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時間:2023-03-17 16:08:37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通用15篇)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

          教學內(nèi)容

          人教二年級下冊教材第61頁例2及“做一做”。

          內(nèi)容簡析

          例2借助用小棒擺正方形的操作,使學生鞏固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理解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2、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滲透借助直觀研究問題的意識和方法,積累觀察、操作、討論、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發(fā)展抽象思維。

          3、學生在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探索并發(fā)現(xiàn)余數(shù)和除數(shù)的關(guān)系,理解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教法與學法

          1、本課時主要是運用計算和對比的教學方法,探索并發(fā)現(xiàn)余數(shù)和除數(shù)的關(guān)系,理解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2、本課時學生的學習主要是通過總結(jié)、歸納、抽象、概括等方法來理解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承前啟后鏈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導入課題

          操作實踐法:如果擺1個正方形要用4根小棒,那么8根小棒可以擺幾個正方形呢?怎樣列式?8÷4=2(個)。

          學生動手實踐,得到8根小棒可以擺2個正方形。

          如果是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又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接下來,咱們就用手中的小棒擺一擺,看看能擺幾個這樣的正方形。一人擺小棒,一人把擺的結(jié)果及所列的算式寫在下面的記錄單上。

          小棒根數(shù)擺的'結(jié)果算式

          8根8÷4=2(個)

          9根9÷4=2(個)……1(根)

          【品析:在實踐操作中,學生情趣盎然,積極參與,并把操作結(jié)果一一記錄,為下一步觀察、比較、分析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

          故事描述法:孫悟空開了一家眼鏡店,給人做鏡框,他做一個正方形的鏡框用4根鋁合金條。8根鋁合金條可以做兩個鏡框;9根鋁合金條可以做兩個鏡框,余下1根;10根鋁合金條可以做兩個鏡框,余下2根;11根鋁合金條可以做兩個鏡框,余下3根……真有趣,孫悟空的眼鏡店里所包含的數(shù)學知識就是我們學習的有余數(shù)的除法。我們今天就跟孫悟空一起探究這些有余數(shù)的除法里有趣的數(shù)學問題——余數(shù)與除數(shù)的關(guān)系。

          【品析:把用小棒擺正方形編寫成孫悟空做鏡框的童話故事,大大增加了課堂情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1、合作探究。

         。1)教師操作:在實物投影儀上用4根小棒擺出一個正方形。

         。2)學生思考:用8根小棒可以擺出幾個正方形?你能列出除法算式嗎?

         。3)小組合作:用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擺出獨立的正方形,看看能擺出幾個,還剩多少根?(每組準備的小棒根數(shù)不同,共分成以下5種情況)

         。4)根據(jù)擺出的小棒圖,列出除法算式。

          2、交流反饋。

          教師組織全班交流,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將結(jié)果展示在黑板上。

          3、觀察對比,發(fā)現(xiàn)余數(shù)與除數(shù)的關(guān)系。

         。1)現(xiàn)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這些除法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組織學生討論:

         、倌銈儼l(fā)現(xiàn)余數(shù)有什么規(guī)律?

          ②質(zhì)疑:為什么余數(shù)總是1、2、3而不是其他的數(shù)?

          ③猜想并驗證:余數(shù)可能是4或5嗎?為什么?

         、苡鄶(shù)和誰有關(guān)系?是怎樣的關(guān)系?

         。3)教師小結(jié)并板書:

          余數(shù)既不能比4大,也不能和4相等,也就是余數(shù)必須比除數(shù)小。

          余數(shù)<除數(shù)。(板書)

          【品析:充分讓學生進行操作實踐,實踐操作可以使學生對知識點印象更深刻!

          三、反饋質(zhì)疑,學有所得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2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學會計算兩步式題的基礎(chǔ)上編排的。本單元的主要內(nèi)容有:運用加法和減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并學會使用小括號;運用乘法和加法(或減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本單元教材在編寫上有以下幾個特點:

          1.結(jié)合生活情境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并解決問題。

          2.例題的呈現(xiàn)形式具有開放性。

          單元教學要求:

          1、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理解數(shù)學問題的基本含義,學生用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知道小括號的作用。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單元教學重、難點:

          1、小括號的使用。

          2、綜合算式的應用。

          單元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解決問題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4頁例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shù)學的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數(shù)學問題的含義,經(jīng)歷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會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知道小括號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括號。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游樂園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1、談話:小朋友們你們?nèi)ミ^游樂園嗎?你最喜歡玩什么?

          2、投影出示游樂園情境圖,問:“我們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么?”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上來。

          3、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教師適當啟發(fā)引導: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戲?學生自由發(fā)言,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歡的事物引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觀察主題圖問:看到這個畫面,你想知道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有選擇的板書:現(xiàn)在看戲的有多少人?

          2、觀察了解信息: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組交流討論。

          (1)應該怎樣計算現(xiàn)在看戲的有多少人?

          (2)獨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nèi)交流。

          (3)選派組內(nèi)代表在班中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

          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

          5、比較兩種方法的異同。明確兩種方法的結(jié)果都是求現(xiàn)在看戲的有多少人,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兩個小算式你能寫成一個算式嗎?學生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22+13-6 (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結(jié)。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觀察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明確條件,提出問題并自主解決。

          三、練習鞏固,應用實踐

          1、練習一的第1題,讓學生說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后,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fā)。

          2、練習一的第4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匯報解決問題的思路時,教師結(jié)合題目的具體內(nèi)容,適當滲透思想教育。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實踐中掌握知識。

          四、課堂總結(jié)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又學到了什么本領(lǐng)?你能把我們今天學會的知識解決我們生邊的問題嗎?

          五、課堂作業(yè)

          第二課時 解決問題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5頁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小括號的作用。

          4、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shù)學的.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

          使學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從不同的角度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以及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面包房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1、談話:小朋友昨天我們?nèi)ビ螛穲@,今天,我們?nèi)ッ姘靠纯,看看那里有什么好看的,想?

          2、投影出示游樂園面包房圖,問:“我們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么?”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上來。

          3、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教師適當啟發(fā)引導:還剩多少個面包?學生自由發(fā)言,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歡的事物引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觀察主題圖問:看到這個畫面,你想知道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有選擇的板書::還剩多少個面包?

          2、觀察了解信息: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組交流討論。

          (1)應該怎樣計算:還剩多少個面包?

          (2)獨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nèi)交流。

          (3)選派組內(nèi)代表在班中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

          方法一、54-8=46(個)46-22=24(個)

          方法二、8+22=30(個)54-30=24(個)

          5、比較兩種方法的異同。明確兩種方法的結(jié)果都是求:還剩多少個面包?,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不同。

          6、把兩個小算式你能寫成一個算式嗎?學生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54-8-22 (2)54-(8+22)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若第二種綜合算式有困難教師進行點撥指導。特別強調(diào)計算時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7、完成練習一第5題先讓學生仔細看圖,明確要解決的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8、小結(jié)。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觀察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明確條件,提出問題并自主解決。

          三、練習鞏固,應用實踐

          1、練習一的第2題,讓學生說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后,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fā)。

          2、練習一的第3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匯報解決問題的思路時,強調(diào)小括號的使用。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實踐中掌握知識。

          四、課堂總結(jié)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又學到了什么本領(lǐng)?你能把我們今天學會的知識解決我們生邊的問題嗎?

          五、課堂作業(yè)。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3

          教學內(nèi)容: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進位),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不退位、退位),問題解決:求比一個數(shù)多(少)幾的數(shù),連加、連減、加減混合,加減法估算。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會計算100以內(nèi)的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會計算加減兩步式題。

          2.使學生能結(jié)合具體情景進行加、減法估算,并說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能力點:

          1.培養(yǎng)學生計算能力和估算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對比的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知識的能力。

          5.培養(yǎng)他們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德育點:

          1.使學生知道數(shù)學問題的'提出是有現(xiàn)實意義的,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鼓勵學生提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3.結(jié)合課本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會計算100以內(nèi)的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會計算加減兩步式題。

          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1.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學會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

          2.通過實際操作、自主探究、小組協(xié)作等手段幫助學生掌握計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能力點: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德育點:對學生進行公德教育。

          教學重點: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計算方法,能運用多種方法正確計算。

          教學模式:

          “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

          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學校決定組織我們二年級的小朋友去參觀博物館,出示圖。4個班的同學只給了兩輛車,每輛車只準乘70人,如何安排呢?你們能幫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嗎?大家估算一下哪兩個班可以合成一輛車呢?(小組交流)

          匯報不同的乘車方法。

          師:有這么多的方法,我們?nèi)绾悟炞C呢?(把兩個班的人數(shù)加起來看看是否超過70人)

          二、自主探究:

          1.驗證二(1)和二(2)班的同學能否乘一輛車。小組合作,也可以請小棒來幫忙。學生匯報:(1)用口算30+30=60,60+6=66沒有超過70,可以兩個班合乘一輛車。

         。2)想40+30=70,36+30肯定比70少,所以兩個班可以和乘一輛車。(3)用小棒,先擺3捆6根,再擺3捆,合起來是6捆零6根,也就是66,比70少。可以兩個班合乘一輛車。

         。4)我使用豎式計算的,個位6+0=6,在個位寫6,十位3+3=6,在十位下面寫6,所以等于66。

          你認為哪一種方法又快又準確?

          2.用你喜歡的方法驗證二(3)班和二(4)班能否和乘一輛車。選出比較快的人,說一說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豎式計算應注意什么?(個位和個位對齊,十位和十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相加的數(shù)寫在個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數(shù)寫在十位下面。

          三、拓展運用:

          1.計算下面各題。

          59+40=20+67=24+63=46+53=

          62+17=35+24=3+84=43+40=

          2.數(shù)學醫(yī)院:

          17+20=1950+26=42+3=72

          175042

          +2+26+30

          197672

          3.老師有一位鄰居小明非常喜歡運動,媽媽給他買了一雙跑鞋、一個足球共用多少錢呢?一身運動服又用多少錢?

          4.3745

          +2?+?4

          5979

          開放題:36

          +63你能寫出幾個象這樣的算式。

          99

          課后小結(ji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掌握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

          2.會正確計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的筆算加法。

          能力點: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德育點: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探索的良好品質(zhì)。

          教學重點:

          會正確計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的筆算加法。

          教學難點:

          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

          教學模式:

          “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

          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計算:36+21=23+7556+304+52

          2.二(1)和二(3)班能合乘一輛車嗎?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計算?

          二、自主探究:

          1.出示36+35=,學生試算。交流算法。

          2.擺小棒:小組說擺法。問: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單根還剩幾根?整捆的有幾捆?合起來是多少?

          3.怎樣列豎式?要注意什么?從哪一位加起?6+5超過了10怎么辦?師:我們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寫上一個小小的“1”字表示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在加十位時不要忘記加上這個1,也可以從這個1加起。

          4.比較36+21與36+35有什么不同?

          5.計算46+24,試算,可以借助于小棒。個位的0可不可以不寫,為什么?

          6、小組合作討論:筆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

          你認為還應該提醒同學們什么問題?

          三、拓展運用:

          1.“做一做”,圖中有什么信息?根據(jù)信息提出問題。自己動手解決問題。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4

          教學內(nèi)容

          人教二年級下冊教材第100~102頁的例1、例2及第103頁“做一做”、第105頁練習二十的第2、6題。

          內(nèi)容簡析

          例1認識質(zhì)量單位“克”。教材借助一包口香糖、一包菊花茶和一袋瓜子這些常見、帶有質(zhì)量標示的物品,使學生直觀認識克的作用——用來計量比較輕的物品的質(zhì)量。

          例2認識質(zhì)量單位“千克”。與例1編排思路相同,同樣借助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使學生直觀地看到質(zhì)量單位千克的作用——計量比較重的物品的質(zhì)量。

          教學目標

          1.通過調(diào)查和交流,使學生了解常用的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及計量工具,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掂一掂、估一估、稱一稱的實踐活動中,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zhì)量觀念,并學會以此為標準去估量物體的質(zhì)量,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合作意識。

          3.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作用,體會質(zhì)量單位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shù)學的價值。

          教學重難點

          在實踐活動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體有多重,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滲透數(shù)學模型思想。

          教法與學法

          1.本課時是基于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幫助學生通過數(shù)學的加工整理,把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達到懂得使用數(shù)學的語言描述身邊物體質(zhì)量的狀態(tài),并能根據(jù)實際情況估計出物體的質(zhì)量,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體驗學習質(zhì)量單位的實際意義。

          2.本課時學生的學習主要是通過親自掂一掂、說一說、估一估等一系列實踐操作方法來學習克和千克,建立數(shù)學模型思想。

          承前啟后鏈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導入課題

          課件展示法:課件出示主題圖中超市水果區(qū)域的情境,特別要突出標簽上的錢數(shù)和500克、1千克等。請學生結(jié)合自己買東西的經(jīng)驗,說一說在圖中發(fā)現(xiàn)的數(shù)學信息。

          師生交流:我們在買東西時,經(jīng)常要稱一稱物品的質(zhì)量,在數(shù)學上我們稱為物品的質(zhì)量。像圖中的水

          果,都是按500克或1千克多少錢來標價的。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就需要用到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教師板書課題:克和千克。)

          【品析: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了解常見的計量單位,激活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數(shù)學思維!

          實踐操作法:同學們,你們都喜歡去商店買東西吧!你買過什么?這是老師昨天在超市買的兩袋東西。(出示:一袋鹽和一袋洗衣粉)

          1.猜一猜:哪一袋重一些?

          2.掂一掂:哪一袋重一些?

          要知道食品準確的質(zhì)量該怎么辦呢?(用秤稱一稱)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用秤稱物品及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

          【品析:直接用實踐操作,掂一掂,感受質(zhì)量,引出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為后面開啟生動活躍的課堂氛圍作了鋪墊。】游戲體驗法:請三位學生到臺前做“背一背”的游戲:請一位同學背另外兩位同學(一胖一瘦,輕重對比明顯)。背的同學把感受講給同學們聽,讓學生感受到人是有輕重的。再請學生掂一掂桌上或帶來的物體,感受物體的輕重并互相說一說。

          【品析:在游戲中感悟物品的質(zhì)量,體驗輕重,在歡快的游戲中開始了對物品質(zhì)量問題的思考!

          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1.認識“克”。

          (1)借助實物感知克。

         、僬n件出示超市里常見的用“克”作單位的食品包裝袋,讓學生初步感知“克”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積累生活經(jīng)驗。

          ②觀察交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了解關(guān)于它們輕重的信息。

         、坌〗M活動:每一位同學用手掂一掂老師準備好的口香糖、菊花茶、袋裝瓜子,體驗3克、12克、100克分別是多重。

          ④全班匯報:說一說掂量后的感受,輕還是重。

         、輲熒〗Y(jié):計量比較輕的物品,常用克作單位,克也可以用符號“g”表示。教師板書:克(g)。

         、弈銈冎涝谏钪羞有哪些以克作單位的物品嗎?

          (2)掂一掂,體驗1克有多重。

          讓學生取出自己準備的2分硬幣,先放在手中掂一掂,再閉上眼睛感受它的輕重,并把這種感覺記在心里。

          (3)找一找,鞏固1克的質(zhì)量觀念。

         、傩〗M活動:在老師準備的物品中找一找、掂一掂,看看還有哪些物品大約重1克。

         、趯Ρ仍囼:讓學生試著從裝黃豆的袋子里取出一些黃豆,使這些黃豆共重1克。

          ③提練方法:操作后交流匯報,你用什么方法取出1克黃豆?

         、苜|(zhì)疑交流:怎樣驗證多少粒黃豆重1克?(用稱一稱的方法來驗證)教師指出稱比較輕的物品我們常用天平。

          2.認識天平。

          (1)看一看:①出示天平。通常我們把要稱的物品放在左盤,右盤放砝碼。②介紹砝碼。砝碼中最輕的只有1克,這盒砝碼中最重的是100克,你們知道砝碼是用什么作單位的嗎?

          (2)稱一稱:演示利用天平稱1克黃豆的.過程。

          (3)掂一掂:請每個小組都取出約1克重的黃豆,感受1克有多重。

          (4)估一估:呈現(xiàn)教材第101頁的“做一做”,讓學生進行判斷,并說明判斷的方法。該題以1克為標準,估量物品的輕重。以此使學生初步掌握估量的方法,以選定的標準去比較。最后通過說出生活中比1克輕的物品,進一步鞏固對1克的認識!酒肺:通過掂一掂、估一估、稱一稱、找一找等實際操作活動,讓學生充分感知質(zhì)量的輕重,明確“克”用于計量比較輕的物品,同時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合作學習的意識。】

          3.認識“千克”。

          (1)做一做,初步感知千克。

         、俪鍪纠2大桶洗衣液和一箱蘋果的實物圖。

          ②引導學生認真觀察,了解關(guān)于它們輕重的信息。

          ③多請一些學生來提一提這兩樣物品,談談自己的感受。

         、軒熒〗Y(jié):計量比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單位,千克也可以用符號“kg”來表示。教師板書:千克(kg)。

          (2)算一算,克與千克之間的關(guān)系。

          ①教師出示2袋鹽,每袋500克,學生算出一共有多重。預設1:1000克;預設2:1千克。

         、诮處熜〗Y(jié):對,1千克等于1000克。板書:1千克=1000克。

          (3)掂一掂,體驗1千克有多重。

          ①小組活動:每一位同學用手掂一掂老師準備好的2袋鹽,在心里記住它的質(zhì)量。在老師準備的其他物品中找出重1千克的物品,看誰找得準。

         、诮涣髡曳: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找的。

         、鄄僮鞅容^:小組內(nèi)每個同學輪流一手拿著1克的物品,一手拿著1千克的物品,掂一掂、比一比,說說自己的感受。

          (4)游戲:猜一猜。

          出示一物體,教師知道它的準確質(zhì)量,讓學生猜一猜。在猜的過程中,教師根據(jù)學生猜的數(shù)據(jù)運用“重一些”“重得多”“輕一些”“輕得多”來進行提示。并適當請學生說一說你是怎么猜的,引導學生運用參照物對比著來猜物體的質(zhì)量,提高估量的準確性。誰猜中了,就將物品獎給誰。

          【品析:在學生認識克的基礎(chǔ)上,通過做一做、算一算、掂一掂等操作活動,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克與千克之間的關(guān)系,具體感知1千克的實際質(zhì)量,并將它與熟悉的物品質(zhì)量聯(lián)系起來,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建立1千克的質(zhì)量觀念!

          4.認識用千克作單位的幾種秤。

          (1)認識盤秤。

         、僬n件出示盤秤,教師介紹盤秤的名稱。讓學生觀察,并找找盤秤的單位。

          ②課件演示盤秤上放入1千克洗衣粉,指針指向1,讓學生認一認有多重。還可以變換幾種質(zhì)量讓學生加以辨認。

          (2)認識彈簧秤。

         、僬n件出示彈簧秤,教師介紹彈簧秤的名稱。讓學生觀察,并找找彈簧秤的單位。

          ②課件出示彈簧秤掛上5個一袋的西紅柿,指針指向1,讓學生認一認是多重,有幾個。

         、圻@個彈簧秤最多可以稱幾千克的物品?你是怎樣想的?

          (3)認識體重秤。

          ①課件出示體重秤,教師介紹體重秤的名稱。讓學生觀察,并找找體重秤的單位。

         、谡n件演示一個學生稱體重時,指針指向20和25之間的23處,教師引導學生正確讀出該生的體重。

         、弁ㄟ^對三種秤的觀察,你發(fā)現(xiàn)在測量時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嗎?

          【品析:讓學生認識用千克作單位的幾種秤,了解不同的秤稱物體的方法,逐漸豐富對1千克的感知,使他們真正感受到1千克有多重,進一步加強直觀感受,深化對千克的認識!

          三、反饋質(zhì)疑,學有所得

          質(zhì)疑: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約有1克重,哪些物品有1千克重?

          學生列舉交流,比如1個2分硬幣、1;ㄉ住2粒黃豆等大約有1克重;2瓶500毫升的礦泉水、1升大瓶可樂、16個雞蛋、4袋牛奶等大約有1千克重。

          四、課末小結(jié),融會貫通

          這節(jié)課我們不但認識了質(zhì)量單位克與千克,還知道了這兩個質(zhì)量單位之間的關(guān)系。

          五、教海拾遺,反思提升

          教材要求學生初步認識質(zhì)量單位克與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質(zhì)量觀念,教材的安排是分兩個課時認識克和千克的。由于這一節(jié)是學習質(zhì)量單位的開始,學生雖然在生活中都接觸過質(zhì)量問題,但對質(zhì)量單位還缺乏認識。而質(zhì)量單位又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覺來感知。為了使學生建立正確的質(zhì)量觀念,在教學這部分內(nèi)容時,我著力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實踐活動,由易到難,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關(guān)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感知體驗,切實讓學生建立質(zhì)量觀念。

          我的反思:

          板書設計

          克和千克的認識

          計量比較輕的物品,常用克(g)作單位;計量比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單位。

          ↓↓

          1個2分硬幣約重1克2袋鹽約重1千克

          ↓↓

          比較輕的物品常用天平來稱比較重的物品常用秤來稱

          第2課時解決問題

          教學內(nèi)容

          人教二年級下冊教材第104頁例3、“做一做”及第106頁練習二十的第9題。

          內(nèi)容簡析

          例3安排了解決問題的內(nèi)容,意在鞏固學生已經(jīng)建立的1千克的質(zhì)量觀念,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量能力。題目要求比較簡單,但越簡單可能越覺得無從下手,要引導學生轉(zhuǎn)到對蘋果個數(shù)的關(guān)注上,由此喚起學生已有的稱量的經(jīng)驗。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感受質(zhì)量單位,建立千克與克的質(zhì)量觀念,牢固掌握克與千克之間的關(guān)系。

          2.學生在實踐、觀察和推算的活動中,能夠根據(jù)物體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質(zhì)量單位進行表達和交流,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量能力。

          3.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建立積極的數(shù)學學習情感。

          教學重難點

          進一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質(zhì)量觀念,通過估量解決問題。靈活運用估量的方法解決問題,形成估量策略。

          教法與學法

          1.本課時學生應用已學的質(zhì)量單位的知識,通過估量解決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僅鞏固建立1千克的質(zhì)量觀念,而且培養(yǎng)學生的估量意識,幫助學生積累估量的經(jīng)驗,形成估量策略。

          2.本課時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運用與他人合作的方法,解決問題,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承前啟后鏈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導入課題

          猜謎語法:衣服有綠又有紅,味道酸酸又甜甜,多多和它做朋友,小臉紅紅人人愛。猜一猜這是什么水果?(蘋果)大家經(jīng)常吃蘋果,蘋果有大有小,誰能估計一下幾個蘋果大約重1千克。老師這里有20個蘋果,大家估計一下大約重多少千克。

          【品析:猜謎語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老師借著學生的興奮情緒,提出估計幾個蘋果大約重1千克的問題,為新授做好了引導!

          實踐體驗法:老師帶來幾個蘋果,它們有大有小,請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上臺掂一掂,估計幾個蘋果大約有1千克。學生用手掂一掂蘋果,交流蘋果的輕重大小,估計幾個蘋果大約重1千克。然后教師出示例題3:王奶奶摘了20個蘋果,估計一下大約重多少千克。進入新課教學之中。

          【品析:學生積極參與實踐體驗法,通過討論交流,確認幾個蘋果大約重1千克,為解決問題奠定了基礎(chǔ)。】

          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1.估一估。

          (1)對比自己熟悉的物品質(zhì)量,估一估1千克蘋果的個數(shù)。

          (2)學生匯報。

          2.稱一稱。

          (1)小組活動:稱1千克蘋果并數(shù)一數(shù)個數(shù)。

          (2)匯報各小組稱重的結(jié)果,教師記錄。

          (3)觀察記錄的數(shù)據(jù),從數(shù)量上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4)討論:同樣都是1千克蘋果,為什么稱出的個數(shù)會不一樣呢?

          【品析:在本環(huán)節(jié)中,設計了“先估再稱”這個有效的學習活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活動代替老師的講解,全班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通過估計1千克蘋果大約有多少個,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估量意識,又滲透了辨證思想的啟蒙教育!

          3.提出問題。

          (1)出示例3:王奶奶摘了20個蘋果,估計一下大約重多少千克。

          (2)學生讀題后匯報發(fā)現(xiàn)的信息。

          (3)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進行估量。通過“知道了什么?”環(huán)節(jié)理解教學,注意突出解決問題的策略——估計。

          師:要想知道20個蘋果大約有多重,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去估量?

          預設一:

          生:估一估每個蘋果有多重,再算出20個蘋果的質(zhì)量。

          師:這是一種辦法。你估計一下一個蘋果有多重?

          生:200克。

          師:那20個蘋果就有20個200克。你認為計算起來怎么樣?

          生:用加法算比較麻煩。

          師:那你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預設二:

          生:先估一估1千克有幾個蘋果。

          師:以你的生活經(jīng)驗,1千克一般有幾個蘋果?

          生:5個。

          師:那就可以每5個蘋果放一堆。(用電子筆將5個蘋果圈一圈。)這樣的話,就是求什么?

          生:20里面有幾個5?

          4.解決問題。

          (1)通過閱讀“怎樣解答?”兩個學生的對話,突出了估計的方法,即運用前面建立的1千克的質(zhì)量觀念作標準估出結(jié)果。同時,通過答案的文字呈現(xiàn)突出了估計的標準。

          (2)引導學生按蘋果大小的不同列式推理出20個蘋果大約重多少千克。

          (3)分組解決問題。

          第一、二兩組解決如果蘋果1千克4個,20個大約重多少千克;第三、四兩組解決如果蘋果1千克5個,20個大約重多少千克。

          (4)匯報交流。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5

          教學內(nèi)容:

          新課標人教板二年級下冊第122頁第13、14題,練習二十四第11~14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復習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使學生能夠根據(jù)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正確選擇解題方法,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參與復習的全過程,通過合作、交流等活動使學生掌握所學知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的認真審題的好習慣,激發(fā)學生熱愛數(shù)學。

          教學重、難點:

          重點:根據(jù)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正確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法。

          難點: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具、學具以及課件準備:

          情境圖、自測題卡、小黑板等。

          教學方法:

          教法: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發(fā)現(xiàn)、啟發(fā)談話、嘗試指導法。

          學法:小組討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練習法。

          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復習。

          你們喜歡去公園玩嗎?公園里有好多好玩的地方,你最喜歡玩什么?今天老師就帶你們一起去玩一玩。(出示小朋友玩碰碰車的情境圖)

          看!他們玩得多快活呀!

          出示問題:玩碰碰車每人一次3元,小明共花了12元。小明共玩了幾次?

          學生嘗試獨立計算后匯報。

          太棒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用到我們前面學習的一些知識,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對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進行整理和復習。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ㄔO計意圖:創(chuàng)設玩滑梯這一生活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投入到對解決問題的復習中來。)

          二、回顧整理,建構(gòu)網(wǎng)絡

         。ㄒ唬┳灾髡,實施創(chuàng)造

          昨天老師布置同學們回家對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進行整理與復習,現(xiàn)在給大家一些時間,把整理的結(jié)果在小組內(nèi)相互交流一下,小組長作好記錄。

          學生相互交流,教師巡視,掌握學生整理的情況。

         。ǘ┙涣鞒C正,優(yōu)化再建

          哪個小組先來匯報一下你們小組整理的結(jié)果?

          小組長1:我們小組是這樣整理的……

          小組長2:我們小組是這樣整理的……

          小組長3:……

          展示各小組整理的結(jié)果,全班同學欣賞交流。

          師生共同總結(jié)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

         。1)要認真看題,收集信息。

          (2)分析問題,確定運算步驟。

         。3)根據(jù)數(shù)量關(guān)系,列出算式,計算出結(jié)果。

         。4)檢查,寫答。

          同學們都整理得非常全面,形成了這么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讓我們對本冊中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有了全面的認識。接下來,我們就針對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來進行重點復習。

         。ㄔO計意圖:通過學生間的相互回憶、小組間的合作交流,既幫助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回顧和梳理,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系統(tǒng),又培養(yǎng)了學生間的合作交流,體驗到了同伴相互交流的學習樂趣。學生在整理中讓舊知識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

          三、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ㄒ唬┓謱泳毩,重點突破

          1.總復習第13題

          引導學生觀察題目中的圖畫,并說出從圖畫中你獲得哪些信息和問題?

          讓學生根據(jù)從題目中了解的信息和所要求的問題,獨立列算式解答出來。

          2.總復習第14題

          先讓學生在小組中討論、交流,要求一共花多少錢,怎樣求呢?使學生明確解決這個問題的步驟。再讓學生列算式解答出來。

         。ǘ┩卣寡由,整體深化

          1.練習二十四第11題。

          先跟據(jù)圖畫中小朋友的想法,使學生明確:一位客人一個碗、兩根筷子。

          再讓學生根據(jù)碗和筷子的數(shù)量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8個碗可以給8位客人。

          14根筷子可以給7(14÷2=7)位客人。

          所以這些碗筷只能給7位客人。

          2.練習二十四第12題。

          先讓學生根據(jù)畫面上兩位同學的對話,掌握信息。

          再引導學生分析:要把全班分成7名同學一組,可以分幾組?要先知道什么?怎樣解決呢?

          組織學生獨立列算式解答,并在小組中交流。

          3.練習二十四第13題。

          怎樣才能知道哪一種襪子便宜?

          讓學生通過討論明確:通過比較三種襪子每一雙的價錢,才能知道哪一種襪子便宜。再讓學生算一算,比一比。

         。ㄔO計意圖:為了突破難點,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用眼觀察,動腦思考的的機會。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只有充分掌握原來的知識,才能挖掘新的知識。培養(yǎng)了學生初步歸納的能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自主檢評,完善提高

          (一)自主檢測

          出示檢測題,學生獨立完成。

          自測題

          1.鉛筆3角錢一支,要買3支,給售貨員1元錢,應找回多少錢?

          2.班上男生有26人,女生有22人。體育課上要站成6排,每排站幾人?

          3.從家里到學校需要8分鐘,每天上學共要走多少分鐘?

          4.一本故事書有98頁,小莉看了4天,每天看5頁,她還剩多少頁沒看?

          5.一個毽子3元,一根跳繩5元。

         。1)小青買4個毽子和1根跳繩,共用去多少元?

          (2)你有30元錢,你準備怎樣買呢?應找回你多少錢?

          6.冰激凌零售價每個7元,批發(fā)每箱6個,共30元。算一算按箱買每個比零售價便宜多少錢?

         。ㄔO計意圖:讓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實際應用的能力。)

         。ǘ┰u價完善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復習,你又有什么收獲?對自己、小組的表現(xiàn)哪些地方最滿意?

          2、教師評價總結(jié)。

          今天我們班的每一個同學都表現(xiàn)得很出色,大家不僅學會很多了知識,還愿意和同學們在一起分享所學到的知識,老師真高興呀!通過你們的發(fā)言,我知道你們有又學到了很多的,希望你們能靈活運用我們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ㄔO計意圖:通過檢測,給學生一個準確的評價,讓學生正確的評價自己、正確的評價他人,進一步激勵學生在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上進行自我完善。)

          板書設計:

          復習解決問題

          13.12÷3=4(次)

          答:小明共玩了4次。

          14.8×3+6=30(角)

          30角=3元

          答:一共要花3元錢。

          教后反思:

          通過復習,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步驟和方法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但是對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有些學生無處下手,比如126頁的11題,學生就不知道到底分給幾個人?課本上這幾道題不全面,課下還需要補充。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6

          教材分析

          本單元學生主要學習一些簡單的統(tǒng)計圖表知識,初步體驗數(shù)據(jù)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學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shù)據(jù),掌握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記錄方法,并能根據(jù)統(tǒng)計圖表的數(shù)據(jù)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使學生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和作用,初步了解統(tǒng)計的'基本思想方法,認識統(tǒng)計的作用和意義,逐步形成統(tǒng)計觀念,進而養(yǎng)成尊重事實、用數(shù)據(jù)說話的態(tài)度。

          學情分析

          上學期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比較、分類,能正確地進行計數(shù),所以填寫統(tǒng)計表時不會感到太困難,其關(guān)鍵在于引導學生學會收集信息,整理數(shù)據(jù),根據(jù)統(tǒng)計表解決問題。學生在生活中積累了較多的生活經(jīng)驗,能利用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shù)據(jù)作出簡單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體會統(tǒng)計的作用。本單元教材選擇了與學生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生活場景,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學生的校服、講故事比賽、春游的人數(shù)情況統(tǒng)計等,同時滲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識,使學生明確統(tǒng)計的知識是為生活服務的。教學內(nèi)容更加注重對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初步分析。在教學時,教師要注意讓學生經(jīng)歷統(tǒng)計活動的全過程,要鼓勵學生參與到活動之中,在活動中不斷培養(yǎng)動手實踐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并加強與同伴的合作與交流。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使學生經(jīng)歷數(shù)據(jù)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能利用統(tǒng)計表的數(shù)據(jù)提出問題并回答問題。

          數(shù)學思考: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學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shù)據(jù)。

          問題解決:能根據(jù)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情感態(tài)度:通過對周圍現(xiàn)實生活中有關(guān)事例的調(diào)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統(tǒng)計過程,能根據(jù)統(tǒng)計表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同時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難點:使學生親歷統(tǒng)計的過程,在統(tǒng)計中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7

          教學內(nèi)容:

          課本P14頁例5,練習三第4、5、6題。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溫故知新,繼續(xù)學習除法運算。

          2、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準備:

          情景圖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設置問題,引導參與

          1、談話,出示例5情景圖。

         。1)要求仔細觀察,看看需要解決什么問題?

          (2)熊媽媽是怎樣分竹筍的?你能用算式來表示嗎?

         。3)學生動手操作后教師課件演示熊媽媽分竹筍的過程,再列出算式。

          2、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為什么這個算式也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設置問題吲哚發(fā)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觀察、操作、交流、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應用平均分的意識,溫故知新,為進一步學習除法運算奠定基礎(chǔ)。

          二、學習新知

          1、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1)除法算式中的三個數(shù)你能幫它取個名字嗎?

         。2)先讓學生自己取,然后請學生看書學習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請學生對照算式與情景,說說算式中各數(shù)所表示什么?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媽媽的這兩個問題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

          來計算?學生思考、比較、討論。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設置問題吲哚發(fā)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思考、比較,讓學生知道把一些物體或一個總數(shù)平均分成相等的幾份,就用除法來計算。

          三、鞏固應用,加深理解

          1、課本第14頁的“做一做”。

         。1)明確要求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匯報。

         。4)小結(jié)。

          2、挑戰(zhàn)園地:

          (1)練習三第4、5題。先讓學生畫圈一圈進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寫算式。

         。2)練習三第6題:寫出除法算式。

          說一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讓學生對照算式畫圖。

          【設計意圖】:設計形式多樣,富有挑戰(zhàn)性的練習形式,讓學生動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動,營造出充滿生氣和激情的學習氛圍,滿足孩子們成功的喜悅心理需求,維持學習新知的興趣。

          四、課堂總結(jié)。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8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表內(nèi)除法(二)”的整理與復習。

          復習課不好上,提起做練習,同學就苦悶的不得了。有沒有方法讓同學在復習課中也感受到快樂呢?心中有了這個想法,我就將課定位為“快樂除法!

          教學目標:

          1.通過系列活動,讓同學自主參與除法練習,體驗除法計算的意義和價值;

          2.在做練習的過程中,提高同學的計算能力和區(qū)分能力;

          3.通過整理《除法表》培養(yǎng)同學的歸納整理與應用能力。

          定下了教學目標,我進行了第一次公開課教案,過程為:

          1.情境引入:引出除法在生活中的普遍性,讓同學了解學好除法的意義;

          2.除法接龍:讓同學進行除法計算能力的初步檢測,并交流提高能力的方法,使同學發(fā)生向上的動力;

          3.合作計算:4人小組合作完成81道表內(nèi)除法算式題。

          4.合作整理:4人小組合作整理81道算式,形成《除法表》。

          5.應用提高:結(jié)合同學的學習,為同學提供應用的時空。

          自我感覺預設得很完美。當我做好教學準備興沖沖的走進教室,卻是灰溜溜的.走出來。一堂課足足花了51分鐘,同學仍停留在整理除法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他們忙亂而不得法,個個喜笑顏開,何來快樂可言?“問題究竟出在哪?”冷靜的考慮一下,造成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我的設計脫離了同學的實際水平,要4人合作整理81道表內(nèi)除法算式,要求太高了,簡直是為求同學的活動而活動,假!

          有了一次失敗的教訓,我在選擇教法和學法時,更多地考慮同學學習中的體驗,更多地引進師生、生生間的互動和交流。既然81道算式對于小朋友來說很多很多,我就讓他們感受到多,問同學又什么好方法來把這么多的算式進行有效的整理。把主動權(quán)交給同學,相信他們能想到好方法來達到最優(yōu)的效果。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9

          教學內(nèi)容

          人教二年級下冊教材第37~38頁例1及“做一做”。

          內(nèi)容簡析

          例1與主題圖中做小旗的情境緊密相連,教學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在編排上分為三個層次。首先,將第一組學生所做的56面旗子用矩形模型呈現(xiàn)出來,為學生溝通乘除法之間的關(guān)系提供了具體形象的支撐;其次,用乘法算式表征一共有多少面旗子,激活學生用乘法口訣求積的已有知識,確定用哪句乘法口訣計算,為用乘法口訣求商奠定基礎(chǔ);最后,呈現(xiàn)了兩個有聯(lián)系的除法算式,讓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進行求商的計算,并感受用同一句乘法口訣計算3個算式的道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間的關(guān)系。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jīng)歷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理解用乘法口訣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

          2.借助矩形模型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乘法與除法間的關(guān)系。

          3.初步學會運用遷移的方法進行探究,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理解用乘法口訣求商的算理。

          教法與學法

          1.本課主要采用遷移規(guī)律,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及實物投影,運用引導法,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合作、討論、自主探究、比較分析等方式進行學習。

          2.本課時學生的學習主要是自主合作探究,運用已有知識經(jīng)驗自主探究“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

          承前啟后鏈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導入課題

          課件展示法:

          師:同學們,我們將要迎來一個節(jié)日,一個屬于同學們的節(jié)日,你們知道那叫什么節(jié)嗎?

          生:六一兒童節(jié)。

          師:同學們喜歡過六一兒童節(jié)嗎?為了準備這個屬于我們小朋友自己的節(jié)日,二(1)班的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忙著準備布置教室要用的東西。瞧,他們在干什么呢?(課件出示第37頁情景圖)【品析:直接用課件出示主題圖,充分利用主題圖,讓學生經(jīng)歷從情景中發(fā)現(xiàn)信息、提出問題的'過程。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為新知的構(gòu)建搭建了橋梁!咳蝿諏嵺`法:老師拿著疊小旗,揮動手中穿小旗的繩子說:“馬上要過六一兒童節(jié)啦!我們打算用小旗串布置一下我們的教室。老師這里一共有56面小旗,我們要把它們平均穿在7條繩子上,每條繩子上要穿幾面小旗?如果每條繩子上穿8面小旗,需要幾根繩子?誰最先解決這兩個問題,誰就擔任這項任務的小組長!薄酒肺:以任務實踐法導入,非常有挑戰(zhàn)性,學生會躍躍欲試,積極開動腦筋,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進入學習亢奮狀態(tài)之中!靠谒愀傎惙:老師用卡片制作競賽題,按要求說答案和應用的口訣:

          (1)①7×7=()口訣:

         、8×7=()口訣:

          ③8×8=()口訣:

          (2)①3×()=21口訣:

         、()×6=48口訣:

          (3)將12個桃子平均分給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多少個?

          用()法計算,列式(),口訣:

          在學生興奮的競賽搶答后,教師揭示課題。今天學習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酒肺:競賽能夠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能動性,氣氛熱烈,每個學生都會積極參與其中,全身心投入。同時梳理已學的知識,激活已有的經(jīng)驗,為學生進一步探究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

          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一)引導解決掛小旗的情景問題。

          1.課件出示例1情景圖,學生說說看到的信息。

          明確:8行小旗,每行7面。

          2.學生回答:怎樣很快知道共有多少面小旗?

          (1)算一算:學生列式計算共有多少面小旗。如:7×8=56或8×7=56。

          (2)想一想:你是怎樣計算出結(jié)果的,用了哪句口訣?

          3.改變條件并探究。

          結(jié)合情景圖,教師提問:如果我們做了56面小旗,要掛8行,每行掛幾面?

          (1)數(shù)一數(shù):引導學生觀察情景圖,發(fā)現(xiàn)每行7面。

          (2)算一算:根據(jù)除法意義,引導學生列式。(56÷8)

          (3)說一說:怎樣求商,匯報交流想法。(用七八五十六的口訣)

          結(jié)合情景圖,引導學生提問:如果我們做了56面小旗,每行掛7面,可以掛幾行?

          (1)學生獨立解決。

          (2)反饋各自想法。

          4.引導比較,提煉方法。

          (1)比較:兩道除法算式的計算過程。

          (2)提煉:用七八五十六的口訣可以解決這兩道除法計算。

          (二)自主解決分星星的情景問題。

          1.課件出示:我們做了49顆星星,平均分給7個小組。每組分了多少顆?

          2.獨立完成。

          3.學生列式計算:49÷7=7。

          4.學生比較小結(jié):用七七四十九的口訣只能寫一道除法算式,因為寫出的除數(shù)和商相同。

          5.學生舉例:哪些口訣只能寫一道除法算式!酒肺:通過情景問題的解決,引導學生經(jīng)歷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在比較中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乘法與除法的聯(lián)系,體會一道乘法算式有的能改成兩道除法算式,有的只能改成一道除法算式。同時在教學中體現(xiàn)由扶到放的過程,引導學生利用知識遷移進行獨立探究。】

          三、反饋質(zhì)疑,學有所得

          在學習完例1的基礎(chǔ)上,引領(lǐng)學生及時消化吸收,請學生同桌之間互相敘述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算理和算法。然后教師提出質(zhì)疑問題,引領(lǐng)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系統(tǒng)整理。

          質(zhì)疑一: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與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學生討論后得出結(jié)論。

          相同點:

          ①用乘法口訣求商時,都是想除數(shù)和幾相乘得被除數(shù)。

          ②解決有關(guān)平均分問題的方法:總數(shù)÷每份數(shù)=份數(shù),總數(shù)÷份數(shù)=每份數(shù)。

          不同點:

          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使用2~6的乘法口訣;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使用7、8的乘法口訣。

          質(zhì)疑二: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解決實際問題的步驟是什么?

          這個問題可以指導學生組內(nèi)討論,歸納總結(jié)。

          ①找出已知條件;

         、谡页鏊蟮膯栴};

          ③分析條件與問題間的關(guān)系。

         、芰惺接嬎憬鉀Q問題!酒肺:本環(huán)節(jié)設置在本課新授知識完成之后,通過“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與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遷移,形成系統(tǒng)知識鏈!

          四、課末小結(jié),融會貫通

          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在師生共同總結(jié)之后,簡單回顧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計算方法:想除數(shù)和幾相乘得被除數(shù),商就是幾。

          五、教海拾遺,反思提升

          在新授部分,為了讓學生了解數(shù)學與生活息息相關(guān),我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主題圖,同時要求學生說說圖中出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教師再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用小黑板出示相關(guān)的內(nèi)容,然后讓學生根據(jù)圖中的信息提出問題。通過以上的引導進入例1的教學,也就是第一個數(shù)學信息。為了讓學生掌

          握解答實際問題的方法,我先讓學生找出實際問題中的條件、問題,由問題的分析找到所需要的條件。使學生初步掌握解答實際問題的一般方法,同時也讓學生明白要求平均每行掛幾面小旗,也就是求56里面有幾個8,用除法計算,讓學生熟練掌握包含除法的題型。怎樣計算56÷8呢?學生先回憶前面學過的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即想乘算除。為了便于解答方法的學習,我教給學生一些通俗的語言,如:看著被除數(shù)背除數(shù)的乘法口訣。其次,通過改變條件的辦法,讓學生明白一句乘法口訣可以寫兩道除法算式。其余的兩道題放手讓學生自己解答,同時提出要求:邊算邊想用了哪句口訣。

          我的反思:

          板書設計

          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

          7×8=56口訣:七八五十六

          56÷8=7口訣:(七)八五十六

          56÷7=88口訣:七(八)五十六

          ↑↑

          除數(shù)是幾就說幾的乘法口訣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0

          教學內(nèi)容:

          教材P28~29頁例1及相應的做一做和練習七的第1~3小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聯(lián)系生活中的具體物體,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初步體會生活中的對稱現(xiàn)象,認識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對稱軸。

          2、過程與方法:能根據(jù)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在一組圖形中,識別出軸對稱圖形。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認識、制作和欣賞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到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準確判斷生活中哪些物體是軸對稱圖形。

          教學難點:

          能夠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學方法:

          觀察、討論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白紙、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知。

          1、同學們,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現(xiàn)象,只要你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就能發(fā)現(xiàn)許多的知識。請同學們仔細觀察P28頁的這幅圖,你能從圖中發(fā)現(xiàn)哪些有趣現(xiàn)象?

          2、(學生自由回答)

          3、(出示第28頁的主題圖)是啊,在游樂場里,空中飛舞著的蜻蜓風箏、蝴蝶風箏多漂亮呀,仔細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的左右兩邊是完全相同的,這里面就蘊含著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的.知識對稱。【板書:對稱】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索跟對稱有關(guān)的知識。

          二、探索新知。

         。ㄒ唬┱J真觀察,體驗對稱。

          1、觀察圖形,發(fā)現(xiàn)特點。

         。1)看書第29頁的樹葉、蝴蝶、天安門的圖,這些圖形它們在外形上都有一個共同的數(shù)學特點,你能發(fā)現(xiàn)嗎?

         。2)引導學生從形狀、花紋、大小、圖案上觀察。

         。3)學生匯報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樹葉圖:以樹葉中間葉脈所在的直線為界,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蝴蝶圖:以蝴蝶中間所在的直線為界,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天安門城樓圖:以天安門城樓中間所在的直線為界,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4)教師小結(jié)。

          這些圖形的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說如果沿圖形中間的一條直線對折后,這些圖形的左右兩邊能夠完全重合。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1

          教學內(nèi)容

          人教二年級下冊教材第59~60頁例1及第60頁“做一做”。

          內(nèi)容簡析

          例1借助平均分物的操作活動,先進行恰好分完的操作活動,并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再進行有剩余的操作活動,通過對比使學生體會其異同,幫助學生理解有剩余的情況,并用除法算式表示。通過與表內(nèi)除法的對比,使學生理解余數(shù)及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含義。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具體情境,經(jīng)歷認識余數(shù)的過程,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

          2、通過主題圖教學,讓學生知道計算問題是從生活實際中產(chǎn)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3、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初步的觀察、概括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余數(shù)及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能夠準確求出余數(shù)。

          教法與學法

          1、本課時運用自主學習法,引導學生通過擺草莓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經(jīng)歷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xiàn)象,抽象為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過程,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

          2、本課時學生的學習主要是通過總結(jié)、歸納、抽象、概括等方法來學習。承前啟后鏈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導入課題

          故事描寫法:周末小熊打算請2個好朋友到他家做客,加上小熊一共3人,他想請大家一起吃草莓?墒撬蜷_冰箱一看,發(fā)現(xiàn)只有7個草莓,3人怎么分7個草莓呢?他很苦惱。聰明的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他為什么苦惱嗎?誰能來說一說?(不能把草莓平均分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共同探究的內(nèi)容——有余數(shù)的除法(板書)!酒肺觯喊呀滩闹械那榫斑M行了改編,增加了課堂的趣味,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為新知教學做了充分的準備!炕顒訉敕ǎ赫埻瑢W們拿出10個小圓片。

         、侔10個圓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幾個?

         、诎10個圓片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幾個?

         。▽W生說法不一:有的說不能分,有的說分不出來)

          這樣的問題究竟應該怎樣解決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新內(nèi)容,有余數(shù)的除法。(板書課題:有余數(shù)的除法)【品析:活動導入,讓學生動手操作,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并思考沒有剛好分完怎么辦?于是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隨著老師的引導進入新知的學習中!慷、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1、復習表內(nèi)除法的意義。

          平常我們分東西,有時候能正好平均分完,有時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夠再分。剩下不夠再分的數(shù)就叫余數(shù),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余數(shù)的除法”(出示課題)。

          (1)課件出示6個草莓圖:把下面這些草莓每2個擺一盤,擺一擺。

         。2)學生交流獲取信息。

         。3)利用學具實際操作。

         。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過程。課件出示6個草莓擺放的結(jié)果圖:

         。5)小組內(nèi)說說6÷2=3(盤),這個算式表示的意思!酒肺觯簻贤ú僮鬟^程、算式、語言表達之間的轉(zhuǎn)換,使學生明白它們的意思是一樣的,只是表達的形式不同。】2、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

          (1)在動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時會出現(xiàn)有剩余的情況。

         、僬n件出示7個草莓圖:把下面這些草莓每2個擺一盤,擺一擺。

         、趯W生利用學具操作。

         、劢涣靼l(fā)現(xiàn)的問題:剩下一個草莓。

          (2)在交流中確定表示平均分時有剩余的方法。

          ①學生用算式表示剛才擺的過程,教師巡視,選取典型案例。

         、诮處煱鍟(guī)范寫法:

          7÷2=3(盤)……1(個)

          余數(shù)

         、圩x作:7除以2等于3余1。寫法:首先在等號的右面寫商,然后點上6個小圓點再寫上余數(shù)。

         、芙涣魉闶奖硎镜囊馑,7、3、2、1各表示什么?明確“1”是剩下的草莓數(shù),我們把它叫余數(shù)。

         。3)歸納總結(jié),完善學生的認知結(jié)構(gòu)。

         、俦容^兩次分草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②教師隨學生的回答,用課件呈現(xiàn)下表。

          分的物品幾個一份分的結(jié)果算式表達

          6個草莓每2個一盤分了3盤,正好分完6÷2=3(盤)

          7個草莓每2個一盤分了3盤,還剩1個7÷2=3(盤)……1(個)

          【品析:充分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通過擺學具的直觀方式讓學生在與表內(nèi)除法的對比中,理解余數(shù)及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給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構(gòu)建知識的空間。】

          三、反饋質(zhì)疑,學有所得

          在學習完例1的基礎(chǔ)上,引領(lǐng)學生及時消化吸收,請學生同桌之間互相敘述余數(shù)和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然后教師提出質(zhì)疑問題,引領(lǐng)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系統(tǒng)整理。

          質(zhì)疑一:什么是余數(shù)?余數(shù)的單位名稱是什么?

          學生討論后歸納:當平均分一些物品有剩余且不夠再分的時候,剩余的數(shù)叫余數(shù)。余數(shù)的單位名稱和被除數(shù)的單位名稱相同。

          質(zhì)疑二:什么是有余數(shù)的除法?

          學生討論后總結(jié):帶有余數(shù)的除法就是有余數(shù)的除法。

          四、課末小結(jié),融會貫通

          本節(jié)課中,你有什么收獲?聰明的你能幫老師簡單總結(jié)一下剛剛我們都學習了哪些內(nèi)容嗎?

          “本節(jié)課中,我們明白了平均分后有剩余可以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算式表示。也知道余數(shù)的單位名稱和被除數(shù)的單位名稱一樣!

          五、教海拾遺,反思提升

          本節(jié)課,我使用故事導入,通過小熊分草莓招待客人,草莓有剩余的情況,喚醒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

          讓他們初步感受到余數(shù)就在自己的身邊,體會余數(shù)的意義。

          打破原有教學模式,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對話關(guān)系,真正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當出示問題時,先讓學生自己獨立嘗試分一分,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是怎樣做的,怎樣想的,這樣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趣味中學習,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我的反思:

          板書設計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體驗數(shù)據(jù)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

          2、能根據(jù)統(tǒng)計表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同時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根據(jù)統(tǒng)計表的數(shù)據(jù)提出有價值的數(shù)學問題及解決策略。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統(tǒng)計過程,能根據(jù)統(tǒng)計表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同時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合作討論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統(tǒng)計問題的方法。

          教法:

          談話、指導相結(jié)合法,引導學生通過對情境問題的探討,師生互動,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師引導提問:同學們,你們?nèi)雽W都要穿上我們學校的校服,你們喜歡我們校服的顏色嗎?(指名3~5個學生說一說)。

          師:有的同學喜歡這個顏色,有的同學不喜歡,如果我們學校要給一年級的新生訂做校服,有下面4種顏色,請你們當參謀,給服裝廠建議下該選哪種顏色合適。

         。ㄖ该麑W生回答,并說明理由。)

          教師引導:張三喜歡紅色,學校就決定將校服做成紅色的,怎么樣?你有什么意見?

          教師小結(jié):你們剛才說的只是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決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顏色,不能代表學校大多數(shù)同學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種顏色是大多數(shù)同學喜歡的呢?(學生可能回答,調(diào)查全校學生喜歡的顏色。)

          教師追問:如果我們現(xiàn)在要馬上把信息反饋給服裝廠,你覺得調(diào)查全校的學生這個方法怎么樣?(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小結(jié):全校學生那么多,要調(diào)查全校的學生,范圍太廣了,我們可以先在班級里調(diào)查,通過班級中的數(shù)據(jù)作為代表,找出大多數(shù)同學喜歡的顏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數(shù)學生喜歡的顏色。那這節(jié)課就以我們班級為單位,在班級中進行調(diào)查統(tǒng)計,看看在這四種顏色中,大多數(shù)同學最喜歡哪種顏色。

          二、互動新授

          1、討論收集數(shù)據(jù)的方法。

         。1)教師提問:剛才我們確定了要在班級里進行調(diào)查,我們班級的人數(shù)也不少,應該怎樣調(diào)查呢?你有什么好的辦法?(指名學生回答。)

          學生討論收集數(shù)據(jù)的方法。

          (2)出示統(tǒng)計表

          顏色

          紅色

          黃色

          藍色

          白色

          人數(shù)

          可以用什么方法來完成這張統(tǒng)計表呢?

          (3)學生說出各種不同的方法。(學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歡的顏色寫在紙張上、舉手、小調(diào)查等。每人報喜歡的顏色,我們在自己的表中做記號,如畫“正”;舉手表示自己在哪一個范圍的,老師數(shù)一下,再把結(jié)果填在表中……)

         。4)教師提問:你認為以上各種方法中,哪一種方法最方便?

          師:在這些方法里,舉手表示是比較簡便的方法,現(xiàn)在由老師發(fā)布指令,每人只能選一種顏色,最喜歡哪種顏色就舉手表示。

          “用舉手數(shù)一數(shù)”的方法,師生合作完成統(tǒng)計表。

          師生活動,教師說顏色,學生舉手,教師數(shù)人數(shù),學生填表格。

          2、從這張統(tǒng)計表中,我們可以知道些什么?(讓學生自由發(fā)言,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

          (1)師:從統(tǒng)計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樣計算?(把每種顏色喜歡的人數(shù)加起來,如果與全班人數(shù)不相符,說明我們在統(tǒng)計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錯誤。)

         。2)師:喜歡說明顏色的人數(shù)最多,那么這個班訂做校服,選擇該種顏色,那全校選這種顏色做校服合適嗎?為什么?

          組織學生分析表格,教師根據(jù)分析的情況加以引導,突出統(tǒng)計的意義。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3

          一、說教材

          1、說課內(nèi)容:

          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四冊第二單元18頁《除法》。

          2、教材分析:

          除法的認識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chǔ)之上的。為此,教材中把對除法的初步認識設計在平均分的后面。本節(jié)教材主要是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明確平均分的含義,而我所說課的除法是在此基礎(chǔ)上的升華。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并讓學生認識除號,了解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教材中特別注重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創(chuàng)設一個生動的情景,有利于學生很快地進入課堂。教材能按照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來編寫內(nèi)容,先比較抽象地了解除法的含義,再到具體地寫除號、除法算式以及讀除法算式等等。

          3、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教材的編排特點,我從素質(zhì)教育的三方面知識、能力、思想情感方面制定了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知道除法的含義,懂得把一個數(shù)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初步會讀寫除法算式,能規(guī)范地書寫除號。

         。2)能力方面: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學習,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細心觀察的能力,在動手分小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動手能力。

          (3)思想方面:創(chuàng)設公平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4、教學重難點:

          本節(jié)課是學生初步接觸除法,對除法很陌生,因此我把本節(jié)課的重點設為認識除號并正確讀寫除法算式,難點是讓學生理解除法運算的含義。

          二、說教法和學法

          1 、激發(fā)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情境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數(shù)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對數(shù)學產(chǎn)生親切感,在教學中努力挖掘?qū)W生身邊的學習資源,使學生能更好地去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造。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我創(chuàng)設了小朋友們最喜歡的喜洋洋請客這一情境。選取了學生既熟悉又喜歡的素材為教學資源。

          2 、注重直觀形象,從抽象到集體

          對概念的理解對低年級兒童來說比較抽象,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除法”的含義,我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計算機的教學功能,通過形、色、動的變化,平均分一分青草,形成鮮明的表現(xiàn)。體會“平均分成幾份”,從而理解除法。

          3、重視學生動手動口能力。

          為了鞏固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請學生多說說算式表示什么,根據(jù)題意、圖意寫出除法算式,多寫多練,對于除法算式中不能得出的商,請學生動手分一分小棒。

          4、教學中面向全體,人人參與。

          根據(jù)問題的不同難度,教學中兼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使每一位學生都學有所得,提問時做到人人參與,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三、說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師生談話

          師:小朋友看過什么動畫片?

          學生交流看了哪些動畫片,說說自己喜歡的人物。

          有學生會提到《喜羊羊與灰太狼》,在此,老師引出故事:喜羊羊請客,同時伴隨電腦課件展示。

          師:喜羊羊今天過生日,他請來了三位好朋友(同時課件出示),他為大家準備了12捆青草,在餐桌上他們要平均分這些青草,每只小羊都分數(shù)量相同的青草。

          設計理念:創(chuàng)設了一個兒童樂于接受的故事情景,很輕松地進入課堂,在故事中學習,體會到學習并不是一件枯燥的事。同時借助課件,由虛擬的故事進入到有色有型的情景中,更加直觀、形象。

          2、探究新知:

         、俑鶕(jù)課件畫面定格,師板書:12捆青草平均放在個盤子里,每盤放()捆。

          師: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是什么意思?

          學生說一說平均分。

         、趯W生獨立用學具分一分。

          匯報結(jié)果:說一說是怎么分的?

          小結(jié):每盤放3捆,并引出一種新的方法——除法。

          師板書課題:除法

          設計理念:在本課之前,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平均分,并能正確地平均分,,在此環(huán)節(jié),我要求學生再次動手分一分,對平均分加以鞏固,在分的過程中感受除法的含義,得出準確的結(jié)果。我并作出及時的總結(jié),引出除法,既教學了除法的含義,又引出了課題。

          ③學習除號。

          師:加減乘法都有各自的`符號,今天我們學習除法,它也有自己的符號是除號。指導書寫:先畫一短橫,再在其上下各點一點,橫線要平直,兩點上下對齊。

          ④學習除法算式的寫法。

          師邊說邊板書:要分的青草是幾捆(12捆),把12寫在除號的前面,把12平均分成幾份?(4份),把4寫在除號的后面,每份是幾?(3),把3寫在等號的后面。12÷4=3

          學生回想是如何列算式的。

         、輰W習讀寫除法算式。

          12÷4=3師解說算式的含義: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這個算式讀作12除以4等于3。

          學生自己說一說算式表示什么?并讀一讀算式。

          師課件出示:18÷3=6 14÷7=2 8÷8=1

          學生讀一讀,并說說其中的一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設計理念:小學數(shù)學新課標明確指出,要啟發(fā)學生動腦筋想問題,要鼓勵學生質(zhì)疑問難,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首先提問:“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還有哪些弄不明白的問題”,接著教師及時解答或請同學幫助解答。在教學中,該出現(xiàn)小組合作的地方一定要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決不能流于形式。在教學除號的書寫、除法算式的讀寫時,我都采用的是老師口述,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及時響應教師的引導,對于除號的書寫,將影響到學生的一生,因此我做了很詳細的指導。

          3、鞏固練習。

          課件出示:

         、僮x寫除法算式。

         、诜痔呛J

         、鄯謿馇。分別平均分成6份、4份、3份。

          設計理念:

          以上的3小題所反映的事實都來自于學生的生活實際,體現(xiàn)了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應用。第③題的列式以及算式的比較,有利于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通過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互助、合作的精神。

          4、總結(jié)。

          今天我們知道了平均分可以用除法算式來表示,同學們都學得很好,我們對除法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下節(jié)課我們還要繼續(xù)學習除法的有關(guān)知識。

          評價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情況,并預告下一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做到了承先啟后。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4

          教材分析:

          有余數(shù)的除法是表內(nèi)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拓展,在教材內(nèi)容的安排上,注重結(jié)合具體的情境,將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意義內(nèi)容置于實際生活的背景之下,加強對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認識。

          學情分析:

          有余數(shù)的除法是以表內(nèi)除法知識作為基礎(chǔ)來進行學習的,學生雖然在實際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認識和經(jīng)驗,但是缺乏清晰的認識和數(shù)學思考過程。

          教學目標:

          1. 通過設計情境和動手操作,讓學生感知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

          2. 通過自主探究,明確余數(shù)一定比除數(shù)小。

          3.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知識的過程。

          教學重點:

          理解余數(shù)及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探索并發(fā)現(xiàn)余數(shù)和除數(shù)的關(guān)系。

          教學難點:

          理解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s3分鐘)

          今天的草莓特別新鮮,我買了一些準備分給大家。你認為怎樣分才是最公平的呢?什么是平均分?

          二、自主學習

          (約7分鐘)

          1.6個草莓,每人分2個,可以分給幾人?誰來分一分?

          2.怎樣列算式?

          3.如果不是6個草莓,而是7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誰來分一分?怎樣列式?

          4.7個草莓,每人分2個不能正好分完,最多只能分給3人,這余下的1個又不夠再分給一人,剩下的這個數(shù)在數(shù)學上就叫余數(shù),它表示平均分完之后剩余的數(shù)。

          5.帶有余數(shù),我們就叫它有余數(shù)的.除法。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就是《有余數(shù)的除法》。

          三、合作交流

         。s10分鐘)

          1. 如果每人分4個草莓,8個草莓,9個草莓?10個草莓?11個草莓?12個草莓?分別可以分給幾人?你們會分嗎?有沒有信心?好,現(xiàn)在咱們就拿起手中的學具代替草莓分一分。

          2.生動手分。

          3.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講評。

          4. 你能將下面5個算式分類嗎?

          84=2 (人)

          94=2(人)1(個)

          104=2(人)2(個)

          124=3 (人)

          114=2(人)3(個)

          5.觀察每道題的余數(shù)和除數(sh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四、精講點撥

         。s8分鐘)

          1.為了分清余數(shù)和商,我們要在余數(shù)和商中間用6個小圓點隔開,我們把這樣的除法,叫做有余數(shù)除法。

          2.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

          五、測評總結(jié)(約12分鐘)

          1.達標練習

         。1)完成課后做一做。

          學生嘗試解答,教師巡視了解情況,最后組織學生交流匯報。

         。2)練習十四第1題。

         。3)( )6 = 5 ( )

          2.全課總結(jié)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

          3.作業(yè)布置

          練習十四第2題。

          板書設計:

          認識有余數(shù)的除法

          沒有余數(shù) 有余數(shù)

          62=3(人) 72=3(人)1(個)

          陳婭《認識有余數(shù)的除法》教案

          余數(shù)

          讀作:7除以2等于3余1

          84=2 (人) 94=2(人)1(個)

          124=3 (人) 104=2(人)2(個)

          114=2(人)3(個)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5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板),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6的乘法口訣》

          教材分析:

          6的乘法口訣是本單元教學內(nèi)容的又一重要組成部分。教材首先呈現(xiàn)了一幅由6條熱帶魚組成的主題圖,圖中的每一條熱帶魚都是由6個三角形組成的。再通過列表,讓學生在探索熱帶魚的條數(shù)和所用三角形的個數(shù)之間的關(guān)系時,得到關(guān)于6的乘法算式的結(jié)果,然后進一步由乘法算式歸納出相應的乘法口訣。在教材中,沒有給出一道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乘法口訣,其意圖就是要讓學生完全自主地探索6的乘法口訣,體現(xiàn)出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活動中的主體作用。

          教學目標:

          1、利用多媒體,通過直觀、有趣的教學活動,進一步理解乘法的含義,引導學生編出6的乘法口訣。

          2、利用多媒體,引導學生們觀察,找出6的乘法口訣規(guī)律,初步熟記6的乘法口訣,并會用乘法口訣正確求積.

          3、體驗學習的快樂,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語言能力,類比、歸納等數(shù)學。

          教學重點:

          在快樂的學習中理解、熟記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

          運用6的乘法口訣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卡片、制作一條又6個小三角形組成的魚,三張小貓的圖片(小、中、大)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發(fā)興趣

          1、師生談話(略)

          2、復習1~5的乘法口訣,看卡片口算,直接說出得數(shù)并說用那句口訣

          2×5=2×2=5×1=3×4=

          1×5=5×3=2×4=5×4=

         。ò鍟n題:6的乘法口訣)

          3、情景導入《小貓想吃魚》的小故事

          [設計意圖:通過多媒體形象、直觀的演示,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形象逼真,色彩鮮艷,動靜結(jié)合的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先出現(xiàn)貓媽媽釣魚走回家的情景,接著三只小貓出現(xiàn),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利用小貓想吃魚的故事來學習新課,符合2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這也體現(xiàn)了多媒體教學的形象、直觀性。]

          二、新知探究,生成知識。(出示書本61頁的主題圖)

         。ㄒ唬、探究,編出口訣

          1、學習“一六得六”的乘法口訣.

         。1)觀察這條熱帶魚由多少個小的三角形組成?用數(shù)字怎樣表示?

         。2)你能用乘法算式來表示嗎?有不同的表示嗎?

         。3)能不能根據(jù)我們所學的口訣為這兩道乘法算式編一句口訣呀?

         。4)媒體驗證(略)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演示由,由6個小三角形組成的一條魚,學生很容易就看出是一個6,所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使抽象的教學內(nèi)容形象化、具體化,使學生直觀地看到宏觀、微觀世界。所以在一六得六的學習中,我是引導學生學好這一口訣,懂得方法,同時我做好教師是一個引導者的角色]

          2、學習“二六十二”的乘法口訣.

          (1)2條熱帶魚由多少個小的三角形組成?它能有幾道乘法算式來表示?

         。2)能不能很快地為這兩道乘法算式編一句口訣呀?

         。3)媒體驗證(略)

         。4)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

          [設計意圖:在二六十二的學習中,我是半扶半放,讓學生在一六得六的基礎(chǔ)上學習,同時利用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創(chuàng)設了圖文并茂、動靜結(jié)合的教學環(huán)境,擴大了學生的感知空間和感知時間,能對學生產(chǎn)生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使學生從多種渠道獲取信息,相互促進,相互強化,讓學生處于思維活動的積極狀態(tài),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來自優(yōu)秀,的學習表現(xiàn)同時有利用突破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

          3、自主探究口訣:“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1)、教師再依次出示實物圖,引導學生通過討論,理解,運用知識的遷移類推,完成第三、四、五、六句乘法口訣的編寫。

          (2)、學生匯報,(教師板書四個算式和四句乘法口訣)。

          (3)、通過多媒體驗證。

          [設計意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興趣是最好的導師,多媒體教學通過文字、圖形、圖像、動畫、等方式,使教學過程圖文并茂、生動活潑,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認知作用,使學生從被動的學習接受者成為主動的知識獵取者。所以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我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完成“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的學習,真正把時間、空間交給學生,體現(xiàn)了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而我是組織者的角色]

         。ǘ┯洃6的乘法口訣

          1、學生觀察算式和口訣,發(fā)現(xiàn)它們存在的規(guī)律。(4人小組討論)

          2、探討記憶的方法:對口令,比一比,開火車等。

          3、學生考老師。

          三、知識運用,體驗成功

          1、書本63頁第5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講評,多媒體演示)

          2、書本63頁第7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講評,多媒體演示,并要學生說出是運用哪一句口訣。)

          [設計意圖:在此練習中,我是通過多媒體演示書本的圖,讓學生看得更清楚,通過多媒體的驗證,更能鞏固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而且練習的多樣化,更能鞏固學生的學習新知。]

          四、快樂游戲,樂中鞏固

          1、找朋友。

          [設計意圖:每個學生都很高興,讓學生在樂中學,在學中找樂。]

          2、算題比賽。

          3、到6元超市購物。

          [設計意圖:把生活中的圖形通過多媒體的演示,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認識到數(shù)學是來源于生活而又應用于生活,從而讓學生喜歡數(shù)學。]

          五、全課

          同學們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六、板書設計:6的乘法口訣

          一六得六1×6=66×1=6

          二六十二2×6=126×2=12

          三六十八3×6=186×3=18

          四六二十四4×6=246×4=24

          五六三十5×6=306×5=30

          六六三十六6×6=36

          七、作業(yè)設計:

          1、書本63頁第5題。

          2、書本63頁第7題。

          3、算題比賽。

          4、自選商場6元超市(樣樣6元)。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