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

        時間:2023-01-09 18:09:38 數學說課稿 我要投稿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 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數學說課稿 ,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 15篇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 1

          一、教材:

          1、教學內容: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九年級上第二章第五小節第一課時。內容是一元二次方程在幾何和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本節課在教材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一元二次方程》這一章是前面所學知識的繼續和發展,尤其是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等內容的深入和發展,是方程知識的綜合運用。學好這部分知識,為九下學習一元二次函數知識打下扎實的基礎,是后繼學習的前提。而本節內容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實際應用,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最后部分。當然,盡管是最后一部分內容,但在本章的2~4節探索醫院二次方程解法的過程中已經涉及到了一些關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應用題,因此學生對此并不陌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3、教學目標:

         。1)經歷分析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建立方程模型并解決問題的過程,認識方程模型的重要性,并總結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

         。2)通過列方程解應用題,進一步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教材的重點:

          掌握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5、教材的難點:

          建立方程模型。

          二、教法:

          選取現實生活中的題材,調動興趣,探索、解決問題,講練結合。

          三、學法:

          通過閱讀細化問題、逐步解決問題。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隱射教學目標

          1、觀察圖片:古埃及胡夫金字塔,古希臘巴特農神廟,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它們都是古今中外歷史上著名的建筑,在這些建筑的設計上都運用到了數學一個很奇妙的知識——黃金分割。

          2、釋疑:你想知道黃金分割中的黃金比是怎樣求出來的嗎?

          如圖,點C把線段AB分成兩條線段AC和BC,如果_______________,那么稱線段AB被點C黃金分割,點C叫做線段AB的黃金分割點,AC與AB的比稱為黃金比(0.618)。黃金比為什么等于0.618?方程能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嗎?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做。

          解:由_______________,得AC2=AB·CB,設AB=1,AC=x,則CB=1—x,代入上式,x2=1×(1—x),即:x2+x—1=0解這個方程,得x1=,x2=(不合題意,舍去),所以:黃金比≈0.618

          (二)一元二次方程還能解決什么問題

          例1:如圖,某海軍基地位于A處,在其正南方向200海里處有一目標B,在B的正東方向200海里處有一重要目標C。小島D位于AC的中點,島上有一補給碼頭;小島F位于BC上且恰好處于小島D的正南方向。一艘軍艦沿A出發,經B到C勻速巡航,一艘補給船同時從D出發,沿南偏西方向勻速直線航行,欲將一批物品送達軍艦。

         。1)小島D和小島F相距多少海里?

         。2)已知軍艦的速度是補給船的2倍,軍艦在由B到C的途中與補給船相遇于E處,那么相遇時補給船航行了多少海里?(結果精確到0.1海里)

          『分析』(設置一些小問題):

          ①你能在圖中找到表示小島F的點嗎?在本題中,實際要求的是什么?

         、谶@是一個路程問題,路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本題中,從出發到相遇,軍艦、補給船的航線路線分別是圖中的哪些線段?兩艘船的時間、速度、路程已知嗎?兩艘船的時間、速度、路程各有什么關系?

          ③你能用含有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來表示軍艦和補給船各自的路程嗎?

          ④你能借助圖中的特殊圖形解決本題的兩個問題嗎?

          解:

          (1)連接DF,則DF⊥BC,

          ∵AB⊥BC,AB=BC=200海里

          ∴AC=AB=200海里,∠C=45°

          ∴CD=AC=100海里DF=CF,DF=CD

          ∴DF=CF=CD=×100=100海里,所以,小島D和小島F相距100海里。

         。2)設相遇時補給船航行了x海里,那么DE=x海里,AB+BE=2x海里,EF=AB+BC―(AB+BE)―CF=(300―2x)海里,在Rt△DEF中,根據勾股定理可得方程:x2=1002+(300—2x)2,整理得,3x2—1200x+100000=0解這個方程,得:x1=200—≈118.4,x2=200+(不合題意,舍去)所以,相遇時,補給船大約航行了118.4海里。

          這部分教學設計意圖: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對一元二次方程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本課的學習中,我們聯系實際選取例題,通過這個例題詳細展示了應用題的分析方法、解題過程,要求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歸納解題的一般步驟,從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建立方程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 2

          小學低年級學生,在獨生子女日益增多的情況下,由于在家里受到嬌慣,獨立做事少等方面的原因,大多時間觀念淡薄,不知道珍惜時間,學習、生活懶散、松懈。然而,這些學生面對的社會,將是越來越講究效率,快節奏運行的,為進一步鞏固學生的道德認識,培養良好的道德行為,保持課內與課外教育的一致性,特意結合第五單元時、分、秒的內容設計珍惜時間這一節課,促使學生鞏固知識,同時把道德行為進一步深化。

          根據三年級學生好奇、好玩、好動的天性,在學生活動的過程中讓學生參與觀察、動手操作、比較討論等一系列的活動,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的思維可以得到盡情的跳躍,個性得到盡情的張揚,逐漸感受到班隊活動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戰性,達到活動的目的,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知識,明白道理。

          本次節課設計了五個環節:

         。ㄒ唬┲i語導入,激發興趣

         。ǘ┯H身體會,自主發現

         。ㄈ┮劳猩睿灾魈骄

         。ㄋ模⿲嵺`應用,寓練于樂

          (五)文化熏陶,情感升華

          注意從學生的出發,因此課堂各個環節的設計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將生活中有關的問題進行類比、分析、歸納,再加以總結,從而逐漸建立起較為規范化、系統化的行為知識,讓學生經歷一個從具體到逐步抽象的活動過程。同時,課堂教學流暢、生動,能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官,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的氛圍,滲透守時、惜時教育。抓住他們的好奇心,通過動手、合作、體驗學習等學生比較感覺興趣的活動,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和喚起他們的求知欲。達到活動的教育目標。,讓學生自覺養成遵守和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1、活動開始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創設現實生活場景,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入手,讓學生體會知識來源于生活,進而樂此不疲地進行學習。

          2、通過故事《一分鐘》提出問題,鮮明地揭示教育主題,指導學生討論完成,引起共鳴,深化道德認識。使學生懂得對于他們來說,一分鐘也很珍貴。從小樹立時間觀念,抓緊時間做好每一件事情,成為時間的主人,養成惜時的好習慣。

          3、拓寬知識、深化明理,為了深化主題教育,鞏固教學要點,在學生有了一定認識、初步明理的基礎上,記格言,用格言做書簽,

          4、讓學生在積極、多元的評價中建立信心、感受成功。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我們的教學,活動中不僅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用積極、及時的評價來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老師親切的鼓勵、由衷的贊嘆能激勵他們克服困難、繼續探索,甚至一個微笑、一個眼神都能給予他們肯定的暗示、無窮的力量。使學生始終以積極的態度、飽滿的熱情參與著教學活動。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 3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68、69頁例1!墩當党艘晃粩档目谒恪肥窃趯W生掌握了表內乘法和萬以內數的組成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教材在編排上注意體現新的教學理念,將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相結合,充分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兒童的年齡特點,創設學生熟悉的實際生活情境,使學生體會到口算的必要性,培養學生從數學角度觀察周圍世界的習慣,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實用價值,并在教學中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選擇,注重算法多樣化與算法最優化的運用,尊重每一名學生的獨特感受,同時也讓每一名學生都獲得不同的成功體驗。本課內容的一個知識生長點就是表內乘法,將整十、整百、整千數和一位數相乘轉化成表內乘法來進行計算,以此來滲透轉化的學習方法。為學習乘法估算和筆算乘法打下基礎。

          3、【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使學生經歷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過程,理解算理,學會口算方法。

          (2)、在數學活動中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3)、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提出乘法計算問題,解決問題,感覺數學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

          (4)、培養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觀察生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算理,掌握算法。

          教學難點:由算理想算法。

          二、說教法學法

          本節課的教學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本著體現計算教學新理念的原則,重視學生經歷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過程,為學生搭建平臺,逐步地去感悟哪種口算方法最優化,逐步熟練地運用口算方法并能有效地進行遷移。本節課教學的主要思路是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提出多位數乘一位數問題,并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會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通過觀察、比較、類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本節課的教學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設計。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屬于計算教學,計算教學往往枯燥乏味,而機械的訓練更使學生厭煩,導致學生對學習數學失去興趣。首先創設游樂園這個熟悉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更關注、更積極地參與下面的教學活動;然后提出多位數乘一位數的數學問題,鍛煉學生的提問及解答問題的能力,情景圖是和兒童生活緊密聯系的,學生的學習素材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和富有挑戰性的,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蘊藏著許多數學知識,激發了學生良好的學習愿望。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學生根據主題圖提出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由于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所以解決同一問題的策略也各不相同。因此,創設一種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給他們充分的時間空間思考、交流,在交流中探索10乘幾的口算方法,肯定鼓勵學生的獨特想法,保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3、遷移類推,發現規律。

          學生在9乘幾的基礎上計算10乘幾,再由10乘幾推出幾十、幾百的數乘一位數,使學生自己能夠發現并得出整百、整千的數乘一位數的計算規律,再呈現一組有規律的乘法算式,通過觀察、比較、類推出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簡便算法,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為后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4、課堂反饋,檢查效果。

          練習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我圍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設計了兩個層次的練習:(1)基本練習;(2)解決問題,這些練習既重視基本訓練,又注意了綜合性訓練,層次比較鮮明,這樣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練習設計,體現了練習的坡度,把握了練習的難度,使得絕大部分學生能當堂達成目標。

          三、說教學過程:

          第一、 觀察主題圖,提出數學問題

          1、導入:師:大家喜歡去游樂場玩嗎?現在我們一起去游樂園玩一玩。

          出示主題圖:

          2、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從圖中你得到哪些數學信息?

          3、大家看到小精靈聰聰的話了嗎?一起讀。(生提出問題時,讓2名學生說出算式)

          第二、解決問題,探究算理。

          (一)探究10乘幾的算理

          師:小精靈聰聰也提出了一個問題:出示例1的第(1)題:坐旋轉木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錢?10人要多少錢?(問題寫在紙上,用幻燈放映)

          2、學生獨立思考進行計算。(齊讀題目,先解決第一個問題,再解決第二個問題)

          生匯報,老師板書:2×9=18(元)(你是怎樣想的?)

          2×10=20(元)

          3、探究10乘幾的算理

          師:2×10沒有乘法口訣,你是怎樣想的?(前后桌四人為一組說一說你的想法,看看哪一組想到的的方法最多)

          學生的回答中,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9個2的和是18,再加上一個2是20。(2×9=18,18+2=20)

          (2)看成10個2相加來計算 (2+2+2+2+2+2+2+2+2+2=20)

          (3)2×10表示2個10相加,所以是20。(10+10=20)

          (4)用1乘2等于2,再在2的后面添上一個0。(板書:1個十×2=2個十 )

          老師把4種算法都板出來

          4、你最喜歡哪一種?說說理由。(優化算法)

          師:在后面的學習中,我們可以再試試,看看哪種方法最簡便。

          5、練習(每人一張答題卡)

          3×10 5×10 10×8 6×10 4×10 10×7

          展示,并讓2名學生說算法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加深學生對10乘幾的算理算法的理解。

          (二)探究20乘幾的算理

          1、出示例1的第(2)題:坐碰碰車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錢?

          2、學生齊讀題,自己解答,匯報,老師板書:20×3=60(元)

          3、探究20乘幾的算理

          師:你是怎樣想的?同桌互相說一說。

          學生的回答中,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將20×3看成2×3=6,再添上一個0,就是60了。(即2個十×3=6個十 )

          (2)因為10個3是30,所以20個3是60 (20個3相加)

          (3)20×3表示3個20相加,(20+20+20=60。)

          把算法板出來

          4、你最喜歡哪一種?說說理由。

          (三)口算練習,小結算法。

          1、口算400×5=

          師:我們來看這個算式,看誰的反應最快。老師板出題目,生說算法。(讓幾名學生說算法)生匯報,老師板答案。

          2、做一做:看誰算得又快又準。

          師:有沒有信心接著下面的挑戰。

          30×9= 300×9= 3000×9= (寫在紙卡上放映)學生說答案,老師在題卡上寫出答案。

          師:大家是用什么方法算得又對又快?

          讓學生在體驗中,優化自己的口算方法。

          3、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板課題:口算乘法)我們通常把這類題目轉化為表內乘法來計算,先把題目看作表內乘法,計算出積后,再看因數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4、質疑。

          師:請同學們把書打開69頁,認真看一看。有不明白的嗎?

          5、請同學們看課本68頁的主題圖,誰能用今天學到的知識提出一個用乘法計算的問題?(3名學生說)

          第三、鞏固練習,掌握應用。

          1、做練習十五第一題

          師:請同學們把書翻到71頁,練習十五第一題,自己把得數寫在課本上,看看誰寫得又對又快。

          先全班獨立口算,在課本上寫得數。展示一名學生答案,并讓學生說出3個算式的想法。

          2、做游戲:我出你答。

          師:現在我們做個“我出你答”的 游戲好嗎?老師說算式,你們說答案。(師說兩個)

          師:誰來說個算式大家答?(2-3名學生說)

          同桌兩人玩游戲,每人說兩個算式。

          3.做練習十五第2題、第3題。(先讓學生觀察圖中的數學信息,再解答)

          (1)讀題后,獨立計算。

          (2)學生匯報。

          (3)你是怎么想的?

          第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請說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嗎?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 4

          教學目的:

          1、經歷非整十的兩位數除以一位數上的個位是0的除法筆算方法的探索過程,掌握這種筆算方法。

          2、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造,逐步樹立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筆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不夠商1用0占位。

          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針對本課內容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學會質疑。

          二、自主探索,領悟算法。

          1、動手操作,分組活動,匯報交流,教師演示分法。

          2、列豎式計算。

          3、討論商的個位上為什么要寫0。

          4、驗算。

          5、小結。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1.2.3.5.6。

          2、討論交流,集體訂正。

          四、總結評價,點撥學法,全課小結。

          五、作業布置。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 5

          各位評委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來自XX系XX班的XX,今天我給大家說課的課題是《筆算乘法》第一課時內容。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目標與重難點、說教法與學法、說教學準備、說教學過程以及說板書和作業七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筆算乘法》是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兩位數乘以兩位數”中的第二節內容,在教材上包括63頁——69頁內容。本次說課是針對其中《筆算乘法》第一課時內容:筆算乘法中的不進位乘法(63頁——64頁)。

          本節內容隸屬于“數與代數”的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兩位數乘以整十兩位數的基礎上進行的,教材編排遵循了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原則,先介紹兩位數乘以兩位數中不進位的算法,再進行進位的算法。本節內容既承接了之前乘法學習中多位數乘以一位數的內容,又為之后三位數乘以兩位數打下堅實的基礎。

          新課程標準要求該學段的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運算技能,并能夠運用計算法則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這些要求可以通過本課的教學得以體現。

          二、說學情

          三年級的學生具有思維快速發展,注意力和表達能力強等認知和學習特點,同時,該階段的學生同樣具有個體差異大、情感變化強、意志力薄弱等弱點。可以說,在教育這個階段的學生時,教師如何通過合理科學的引導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行為習慣是重中之重。

          學生在學習本課之前,已經具備一定的數學運算能力,在接受新知識方面具有濃厚的興趣。但在計算中仍然存在馬虎大意的問題,在運用運算規則解決實際生活問題上存在一定的遷移難度。 這些特點對于本課的教學設計提出了新的思考。

          三、說目標

          與重難點 根據以上分析,結合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設計要求,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ㄒ唬┲R技能目標:通過問題解決,讓學生掌握兩位數乘以非整十不進位兩位數的計算法則;

          (二)數學思考目標:通過兩位數乘以整十兩位數到兩位數乘以非整十的不進位兩位數引導,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和體會數學基本思想和思維方式;

          (三)問題解決目標:通過具有生活情境的例題運算練習,讓學生形成由課本向現實生活情境的數學學習遷移;

         。ㄋ模┣楦袘B度目標:通過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鍛煉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和決心。 我把知識技能目標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把問題解決目標作為本課的難點。

          四、說教法與學法

          新課標理念要求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礎上建構知識。根據本課的內容特點,結合學情分析,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指導方法:

         。ㄒ唬┲v授法。通過乘法順序和數位對位等新知識的講解,讓學生明了兩位數乘以非整十不進位兩位數的運算規則;

         。ǘ┣榫敖虒W法。通過趣味性的情境呈現新知,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來;

         。ㄈ┖献魈骄糠āMㄟ^比較與研討不同計算方法的優點和不足,讓學生體會到相互間交流與探討的樂趣;

          (四)練習鞏固法。通過新知識學習之后的課堂訓練,鞏固所學知識,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

         。ㄎ澹┻w移式指導學習法。在學生充分掌握新知識的基礎上,教師列舉現實生活情境案例,舉一反三,讓學生能夠把所學運用到實際問題的理解和解決上。達到數學為生活服務的目的。

          五、說教學準備

          為了本節課的順利展開,我準備了教學PPT

          六、說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了四個環節完成本課的教學:

          環節一:復習導入,情境呈現(8分鐘)

          上課初試階段,我會由簡到難地呈現出一些復習題,如:10×10;30×40;90×70;19×20;38×80等。讓學生以小組之間“開小火車”的方式完成,每列“小火車”開的速度和正確率進行比拼,在復習舊知識的基礎上,把學生的學習狀態拉回到課堂上來。

          在學生逐步進入到學習狀態之后,我會呈現出一個新知識學習的教學情境:“小紅的媽媽帶著小紅去書店買一套課外書,這套課外書總共有12本,每一本的價格是24元。媽媽給小紅出了一個難題,問小紅總共需要付多少錢。你能幫助小紅解決這個問題嗎?你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小紅解決問題?”

          情境呈現之后,我再輔以小小的獎勵措施激勵,允許學生在獨立思考的情況下同桌或小組討論,引發學生的思考和競爭,從而順利過渡到教學活動中來。 [設計意圖]:上課初,學生注意力不集中,于是我采用了競爭性的復習導入形式,以由簡到難的問題逐步把學生的注意力拉回課堂;之后的情境呈現、獨立思考和小組討論環節,讓學生的思維充分發散,尋求多種問題解決的思路。

          環節二:成果評價,新知講授(20分鐘)

          1.在學生參與討論的時候,我會進行課堂巡視,發現不同的問題解決途徑,然后有針對性的讓學生呈現研討的成果并進行鼓勵,最終通過全班同學投票選擇最為便捷的運算方法。若是沒有學生呈現出本節課所要講解的方法,我會給出這種方法——兩位數乘以非整十不進位兩位數,以及其他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做出優劣性的評價。

          2.對于新知識的呈現,不可避免的存在運算規則和運算技能上的問題,這時我會板書具體詳細的計算步驟和程序,以及每個步驟上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和注意事項:包括數位對位法則,乘法順序法則,積的寫法順序法則等,并使用彩色粉筆以及醒目的箭頭標志和特殊符號使用給學生以清晰明了的提醒。

          3.在完成初步的新知識講授之后,為了加深記憶,我會讓學生復述整個運算流程和運算規則,然后通過學生的復述和我的補充,最終完成兩位數乘以非整十不進位兩位數的文字規則描述,并督促學生記錄在課本上。

          [設計意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的學習是學習者自我選擇和建構的過程,我在設計這一環節的時候,充分考慮到作為主體的學生自我建構能力,在學生自己比較與歸納的基礎上,通過師生之間的協商互助來達到問題解決。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構建一個易于學生理解的運算法則,更容易讓學生掌握新知識。

          環節三:隨堂練習,鞏固提高(8分鐘)

          上述環節進行之后,我將布置教材63頁“做一做”中的8個題目,讓學生隨堂練習,同時,我會把這8個題目呈現在黑板上,讓具有代表性的同學上黑板完成題目。在此過程中,我會隨堂巡視,發現有針對性的問題。

          在學生完成的基礎上,我會結合學生自評、同學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對上黑板完成題目的學生成果進行評價,找出呈現的問題并進行糾正。

          [設計意圖]:通過有效的隨堂訓練來鞏固教學成果,能夠及時地發現問題并即刻解決,把問題留在課堂中。

          環節四:課堂總結,思路整理(4分鐘)

          最后一個環節,我會提出一個總結性的問題:“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本節內容學習的收獲。這時,我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作出表達,幫助其作出自我總結。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己的語言表述,既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作出總結,又幫助學生自己厘清思路。

          七、說板書和作業設計

          根據教學目標和課后練習,我設計了以下一個作業: 把課后“練習十五”中的1——4題做在課后作業本上。 以下是我本節課的板書設計: (略)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請各位老師和各位同學指導批評。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 6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77—78頁的內容,是本單元“面積”中的教學重點。學好這一內容,對于平行四邊形面積等的公式推導及面積的計算方法的探究有著重要作用。鑒于這種認識,我認為,本節課不僅與實際相結合,而且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

         。ǘ┙虒W目標

          據新課程標準,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活動中,理解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經歷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發現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團結協作的精神。

         。ㄈ┙虒W重點、難點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定了教學重、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會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通過動手操作、發現、推導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二、學情分析

          (一)心理特征:三年級的學生好學好動,以形象思維為主,聯系和模仿能力較強,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這些特點,創造條件和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感受成功的快樂。

         。ǘ┱J知狀況:學生在此之前已經學習了面積和面積單位,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有了初步的認識,這為順利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打下了基礎,但對于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推導的理解,學生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困難,所以教學中應加以簡單明白,深入淺出的分析。

          三、教法分析

          根據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鑒于本節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征,我確定了組織小組合作探究法、設疑誘導法、類比法。

         。ㄒ唬┙M織小組合作探究:本課探究的難度不大,結論比較容易發現,而且便于展開直觀的操作實驗,因此我讓學生通過“實驗——猜想——驗證——概括”的過程來學習。

         。ǘ┰O疑誘導法:在講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推導時,需要老師給予設疑誘導,深入淺出的幫助學生理解。

         。ㄈ╊惐确ǎ赫叫蚊娣e公式的得出,是由一個長方形漸變成正方形,求面積的過程中得來的。

          教具:多媒體

          四、學法分析

          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觀察發現法動手操作法

          在學生的學習方面,我將小組合作探究作為首選。學生分小組進行“實驗”、“猜想”、“驗證”、“概括”等活動,探索出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又體現了學生動手實踐,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探索能力和創新精神,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學具:預習紙、學具盒中的1平方厘米卡片、直尺。

          五、教學過程

         。ㄒ唬⿵土曥柟,情境導入

          這一環節將用時7分鐘。首先復習兩個概念,一是面積,二是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再比較1厘米和1平方厘米的圖形

          設計意圖:讓同學們通過復習,為學習新知識做鋪墊。

          (二)自主探索,領悟方法

          這一環節是重點環節,將用時17分鐘。有四個步驟:做一做、猜一猜、驗一驗、說一說。

          首先做一做,讓同學們通過小組合作解決例題1,在預習紙上寫出自己的方法,再交流。例1:一個長方形長5厘米、寬3厘米。想辦法測量出它的面積。

          小組成員可能三種方法:(1)畫一畫(畫方格)(2)擺一擺(兩種擺法:一是全擺上,二是只擺一行一列)(3)算一算(5×3=15(平方厘米))

          同學們合作交流后得到共識:用乘法計算最簡便。

          接著猜一猜,我將提問學生有什么樣的猜想?有人可能會說出:這個長方形面積=長×寬。

          我會肯定這一猜想是對的,然后提問其他長方形的面積是不是也可以用“長×寬”來計算?

          然后驗一驗,學生自己根據預習紙上的3個圖形(圖A:2行6列,圖B:4行3列,圖c:1行8列),擺一擺填一填,之后再匯報結果。

          圖形長/厘米寬/厘米面積/平方厘米

          圖A

          圖B

          圖c

          通過剛才的過程驗證了這個猜想是對的,即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最后說一說,我以例題1為例設疑誘導,找同學說出長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不斷的提問:長方形長5厘米,沿著長邊一行可以擺幾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寬3厘米,沿著寬邊可以擺幾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說可以擺幾行?(同時配合課件的演示)繼續提問:這個長方形每行擺5個正方形,擺了3行,一共擺了幾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怎樣列式計算?算式中5、3、15是長方形的什么?這個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什么關系?最后得出結論:每行擺的個數就是長方形的長,擺的行數是寬,小正方形的個數(即長方形面積單位的個數)就是長方形的面積。也就得出長方形面積=長×寬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思考、交流、合作、討論的方式,積極探索,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質量,逐步形成正確地數學價值觀。同時也體現課堂中學生主體,教師主導,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參與到課堂的活動當中來。

         。ㄈ├眠w移,探究知識

          這一環節將用時8分鐘。

          首先引導學生猜想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我把一個長7米、寬6米的長方形花壇,漸變成邊長6米的正方形花壇的過程;讓學生去猜想、發現其面積的計算方法。得出: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

          接著讓學生交流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否正確?

          最后讓小組交流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聯系。

          設計意圖:學生在交流、討論中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就是兩條相鄰邊長的積;只是求長方形的面積必須知道長和寬的長度,而求正方形的面積只需要一條邊長的長度。明確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計算間異同。

         。ㄋ模⿷弥R,解決問題

          這一環節將用時10分鐘。

          為鞏固本節學習內容、解決實際問題我設計以下習題:

          活動一,求一張長方形餐桌的面積。(學生聯系生活,練習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課本例3)

          活動二,求出數學課本的面積。(學生自主操作,獨立完成。課本78頁下邊做一做)

          活動三,強化訓練,提高難度。求陰影部分的面積。(外面長方形,里邊正方形,剩余陰影部分)

         。ㄎ澹┛偨Y過程,突破重點

          這一環節我將用時2分鐘。

          引導學生回顧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新知識?并引導回顧研究的過程。

          設計意圖:一節課總結必不可少,能夠加深學生對本節重點內容的掌握。

         。┳鳂I布置

          為鞏固本節學習內容我布置以下習題:課本79到80頁2、4、6(必做),8(選做)。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層次的習題,讓水平不同的同學都能達到很好的練習效果。

          六、板書設計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長方行面積=長×寬7×6=42(m2)

          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6×6=36(m2)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 7

          一、分析教材

          面積單位間進率是《人教社》九義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六單位的教學內容。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有面積和面積單位、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面積單位的進率,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

          這部分教學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基礎上進行的。小學生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空間形式認識發展上的一次飛躍。學好本單元的內容,不僅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建立了面積的概念并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探究常用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同時它也是學生在以后四年級學習的小數與復名數和與面積有關的應用題及在生活中解決與面積有關的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設計本課時我們力圖展現概念的形成過程,使學生在多種活動中獲得多種感觀認識,抽象出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我們注重讓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使學生明了活動目的,親身經歷比較完整的探究過程,獲得探究的體驗。

          二、說教材的三維目標和重難點

          1、知識目標:進一步熟悉面積單位的大小,掌握相鄰面積間的進率是100,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判斷、推理能力及空間觀念。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生生合作的學習精神,樂于助人的集體精神。

          重點:掌握相鄰面積間的進率是100。

          難點:掌握相鄰面積間的進率是100。

          三、說設計意圖

          對于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我們組的教師們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教材,先后嘗試了多種不同的教學設計,下面僅結合課堂教學中的三大環節(開課、活動操作、練習設計)來簡述一下我們的研究過程及我們對每種設計的感受。

          1、第一環節開課的研究

          關于開課的研究,第一次試教,學生回憶長度單位復習長度單位間的進率引導到面積單位的研究。這里教師讓學生通過畫1cm、1dm的線段,1cm2、1dm2的面積來引入。第二次教師拿出一個長方形(面積是1dm210cm2)讓學生猜它的面積是多少,學生會選擇以平方分米為單位來描述大小,當老師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進行覆蓋發現多了一點,給學生制造研究的動力,學生用低級面積單位去描述,并引導學生對結論進行思考展開對面積單位的進率的研究,第三次試教葉靚老師出示三個不同大小圖形,分別是正方形、長方形讓學生選擇手中的學具研究得出三種圖形的面積。由于3號圖形是1dm2也就是100cm2,從而揭示cm2與dm2之間的進率。第四次試教我們回歸課本,從回顧長度單位的進率遷移到對面積單位的進率的學習。

          這四次開課研究每次的側重點不同。第二、三次的導入設計突出了面積單位的應用價值試教發現分散了教學重點,給學生的學習增加了認知障礙,重點不夠突出。

          而第一、四次開課研究目的性更強,直接引導學生對重點問題進行探索。尤其是第四次的教學設計借用多媒體使學生對相鄰面積單位之間的關系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有效的排除了相鄰長度單位間的進率這一知識點產生的負遷移效應。

          2、第二大塊:探研活動的教學設計

          這一個教學環節我們設計了很多種不同的活動形式

          第1次是學生分小組活動探究,葉老師把學具全部提供給學生,學生活動內容豐富有擺一擺,有用面積計覆蓋、有用尺量一量等,但我們發現容易造成小組活動混亂,我們應引導他們有條不紊地操作,而今天葉老師讓學生自主選擇其中的一種或二種學具進行探究,讓學生帶著問題,滿懷疑惑和好奇去探索。首先讓學生思考和選擇工具(這實際上是引導學生先思考、再動手)同時教師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展開研究。不同的方法啟迪了學生的思維,使

          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通過自己的探索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

          這樣,通過猜想、研究、驗證等一系列的過程,充分放手讓學生研究、發現、歸納、總結,學生不僅學會研究問題的'方式方法,而且還培養了學習的意識。

          對于書本的使用,葉老師也沒有忽略,教學完這一環節后葉老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幫助學生學會用教材來學習,必竟教材是學生學習的文本。

          3、第三大塊,練習

          數學本身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在課堂上,把數學經驗生活化,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是數學學習的出發點和歸宿。因此,葉老師結合日常生活情形豐富特點,設計開放的實踐活動,放手讓學生應用,促進自身主動發展。學生探索出面積單位間的進率后,有一種應用的期待,“我努力的結果究竟能解決什么問題呢?”馬上引入實踐應用。

          本節課,我們對練習的設計有這樣一個思考

          “本課我們到底練什么?”

          雖然這節課我們認為:是教學面積單位間的進率,如果練習僅僅停留在面積單位間的換算是不夠的。

          我們的看法:

          1、繼續夯實對面積單位進率的認識,所以在葉老師的練習中出現了針對實際物體填寫合適的面積單位,再對面積單位進行換算的練習形式。

          2、本節課的練習形式多樣有填空、連一連、實際應用。

          能有效幫助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3、如何使練習具有延伸課堂的效果

          對于一節課的學習是不是就是40分鐘?答案是否。

          教師在課常上教給學生的知識與方法如何換變成學生的能力,怎樣讓學生的學習延續到40分鐘以外?在本節課中,葉老師引導學生用各種不同方法,引導學生得到相鄰兩個面積單位間進率,葉老師在課的最終提出的思考題給予那些學有余力的學生繼續研究的目標,鼓勵學生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方法、數學思想去繼續研究。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 8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活動課“數學好玩”

          第3課時的內容。這種類型的問題原本只出現在數學奧林匹克教材中。如今,這些生動有趣而又易于學生接受的知識溶入數學課本中,也是新教材在編排上一個大膽的嘗試與創新。本節課立足學生認知發展水平,在問題設計的難度上不是很大,一般都有一個可以直接判斷的條件,學生只要找準關系句,就能較為輕松地推理出其他的相關結論。利用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究欲,讓學生親身經歷對不確定現象的判斷過程,從而鍛煉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也是教材編寫的重要目的之一。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p65~66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經歷對生活中的某些現象進行推理、判斷的過程,能夠對這些現象進行合理的分析。

          2.方法與途徑目標:學會運用列表、嘗試、操作等解決問題的策略進行推理,發展推理能力。

          3.情感與評價:能夠用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推理過程,在經歷推理判斷的過程中樹立自信,體會生活中這些現象中蘊含的數學道理。

          4.現代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清晰的演示推理的過程。

          教學重難點:

          重點:經歷對生活中某些現象進行推理、判斷的過程。

          難點:能對生活中的某些現象按一定的方法進行邏輯推理,判斷其結果。

          教法:引導討論,交流。

          學法:小組討論,交流,觀察。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每人一張練習卡

          教學過程:

         。ㄒ唬﹦撛O情境,激趣導入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好!今天老師要帶大家一起玩一個數學游戲,想玩嗎?生:想。好,坐端正,精彩的游戲馬上開始。課件出示圖片:猜猜他是誰?

          這是一張師生合影,老師要找的人就在其中,你們能很快猜出他是誰嗎?生:不能,人太多了無法進行判斷

          那么老師給你們提供第一條信息:他穿著校服,根據這條信息你們能排除掉(老師和不穿校服的同學),能猜出他是誰嗎?(生:不能)

          師:還需要信息,對吧?

          那么第二條信息:他在第一排,尋找范圍縮小了,你們把目標鎖定在(第一排兩個穿校服同學的身上),現在能確定他是誰嗎?生:不能,那么第三條信息:他是男生。(仔細觀察,第一排只有一個男生,所以我們要找的就是他)。

          生:..........

          小結:你們太棒了!剛才同學們根據老師提供的三條信息,進行連續的思考,利用排除法把范圍逐漸縮小,最終找到正確答案,這個過程就是數學中的推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趣的推理(板書)

          其實在我們生活當中有很多這樣有趣的推理,今天我們的老朋友笑笑、淘氣、奇思要來咱們班做客了,而且還給我們帶來一個新的推理問題,你們有信心解決嗎?(生:有),你們底氣非常足,那我們就一起看看吧!

         。ㄔO計思考:以學生熟知的找人小游戲作為導入情境,通過多媒體的生動演示,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真的來到了小伙伴中間。拉近了問題與學生的距離,有效地激發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

         。ǘ┨骄啃轮

          1、自主探索

          課件出示情境圖:學校組織了足球、航模和電腦興趣小組,淘氣、笑笑和奇思分別參加了其中的一組。他們三人都不在一個組。(齊讀)

          師:你們從中獲得哪些數學信息?(生:興趣小組有3個,有3人要參加......)

          師:我有個問題:“分別參加其中一組”是什么意思?(生:每人只能參加一個小組,而且每組只能有一個人)。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推理出那么他們分別參加的哪個興趣小組呢?(生:不能)。

          師:還需要一些信息,對嗎?好!老師再給大家提供一些信息。

          信息:

          1、笑笑不喜歡踢足球,

          2、淘氣不是電腦小組的,

          3、奇思喜歡航模。

          師:現在有了這些信息,現在你們能推理出他們分別參加哪一個興趣小組嗎?(生:能)

          2、同桌交流

          師:那好,請大家與你的同桌交流一下,把你思考的過程用你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如:寫一寫、連一連、畫一畫等都可以)。拿出練習卡:把你喜歡的方式記錄在上面

          3、分享成果,完善自我

          師;現在我邀請一位同學將你的想法給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1)展示結果——自我矯正

         。2)交流方法——連線法

          師:請x把你推理的過程給大家介紹一下,好嗎?(生......)

          師引導表達交流:我首先根據......信息,推出......;然后根據......信息,推出她可能是.....也可能是.....又因奇思是航模小組的,所以推出......信息;最后根據......信息,推出他可能是....也可能是.....又因奇思是航模小組的,所以推出......信息。

          師:你們聽明白了嗎?(生:聽明白了)剛才x是運用連線法來記錄推理過程的,不知剛才大家注意到沒有,x首先是根據哪條信息直接得出一個結論的?(生:奇思喜歡航模)她為什么要先選擇這條信息呢?(因為奇思喜歡航模,說明她一定是航模小組的),像這樣能直接確定結果的信息是我們解題的關鍵,我們抓住了這樣的關鍵信息,才能使接下來的推理變得容易多了。因此,今后我們再來分析這類推理性題目時,首先抓住關鍵信息得出一種結論,再依次進行推理其他信息,最終得到答案。(板書:)

          師:誰能再次將x的推理過程,學著用以下的句式來介紹一下嗎?(我首先根據......信息,推出......;然后根據......信息,推出她可能是.....也可能是.....又因奇思是航模小組的,所以推出......信息;最后根據......信息,推出他可能是....也可能是.....又因奇思是航模小組的,所以推出......信息)。

          師:說的好不好?我覺得這里可以來些掌聲。

          師:好!謝謝你們的分享。

          師:其實剛才這種記錄推理的方法——就是文字表述法

          師:看來我們班同學很棒!不僅會連線法還會文字表述法,除了這兩種,還有其它方法嗎?

         。3)交流方法——表格法

          師:你是用什么方法......(表格)還有用表格的嗎?

          師:用表格來記錄推理過程,是我們數學當中常用的,我得把它畫出來,請看大屏幕!

          師:表畫好后,我們要在第一行上填上......(小組名稱),然后在第一列上填上......(三個同學的名字)(當然它們的位置是可以互換的)

          師引導:首先根據(奇思喜歡航模)我們直接在這一格中打√;笑笑說:她不喜歡足球我們就在這一格里打x;淘氣說:他不是電腦小組的,我們也在這一格里打x。

          4、綜合比較

          三種方法:連線法、文字法和表格法

          (三)鞏固練習

          現在航模小組遇到困難了,我們一起幫幫他們吧!

          課件出示情境圖:飛機航模分別放在了柜子的什么位置。

          航模小組有6個飛機模型:淘氣號、奇思號、妙想號、笑笑號、樂樂號和教練號。請你根據下面的信息,找到他們的位置。

          學生自讀信息生分小組討論后匯報。

          師:想想我們應該首先抓住什么信息進行判斷?

          最先找到誰的位置?又依次找到誰的位置?

         。ㄋ模┛偨Y

          通過這節課學習,你收獲了什么?

          生:.........

          師總結:這節課我們主要講了推理:

          抓住關鍵信息——直接得出一種結論——再對其它信息進行依次推理

          希望大家能把推理的知識應用到生活當中去,用你們敏銳的眼睛發現問題,聰慧的頭腦解決問題,做一個“生活中的小推理家”好嗎?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 9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小學數學蘇教版國標本三年級的教材。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認識了周長及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基礎上教學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我從學生熟悉的故事情景境引入,提出問題,為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情景,吸引學生探索的欲望,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索、交流中學習新知。

          二、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的具體情況,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征,我制訂如下教學目標:

          1、有條理地總結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2、培養學生觀察、推理、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三、教學重點、難點、關鍵點:

          本著課程標準,我在認識了本節課教材在整個知識結構中所處的地位,考慮學生認知情況的基礎上,我確立了如下教學重點、難點、關鍵點。

          1、教學重點:推導、歸納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2、教學難點:理解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3、教學關鍵點:讓學生在自己的計算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和理解算法。

          四、教學方法:

          依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在本節課的教學方法中力求體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理念:

          1、從學生愛聽的故事出發,為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情景;

          2、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3、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運用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

          4、運用電化教學手段增加教學的新穎性,引導學生以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我主要采用:創設情境引入新課、師生互動探討新知、引導學生總結、點撥學生迷惑等教學方法。

          五、學生的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那么,如何體現新課程所提倡的學習方式呢?設計教學時我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

          通過動手操作、獨立思考和開展小組合作交流的活動,總結規律,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

          通過聯系生活實際解決問題來增加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并體驗數學的樂趣。

          六、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傳統的教,將讓位于學生的學,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一切只有從學生出發,才能有效的促進教學,才能有效的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自主、探索的空間。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認知規律,我運用電教手段,在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教師引導的學習方式中進行教學。

         。ㄒ唬┰O疑激趣,引入新課。

          同學們都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吧!自從龜兔賽跑兔子失敗之后,它一直很不服氣,總想找個機會證明自己的實力,這一天,在遙遠的森林里,動物又舉行了一次龜兔賽跑。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裁判員虎王正在宣布比賽路線。說:請運動員小兔沿第一塊草坪跑一圈,運動員烏龜沿第二塊草坪跑一圈。小兔一看著急地說:不公平!不公平!我跑的路比烏龜的長!

          師述:到底小兔跑的路程是不是比烏龜的長呢?咱們一起看一看。(出示多媒體課件)

          你有辦法判斷出誰跑的路程長嗎?

          學生討論。(得出可以比較這兩塊圖形的周長。)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出示目標指名讀讀 )

          板書: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ㄔO計思路:我從學生熟悉的故事情境引入,為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情景,提出問題。在問題的召喚下,喚起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索新知的動機。)

          (二)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1、兔子的路程:

          提問:兔子的路線有什么特點?(長方形)

          長方形的特征是什么呢?

          怎么算長方形的周長呢?

          小組討論解決方法:小組討論看你們有幾種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匯報結果。師:現在我們發現求長方形的周長有這么多的方法,請同學們在小組里說說如何計算一個長方形的周長?

          小組討論、后匯報小結:

          寬+長+寬+長=周長 寬+寬+長+長=周長

          寬2+長2=周長

         。ㄩL+寬)2=周長

          師:計算長方形周長的方法有這么多種,這里的每一種方法都很棒,你認為哪一種方法比較簡便?你最喜歡哪種方法呢?今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求長方形的周長。

         。ㄔO計思路:教育家波利亞指出:學習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內在規律和聯系。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為學生創設主動學習的機會,提供嘗試探索的空間,使學生樂于、善于自主學習,能主動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使組員之間形成觀點交鋒,思維共享,達到學習互補的目的。實現知識的學習、互補和再創造。在這個環節中,盡量讓學生多做多說多看多交流,老師放手使學生在動手中深刻的體會,并且驗證自己的觀點,并通過小組間的討論與合作,得出結論。使學生操作,思維,語言相結合,深刻的體會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這樣的設計還有利于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概括等能力得到鍛煉。)

          2、小龜的路程。

          提問:怎樣計算烏龜的路線(正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特征是什么?

          小組討論解決方法:討論怎樣計算正方形的周長。你有哪些方法? 總結成公式。

          匯報結果:邊長+邊長+邊長+邊長=周長 邊長2+邊長2=周長 邊長4=周長

         。ㄔO計思路:有了長方形周長的基礎進行知識遷移,學生會輕輕松松的總結出來正方形的周長公式。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3、得出他倆的路程一樣長。

          烏龜和兔子比賽究竟誰勝利了?(對,小兔獲得了勝利。)

          4、給小兔點掌聲,有錯就改,真棒!希望我們也能像小兔那樣作一個知錯就改的好學生。

         。ㄔO計思路:前后照應,并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ㄈ╈柟躺罨,聯系生活,解決實際問題(課件出示)

          1、在釘子板上圍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并求它們的周長。

          2、求數學課本封面的周長:(學生測量、計算。)

          3、求毛巾的周長:(課件出示)

          4、求跑兩周多長:(課件出示)

          5、求籬笆的長:(課件出示)

         。ㄔO計思路:課堂教學的好壞,教學目標的達成與否,學生發展的有無,一一都要通過練習來檢驗。本課中,依據教學重、難點,分層設計了以上幾個習題,通過練習,既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鞏固、記憶,又為第二課時的教學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ㄋ模┱n堂總結。學生交流本節課都學到了什么?

          今天這節課同學們學得真不錯,你有什么收獲?你能用簡短的話告訴大家嗎?同桌互說,然后告訴大家。

         。ㄎ澹┱n后延伸,解決實際問題。

          1、小組為單位,尋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周長的知識?(3—5個)

          2、搜集數據計算教室門、窗、課桌、凳子面的周長。

         。ㄔO計思路:新課標指出數學學習要聯系生活實際,學有用的數學。周長的問題在兒童的生活中接觸還是比較多的。這幾個習題的設計,更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自己的身邊,使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體驗周長。)

          七、規律總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按照新課標要求,讓學生自己在學習過程中自己總結規律,說出規律。既鍛煉了學生思維的嚴謹性又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八、板書設計。

          長方形、正方形 周 長的計算

          長方形周長=(長+寬)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 10

          一、說教材

          1、地位作用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六冊第二單元第二小節第一課時的內容,它是學生學習了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和乘數是整十數乘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和書寫格式,為學習多位數乘多位數的算理打基礎,也為本冊中第三、五兩個單元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和混合運算的學習作準備。因此,本課時是本單元的重點,也是全冊的一個重點,對今后進一步的學習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材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檢查教學效果的標準和尺度。從教育學的角度來講教學目標應在基礎知識、能力培養、思想品質三方面進行明確。所以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目標: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在弄清兩位數乘兩位數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和書寫格式,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正確計算的能力,滲透教學源于生活,我們要會解決身邊數學問題的思想。

         。3)情感目標:通過探究合作的學習,激發學生認真計算的熱情及善于探索、思考的學習品質。

          3、重點、難點:

          重點:乘數是兩位數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

          難點:乘數是兩位數筆算乘法的算理。

          4、教、學具準備

          CAI課件、每位學生一份作業紙。

          二、學情分析:

          這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還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根據他們的認知規律,我們不僅要設計色彩鮮明的課件和情境進行教學,而且還要使他們感受到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是一種需要。因為課標上指出:小學中年級的學生開始對“有用”的數學更感興趣。因此學習素材的選取與呈現以及學習活動的安排更應當關注數學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的應用應該是現實的、具體的問題解決,使他們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而且學數學是有用的、必要的,從而愿意并且想學數學。

          三、說教法、學法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應聯系現實生活,使學生從中獲得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通過教學實踐,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小組合作及應用數學意識。因此在本節課中,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學方法,整堂課始終貫穿杭州游玩這一情境,設計色彩鮮明的學生喜愛的“動物”和“過山車”等課件,讓學生在課件所創設的情境中去學習。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學習計算方法。因為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只有在解決問題的具體情境中才能真正體現出它的作用。以往的計算教學過多了強調運算、技能的訓練,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在《新課標》所倡導的今天,使我們清楚認識到:只有將計算教學置于現實問題情境之中,把探討計算方法的活動與解決問題融于一體,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探討學習計算方法,才能讓學生切實的體會到計算的意義和作用,并且感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心理學家表明:不經過學生個人親身探索和發現的過程,要想把已知的真理變成學生的真知是不可能的。在本節課的整個教學過程中,力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學生通過觀察課件中出示的小朋友們被售票員阿姨攔在“動物園”門口,針對誰能正確地并很快地回答售票員阿姨的比賽題,誰就能排在隊伍的前面,先進門看小動物時所設計的第二個過渡題,為學生提供了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的具體問題情境,同時也設計了自主探索、小組合作討論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應用已有的知識和已有的計算方法,探索新的計算方法,給學生創設了主動探索數學知識的空間,逐步的加深對算理和法則的認識和理解,從而輕松地獲得新知識。

          四、說教學程序

          本節課我安排了四個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美國教育家哈曼說:“那些不經過設計而勾起學生求知欲望的教學,正如同垂打著一塊冰冷的生鐵!倍鴨栴}的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容易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形成問題答案的欲望,從而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這一環節中,我首先用課件出示春天的美景,然后帶著小朋友去杭州游玩,第一站到動物園,遇到買門票付錢的問題,向學生提問:我們班有53位小朋友,門票要8元一張,一共需要付多少錢?讓學生列出:53×8的算式,復習了兩位數乘一位數,又根據小朋友進動物園時著急的心切,結合課件的情境,對學生講到:你們看,這些小朋友都想排到隊伍的前面,怎么辦呢?瞧,售票員阿姨想了一個好辦法,她對小朋友說:“你們不要急,誰能正確地并很快地口答我的比賽題,誰就能排到隊伍的前面,先進門看小動物。”這時我設計了三道典型的口算比賽題:14×2、31×30、214×3(要求學生說口算過程);同時設計了四道根據乘法的意義寫出算式并說出結果的比賽題:

          1個532個533個5310個53

          并要求小朋友想想:3個53和10個53合起來是幾個53?

          這時,學生就會根據乘法的意義,13個53寫成乘法算式:53×13,這樣,由復習舊知識自然地過渡到本節課的新知識,為講授法則和算理做好了知識上和心理上準備。

          第二環節:自主參與,探究新知

          《標準》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強調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本節課為學生提供了現實而又有趣的數學學習內容和學習形式。針對前面復習舊知得到的53×13這個算式,先揭示課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然后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算理,向學生提問:①你會說一說53×13的意義嗎?②53×13中的13可以分成幾部分?怎樣求出這兩部分的得數?根據學生的回答(先求53×3的積,再求53×10的積,最后把53×3和53×10的積相加。)我進行板書,在豎式中分三個豎式標明乘的箭頭。

          535315953

          ×3×10+530×13

          159530689159……53×3的積

          53……53×10的積(個位上零不寫)

          689

          然后提問怎樣把這三步寫在一個豎式里呢?讓學生進行算法的探討。根據學生的匯報,強調書寫格式,用個位上的3去乘53,乘得的積是表示159個一,積的末尾要和個位對齊;用十位上的1去乘53,乘得的積表示53個十,乘得積的末尾要和十位對齊(個位上的0省略不寫);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這樣利用遷移原理,使學生一步一步地加深對算理和算法的認識和理解,不但突出了教學重點,而且突破了教學難點。接著我對學生豎式格式的書寫進行了規范,并讓學生說說完整的豎式和分步計算的聯系和區別,強調用豎式計算比較簡便。

          第三環節: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在這一環節中寓教于樂,溶練習于生活問題和游戲中,讓學生獲得一些用乘法計算解決身邊問題的活動經驗并在玩樂中進行鞏固。而且練習又具有一定的坡度,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在這兒我設計了四大板塊:

          1、嘗試練習

          利用課件中的情境杭州游玩到達第二站“未來世界”提出幾個問題:①、門票48元一張,要給我們班53位小朋友買門票共需要付多少元錢?②、進了“未來世界”后,我們班有38位小朋友要坐“過山車”,“過山車”每人要付16元,你能幫忙算一算這38位小朋友一共要付的錢嗎?③、這次杭州游玩在小朋友們開開心心中結束了,我們現在要乘車回家了,可我們的司機師傅給我們接送真是太辛苦了,我們應該怎樣表示感謝呢?(付車費)那誰能幫老師算算;我們班小朋友和老師一共55人,每人要付26元的車費,我們一共要付多少元錢的車費給司機師傅表示感謝呢?

          這樣將數學課堂教學變為學生認識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現了“數學源于生活,賦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2、鞏固練習

          出示小馬虎做題:

          52677557

          ×43×13×29×36

          156201675302

          2086715151

          36469018251812

          小馬虎做的這四道題中,前三小題錯在對位上,第四道錯在計算的進位上。這題主要啟發學生不能當小馬虎,不能犯小馬虎這樣的錯誤,要求學生在發下的紙上找出錯的原因后訂正并交換因數的位置再算一遍,使學生在理解乘法意義基礎上,進一步鞏固算法,明確算理,激發學生認真計算的熱情,懂得認真計算的重要性。

          3、加深練習:

          聰明的小朋友,你們會填嗎?

          □84□

          ×7□×□7

          □□□1□

          3□□□□

          □□□6□□□□

          這里出示兩道填數題,對練習稍以加深,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4、延伸練習:

          由杭州游玩結束,我向學生發問到:下次我們全校小朋友都要來杭州游玩呢,你能算一算我們全校216位小朋友,一共要付多少元錢的車費嗎?引出一道216×26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題目,讓學生大膽的猜想計算方法,激發學生探索、思考的欲望,為下節課的教學作好鋪墊。

          第四環節:引導學生總結全課:

          我先讓學生說說這節課學了什么內容?再談談自己的收獲?讓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的知識進行整理、鞏固。

          五、設計亮點:

          第一,教學設計圍繞杭州游玩這一情境,并從中滲入買門票付錢等生活問題,體現數學知識的趣味性和生活性。

          第二,教學過程利用鮮明的、學生感性的(動物、過山車等)課件,具有動態生存性。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也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組合部分。根據本課的教學重點,我的板書設計如下:

          兩位數乘以兩位數的筆算

          535315953

          ×3×10+530×13

          159530689159……53×3的積

          53……53×10的積(個位上零不寫)

          689

          板書是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半獨立的形式逐步完成的,它打破了板書由教師一手包辦,全盤授予的局面,這樣不僅美觀、簡潔,使學生體驗到數學的簡潔美、邏輯美,而且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發展了思維能力。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 11

          一、說教材

          本節課是小學數學三年級北師大版的第八單元,這課是在二年級上冊學習了可能性的基礎上,在二年級已經感受事情的不確定現象,本節課目的進一步感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為學生以后學習概率建立一個概念。

          二、說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讓學生直觀感受到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

         。2)結合具體情況生活中的某些現象,能夠列出簡單試驗可能發生的結果。

          2、過程與方法

         。1)創設游戲轉盤和摸球、摸糖及機智問答的情況,讓學生親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之分。

         。2)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對積極參與、勇于交流的行為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同伴的合作和交流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說重點、難點重點:

          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直觀感受到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

          難點:結合具體情境或生活中的某些現象,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四、說教學策略

          1、說學情通過對二年級上冊可能性的學習,學生對可能性的認識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已經知道生活中的事情是不確定發生的了。

          2、設計理念本著讓學生學習身邊的數學,學習生活中的數習的理念。設計了一定要讓學生在自己的親身經歷中感悟、體會、認識、基于這樣的理念,設計了一個個游戲,讓學生去動手實踐,感受數學知識就在身邊。

          3、教具準備乒乓球、轉盤、硬幣、盒子、

          五、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老師先點明我們要做一個摸球游戲,讓學生推薦兩名男生,兩名女生到講臺上來,在其中只能有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留下來,讓下面的學生都猜,他們誰可能會贏,然后讓學生分別以剪子、包袱、錘和拋硬幣的形的式來決定勝負。在比賽之前必須講清規則。這時板書課題。

         。ǘ┗顒佣蠋熀土粼谥v臺上的同學進行摸球游戲,讓下面的學生在練習本上記錄。引出“一定”“可能”“不可能”的概念。讓學生猜為什么另一個同學會總是摸到白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達到師生互動的目的。

         。ㄈ┗顒尤ㄞD盤游戲)結合生活實際,說超市正在舉行搖獎活動,讓學生初步有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更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自己的身邊,使用權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體驗可能性的大小是受一定條件的限制。

          (四)活動四(裝糖游戲。)這個游戲是根據老師的口令往盒子里面裝不同顏色的糖,這個游戲以小組活動為單位,讓每個同學都參加,在提要求之前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間,讓每一位學生都動腦想,這個環節的主要目的就是學習了可能性,可能性在生活中的應用,就是對知識的進一步提升。

         。ㄎ澹┯谩耙欢ā薄翱赡堋薄安豢赡堋闭f一說生活中的可能性,進一步讓學生體驗數學就在身邊學習身邊的數學。

         。┛偨Y: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這節這你有什么收獲?出示學習目標,對照學習目標看一看一自己完成的學習是否完成任務,是否滿意。這節課主要是通過了“猜測——驗證——分析試驗數據“的親歷過程,學生學生身邊有價值的數學。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 12

          教材分析: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數學第五冊P100~P102《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平面圖形的周長。是一堂概念與計算相結合的課。針對這一特點和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生活實際,本課時的知識、能力、情感目標分別為:

          1、 結合具體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并能指出具體圖形的周長。

          2、 結合具情境,通過觀察、度量及比較、歸納能活動,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3、 能運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感知圖形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周長的概念以及周長的計算是學生第一次接觸,這個知識的掌握與否直接影響到今后學習的各種圖形的周長計算,因此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能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等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

          1、 多媒體課件。

          2、 樹葉圖片。

          教學過程:

          一、探索對比,引入概念。

          在生活中,學生更多的遇到的是具體圖形,而特殊的長方形和正方形會出現得比較少,所以在第一個層次我采取了從一般到特殊的教學模式。以常見的樹葉為例抽象出周長的概念。首先創設一個具體情境:為了迎接五城會的到來,小瓢蟲星星積極開始了體育鍛煉,每天都會到青葉操場上跑步。用多媒體演示小瓢蟲星星在青葉操場上兩次不同的跑步路線,一次沿著青葉的邊沿從樹根出發最后跑到終點剛好跑完一周,另一次還是沿著樹葉的邊沿從樹根出發但是最后沒有跑回樹根,離一周還差一點。在此同時教師揭示周長的概念:剛才星星第一次跑的是樹葉一周的長度,也就是樹葉的周長,我們把一個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通過兩次不同爬行過程的比較,學生的腦中形成了周長完整的表象。在這一教學層次中不是把周長的概念教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在具體的觀察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比較,合作交流,為學生對周長的認識提供感性材料,最后再水到渠成的揭示周長的概念。

          二、動手操作,落實概念。

          在學生的具體觀察,比較后,教師揭示了周長的概念,學生對周長有初步認識之后,出示多種具體圖形,讓學生動手自己在手中的卡片上描一描這些圖形的周長,從而使學生對知識進行類化使學生體會到概念是對具有共同特征的許多具體內容的概括。小學生思維正處于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思維過程對具體形象存在著依賴性。在學生直觀認識了周長了之后,通過描一描周長這一操作活動,拓寬學生對周長的感性認識,建立豐富的表象,進一步認識了周長的意義。

          三、因勢利導,探索發現。

          在學生對周長有感性的認識之后,讓學生理性的思考,分小組討論要求出這些圖形的周長怎么辦?討論估計有三種情況:①用繩子量套在圖形上,在把繩子拉直用直尺量繩子的長度②把圖形簡下來在直尺上滾動③量出各條邊,再把各條邊相加。我們可以發現各種方法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陷,用繩子量不方便,存在誤差;滾動剪下來的小實物可以,大實物、畫在黑板上或是固定的圖形就不行;最好的方法是先量出組成該圖形各條邊的長度,把各條邊相加得出該圖形的周長。但是量幾條邊呢?通過觀察發現有的圖形沒有必要把所有的邊都量出來,相同長度的邊只需要量一次就夠了。

          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計算,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有以下幾種做法:

          長方形的周長:①4+2+4+2=12(厘米) ②4×2+2×2=12(厘米) ③(4+2)×2=12(厘米)

          正方形的周長:①3+3+3+3=12(厘米) ②3×4=12(厘米)

          在學生展示出不同算法之后,進行討論,讓學生歸納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計算方法。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 13

          教學目標:

          1、認識長方形的長和寬,理解并掌握計算長方形周長的方法,會計算長方形的周長。

          2、通過量一量,算一算,議一議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比較能力,創新能力以及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周長。

          教學難點: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理解和運用。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

          課前準備:尺子、長方形紙片、照片、長方形框。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一件玩具衣服5元,一條玩具褲子3元,買兩件衣服兩條褲子一共需要多少錢?

          學生獨立思考,得出三種方法:

         、5+5+3+3=16(元)

         、5×2+3×2=16(元)

         、郏5+3)×2=16(元)

          強調第三種算法,5+3就是一套衣服,有兩套,所以要乘2。

          二、談話導入。

          1、我拍了許多照片,其中有一張老師特別喜歡,想給它加個框保存起來。可是老師遇到了一個小麻煩,不知道該鋸多長的木條才能剛好做個框,你們能幫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嗎?

          2、引導學生說出要求木條的長度,其實就是求長方形照片的周長。

          3、師:在生活類似這樣的問題很多,比如給禮盒加一圈花邊,要算花邊的長度,用彩帶布置教室,要算彩帶的長度,這些都要用到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長方形的周長的知識來解決。

          4、板書課題:長方形的周長

          三、探究新知。

         。ㄒ唬、認識長方形的長和寬。

          1、向學生介紹在長方形中較長的邊叫長,較短的邊叫寬。長方形有兩條長兩條寬。

          通過改變長方形的擺放位置,讓學生明確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它所處的位置無關,與長短有關。

          2、讓學生輪流向同桌摸出手上的長方形紙片的長和寬,另一個同學判斷對錯。

         。ǘ、計算長方形的周長

          1、讓學生量出長方形紙片的長和寬,并用自己的方法計算出它的周長。

          2、集體匯報交流,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可能出現三種情況:

         、6+4+6+4=20(厘米)

         、6×2+4×2=20(厘米)

         、郏6+4)×2=20(厘米)

          第三種方法中6+4表示什么?為什么要乘2?

          通過與課前準備中的題目的類比,讓學生明確長方形的長相當與衣服,寬相當與褲子,一條長加一條寬就相當與一套衣服,我們可以說是一套長和寬,有這樣的兩套,所以最后要乘2。

          3、對比這三種方法,從中擇出最優的方法,并歸納出: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四、鞏固練習。

          1、完成課本P42做一做第1。

          2、完成課本P44第1題的第一個圖形。

          3、一塊長方形菜地,長6米,寬3米,有一面靠墻,要圍上籬笆,籬笆至少要多少米?

          通過看圖理解題意,讓學生自己得出靠墻的那邊不需要圍籬笆,所以只要算兩條寬和一條長,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4、計算這個圖形的周長。

          同桌交流,通過移補,讓學生明確可以把這個圖形看做長方形來計算。

          五、回顧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長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以后在生活中遇到類似的問題就要靈活運用,這樣既能節省材料又避免不夠時反工。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 14

          一、說教材

         。ㄒ唬┙滩姆治

          “解決問題”是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三年級下冊的內容。本節課就是用連乘來解決問題。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數量關系及解決問題的經驗,初步了解了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學好本課知識,必將為學生以后的解決數學問題提高一個階層。

         。ǘ⿲W情分析

          學生在二年級學習時,已經會用表內乘法、除法以及加減法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對本課所研究解決的數學問題,學生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在生活的實踐體悟中,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經驗。

         。ㄈ┠繕硕ㄎ

          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及本課的知識特點,我預定如下幾個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并能列出綜合算式。

          2.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學生自主獲取信息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滲透分析問題的兩種一般策略,分析法和綜合法。

          3.培養學生有意識地對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策略進行回顧反思的意識與習慣。

          4.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1.學會用連乘的方法解決相關實際問題。

          2.初步體驗分析問題的兩種一般策略分析法和綜合法,培養學生有意識地對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策略進行回顧反思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難點:主動獲取信息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并能理清解題思路。

          二、說教學理念:

          1、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在教學中要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為他們創建一個發現、探索的思維空間,使學生能更好地去發現,去創造。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以學生熟悉的超市購物、跑步、等為教學資源,讓學生已掌握的知識技能對解決新問題產生積極的影響,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使學生學會解決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2、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在教學時,我立足于讓學生自主收集、理解數學信息,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分析信息、尋找方法,對于學生合乎情理的闡述,給于積極鼓勵,激發學生探索的欲望,增強信心。不斷的引導和鼓勵,使學生逐步形成從多角度去觀察問題的習慣,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說教學程序:

         。ㄒ唬﹦撛O情境以舊引新

          這一環節,我從學生熟悉的超市購物入手,通過讓學生根據兩個信息提出一個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復習為什么要用乘法計算。接著出示一個問題,讓學生來選擇信息完成問題,進而揭示,要解決一個問題必須尋找兩個與問題有直接聯系的,有用的信息。

         。ǘ┳⒅匕l現收集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以境促情,激發學生自主探究。

          讓學生自己根據賣保溫壺的情景,自己動腦去分析解答。想一想第一步先求什么?第二步再求什么?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再全班交流,學生積極性很高,而且有利于學生對不同解法的理解。使學生深刻的領會數學與現實之間的聯系:數學源于生活,最終應用于生活。教材里兩種解法都采用綜合法思路引導學生分析推理。然后依次用分步列式和綜合算式解答。讓學生用綜合法思路來分析數量關系,有利于學生找出不同的中間問題,理解兩種解法所表示的不同的數量關系,明確兩種解題方法的區別,便于學生掌握分析和解答的方法。

          課中穿插微課,體現新課改的理念。

          在課堂教學中,重點培養了學生從已知信息出發進行分析解答。然而分析問題的方法也不知一種,但為不給學生增加負擔,我采用了用微課來講解分析問題的另一種方法,就是從問題出發去分析,這樣用微課展現出來,也能讓學生集中精力輕松的觀看,并理解。

          (三)聯系生活學以致用

          這里我安排了跑步的練習,放手讓學生自己來探索,在反饋時重點讓學生來說說是怎樣想的,并讓學生講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

         。ㄋ模┤n總結,拓展延伸

          通過“你今天學到了什么?”讓學生對本課有一個回顧,然后通過“你還想學什么”?這個問題來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對這兩類兩步計算問題的不同有一個初步的比較,為后續學習做好鋪墊。

          在新課程背景下的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普遍有所下降,很多的學生拿到題目后,總是很茫然,或是有些學生知道該怎么解決,但讓他把想的過程說出來卻很困難,那么他還不是真正地懂應該怎么做。拿到這一課時,我問了一些教過老教材的教師,她們認為以前教老教材時,用先提中間問題的方法來教,學生普遍掌握得比較好,思路很清晰。于是在本課中,注重解題思路的訓練。

          教學中,重點讓學生先應用綜合法,根據從已知信息出發去分析解決問題,讓學生通過算式說說想的過程,有條理地分析連乘問題的數量關系,找到中間問題,并讓學生初步感知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拓寬了學生的解題思路。讓學生初步掌握連乘問題的基本數量關系,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學生把想的過程說出來以后,我把它板書在黑板上,一來想給后進的學生一個引領,當然最大的目的還是想把學生混亂的思維整理出來,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有條理地說,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里只是想嘗試一下。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 15

          一、說教材

          1、地位作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六冊第二單元第二小節第一課時的內容,它是學生學習了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和乘數是整十數乘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和書寫格式,為學習多位數乘多位數的算理打基礎,也為本冊中第三、五兩個單元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和混合運算的學習作準備。因此,本課時是本單元的重點,也是全冊的一個重點,對今后進一步的學習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目標教學目標是教材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檢查教學效果的標準和尺度。從教育學的角度來講教學目標應在基礎知識、能力培養、思想品質三方面進行明確。所以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目標: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在弄清兩位數乘兩位數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和書寫格式,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正確計算的能力,滲透教學源于生活,我們要會解決身邊數學問題的思想。

         。3)情感目標:通過探究合作的學習,激發學生認真計算的熱情及善于探索、思考的學習品質。

          3、重點、難點:重點:乘數是兩位數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難點:乘數是兩位數筆算乘法的算理。

          4、教、學具準備cAI課件、每位學生一份作業紙。

          二、學情分析:

          這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還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根據他們的認知規律,我們不僅要設計色彩鮮明的課件和情境進行教學,而且還要使他們感受到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是一種需要。因為課標上指出:小學中年級的學生開始對“有用”的數學更感興趣。因此學習素材的選取與呈現以及學習活動的安排更應當關注數學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的應用應該是現實的、具體的問題解決,使他們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而且學數學是有用的、必要的,從而愿意并且想學數學。

          三、說教法、學法: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應聯系現實生活,使學生從中獲得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通過教學實踐,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小組合作及應用數學意識。因此在本節課中,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學方法,整堂課始終貫穿杭州游玩這一情境,設計色彩鮮明的學生喜愛的“動物”和“過山車”等課件,讓學生在課件所創設的情境中去學習。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學習計算方法。因為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只有在解決問題的具體情境中才能真正體現出它的作用。以往的計算教學過多了強調運算、技能的訓練,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在《新課標》所倡導的今天,使我們清楚認識到:只有將計算教學置于現實問題情境之中,把探討計算方法的活動與解決問題融于一體,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探討學習計算方法,才能讓學生切實的體會到計算的意義和作用,并且感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心理學家表明:不經過學生個人親身探索和發現的過程,要想把已知的真理變成學生的真知是不可能的。在本節課的整個教學過程中,力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學生通過觀察課件中出示的小朋友們被售票員阿姨攔在“動物園”門口,針對誰能正確地并很快地回答售票員阿姨的比賽題,誰就能排在隊伍的前面,先進門看小動物時所設計的第二個過渡題,為學生提供了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的具體問題情境,同時也設計了自主探索、小組合作討論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應用已有的知識和已有的計算方法,探索新的計算方法,給學生創設了主動探索數學知識的空間,逐步的加深對算理和法則的認識和理解,從而輕松地獲得新知識。

          四、說教學程序本節課我安排了四個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誘發興趣美國教育家哈曼說:“那些不經過設計而勾起學生求知欲望的教學,正如同垂打著一塊冰冷的生鐵!倍鴨栴}的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容易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形成問題答案的欲望,從而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這一環節中,我首先用課件出示春天的美景,然后帶著小朋友去杭州游玩,第一站到動物園,遇到買門票付錢的問題,向學生提問:我們班有53位小朋友,門票要8元一張,一共需要付多少錢?讓學生列出:53×8的算式,復習了兩位數乘一位數,又根據小朋友進動物園時著急的心切,結合課件的情境,對學生講到:你們看,這些小朋友都想排到隊伍的前面,怎么辦呢?瞧,售票員阿姨想了一個好辦法,她對小朋友說:“你們不要急,誰能正確地并很快地口答我的比賽題,誰就能排到隊伍的前面,先進門看小動物!边@時我設計了三道典型的口算比賽題:14×2、31×30、214×3(要求學生說口算過程);同時設計了四道根據乘法的意義寫出算式并說出結果的比賽題:1個532個533個5310個53并要求小朋友想想:3個53和10個53合起來是幾個53?這時,學生就會根據乘法的意義,13個53寫成乘法算式:53×13,這樣,

          由復習舊知識自然地過渡到本節課的新知識,為講授法則和算理做好了知識上和心理上準備。

          第二環節:自主參與,探究新知《標準》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強調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本節課為學生提供了現實而又有趣的數學學習內容和學習形式。針對前面復習舊知得到的53×13這個算式,先揭示課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然后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算理,向學生提問:①你會說一說53×13的意義嗎?②53×13中的13可以分成幾部分?怎樣求出這兩部分的得數?根據學生的回答(先求53×3的積,再求53×10的積,最后把53×3和53×10的積相加。)我進行板書,在豎式中分三個豎式標明乘的箭頭。535315953×3×10+530×13159530689159……53×3的積53……53×10的積(個位上零不寫)689然后提問怎樣把這三步寫在一個豎式里呢?讓學生進行算法的探討。根據學生的匯報,強調書寫格式,用個位上的3去乘53,乘得的積是表示159個一,積的末尾要和個位對齊;用十位上的1去乘53,乘得的積表示53個十,乘得積的末尾要和十位對齊(個位上的0省略不寫);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這樣利用遷移原理,使學生一步一步地加深對算理和算法的認識和理解,不但突出了教學重點,而且突破了教學難點。接著我對學生豎式格式的書寫進行了規范,并讓學生說說完整的豎式和分步計算的聯系和區別,強調用豎式計算比較簡便。

          第三環節:應用新知,解決問題在這一環節中寓教于樂,溶練習于生活問題和游戲中,讓學生獲得一些用乘法計算解決身邊問題的活動經驗并在玩樂中進行鞏固。而且練習又具有一定的坡度,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在這兒我設計了四大板塊:1、嘗試練習利用課件中的情境杭州游玩到達第二站“未來世界”提出幾個問題:①、門票48元一張,要給我們班53位小朋友買門票共需要付多少元錢?②、進了“未來世界”后,我們班有38位小朋友要坐“過山車”,“過山車”每人要付16元,你能幫忙算一算這38位小朋友一共要付的錢嗎?③、這次杭州游玩在小朋友們開開心心中結束了,我們現在要乘車回家了,可我們的司機師傅給我們接送真是太辛苦了,我們應該怎樣表示感謝呢?(付車費)那誰能幫老師算算;我們班小朋友和老師一共55人,每人要付26元的車費,我們一共要付多少元錢的車費給司機師傅表示感謝呢?這樣將數學課堂教學變為學生認識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現了“數學源于生活,賦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2、鞏固練習出示小馬虎做題:52677557×43×13×29×36156xxxx75302208671515136469018251812小馬虎做的這四道題中,前三小題錯在對位上,第四道錯在計算的進位上。這題主要啟發學生不能當小馬虎,不能犯小馬虎這樣的錯誤,要求學生在發下的紙上找出錯的原因后訂正并交換因數的位置再算一遍,使學生在理解乘法意義基礎上,進一步鞏固算法,明確算理,激發學生認真計算的熱情,懂得認真計算的重要性。3、加深練習:聰明的小朋友,你們會填嗎?□84□×7□×□7□□□1□3□□□□□□□6□□□□這里出示兩道填數題,對練習稍以加深,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4、延伸練習:由杭州游玩結束,我向學生發問到:下次我們全校小朋友都要來杭州游玩呢,你能算一算我們全校216位小朋友,一共要付多少元錢的車費嗎?引出一道216×26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題目,讓學生大膽的猜想計算方法,激發學生探索、思考的欲望,為下節課的教學作好鋪墊。

          第四環節:引導學生總結全課:我先讓學生說說這節課學了什么內容?再談談自己的收獲?讓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的知識進行整理、鞏固。

          五、設計亮點:

          第一,教學設計圍繞杭州游玩這一情境,并從中滲入買門票付錢等生活問題,體現數學知識的趣味性和生活性。

          第二,教學過程利用鮮明的、學生感性的(動物、過山車等)課件,具有動態生存性。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也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組合部分。根據本課的教學重點,我的板書設計如下:兩位數乘以兩位數的筆算535315953×3×10+530×13159530689159……53×3的積53……53×10的積(個位上零不寫)689板書是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半獨立的形式逐步完成的,它打破了板書由教師一手包辦,全盤授予的局面,這樣不僅美觀、簡潔,使學生體驗到數學的簡潔美、邏輯美,而且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發展了思維能力。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三年級數學《交通與數學》說課稿11-05

        數學的說課稿07-12

        數學的說課稿11-30

        說課稿數學說課稿初中11-28

        “用數學”數學說課稿03-20

        小學數學《數學廣角》說課稿02-13

        數學《數學廣角》說課稿模板07-13

        三年級數學上冊《交通與數學》說課稿06-11

        數學三年級數學廣角重疊問題說課稿01-31

        數學溫度說課稿01-14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