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時間:2023-03-19 10:59:36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精選15篇)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鞏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結果同樣多。

          2、初步體驗除法運算與生活實際的密切關系。

          3、通過分一分活動,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準備:

          筷子、蘋果、盤子、小棒、計算機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激趣引新

          1、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號里畫“√”。

          2、把8個面包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哪種分法對?對的在括號里畫“√”。

          二、擴充“平均分”方法,鞏固概念

          1、解讀題意

          8個果凍,每2個一份,能分成幾份?分一分。 “每2個一份”是什么意思?你想怎樣分?

          2、感知不同分法

          請學生用擺一擺、畫一畫等方法展示不同的分法。 根據(jù)乘法意義來分:2個2個地數(shù),8里面有4個2。 2×4=8,4個2合起來是8。

          8個果凍,每2個一份,能分成( 4 )份。

          3、提煉不同分法的'共同意義

          8個果凍,每2個一份,能分成幾份?也就是看8里面有幾個2.

          三、鞏固練習

          1、基本練習

          12塊餅干,每3塊一份,可以分成( )份。 12輛小汽車,每2輛一組,可以分成( )組。 12里面有6個2。

          2、提升練習

          16罐蜂蜜,每4罐分給一只小熊,可以分給( )只小熊。 有15個木塊。

          (1)每3個木塊擺一個長方體,可以 擺( )個長方體。

         。2)用這些木塊擺5個一樣的長方體,每個長方體用( )個木塊。

          四、課堂作業(yè)

          作業(yè):第10頁“做一做”,第1題、第2題。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2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初步理解筆算減法中驗算的算理。

          2.掌握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和有序思維能力。

          2.通過計算提高計算能力。

         。ㄈ┑掠凉B透點

          培養(yǎng)學生認真計算和自覺檢驗的良好習慣。

          教學要求:

          使學生認識到驗算的重要性,學會用加法驗算減法,培養(yǎng)認真計算和驗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到驗算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學會用加法驗算減法,培養(yǎng)認真計算和驗算的好習慣。

          教學步驟:

          一、復習

          1.把下面減法算式改寫成加法算式。

          (1)15—3 = 8( )+( )= ( )

         。2)42—30=12( )+( )= ( )

          2.按課本上面:“如果把例3里的差和減數(shù)加起來,結果怎樣?算算看。”

          用豎式計算:1230—425 805 + 425

          指定二名同學板演,其余同學在下面列式計算。

          做后,引導學生觀察兩道復習題,并說說加法和減法算式中各部分數(shù)之間的關系,由此導入新課。

          二、新授

          1.教師將上述兩題豎式中相同部分用線連起來如下:

          在學生觀察、討論的基礎上,得出如下結論:“差和減數(shù)相加,結果等于被減數(shù)! 我們用“差和減數(shù)相加的方法,可以驗算減法!

          教師說明:為了保證計算的正確,不僅要掌握計算法則,認真計算,還要學會驗算方法,養(yǎng)成驗算的習慣。

          教師板書課題:減法的驗算。

          2.教學例4。

          (1)出示:4736 — 826 =

          指名用豎式演算,然后用差和減數(shù)相加的方法驗算。全班學生計算并驗算。

          (2)利用學生的板演,指名講計算過程。(數(shù)位要對齊,從低位減起,百位不夠減,從千位退1作10,百位17減8得9,千位剩3。)

          (3)正驗算是否正確,看差與減數(shù)相加是否等于被減數(shù)。

          教師還要指出:如果題目沒要求驗算,為了簡便,也可以不另寫驗算的豎式,就用原來的豎式驗算。驗算時也是把差和減數(shù)加起來看得數(shù)是否等于被減數(shù)。

          可以讓學生看看原來的'豎式,從下往上,由學生口述:個位0加6得6,十位1加2得3,百位9加8得17,千位是進上的1加3得4。

          板書如下:

          3.小結:用差和減數(shù)相加的方法可以驗算減法。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齊讀驗算的方法。

          做課本 “做一做”和習題第1 — 3題。

          四、課堂練習

          練習二十五第5 — 7題。

          五、課后練習

          練習二十五第8、9題。供學有余力的學生選做。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3

          【教學內容】

          除法的初步認識,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會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使學生初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系。能夠比較熟練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3.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jù)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

          發(fā)現(xiàn)法,問題教學法,研究性學習,小組合作等方法。

          情感與態(tài)度:

          1.結合教學使學生受到愛學習.愛勞動、愛護大自然的教育。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及解決問題。

          除法的含義,用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口算卡片,課本插圖。

          【課時按排】

          本單元可用13課時進行教學。

          除法的初步認識…………………………………… 6課時左右

          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3課時左右

          解決問題…………………………………………… 4課時左右

          1.除法的初步認識

          (1)平均分(一)

          【教學內容】12頁—14頁例1、例2 做一做練習三1~3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過生活中常見的“每份同樣多”的勢力和活動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過程與方法:合作探究

          情感與態(tài)度:讓學生探索平均分的方法,會平均分,提高動手和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探索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準備】實物投影

          【學具準備】

          每個小組12塊糖.每個學生實物卡片.三角形.圓形學具若干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課題:

          教師:最近我們五小二年級一班要組織一次春游活動,我們幫他們分一分春游需要的物品,好嗎?

          請小組長來領要分的物品,(每個小組12塊糖)

          請學生試著分一分,要求要分得大家都滿意。

          學生先在小組中分,再請學生到前面展示分的結果。

          多請幾個小組,說說自己分的結果,預計都是每人分得3塊糖.

          教師:這樣分大家都滿意嗎?為什么?

          教師揭示課題:像這樣把物品分成幾份,每份分地同樣多,就叫做平均分。(板書課題)

          二、合作探索:

         。ㄒ唬┓忠环

          1、每個小組8張面包的實物卡片,學生用卡片在小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請學生展示分的過程,說說分的結果。

          2、每個小組4張桔子的實物卡片,學生用卡片在小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請學生展示分的過程,說說分的結果。

          3、每個同學用自己手中的學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請學生展示分的過程,說說分的結果。

         。ǘ┱乙徽

          想想生活中什么時候要平均分?是怎樣分的?

          先在小組里說說,再指名說。

          (三)連一連、圈一圈

          把10條魚平均分在2個漁缸里,請學生連一連或圈一圈,

          說說分的結果。

          三、做一做

          1、把12瓶礦泉水平均分成3份。說說你怎樣分的。

          2、練習三1~3

          第1題:給每個花瓶里插上花,應該怎么插?如果要求每個花瓶里插上同樣多的花,又應該怎么插?插幾枝?

          四、總結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4

          教學內容:

          P36我長高了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活動,加深學生對厘米和米的認識,鞏固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2、鞏固統(tǒng)計的知識。

          教學重點:

          進一步建立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

          能準確測量,收集數(shù)據(jù)。

          教學準備:

          刻度尺(米尺、厘米尺)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小朋友,我們已經認識了常用的長度單位。(復習常用的長度單位。)

          2、學習了怎樣用刻度尺來測量物體的長度。(復習刻度尺使用方法)

          3、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用我們手中的'尺子來測量我們身邊的物體。你想測量什么東西的'長度呢?(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

          二、小組活動要求。

          1、小組合作選擇你們感興趣的四樣東西進行測量。

          2、組長做好記錄工作。

         。ń處熝惨曋笇В

          三、小組開始活動。

          四、匯報、記錄數(shù)據(jù)。

          1、把測量的數(shù)據(jù)匯報記錄在黑板上。

          2、完成學生身高統(tǒng)計表。

          3、討論、交流:看統(tǒng)計表了解到一些什么內容?

          五、課堂總結。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5

          第1課時 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內容

          人教二年級下冊教材第37~38頁例1及“做一做”。

          內容簡析

          例1 與主題圖中做小旗的情境緊密相連,教學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在編排上分為三個層次。首先,將第一組學生所做的56面旗子用矩形模型呈現(xiàn)出來,為學生溝通乘除法之間的關系提供了具體形象的支撐;其次,用乘法算式表征一共有多少面旗子,激活學生用乘法口訣求積的已有知識,確定用哪句乘法口訣計算,為用乘法口訣求商奠定基礎;最后,呈現(xiàn)了兩個有聯(lián)系的除法算式,讓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進行求商的計算,并感受用同一句乘法口訣計算3個算式的道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間的關系。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理解用乘法口訣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

          2.借助矩形模型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乘法與除法間的關系。

          3.初步學會運用遷移的方法進行探究,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理解用乘法口訣求商的算理。

          教法與學法

          1.本課主要采用遷移規(guī)律,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及實物投影,運用引導法,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合作、討論、自主探究、比較分析等方式進行學習。

          2.本課時學生的學習主要是自主合作探究,運用已有知識經驗自主探究“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

          承前啟后鏈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導入課題

          課件展示法:

          師:同學們,我們將要迎來一個節(jié)日,一個屬于同學們的節(jié)日,你們知道那叫什么節(jié)嗎?

          生:六一兒童節(jié)。

          師:同學們喜歡過六一兒童節(jié)嗎?為了準備這個屬于我們小朋友自己的節(jié)日,二(1)班的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忙著準備布置教室要用的東西。瞧,他們在干什么呢?(課件出示第37頁情景圖)【品析:直接用課件出示主題圖,充分利用主題圖,讓學生經歷從情景中發(fā)現(xiàn)信息、提出問題的過程。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為新知的構建搭建了橋梁! 任務實踐法:老師拿著疊小旗,揮動手中穿小旗的繩子說:“馬上要過六一兒童節(jié)啦!我們打算用小旗串布置一下我們的教室。老師這里一共有56面小旗,我們要把它們平均穿在7條繩子上,每條繩子上要穿幾面小旗?如果每條繩子上穿8面小旗,需要幾根繩子?誰最先解決這兩個問題,誰就擔任這項任務的小組長。”【品析:以任務實踐法導入,非常有挑戰(zhàn)性,學生會躍躍欲試,積極開動腦筋,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進入學習亢奮狀態(tài)之中! 口算競賽法:老師用卡片制作競賽題,按要求說答案和應用的口訣:

          (1)①7×7=( ) 口訣:

         、8×7=( ) 口訣:

         、8×8=( ) 口訣:

          (2)①3×( )=21 口訣:

          ②( )×6=48 口訣:

          (3)將12個桃子平均分給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多少個?

          用( )法計算,列式( ),口訣:

          在學生興奮的競賽搶答后,教師揭示課題。今天學習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酒肺:競賽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動性,氣氛熱烈,每個學生都會積極參與其中,全身心投入。同時梳理已學的知識,激活已有的經驗,為學生進一步探究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一)引導解決掛小旗的情景問題。

          1.課件出示例1情景圖,學生說說看到的信息。

          明確:8行小旗,每行7面。

          2.學生回答:怎樣很快知道共有多少面小旗?

          (1)算一算:學生列式計算共有多少面小旗。如:7×8=56或8×7=56。

          (2)想一想:你是怎樣計算出結果的,用了哪句口訣?

          3.改變條件并探究。

          結合情景圖,教師提問:如果我們做了56面小旗,要掛8行,每行掛幾面?

          (1)數(shù)一數(shù):引導學生觀察情景圖,發(fā)現(xiàn)每行7面。

          (2)算一算:根據(jù)除法意義,引導學生列式。(56÷8)

          (3)說一說:怎樣求商,匯報交流想法。(用七八五十六的口訣)

          結合情景圖,引導學生提問:如果我們做了56面小旗,每行掛7面,可以掛幾行?

          (1)學生獨立解決。

          (2)反饋各自想法。

          4.引導比較,提煉方法。

          (1)比較:兩道除法算式的計算過程。

          (2)提煉:用七八五十六的口訣可以解決這兩道除法計算。

          (二)自主解決分星星的情景問題。

          1.課件出示:我們做了49顆星星,平均分給7個小組。每組分了多少顆?

          2.獨立完成。

          3.學生列式計算:49÷7=7。

          4.學生比較小結:用七七四十九的口訣只能寫一道除法算式,因為寫出的除數(shù)和商相同。

          5.學生舉例:哪些口訣只能寫一道除法算式!酒肺:通過情景問題的解決,引導學生經歷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在比較中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乘法與除法的聯(lián)系,體會一道乘法算式有的能改成兩道除法算式,有的只能改成一道除法算式。同時在教學中體現(xiàn)由扶到放的過程,引導學生利用知識遷移進行獨立探究!

          三、反饋質疑,學有所得

          在學習完例1的基礎上,引領學生及時消化吸收,請學生同桌之間互相敘述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算理和算法。然后教師提出質疑問題,引領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系統(tǒng)整理。

          質疑一: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與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學生討論后得出結論。

          相同點:

         、儆贸朔ǹ谠E求商時,都是想除數(shù)和幾相乘得被除數(shù)。

          ②解決有關平均分問題的方法:總數(shù)÷每份數(shù)=份數(shù),總數(shù)÷份數(shù)=每份數(shù)。

          不同點:

          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使用2~6的乘法口訣;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使用7、8的乘法口訣。

          質疑二: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解決實際問題的步驟是什么?

          這個問題可以指導學生組內討論,歸納總結。

         、僬页鲆阎獥l件;

         、谡页鏊蟮膯栴};

          ③分析條件與問題間的關系。

          ④列式計算解決問題。【品析:本環(huán)節(jié)設置在本課新授知識完成之后,通過“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與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遷移,形成系統(tǒng)知識鏈。】

          四、課末小結,融會貫通

          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在師生共同總結之后,簡單回顧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計算方法:想除數(shù)和幾相乘得被除數(shù),商就是幾。

          五、教海拾遺,反思提升

          在新授部分,為了讓學生了解數(shù)學與生活息息相關,我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主題圖,同時要求學生說說圖中出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教師再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用小黑板出示相關的內容,然后讓學生根據(jù)圖中的信息提出問題。通過以上的引導進入例1的教學,也就是第一個數(shù)學信息。為了讓學生掌

          握解答實際問題的方法,我先讓學生找出實際問題中的條件、問題,由問題的分析找到所需要的條件。使學生初步掌握解答實際問題的一般方法,同時也讓學生明白要求平均每行掛幾面小旗,也就是求56里面有幾個8,用除法計算,讓學生熟練掌握包含除法的題型。怎樣計算56÷8呢?學生先回憶前面學過的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即想乘算除。為了便于解答方法的學習,我教給學生一些通俗的語言,如:看著被除數(shù)背除數(shù)的乘法口訣。其次,通過改變條件的辦法,讓學生明白一句乘法口訣可以寫兩道除法算式。其余的兩道題放手讓學生自己解答,同時提出要求:邊算邊想用了哪句口訣。

          我的反思:

          板書設計

          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

          7×8=56 口訣:七八五十六

          56÷8=7 口訣:(七)八五十六

          56÷7=88 口訣:七(八)五十六

          ↑ ↑

          除數(shù)是幾就說幾的乘法口訣

          第2課時 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內容

          人教二年級下冊教材第39頁例2及“做一做”。

          內容簡析

          例2 教學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其呈現(xiàn)方式與例1相同,繼續(xù)利用矩形模型引出除法算式,只是將乘法算式去掉了,讓學生繼續(xù)利用遷移學習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進一步形成“用一句乘法口訣可以計算兩個除法算式”的認知結構。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進一步理解用乘法口訣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2.借助矩形模型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乘法與除法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正確計算的能力。

          3.初步學會運用遷移的方法進行探究,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在自我探究中掌握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正確運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

          教法與學法

          1.本節(jié)課求商的思路和方法與前面是一致的,教學中采用談話、指導相結合的數(shù)學方法,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中歸納出求商的方法,利用所學的知識更進一步地了解乘除法的'內在聯(lián)系,并在游戲中鞏固新知。

          2.本課時在學生掌握了用2~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的基礎上,采用小組合作研討法,讓學生通過知識的遷移、比較和推理,自主探究用9的口訣求商的方法。

          承前啟后鏈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導入課題

          課件展示法:課件出示主題圖片。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探索了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但是主題圖片上還布置了很多心形的氣球,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特寫問題圖片:同學們,仔細觀察,你能發(fā)現(xiàn)哪些數(shù)學信息?我們帶來27個心形氣球,每9個擺一行。問題:根據(jù)信息,你能利用手上的學具擺一擺嗎?課件出示例題2圖片!酒肺:這種導入方式,與課本例題內容貼合,可直接過渡到教材例題中! 故事描述法:嗨,小朋友們,過六一啦,我們心形氣球來給小朋友們慶祝六一,要裝扮咱們的教室,我們一共來了27個伙伴,怎么站呢?站9列,那要站成幾行?站3行,每行要站幾個?怎么計算,我頭都大了。哈哈,其實我的頭本來就大!我們只會飛,我們可以不會數(shù)學,現(xiàn)在都講究合作共贏。哪位小朋友能幫我們解決這些數(shù)學問題,我們就跟他一起玩,慶祝我們的六一兒童節(jié)!酒肺:把心形氣球卡通擬人化,用故事的形式引出問題,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進入數(shù)學情境中,開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為后面開啟生動活躍的課堂氛圍做了鋪墊! 趣味兒歌法:同學們喜歡兒歌嗎?今天我給大家?guī)砹艘皇追浅?yōu)美的兒歌,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多媒體出示《數(shù)九歌》,配樂朗讀,并一一出示相對應的景色)學生說說聽兒歌的感受。這首《數(shù)九歌》告訴了我們數(shù)九寒天的一些天氣變化,你們知道嗎?這首兒歌里還有很多的數(shù)學知識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酒肺:用學生喜愛的兒歌導入新課,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又為后面練習的設計做好了鋪墊!

          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例2情景圖。

          (1)看圖填一填。

          ( )×( )=( )

          ( )÷( )=( )

          ( )÷( )=( )

          (2)匯報交流。

          ①彩球的總個數(shù)。

          提問:用什么方法求的,你是怎樣想的?

          預設:用乘法求。從行數(shù)考慮,每行擺9個,擺了3行,共27個;從顏色考慮,紅、紫、綠三種顏色,每種顏色9個,共27個。

          ②看圖提問題。

          預設:有27個心形氣球,每行9個,可以求什么?(能擺多少行?)

          如果知道有27個氣球,每行擺9個,怎么求一共可以擺幾行呢?

          學生提問并列式,集體交流,27÷9怎么計算,用哪句口訣呢?(三九二十七)

          追問:根據(jù)“三九二十七”,你還能想到和它有關的另一道除法算式嗎?

          如果知道有27個氣球,擺了3行,怎么求每行擺幾個呢?(列式27÷3,根據(jù)口訣“三九二十七”可以計算出結果是9)

          是不是所有的乘法口訣和所有的乘法算式都能寫出兩道除法算式呢?

          2.學生舉例。

          像例題一樣用9的乘法口訣寫一道乘法算式和兩道除法算式,并注意特殊情況。(如九九八十一的口訣)

          3.感悟算理。

          讓學生明白用一句9的乘法口訣可以計算三道算式的道理。【品析:通過在情景圖下面直接給出三組算式的形式,讓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直接得出結論。在匯報交流中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與除法的聯(lián)系,充分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反饋質疑,學有所得

          在學習完例2的基礎上,引領學生及時消化吸收,請學生同桌之間互相敘述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和算理。然后教師提出質疑問題,引領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系統(tǒng)整理。

          質疑一:用9的乘法口訣與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學生討論后得出結論。

          相同點:①用乘法口訣求商時,都是想除數(shù)和幾相乘得被除數(shù)。

          ②解決有關平均分問題的方法:總數(shù)÷每份數(shù)=份數(shù),總數(shù)÷份數(shù)=每份數(shù)。

          不同點: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使用7、8的乘法口訣;用9的乘法口訣求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6

          數(shù)的概念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基礎,學生已經學習了“20以內數(shù)的認識”“100以內數(shù)的認識”,本學期將認數(shù)的范圍擴展到萬以內。在這一階段,學生將認識更大的自然數(shù)。它不僅是大數(shù)計算的基礎,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必須讓學生切實學好。

          一.本單元教材內容

          本單元內容包括數(shù)數(shù)、讀數(shù)、寫數(shù)、數(shù)的組成、數(shù)位的含義、數(shù)的順序和大小比較、近似數(shù)以及整百、整千數(shù)的加減法。教材將上述內容合成以下邏輯結構。

          二.教學總目標:

          根據(jù)教材的內容,確立了本單元的總目標:

          1.讓學生經歷數(shù)數(shù)的過程,體驗數(shù)的.產生和作用。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shù),知道這些數(shù)是由幾個千、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能夠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shù)的大小。能說出各數(shù)位的名稱,識別各數(shù)位上數(shù)字的意義。

          2.結合現(xiàn)實素材讓學生感受大數(shù)的意義,認識近似數(shù),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會口算整百、整千數(shù)加、減法。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7

          教學目標

          不帶括號的兩級運算的順序和脫式計算的書寫格式。

          重點分析

          初次經歷不帶括號的兩級運算的計算過程,容易與同級運算從左往右的運算順序混淆。

          難點分析

          學生還沒有熟練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格式,容易書寫錯誤導致計算結果有誤。

          教學方法

          1、講授法。

          2、合作討論法。

          教學過程

          導入

          一、回顧同級運算的計算方法

          (1)明確運算順序。

          (2)明確計算過程。

          沒有括號的乘、除混合運算與沒有括號的`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知識講解(難點突破)

          二、探究新知

          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

          1、理解圖意

          2、觀察情境圖,獲取數(shù)學信息

          已知條件:

          3個翹翹板上各坐4個小朋友;

          草地上有7個小朋友。

          所求問題:一共有多少人?

          3、分析題意,列算式

          分步算式:4×3=12 12+7=19

          綜合算式:4×3+7或7+4×3

          答:蹺蹺板樂園一共有19人。

          4、探究計算方法

          (1)明確運算順序。

          這道算式中,既有加法,又有乘法,屬于不同級運算,應該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明確計算過程。

          先算4×3=12,再算7+12=19。

          具體步驟如下:

          歸納總結

          在不帶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法(或除法),又有加法(或減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后算加法(或減法)。

          課堂練習(難點鞏固)

          三、鞏固練習1-4題。(課件出示)

          小結

          四、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你們都學會了哪些知識?

          不帶括號的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

          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8

          目的要求:使學生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兩步計算的問題的結構特征,掌握這類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及解題方法,能正確的解答這類問題。

          教學重點:掌握數(shù)量關系及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數(shù)量關系及解題方法。

          一、復習

          1、每個同學有3本書,有8個同學,一共有多少本書?

          2、有12個梨,每3放一盤,可以放幾盤?

          二、新授

          (一)教學例4

          1、出示第一幅圖,觀察圖,說出圖意。

         。1)有幾條船?

         。2)每條船上有幾人?

          2、出示第二幅圖,提問:碰碰車每輛可坐3人,我們這么多人,要坐幾輛車?

          3、討論解決問題。

          4、讀題,說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5、引導分析,(1)要求要坐幾輛車,需要知道哪兩個條件?

         。2)這兩個條件在題里都告訴我們了嗎?

         。3)必須先算什么?怎么計算?

         。4)第2步算什么?

          6、讓學生交流說出自己的不同的解題方法。

          7、小結:先求出這群小朋友的人數(shù),(6×4=24),再求所需碰碰車的輛數(shù)(24÷3=8)

          8、引導列出綜合算式,6×4÷3,說明:這是乘除混合運算,計算順序按從左到右依次進行計算。

          (二)比較

          1、讓學生把例4與前面的例題進行比較。

          2、使學生體會,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往往需要經過多次計算才能得到合理的答案。

          三、鞏固練習: 練習十三

          四、總結

          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

          例4、有6條船,每條船坐4人,每輛碰碰車坐3人,這么多人要坐幾輛?

          (1)6×24(人) (2)6×4÷3

          24÷3=8(人) =24÷3

          =8(人)

          教學反思:

          第6課時 整理和復習

          目的要求:復習有關乘法口訣和用乘法口訣求商的計算內容,整理用1~9的口訣求商的方法,引導學生掌握除法的排列規(guī)律。

          教學重點:溝通乘、除法的聯(lián)系,掌握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應用表內乘除的知識和倍的概念,來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整理和復習

          1、用乘法口訣求商

          發(fā)給學生一張空白的表格,組織學生根據(jù)45句乘法口訣寫出45道除法算式。

          2、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按一定的規(guī)律合作整理排列除法算式。

          3、指導復習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1)讓學生看第2題的圖,用自己的話解讀題意。

         。2)讓學生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步驟,確立先求全班認輸,再求可分的組數(shù),然后計算。

         。3)引導學生通過合作交流,體會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解題策略。

          二、練習十四

          第1題:先算出每道題的結果,寫在對應動物的下面,然后再將所得7個結果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第2題:采用計時方式,進行百以內加、減、乘、除口算的復習。

          第3題:以動物園的鴿子為題材,提出不同的問題,通過問題的解決,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確實有許許多多的數(shù)學問題。

          第4、6題:以乘除混合運算為主的練習,使學生對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理解和記憶得更牢固。

          第5題:通過游戲復習表內乘除和倍的概念,兩人一組進行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間的關系,理解“倍”的意義。

          第7題:是需通過兩步計算才能解決的問題,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驗,獨立進行解答。

          第8題:是一道開放型問題,以學生游泳為背景,給出多個信息,引導學生從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從中體會數(shù)學就在身邊,體會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

          第9題:是通過游戲復習倍的概念,體會數(shù)的大小和數(shù)學學習的趣味,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

          第10題:是供學有余力的學生利用混合運算進行逆向推理的練習,先讓學生自主探索,自己填上合適的數(shù),然后組織交流,說一說填數(shù)的策略。

          三、總結。

          教學反思:

          第五單元: 混合運算

          教材分析

          本單元學習簡單的四則混合運算,包括只含同一級的混合運算,含有兩級的混合運算,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以及用綜合算式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具體情境,體驗運算順序規(guī)定的合理性,幫助學生理解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決問題主要是將兩步計算的應用題,轉化成混合運算的應用題,運用括號,能使列出的綜合算式與實際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相一致,進一步發(fā)展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學情分析

          運算順序是人們共同遵循的計算規(guī)則,是一整套合理的規(guī)定。二年級學生已經學會了加、減、乘、除的基礎知識,懂得簡單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有一定的計算基礎,但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先乘除、后加減”“有小括號先算小括號里的算式”的運算順序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在讓學生獨立計算時進行演繹推理,經歷“觀察算式——回憶運算順序——規(guī)劃計算步驟——按次序進行計算——反思并積累體會”的過程,既發(fā)展了他們數(shù)學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掌握運算順序的水平。以觀察、比較、分組討論、推理和應用及口算、聽算為主線。使學生對學習有興趣,留給學生學習思考的空間。采用問題——發(fā)現(xiàn)法與討論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積極主動獲得新知。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二級運算的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學會計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帶有小括號的兩步式題。

          數(shù)學思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提高計算能力。

          問題解決: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掌握列綜合算式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情感態(tài)度: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習興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學精神,訓練學生養(yǎng)成認真審題、仔細驗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能聯(lián)系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理解并掌握兩步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學難點:在認識和理解混合運算順序的過程中,積累學習的經驗,形成計算技能,并且能用兩步計算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第一課時: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兩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夠進行正確運算。

          2.過程與方法:通過情境理解乘加的運算順序,通過知識遷移應用到除加或除減混合運算,學會解答兩級兩部混合運算。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shù)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掌握含有兩級的兩步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知道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引入

          教師:同學們,春天到了,看公園多美。∧銈兿氩幌胍驳焦珗@欣賞這美麗的景色呀?但去之前我們先要為自己準備午餐。

          教師:看,這是超市的食品專柜,從圖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學生:一包餅干7元,一個面包4元,一個蛋糕6元,一盒牛奶2元,一筒可樂3元。

          師:圖中告訴了我們一些食品的價格。小紅為春游活動準備了午餐,她想買3盒牛奶和1包餅干,一共要花多少錢呢?你能幫小紅列式計算嗎?把你的想法寫在本上。

          學生1: 2×3=6(元)

          6+7=13(元)

          學生2: 2×3+7=13(元)

          生3: 7+2×3=13(元)

          教師:你們是怎么想的?(學生說說自己列式的想法)其他同學同意嗎?這三種方法都很好。

          教師:三位同學說的都很好,老師告訴你們第2個同學和第3個同學列的算式叫做綜合算式,也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混合運算。

          二、 新授

         。ㄒ唬┏思訂栴}。

          教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個算式

         、 2×3+7

          ② 7+2×3

          學師:觀察這兩個算式應該怎樣計算呢?

          學生1:2×3+7先算2×3=6(元)也就是三盒牛奶的錢數(shù),再用三盒牛奶的錢數(shù)加上一包餅干的2元就是一共花的錢數(shù)。

          教師:7+2×3又該怎樣計算呢?

          學生2:雖然7在前面,但也要先算2×3=6(元)再加上一包餅干的2元,一共花了13元。

          教師小結:現(xiàn)在我們一起回顧一下這三位同學的想法,請你認真觀察,動腦筋想一想,這三種方法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嗎?

          教師:細心的同學一定發(fā)現(xiàn)了,這三種做法表面有所不同,但是要求一共花了多少元?都要先計算三盒牛奶的錢數(shù)再用三盒牛奶的錢數(shù)與一包餅干的錢數(shù)這兩部分合在一起就是要求總錢數(shù),你們發(fā)現(xiàn)這三種方法之間的聯(lián)系了嗎?

          教師:那老師想問問你們,像這樣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綜合算式,我們應該先計算哪一步呢?

          學生:先計算乘法再計算加法。

          教師:剛才我們計算了小紅出游準備午餐的價錢,現(xiàn)在你想不想為自己的出游準備午餐呢?任選2種食物試著買一買,數(shù)量不限,想想該怎樣列式?

          學生匯報,一個同學說他列的式子。

          教師:快結合這幅圖猜猜這位同學想買什么?這個綜合算式該怎樣計算?

          教師總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在一個算式中如果有乘法有加法,我們應該先算哪一步呢?

          學生: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ǘ┏藴p問題。

          教師:相信同學們也計算出了自己買東西要花多少錢了吧,小明也準備了午餐,但是小明在買東西的時候,遇到了困難,你們想幫助他嗎?

          教師:你們真是樂于助人的好孩子,我們來看看小明遇到什么困難,小明帶了20元,想買4個面包,他想請大家?guī)退闼,他還能剩多少錢呢?你們會列示嗎?把你的想法寫在練習本上。

          學生:20—4×4=4(元)

          教師:觀察這個算式,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嗎?

          學生:先算買4個面包用去多少元,再用小明帶的20元減去用去的錢數(shù)就是剩下的錢數(shù)。

          教師:你的思路真清楚,那這個算式應該怎樣計算呢?

          學生:先算4×4=16,也就是4個面包用去16元,再用小明帶的20元錢減去用去的16元就是剩下的錢數(shù)。

          教師:同學們你是這樣想的嗎?

          教師:同學們你們真棒,這么快就幫小明解決了問題。剛才我們通過為春游準備午餐,一起認識了乘加,乘減的混合運算,現(xiàn)在請大家再來看看這些綜合算式,(出示)想一想像這樣有乘法,又有加法或減法的綜合算式,我們應該先記算哪一步呢?

          學生:都應該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減法。(找2個同學說)

         。ㄈ┏、除減問題。

          教師:同學們總結的真好,現(xiàn)在我們來做幾組小練習,看看誰學得最好,請你觀察這個綜合算式,應該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最后口算出結果。

          28-6×3= 5×9-40= 54÷9—4= 20+48÷6=

          教師:通過3、4題我們知道了像這種有除法,又有加法或減法的綜合算式,我們要先計算除法,再計算加法或減法。(找2個同學說)。

          教師:那么通過我們上面的學習內容,你能總結一下在一個算式里,有加法或減法,又有乘法或除法時,我們應該按著什么樣的順序進行計算嗎?

          學生:在算式中,有加減或乘除法,先算乘除,再算加減。(板書)

          三、 練習

          1. 說一說先算什么,再計算。

          6×4+4= 25—3×7= 72÷8—4= 20—63÷9=

          2.當小老師,判斷,并改錯。

          6+9÷3=5 5÷5+5=6 9—3×2=12 48÷8—4=2

          四、 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嗎?老師相信只要你在課堂上積極開動腦筋,你就會越來越聰明的。

          第二課時 解決問題:混合運算及兩步計算應用題練習題

          一、用脫式計算

          (1) (37–28)×4 (2) 8×6–30 (3) 42–30÷6

         。 = =

         。 = =

          (4) 19+6×5 (5) 35÷(28–21) (6) 5×(28÷4)

         。 = =

         。 = =

          二、列式計算(文字題只能寫綜合式,然后脫式計算)

          (1)21加上24,再減去45得多少? (2)8乘以3的積再除以6得多少?

          三、應用題

          (1)體育老師買了一條36米長的繩子,做長跳繩用去15米,還剩多少米?

          (2)體育老師買了一條36米長的繩子,做長跳繩用去15米,做短跳繩用去8米,還剩多少米?

          (3)學校用80元買體育用品,買籃球用去60元,還剩多少元?

          (4)學校用80元買體育用品,買籃球用60元,剩下的買了4根跳繩,每根跳繩多少元?

          (5)菜站運來60筐黃瓜,一個食堂拉走30筐,剩下的分給6個副食店,平均每個副食店分到多少筐?

          (6)水泥廠一天生產了98袋水泥,上午運走50袋,下午運走23袋,還剩多少袋?

          (7)自行車廠要生產80輛自行車,已經生產了50輛,剩下的每天生產6輛,還需要多少天?

          (8)要修一條90米長的水渠,修好了60米, ――――――――――?

          (把它編成用兩步計算的應用題,再解答出來)。

          第六單元: 有余數(shù)的除法

          教材分析

          本單元內容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擴展,是在表內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內容包括體會余數(shù)的含義及利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問題兩大部分內容。教材注重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結合具體情境,選擇數(shù)目小,學生熟悉的事物作為例題,配以實物圖,讓學生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掌握有余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

          學情分析

          本單元教學有余數(shù)的除法,是在學生已學過表內乘除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內容包括有余數(shù)除法的認識和有余數(shù)除法的豎式計算以及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問題。學生在前一階段剛學會表內除法,已經接觸過許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級學生的思維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轉變,就要借助動手操作,讓學生親自去實驗,去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教學時,應該根據(jù)知識的系統(tǒng)性以及二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使學生通過積累觀察、操作、討論、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數(shù)學活動獲取知識,發(fā)展學生的抽象思維。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使學生經歷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xiàn)象抽象為有余數(shù)除法的過程,初步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認識余數(shù)。掌握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商也是一位數(shù)的有余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知道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

          數(shù)學思考:通過例題教學,使學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使學生感悟到人民的卓越智慧,提高審美意識。

          問題解決:認識有余數(shù)的除法,加強概念,掌握算法,用有余數(shù)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情感態(tài)度:讓學生能在具體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展開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價值。

          教學重點: 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余數(shù)與除數(shù)的關系。

          第一課時:有余數(shù)的除法

          教學內容:有余數(shù)的除法

          教學目標: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能運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發(fā)展應用意識。

          重點難點:商的取值和單位的前后不一致性

          使學生經歷試商的過程,理解豎式計算的算理,掌握試商的過程,掌握有余數(shù)除法的豎式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引入

          你們喜歡野餐嗎?看一下這個班的同學們,他們來到野外可高興了,有的扎帳篷,有的采野果,有的采蘑菇……你們想去看看嗎?

          二、 探索新知

          1、出示掛圖,引導學生觀察。

         。1) 請同學們找找圖中的數(shù)學信息,想一想根據(jù)這些數(shù)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學生討論,提出數(shù)學問題

         。2)解決第一個問題:每人分4條,22條魚可以分給多少人?

          要解決這個問題,你準備用什么方法進行計算?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

          22÷4=5(人)……2(條)

          組織學生說一說這個算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義。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教師強調:要弄清楚式子的意義,22條魚,每人分4條,可以分給5個人,還剩2條魚,所以5后面的單位是人,而2后面的單位是條。

          (3) 教學豎式的寫法。

          教師板書豎式 ,并講解每一部分的名稱。

          請學生在練習本上練習寫豎式。

          提醒學生注意:各數(shù)位一定要對齊

         。4) 小組內解決:48個野果平均分給9個同學,每人分幾個?

          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橫式及豎式。

          師:說一說你們是怎樣試商的?

          請學生交流自己的好方法。

          (5)觀察比較:觀察一下上面兩道算式,觀察一下除數(shù)和余數(sh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引導學生回答:余數(shù)一定是比除數(shù)小的。

         。6)請學生獨立解決:需要搭多少頂帳篷?

          學生找到需要的條件,在本子上寫出算式并集體交流。

          2、練習鞏固

         。1)自主練習1 ( )里最大能填幾?

          這是一道試商練習。

          請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2)補充練習

          先擺一擺,再計算

         、 9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了( )份,還剩( )根

          板書:9÷2= ( )……( )

          ② 把11個蘋果平均分給4人,每人有( )個,還剩( )個

          板書:11÷4=( ) ……( )

          再一次提醒學生注意:在做有余數(shù)的除法題時,所得的余數(shù)一定比除數(shù)小。

          3、總結:同學們,你們真不錯。這節(jié)課我們跟著圖上的小朋友們一起去搭了帳篷,還學會了有余數(shù)除法的豎式的寫法,課后請你們找一找在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我們今天學過的方法來解決?

          有余數(shù)的除法

          教學內容:有余數(shù)的除法

          教學目標:

          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能運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發(fā)展應用意識。

          重點難點:商的取值和單位的前后不一致性

          使學生經歷試商的過程,理解豎式計算的算理,掌握試商的過程,掌握有余數(shù)除法的豎式計算方法。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9

          教材分析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口算》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學習了“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兩位數(shù)加整十數(shù)”和“筆算兩位數(shù)加連位數(shù)”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掌握著部分口算,不僅在實際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學習筆算的基礎,教材創(chuàng)設了二年級同學準備坐船“去鳥島”的熱鬧場景,意在通過解決“二年級(1)班和二年級(2)班能坐下嗎?”“二年級(3)班和二年級(4)班合乘能坐下嗎?”引出兩位數(shù)的不進位加(23+31)和進位加(32+39)然后鼓勵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口算方法進行計算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100以內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整十數(shù)口算、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的筆算”,能根據(jù)已有知識通過遷移類推來學習本課的“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口算”,通過兩次試講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喜歡把兩個加數(shù)都分解成整十數(shù)和一位數(shù),用整十數(shù)和整十數(shù)加,一位數(shù)和一位數(shù)加,然后把兩次假得結果合并。對于“只分解一個加數(shù),另一個加數(shù)不變”的這種方法,只有少數(shù)學生采用。

          《數(shù)學課程標》提提倡算法多樣化,同時也要求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允許采用不同的算法進行計算。因此,我認為教學中應該重點引導學生經歷探究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的過程,在體會算法多樣化的同時,選擇適宜的方法熟練地進行口算。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學生自己探索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使學生正確口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和在100以內)。體驗算法多樣化。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同學積極合作的意識。

          情感 態(tài)度 價值觀: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感受成功的喜悅。將德育美育融入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口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練應用。

          難點:1、使學生掌握口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過程

          一 、 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引新

          紅光小學在今年春天就組織了二年級的同學到美麗的鳥島去春游。同學們請仔細觀察情景圖。

          師:看看,他們到鳥島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呀?

          二 、認知感知,設疑質疑

          我們可以把那兩個班安排在艘船上呢?大家一起想想辦法吧?

          三 、 互動探索,合作交流

          你們怎么算得這么快,愿不愿把你的算法說出給大家聽聽呢?

          四、合作交流,意義建構

          1、下面我們來比較一下,兩道題之間有什么相同點?

          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了什么?

          板書: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口算 (多媒體板書)

          2、再來比較一下,這兩道之間有什么不同點呢?

          3 、小結。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0

          教材分析

          本單元學生主要學習一些簡單的統(tǒng)計圖表知識,初步體驗數(shù)據(jù)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學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shù)據(jù),掌握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記錄方法,并能根據(jù)統(tǒng)計圖表的數(shù)據(jù)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使學生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和作用,初步了解統(tǒng)計的基本思想方法,認識統(tǒng)計的作用和意義,逐步形成統(tǒng)計觀念,進而養(yǎng)成尊重事實、用數(shù)據(jù)說話的態(tài)度。

          學情分析

          上學期學生已經學習了比較、分類,能正確地進行計數(shù),所以填寫統(tǒng)計表時不會感到太困難,其關鍵在于引導學生學會收集信息,整理數(shù)據(jù),根據(jù)統(tǒng)計表解決問題。學生在生活中積累了較多的生活經驗,能利用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shù)據(jù)作出簡單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體會統(tǒng)計的作用。本單元教材選擇了與學生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生活場景,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學生的校服、講故事比賽、春游的人數(shù)情況統(tǒng)計等,同時滲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識,使學生明確統(tǒng)計的知識是為生活服務的。教學內容更加注重對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初步分析。在教學時,教師要注意讓學生經歷統(tǒng)計活動的全過程,要鼓勵學生參與到活動之中,在活動中不斷培養(yǎng)動手實踐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并加強與同伴的合作與交流。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使學生經歷數(shù)據(jù)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能利用統(tǒng)計表的數(shù)據(jù)提出問題并回答問題。

          數(shù)學思考: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學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shù)據(jù)。

          問題解決:能根據(jù)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情感態(tài)度:通過對周圍現(xiàn)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統(tǒng)計過程,能根據(jù)統(tǒng)計表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同時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難點:使學生親歷統(tǒng)計的過程,在統(tǒng)計中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1 數(shù)據(jù)收集整理

          第1課時 數(shù)據(jù)收集整理(一)

          教學目標:

          1、體驗數(shù)據(jù)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

          2、能根據(jù)統(tǒng)計表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同時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根據(jù)統(tǒng)計表的數(shù)據(jù)提出有價值的數(shù)學問題及解決策略。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統(tǒng)計過程,能根據(jù)統(tǒng)計表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同時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合作討論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統(tǒng)計問題的方法。

          教法:

          談話、指導相結合法,引導學生通過對情境問題的探討,師生互動,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師引導提問:同學們,你們入學都要穿上我們學校的校服,你們喜歡我們校服的顏色嗎?(指名3~5個學生說一說)。

          師:有的同學喜歡這個顏色,有的同學不喜歡,如果我們學校要給一年級的新生訂做校服,有下面4種顏色,請你們當參謀,給服裝廠建議下該選哪種顏色合適。

         。ㄖ该麑W生回答,并說明理由。)

          教師引導:張三喜歡紅色,學校就決定將校服做成紅色的,怎么樣?你有什么意見?

          教師小結:你們剛才說的只是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決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顏色,不能代表學校大多數(shù)同學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種顏色是大多數(shù)同學喜歡的呢?(學生可能回答,調查全校學生喜歡的顏色。)

          教師追問:如果我們現(xiàn)在要馬上把信息反饋給服裝廠,你覺得調查全校的學生這個方法怎么樣?(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小結:全校學生那么多,要調查全校的學生,范圍太廣了,我們可以先在班級里調查,通過班級中的數(shù)據(jù)作為代表,找出大多數(shù)同學喜歡的顏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數(shù)學生喜歡的顏色。那這節(jié)課就以我們班級為單位,在班級中進行調查統(tǒng)計,看看在這四種顏色中,大多數(shù)同學最喜歡哪種顏色。

          二、互動新授

          1、討論收集數(shù)據(jù)的方法。

         。1)教師提問:剛才我們確定了要在班級里進行調查,我們班級的人數(shù)也不少,應該怎樣調查呢?你有什么好的辦法?(指名學生回答。)

          學生討論收集數(shù)據(jù)的方法。

          (2)出示統(tǒng)計表

          顏色

          紅色

          黃色

          藍色

          白色

          人數(shù)

          可以用什么方法來完成這張統(tǒng)計表呢?

         。3)學生說出各種不同的方法。(學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歡的顏色寫在紙張上、舉手、小調查等。每人報喜歡的顏色,我們在自己的表中做記號,如畫“正”;舉手表示自己在哪一個范圍的,老師數(shù)一下,再把結果填在表中……)

         。4)教師提問:你認為以上各種方法中,哪一種方法最方便?

          師:在這些方法里,舉手表示是比較簡便的方法,現(xiàn)在由老師發(fā)布指令,每人只能選一種顏色,最喜歡哪種顏色就舉手表示。

          “用舉手數(shù)一數(shù)”的方法,師生合作完成統(tǒng)計表。

          師生活動,教師說顏色,學生舉手,教師數(shù)人數(shù),學生填表格。

          2、從這張統(tǒng)計表中,我們可以知道些什么?(讓學生自由發(fā)言,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

         。1)師:從統(tǒng)計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樣計算?(把每種顏色喜歡的人數(shù)加起來,如果與全班人數(shù)不相符,說明我們在統(tǒng)計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錯誤。)

          (2)師:喜歡說明顏色的人數(shù)最多,那么這個班訂做校服,選擇該種顏色,那全校選這種顏色做校服合適嗎?為什么?

          組織學生分析表格,教師根據(jù)分析的情況加以引導,突出統(tǒng)計的意義。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1

          教學內容:

          課本P10頁,例3及練習二中相應的習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豐富的實踐活動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通過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化。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應的意識。

          教學重點:

          1、在實踐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意識。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意識。

          教學準備:學具、主題圖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談話引入

          1、小朋友你們喜歡春游嗎?喜歡去哪里春游?

          2、出示分果凍問題的情景圖。(不顯示解決問題的辦法)

          師:瞧!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畫面,你獲得了什么信息?圖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問題?

          3、學生觀察畫面,交流信息。

          【設計意圖】:用學生喜歡的春游活動引入,引導學生暢所欲言,交流各自所喜歡去春游的地方,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愿望。引導學生學會收集信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探求新知,解決實際問題

          1、學習例3。出示例3主題圖。

          2、分組探討解決“能分成幾份”。

          師:你能應用你收集的信息幫他們解決.問題嗎?你有什么辦法?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后交流本組解決問題的辦法和結果。

          3、全班交流反饋,及時評價。

          4、小結:這個問題實際上是求8里面有幾個2,8里面有4個2,就可以分4份。

          【設計意圖】:充分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解決問題。具體感知“每2個分一份,8個分成這樣的4組,就要分4份。讓學生在交流中借鑒學習同學解決問題的辦法,體驗成功,進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方法,感知平均分在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數(shù)學,感受數(shù)學在生活中作用。

          三、聯(lián)系生活,學以致用

          1、課本第12頁的第5題。

          問:圖中的小熊在做什么?

          小熊在思考什么問題?

          你能幫小熊分分看。(引導學生幫小熊分筷子,用小棒代替筷子動手分。引導學生思考:有幾個小動物就餐?一雙筷子是幾根?并說說怎么分。)

          2、練習二第6題。

          (1)第6題。出示分玉米的情景圖。

          師:仔細觀察畫面,你獲得了什么信息和問題?

         。2)學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流分的過程和結果。

          四、開放題。

          1、學生獨立操作。

         。1)用15個方木塊擺5個一樣的長方體,每個長方體用()個木塊。

          (2)每個長方體用3個木塊,可以擺()個長方體。

          思考:這兩題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2、學生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組里交流分享。

          【設計意圖】:提供具有思考性的問題情景,如“這兩題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引導學生觀察比較,以突出平均分的實質是“每份分得同樣多”,加深對“平均分”方法的了解。利用開放題提供給學生廣闊、自由的學習空間,鼓勵學生大膽思考,深入探究,鼓勵學生盡量說出與別人不同的例子,訓練學生的求異思維和發(fā)散思維。

          五、課堂總結

          教學反思: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2

          對稱圖形

          山東省濟南市經八路小學 李靜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68頁內容。

          學習目標:

          1. 通過觀察、操作活動,讓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

          2. 使學生理解對稱軸的含義,能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來。

          3. 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養(yǎng),同時感受對稱圖形的美。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認識對稱圖形、對稱軸。

          難點:畫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具準備:課件

          學具準備:信封、紙、彩色及時貼、剪刀、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剪刀、釘子板、水彩涂料。

          教學過程:

         。ㄒ唬 導入。

          1. 師:同學們,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由許許多多美麗的物體組成的,一片碧綠的樹葉,一只漂亮的蝴蝶,都能帶給我們美的享受,現(xiàn)在,李老師這里有幾張精美的圖片,你們想不想看?(想)

          (課件出示圖片)

          師:誰來說說圖中都有什么?(蝴蝶、楓葉、喜字、京劇臉譜)

          師:他說得對嗎?請同學們在仔細觀察,這四個物體雖然不是同一類型的,但它們四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同學們,同位兩人談論一下,你能發(fā)現(xiàn)這個共同點嗎?(同位討論)

          交流:我發(fā)現(xiàn)這些物體的左右兩邊都是一樣的。

          師:你們都發(fā)現(xiàn)這個特點了嗎?(是)那么怎樣驗證它們兩邊完全一樣大呢?

         。▽W生自己說自己的想法)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教師邊演示課件邊講解)

          師:這是剛才出現(xiàn)的那片楓葉,下面我把它從中間對折,它的左右兩邊怎樣了?(重合)對了,左右兩邊完全重合在一起,是不是說明左右一樣大呀?(是)

          師:像這樣,物體對折后兩邊完全重合在一起的圖形,我們就叫它對稱圖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一起研究對稱圖形。

         。ò鍟n題:對稱圖形)

          2. 師:同學們,你們想不想也來折一折驗證一下呢?(學生自己折圖片)

          交流:你折的什么圖形(蝴蝶)重合了嗎?(完全重合了)你發(fā)現(xiàn)它是不是對稱圖形?(蝴蝶是一個對稱圖形)

          師:誰和他折的不同?(學生演示自己折的喜字、京劇臉譜)

          3. 一個圖形,它既可以左右對稱,又可以上下對稱,還可以這樣斜著對稱,注意:只要對折后可以完全重合,大小完全一樣,我們就可以叫它是對稱圖形。

          4. 師:剛才咱們再對這時出現(xiàn)了一條折痕,你知道這條折痕叫什么?

          這條折痕,咱們把它叫做對稱軸。我們一般用虛線來表示的,現(xiàn)在請你們將剛才的對稱圖形拿出來,在上面畫出它的對稱軸。

          師:怎樣才能畫得很直?(用直尺畫)

         。ㄕ故緦W生畫的對稱軸)

          5. 判斷,將對稱圖形的對稱軸畫出來

          乒乓球拍√ 字母A√ 1 ×

          梳子× 五角星√ 月亮√

          (二)剪對稱圖形

          師:同學們判斷的不錯。(出示黑板上的對稱圖形)

          師:請大家看黑板,這幾幅圖案,都是李老師課下自己剪的,大家觀察一下,他們是不是對稱圖形?(是)怎樣才能夠剪出真正對稱的圖形來呢?你有什么好辦法嗎?兩個人商量一下。(同位討論)

          交流:教師引導學生:先將紙對折,以對折線為中心,畫一半圖案,然后再剪下來,打開后就是一個對稱圖形了。

          師:課前,李老師發(fā)給你們一些彩色的及時貼,請同學們自己剪一個比較簡單的對稱圖形。開始。

         。▽W生剪,教師指導)

          展評:剪好的同學,把你的`作品放在黑板上?

         。▽W生評價別人的作品)

         。ㄈ⿺(shù)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師:請大家拿出信封,里面有什么?

          (長方形、正方形、圓形)

          1. 拿出長方形的紙來,試著折折看,它有幾條對稱軸?(2條)

          2. 正方形(4條)

          3. 圓形(無數(shù)條)

          師小結:看來,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有的是一條,有的是幾條,有的是無數(shù)條。

         。ㄋ模┱覍ΨQ圖形

          師:這節(jié)課中,我們研究了那么多的對稱圖形,你們觀察一下,咱們教室里,有哪些物體是對稱的。

          (學生回答,教師講解)

          師:同學們發(fā)現(xiàn)的可真多,其實對稱圖形在生活中的應用特別大,你們想不想開開眼界呢?

          (展示對稱的現(xiàn)象)

          教師講解:鐘表的外觀是對稱的,這種對稱不僅為了美觀,更保證了鐘表走時的均勻性和準確性;飛機外觀的對稱能使它在空中飛行是保持平衡;我國勞動人們在很早以前就發(fā)現(xiàn)了對稱的美,看!民間常用的對聯(lián)、古詩中的對仗它們都有一種內在的對稱關系。又比如,我國民間的手工品,中國結、窗花等,它們的對稱充分體現(xiàn)了對稱的藝術美感;對稱還是自然界的一種生物現(xiàn)象,許多動、植物都有自己對稱的形式。比如人的臉,以鼻尖為對稱軸,眼睛、耳朵、嘴都是對稱生長的。眼睛的對稱使人觀察物體更加準確,耳朵的對稱是我們聽到的聲音具有較強的立體感,而雙手、雙腳的對稱又能保持的人身體的平衡。服裝大多的對稱的,對稱的設計看起來更美觀、莊重。對稱的原理也被廣泛的運用在建筑上,例如:北京的故宮,有叫做紫禁城,它的整體布局是對稱的,前三殿、后三宮在對稱軸上,其他宮殿對稱分布,它是我國現(xiàn)存最大、最完整的建筑群。這是上海的南浦斜拉橋,它的左右、前后都是對稱的,對稱的設計師大橋更加牢固、結實。下面請學們欣賞其他國家的對稱建筑,巴黎的艾菲兒鐵塔、泰國的泰姬陵、凱旋門,這些建筑它們的設計都是對稱的、和諧的。

         。ㄎ澹﹦邮謱嵺`

          師:課前我給你們每個小組發(fā)了一些物品,請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物品,嘗試制作對稱圖形。

         。▽W生活動)

          展示:

         。1)用涂料的學生講方法:我先將紙對折,然后打開,沿對稱軸將涂料在一邊畫出圖形的一半,然后再對折,這樣涂料就印到紙的另一半,就畫成一個對稱圖形。

         。2)用剪刀剪的同學講方法。(略)

          (3)用釘子板圍的同學講方法。(略)

         。4)用網格紙畫的同學講方法:我先畫對稱軸,然后畫圖形的一邊,然后比著一邊的樣子畫另一邊,左邊占幾格右邊也占幾格。

          全班評價

          (六)全課小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談收獲)

          師:同學們說的真好。對稱圖形很美,希望同學們能發(fā)揮自己的智慧,創(chuàng)造出更多對稱的圖形,把咱們的生活裝扮得更美麗。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3

          教學內容:

          教材P28~29頁例1及相應的做一做和練習七的第1~3小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聯(lián)系生活中的具體物體,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初步體會生活中的對稱現(xiàn)象,認識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對稱軸。

          2、過程與方法:能根據(jù)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在一組圖形中,識別出軸對稱圖形。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認識、制作和欣賞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到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準確判斷生活中哪些物體是軸對稱圖形。

          教學難點:

          能夠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學方法:

          觀察、討論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白紙、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知。

          1、同學們,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現(xiàn)象,只要你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就能發(fā)現(xiàn)許多的知識。請同學們仔細觀察P28頁的這幅圖,你能從圖中發(fā)現(xiàn)哪些有趣現(xiàn)象?

          2、(學生自由回答)

          3、(出示第28頁的主題圖)是啊,在游樂場里,空中飛舞著的蜻蜓風箏、蝴蝶風箏多漂亮呀,仔細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的左右兩邊是完全相同的,這里面就蘊含著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的知識對稱!景鍟簩ΨQ】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索跟對稱有關的知識。

          二、探索新知。

         。ㄒ唬┱J真觀察,體驗對稱。

          1、觀察圖形,發(fā)現(xiàn)特點。

         。1)看書第29頁的樹葉、蝴蝶、天安門的圖,這些圖形它們在外形上都有一個共同的數(shù)學特點,你能發(fā)現(xiàn)嗎?

         。2)引導學生從形狀、花紋、大小、圖案上觀察。

         。3)學生匯報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樹葉圖:以樹葉中間葉脈所在的直線為界,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蝴蝶圖:以蝴蝶中間所在的直線為界,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天安門城樓圖:以天安門城樓中間所在的直線為界,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4)教師小結。

          這些圖形的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說如果沿圖形中間的一條直線對折后,這些圖形的左右兩邊能夠完全重合。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4

          教學內容

          人教二年級下冊教材第59~60頁例1及第60頁“做一做”。

          內容簡析

          例1 借助平均分物的操作活動,先進行恰好分完的操作活動,并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再進行有剩余的操作活動,通過對比使學生體會其異同,幫助學生理解有剩余的情況,并用除法算式表示。通過與表內除法的對比,使學生理解余數(shù)及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含義。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認識余數(shù)的過程,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

          2、通過主題圖教學,讓學生知道計算問題是從生活實際中產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3、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初步的觀察、概括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余數(shù)及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能夠準確求出余數(shù)。

          教法與學法

          1、本課時運用自主學習法,引導學生通過擺草莓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經歷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xiàn)象,抽象為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過程,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

          2、本課時學生的學習主要是通過總結、歸納、抽象、概括等方法來學習。承前啟后鏈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導入課題

          故事描寫法:周末小熊打算請2個好朋友到他家做客,加上小熊一共3人,他想請大家一起吃草莓。可是他打開冰箱一看,發(fā)現(xiàn)只有7個草莓,3人怎么分7個草莓呢?他很苦惱。聰明的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他為什么苦惱嗎?誰能來說一說?(不能把草莓平均分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共同探究的內容——有余數(shù)的除法(板書)!酒肺觯喊呀滩闹械那榫斑M行了改編,增加了課堂的趣味,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為新知教學做了充分的準備。】 活動導入法:請同學們拿出10個小圓片。

         、侔10個圓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幾個?

         、诎10個圓片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幾個?

         。▽W生說法不一:有的說不能分,有的說分不出來)

          這樣的問題究竟應該怎樣解決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新內容,有余數(shù)的除法。(板書課題:有余數(shù)的除法)【品析:活動導入,讓學生動手操作,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并思考沒有剛好分完怎么辦?于是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隨著老師的引導進入新知的學習中。】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1、復習表內除法的意義。

          平常我們分東西,有時候能正好平均分完,有時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夠再分。剩下不夠再分的數(shù)就叫余數(shù),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余數(shù)的除法”(出示課題)。

         。1)課件出示6個草莓圖:把下面這些草莓每2個擺一盤,擺一擺。

         。2)學生交流獲取信息。

         。3)利用學具實際操作。

         。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過程。課件出示6個草莓擺放的結果圖:

         。5)小組內說說6÷2=3(盤),這個算式表示的意思。【品析:溝通操作過程、算式、語言表達之間的轉換,使學生明白它們的意思是一樣的,只是表達的形式不同!2、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

         。1)在動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時會出現(xiàn)有剩余的情況。

          ①課件出示7個草莓圖:把下面這些草莓每2個擺一盤,擺一擺。

          ②學生利用學具操作。

         、劢涣靼l(fā)現(xiàn)的問題:剩下一個草莓。

         。2)在交流中確定表示平均分時有剩余的方法。

         、賹W生用算式表示剛才擺的過程,教師巡視,選取典型案例。

          ②教師板書規(guī)范寫法:

          7÷2=3(盤)……1(個)

          余數(shù)

         、圩x作:7除以2等于3余1。寫法:首先在等號的右面寫商,然后點上6個小圓點再寫上余數(shù)。

         、芙涣魉闶奖硎镜囊馑迹7、3、2、1各表示什么?明確“1”是剩下的草莓數(shù),我們把它叫余數(shù)。

         。3)歸納總結,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

          ①比較兩次分草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②教師隨學生的回答,用課件呈現(xiàn)下表。

          分的物品 幾個一份 分的結果 算式表達

          6個草莓 每2個一盤 分了3盤,正好分完 6÷2=3(盤)

          7個草莓 每2個一盤 分了3盤,還剩1個 7÷2=3(盤)……1(個)

          【品析: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通過擺學具的直觀方式讓學生在與表內除法的對比中,理解余數(shù)及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給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構建知識的空間。】

          三、反饋質疑,學有所得

          在學習完例1的基礎上,引領學生及時消化吸收,請學生同桌之間互相敘述余數(shù)和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然后教師提出質疑問題,引領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系統(tǒng)整理。

          質疑一:什么是余數(shù)?余數(shù)的單位名稱是什么?

          學生討論后歸納:當平均分一些物品有剩余且不夠再分的時候,剩余的數(shù)叫余數(shù)。余數(shù)的單位名稱和被除數(shù)的單位名稱相同。

          質疑二:什么是有余數(shù)的除法?

          學生討論后總結:帶有余數(shù)的除法就是有余數(shù)的除法。

          四、課末小結,融會貫通

          本節(jié)課中,你有什么收獲?聰明的你能幫老師簡單總結一下剛剛我們都學習了哪些內容嗎?

          “本節(jié)課中,我們明白了平均分后有剩余可以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算式表示。也知道余數(shù)的單位名稱和被除數(shù)的單位名稱一樣。”

          五、教海拾遺,反思提升

          本節(jié)課,我使用故事導入,通過小熊分草莓招待客人,草莓有剩余的情況,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

          讓他們初步感受到余數(shù)就在自己的身邊,體會余數(shù)的意義。

          打破原有教學模式,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對話關系,真正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當出示問題時,先讓學生自己獨立嘗試分一分,在小組內交流自己是怎樣做的,怎樣想的,這樣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趣味中學習,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我的反思:

          板書設計

          有余數(shù)的除法(1)

          7÷2=3(盤)……1(個)

          余數(shù)

          第2課時 有余數(shù)的除法(2)

          教學內容

          人教二年級下冊教材第61頁例2及“做一做”。

          內容簡析

          例2 借助用小棒擺正方形的操作,使學生鞏固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理解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2、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滲透借助直觀研究問題的意識和方法,積累觀察、操作、討論、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數(shù)學活動經驗,發(fā)展抽象思維。

          3、學生在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探索并發(fā)現(xiàn)余數(shù)和除數(shù)的關系,理解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教法與學法

          1、本課時主要是運用計算和對比的教學方法,探索并發(fā)現(xiàn)余數(shù)和除數(shù)的關系,理解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2、本課時學生的學習主要是通過總結、歸納、抽象、概括等方法來理解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承前啟后鏈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導入課題

          操作實踐法:如果擺1個正方形要用4根小棒,那么8根小棒可以擺幾個正方形呢?怎樣列式?8÷4=2(個)。

          學生動手實踐,得到8根小棒可以擺2個正方形。

          如果是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又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接下來,咱們就用手中的小棒擺一擺,看看能擺幾個這樣的正方形。一人擺小棒,一人把擺的結果及所列的算式寫在下面的記錄單上。

          小棒根數(shù) 擺的結果 算式

          8根 8÷4=2(個)

          9根 9÷4=2(個)……1(根)

          【品析:在實踐操作中,學生情趣盎然,積極參與,并把操作結果一一記錄,為下一步觀察、比較、分析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

          故事描述法:孫悟空開了一家眼鏡店,給人做鏡框,他做一個正方形的鏡框用4根鋁合金條。8根鋁合金條可以做兩個鏡框;9根鋁合金條可以做兩個鏡框,余下1根;10根鋁合金條可以做兩個鏡框,余下2根;11根鋁合金條可以做兩個鏡框,余下3根……真有趣,孫悟空的眼鏡店里所包含的數(shù)學知識就是我們學習的有余數(shù)的除法。我們今天就跟孫悟空一起探究這些有余數(shù)的除法里有趣的數(shù)學問題——余數(shù)與除數(shù)的關系。

          【品析:把用小棒擺正方形編寫成孫悟空做鏡框的童話故事,大大增加了課堂情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1、合作探究。

         。1)教師操作:在實物投影儀上用4根小棒擺出一個正方形。

          (2)學生思考:用8根小棒可以擺出幾個正方形?你能列出除法算式嗎?

          (3)小組合作:用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擺出獨立的正方形,看看能擺出幾個,還剩多少根?(每組準備的小棒根數(shù)不同,共分成以下5種情況)

          (4)根據(jù)擺出的小棒圖,列出除法算式。

          2、交流反饋。

          教師組織全班交流,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將結果展示在黑板上。

          3、觀察對比,發(fā)現(xiàn)余數(shù)與除數(shù)的關系。

         。1)現(xiàn)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這些除法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組織學生討論:

         、倌銈儼l(fā)現(xiàn)余數(shù)有什么規(guī)律?

          ②質疑:為什么余數(shù)總是1、2、3而不是其他的數(shù)?

          ③猜想并驗證:余數(shù)可能是4或5嗎?為什么?

         、苡鄶(shù)和誰有關系?是怎樣的關系?

          (3)教師小結并板書:

          余數(shù)既不能比4大,也不能和4相等,也就是余數(shù)必須比除數(shù)小。

          余數(shù)<除數(shù)。(板書)

          【品析:充分讓學生進行操作實踐,實踐操作可以使學生對知識點印象更深刻!

          三、反饋質疑,學有所得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掌握用豎式書寫表內除法和有余數(shù)除法的方法和要求。

          2、結合具體操作,理解豎式中每一步的含義,能對除法豎式作出合理的解釋。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濃厚的數(shù)學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除法豎式的正確書寫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豎式中各個部分的含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棒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用小棒擺正方形,今天我們繼續(xù)擺一擺,請同學們拿出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組,看看結果怎樣?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1)能分幾組,有剩余嗎?(能分3組,剩1根)

         。2)怎樣列式表示?13÷4=3(組)……1(根)

         。3)回憶一下,我們在學習加法、減法和乘法的時候,除了列橫式之外,還可以怎么列式?(豎式)

          沒錯,除法和它們一樣,也可以寫成豎式的,那么,怎么寫除法的豎式呢?

          二、探究新知

          教學例3,出示除法豎式。

          1、這道除法算式可以寫成這樣的豎式。(結合教材圖片)像漢字“廠”的符號表示除號,除號里面的是被除數(shù),一撇的左邊寫除數(shù),商放在最上面,被除數(shù)下面寫除數(shù)和商的積,橫線表示相減,最后是余數(shù)。

          也就是:4……商

          除數(shù)……413……被除數(shù)

          12……43的積

          1……余數(shù)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個豎式,你知道豎式中的每個數(shù)的含義嗎?

          預設:

         。1)13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4表示每份分成幾根,3表示13根小棒,每份分4根最終分成的份數(shù)。

          (2)12表示分掉的12根小棒,就是4和3的乘積,1表示余下的一根小棒。

          師生總結:除法豎式的一般寫法分為三步:一除二乘三減。

          2、指導學生練習書寫豎式,師巡視訂正。

          師:同學們,我們剛剛學的.除法豎式,大家會寫了嗎,我們是怎樣寫除法豎式的?我們回顧一下。(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說一說寫豎式的步驟以及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3、師: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組,結果怎樣?豎式怎么寫?

          學生動手分小棒,然后集體討論,反饋信息。

          預設:

         。1)16根小棒正好分完,沒有剩余。

          (2)可以寫算式16÷4=4(組)

         。3)它的豎式可以仿照前面的方法來寫,被除數(shù)換成16,除數(shù)不變,商是4,除數(shù)和商的積是16,這里沒有余數(shù),相當于余數(shù)是0,表示沒有余數(shù)。

          4

          416

          16

          三、鞏固練習

          1、完成“做一做”第1、2題。

          指導學生分別拿出11、12根小棒,每3根一組分一分,根據(jù)分得的結果,確定商和余數(shù),然后書寫除法橫式和相應的除法豎式,先寫在書本上,然后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2、完成“練習十四”第3題。

          用小棒代替棒棒糖,分一分,寫一寫豎式,師根據(jù)學生反饋板書,然后指名說說豎式中每個數(shù)的含義。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你的收獲是什么?

          [板書設計]

          認識除法豎式

          4……商

          除數(shù)……413……被除數(shù)

          12……43的積

          1……余數(shù)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02-10

        二年級的數(shù)學下冊設計教案06-24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2-23

        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教案01-04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09-28

        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教案12-13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09-09

        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數(shù)學廣角,推理》教案04-04

        小學數(shù)學下冊教案11-28

        二年級人教版下冊數(shù)學教案 小學人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教案12-12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