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

        時間:2022-11-17 19:25:49 數學說課稿 我要投稿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薦】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數學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薦】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1

          一、說教材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88和89頁,《找規律》的例1~例3及“做一做!

          “找規律”在新教材中是一個獨立的單元,“找規律”作為新單元的第一課,非常重要。本單元是從形象的圖形排列規律,顏色交替規律慢慢過渡到抽象的數列規律,如果這節課沒有把握好,那么對學生后面的繼續學習將會造成阻礙。

          知識目標:學生能夠通過物品的有序排列,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會根據規律知道下一個物體。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主題圖,認識規律同時掌握尋找規律的方法,通過涂色,擺一擺,畫一畫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創新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創設情境,學生能夠感知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感受數學的美。

          教學重點:通過圖形或物體的有序排列,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并會知道下一個圖形或物體。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創新意識

          教具、學具的準備

          二、說教法、學法

          在教學思想上努力體現以學生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讓學生始終參與教學活動中。在教學方法上,采用游戲、直觀演示、動手操作、引導探究等教學方法,從扶到放,讓學生在游戲、嘗試、探索、練習、實踐操作過程中悟出找規律和創造規律的方法。

          在教學設計上,注意重點內容的處理,使學生在主動獲取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教學手段上,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強了教學的效果。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也是本節課中學生學習找規律、創造規律的主要方法。

          三、說教學過程

         。ㄒ唬﹦撛O情境、激趣導入

          1、由魔術導入,在變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規律的存在。

          設計意圖:通過教具的輔助,演魔術的情境,體現新課程標準情境教學的理念,意在創設一個與學生生活聯系密切的情境,促使他們較快融入其中,并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2、課件出示主題圖──小朋友在布置教室。

          設計意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發現什么,都是怎樣排列的,他們的擺放都是有規律的,都按照一定的順序擺放。由此讓學生了解什么是規律,也就是一種物品擺放的規律是什么?

         。ǘ┮龑剿、認識規律

          設計意圖:此環節分三個層次,先出示“彩旗”,引導學生找規律;接著同時出現“燈籠”圖、彩花圖和“小朋友排隊”圖,由學生同桌討論找出規律;最后匯報說清規律。

          (三)動手操作、鞏固發展

          1、擺一擺,猜一猜。

          2、涂一涂。

          設計意圖:完成老師的任務,設計一條手鏈,這樣學生的思維就能更好地發散并創設出更多的、更復雜的規律,從而培養他們大膽創新的意識。

          此環節重在體現新標準“玩中學、做中學”的新理念,以“聽會忘,看能記住,做才能學會”的教育理論為指導。

         。ㄋ模┞撓瞪、運用規律

          1、聯系生活找規律。(課件出示“生活中的規律”圖)

          2、做規律

          聽規律,做出有規律的動作等。

          3、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按規律擺學具環節,對“規律”的感知、體驗已得到加強,已能判斷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所以此環節承上啟下,意在讓學生意識到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是有用的,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又體現“學生活中的數學、學有用的數學”,符合新課標和新理念。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本節課的內容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一冊,第95頁的《5、4、3、2加幾》。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8加幾、7加幾、6加幾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5、4、3、2加幾,本節課在學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中占據重要的位置,為學生熟練計算20以內的進位奠定基礎。

          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通過實踐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得出5、4、3、2加幾的計算方法。本節課的加法算式基本上是較小的數加較大的數,例題可以促進學生探究,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可以是湊十法,也可以聯系已經學過的加法算式直接算出得數,鼓勵算法的多樣性。試一試的三道題目可以讓學生自己計算,4+9和5+8的算式可以引導學生聯想9+4和8+5,利用已經學過的知識來計算。想想做做第1、2題注意算式之間的對比,感受知識間的聯系,便于實現算法的遷移,然后安排實際問題的解決,引導學生鞏固和應用所學知識。

          二、說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學生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并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5、4、3、2加幾的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5、4、3、2加幾。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發展探究、思考的意識和能力,重視算法多樣化,發展創新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繼續培養合作意識和學習興趣,應用知識解決生活里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作用。

          教學重點:通過實踐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得出6、5、4、3、2加幾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聯系學過的相應的加法算式,直接算出得數。

          針對這一教學重難點,可以課前先復習舊知,回憶湊十法的計算過程。在新科教學中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列式計算,運用已有的知識獨立探索計算方法。

          三、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

          1、多媒體教學法: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去小白兔家做客的情境,啟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列式計算,自主探索計算方法。

          2、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教學法: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親身經歷問題提出和問題解決的過程,體驗學習的樂趣。

          學法:

          自主觀察思考:通過學生的自主觀察和思考,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并逐步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也有利于后面學生之間合作學習和更好地傾聽他人的不同意見。

          四、說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復習舊知。

          師:今天老師要帶我們班的小朋友去一位小動物家做客,讓他看看小朋友們最近的表現和學習情況,讓他夸夸我們班聰明的小朋友,你們說好不好?為了能讓小朋友們表現得更好,我們先來做個熱身運動,怎么樣?

          1、出示口算卡片。

          8+6= 9+5= 7+5=

          指名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3+( )=10 5+( )=10

         。ǘ┳灾鲊L試,探索新知。

          1、自主學例題。

          師:小兔子家門口種了許多蘑菇,小兔子為了招待我們,正提著籃子在采蘑菇呢。

         。1)看一看,小兔子的蘑菇是怎么種的呢?

          (2)小兔子出了個難題考考大家:一共有多少個蘑菇?用什么方法計算?你會列式嗎?

         。3)學生獨立計算,然后請學生說說你是如何計算的。集體交流算法。

          板書湊十法的過程。

          師:小朋友真能干,想出了這么多方法來解決問題,這些辦法都不錯,我們大伙再議一議。你最喜歡用什么方法來算?為什么?

          學生回答。

          師:做題時,用自己會做的和喜歡的方法做就行。

          2、 試一試。

          下面就用你最喜歡來的方法來計算一下小兔子蘑菇上的這些題目吧。這些題目就是我們教科書95頁中間的試一試。

          5+8= 4+8= 3+9=

          請你選一道題說說你是怎么樣很快做出來的。

          (三)游戲實踐,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1

          述:小兔子還為大家請來了幾位動物朋友。(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題的圖。)

          這些朋友都在書上的95頁,小朋友能根據所看到的小動物,列出兩道加法算式嗎?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后全班匯報。

          2、想想做做2

         。1)想要吃到小白兔準備的好吃的水果嗎?那要先答對小白兔的難題才行。(出示第2題)先觀察每組算式,你發現他們有什么特點?你猜想一下,他們的得數會有什么樣的特點?

         。2)學生獨立計算,指名校對,發現規律:加數不變,交換位置,得數不變。

          3、想想做做3

          要求:用你喜歡的方法算。

          指名報得數,共同訂正。

         。ㄋ模┬〗Y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3

          一、 說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的內容,本節課是讓學生初步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的計算方法,教材通過“跳繩”這個游戲來教授新知識,即方便又實用。教材根據兒童的認知特點,抓住所有兒童的天性-----“好玩”來設計。取材于學生所熟悉喜愛的活動,讓學生感到親切、生動有趣。讓學生自己提問,自己解決,體現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化。

          二、 說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位數減一位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以及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等多種計算方法,能熟練進行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計算,也能夠較為熟練的運用豎式計算,已理解并牢記豎式計算中應注意的問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探索并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用運數學語言表達計算思維過程;提高學生觀察、思維、計算的能力。

          2.讓學生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獨立性。

          3.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生活化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輕松愉快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

          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退位的算理,掌握退位的方法。

          三、 說教學流程

          1.從游戲“跳繩”開始,即復習以前學習的內容,有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2.由“第一屆陽光體育節”引出課題,出示情景圖,讓學生獲取信息,引發問題。

          3.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利用學具先撥一撥,說一說。再列豎式解決。在列豎式時,需要注意哪些?和學生一起邊回憶邊寫。最后小結列豎式的要求。

          4.掌握方法后,通過一系列的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學,即玩的高興,又學到知識,將枯燥的計算教學,變得很輕松,玩的高興,學的輕松,在學生幼小的心靈中所萌發出的滿足感、學習信心,中主動意識。是教學的成功所在。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4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西師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的《數數數的組成》(板書課題),該內容的知識基礎是20以內數的認識,同時又為20以內讀數、寫數以及萬以內數的認識作鋪墊,就像一座彩虹橋,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教材在此處安排100以內的數數、數的組成,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的認知發生一個飛躍,那就是引領學生的思維從一個一個數發展到一十一十數,感悟幾個十組成幾十,幾個十和幾個十組成幾十幾。

          二、說目標

          結合學生實際、教材內容,站在學生發展的角度,我預設了以下教學目標:

          1、學生會一十一十數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

          2、經歷數數的過程,讓學生的思維在具體情景中從一個一個數發展到一十一十數,并感悟出幾個十組成幾十,幾個十和幾個幾組成幾十幾,掌握“數群”策略,體現數群思想。

          3、提供交流、活動平臺,營造寬松愉悅氛圍,讓學生感受數的奧妙,體驗學習的樂趣。

          這樣一來,三維目標有機融合,形成一種活力。其中讓學生會一十一十地數數及數的組成是重點,建立“10個一是一十”的數群策略是難點。

          三、說學情

          為了能較好的落實這些教學目標,在上課之前,我還將充分了解學情,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那就是很多孩子都能從1數到100,但只是淺層次的數,沒有思維的深度,因此可以提供展示平臺,做到個性發展和群體提高。對于那些平時思維能力比較弱的學生,鼓勵他們大膽動手、勤于思考,讓他們以飽滿的熱情參與到整個探究活動中。當然,對于思維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來說,要積極引導他們學會合作,學會交流,養成善于展示、勇于創新的學習品質。

          四、說教法

          但是這一切的關鍵是要采用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才能達到目的。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我只是一個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針對100以內數數及組成和學生的具體情況,我將采用觀察法、發現法、合作法、展示法、歸納法等。不過,教無定法,只要是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會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調整和選擇教法。

          五、說設計思路

          我的設計思路是啟動、互動、自動、整合。啟動就是激起數數興趣和動力,互動就是探究出數數方法,形成“數群”策略,自動就是運用數群策略感悟數的組成,整合就是鞏固、拓展、升華。

          六、說教學流程

         。ㄒ唬﹩

          數學知識從那里來?從生活中來,從學生已知發展而來。我首先給學生提供了數數平臺:四人一組,每組提供一堆零散的小棒(46根)。

          小朋友們,請數一數你們的小棒,到底有多少根呢?

          這是學生們已經擁有的知識和能力,每組的小朋友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數著小棒,并爭先恐后地說著最后的結果“46根”。在學生數的過程中,老師千萬不能閑著,要到他們中間去走一走、看一看,摸清學生的思維脈搏,那就是大多數學生的數數方法是“一個一個地數”。這是學生思維從一個一個地數發展到一十一十地數的生長點,探究活動就從這兒開始,接下來進入互動部分。

         。ǘ┗

          1、肯定:老師微笑著肯定著學生的成功,并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數數方法:一根一根數(并板書:一個一個數)

          2、再次提供數數平臺:(出示10枝裝的鉛筆整整4盒,盒子外面還零散著6枝鉛筆)你能數出這些鉛筆一共有多少枝嗎?

          學生一會兒就能報出準確的結果:46枝!這時老師千萬不能只關注“46枝”這個結果,一定要把住學生思維的跳動:他們會一根一根地數嗎?應該不可能!因為學生只能通過觀察,發現10枝一盒,4盒40枝,盒外的6枝也可以一眼看出,不必也不需要一根一根地數,而是一群一群地數,即采用“數群”策略,得出“46枝”。這個情景把學生逼到了思維的邊緣,在潤物無聲的思維沖突中從“一根一根數”突圍而出,發展到“十根十根數”,可謂一個飛躍,全新的教學理念就體現在這樣的細節上。

          3、導出“數群”策略:“十根十根數”

          當老師追問學生的數數方法時,學生會驚喜地發現自己居然采用了“十個十個數”的方法,學生能不高興嗎?(并板書:一十一十數)在快樂的學習中,學生“創造”了數數的方法,有了成就感和自豪感,“數群

          ”思想不知不覺滲透到學生的腦海中。這樣,我充分尊重學生,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和認識。這正體現了一種理念,那就是:真正的數學學習,是讓學生自己學會而不是教師教會,是讓學生想懂而不是老師講懂。自己學會才是真會,自己想懂,才是真懂。

         。ㄈ┳詣

          當得出“一十一十數”是數數的好方法時,學生的學習內動力更加強勁,一切水到渠成,進入自動狀態。

          1、數小棒(請小朋友們拿出開始的46根小棒):這時我們來數這些小棒,你準備采用什么數數方法呢?

          我們可以大膽地預測,學生大多數會認可“一十一十數”的方法。此時此刻老師組織每組學生合作將每十根小棒捆成一捆,每組4捆零6根。學生會在觀察、操作中深刻地思考:10個一是一十。這種有觀察、有思考的操作活動就是“做數學”。捆完之后,請他們看著自己的操作成果一起數一數,學生會興高采烈地數著:一十、二十、三十、四十、四十六,體驗著數數的快樂。

          2、數動物:出示例2的主題圖(灰兔、白兔、黑羊、白羊數量不一,依次排列,每行10只,共10列。)

          讓學生說出各種動物的只數,彰顯數數方法及數的組成。比如:灰兔有多少只?(28只)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數的?(十只十只數)你知道28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嗎?(2個十和8個一)……

          當說到灰兔、白兔、黑羊、白羊一共有多少只時,老師要特別留心,因為學生可能出現兩種思維,一種是四種動物的只數相加(28272322=100),另一種是在圖上數,剛好10個十,10個十是一百。這時老師要把住學生的思維,不否定“只數相加”的方法,但要張揚“10個10個數”的方法,讓學生在“一十一十數”的基礎上感悟10個十是一百,一百就是由10個十組成的。還可以安排學生一捆一捆地數小棒,深化知識:10個十是一百,一百就是由10個十組成的。這是從10到100的飛躍,是“數群”策略的進一步發展。

         。ㄋ模┱

          1、數數活動:一個一個數,從66數到88;一十一十數,從10數到100,再從100數到10。感受著兩種數數方法的策略。

          2、數的組成:例3的情景圖(乒乓球、鋼筆、月餅),運用、鞏固幾個十組成幾十,幾個十、幾個一組成幾十幾的認知。

          3、說說生活中你用到的數(幾十或幾十幾),學生激動地說著。

          4、延伸:老師話峰一轉,如果我們遇到很大很大的數,你還會采用一十一十數的方法嗎?請小朋友們課外去交流交流。此時讓學生的思維又有了一個新的生長點,那就是:遇到很大很大的數,能一十一十數嗎?假如不能,又會是怎樣的數數方法呢?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簡單明了,適合一年級小學生的特點,能呈現出學生思維發展的過程。

          數數數的組成

          一個一個數:

          一十一十數: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5

          說教材:

          一、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第一課時。

          二、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本課是在學生學過100以內的數的讀寫的基礎上教學的。因為人民幣單位間的十進關系和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是一致的,所以學生掌握這部分知識,難度不會太大。學過100以內的讀寫法后,認識元、角、分不僅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且對鞏固100以內數的認識也有幫助。

          三、教學目標:

          1、學生在觀察人民幣以及取幣等現實情境活動中認識一元以內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

          2、學生參加教室里的模擬購物活動,初步認識商品的價錢,學會簡單的購物。

          3、在取幣、換幣、付幣、找幣等購物活動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他人合作的態度,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

          4、使學生受到愛護人民幣、勤儉節約等教育。

          四、教學內容的編排特點、重點和難點:

          教材有層次地呈現了知識結構。老師先拿出一個盒子讓學生來猜和摸里面裝了什么,使學生明白“買東西要使用人民幣”。接著幫助學生認識一元、五角、一分這三種面值較小的人民幣,并由模擬購物中學生與老師的對話,提煉出一元=十角,再聯想到一角=十分。然后認識5角、2角、5分、2分,最后通過“試一試”讓學生把一張1元幣換成二張5角、把五張2角換成一張1元,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元與角之間的十進關系,并為購物時付幣做好準備。教材采用這種知識結構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間接溝通了100以內的十進關系。教學重點是認識人民幣。難點是元、角、分之間的進率。

          說教法和學法:

          一、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對元、角、分有一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時通過創設購物情境,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在此基礎上,把這些知識系統化、數學化。整個教學過程力求體現數學知識、數學問題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的思想。

          二、導學生自主探索,培養創新意識和學習興趣。

          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特點,以動畫導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同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觀察、討論、操作、概括,讓他們在活動中、游戲中輕松愉快地學到知識,增長本領,從而樂學、會學、創造性地學的境界。

          三、視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練習的設計除了注重趣味性和創造性以外,更注重實踐性。如:創設小商店情境,開展購物活動,既聯系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又突出了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說教學程序:

          一、境引入,整體感知人民幣

          1、情境引入,揭示課題。

          老師準備一個裝有人民幣的盒子讓學生去猜、去摸里面裝了什么,進行初步感知人民幣。然后簡單的介紹一下美國的錢叫做美元,英國的錢叫做英鎊,你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叫做什么嗎?從而揭示課題:認識人民幣

          2、整體感知人民幣。

          學生在生活中經?吹饺嗣駧,有時還使用人民幣,因此首先讓學生交流:你知道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幣?然后通過讓小組對人民幣進行分類,知道人民幣可以分為紙幣和硬幣之分。小結:人民幣可多了,有大面值的人民幣,也有小面值的人民幣,對于這些面值較大的就人民幣今天我們暫時不學,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些小面值的人民幣。

          這一環節的設計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入手,使學生親身感受、認識人民幣,這樣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學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究新知,認識人民幣

          1、認識1元、5角、1分

          (1)分別拿出1元、5角、1分,在小組里說說面值是多少,怎么看出來的?

         。2)交流:學生自由發言,互相補充。

          引導學生從先從紙幣入手,分別觀察它們的正面和反面都有哪些內容,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接下來安排同桌互動合作學習和大組交流活動: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正確地向同桌介紹不同面值的人民幣。然后交流:在剛才的介紹過程中,你有沒有什么發現?有沒有需要提醒別人注意的地方?通過這兩個問題,我借學生的嘴巴講出有關辨認各面值人民幣的方法。事實證明,學生的發現、學生的經驗是那么豐富。

         。3)師介紹盲點。(老師還有一個問題,在紙幣一元的左下角有一個點,你們知道它有什么用嗎?)

         。4)愛護人民幣的教育。剛才我們認識了人民幣,從哪里知道這是我們國家的錢呢?(國徽)對,它代表著我們偉大的祖國,我們要愛護它。想一想:怎樣愛護人民幣呢?

          這一環節的設計,以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為背景,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自己觀察、自己發現、自己描述、互相補充,在與他人的交流中輕松學習。

          三、模擬購物

          在這一個環節中,我以購物為主線,組織學習活動,創設多個情境,有易到難地培養學生購物的能力。

          這里以課件為背景,配上輕松音樂,問:今天正

          好是福華商場開業,老師是售貨員,這里有很多優惠的物品,小朋友們想不想買?(想)

          (1)師提出購買要求:以小組為單位準備好零錢,來老師這里買一件物品。

         。2)剛才每個小組都買到了稱心的商品。商場今天還推出了一種特惠商品,這個商品的價格是1元,哪個小組要來購買呢?你有幾種付錢方法?(出示特惠商品)

          這一開放性問題的提出,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要求學生人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和答案。二是在學生交流中自然導出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關系。

          這里我讓學生各抒己見,老師適時總結點撥。根據學生提出的付法,引導學生有條理地思考、操作,并用人民幣擺一擺:用一種人民幣,還可以怎么付?用兩種人民幣,還可以怎么付?用三種人民幣,還可以怎么付?根據學生的付法,適時提問:為什么這么付,能說說理由嗎?從他的發言中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出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1元=10角、1角=10分。最后總結概括不管拿幾種人民幣來付,付出的人民幣的總數都是10角,都是1元。

          總結并板書:1元=10角 1角=10分

          這一環節的設計,改變傳統教學進率的方法,通過假設生動有趣的模擬購物情景,饒有趣味在得出1元=10角,1角=10分,讓學生的形象思維得到較好的發展。

          三、應用創新,體驗生活。

          過幾天就是豆豆的好朋友過生日了,豆豆想給他寄一張生日賀卡。他先乘公共汽車去郵局,我們來看看發生了什么事情?(出示課件)

          這里通過出示一個小朋友到郵局去買郵票,售貨員阿姨告訴他一張郵票的價格是80分的郵票時,他是怎么付錢的?(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話、電子郵件已經基本代替了寄信,學生對寄信這一事情知道很少,因此這里提醒學生要關注生活,建議課后到郵局去調查一下,寄一封普通的信需要貼多少錢的郵票。)

          這一問題的提出也有兩個目的:一是繼續提供付幣練習的機會,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案從角幣中取錢。二是借此引出找幣問題。

          學生受第一次模擬購物方法的遷移,通過同桌討論,很快地用角幣擺出了多種付80分的方法。

          隨后老師拋出一個問題:如果身邊沒有幾角的零錢,怎么辦?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很快地想到可以付1元,然后找回2角。這里自然地引出了找錢問題。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這一環節的設計,努力挖掘數學的“應用性”,對教材進行重新整合,設計了模擬購物的場景,讓學生經歷換錢和找錢的過程,打破傳統封閉式的教學過程,構建生生互動的“開放式”教學過程,既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四、請學生欣賞歌曲《一分錢》

          師:小朋友們學了這么久,累不累?下面老師給你們放一首歌曲,讓小朋友們輕松一下好嗎?

          聽完后師問:你們知道剛才那首歌說了一件什么事嗎?從而對學生進行拾金不昧和不浪費的教育。

          這一環節的設計可以以使課堂變得輕松明快,讓學生在一個相對輕松的環境的環境下進行學習。

          五、猜價格游戲

          師:今天小朋友們表現得非常好,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個小獎品要送給大家,如果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猜出物品的價格,我就把物品送給誰,好不好?

          (教師先給出價格的范圍,例如在5元到8元之間,再根據學生猜的價格,老師給出高了或是低了的提示)

          這一環節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人民幣的一些基礎知識上進行的,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起到了一個深華的作用。

          六、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哪些人民幣?回家后,請把學到的知識講給爸爸媽媽聽,然后到超市去調查一下還有哪些商品的價錢大約是1元。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6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找規律》是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找規律”的第一課時

          2. 教材分析

          《找規律》是在學生認識了20以內數及20以內數加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學生第一次系統學習找規律的問題,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觀察生活中的現象,嘗試發現事物中隱含的簡單規律,初步感知找規律的方法。同時,教材內容是學生經?吹降囊恍┈F象,有利于吸引學生參與探索活動,形成初步的探索意識,增強對數學的認識,提高學數學的樂趣。

          教學內容是發現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隱含的規律,其中有顏色、形狀、大小的變化規律及圖形的排列規律。

          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找出簡單圖形的變化規律。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和操作找出圖形的排列規律,并能根據找出的規律往下擺、往后涂,加深對圖形排列規律的認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能運用簡單的規律解釋現實中的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在與他人的合作交流中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3.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并能夠找出所列舉事物的規律。能夠觀察出事物的規律是《找規律》這個知識點最基本的基本。

          2)、教學難點:發現圖形的排列規律,體會數學的思維方法。

          二、說學情分析

          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接觸到一些規律性的現象,只是沒有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在課堂中,只要老師稍加規范和引導,就可以使學生的思路變得清晰。

          一年級的小孩子很活潑,思維很靈活,這就需要串聯一個情景,引起他們的興趣。找規律這個知識點相對來說很簡單,關鍵就看老師怎么規范學生已有的凌亂的知識,怎么引導學生跳一跳再夠到新的桃子。另外,一年級的小孩子能夠集中精力的時間很短,這就對我提出了挑戰。我怎樣設計情景才能更好的引起學生的興趣,我怎樣抓住學生集中精力的這段時間把我要突出的重點講出。

          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按照從易到難的層次逐步提高。從簡單的顏色規律到形狀規律,再過渡到數字規律,之后,聯系生活、發現規律,最后能夠擺出規律、運用規律。由易到難,一步一個腳印,層層遞進。

          三、說教法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規律的事物總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如節日里各種美麗的彩燈和彩旗都是有規律的排列,很多物品上裝飾的圖案也是有規律的排列,這些都為從數學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規律提供了很多素材。所以在教學時,特別要注意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另外,還注意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實驗、猜測等活動去發現規律。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边@是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對數學教學活動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谝陨侠砟,我采用了情景導學法,并構建了這樣的教學模式:

          1. 創設情景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2.引導探索,進一步認識規律

          3.聯系生活,發現規律

          4. 動手操作,擺出規律,鞏固發展

          5.教學總結

          四、說學法

          本節課要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隱含的規律,其中有顏色、形狀、大小的變化規律,有數字、算式及圖形的排列規律。學生在學的時候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1、觀察比較法;2、討論交流法;3、練習法;4、動手操作法。

          五、教學過程設計

          (一)情景導入

          師:小朋友們喜歡看魔術表演嗎?(喜歡)今天老師來變個魔術,猜猜老師今天會變什么?學生說(……)說完后,教師先從口袋里變出一朵紅花,又問:猜猜老師還會變出會什么?(生猜……)接著教師從口袋里變出一朵紫花,接著讓學生猜猜老師下面一朵是什么花?學生說,老師出示,并說說自己的理由。繼續讓學生猜下一朵是什么,接著把花全部拉出來,讓學生說一說這些花是怎么排的(一朵紅花、一朵紫花、一朵紅花、一朵紫花……)

          師:看來規律能告訴我們接下來的花的顏色。那么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找一找規律

          板書課題:找規律

          (這部分設計是根據兒童愛猜的心理,首先讓學生猜沒有規律的東西,學生猜不準,接著讓學生猜有順序的花朵(即有規律),學生一片高興,這樣有意識地按規律呈現,讓學生對比猜測中意會,積累感性經驗,從而初步感知規律。這樣的設計,從學生角度出發,充分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正確把握學生的起點,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思考、嘗試的機會,在猜想中感知規律存在的同時,初步感知了規律的價值。)

          (二)新授

          師:過幾天是什么節日呀?(六一兒童節)六一兒童節是我們小朋友的節日,有一個一年級小朋友正在布置教室,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布置得漂亮嗎?

          出示課件:

          師:誰能說一說天花板上有什么?是怎么排列的?

          1、出示主題圖,引導觀察:小花是怎樣放的?燈籠是怎樣放的?小旗是怎樣放的?同學們站得有什么規律?(學生回答)

          師:我們可以從什么地方來研究它的規律呢?

          生1:紅旗按紅黃、紅黃這樣排列的;ㄊ前淳G紫、綠紫排列的

          師:他是從

          生:顏色上觀察的。

          生2:他們都是一種一個的。

          師:哦,你是從數量上來觀察的,也就是XXX對嗎?

          (教師邊說邊板書:XXX)

          2、小結:小朋友真厲害,發現了這組圖形不僅在形狀、顏色上有規律,而且在數量上也是有規律的。

          3、講解例1,課件出示例1,后面一個應是什么?

          師:小朋友們,你能猜猜后面一個應該是什么嗎?請在你的書上完成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匯報,說說理由

          4、師小結:像這樣一個紅一個黃,一個紅一個黃……這樣的稱為一組,像這樣一組組重復三次以上我們就把它稱為有規律。

          讓學生練習說“紅旗是一面紅一面黃重復排列,花是一朵綠一朵紫重復排列……”

          5、闖關游戲

          (小朋友們真聰明)

          師:你能應用你剛才學到的知道完成下面的闖關游戲嗎?看看誰闖關又快又好,老師就送給他一個紅蘋果。

          (1)第一關,擺一擺

          課件出示例2,先讓學生說說哪些圖形為一組,它是按什么規律重復排列的?

          小組討論后匯報。

          (2)第二關:涂一涂

          課件出示例3,同桌交流,并說一說它是按什么規律重復排列的,應該怎樣來涂?

          (3)第三關,猜一猜

          課件出示做一做,

          把題目改成,猜一猜是什么顏色的?

          先讓學生猜,再獨立完成。

          6、生活中的數學

          (1)先小組討論再說一說,我們身邊有哪些東西是有規律的。比如說:我們的桌椅排列,衣服上的圖案。

          (2)生活中很多東西都是有規律的擺放的,請看(播放動畫)

          7、小結

          師:小朋友們,能說說你今天學到了什么嗎?

          8、拓展練習

          師:小朋友,你們說得可真好,那你能用學到的知識來設計你的作品嗎?

          用準備好的圓片按一定的規律擺一擺,可以擺成條形的,也可以擺成正方形的.。展示學生作品,學生邊展示邊說:我設計的是xxx的圖案按一個x一個x依次重復排列。

          板書設計:

          找規律

          一組組重復三次以上稱為有規律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7

          今天我對我上的《“加法”第一課時》進行說課,有以下幾方面:

          一、教材結構與內容簡析

          “加法”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1~5各數,掌握了5以內數的順序及各數的組成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是要引導學生初步認識加法并探究加法含義會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頭列式,在這個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初步的數學意識。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雖然具有一定的學習基礎,但他們年齡小,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集中,所以課程的設計就更應該充滿趣味,才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的認知提高一個水平。

          三、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通過熟悉的情境和操作演示活動,體會加法的意義;經歷把兩部分合在一起抽象為加法運算的過程,初步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用加法來解決。

          2.認識“+”號,會讀加法算式,會根據直觀圖計算5以內的加法。

          3.通過學生操作、演示、表達,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及觀察運用數學語言的能力。

          4.創設生動活潑的情境和游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合作意識,激發學生學習計算的興趣和對數學的求知欲。

          四、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本著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確立了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認識加法,理解加法的含義,通過動手實踐操作來突出重點。

          難點:會用數的組成,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通過算法多樣化的擇優來突破難點。

          五、教學過程

         。ㄒ唬悢涤螒颍瑢胄抡n

          與上課準備做得最好玩對口令游戲,復習數的組成,激發興趣,做好知識準備;

          (二)創設情境,探索新知。

          1.創設情境,這里分兩個步驟進行。第一步,從以禮物送給今天表現最好的小朋友說起引出花朵,然后大家一起來研究花朵帶來的問題,然后讓同學們觀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第二步讓學生動手操作。學習小伙伴一起擺圓片,通過動手操作,讓同學們初步感受加法的意義,并領悟計算方法。這個環節中學生動手、動腦實踐,多種感官并用,學習的過程化靜為動、化難為易,思維水平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

          提高。

          2.認識加法

          進一步強調把兩個數合起來用加法計算,認識加號,書空寫加號,完成算式,讀加法算式。從生活中發現加法。

          3.理解加法含義。

          第一層次,結合我們身邊發生的事例讓學生會說出加法算式。讓學生體會到身邊處處有數學,數學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第二層次,深化練習,利用課本第24頁的主題圖和做一做進行深化聯系,讓學生真正掌握加法及其意義。

          (三)聯系生活,豐富對加法的認識

          課件播放,讓學生說題意、列式、口頭回答。拓展加法在生活中的應用,既可以鞏固加法含義,更可以讓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ㄋ模┐┎濉罢n中操”,放松心情,整頓紀律。

          (五)全課小結,鼓勵學生說。

         。┎贾谜n堂練習,在練習中我發現了問題:學生會列算式,但是不理解大括號的意思,如果在前面環節中說說大括號表示的含義,學生在做題時就容易些。

          本人在各方面存在不足,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師指出我這堂課存在的問題,提出寶貴的意見。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8

          【設計理念】:跟據《數學新的課程標準》指出: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人民幣是我國法定的貨幣,在人們的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根據一年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對100以內數的認知。我充分利用數字教育資源直觀形象地演示,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使靜態的知識動態化,從而使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生的思維特點達到和諧與統一,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認識人民幣》這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內容。是本單元第一課時。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認識1元及小于1元的人民幣,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及其進率。

          2、教材分析:新教材更關注學生的經驗與興趣,以發展人文精神為宗旨,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以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為導向,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易到難,有淺入深,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范圍中學習數學。

          二、說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認識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幣,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單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ǘ┠芰δ繕耍

          通過認一認,分一分,付一付,換一換等活動,學會簡單的購物,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ㄈ┣楦心繕耍

          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與他人之間的合作意識,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勤儉節約的教育。

          三、說教學重難點:

         。ㄒ唬┙虒W重點:

          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及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

         。ǘ┙虒W難點:

          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

          把教學重點定為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及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是因為人民幣這一生活素材蘊含著豐富的數學知識,盡管學生在生活中都接觸過人民幣,積累了一些經驗,但還需要將這些知識和經驗加以整理。使知識系統化,結構化。同時,考慮到一年級學生計算還不夠準確,類推的能力還比較低,在掌握人民幣單位的進率時,還存在一些困難。因此,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定為單位間的換算。

          四、說教法與學法: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人。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小組交流與合作的學習。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利用數字教育資源,直觀形象地演示,促進學生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運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情境導入法

          2、直觀演示法

          3、實物操作法

          五、說教具準備:

          師生各準備一套1元以下教材人民幣。

          六、說教學過程:

         。ㄒ唬┣榫硨,激發興趣

          首先,讓學生聽一首兒歌《一分錢》。聽完兒歌后提問:剛才這首兒歌里唱到了什么。從而自然而然引出課題《認識人民幣》。以學生熟悉的兒歌《一分錢》來帶入課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設計是通過學生熟悉的兒歌《一分錢》來帶入課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自然而然地引出課題,認識人民幣。

         。ǘ┨角笮轮,認識人民幣

          1、認一認,初步感知人民幣。

          通過小組認幣活動及討論后得出要認識人民幣就要從正面、背面認識人民幣。還可以根據人民幣上的數字、大小、圖案、顏色來認識人民幣。人民幣上的國徽是我們祖國的象征,愛國也要愛護人民幣。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設計,我借助豐富的數學教學資源,使學生很直觀地認識人民幣。

          2、分一分,辨別人民幣。

          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分一分及小組討論后得出:人民幣有以下幾種分法:

          第一種分法:按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來分。

          第二種分法:按紙幣和硬幣來分。

          第三種分法:按人民幣上的數字來分。

          教師根據這幾種分法著重推出第一種分法。按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來分。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設計,讓學生親自動手分一分。以小組互相合作與交流。讓學生真正成為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起到引導者和合作者的作用。

          3、付一付,換一換的深化認識

          出示情境圖,著重引導學生思考買一本練習本一元錢你打算怎樣付錢呢?讓學生在小組里交流付費方法。買一本筆記本可以有不同的付款方法:教師借助數字教育資源將人民幣一角一地數出10角來。從中推出1元=10角。以同樣的方法推出1角=10分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設計通過學生親自動手付幣、換幣等活動。借助數字教學資源,學會簡單的購物,感受人民幣的價值,并加深鞏固對人民幣的認識。滲透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ㄈ⿲嵺`應用,鞏固深化

          1、習題1:觀看情境圖,要求學生將物品的價格與對應的人民幣連起來。

          2、習題2:要求學生根據圖意將人民幣進行換一換。

          【設計意圖】以上的這些練習設計形式多樣、層次分明。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將所學習得知識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去。讓學生學會使用人民幣。感受人民幣使用價值。滲透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四) 擴展延伸,課堂小結

          1、播放兒童歌曲《一分錢》來調節課堂氣氛。并結合兒童歌曲,對學生進行珍惜愛護人民幣的教育。

          2、觀看情境圖。教師借助情境圖對學生進行勤儉節約的教育。

          3、課堂小結:讓學生一起回顧整節教學的流程,借助數字教育資源一起讀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人民幣的進率是1元=10角、1角=10分。

          七、說板書設計:

          本節課的板書設計簡明精要,重點突出,將學習過程中師生共同探討的知識,很清晰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有利于學生的理解與接受。

          附板書設計:

          認識人民幣

          元 角 分

          1元=10角 1角=10分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9

          一、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在教材第3637頁。所呈現的內容是學生學習8和9的加減法后的一節練習課,圖中所安排的企鵝活動情境,是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本課是第一次出現帶大括號和問號的圖畫式應用問題。要讓學生在理解主題圖圖意的基礎上,說一說圖中大括號、問號各表示什么。在一定的情景畫面中解決應用問題,鞏固8、9的加減法。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小,剛入學不久,好動、好奇、好玩,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比較濃厚,大部分學生對幫助小動物解決問題有極大的興趣。經過兩個月的常規培養,學生有好的聽課習慣,有初步的小組合作意識,有一定的觀察問題和發現問題的能力。學生也基本上已經理解8、9的加減法的意義,但對于首次出現的大括號比較陌生,不容易理解其意思。對南極的情況有少數學生有些了解,大部分學生不知道企鵝的生活情況。

          三、教學目標

         。ㄒ唬┲R目標

          1、理解問題情景中的大括號和問號的含義。

          2、學會做相關的加減法。

         。ǘ┠芰δ繕

          1、通過學習讓學生學會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2、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ㄈ┣楦心繕

          1、通過學生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與人交流

          的能力,體驗與人合作、交流的快樂;

          2、通過本課學習,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勇于探索的信心和勇氣。

          四、教學重點

          1、對括號和問號的理解

          2、在具體的情境和活動中體會加減法的含義。

          五、教學難點

          結合圖和圖中括號、問號對圖意的理解。

          六、教具準備

          1、多媒體課件、小圓片

          2、試一試中的兩張表格。

          七、教學過程

         。ㄒ唬撛O情境,引入新授 師:同學們,開學快兩個月了,你們跟老師在一起開心嗎?(開心)

          師:我也非常地開心,做夢都想跟你們在一起。昨天晚上,老師做了一個美夢,你們想和老師一起分享嗎?(想。├蠋焿粢姡谝粋陽光明媚的日子里,老師跟你們一起乘坐熱汽球飄到了南極!一到南極,你們跟老師一樣,都興奮極了。知道為什么嗎?因為在那里,我們看到了許多可愛的企鵝(板書課題:可愛的企鵝)。你們拼命地召喚企鵝,想和企鵝交朋友。可企鵝們沒有馬上答應,而是要我們共同努力,答對了它們的問題才跟我們交朋友!你們有信心答對嗎?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10

          本節課的內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P32-P33“認識物體和圖形”。這部分內容是小學幾何圖形學習的開端,也是本冊后繼學習“分類”的奠基內容。由于此內容比較切合學生的實際(直觀形象,學生生活中常見),所以在設計理念上盡力去按新課標的理念去進行教學設計。在學習形式上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以小組合作探究貫穿整節課。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在活動中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學會發現和創造,學會歸納總結,盡力調動其積極性,培養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在學習內容上盡量體現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使學生覺得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利用數學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在評價方式上,盡量改變只有教師去評價學生的現象,給學生一個民主的地位。評價方式的改變,轉變了學生頭腦中“師嚴”的看法,老師也可以是我們中的一員。

          案例正文

          教學內容:

          教科書P32-P33

          教學目的:

          1、通過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數一數,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以及它們的特征,會辨認這幾種形狀的物體;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發展學生的想象能力;

          3、通過學生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和想象、創新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和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6盒各種形狀的實物;圖形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瞧!誰來了?

          生:機器人!

          師:對!機器人小叮鐺今天要和我們一起學習,他還給每一組小朋友帶來了禮物,想知道有些什么禮物嗎?

          師:快打開盒子,看看吧!

          生:哇,這么多禮物!

          師:喜歡嗎?

          生:喜歡!

          師:但是,小叮鐺要考考我們,他說:“你能把形狀相同的物體在一起嗎?”

          師強調: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請小朋友合作分一分,在分的過程中,比一比,哪個小組合作得好一些。動手吧!

         。墼u:借助學生已有的學習生活經驗,(學生熟悉的機器人—小叮鐺)引入新知,依據了學生的起點,切入點把握好,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自覺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

          二、初步感知,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分物體

          (1)、小組活動(老師巡視并參與進去)

          (2)、匯報

          師:這個組小朋友已經分好了,而且從得非常端正。

          問:哪個勇敢的小朋友來告訴大家,你們是怎樣分的?

          學生匯報:

          我們組把肥皂、藥盒、牛奶盒、小積木放在一起的;把魔方、骰子、化妝品盒子放在一起;我們把茶葉盒、易拉罐、小木棒放在一起;我們還把乒乓、皮球、玻璃珠放在一起。

          師:這組小朋友分得真好,他們把相同的合在一起!其他小組和他們分得一樣嗎?

          生:一樣。

          師:我們來看看小叮鐺是怎樣分的,(課件出示)——大家和他分得一樣嗎?

         。墼u:這是大膽地讓學生嘗試著按自己認為的標準分一分,而且在學生分好的基礎上,提出質疑,既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又使學生對這幾種形狀的物體的外觀有了初步的認識。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的能力。使學生在做中學到了數學。]

          2、揭示概念(出示課件)

          小朋友們,為了能區別它們,誰來給它們取個好聽又好記的名字呢?

          師出示問:起個什么名字?

          生:長方體。

          師:為什么這么取名?(邊問邊板書)

          學生說明。

          師依次出示讓學生為其取名,教師板書。

          師拿起一球,問:這是什么?

          生:球!

          師:(1)、請從桌上拿一個球(放進盒里);

         。2)、請你高高舉起一個正方體;

          (3)、請你拿起一個圓柱;

          (4)、請你拿出一個長方體。

          3、初步感知,形成表象

          大家都拿對了,注意,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你手中的長方體,再摸一摸,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長方體的樣子給小組同學互相說一說。

          生匯報

          師:誰來大聲地告訴大家,你現在覺得長方體是什么樣的?你是怎樣感覺到的?

          生:長方體是長長方方的——我是看出來的;

          長方體有平平的面——我是摸出來的;

          師:你是怎樣摸的?摸給大家看一看。

          引導:請數一數長方體有幾個平平的面?誰來數給大家看一看?

          指名學生數

          長方體有6個平平的面。

          我們已經了解了長方體的樣子,請小朋友再仔細看一看,摸一摸正方體、圓柱和球,把你感覺到的給小組朋友說一說。(生邊摸邊說)

          生匯報

          師:誰來說一說正方體的樣子?

          生:正方體正正方方的——我是看出來的;

          正方體有平平的面——我是摸出來的;

          正方體也有6個平平的面——我是數出來的。

          我還發現正方體每個面都是一樣大的(這個孩子觀察得真仔細)。

          師:長方體6個面都是一樣大的嗎?(教師拿起一個長方體)

          生:不一樣

          師小結:對!只有正方體每個面的大小都一樣

          師創設一個小情境:圓柱氣嘟嘟地說,大家都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樣子了,誰知道我的樣子呢?(師悄悄問:小朋友,圓柱生氣了,誰來說一說它的樣子)(出示課件)

          生:圓柱的身子直直的,圓溜溜的,上下一樣粗,上下兩有平平的圓形的面。

          師:球呢?

          生:圓乎乎的,圓溜溜的。

          師引導:球沒有平平的面(這個小朋友真聰明,豎起大拇指,學生掌聲響起來)

          小朋友表現得都非常好,老師想讓你們輕松地玩一玩,想玩嗎?請聽好,請從盒子里拿出一個圓柱和一個長方體,把它們平躺在桌上,然后用手輕輕地把他們分別推一下,請停下!請問: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長方體不會滾動,圓柱會滾動。

          師小結:哦,原來長方體不會滾動,圓柱會滾動,還有什么會滾動呢?

          生:球!

          師:對!我們來看球是怎樣滾動的呢?——它和圓柱滾動的一樣嗎?(出示課件)

          生:不一樣

          師:不錯!球可以前后左右任意滾動。它和圓柱滾動的不一樣,其中的秘密,只要我們認真學習,長大了就知道了。

         。墼u:在教學方式,教者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程度。通過動手分,動嘴說,教師質疑等形式,既使學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補,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還培養、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并使學生體驗到了合作成功的喜悅。]

          4、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師:小朋友,剛才我們看到的長方體,圓柱和球都穿著花外衣,如果去掉它們的花外衣,你們還認識嗎?請看我把牛奶盒的花外衣去掉是什么?(長方體)魔方的花外衣去掉又是什么?(正方體)茶葉盒的花外衣去掉呢?(圓柱)皮球的花外衣去掉呢?(球)

          其實,它們脫掉花外衣的樣子就是它們對應的幾何圖形。(出示課件)老師邊講邊出示課件,并把圖形貼在黑板上。

          [評:通過一系列的操作活動,由生活中的具體物品,通過課件形象、生動地抽象為數學中的幾何圖形。過程自然,水到渠成。]

          三、聯系生活實際,舉例說說四種形狀的物體

          師:其實,像這四種形狀的物體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誰來說一說

         。1)、形狀是長方體的有哪些物體?

          生:文具盒,磚……

          師:哦!太多了,你們真會觀察自己身邊的事物。

         。2)正方體又有哪些?

          生:魔方,骰子……

          (3)、圓柱的有哪些?

          生:燈管。茶葉盒……

         。4)、乒乓球、玻璃球……

          小朋友們知道的真多呀!把你知道的回去告訴你的爸爸媽媽,好嗎?

          四、活動

         。1)、游戲

         、俪樯蟻砻蟠永锏奈矬w,把摸出來的感覺說給大家聽,下邊的小朋友猜是什么,猜對了有獎勵。

          ②由老師當學生,下面的學生出題目讓老師來摸。

          (2)數一數

          小朋友表現得都非常好,老師告訴你們關于小叮鐺的一個秘密——其實小叮鐺是我們人制造的,它身上有我們今天認識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請同學們找一找,數一數它們都有幾個?(出示課件)

         。3)、搭一搭(小叮鐺背景音樂)

          小朋友,小叮鐺就要走了,你們想送禮物給他嗎?請小朋友將自己小組的物體搭一搭,搭什么?怎樣搭?先商量一下,商量好后就用你們聰明的才智和靈巧的雙手開始工作吧!

          (搭好后學生匯報,評出最好的給予獎勵)

          [評:多種形式,富于變化的練習設計,教者運用了適合小學生心理特征的游戲法和競賽法,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思,“比”中做。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應用生活中的問題驗證程度,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五、學生整理學具盒

          師:請把桌上的東西放進盒子里,把它們整理好。

          六、總結

          師:小朋友們學會了認識哪幾種物體和它們的圖形?

          抽生回答: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師:對!我們通過看一看,摸一摸知道了它們的樣子,請閉上眼睛想一想它們的樣子(生閉上眼睛和老師一道邊說邊比劃四種物體的樣子)。好了,小朋友們,老師覺得你們今天表現得非常好,老師對每個小朋友都很滿意,你們今天對老師的表現滿意嗎?

         。墼u:采用多種形式的評價,注重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比較恰當的藝術性的評價,再次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余興來了。]

          案例反思

          1、教者的教學是比較清晰的。激趣引入——比較分類——匯報驗證——抽象概括。使學生對某幾種物體的認識能由具體物品緩緩前進,逐步抽象為數學上的幾何圖形。

          2、重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比較注重學生的體驗、探索。

          3、整節課創設了較多的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到了“做”中學,“樂”中學,“玩”中學的樂趣,比較注重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去發現數學。

          4、在放手發動學生進行大膽嘗試,發散學生思維,評價方式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11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找規律》第一課時。

          2、教材分析

          《找規律》是《數學課程標準》中“數與代數”領域內容的一部分,它有著廣闊的生活背景,也蘊含著深刻的數學思想。本課時是《找規律》知識體系中的起始內容,即讓學生探索,發現最簡單的圖形變化規律。教材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了學生所熟悉的“六一”兒童節的生活情境,使學生體會到現實生活中有規律的排列包含著數學問題,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以及數學在生活中的無處不在。同時還注意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探究,操作等實踐活動去發現規律,創造規律。

          3、教學目標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活潑愛動,好奇心強,因此可以設計一系列的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诖耍野驯竟澱n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幾點:

         。1)知識目標:學生能夠通過物品的有序排列,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會根據規律知道下一個物體。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主題圖,認識規律同時掌握尋找規律的方法;通過涂色與擺學具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創新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創設情境,學生能夠感知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感受數學的美。

          4、教學重點、難點

          本著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結合農遠資源確立了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圖形或物體的有序排列,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并知道下一個圖形或物體。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創新意識。

          二、說學情分析

          經過上個學期的學習,我班孩子們基本上都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基礎。他們不僅活潑,好動,而且形成了我班孩子所特有的風格——動手能力強,思維活躍,敏捷。

          他們在生活中,學習中已經多多少少接觸到了一些規律性的現象和規律性的習題,只是沒有把它作為專項知識進行學習和研究,也就是說《找規律》內容是我班孩子初次正式接觸,怎樣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探索規律,領悟規律的內涵,將是我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在教學方法上,我采用游戲、直觀演示、動手操作、引導探究等教學方法,從扶到放,讓學生在游戲、嘗試、探索、練習、實踐操作過程中悟出找規律和創造規律的方法。在教學手段上,運用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圖文結合增強了教學的效果。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也是本節課中學生學習找規律、創造規律的主要方法。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落實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我設計了以下五大教學環節:

         。ㄒ唬┯螒蛞,感知規律

          以“動作接龍”的游戲引入新課。

          【設計意圖:上課開始,以學生喜愛的游戲形式引入,營造了和諧的學習氛圍,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們主動參與到游戲中來,在活動中,初步感知到規律的存在,增強了學生探究規律的欲望。】

         。ǘ┖献魈骄,尋找規律

          1、看圖找規律

          創設情境:“六一”到了,學校組織聯歡會,這是同學們布置的會場,一起來看看吧。

          然后課件出示教材主題圖,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組織學生合作探究:圖中哪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規律的?

          【設計意圖:借助農遠資源我利用主題圖,創設了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六一”聯歡會。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將數學知識與他們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思考,探究,在農遠資源的輔助下,更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讓學生初步感知到規律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

          學生找到圖中有規律的事物之后,再去完成例1,輕而易舉。(課件出示例1)

          最后師生共同小結:這些圖形、物體和小朋友都是兩個為一組,重復出現。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等活動去發現規律,根據自己的審美觀點去找規律,體現了一定的開放性。讓學生親身感知、體驗事物的排列規律,逐步發展其動手、觀察及推理能力,初步感知規律的美,并掀起了探究規律的高潮!

          2、擺圖找規律

          這個環節,我主要引導學生小組合作,自主探究,讓學生通過擺一擺的活動來探索規律,創造規律。

          【設計意圖:此環節,是為學習例2做準備的,我并沒有先出示例2,而是直接將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借助給定的圖形按照一定的規律擺一擺,并說說是按什么規律擺的,學生們大膽的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并進行相互間交流,創造性的擺出多種方法,在操作和嘗試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了學習的樂趣,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和審美能力!

          操作后,請學生說說自己組是怎么擺的,按照什么規律,緊接著完成例2學習,水到渠成。(課件出示例2)

          3、涂色找規律

          請學生合作探究:根據從中發現的規律繼續涂下去,看哪個小組涂得又快,又準,又好?涂完后,派小組代表匯報自己組是按照什么規律涂色的。(課件出示例3)

          【設計意圖:我從學生的愛好—畫畫入手,為學生

          創設了他們喜愛的涂色比賽情境,學生參與的熱情高漲,在活動中又一次感知到規律在生活中的應用。】

          4、師生互動找規律

          這個環節我利用掌聲來找規律。

          【設計意圖:利用掌聲來找規律,讓學生親身感知、體驗事物的排列規律,使數學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從而激發學生尋找身邊規律的欲望,為后面生活中找規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ㄈ┞撓瞪,創造規律

          1、生活中找規律

          【設計意圖:讓學生聯系生活,找出身邊的規律,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2、創造規律

          讓學生自己當一回小小設計師,創造出美麗的圖案。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用自己的方式創造出新的規律。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思考,探究的方式,用涂色活動來應用數學知識。讓學生在大膽創作中加深了對規律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學生的應用創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現!

          3、欣賞作品

          將學生有特色的作品展示給大家,讓學生們邊欣賞邊評價,并說說作品是按照什么規律創作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相互間欣賞作品,開闊了視野。在欣賞和評價活動中,學生學會了取長補短,進一步感受到數學的美以及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了學生的應用創新意識。】

         。ㄋ模﹪L試練習,應用規律

          學習知識是為了更好的應用,為了鞏固新知,加深對規律的理解,此環節,我設計了三種類型的練習題。(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習題的設計要考慮到富有情趣,富有挑戰性,此環節,我設計了不同梯度的練習題,循序漸進,在趣味性和挑戰性的驅使下,學生們積極思考,參與創作,增強了應有創新意識!

         。ㄎ澹┱n堂小結,欣賞和暢談規律

          1、欣賞有規律的圖片。(播放課件)

          只要我們留心地觀察生活,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有規律,比如斑馬身上有規律的條紋,可以幫助他們更好的保護自己;馬路上的斑馬線,提醒我們過馬路的時候注意安全;還有春天生機勃勃,夏日晴空萬里,秋天果實累累,冬天大雪紛飛,冬去春來,夏去秋來,四季有規律的變換等等。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中,有了農遠資源庫提供的課件的展示,使學生感受規律美,學會欣賞規律美,滲透數學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2、課堂小結

          首先請學生談談,這節課找到了什么規律?是怎么找到規律的?一起歸納總結這節課所學的內容。

          然后教師總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有規律的事物在美化我們的生活,我們要用自己的智慧去發現它,運用它,將來把我們的生活打扮的更加美麗,精彩。希望同學們能夠做一個善于發現美,創造美的孩子!

          (五)說板書設計

          本節課的板書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學習重點,解決知識難點,整個黑板主要用于展示學生涂畫規律和動手創造規律的作品。這樣安排既便于學生觀察,又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板書設計

          找規律

          例1例3

          紅黃一組,重復出現。綠黃一組,重復出現。

          綠紫一組,重復出現。藍黃紅一組,重復出現。

          紫紅一組,重復出現。

          女男一組,重復出現。

          例2

          正方體、圓柱體一組,重復出現。

          三角形、圓形、正方形一組,重復出現。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12

          一、 說教材

          本節課是一年級下冊第88和89頁,《找規律》的例1~例3及“做一做。”

          “找規律”在新教材中是一個獨立的單元,“找規律”作為新單元的第一課,非常重要。本單元是從形象的圖形排列規律,顏色交替規律慢慢過渡到抽象的數列規律,如果這節課沒有把握好,那么對學生后面的繼續學習將會造成阻礙。

          知識目標:學生能夠通過物品的有序排列,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會根據規律知道下一個物體。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主題圖,認識規律同時掌握尋找規律的方法,通過涂色,擺一擺,畫一畫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創新意識。

          二、說目標

          本節課的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能找出事物變化規律,激發學生感受數學、發現美的情感。

          2.能夠設計有規律的圖形排列。

          3.能在生活中找出有關規律的應用。

          教學重點:通過圖形或物體的有序排列,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并會知道下一個圖形或物體。

          教學難點:能夠創造出有規律的圖形

          三、說學情

          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接觸到一些規律性的現象,只是沒有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在課堂中,只要老師稍加規范和引導,就可以使學生的思路變得清晰。

          一年級的小孩子很活潑,思維很靈活,這就需要串聯一個情景,引起他們的興趣。找規律這個知識點相對來說很簡單,關鍵就看老師怎么規范學生已有的凌亂的知識。另外,一年級的小孩子能夠集中精力的時間很短,這就對我提出了挑戰。怎樣設計情景才能更好的引起學生的興趣,怎樣抓住學生集中精力的這段時間把要突出的重點講出。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按照從易到難的層次逐步提高。從簡單的顏色規律到形狀規律,之后,聯系生活、發現規律,最后能夠擺出規律、運用規律。由易到難,一步一個腳印,層層遞進。

          四、說教學法:

          本節課,在教學方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方面:

          1.從生活情景出發,為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情境。

          “注意是知識的門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學生學習的注意和興趣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這節課,我力求從學生喜歡的“聯歡會”這一生活情境出發,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一個探究的情境。

          2.聯系生活實際,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欣賞生活中有規律的圖片,體會規律給生活帶來的美。

          3.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轉變教師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使學生能更好地去發現,去創造。

          4.創設多元情景、發展多元智能。

          根據“多元強化”“多角思考”的理論。我創設多元情景,如擺規律,看規律,涂規律,欣賞規律、編規律等活動,從多個角度進行強化,讓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

          五、說教學程序:

          一、游戲感知規律,引入新課。

          通過老師貼星星,學生猜,再貼,再猜的游戲過程,學生可以初步感知到在我們身邊有些事物是有規律的,同時也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二、小組合作,探究新知

          在這一環節中,我利用教材上的主題圖,制成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引發學生自覺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使知識的發現過程融于豐富、有趣的生活活動之中,激發學生的探索意識。同時通過回答正確獎一顆星的辦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通過運用多媒體演示,讓學生加深對有規律圖形排列的理解,突破難點。

          三、智力闖關

          在本環節,我把書上的例2、例3分別設計成了第一關和第二關,然后在第三關設計較難的猜一猜

          通過這三關的梯度訓練,檢測學生應用規律的能力,從最簡單的排列規律過渡到較難的排列規律,讓學生在實踐參與的過程中加深對規律現象的認知,真正的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這不僅培養了學生合作意識,同時也增加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將知識納入到知識體系中加以綜合,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

          在第四關,我設計了一些生活中有規律的圖片,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和欣賞規律,讓學生意識到數學離不開生活,讓學生感受到規律能表現美、創造美并體現美的重要作用,體現了學習生活中的數學。第五關我是讓學生自主創造一條規律,給學生一個運用新知充分發散思維的空間,引導學生去發現、去創造,培養學生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四、活動總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找到了生活中常見的一些規律,學完以后,你有什么想法?

          你認為哪個小組表現最棒?

          這個環節通過前面獲得智慧星的數目,讓學生對自己的表現來一個評價,體現了與開頭的銜接同時對本節課學生學習的情況做了一個很好的總結。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13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認識人民幣》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教學內容。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在人們的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讓一年級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掌握的對100以內數的認知,認識人民幣。一方面使學生初步知道人民幣的基本知識和懂得如何使用錢,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學生對100以內數的概念的理解,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換錢游戲、購物購票活動,讓學生經歷認識人民幣的過程,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動能和作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及人民幣的商品功能,培養學生愛護人民幣,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

          難點:能正確區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元、角、分之間的換算關系。

          四、教法、學法:

          由于本節課是《認識人民幣》的起始課,學生對人民幣只有初步的認識,因此,我引入新的教學理念讓學生經歷“做數學”的過程。采用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教學中,我先通過換錢游戲和購物購票活動,使學生初步感知人民幣的幣值和它的商品功能;再讓學生在“動”中學,在“動”中思。整個教學過程中我緊扣知識點,設計各種活動,力求達到讓每一個學生想學、會學、學會、會用。

          五、教具、學具:

          突出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我準備使用真幣或掛圖演示,每個學生一個錢袋(內裝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六、教學過程:

         。ㄒ唬、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抓住學生愛聽故事這一特征,我一開始就以故事引入。

          口述1:從前,有個愛問問題的孩子。一天,他又拉著爺爺問問題了:“爺爺,爺爺,我們國家到底有多少錢呀?”爺爺想了想,笑著說:“我們國家有188元8角8分錢”。

          這樣,我利用故事情境,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身心準備和知識準備真正合二為一,很自然地引出了新課。

          掛圖2:出示購物、購票、乘車、存錢圖。

          我又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哪些地方要使用人民幣,讓他們初步感受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和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我再通過調查班級中哪些小朋友有存錢的習慣,教育學生要保管好錢積少成多,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品質。

         。ǘ邮植僮,認識人民幣。

          掛圖出示3:我國發行的第5套所有面值的人民幣

          我利用課件出示了我國發行的人民幣的品種,讓學生對我國各種面值的人民幣有一個整體的了解。

          掛圖出示4:

          說一說:介紹自己錢袋里的人民幣

          分一分:學生嘗試將人民幣分類

          辨一辨:說說兩種50元、100元的人民幣有何異同?

          認一認:同單位的人民幣各有幾種?

          學生活動由我的任務而始,學生在完成任務的活動中,初步認識了人民幣,在分類活動和簡單的計算中感知了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我又通過區分人民幣的異同,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概括能力。

         。ㄈ、提煉知識,綜合運用

          在此教學環節中,我首先設計了換錢游戲。

          出示5:1張2角可以換______張1角;

          1張5角可以換______張1角;

          先讓學生明白:以角為單位的3種人民幣之間的關系及它們的面值。

          繼續做換錢游戲,我出示1個1元紙幣,問“你應拿幾個1角紙幣才能換取老師手中的1元紙幣”?讓學生小組合作,在自己桌上先擺出1個1元硬幣(或紙幣),然后再擺出與1元等價的10個1角硬幣(或紙幣)。最后,我讓學生歸納總結出元和角之間的關系:1元=10角。

          出示6:1張1元可以換______張1角。

          1元=10角

          在此基礎上,我又設計了購物活動。

          掛圖出示7:橡皮(1角)練習本(5角),鉛筆(2角)

          1、1元錢能買______塊橡皮。

          2、1元錢能買______支鉛筆。

          3、1元錢還能買什么?

          聯系生活實際,在購物游戲中,讓學生進一步掌握了1元=10角的關系,同時,通過對價格的了解,感受了1元的幣值。

         。ㄋ模⑼卣寡由,深化理解。

          掛圖出示8:游樂園

          在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游樂園購票”活動,學生根據手中的備用錢,自主選擇游樂項目,這樣,我把單調的課堂練習變得生動有趣。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中鞏固認識了人民幣,在思考中感受了人民幣的價值,在愉快的教學氛圍中獲得了數學知識,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全面發展。

          評價分析:

          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本節課中,我把評價貫穿到教學的各個環節,評價方式多樣化,在學生換錢游戲中,以學生自評為主;在購物購票活動中,以學生互評為主;學生匯報結論時,以師評為主,利用發展性評語。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14

          一、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體驗數學

          數學教學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他們樂學、愛學。

          本課按運動會的開幕→比賽→發獎→回家四個環節,用主持人“機靈狗”串成活動情景,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引出“看開幕表演發現圖形”、“看比賽提問題和解決問題”、“比賽結束制作獎杯”、“運動員回家估算乘車問題”等四大環節,讓學生自始自終置身于運動會情境中,積極而又自然的參與每個環節的學習,真正的感受生活,體驗數學。

          二、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會團隊合作與競爭

          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合作學習既能為學生提供參與交流的學習空間與平臺,又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本課的教學,我安排了兩次合作學習,第一次是“生生互評”,讓學生在解決了運動場上的數學問題的基礎上合作交流,并互相評價;第二次是“利用圖形制作獎杯”,根據各種圖形,團隊先設計構思出獎杯,然后分工貼獎杯。在這些活動過程中,學生參與面大,考慮問題策略多樣化,合作學習促進了學生更加生動活潑的參與學習。

          三、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現生活“數學化”

          數學來源于現實,扎根于現實。本課教學的四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滲透著生活問題數學化。如運動會是學生親身經歷過的,用它來作為知識的切入點,學生就會感到數學知識就在他們身邊;如“乘車問題”,生活中經常遇到,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這一問題,他不僅會覺得有趣,而且會有成功感。這些都是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并嘗試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四、充分尊重學生,把學習的自主權交給學生。

          在引導學生觀看小動物的比賽時,通過情境的再次創設學生爭先恐后提出一系列的數學問題,解決問題時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自主選擇獨立解決,在匯報交流時采用師生共同參與的評價方式,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又充分挖掘了每個學生的潛能。

          本節課借助了多媒體的聲、色、光、動畫等視聽媒體優勢創設富有吸引力的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培養了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及欣賞美的能力。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15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在具體情境中用“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與順序。理解前后的意義,體會前后順序的相對性。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方位觀念;

          2、初步培養學生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和表達的條理性;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二、作業設計

          作業的設計有基礎題,有提高題。適應不同學生的發展需要。

          基礎題:

          “新龜兔賽跑”。運用前后的語言描述烏龜和小兔在不同時段的位置。

          提高題:

          找一找生活中,哪里有前后。(對學生的觀察和表達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

          三、與小專題的結合

          我們的小專題題目是:《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有效教學策略》。在“前后”這一課的教學中,學生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觀察情境圖,并用數學的語言有序的、完整的表述。

          讓學生解決“小動物在哪里,排在第幾位,他的前面是誰,后面是誰”。這需要學生數學的思考。讓學生明白問題是什么,先自己思考,然后在同伴交流,和對方說說自己的想法,并補充和修改自己的。

          在這節課中,我有意識的培養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提供給他們交流合作的機會。實際看來,學生的表現是比較好的。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一年級數學《數學樂園》說課稿07-14

        一年級數學《用數學》說課稿范文02-06

        數學的說課稿02-22

        小學一年級數學說課稿:數學樂園04-11

        《生活中的數學》一年級數學說課稿11-03

        《數學樂園》小學一年級數學說課稿09-24

        數學樂園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說課稿06-12

        數學樂園小學一年級數學說課稿02-05

        數學一年級《生活中的數學》說課稿范文11-05

        一年級數學上冊《用數學》說課稿01-27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