、修筑梯田、輪作和休耕可以保護土壤;②砍伐森林、開窯燒磚、過度放牧、生活及工業廢水、垃圾污染,噴灑農藥都會破壞土壤。

          20.我們可以為保護家鄉的土壤做些什么?答:不亂噴灑農藥、積極回收垃圾,植樹造林、宣傳環保、保護環境,保護蚯蚓等。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21.固體有確定的形狀、體積和質量。固體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變原來的形狀或大小,但構成物體的物質狀態沒有改變。兩種固體混合前后質量不變,體積改變。

          22.液體沒有固定的形狀,但有確定的體積和質量。面糊、牙膏是水與固體的混合物。不能說它們既是固體又是液體。油、牛奶、水、蜂蜜和汽油是液體;飄動的煙、流動的沙不是液體。?

          23.測量液體的體積常用的工具是量筒。24.靜止的水平面一般都保持水平,我們稱之為水平面。

          25.物體能溶于水的量有一定的限度。不同的物體在相同體積的水中溶解量是不同的。熱水杯中的食鹽溶解得更快。溫度能影響物質的溶解快慢。100毫升水中能溶解36克鹽,能溶解204克白糖。100毫升水中能溶解白糖比鹽多。

          26.用過濾的方法分離水中的不溶物。用蒸發的方法分離水中的溶解物。

          27.自然界中,有的水域大,蓄水量多,如江、河、湖、海;有的水域小,蓄水量少,如池塘、小溪、山澗。除了天然形成的水域,還有人工水域,如水庫。河流與湖泊是重要的淡水資源,也是許多生物的家園。

          28.自然界的地下水總量約占淡水總量的30%。由于地表土質疏松多孔,一部分雨水或積雪融水會滲透到地下土層和巖石的空隙里,它們是地下水的主要來源。

          29. 中國有400多個城市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源。由于過度開采,地下水越來越少,人們想出各種辦法補充地下水,以增加地下水儲量。如鋪設透水路面、雨水回灌地下等。

          30.地球上海洋面積約為3.62億平方千米,約占地球表面積的70.8%,海水約占地球上水資源總量的97.2%。海洋里生活著20余萬種生物,其中90%以上的海洋生物生活在淺海,還有許多生物生活在海岸邊。除了生物資源,海洋還蘊藏著豐富的礦物資源、化學資源和動力資源,所以它被稱為“人類的資源寶庫”。海洋中的鹽類物質使海水又苦又咸。海洋是許多動植物的生活環境。海洋中的綠藻是大氣層氧氣的主要生產者之一

          31.水有哪些用途?答:維持動植物生命存活;灌溉農田;水上運輸;水力發電。

          32.缺水對人們的生產生活有什么影響?答:水是生命之源,缺水會危及到人類和動植物的生命;絕大多數化學反應都是需要水做介質的,缺水會嚴重影響工業生產;缺水無法進行農業生產。

          33.人類的生產生活離不開誰。為了珍惜寶貴的淡水資源,人們想到了各種各樣的節約用水的方法:農田灌溉;循環用水;使用節水產品。

          34.家庭中的節水措施:

          ①刷牙時關水龍頭;

         、谟么笸笆占瘡U水;

          ③使用淘米水澆花。

          35.認識呼吸器官并了解它們的作用:

          36.地球上,除了人需要氧氣以外,其他動物都需要氧氣才能生存,就連河里和海里的魚也離不開水中的氧氣。人和動物從空氣中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這樣,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不會越來越多,氧氣也不會用完。

          37.人一次呼出的最大氣體量就是肺活量。小學生的肺活量不應低于1000毫升,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2500—4000毫升,有些運動員的肺活量可達6000毫升以上。肺活量大的人,身體供氧能力強。

          38.哪些體育鍛煉方式可以增加人的肺活量?答:①擴胸運動;②伸展運動;③慢跑;④腹式呼吸;⑤游泳。(運動后,人體的呼吸頻率會加快,休息一段時間后呼吸又恢復到安靜狀態下的頻率。)

          39.你知道哪些保護呼吸器官的方法?答:①空氣不良時出門戴口罩;②不吸煙,遠離二手煙;③經常開窗通氣;④經常用淡鹽水漱口;⑤積極參加體育運動。

          40.什么樣的飲食習慣有利于消化健康?答:①細嚼慢咽,不吃過冷或過熱的食物;②飲食清淡少油膩,搭配要合理;③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辛辣食品;④食量適中,不暴飲暴食。

          41.食物中可以被人體吸收利用的物質叫營養素。糖類、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水和膳食纖維是人體所需的七大營養素。

          42.認識人體的消化器官,了解食物的消化過程:

          43.中國兒童平衡膳食算盤:

          三年級科學下冊各課知識點整理4

          第一單元植物的生長變化

          1.綠色開花植物一般是用種子繁殖后代的。

          2.播種前,挑選那些飽滿、沒有受過損傷的種子的過程叫選種。

          3.種子萌發先長根,再長莖、葉,根總是向下生長的,根的生長速度很快。

          4.植物的根能夠吸收水分和礦物質,還能將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植物的綠葉可以制造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養料,植物生長所需的養料是由植物綠色的葉依靠太陽提供的能量,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成的。

          6.綠色開花植物如鳳仙花的身體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組成。

          7.植物的生長過程中需要陽光、溫度、土壤和適宜的水分等條件。

          8.植物的莖具有支撐植物和運輸水分和養料的作用。能從下到上將根吸收的水分和礦物質運輸到植物的各個部分;從上到下將植物制造的養料運輸到植物的各個部分。

          第二單元動物的生命周期

          1.雞、青蛙、魚、烏龜等動物都產卵,卵是動物生命的開始。

          2.蠶卵的孵化需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在放蠶卵的盒子上要扎些不孔,因為蠶卵需要呼吸。

          3.蠶寶寶最愛吃的食物是桑葉,蠶能吐絲結繭,蠶寶寶的生長過程中,要經過四次蛻皮,蠶和蝴蝶等昆蟲的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蠶蛹被繭包裹,繭能起到保護蛹的作用。蠶蛹經過10-15天,會變成蠶蛾,蠶蛾是蠶的成蟲,分雌蛾和雄蛾。雌蛾和雄蛾配后,雌蛾產卵繁殖后代。

          4.養蠶、抽取蠶絲,是我國的偉大發明之一。遠在4000多年以前,我國勞動人民就開始養蠶,利用蠶絲織成華麗的絲綢和各種絲織品,并遠銷國外。

          5.蠶的一生是不斷生長變化的,要經歷蠶卵、蠶、蛹、蠶蛾四個不同形態的變化階段。

          6.蠶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對足。蠶長到一定階段會長出新皮,換下舊皮,這叫蛻皮。

          7.蠶的一生會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這一過程稱為蠶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約為56天;自然界中的動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人也要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人和動物一樣也具有生命周期。

          8.影響蠶生命和變化的因素有食物、氣溫、有害氣體、疾病等。

          第三單元磁鐵

          1.磁鐵能吸引鐵制的物體,這種性質叫磁鐵。磁鐵隔著一些物體也能吸鐵。

          2.磁鐵上磁力最強的部分叫磁極,磁鐵有兩個磁極。一個磁鐵摔斷了也有兩個磁極。

          3.磁鐵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極叫南極,用“S”表示;指北的磁極叫北極,用“N”表示。

          4.磁鐵的同極相互排斥,異極相互吸引,兩個磁極的作用是相互的。磁懸浮列車就是根據同極相互排斥的原理制造的。

          5.兩個或多個磁鐵吸在一直,磁力大小會發生改變。

          6.指南針是作用磁鐵能指南北的性質制成的指示方向的儀器。鋼針經過磁鐵沿一個方向磨擦可以變成磁鐵。

          7.被稱為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針叫司南,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

          8.磁鐵的用途和它的性質是相聯系的。

          9.檢驗沒有標明南北極的磁鐵可以采用懸掛法、指南針驗測法、磁鐵檢測等。

          三年級科學下冊各課知識點整理5

          第一單元:微小世界

          1、放大鏡是(凸透鏡),凸透鏡具有(放大物體圖像)的功能。

          2、(放大鏡)能把物體的圖像(放大),顯現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細微之處)。

          3、放大鏡鏡片的特點是(透明)和(中間較厚、邊緣薄)。只要具有放大鏡片透明、中間較厚的結構(比如加滿水后的燒杯、燒瓶)等,就具有同樣的(放大)功能。

          4、放大鏡正確使用方法有(移動放大鏡)和(移動被觀察的物體)。放大鏡的放大倍數和(鏡片的直徑大小)沒有關系,和(鏡片的凸度)有關。放大鏡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數也越大)。

          5、人類最早使用的凸透鏡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紀,英國一位主教格羅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裝置的應用,他的學生(培根)根據他的建議,設計并制造出了(眼鏡)。

          6、蒼蠅落在堅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還能在上面爬行,這和它(腳的構造)有關。

          7、使用工具能夠觀察到許多用(肉眼)觀察不到的(細節)。如通過(放大鏡)能觀察到蒼蠅的(復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內側)、蝴蝶翅膀上布滿彩色小鱗片是(扁平的細毛)

          8、昆蟲的“嗅覺”很靈敏,據說是因為它們的(觸角),觸角就是它們的(“鼻子”)。

          9、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可以使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顯微鏡)的發明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大飛躍,把人類帶入了一個(微觀世界)。10、食鹽、白糖、堿面、味精的顆粒都是(有規則幾何外形)的(固體),人們把這樣的固體物質叫做(晶體)。

          11、許多巖石由(礦物晶體)集合而成。如花崗巖由(長石、云母、石英)等礦物晶體組成。

          1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體物質都是(晶體)或由(晶體)組成。晶體形狀(多種多樣),但都很有規則。有的晶體較大,肉眼可見,有的較小,要在放大鏡或顯微鏡下才能看見。

          13、生物學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屬結構的(顯微鏡),發現了(微生物)。為了看到更小的物體,人們又研制出(電子顯微鏡)和(掃描隧道顯微鏡)。電子顯微鏡可把物體放大到(200萬倍)。

          14、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復合顯微鏡在世界上第一個看了(細胞)。

          15、顯微鏡主要由(目鏡)(調節旋鈕)(物鏡)(載物臺)(反光鏡)等組成。

          16、實驗證明洋蔥表皮是由(細胞)構成的,研究事實說明生命體是由(細胞)組成的。

          17、(細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結構單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單位)。

          18、生命體細胞具有(消化)(呼吸)(排泄)(生長)(發育)(繁殖)(遺傳)等功能。

          19、我們還可以利用(干草)培養微小生物。

          20、我們知道的微生物有(草履蟲)(變形蟲)(眼蟲)(喇叭蟲)(鼓藻)(船形硅藻)等。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構造和功能),以適應周圍的環境。

          21、通過觀察我們知道電視機的屏幕其實是由(紅)(藍)(綠)三種顏色組成。

          22、蚜蟲喜歡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蟲的大小如(針眼),蚜蟲的天敵是(草蛉)。

          23、觀察工具發展的流程圖:肉眼—放大鏡—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掃描隧道顯微鏡。

          24、人類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1)利用顯微鏡發現細菌、病毒、抵抗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釀酒、發面、制作醬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處理垃圾和污水。

          第二單元:物質的變化

          1、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所有的物質都在不停地運動。我們能直接或間接觀察到的實際存在的東西都是(物質)。

          2、我們要使鐵絲發生變化,可以采用(折)、(拉)(錘打)等方法。3、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狀態、形狀、大小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于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

          4、金屬湯匙取一小勺白糖放在蠟燭火焰上慢慢加熱,白糖會(熔化)、(炭化)。

          5、我們可以用(篩網)分離沙和豆子的混合物。沙和豆子的混合是物理變化。

          6、有些物質混合后不會生成新的物質,如(白糖)和(水)混合;有些物質混合后會生成新的物質,如(小蘇打)和(白醋)混合。

          7、米飯在我們咀嚼的過程中,變得有(甜味)了,這是因為米飯中有一種叫(淀粉)的東西,在被我們咀嚼過程中發生了變化。

          8、淀粉遇到碘酒顏色會變成(藍色),產生了一種藍色的新物質。

          9、小蘇打和醋混合產生大量的氣泡,生成新的氣體,這種氣體能使燃燒的細木條熄滅,說明這種氣體(不支持燃燒)。

          10、我們周圍世界物質的`變化一般分成兩類,即(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瘜W變化伴隨的現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征是(產生新的物質)。

          11、物質發生化學變化過程,往往伴隨產生種.種現象,如(發光發熱)、(產生氣體)、(改變顏色)、(產生沉淀物)等。

          12、物質變化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利用(物質的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了溫度計,這種變化屬于(物理變化);又如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斷增加,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土地沙漠化等環境問題日趨嚴重。

          13、通過觀察比較鐵片和鐵銹,我發現鐵銹是(紅褐色)、(有空隙)、(沒有光澤)、(不導電)、(不能被磁鐵吸引)、(粗糙)等。

          14、鐵生銹與(水和空氣)有關,在日常生活中,鐵生銹的快慢與(水的多少)關系很大。

          15、用鑷子夾住鐵釘并將一部分浸入硫酸銅溶液中,過一會兒取出鐵釘,可以發現浸入溶液的鐵釘表面有(新物質附著),同時藍色的硫酸銅液體顏色會(變淺),這種變化屬于(化學變化)。

          16、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產生的氣體(二氧化碳)具有的特征是(不支持燃燒)、(比空氣重)、(無色透明)。

          17、含有淀粉的食物:玉米、土豆、番薯、蘋果、面包、饅頭、南瓜。不含淀粉的食物:花菜、胡蘿卜、白蘿卜、菠菜、番茄、桔子、白糖、洋蔥18、在生產實踐中,人們一般采用什么方法防止、減緩鐵制品生銹的速度?

          答:

          (1)制成合金;

          (2)鐵制品表面涂防護層;

          (3)保持鐵制品表面的潔凈和干燥。

          第三單元:宇宙

          一、填空題:

          1、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它的半徑大約為地球半徑的(四分之一),它的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體積是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質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與地球之間的平均距離約(38萬千米),晝夜溫差(310℃)。

          2、1969年7月,美國的(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成功地在月球上著陸。第一個踏上月球的人是美國的(阿姆斯特朗)。

          3、月球環形山的形狀大多是(圓形),有(單個)的,有幾個(擠疊在一起的),也有(大環套小環的)。

          4、月球環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測中,公認的觀點是(隕石撞擊說)。

          5、月球圍繞地球(自西向東)逆時針方向運行。

          6、月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我們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陽)的光。

          7、月球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叫做(月相)。

          8、月相實際上是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

          9、古代人們對月相有特別的稱呼,“初一”稱為(新月),“十五”稱(望月)。

          10、月相在一個月中的變化規律是(上半月由缺變圓,下半月由圓變缺)。

          11、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環食)三種,月食只有(月全食)(月偏食)兩種;日食發生在(農歷初一),而月食發生在(農歷十五或十六)。

          12、太陽是太陽系中唯一的一顆(恒星),太陽的直徑約是(140萬)千米。

          13、當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上時,就會發生日食。當月球運動到地球的背面,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上時,就會發生月食。

          14、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由(八大行星及其衛星)、(矮行星)、(小天體)組成的一個天體系統。這些行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由近及遠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5、人們把看起來相互之間距離保持不變的星星分成一群,劃分成不同的(區域),并以(人、動物或其他物體)的形狀命名,人們把這些區域稱為(星座)。其中有一個星座的流星雨特別有名,這個星座就是(獅子星座)。

          16、大熊星座的明顯標志就是我們熟悉的由七顆亮星組成的(北斗七星)。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極星)。

          17、“夏季大三角”是指:天津四(天鵝座)、織女星(天琴座)和牛郎星(天鷹座)。

          18、天空中閃亮的銀河光帶,實際上是由(1000億—2000億)個(恒星)組成的恒星集團,被人們稱為(銀河系),它的直徑大約有(10萬光年)。銀河系不是宇宙的全部,類似銀河系這樣的星系還有(100億)個,人們把它們成為(河外星系)。

          19、光的傳播速度是每秒(30萬千米),(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離。

          20、我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火箭)發源地,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代)的古籍上就出現了(火箭)的名稱。

          21、我國的航天技術在世界上占重要位置,(神州)飛船圓了中國人的飛天夢想,(嫦娥一號)探月衛星又發射成功,將來我國宇航員還將(登月考察)。

          第四單元:環境和我們

          1、人們在生活中產生大量(垃圾)。丟棄的垃圾(危害環境)。目前主要處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焚燒),簡單的填埋和焚燒同樣會造成環境污染。

          2、填埋場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園、體育場),但不能(建筑房屋和種植莊稼)。

          3、(減少垃圾的數量)是從源頭上解決垃圾問題的辦法。

          4、(過度包裝)會造成(資源浪費)且產生大量垃圾,濫用塑料袋也會造成的(環境污染)。

          5、(重復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種方法來使用已用過的物品,它也是減少垃圾的方法。

          6、垃圾可分為: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生活垃圾一般可以分為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

          7、廚余垃圾包括:果皮、剩余飯菜等;可回收垃圾包括:紙制品、金屬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和橡膠等;有毒有害垃圾包括:過期藥品、注射器、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其他垃圾包括:磚瓦、陶瓷、衛生間廢紙。

          8、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須改變垃圾(混裝)的習慣,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分裝),它便于對有毒垃圾的處理。廢電池和醫療垃圾是一種需要謹慎處理的垃圾。

          9、(堆肥法)可以有效減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10、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的國家,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六位,按人均水資源量計量,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聯合國列為13個貧水國家之一。世界上有100多個國家嚴重缺水,其中最嚴重的有40多個。

          11、水的污染源可能來自(農業污水)、(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也可能來自動物的尸體等。由此可見,水污染主要是(人類活動)造成的。

          12、大多數地區的自來水水源取自(水庫)、(湖泊)和(河流)。自來水是主要的(飲用水),(飲用水源)不能洗澡。

          13、污水的處理比較復雜,一般要通過三種方法,即(沉淀)、(過濾)、(加入藥物進行滅菌)獲得凈化。

          14、我們面臨的污染有(垃圾污染)(水污染)和(大氣污染)。此外,還有“白色污染”(塑料制品)和(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等環境問題。

          15、(人類濫捕亂獵)和(過度開發利用),更使得許多生物資源瀕臨枯竭。

          16、(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有效方法,我國的(九寨溝)、(長白山)、(四川臥龍)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護區。

          17、填埋和焚燒的優缺點:填埋的方法:優點(比較方便,成本較低)缺點(占用土地,垃圾分解比較慢,可能會污染地下水);焚燒的方法:優點(占地少,避免污染地下水,熱量可以利用)缺點(消耗電能,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18、垃圾填埋場各部分的作用:襯墊:防止垃圾與土壤直接接觸;過濾液收集池和處理池:防止受污染的水滲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氣體排放管:把發酵生成的可燃性氣體和有毒氣體排走。監測井:隨時監測垃圾填埋場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的狀況。

          19、與“全球變暖”有關的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燃燒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氣、煤炭)產生的二氧化硫等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20、減少垃圾的方法有:

          (1)減少丟棄;

          (2)重新使用;

          (3)回收利用。

          21、請你制定一個家庭節水計劃:

          (1)洗手洗臉用水盆;

          (2)淘米水用來洗碗;

          (3)淋浴水用來沖馬桶;養魚水用來澆花草;使用節水器具等。

          三年級科學下冊各課知識點整理6

          一、校園生物大搜索

          1.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并分類記載的生物種類超過了200萬種,估計地球上現存的物種應有200萬—450萬種。

          2.科學家常常要對一個區域的動植物種類和分布情況進行調查。分區域觀察研究是科學研究常用的方法。

          3.調查校園中的動植物要注意:不要采摘植物和傷害動物;可以從腳印、糞便、毛等蹤跡推知躲藏起來的動物,經常飛來的鳥也應該記下來;找生活在地下的小動物要帶上小鏟,最好帶上放大鏡;可以用繪畫、拍照等適宜的方法記錄不知名的動植物等。

          二、校園生物分布圖

          1.校園里的動植物種類很多,生活的環境也各不相同。

          2.我國珍稀植物有珙桐、人參、水杉、銀杏、金花茶等。

          3.我國珍稀動物有大熊貓、藏羚羊、揚子鱷、白鰭豚、亞洲象、金絲猴等。

          三、多種多樣的植物

          1.用分類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辨別和研究動植物。

          2.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將植物分成不同的類別。如根據莖的特點植物可以分為木本植物(如:桃樹樟樹)和草本植物(如:狗尾草、水稻);根據生活環境將植物分為水生植物(如:浮萍)和陸生植物(如:雪松)。

          3.科學家主要是根據植物的特征對植物進行分類。他們根據植物有沒有花把植物分成了兩大類:開花的植物和不開花的植物。

          4.在植物王國中,已發現的種類有30多萬種,開花的植物約占一半以上。

          5.在不開花的植物中,蕨類、藻類、苔蘚類和開花的植物一樣,自己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料。

          6.不開花的植物包括蕨類(如:蕨菜)、藻類(如:紫菜)和苔蘚類(如:葫蘆蘚)植物等。

          7.屬于開花的植物有:桃樹、油菜花、鳳仙花、月季、金魚藻等

          四、種類繁多的動物

          1.科學家把動物分成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身體中有脊柱的動物叫脊椎動物,沒有脊柱的動物叫無脊椎動物。

          2.像螞蟻、蝗蟲、蜜蜂那樣,身體上有三對足的動物是昆蟲類;像金魚、鯉魚那樣,終生在水中生活,用鰓呼吸的動物是魚類;身體上長羽毛的動物是鳥類;直接生小動物,并用乳汁喂養小動物是哺乳動物。爬行動物:身體表面有鱗或甲,肚皮貼近地爬。兩棲動物:小時候在水里生活,用鰓呼吸;長大后在陸地生活,用肺呼吸。

          3.動物的身體構造和生命活動特征是科學家對動物進行分類的重要標準。

          4.在動物王國中,已發現的種類已經有150多萬種,是生命世界中類別最多的。而昆蟲又是動物王國中種類最多的,已知的昆蟲達到100多萬種,約占80%。

          5.脊椎動物是動物身體中長有脊柱,構造比較復雜的一類,它又可以分為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哺乳動物。

          脊椎動物:哺乳動物:蝙蝠、羊、兔、豬、鯨、海豹

          鳥類:雞、鴨、鵝、老鷹、大雁、貓頭鷹

          爬行動物:壁虎、蛇、鱷魚、龜、蜥蜴、甲魚

          兩棲動物:蟾蜍、蠑螈、娃娃魚

          魚類:海馬、鯽魚、鰻、泥鰍、黃鱔、鯉魚

          五、相貌各異的我們

          1.不同的生物有各種不相同的特征。

          2.我們不能找到兩個相貌完全相同的人。

          六、原來是相互關聯的

          1.植物的葉具有進行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的功能。仙人掌生活在缺水的沙漠,為了減少水分的蒸發,葉子退化成刺狀,莖綠色、肥厚多汁,承擔起光合作用和儲存水分的功能;松樹生活的區域較為廣泛,針形葉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有利于保持身體溫度;香蕉生活在水分充足的熱帶地區,葉子寬大,更有利于蒸發體內水分,調節植物體的溫度。植物所具有的不同的形態結構是它們長期適應生活環境的結果。

          2.在不同環境中生活的動物,也有明顯不同的形態結構。

          3.浮萍是水生植物中的浮水植物,根系退化,只有一根較細的根;小草和玉米都生活在陸地上,根既要將植物固定在土壤中,又要負責從土壤中吸收水分供植物體生活,因此它們都有龐大的根系。

          4.生物的形態結構與它們所生活的環境和生活習性相關聯。貓的腳有肉墊,在地上跑時發出的聲音較小,不易被捕食對象發現;帶鉤的鳥爪,容易抓住樹干,適宜生活在森林中,并有利于捕捉小動物;鴨的腳有蹼,可以用來劃水,適宜生活在水中;蒼耳種子上有刺,在陸地上生活容易被動物攜帶傳播;蓮子有較硬的外殼,可在水中漂流;蒲公英種子上有毛,容易隨風飄移。

          七、誰選擇了它們

          1.在田野中,綠色青蛙因為有好的偽裝而被保留下來,其它顏色的青蛙因為過于顯眼而被獵食者吃掉。

          2.生物學家對不同地方的生物個體進行比較時,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即同一種生物,愈冷的地方,個體就愈大,身體愈接近圓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越小。

          3.環境發生改變,動物的形態結構也相應發生變化。多樣的生物是由多樣的環境造成的。

          4.大自然的選擇使得生物發生變化,然而人工選擇也在豐富著物種的多樣性。

          5.在實驗中,我們發現大的球形燒瓶這個容器內的水溫降得慢,細而長的玻璃瓶這個容器內的水溫降得快。在大自然中,大而圓的動物的體形降溫慢。

          八、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1.地球是我們美麗的家園,各種各樣的生物,在這個家園中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它們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著。

          2.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

          3.每種生物都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人類的衣食住行離不開生物的多樣性。

          4.多樣的生物對我們人類有不同的價值。有的具有欣賞價值和科學價值,有的具有經濟價值,有的具有藥用價值。

          5.就像人類生活離不開生物的多樣性一樣,每一種生物也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樣性的環境之中。舉例:花繁殖后代需要昆蟲幫助傳粉;蒼耳靠動物傳播種子;動物排出的糞便可成為植物的養料;蝗蟲生活需要以水稻等植物為食物。

          6.保護生物多樣性,要從保護家鄉生物多樣性做起。

          7.人類是生物大家族中的一員,我們理應平等對待家族中的每一個成員。

          8.人類生活離不開植物:提供給人類做食物;供人類欣賞;提供給人類做藥材;人類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及學習用品;可以凈化空氣;提供給動物做食物。

        【三年級科學下冊各課知識點整理】相關文章:

        《項羽之死》文言知識點整理重點05-08

        《宇宙》 六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02-17

        七年級下冊第四課人生當自強知識點整理歸納04-25

        高二通用技術知識點整理02-18

        六年級《圓柱與圓錐》知識點整理02-22

        四年級上冊《線與角》的知識點整理02-18

        經典宋詩整理05-05

        經典的廣東俗語整理02-25

        整理房間的作文03-08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