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七年級數學教案

        時間:2023-01-17 17:16:01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七年級數學教案(匯編1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七年級數學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七年級數學教案(匯編15篇)

        七年級數學教案1

          一、素質教育目標

         。ㄒ唬┲R教學點

          1.使學生理解近似數和有效數字的意義

          2.給一個近似數,能說出它精確到哪一痊,它有幾個有效數字

          3.使學生了解近似數和有效數字是在實踐中產生的.

          (二)能力訓練點

          通過說出一個近似數的精確度和有效數字,培養(yǎng)學生把握關鍵字詞,準確理解概念的能力.

         。ㄈ┑掠凉B透點

          通過近似數的學習,向學生滲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ㄋ模┟烙凉B透點

          由于實際生活中有時要把結果搞得準確是辦不到的或沒有必要,所以近似數應運而生,近似數和準確數給人以美的享受.

          二、學法引導

          1.教學方法:從實際問題出發(fā),啟發(fā)引導,充分體現學生為主全,注重學生參與意識

          2.學生學法,從身邊找出應用近似數,準確數的例子→近似數概念→鞏固練習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理解近似數的精確度和有效數字.

          2.難點:正確把握一個近似數的精確度及它的有效數字的個數.

          3.疑點: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的近似數的精確度和有效數字的個數.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自制膠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者提出生活中應用準確數和近似數的例子,學生討論回答,學生自己找出類似的例子,教者提出精確度和有效數字的概念,教者提出近似數的有關問題,學生討論解決.

          七、教學步驟

          (一)提出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

          師:有10千克蘋果,平均分給3個人,應該怎樣分?

          生:平均每人千克

          師:給你一架天平,你能準確地稱出每人所得蘋果的千克數嗎?

          生:不能

          師:哪怎么分

          生:取近似值

          師:板書課題

          【教法說明】通過提出實際問題,使學生認識到研究近似數是必須的,是自然的,從而提高學生近似數的積極性

          (二)探索新知,講授新課

          師出示投影1

          下列實際問題中出現的'數,哪些是精確數,哪些是近似數.

         。1)初一(1)有55名同學

         。2)地球的半徑約為6370千米

          (3)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在有31個省級行政單位

         。4)小明的身高接近1.6米

          學生活動:回答上述問題后,自己找出生活中應用準確數和近似數的例子.

          師:我們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有許多時候只能用近似數你知道為什么嗎?

          啟發(fā)學生得出兩方面原因:1.搞得完全準確有時是辦不到的,2.往往也沒有必要搞得完全準確.

          以開始提出的問題為例,揭示近似數的有關概念

          板書:

          1.精確度

          2.有效數字:一般地,一個近似數,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說這個數精確到哪一位,這時,從左邊第一個不是0的數字起,到精確的數位止,所有的數字,都叫做這個數的有效數字.

          例如:3.3有二個有效數字

          3.33有三個有效數字

          討論:近似數0.038有幾個有效數字,0.03080呢?

          【教法說明】通過討論學生明確近似數的有效數字需注意的兩點:一是從左邊第一個不是零的數起;二是從左邊第一個不是零的數起,到精確的位數止,所有的數字,教者在有效數字概念對應的文字底下畫上波浪線,標上①、②

          例1.(出示投影2)

          下列由四舍五入吸到近似數,各精確到哪一位,各有哪幾個有效數字?

         。1)43.8(2).03086(3)2.4萬

          學生口述解題過程,教者板書.

          對于近似數2.4萬學生又能認為是精確到十分位,這時可組織學生討論近似數與5.4和近似數5.4萬中的兩個4的數位有什么不同,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

          【教法說明】對于疑點問題,通過啟發(fā)討論,適時點撥,遠比教者直接告訴正確答案,理解深刻得多.

          鞏固練習見課本122頁練習2、3頁

          例2(出示投影3)

          下列由四舍五入得來的近似數,各精確到哪一位,各有幾個有效數字?

        七年級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理解通分的意義,理解最簡公分母的意義;

          (2)掌握分式的通分法則,能熟練掌握通分運算。

          教學重點:分式通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學難點:分式通分中最簡公分母的確定。

          教學工具:投影儀

          教學方法:啟發(fā)式、討論式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如何計算:

          由此讓學生復習分數通分的意義、通分的根據、通分的法則以及最簡公分母的概念。

          (2)如何計算:

          (3)何計算:

          引導學生思考,猜想如何求解?

          (二)新課

          1、類比分數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

          把幾個異分母的分式分別化成與原來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注意:通分保證

          (1)各分式與原分式相等;

          (2)各分式分母相等。

          2.通分的依據:分式的基本性質.

          3.通分的關鍵:確定幾個分式的最簡公分母.

          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冪的積作最簡公分母,這樣的公分母叫做最簡公分母.

          根據分式通分和最簡公分母的定義,將分式通分:

          最簡公分母為:

          然后根據分式的'基本性質,分別對原來的各分式的分子和分母乘一個適當的整式,使各分式的分母都化為通分如下:xxx

          通過本例使學生對于分式的通分大致過程和思路有所了解。讓學生歸納通分的思路過程。

          例1 通分:xxx

          分析:讓學生找分式的公分母,可設問“分母的系數各不相同如何解決?”,依據分數的通分找最小公倍數。

          解:∵ 最簡公分母是12xy2,

          小結:各分母的系數都是整數時,通常取它們的系數的最小公倍數作為最簡公分母的系數.

          解:∵最簡公分母是10a2b2c2,

          由學生歸納最簡公分母的思路。

          分式通分中求最簡公分母概括為:(1)取各分母系數的最小公倍數;(2)凡出現的字母為底的冪的因式都要取;(3)相同字母的冪的因式取指數最大的。取這些因式的積就是最簡公分母。

        七年級數學教案3

          教師在備課時,應充分估計學生在學習時可能提出的問題,確定好重點,難點,疑點,和關鍵。根據學生的實際改變原先的教學計劃和方法,滿腔熱忱地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針對疑點積極引導。

          非常高興,能有機會和同學們共同學習

          昨天,老師在七年級三班上課時,把他們分成七個小組,每個小組回答問題的情況以搶答賽的形式記分。你們看(出示投影)這是七年級三班七個小組回答問題的表現情況。答對一題得一分,記作+1分;答錯一題扣一分,記作1分。第幾組最棒?老師還沒來得及計算出每個小組的最后得分,咱們班哪位同學能幫老師算出最后結果?(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回答)

          我們已得出了每個小組的最后分數,那么哪個小組是優(yōu)勝小組?(第一小組),回去以后,老師就把小獎品發(fā)給他們,相信他們一定會很高興。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們愿不愿意也分成幾個小組,看一看那個小組的同學表現得最出色?(原意)那么老師就按座次給同學們分組,每一豎排為一組。老師把組號寫在黑板上,以便記分。

          希望各組同學積極思考、踴躍發(fā)言。同學們有沒有信心得到老師的小獎品?(有)同學們加油!

          我們已得到了這7個小組的.最后得分,那位同學能試著用算式表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列算式)

          以上這些算是都是什么運算?(加法),兩個加數都是什么數?(有理數),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有理數的加法(板書課題)。

          剛才老師說要給七年級三班的優(yōu)勝組發(fā)獎品,老師手里有12本作業(yè)本,優(yōu)勝組共6人,老師將送出的作業(yè)本數占總數的幾分之幾?(二分之一)分數最低的一組共7人,他們每人交給老師一個作業(yè)本,占總數的幾分之幾?(十二分之七)如果,老師得到的作業(yè)本記為正數,送出的作業(yè)本記為負數,則老師手里的作業(yè)本增加或減少幾分之幾?同學們能列出算式嗎?(學生列式)對于這個算式,同學們還能輕易的感知出結果嗎?(不能)

          對于有理數的加法,有的同學們能直接感知得到結果,有的靠感知是不夠的,這就需要我們共同探索規(guī)律!(出示投影),觀察這7個算式,每一個算式都是怎樣的兩個有理數相加?(引導學生回答)你們還能舉出不同以上情況的算式嗎?(不能),這說明這幾個算式概括了有理數加法的不同情況。

          前兩個算式的加數在符號上有什么共同點?(相同),那么我們就可以說這是什么樣的兩數相加?(同號兩數相加)同學們還能觀察出那幾個算式可歸為一類嗎?(3、4、5、異號兩數相加,6、7一個數同0相加)

          同學們已把這7個算式分成了三種情況,下面我們分別探討規(guī)律。

          (1) 同號兩數相加,其和有何規(guī)律可循呢?大家觀察這兩個式子,回答兩個問題。(師引導觀察,得出答案),那位同學能填好這個空?

          (2) 異號兩數相加,其和有何規(guī)律呢?大家觀察這三個式子回答問題。(引導學生分成兩類,容易得到絕對值相同情況的結論。再引導學生觀察絕對值不相同的情況,回答問題)哪位同學能概括一下這個規(guī)律?(引導學生得出)

          (3) 一個數同0相加,其和有什么規(guī)律呢?(易得出結論)

          同學們經過積極思考,探索出了解決有理數加法的規(guī)律,顧一下(出哪位同學能帶領大家共同回顧一下?(出示投影,學生大聲朗讀)我們把這個規(guī)律稱為有理數的加法法則。

          同學們都很聰明,積極參與探索規(guī)律,每個組都有不錯的成績。個別落后的組不要氣餒,繼續(xù)努力,下面老師就給大家一個得分的機會,看哪一組能[出題制勝]!(出示)

          (活動過程1后評價、加分;教師以其中一題為例,講解題格式及過程;活動過程2后:讓每組第三排同學評價加分)

          同學們已經基本掌握了有理數的加法法則,并會運用它,但七年級三班有幾位同學對這一內容掌握的不是太好,以致在作業(yè)中出了毛病,他們?yōu)榇撕芸鄲。希望咱們同學能幫幫他們,看哪位同學能像妙手回春的神醫(yī)華佗一樣藥到病 除!(師生共同治病)

          看來同學們對有理數的加法已經掌握得很好了,大家還記得前面那個難倒我們的有理數的加法題呢?那位同學能解決這個問題呢?(學生口述 師板書)。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們終于攻破了這個難關。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有什么收獲?(學生回答)同學們都有很多收獲,老師認為收獲最多的是優(yōu)勝組的同學,因為他們能得到老師的小獎品,大家趕緊看看那一組獲勝?歡迎優(yōu)勝組上臺領獎,大家掌聲鼓勵!

          同學們,希望你們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都能積極進取,獲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七年級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通過常規(guī)分析,得出解題思路,經歷提出問題,自探問題,應用知識的過程,自主總結出解題辦法;

          【教學難點】

          找出題目中的可有可無的已知條件,說一說為什么可以這樣認為

          【教學過程】

          問:以前學過的有關路程,時間,和速度之間的關系是怎么樣的?你能寫出它們之間的關系嗎?

          出示例題:甲、乙兩地公路全長352千米。汽車原來從甲地到乙地要11小時,建成高速公路后,汽車每小時速度是原來的2.5倍,F在汽車從甲地到乙地需要多少小時?

          分析:要求現在汽車從甲地到乙地需要多少小時,那么先要求出汽車現在的速度,而汽車現在的速度是原來的2.5倍,那么還得先求出汽車原來的速度。根據`甲乙兩地公路全長352千米。汽車原來從甲地到乙要11小時',可以求出汽車原來的速度。

          學生寫出解答過程:汽車原來的速度:352÷1=32(千米); 汽車現在的速度:32×2.5=80(千米)

          現在的時間:352÷80=4.4(小時)

          問:用比例的思路該怎么樣理解這道題目呢?

          分析:甲、乙兩地的公路長度一定,汽車的速度和所需的時間成反比例。因為現在的速度是原來的2.5倍,所以原來的時間是現在的

          2.5倍。即:11÷2.5=4.4(小時)。

          這樣解答使得`甲乙兩地公路全長352千米'成了多余條件,但是又不影響解答問題。

          【我們來探索】

          一批零件有240個,王師傅單獨做需要6小時,李師傅的`工作效率是王師傅的1.5倍,那么如果讓李師傅單獨做這批零件,需要幾小時?

          【總結】

          在解答應用題時要善于應用不同的思路和技巧,巧解問題

          【作業(yè)】

          丁阿姨打一份稿件需4小時,王阿姨的速度是丁阿姨的,那么如果由王阿姨打這份稿件,需要幾小時?

          丁阿姨打一份稿件需要4小時,王阿姨的速度與丁阿姨的速度比是4:5,那么如果由王阿姨打這份稿件,需要幾小時?

        七年級數學教案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并掌握數據收集的基本方法。

          過程與方法:在調查的過程中,要有認真的態(tài)度,積極參與。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統(tǒng)計調查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逐步養(yǎng)成用數據說話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統(tǒng)計調查的基本方法。

          難點:能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選擇調查方法。

          【教學過程】

          講授新課

          像前面提到的收集數據的活動中,全班同學是我們要考察的對象,我們采用問卷對全體同學作了逐一調查,像這樣對全體對象進行的調查叫做全面調查。

          調查、試驗如采用普查可以收集到較全面、準確的數據,但普查的工作量比較大,有時受客觀條件(人力、財力等)的.限制難以進行,有時由于調查具有破壞性,不允許采用。在這些情況下,常常采用抽樣調查,即從被考察的全體對象中抽出一部分對象進行考察的調查方式。

          在一個統(tǒng)計問題中,我們把所要考察對象的全體叫做總體,其中的每一個考察對象叫做個體,從總體中所抽取的一部分個體叫做總體的一個樣本(sample),樣本中個體的數目叫做樣本容量。

          例如,在通過試驗考察500只新工藝生產的燈泡的使用壽命時,從中抽取50只進行試驗。這500只燈泡的使用壽命的全體是總體,其中每只燈泡的使用壽命是個體,抽取的50只燈泡的使用壽命是一個樣本,50是這個樣本的樣本容量。

          為了使抽取的50只燈泡能很好地反映500只燈泡的情況,抽取時要使每只燈泡逐一進行編號,再把編號寫在小紙片上,將小紙片揉成團,放在一個不透明的容器內,充分攪拌后,從中一個個地抽取50個號簽。

          上面抽取樣本的過程中,總體中的各個個體都有相等的機會被抽到,像這樣的抽樣方法是一種簡單隨機抽樣。

          師:以“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嗎?”為題在班級進行調查,請設計一張問卷調查表。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學生代表展示結果。

          教師指導、評論。

          師:除了問卷調查外,我們還有哪些方法收集到數據呢?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學生代表回答。

          師:收集數據的直接方法有訪問、調查、觀察、測量、試驗等,間接方法有查閱資料、上網查詢等。就以下統(tǒng)計的數據,你認為選擇何種方法去收集比較合適?

          (1)你班中的同學是如何安排周末時間的?

          (2)我國瀕臨滅絕的植物數量;

         。3)某種玉米種子的發(fā)芽率;

         。4)學校門口十字路口每天7:00~7:10時的車流量。

        七年級數學教案6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熟練掌握簡單圖形的移動規(guī)律,能按要求作出簡單平面圖形平移后的圖形,能夠探索圖形之間的平移關系;

          2、能力目標:

          ①,在實踐操作過程中,逐步探索圖形之間的平移關系;

         、冢瑢M合圖形要找到一個或者幾個“基本圖案”,并能通過對“基本圖案”的平移,復制所求的圖形;

          3、情感目標:經歷對圖形進行觀察、分析、欣賞和動手操作、畫圖等過程,發(fā)展初步的審美能力,增強對圖形欣賞的意識。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圖形連續(xù)變化的特點;

          難點:圖形的劃分。

          三、教學方法:

          講練結合。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磁性板,若干小正六邊形,“工”字的磚,組合圖形。

          五、教學設計:

          創(chuàng)設情景,探究新知:

          (演示課件):教材上小狗的'圖案。提問:

          (1)這個圖案有什么特點?

          (2)它可以通過什么“基本圖案”,經過怎樣的平移而形成?

          (3)在平移過程中,“基本圖案”的大小、形狀、位置是否發(fā)生了變化?

          小組討論,派代表回答。(答案可以多種)

          讓學生充分討論,歸納總結,老師給予適當的指導,并對每種答案都要肯定。

          看磁性黑板,展示教材64頁圖3-9,提問:左圖是一個正六邊形,它經過怎樣的平移能得到右圖?誰到黑板做做看?

          小組討論,派代表到臺上給大家講解。

          氣氛要熱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掘他們的想象力。

          暢所欲言,互相補充。

          課堂小結: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總結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并啟發(fā)學生在我們周圍尋找平移的例子。

          課堂練習:

          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完成。

          例子一定要和大家接觸緊密、典型。

          答案不惟一,對于每種答案,教師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

          六、教學反思:

          本節(jié)的內容并不是很復雜,借助多媒體進行直觀、形象,內容貼近生活,學生興致較高,課堂氣氛活躍,參與意識較強,學生一般都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美學思想,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七年級數學教案7

          一、課題

          2.1數怎么不夠用了(2)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有理數的意義,并能將給出的有理數進行分類;

          2.培養(yǎng)學生樹立分類討論的思想。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難點

          有理數包括哪些數.

          有理數的分類及其分類的標準.

          四、教學手段

          現代課堂教學手段

          五、教學方法

          啟發(fā)式教學

          六、教學過程

          (一)、從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提出問題

          1.什么是正、負數?

          2.如何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數0表示量的意義是什么?舉例說明.

          3.任何一個正數都比0大嗎?任何一個負數都比0小嗎?

          4.什么是整數?什么是分數?

          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新課.

          (二)、講授新課

          1.給出新的整數、分數概念

          引進負數后,數的范圍擴大了.過去我們說整數只包括自然數和零,引進負數后,我們把自然數叫做正整數,自然數前加上負號的數叫做負整數,因而整數包括正整數(自然數)、負整數和零,同樣分數包括正分數、負分數,即

          2.給出有理數概念

          整數和分數統(tǒng)稱為有理數,即

          有理數是英語“Rational number”的`譯名,更確切的譯名應譯作“比

          3.有理數的分類

          為了便于研究某些問題,常常需要將有理數進行分類,需要不同,分類的方法也常常不同根據有理數的定義可將有理數分成兩類:整數和分數.有理數還有沒有其他的分類方法?

          待學生思考后,請學生回答、評議、補充.

          教師小結:按有理數的符號分為三類:正有理數、負有理數和零,簡稱正數、負數和零,即

          并指出,在有理數范圍內,正數和零統(tǒng)稱為非負數.并向學生強調:分類可以根據不同需要,用不同的分類標準,但必須對討論對象不重不漏地分類.

          (三)、運用舉例 變式練習

          例1

          將下列數按上述兩種標準分類:

          例2

          下列各數是正數還是負數,是整數還是分數:

          課堂練習

          25、-100按兩種標準分類.

          2、下列各數是正數還是負數,是整數還是分數?

          (四)、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回答如下問題:本節(jié)課學習了哪些基本內容?學習了什么數學思想方法?應注意什么問題?

          七、練習設計

          1.把下列各數填在相應的括號里(將各數用逗號分開):

          正整數集合:{ …};

          負整數集合:{ …};

          正分數集合:{ …};

          負分數集合:{ …}.

          2.填空題:

          的數是______,在分數集合里的數是______;

          (2)整數和分數合起來叫做______,正分數和負分數合起來叫做______.

          3.選擇題

          (1)-100不是

          A.有理數 B.自然數 C.整數 D.負有理數

          (2)在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非負有理數就是正有理數

          B.零表示沒有,不是有理數

          C.正整數和負整數統(tǒng)稱為整數

          D.整數和分數統(tǒng)稱為有理數

          八、板書設計

          2.1數怎么不夠用了(2)

         。ㄒ唬┲R回顧 (三)例題解析 (五)課堂小結

         。ǘ┯^察發(fā)現 例1、例2

          (四)課堂練習 練習設計

          九、教學后記

          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一定要重視數學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學.關于這一點,布魯納有過精彩的論述.他指出,掌握數學思想和方法可以使數學更容易理解和更容易記憶,更重要的是領會數學思想和方法是通向遷移大道的“光明之路”,如果把數學思想和方法學好了,在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指導下運用數學方法駕馭數學知識,就能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能力.不但使數學學習變得容易,而且會使得別的學科容易學習.顯然,按照布魯納的觀點,數學教學就不能就知識論知識,而是要使學生掌握數學最根本的東西,用數學思想和方法統(tǒng)攝具體知識,具體解決問題的方法,逐步形成和發(fā)展數學能力.

          為了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數學思想和方法,需要在教學中結合內容逐步滲透,而不能脫離內容形式地傳授.本課中,我們有意識地突出“分類討論”這一數學思想方法,并在教學中注意滲透兩點:

          1.分類的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也不相同;

          2.分類的結果應是無遺漏、無重復,即每一個數必須屬于某一類,又不能同時屬于不同的兩類.

        七年級數學教案8

          教學目的:

          (一)知識點目標:

          1.了解正數和負數是怎樣產生的。

          2.知道什么是正數和負數。

          3.理解數0表示的量的意義。

          (二)能力訓練目標:

          1.體會數學符號與對應的思想,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符號化方法。

          2.會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三)情感與價值觀要求:

          通過師生合作,聯系實際,激發(fā)學生學好數學的熱情。

          教學重點:

          知道什么是正數和負數,理解數0表示的量的意義。

          教學難點:

          理解負數,數0表示的量的意義。

          教學方法:

          師生互動與教師講解相結合。

          教具準備:

          地圖冊(中國地形圖)。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1.活動:由兩組各派兩名同學進行如下活動:一名按老師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在黑板上速記,看哪一組記得最快、?

          內容:老師說出指令:

          向前兩步,向后兩步;

          向前一步,向后三步;

          向前兩步,向后一步;

          向前四步,向后兩步。

          如果學生不能引入符號表示,教師可和一個小組合作,用符號表示出+2、-2、+1、-3、+2、-1、+4、-2等。

          [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運用這樣的符號的地方很多,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這種帶有特殊符號、表示具有實際意義的數-----正數和負數。

          講授新課:

          1.自然數的產生、分數的產生。

          2.章頭圖。問題見教材。讓學生思考-3~3℃、凈勝球數與排名順序、±0.5、-9的意義。

          3、正數、負數的.定義:我們把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叫做正數,在這些數的前面帶有“一”時叫做負數。根據需要有時在正數前面也加上“十”(正號)表示正數。

          舉例說明:3、2、0.5、等是正數(也可加上“十”)

          -3、-2、-0.5、-等是負數。

          4、數0既不是正,也不是負數,0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

          0℃是一個確定的溫度,海拔為0的高度是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義已不僅表示“沒有”。

          5、讓學生舉例說明正、負數在實際中的應用。展示圖片(又見教材P5圖1.1-2-3)讓學生觀察地形圖上的標注和記錄支出、存入信息的本地X銀行的存折,說出你知道的信息。

          鞏固提高:練習:課本P5練習

          課時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你能說一說嗎?

          課后作業(yè):課本P7習題1.1的第1、2、4、5題。

          活動與探究:在一次數學測驗中,X班的平均分為85分,把高于平均分的高出部分記為正數。

          (1)美美得95分,應記為多少?

          (2)多多被記作一12分,他實際得分是多少?

        七年級數學教案9

          [教學目標]

          1. 通過動手、操作、推斷、交流等活動,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培養(yǎng)識圖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條理表達能力

          2. 在具體情境中了解鄰補角、對頂角,能找出圖形中的一個角的鄰補角和對頂角,理解對頂角相等,并能運用它解決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鄰補角與對頂角的概念.對頂角性質與應用

          難點:理解對頂角相等的性質的探索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激發(fā)好奇 觀察剪刀剪布的過程,引入兩條相交直線所成的角

          在我們的生活的世界中,蘊涵著大量的相交線和平行線,本章要研究相交線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

          觀察剪刀剪布的過程,引入兩條相交直線所成的角。

          學生觀察、思考、回答問題

          教師出示一塊布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布過程,提出問題:剪布時,用力握緊把手,兩個把手之間的的角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剪刀張開的口又怎么變化?

          教師點評:如果把剪刀的構造看作是兩條相交的直線,以上就關系到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角的問題,

          二.認識鄰補角和對頂角,探索對頂角性質

          1.學生畫直線AB、CD相交于點O,并說出圖中4個角,兩兩相配

          共能組成幾對角?根據不同的位置怎么將它們分類?

          學生思考并在小組內交流,全班交流。

          當學生直觀地感知角有“相鄰”、“對頂”關系時,教師引導學生用

          幾何語言準確表達;

          有公共的頂點O,而且 的兩邊分別是 兩邊的反向延長線

          2.學生用量角器分別量一量各角的度數,發(fā)現各類角的度數有什么關系?

          (學生得出結論:相鄰關系的`兩個角互補,對頂的兩個角相等)

          3學生根據觀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兩條直線相交 所形成的角 分類 位置關系 數量關系

          教師提問:如果改變 的大小,會改變它與其它角的位置關系和數量關系嗎?

          4.概括形成鄰補角、對頂角概念和對頂角的性質

          三.初步應用

          練習:

          下列說法對不對

          (1) 鄰補角可以看成是平角被過它頂點的一條射線分成的兩個角

          (2) 鄰補角是互補的兩個角,互補的兩個角是鄰補角

          (3) 對頂角相等,相等的兩個角是對頂角

          學生利用對頂角相等的性質解釋剪刀剪布過程中所看到的現象

          四.鞏固運用例題:如圖,直線a,b相交, ,求 的度數。

          [鞏固練習](教科書5頁練習)已知,如圖, ,求: 的度數

          [小結]

          鄰補角、對頂角.

          [作業(yè)]課本P9-1,2P10-7,8

        七年級數學教案10

          一、教學目標:

         、旁诰唧w情景中了解余角與補角,懂得余角和補角的性質,通過練習掌握余角和補角的概念及性質,并能運用它們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平洑v觀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動,發(fā)展學生的幾何概念,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和表達能力。

         、求w驗數學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敢于面對數學活動中的困難,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二、教學重點、難點:

          余角與補角的性質

          三、教學過程:

          復習、引入:

          ⑴復習角的定義。你知道有哪些特殊的角?

         、朴昧拷瞧髁恳涣繄D中每組兩個角的度數,并求出它們的.和。

          你有什么發(fā)現?

          新課:

          由學生的發(fā)現,給出余角和補角的定義(文字敘述)。

          并且用數學符號語言進行理解。

          問題1:如何求一個角的余角和補角。

         、佟1的余角:90°-∠1

          ②∠α的補角:180°-∠α

          練習:填表(求一個角的余角、補角)

          拓廣:觀察表格,你發(fā)現α的余角和α的補角有什么關系?

          如何進行理論推導?

          結論:α的補角比α的余角大90°

          α一定是銳角

          鈍角沒有余角,但一定有補角。

        七年級數學教案11

          學習目標

          1. 理解有序數對的應用意義,了解平面上確定點的常用方法

          2. 培養(yǎng)用數學的意識,激發(fā)學習興趣.

          學習重點: 理解有序數對的意義和作用

          學習難點: 用有序數對表示點的位置

          學習過程

          一.問題導入

          1.一位居民打電話給供電部門:"衛(wèi)星路第8根電線桿的路燈壞了,"維修人員很快修好了路燈同學們欣賞下面圖案.

          2.地質部門在某地埋下一個標志樁,上面寫著"北緯44.2°,東經125.7°"。

          3.某人買了一張8排6號的電影票,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分析以上情景,他們分別利用那些數據找到位置的。

          你能舉出生活中利用數據表示位置的例子嗎?

          二.概念確定

          有序數對:用含有兩個數的詞表示一個確定的位置,其中各個數表示不同的含義,我們把這種有順序的兩個數a與b組成的數對,叫做有序數對,記作(a,b)

          利用有序數對,可以很準確地表示出一個位置。

          1.在教室里,根據座位圖,確定數學課代表的位置

          2.教材40頁練習

          三.方法歸類

          常見的確定平面上的點位置常用的方法

         。1)以某一點為原點(0,0)將平面分成若干個小正方形的方格,利用點所在的行和列的位置來確定點的位置。

          (2)以某一點為觀察點,用方位角、目標到這個點的距離這兩個數來確定目標所在的位置。

          1.如圖,A點為原點(0,0),則B點記為(3,1)

          2.如圖,以燈塔A為觀測點,小島B在燈塔A北偏東45,距燈塔3km 處。

          例2 如圖是某次海戰(zhàn)中敵我雙方艦艇對峙示意圖,對我方艦艇來說:

          (1)北偏東方向上有哪些目標?要想確定敵艦B的位置,還需要什么數據?

         。2)距我方潛艇圖上距離為1cm處的敵艦有哪幾艘?

          (3)要確定每艘敵艦的位置,各需要幾個數據?

          [鞏固練習]

          1. 如圖是某城市市區(qū)的一部分示意圖,對市政府來說:

          北偏東60的.方向有哪些單位?要想確定單位的位置。還需要哪些數據?火車站與學校分別位于市政府的什么方向,怎樣確定他們的位置?

          結合實際問題歸納方法

          學生嘗試描述位置

          2. 如圖,馬所處的位置為(2,3).

         。1) 你能表示出象的位置嗎?

         。2) 寫出馬的下一步可以到達的位置。

          [小結]

          1. 為什么要用有序數對表示點的位置,沒有順序可以嗎?

          2. 幾種常用的表示點位置的方法.

          [作業(yè)]

          必做題:教科書44頁:1題

        七年級數學教案12

          平行線的判定(1)

          課型:新課: 備課人:韓賀敏 審核人:霍紅超

          學習目標

          1.經歷觀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動,進一步發(fā)展推理能力和有條理表達能力.

          2.掌握直線平行的條件,領悟歸納和轉化的數學思想

          學習重難點:探索并掌握直線平行的條件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

          一、探索直線平行的條件

          平行線的判定方法1:

          二、練一練1、判斷題

          1.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內錯角也相等.( )

          2.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內錯角互補,那么同旁內角相等.( )

          2、填空1.如圖1,如果∠3=∠7,或______,那么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如果∠5=∠3,或筆________,那么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 如果∠2+ ∠5= ______ 或者_______,那么a∥b,理由是__________.

          (2)

          (3)

          2.如圖2,若∠2=∠6,則______∥_______,如果∠3+∠4+∠5+∠6=180°, 那么____∥_______,如果∠9=_____,那么AD∥BC;如果∠9=_____,那么AB∥CD.

          三、選擇題

          1.如圖3所示,下列條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 )

          A.AB∥EF,CD∥EF B.∠5=∠A; C.∠ABC+∠BCD=180° D.∠2=∠3

          2.右圖,由圖和已知條件,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由∠1=∠6,得AB∥FG;

          B.由∠1+∠2=∠6+∠7,得CE∥EI

          C.由∠1+∠2+∠3+∠5=180°,得CE∥FI;

          D.由∠5=∠4,得AB∥FG

          四、已知直線a、b被直線c所截,且∠1+∠2=180°,試判斷直線a、b的.位置關系,并說明理由.

          五、作業(yè)課本15頁-16頁練習的1、2、3、

          5.2.2平行線的判定(2)

          課型:新課: 備課人:韓賀敏 審核人:霍紅超

          學習目標

          1.經歷觀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動,進一步發(fā)展空

          間觀念,推理能力和有條理表達能力.

          毛2.分析題意說理過程,能靈活地選用直線平行的方法進行說理.

          學習重點:直線平行的條件的應用.

          學習難點:選取適當判定直線平行的方法進行說理是重點也是難點.

          一、學習過程

          平行線的判定方法有幾種?分別是什么?

          二.鞏固練習:

          1.如圖2,若∠2=∠6,則______∥_______,如果∠3+∠4+∠5+∠6=180°, 那么____∥_______,如果∠9=_____,那么AD∥BC;如果∠9=_____,那么AB∥CD.

          (第1題) (第2題)

          2.如圖,一個合格的變形管道ABCD需要AB邊與CD邊平行,若一個拐角∠ABC=72°,則另一個拐角∠BCD=_______時,這個管道符合要求.

          二、選擇題.

          1.如圖,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因為∠1=∠4,所以DE∥AB

          B.因為∠2=∠3,所以AB∥EC

          C.因為∠5=∠A,所以AB∥DE

          D.因為∠ADE+∠BED=180°,所以AD∥BE

          2.如圖,直線AB、CD被直線EF所截,使∠1=∠2≠90°,則( )

          A.∠2=∠4 B.∠1=∠4 C.∠2=∠3 D.∠3=∠4

          三、解答題.

          1.你能用一張不規(guī)則的紙(比如,如圖1所示的四邊形的紙)折出兩條平行的直線嗎?與同伴說說你的折法.

          2.已知,如圖2,點B在AC上,BD⊥BE,∠1+∠C=90°,問射線CF與BD平行嗎?試用兩種方法說明理由.

        七年級數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經歷對圖形進行觀察、分析、欣賞和動手操作、畫圖過程,掌握有關畫圖的操作技能,發(fā)展初步審美能力,增強對圖形欣賞的意識。

          2、能按要求把所給出的圖形補成以某直線為軸的軸對稱圖形,能依據圖形的軸對稱關系設計軸對稱圖形。

          教學重點:本節(jié)課重點是掌握已知對稱軸l和一個點,要畫出點a關于l的軸對稱點的畫法,在此基礎上掌握有關軸對稱圖形畫圖的操作技能,并能利用圖形之間的軸對稱關系來設計軸對稱圖形,掌握有關畫圖的技能及設計軸對稱圖形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

          教學方法:動手實踐、討論。

          教學工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先復習軸對稱圖形的定義,以及軸對稱的`相關的性質:

          1.如果一個圖形沿一條直線折疊后,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互相________,那么這個圖形叫做________________,這條直線叫做_____________

          2.軸對稱的三個重要性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提出問題:

          二、探索練習:

          1. 提出問題:

          如圖:給出了一個圖案的一半,其中的虛線是這個圖案的對稱軸。

          你能畫出這個圖案的另一半嗎?

          吸引學生讓學生有一種解決難點的想法。

          2.分析問題:

          分析圖案:這個圖案是由重要六個點構成的,要將這個圖案的另一半畫出來,根據軸對稱的性質只要畫出這個圖案中六個點的對應點即可

          問題轉化成:已知對稱軸和一個點a,要畫出點a關于l的對應點 ,可采用如下方法:

          在學生掌握已知一個點畫對應點的基礎上,解決上述給出的問題,使學生有一條較明確的思路。

          三、對所學內容進行鞏固練習:

          1. 如圖,直線l是一個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畫出這個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2. 試畫出與線段ab關于直線l的線段

          3.如圖,已知 直線mn,畫出以mn為對稱軸 的軸對稱圖形

          小 結: 本節(jié)課學習了已知對稱軸l和一個點如何畫出它的對應點,以及如何補全圖形,并利用軸對稱的性質知道如何設計軸對稱圖形。

          教學后記:學生對這節(jié)課的內容掌握比較好,但對于利用軸對稱的性質來設計圖形覺得難度比較大。因本節(jié)課內容較有趣,許多學生上課積極性較高

        七年級數學教案14

          第一章教學評價指導

          一、總體設計思路:

          1、通過觀察現實生活中的物體,認識基本幾何體及點、線、面。

          2、通過展開與折疊活動,認識棱柱的基本性質。

          3、通過展開與折疊、切與截、從不同方向看等數學實踐活動,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4、通過平面圖形與空間幾何體相互轉換的活動過程中,建立空間觀念,發(fā)展幾何直覺。

          5、由空間到平面,認識常見的平面圖形.

          ——觀察、操作、描述、想象、推理、交流.

          二、總體教學建議:

          1、充分挖掘圖形的現實模型,鼓勵學生從現實世界中“發(fā)現”圖形.

          2、充分讓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積累有關圖形的經驗和數學活動經驗,發(fā)展空間觀念。

          其中動手操作是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在學生學習開紿階段,它可能幫助學生認識圖形,發(fā)展空間觀念,以后,它可以用來驗證學生對圖形的空間想象。因此,學習之初,教師要鼓勵學生先動手、后思考,以后,則鼓勵學生先想象,再動手。

          3、教學中應有意識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要,發(fā)展學生的個性。

          如開展正方體表面展開、棱柱模型制作等教學。

          幾點說明:

          1、為什么安排展開與折疊、切與截、從不同方向看等那么多實踐活動,目的是什么?

          2、教學中要處理好動手操作和思考想象的關系?

          3、生活中的立體圖形性質的認識過程

          用自己語言充分地描述----點、線、面之間的關系-----通過操作歸納出比較準確的數學語言-------更好地想象圖形。

          4、展開與折疊的目的與處理(想和做的關系:先做后想----先想后做)

          三、總體評價建議

          1、關注學生在展開與折疊、切截、從不同方向看等數學活動中空間觀念的發(fā)展。

          2、關注學生是否能正確認識現實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柱、錐、球的實物模型。

          3、關注學生在觀察、操作、想象等數學活動中的主動參與的程度以及是否愿意與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

          4、要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的數學學習成長記錄袋,讓他們反思自己的數學學習情況和成長的歷程。

          四、每一節(jié)的教學目標、重難點、教學建議與評價方法

          第一節(jié):生活中的立體圖形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經歷從現實世界中抽象出幾何圖形的過程,感受圖形世界的豐富多彩。

          2.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圓柱、圓錐、正方體、長方體、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它們的某些特征。

          3.了解圓柱與圓錐、棱柱與圓柱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重點:圖形的識別。

          難點:圖形的分類。

          教學建議:

          1.多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些情境,使學生于這些情景中認識棱柱、棱錐、圓錐、球等幾何體,學會從復雜的組合圖形中把這些圖形分離出來,或者讓學生辨認復雜圖形是由哪些基本圖形組合而成的;

          2.這里對圖形的認識是初步的,不必給予精確定義。

          評價建議:

          1. 過程性:關注學生從現實世界中抽象出圖形的過程,關注學生能否從現實世界中發(fā)現圖形;

          2.知識性:正確辨認圓柱、圓錐、正方體、長方體、棱柱和球這些幾何體,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它們的特征。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大量的實例, 豐富對點、線、面的認識;

          2.體會點、線、面之間的關系。

          3.會識別平面和曲面、直線和曲線;

          4.了解“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的現象。

          重點:點、線、面的認識。

          難點:用運動的觀點描述它們的形成過程。

          教學建議:

          1.幾何中的點只有位置,沒有大小。當我們把日常生活總的某個物體看作點時,我們只是強調其位置,而忽略了它們的大小。對于線、面亦是如此。在教學時可以通過P5頁下面一幅圖說說這方面的思想,讓學生領會即可;

          2.點、線、面間的關系,書上從靜止和運動兩個方面來說明的,可讓學生多舉一些生活中的實例加以說明。

          評價建議:

          1.過程性:關注并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通過自己的主動思考,體會點、線、面是構成圖形的基本元素。

          2.知識性:從靜態(tài)和動態(tài)兩個角度了解點、線、面的關系,會識別平面和曲面,直線和曲線。

          第二節(jié):展開與折疊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經歷折疊、模型制作等活動, 發(fā)展空間觀念, 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2.在操作活動中認識棱柱的某些特性;

          3.了解(直)棱柱的側面展開圖, 能根據展開圖判斷和制作簡單的立體模型。

          重點:通過活動認識歸納出棱柱的基本性質, 并能感受到研究空間問題的

          思維方法

          難點:正確判斷哪些平面圖形可折疊為棱柱

          教學建議:

          1.做一做是了解棱柱特性的一個重要手段,教學時應讓學生動手折疊;

          2.建議先讓學生觀察折疊好的棱柱,說一說棱柱有哪些特點,再根據書上的問題串歸納;

          3.想一想應讓學生先猜想說明理由后再操作確認;

          4.棱柱、直棱柱、正棱柱這三個概念不必向學生說明,教師敘述時注意不能混為一談。

          評價建議:

          1.過程性:關注學生在做一做中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在觀察、想象、歸 納等活動中合作交流意識的形成。

          2.知識性:了解棱柱的有關概念以及基本特性,能應用棱柱的基本特性解決圖形折疊的某些問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關系,會把正方體的表面展開為平面圖形,進而會把棱柱表面展開成平面圖形;

          2.了解圓柱、圓錐的側面展開圖,能根據展開圖判斷立體模型;

          3.通過展開與折疊實踐操作,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在平面圖形與空間幾何體表面轉換的過程中,初步建立空間觀念,發(fā)展幾何直覺。

          重點:會把正方體表面展開成平面圖形。

          難點:按照預定的形狀把正方體展開成平面圖形。

          教學建議:

          1.對棱柱的各種展開方式不必求全;

          2.注重對圖形的辨別,不必側重于十一種平面展開圖的分類。

          評價建議:

          1.過程性:關注學生在正方體表面展開活動中空間觀念的發(fā)展,鼓勵學生制作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圓錐等幾何體的模型。

          2.知識性:能把正方體表面展開成平面圖形,了解圓柱、圓錐的側面展開圖。

          第三節(jié):截一個幾何體

          教學目標:

          1.通過經歷對幾何體切截的實踐過程,讓學生體驗面與體之間的轉換,探索截面形狀與切截方向之間的聯系;

          2.于面與體的轉換中豐富幾何直覺和數學活動經驗,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動手實踐、勇于發(fā)現、合作交流的意識。

          重點:理解截面的含義。

          難點:根據所給的條件做出它的截面。

          教學建議:

          1.由于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識圖能力不強,講截面問題時,必須充分運用實物和動手實驗;

          2.由于截面形狀與截面的位置密切相關,教學時必須把截面的位置交代清楚。

          評價建議:

          1.過程性:注重學生在對幾何體的切截過程中空間觀念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2.知識性:了解截面的意義以及截面的形狀是由幾何體的形狀與截面的位置決定的。

          第四節(jié):從不同的方向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生經歷從不同方向觀察幾何物體的活動過程,初步體會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物體可能看到不一樣的結果,發(fā)展空間觀念,能與他人的交流過程中,合理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

          2.能識別簡單物體的三視圖,體會物體三視圖的合理性;

          3.會由實物畫立方體及其簡單組合的三視圖;

          4.滲透圖形的二維空間與三維空間的轉換。

          重點:體會從不同方向看同一物體可能看到不同的結果。

          難點: 能畫立方體及其簡單組合的三視圖。

          教學建議:

          1.創(chuàng)設豐富的情境,讓學生于觀察、交流中體會不同方向看某個(或某組)物體時看到的圖像可能是不同的;

          2.由于學生想象能力薄弱,建議多利用實物模型幫助學生認識三視圖。

          評價建議:

          1.過程性:注重學生通過觀察等活動自己認識到同一物體從不同方向看可能看到不同的圖形。關注學生用語言清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的培養(yǎng)。

          2. 知識性:認識到從不同的方向觀察同一物體時,能看到的圖形往往是不同的。正確認識三視圖的意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畫由正方體組成的較復雜圖形的各視圖;

          2.能根據正方體所搭的幾何體的俯視圖, 畫出相應幾何體的主視圖和左視圖;

          3.會根據(由正方體組成的)物體的三視圖去辨認該物體的形狀。

          重點:根據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相象出實物圖形。

          難點:確定組合體中小立方塊的個數。

          教學建議:

          1.做一做部分建議按先擺、再看、后畫的方式進行處理;

          2.例1建議先讓學生猜想,再通過擺一擺驗證,最后歸納一般方法。

          評價建議:

          1.過程性:關注學生在畫三視圖過程中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在觀察、想象、交流等活動中的主動參與程度。

          2.知識性:會畫由立方塊組成的簡單幾何體的三視圖,能根據俯視圖正確畫出主視圖和左視圖。

          第五節(jié):生活中的平面圖形

          教學目標:

          1.經歷從現實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圖形的過程,感受圖形世界的豐富多彩;

          2.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多邊形、扇形,了解圓與扇形的關系;

          3.通過對多邊形的分割,感受把復雜圖形轉化為簡單圖形的方法;

          4.在豐富的活動中發(fā)現有條理的思考。

          重點:多邊形、弧、扇形的概念。

          難點:把復雜圖形轉化為簡單圖形的方法。

        七年級數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從簡單的轉盤游戲開始,使學生在生活經驗和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體驗不確定事件的特點及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

          教學思考

          能用實驗對數學猜想做出檢驗,從而增加猜想的可信度。 解決問題

          在轉盤游戲過程中,經歷猜測結果,實驗驗證,分析試驗結果等數學活動,增加數學活動經驗。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合作與交流過程中,體驗小組合作更有利于探究數學知識,敢于發(fā)表自己觀點,提高個人認識。

          教學重點難點:

          在實驗中,體會不確定事件的特點及事件發(fā)生可能性大小;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認真參與課堂設計中的實驗,真正在實驗中獲得知識上的認識。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切入標題

          同學們,商場經常利用轉盤游戲進行抽獎,你認為顧客們的中獎可能性有多大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探究一下有關轉盤游戲的問題。 新課探究

          請同學們猜測,當我自由轉動轉盤時,指針會落在什么顏域呢?

          請各小組分別派一名代表,看哪組能轉出紅色。

          結果,8小組有6組轉出了紅色。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

          因為,在這個轉盤中,紅域的面積大,白域的面積小,因此,當轉盤停上轉動時,指針落到紅域的可能性大。

          大家同意這種看法嗎?下面我們親自動手感受一下。

          學生按照題目要求進行實驗。

          請各組組長把你組的實驗數據匯報一下(教師把數據填寫在表格里) 實驗結果:六個小組每組實驗16次,全班共實驗96次,指針落在紅域的次數分別如下9,6,10,5,8,12。共計50次。

          請同學們對我們的實驗結果進行分析交流,談談你在試驗中有哪些心得。

          根據觀察,轉盤上紅域的面積為總面積的一半,指針落在紅域的.可能性也應該是一半。通過對我們全班的實驗結果分析,指針落在紅域的比例是50∶96,結果接近百分之五十。

          在小組內實驗結果不明顯,實驗次數越多越能說明問題。

          通過實驗,我們確定感受到,轉盤游戲中各區(qū)域的面積的可能性大小與指針落在什么區(qū)域的可能性大小有直接關系。以后在生活中再遇到轉盤游戲問題可要想想今天的實驗結論。

          游戲與交流

          下面我們利用轉盤做一下數學游戲(出示幻燈片),學生按教學設計中要求進行游戲,教師巡回指導。

          每組每人游戲一次,全班共游戲48次。其游戲結果是,平均數增大1的,共35次,平均數減小1的,共13次。

          請同學們對下列問題進行交流(幻燈片出示教材206頁4個問題)。 這個轉盤轉到“平均數增大1”區(qū)域的可能性大,從面積大小就可以看出。

          如果平均數增大1,我是在卡片上增加一個數,這個數等于卡片上數字的個數加1,如果是平均數減小1,我就在每個數上都減去1。

          同學們說出很多種方法,不一一列舉。

          “平均數增大1”的次數占總次數的百分之七十三,“平均數減小1”占百分之二十七。

          如果將這個實驗繼續(xù)做下去,卡片上所有數的平均數會增大。

          同學們說的都很好,課后能不能自己也利用轉盤設計一個新的游戲,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課下與我交流。

          以下過程同教學設計,略去。

          隨堂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206頁習題。

          課時小結

          學生可從各個方面加以小結。 布置作業(yè)

          仿照課堂游戲,自編一個新的游戲。 能否利用撲克牌設計本節(jié)轉盤游戲。

        【七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七年級數學教案07-22

        七年級人教版數學教案11-04

        《數軸》七年級數學教案07-22

        七年級下期數學教案08-27

        上海七年級冊數學教案07-30

        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0-15

        七年級數學教案數軸12-29

        七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3-16

        初中七年級數學教案11-28

        七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4-18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