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2-11-12 11:41:02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精選15篇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有余數(shù)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試商的方法,懂得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學會用豎式計算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商也是一位數(shù)的有余數(shù)的除法。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概括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知

          1.參觀數(shù)學學校,提出分7個桃,每盤放3個,能放幾盤還剩幾個的問題。

          老師動畫演示分的結果,學生說答案并寫出算式。

          7/3=2(盤)1(個)

          2.提出分17個蘋果的問題,每盤放3個,能放幾盤還剩幾個的問題。

          老師動畫演示分的結果,學生說答案并寫出算式。

          17/3=5(盤)2(個)

          3.80個梨,每盤放3個,能放幾盤還剩幾個的問題,使學生感受具體操作過程太煩瑣,產生探索計算方法的需求。

          老師動畫演示分的過程,分到6盤時,問學生分完了沒有,從而使學生感知到用分的方法計算有余數(shù)除法很麻煩。

          4.板書課題:有余數(shù)除法的計算。

          二、以舊促新、探究新知

          1.教學例題。

         、呕氐嚼}:有7個桃,每盤放3個,放了( )盤,還剩( )個?

          ⑵提問:怎樣列算式?

         、菍W生嘗試用豎式計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

         、冉涣鞣答佅旅娴膯栴}:

          ① 怎么想到商是2?

         、 豎式里的6、1怎么得來的?

          ③ 出示學生的錯誤寫法,讓學生改正。

         、 為什么不商1呢?如果商1,還剩幾個?行嗎?

          ⑸小結:今后計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可以用豎式計算。在計算時關鍵要看被除數(shù)里最多有幾個這樣的除數(shù)。

          2.教學試一試。

          數(shù)學學校布置教室:老師有18個氣球,平均分給5個同學,每人分幾個,還剩幾個?

          讓學生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旁鯓恿惺?

         、朴脛倢W到的試商方法獨立計算。學生嘗試計算。學生做完之后,互相交流。

          ⑶展示學生的豎式,相互評價,并交流如何試商。

          你是怎么想到商是5的?

          3.探索余數(shù)比除數(shù)小的規(guī)律。

          ⑴比較例題和試一試中每道題里余數(shù)和除數(shù)的大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先找到每題中的商和余數(shù),讓學生說一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把余數(shù)和除數(shù)進行比較,你能用一句話說一說你的發(fā)現(xiàn)嗎?

          ⑵為什么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咳绻鄶(shù)和除數(shù)相等或者余數(shù)比除數(shù)大了,說明了什么?

          學生小組交流后全班交流。使學生體會到,如果余數(shù)大,就還可以再分。

         、窃谝坏莱龜(shù)算式中,如果除數(shù)是4,余數(shù)有可能是幾?如果余數(shù)是4,除數(shù)可能是幾?

          小結:計算有余數(shù)除法,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

          三、組織練習、實踐應用

          走進數(shù)學學校:完成想想做做第2、3題。

          學生先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每組做兩題。

          學生做完之后,老師出示答案,學生核對,并說說是怎么想到商幾?

          比較上下兩行題目,發(fā)現(xiàn)有什么區(qū)別?

          出示想想做做第3題

          列出算式,并用豎式計算。

          四、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1、參觀數(shù)學學校的過程中,你有什么收獲?

          2、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數(shù)學學校有位小朋友叫林林,50個果凍平均分給9個好朋友,每個小朋友分6個。夠不夠?為什么?還差幾個?50個小朋友可以分幾個?還剩幾個?剩下的分給2個小弟弟,每人分幾個/。還剩幾個?學生口答

          播放阿凡提的故事

          25張牌,每次最多拿3張,最少拿1張。誰拿到最后一張為輸。

          讓學生回去思考這是為什么?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2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推廣角的概念、引入大于角和負角;

         。2)理解并掌握正角、負角、零角的定義;

         。3)理解任意角以及象限角的概念;

         。4)掌握所有與角終邊相同的角(包括角)的表示方法;

         。5)樹立運動變化觀點,深刻理解推廣后的角的概念;

         。6)揭示知識背景,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7)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激發(fā)學生分析、探求的學習態(tài)度,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轉體,逆(順)時針旋轉”,角有大于角、零角和旋轉方向不同所形成的角等,引入正角、負角和零角的概念;角的概念得到推廣以后,將角放入平面直角坐標系,引入象限角、非象限角的概念及象限角的判定方法;列出幾個終邊相同的角,畫出終邊所在的位置,找出它們的關系,探索具有相同終邊的角的表示;講解例題,總結方法,鞏固練習。

          3、情態(tài)與價值:

          通過本節(jié)的學習,使同學們對角的概念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即有正角、負角和零角之分。角的概念推廣以后,知道角之間的關系。理解掌握終邊相同角的表示方法,學會運用運動變化的觀點認識事物。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正角、負角和零角的定義,掌握終邊相同角的表示法。

          難點:終邊相同的角的表示。

          教學工具

          投影儀等。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

          思考:你的手表慢了5分鐘,你是怎樣將它校準的?假如你的手表快了1。25小時,你應當如何將它校準?當時間校準以后,分針轉了多少度?

          我們發(fā)現(xiàn),校正過程中分針需要正向或反向旋轉,有時轉不到一周,有時轉一周以上,這就是說角已不僅僅局限于之間,這正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主要內容——任意角。

          【探究新知】

          1、初中時,我們已學習了角的概念,它是如何定義的呢?

          [展示投影]角可以看成平面內一條射線繞著端點從一個位置旋轉到另一個位置所成的圖形。如圖1.1—1,一條射線由原來的位置,繞著它的端點o按逆時針方向旋轉到終止位置OB,就形成角a。旋轉開始時的射線叫做角的始邊,OB叫終邊,射線的端點o叫做叫a的頂點。

          2、如上述情境中所說的校準時鐘問題以及在體操比賽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術語:“轉體”(即轉體2周),“轉體”(即轉體3周)等,都是遇到大于的角以及按不同方向旋轉而成的角。同學們思考一下:能否再舉出幾個現(xiàn)實生活中“大于的角或按不同方向旋轉而成的角”的例子,這些說明了什么問題?又該如何區(qū)分和表示這些角呢?

          [展示課件]如自行車車輪、螺絲扳手等按不同方向旋轉時成不同的角,這些都說明了我們研究推廣角概念的必要性。為了區(qū)別起見,我們規(guī)定:按逆時針方向旋轉所形成的角叫正角(positiveangle),按順時針方向旋轉所形成的角叫負角(negativeangle)。如果一條射線沒有做任何旋轉,我們稱它形成了一個零角(zeroangle)。

          3、學習小結:

         。1)你知道角是如何推廣的嗎?

         。2)象限角是如何定義的呢?

         。3)你熟練掌握具有相同終邊角的表示了嗎?會寫終邊落在x軸、y軸、直線上的角的集合。

          課后習題

          作業(yè):

          1、習題1.1A組第1,2,3題。

          2。多舉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大于的角和負角”的例子,熟練掌握他們的表示,

          進一步理解具有相同終邊的角的特點。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3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課本二年級數(shù)學第一學期第41-42頁。

          【教學目標】

          1.經歷條形統(tǒng)計圖的形成過程,初步認識1刻度表示1或2個單位的條形統(tǒng)計圖。

          2.能根據(jù)條形統(tǒng)計圖回答簡單的問題,會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簡單的統(tǒng)計分析。

          3.在具體情境中積累收集、解讀數(shù)據(jù)的經驗,在和同伴合作交流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簡單的條形統(tǒng)計圖。

          【教學難點】會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簡單的統(tǒng)計分析。

          【教學過程

          一、統(tǒng)計分類——展現(xiàn)條形統(tǒng)計圖的形成過程

          1.情景引入,統(tǒng)計分類:學校食堂打算重新粉刷一下墻壁,現(xiàn)在有三種備選方案,綠色、藍色和黃色。小朋友們喜歡什么顏色呢?

          2.經歷條形統(tǒng)計圖的形成過程,并形成示范性板書。

          【設計意圖】初步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了解條形統(tǒng)計圖的基本結構。

          【評價關注點】學生具有認真傾聽、積極思考的學習習慣。

          3.對比統(tǒng)計表與統(tǒng)計圖的價值。

          搶答1:第2組喜歡哪種顏色的人數(shù)最多?怎么看出來的?

          搶答2:第2組喜歡三種顏色的一共有多少人?怎么知道的?

          【設計意圖】在對比中讓學生理解統(tǒng)計表與統(tǒng)計圖各自的價值:統(tǒng)計表便于計算,統(tǒng)計圖便于觀察數(shù)量的多少。

          【評價關注點】學生能說出觀察指向。

          4.根據(jù)條形統(tǒng)計圖口答。

          統(tǒng)計了什么內容?

          統(tǒng)計了哪些項目?

          1格表示多少?

          雨天比陰天多幾天?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掌握讀圖的一般步驟“先看標題,知道統(tǒng)計主題;再看橫軸,了解統(tǒng)計項目;然后根據(jù)直條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評價關注點】學生能正確回答。

          二、深化理解——突破1格表示2的教學難點

          1.情景引入:除了粉刷墻壁,食堂還打算在墻壁上畫一些同學們喜歡吃的水果。分別出示兩張條形統(tǒng)計圖,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2.探討問題:

          1)最愛吃哪種水果的人最多?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認識到:在刻度不同的條形統(tǒng)計圖中,直條高的數(shù)量不一定多。

          【評價關注點】學生知道“在1刻度代表2個單位的條形統(tǒng)計圖中,直條所表示的數(shù)量”。

          2)最愛吃桔子的有幾人?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認識到:即使是表示相同數(shù)量的直條,在不同的條形統(tǒng)計圖中高度也不一定相同。

          【評價關注點】學生知道“在1刻度代表2個單位的條形統(tǒng)計圖中,奇數(shù)數(shù)量的表示方法”。

          3)最愛吃菠蘿的有幾人?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樣本”概念有初步的感知,感受“我們班沒人最愛吃菠蘿”不能代表“所有人都不愛吃菠蘿”。

          【評價關注點】學生知道“0值數(shù)據(jù)在條形統(tǒng)計圖中的表示方法”。

          三、鞏固提高——揭示統(tǒng)計的真實價值

          1.情景引入:不僅學校食堂的墻壁要改造,圖書館也打算為我班的圖書角新購一批圖書,讓我們來聽聽圖書館老師在說什么?

          2.信息技術支持,互動交流。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科技在統(tǒng)計過程中的優(yōu)勢,在和同伴合作交流中積累讀圖的經驗,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評價關注點】學生能夠結合條形統(tǒng)計圖,給出合理的建議。

          四、全課總結——知識回顧、總結評價

          五、板書設計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2.根據(jù)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厘米.

          3.通過合作,學生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長度的物體,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1米的實際長度.

          教學難點

          用米尺較準確地量較長物體的長度.

          學具和教具

          投影片、1米長的卷尺、皮尺或折尺.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問: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都學會了什么知識?( 1.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長度單位厘米.2.厘米是個長度單位,它可以用來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3.我們還學會了以厘米做單位畫線段的方法.)

          2.師:請大家用手比一比,1厘米大約有多長?

          新授

          1.認識米

          導入談話:看來,大家厘米的知識掌握的都不錯,老師這有一道小難題.誰愿意到黑板前面來解決這個問題?

          拋出問題(老師事先給學生準備好一把量程為12厘米的刻度尺)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568 bgColor=#ffffff

          A.請你用老師提供的尺子來測量黑板的長度。并把測量結果告訴大家。

          B.在測量時,你有什么問題,或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

          (3)學生提問題.(如A:這把尺子也太短了,量這么長的黑板太費勁.B:有沒有比厘米長一些的單位.)

          (4) 師:誰能回答這個同學提出的問題?s

          (5) 師:量比較長的物體或者距離,如操場的兩邊相距多遠,通常用米作單位.(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學習認識米、用米量.補充:米可以用字母m來表示.

         。6)出示米尺,觀察米尺有什么特點.(米尺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為單位的)

         。7)讓學生拿著自己帶來的1米長的卷尺到講臺前來和教師的1米直尺比一比,體驗不同的尺子上1米的長度是相同的(在這里誤差可以忽略不計).

          2.用米量

         。1)實際體驗.請同學們互相用自己帶來的卷尺量一量,把兩臂伸開,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2)再次體驗.兩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從地面到身體的什么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

         。3)以小組為單位,量出1米,2米給大家看.

          3.教學厘米和米之間的關系

          (1)初步質疑.

          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厘米的認識,同學們用兩個手指比一下,1厘米有多長呢?教師在黑板上1米長的線段的上面畫出1厘米.

          師:1米有多長呢?同學們可以用兩手比一下.

          師:那么米和厘米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2)教師出示一把木制米尺,這是一把米尺,它的長度正好是1米.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

         。3)請同學們看看自己的卷尺,1米里面是不是也有100厘米呢?

         。4)教師在黑板1米長的線段上,以10厘米為單位,分成10份,再次問:誰來說說,1 米等于多少厘米?(板書:1米=100厘米)

         。5)教師出示卷尺.說:量比較長的距離,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體的長度時,一定要從物體的一頭開始,尺子要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這樣才能量出準確的長度.

          鞏固練習

          1.選擇合適的單位.

          我們的教室長6( ),黑板長2( ).

          小明身高124( ),課桌高90( ).

          2.操作性練習.

         。1)兩人互相量身高,是____米____厘米.

         。2)分小組合作測量,4個人用1米長的卷尺,合作量教室里感興趣的較長物體的長度,測量后進行匯報,交流.(如:教室前后黑板的長;教室地面的長、寬,四周墻壁的長等.)

          四、歸納質疑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都有些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認識米 用米量

          1厘米長的線段

          1米長的線段

          1米=100厘米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掌握兩步混合式題的計算順序,能夠正確進行計算,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靈活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概括能力。

          2、獨立完成,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重點

          掌握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正確進行計算。

          三、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四、教學過程

         。ㄒ唬蕚渚毩

          1、我們學習了兩步式題,你能把學過的兩步式題分成兩類嗎?怎樣分?小組討論。

          2、匯報、交流,總結分為含小括號和不含小括號的兩類,進而歸納兩步式題的計算順序。

         。ǘ┱n堂練習

          1、學生比賽完成練習一第1題,集體訂正。

          2、完成練習二第3題。

          先說一說,這些是什么樣的兩步式題?應按什么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獨立完成計算。

          小組訂正。

          3、趣味練習:小猴過河。(激發(fā)興趣)

          分析小猴過河遇到了哪些算式?應按什么順序進行計算?

          計時,集體比賽。

          找出獲勝者給予鼓勵。

          4、練習二第4、9題。

          學生解答問題。

          引導學生去掉中間問題變成一道完整的兩步式題,并列式解答。

          5、完成練習二第5、6、7題

          正確讀出算式。

          獨立計算。

          集體訂正。

          6、(帶x的第8題)

          你是怎么想的?

          預設:1、()-8=715-8=75×3=15

          2、 8+7=155×3=15

          7、思維訓練題(對思維比較活躍的學生根據(jù)他們完成作業(yè)的情況進行引導)

          (三)總結

          根據(jù)學生練習情況進行總結。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 知道鏡像對稱圖形的特點。

          2。 通過學生活動,正確體會鏡像對稱的相對性。

          3。 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

          教學重難點

          體會鏡像對稱的相對性。

          教學具準備

          鏡子、教科書第71頁的開放題、卡片

          教學過程

          一、玩一玩鏡子,創(chuàng)設情境

          1。小朋友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玩一玩鏡子,好嗎?(每人一面小鏡子)

          師:你在鏡子里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自己;我看到了書;我看到了黑板……

          師:這是怎么回事?

          二、引導探索,體驗鏡像對稱的特點

          1。 出示教科書第69頁的主題圖,請學生仔細觀察。

         。1)師:這幅圖畫中,怎么會出現(xiàn)兩棟房子、六只天鵝?怎么岸上有樹,水底也有樹?

         。2)生:下面的房子、天鵝、樹是水里的影子。

          師:(放大房子圖)水上的房子和水下的房子是相同的嗎?它們的方向怎樣?

          生:樣子相同,但方向相反。

          師:其實這也是數(shù)學知識,是一種鏡面對稱。(出示課題)

          2。 請學生用手中的鏡子做游戲。

          (1)發(fā)給學生只有半邊圖象的卡片,請他們想辦法猜出另半邊圖象是什么?(小組活動)

          小組匯報:用鏡子照;把卡片對折……

         。2)用鏡子照自己的臉并做各種面部表情,同時觀察鏡子里的你面部表情的變化。

         。3)出示教科書中第69頁的小朋友照鏡子圖(例3)

          師: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鏡子里面的小朋友又在干什么?

          3。師說:“小朋友們,讓我們來照照鏡子吧,好嗎?”出示三面穿衣鏡,請學生在鏡子面前表演各種動作,同時請學生說出鏡子里面的自己動作是怎樣的。(小組活動,教師參與其中。)

          生:我向前走一步,鏡子里的我也向前走一步。

          鏡子里的我左手拿筆,右手拿本子,鏡子外面的我左本子,右手拿筆。

          我往左走,走鏡子里的我往右走。

          學生任意做動作……

          三、運用拓展

          1。 判斷。哪個是你在鏡子里看到的樣子?圈出來。(教科書第71頁第5題)

          2。 找朋友。

          3。 思考題:第71頁第1題、2題。

          (1)看鏡子寫數(shù)

         。2)看鏡子寫時間

          四、小結評價

          師:看,照鏡子、水面倒影等等這些生活中的事就是數(shù)學知識,你知道了嗎?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7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觀察物體”第一課時(第67、70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到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

          2.通過學生活動,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背面觀察到的物體。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教、學具準備

          學生喜歡的玩具、小黑板等。

          教學過程

          一、用學生喜愛的游戲入手,創(chuàng)設情境

          1. 播放有多種動物叫聲的vcd,請學生猜一猜都有動物(如孔雀、恐龍、獅子等),同時問:“你是怎樣猜出這些可愛的動物的?”(學生回答說是根據(jù)動物的聲音。)

          2. 出示幾張動物卡片,遮住動物的一部分,又請學生是什么動物?

          3.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逐步撤掉遮住動物的紙片,問學生是怎樣猜出來的?

          4. 生:我看見大象的長鼻子;我看見老鼠的尾巴;我看見駱駝的駝峰……

          師:你們看見了動物的不同形狀,有正面的、側面的、后面的。那今天我們就玩一玩,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課題)

          二、引導探索,體驗不同位置觀察到的不同的物體形狀

          1. 師:請同學拿出汽車玩具放在桌面上,小組內的同學互相玩耍,并說出自己在座位上所看到的汽車的形狀。

          小組匯報:看到的是什么形狀?

          ××生:我看到的是它的車門和車輪;我看到的是它的車燈;我看到的是它的車尾。

          2. 畫學生看到的汽車形狀。師:咱們來一個畫畫比賽,看誰能把自己看到汽車的形狀簡單而又比較準確的畫出來。(小組活動)

          3. 展示圖畫。請每組小組長把本組的畫收集到一起,并貼在黑板上。

          師:請小朋友來介紹自己的畫,講講畫出來的形狀是在什么位置看到的?為什么汽車有這么多不同形狀?

          生:因為我是從側面看的;因為我是從正面看的;因為我是從后面看的……

          師:原來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汽車形狀也不同。

          4. 師:請學生交換位置,再觀察,說說自己在座位上所看到的汽車的形狀。

          ××生:我看到的是它的車門和車輪;我看到的是它的車燈;我看到的是它的車尾。(讓學生回原位。)

          5. 請學生拿出自己喜愛的玩具(每組一個)放在桌上,坐在現(xiàn)在的位置上觀察玩具的形狀并把它畫出來。(全班交流,介紹畫出來的形狀是在什么位置上看到的。)

          三、應用拓展

          1.找朋友。請小組每一個成員將自己的數(shù)學書合在一起,擺放在桌上,再請每一個同學從自己所在的位置介紹看到書的形狀。老師同時出示圖片請學生判斷。

          2.連線游戲。教科書第70頁第一題,請學生仔細觀察從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汽車形狀。

          四、小結評價

          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出示卡片)所以在我們的眼睛里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而這里面有我們許多數(shù)學的知識。因此我們更應該熱愛我們的生活。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8

          【課題名稱】

          《等差數(shù)列》的導入

          【授課年級】

          高中二年級

          【教學重點】

          理解等差數(shù)列的概念,能夠運用等差數(shù)列的定義判斷一個數(shù)列是否為等差數(shù)列。

          【教學難點】

          等差數(shù)列的性質、等差數(shù)列“等差”特點的理解,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投影儀

          【三維目標】

          ㈠知識目標:

          了解公差的概念,明確一個等差數(shù)列的限定條件,能根據(jù)定義判斷一個等差數(shù)列是否是一個等差數(shù)列;

          ㈡能力目標:

          通過尋找等差數(shù)列的共同特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以及歸納推理的能力;

          ㈢情感目標:

          通過對等差數(shù)列概念的歸納概括,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資料的能力。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師:上兩節(jié)課我們已經學習了數(shù)列的定義以及給出表示數(shù)列的幾種方法—列舉法、通項法,遞推公式、圖像法。這些方法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數(shù)列的特點。下面我們觀察以下的幾個數(shù)列的例子:

          (1)我們經常這樣數(shù)數(shù),從0開始,每個5個數(shù)可以得到數(shù)列:0,5,10,15,20,()

          (2)2000年,在澳大利亞悉尼舉行的奧運會上,女子舉重被正式列為比賽項目,該項目工設置了7個級別,其中較輕的4個級別體重組成的數(shù)列(單位:kg)為48,53,58,63,()試問第五個級別體重多少?

          (3)為了保證優(yōu)質魚類有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水庫管理員定期放水清庫以清除水庫中的雜魚。如果一個水庫的水位為18m,自然放水每天水位降低2.5m,最低降至5m。即可得到一個數(shù)列:18,15.5,13,10.5,8,(),則第六個數(shù)應為多少?

          (4)10072,10144,10216,(),10360

          請同學們回答以上的四個問題

          生:第一個數(shù)列的第6項為25,第二個數(shù)列的第5個數(shù)為68,第三個數(shù)列的第6個數(shù)為5.5,第四個數(shù)列的第4個數(shù)為10288。

          師:我來問一下,你是依據(jù)什么得到了這幾個數(shù)的呢?請以第二個數(shù)列為例說明一下。

          生:第二個數(shù)列的后一項總比前一項多5,依據(jù)這個規(guī)律我就得到了這個數(shù)列的第5個數(shù)為68.

          師:說的很好!同學們再仔細地觀察一下以上的四個數(shù)列,看看以上的四個數(shù)列是否有什么共同特征?請注意,是共同特征。

          生1:相鄰的兩項的`差都等于同一個常數(shù)。

          師:很好!那作差是否有順序?是否可以顛倒?

          生2:作差的順序是后項減去前項,不能顛倒!

          師:正如生1的總結,這四個數(shù)列有共同的特征: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都等于同一個常數(shù)(即等差)。我們叫這樣的數(shù)列為等差數(shù)列。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內容。

          推進新課

          等差數(shù)列的定義:一般地,如果一個數(shù)列從第2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都等于同一個常數(shù),那么這個數(shù)列就叫做等差數(shù)列,這個常數(shù)就叫做等差數(shù)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從剛才的分析,同學們應該注意公差d一定是由后項減前項。

          師:有哪個同學知道定義中的關鍵字是什么?

          生2:“從第二項起”和“同一個常數(shù)”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9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二年級學生經歷用不同方法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

         。2)在實踐操作活動中,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了解長度單位的形成過程。

          過程與方法

          通過二年級學生的觀察、探究等學習活動,讓二年級學生在親身經歷的創(chuàng)造活動中,建立起對長度單位的理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二年級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合二年級學生親身經歷不同測量工具的合用,體會測量方法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

          突破方法:通過自主探究學習突破重點。

          難點:

          培養(yǎng)二年級學生初步估測意識。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突破難點。

          教學準備:

          將二年級學生分成4—6人的合作學習小組。

          二年級學生準備:二年級學生尺、剪刀、寬1厘米的白紙條、1角的硬幣、回形針、小刀、棱長1厘米的小方木。

          教學過程

          課堂導語:同學們,比一比粉筆和回形針,哪個長,哪個短?粉筆和鉛筆哪個長,哪個短?

          一會說粉筆長,一會說粉筆短,這是為什么呢?這根粉筆到底有多長,有多短呢?大家想知道嗎?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統(tǒng)一長度單位。(板書課題)

          一、探究新知

         。1)提出問題。

          同學們,你知道我們的課桌有多長嗎?讓二年級學生討論,想辦法,小組交流。

          (2)匯報交流,分組活動。

          剛才同學們想了很多辦法,用1角的硬幣、手、三角形學具、方木塊等作為工具測量,下面就請同學們分成5人一組,和教師一起測量課桌的長度。

          測量過程中教師巡回指導。

         。3)小組交流。

          讓每個小組選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測量結果。顯然,同學們和教師的測量結果不同。

         。4)質疑問難。

          為什么我們測量的都是課桌的長度,量出的結果卻不一樣呢?為什么同學們一拃一拃地量,教師也一拃一拃地量,結果也不一樣呢?

          讓二年級學生充分發(fā)表看法,使他們逐漸明白因為選用的是不同的手作為測量標準,所以量出的結果不同。

          那么怎樣才能得到相同的結果呢?(用相同標準進行測量)讓全班同學選同一物品(如小刀或小方木)再一次測量課桌的長度,并匯報測得的結果。由此歸納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結果,應選用同樣的物品作標準進行測量。

         。5)活動延伸。

          ①用回形針測量數(shù)學課本的寬,用小刀測量一個文具盒的長。

          二年級學生測量后匯報測量結果。(數(shù)學課本的寬是5個回形針的長,文具盒的長是5個小刀的長)

          師:數(shù)學課本和文具盒不一樣長,為什么它們都用5表示?

          讓二年級學生分組討論,然后集體交流。

          ②歸納升華。

          同學們,數(shù)學課本的寬和文具盒的塔尖不一樣的,它們都用5表示是因為測量的標準不一樣。因此測量物體的長度必須用統(tǒng)一的標準。

          二、積累運用

          用手一拃一拃地量桌子的長、高及凳子的高,可以一次接一次地測量。

          三、總結提升

         。1)大家親自測量了很多物體的長度,在測量過程中,你們學會了什么?

          讓二年級學生自己總結本課所學內容。

         。2)歸納強調。

          在測量物體長度時,必須要用統(tǒng)一的標準去測量。

          板書設計

          一測量課桌的長。(分組活動,匯報交流)

          二用回形針測量數(shù)學課本的寬,用小刀測量文具盒的長。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的目標主要是讓二年級學生認識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就目標而言,二年級學生不難達到,但總體上感覺太匆忙。

          讓二年級學生在活動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活動課上,二年級學生學具的準備、課堂紀律的掌控都是需要考慮重視的問題。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知道乘法應用題的結構,初步學會根據(jù)乘法的含義解答求相同加數(shù)和的乘法應用題。

          2、理解數(shù)量關系,明白為什么用乘法計算。

          能力點: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初步的分析能力以及運用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德育點: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和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重點:

          初步學會根據(jù)乘法的含義解答求相同加數(shù)和的乘法應用題。

          教學難點:

          理解數(shù)量關系,明白為什么用乘法計算。

          教學模式:

          “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

          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森林中住著三只小象,他們三個是好朋友,經常在一起玩,小象決定蓋一座大房子三個好朋友一起住,這樣可以天天見面。于是他們去森林中運木頭,準備蓋房子?此麄兏傻枚嗥饎。(出示主題圖)

          二、自主探究:

          1、觀察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嗎?

          2、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哪些信息?

          板書:每個小象運兩根木頭,三只小象一共運幾根木頭?

          3、問:“每個小象運兩根”是什么意思?獨立解答,小組合作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求一共運幾根木頭,也就是求3個2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計算。

          算式是2×3=6(根)

          三、拓展運用:

          1、練習十二第1題。

          先教育學生“植樹造林保護環(huán)境”。然后認真觀察畫面,找出解決“一共澆多少棵樹?”所需的信息數(shù)據(jù),列式解答,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練習十二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說一說:題里說的是什么事,要求解決什么問題,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3、練習十二第3題。

          先了解每種商品的價錢,獨立解決提出的兩個問題。

          再提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

          4、59頁“做一做”。

          出示情境圖,學生自己尋找信息提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再獨立解答。

          6、開放題:森林餐廳每張桌子能坐4個人,還有5張空桌,有22位客人坐得下嗎?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11

          一、教學內容

          本單元主要教學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

          教材分五段安排教學內容:

          第一段,第69~72頁的例題、“試一試”、“想想做做”和練習九,教學整十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不進位的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筆算和口算;

          第二段,第73~80頁的例題、“想想做做”和練習十,教學倍的認識以及“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和“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簡單實際問題;

          第三段,第81~85頁的例題、“試一試”、“想想做做”和練習十一,教學需要進位的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以及用乘法和加(減)法兩步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

          第四段,第86~90頁的例題、“試一試”、“想想做做”和練習十二,教學需要連續(xù)進位的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以及用乘法和加(減)法兩步計算解決的另外一些實際問題;

          第五段,第91~93頁的復習,是本單元內容的與練習。

          二、教材的編寫特點和教學建議

          1、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探索整十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

          整十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是探索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計算方法的邏輯基礎。學生口算整十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方法歸納起來無外乎兩種:一是把整十數(shù)乘一位數(shù)轉化為連加來計算,二是把整十數(shù)乘一位數(shù)轉化為表內乘法。而后者本質上是改變計數(shù)單位進行的一種簡單推理。如,計算20×3時,先把20看作2個十,因為2個一乘3得6個一,所以2個十乘3乘6個十,也就是60。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通過交流引導學生用已有的知識解釋自己的算法,從而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2、引導學生利用現(xiàn)實情境中的數(shù)量關系,理解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基本筆算方法。

          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本質上是對乘法分配律的應用。但是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不可能邏輯地從乘法分配律推演出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解決這一教學矛盾惟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借助現(xiàn)實情境中的數(shù)量關系,引導學生在直觀水平上應用乘法分配律來解決新的計算問題。教學時,一般應遵循以下步驟引導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計算方法:第一,呈現(xiàn)實際問題,讓學生根據(jù)對實際問題的理解列出乘法算式。如,14×2。第二,鼓勵學生想辦法計算14×2的結果,并在學生自主探索算法的過程中適時啟發(fā)學生先算10×2,再算4×2,最后把兩次算出的積相加。

          第三,呈現(xiàn)如右的豎式(1),引導學生利用已有

          的計算經驗理解計算的過程。如,豎式中的“8”

          是哪兩個數(shù)相乘的積?為什么要寫在個位上?豎

          式中的“20”又是哪兩個數(shù)相乘的積?豎式中的

          “28”是怎樣算出來的?第四,介紹如右的豎式

         。2),通過討論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計算過程并

          初步掌握算法。

          3、通過豎式兩種寫法的比較,使學生理解并掌握需要進位的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

          需要進位的兩位數(shù)乘一位的筆算方法是學生學習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計算的難點。教學第81頁的例題時,可以先讓學生通過估算獲得乘積的大致范圍,或通過其他能夠理解的方法獲得計算結果。如,先算40×2=80,再算8×2=16,把80與16合起來是96。在此基礎上,

          呈現(xiàn)如右的兩個豎式,引導學生觀察、比較、

          思考:2乘8得16,右邊豎式中積的個位為什么

          只寫了6?2乘40得8個十,右邊豎式中積的十

          位為什么寫9?9可以用幾乘幾再加幾得到?從而使學生理解筆算的計算過程。第86頁例題的教學過程與上述例題的教學類似,重點也可放在豎式的兩種寫法的比較上。

          要啟發(fā)學生思考:3乘40得多少?120是多

          少個十?為什么計算結果中有14個十呢?14

          可以用幾乘幾再加幾得到?

          4、指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理解倍的含義,掌握“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以及“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等簡單實際問題的解法。有關倍的數(shù)量關系是小學數(shù)學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數(shù)量關系之一。教材在教學不進位的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計算之后,集中安排倍的認識以及相關的簡單實際問題。這樣安排的意圖主要有兩個:一是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乘法運算含義的理解;二是讓學生相對完整地掌握有關乘、除法的基本數(shù)量關系,拓寬用乘、除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范圍,并為接下來學習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打好基礎。教學時,要抓住三個關鍵環(huán)節(jié):第一,通過對兩個數(shù)量進行比較,引出倍的含義?梢韵茸寣W生利用已有知識對給出的兩個數(shù)量進行比較。在此基礎上,告訴學生:對兩個數(shù)量進行比較時,除了可以求它們的差,還可以求一個數(shù)量是另一個數(shù)量的幾倍。由此,結合畫圖或實物演示介紹倍的含義。第二,根據(jù)倍的含義,引導學生認識到:要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就是把其中的一個數(shù)看作1份,看另一個數(shù)中有這樣的幾份,也就是把一個數(shù)按指定的每份數(shù)進行平均分,所以用除法計算。第三,鼓勵學生根據(jù)對倍的含義的理解,探索并理解“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方法,并在交流中明確:要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就是求幾個幾相加的和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計算。

          5、引導學生借助生活經驗掌握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策略。從本單元開始,教材將教學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在已知信息的收集、選擇、組合方面,在合理確定解題思路方面,在靈活解答解題策略方面對學生都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加強對學生的指導,以使學生更好地適應新的挑戰(zhàn)。第一,要幫助學生弄清問題情境中的事理,以對事理的準確把握促進對數(shù)量關系的準確理解。第二,要啟發(fā)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信息。第三,要多讓學生說說從已有的信息中,還能想到些什么。第四,解答后要讓學生適當解釋每一步運算的實際意義。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12

          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三冊第45-46頁

          教學目標:

          1、a組學生能在經歷操作活動和觀察線段的過程,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線段的特征,會數(shù)線段的條數(shù),會畫線段。

          2、b組學生在a組學生的基礎上,能更進一層地認識到線段的由來,知道每兩點就能畫出一條線段,尤其是四個點能畫六條線段。

          3、c組學生在b組學生的基礎上,能更深層次地理解線段有長有短,并能通過折知道線段的長短。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線段的特征

          教學難點:

          線段的兩個端點

          教學過程:

          一、新授

          1、比較紅、黃短線的長

          師:①小朋友,你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根線,一根是彎的,一根是直的,你知道哪哪根線比較長?

         、谛∨笥岩庖娺@么多,誰說的才是對的呢?有什么辦法來比較出這兩根線的長短呢?

          生:把彎的拉直就好了。

          師:他的意見好不好?那老師就拈住這根線的兩頭,拉直了貼在黑板上,把黃線也貼在黑板上。

          現(xiàn)在兩根線都是直直的了,誰來說說哪根線更長呢?

          生:不能比較

          師:那有什么辦法讓我們一眼就看出哪根線長?

          這個辦法好不好?好,我們就把這兩根線的一頭對齊,現(xiàn)在你能比較出來嗎?

          對啊,紅色的線從這里開始(點一點),到這里結束,黃色的線從這里開始到這里結束了?到這里結束(點一點),所以黃色的線比紅色的線長。

          2、揭示線段概念

          象這樣直直的,有長有短的線,我們把它叫做線段。(板書:線段)齊讀線段

         。ㄖ钢)現(xiàn)在誰來說說哪條線段比較長,哪條線段比較短。

          3、直觀判斷

          師:(出示較長的線段)

          小朋友,老師這里還有一條綠色的線呢,你們看這是不是線段呢?為什么?怎樣可以讓它成為一條線段?

          師:這是不是線段?不管這些線段位置怎么變,但它們都是線段

          4、舉例得出線段表示法

          師:其實在我們的周圍許多物體的邊都可以看作是線段,看我們數(shù)學書封面的這條邊從這點開始直直的到這點結束也是一條線段,你能跟老師一樣也來找找看嗎?同桌一起找。

          學生舉例:注意讓學生用手摸摸找到線段,并比較一下長短,剛才我們找到的許多物體的邊都可以看成是線段,那這些線段都是一樣長嗎?

          師:看來線段不僅是直直的,而且有長有短。那象剛才同學們找到的很多物體的邊,比如課桌面的邊,窗戶的邊我們能把它拿下來象毛線一樣貼在黑板上嗎?

          所以我們畫線段來把它邊式出來:因為線段是直直的,所以要先畫一條直直的線,又因為線段有長有短,所以我們要在線段開始的地方點上一點,表示線段從這里開始。再在線段結束的地方點上一點,表示線段到這里結束。這兩點就叫做線段的兩個端點。

          5、畫線段

          師:老師剛才畫了一條線段,你能象老師一樣也畫一條嗎?畫線段除了要用到鉛筆,還要用到什么?為什么要用直尺?如果我們身邊沒有沒有帶直尺,那你還能利用其它工具來畫嗎?

          生練習畫線段

          展示:

          1、請你說說你利用什么工具來畫的?

          2、說說他畫得怎么樣?

          強調:

          一定要畫直,并且別忘記點上兩個端點。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初步比較角的大。荒鼙嬲J角和用尺子畫角。

          2、能力目標:通過讓學生觀察、操作分析、比較,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發(fā)展學生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意識,并培養(yǎng)學生初步學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3、情感目標:結合生活情景認識角,使學生感受角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并在探索角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認識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能用尺子畫角。

          【教學難點】讓學生通過直觀感知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教學用具】課件、布袋、球、圓柱、三角尺、紙條、活動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初步感知角同學們,我們來玩一個游戲,想玩嗎?這里有一個袋子,請你來摸一摸,猜一猜是什么?讓學生上前摸一摸,并說說判斷的依據(jù)。

          學生分別摸出了球、圓柱、三角板。

          過渡:同學們我們桌上都有三角板,把它舉起來。

          摸一摸它的角有什么感覺?(尖尖的、扎手)

          提問:課桌上還有其他的學習用品上面也有角嗎?請你找一找、摸一摸?(第一位小朋友指導摸)

          剛才我們小朋友摸感覺尖尖的,(指著角的邊說)那我們摸這個地方怎么樣?直直的預設:我摸到尖尖的地方,而且直直的。

          小結:我們摸到的角是尖尖的,角的兩邊是直直的。

          2.尋找生活中的角過渡:其實像這樣的角在身邊也有很多,平常你有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哪些角嗎?小結:如果你留心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角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生活中的角。(課件出示并請孩子欣賞生活中的角。)

          二、自主探索,初步認識角

          1.認識“角”的基本特征過渡:為了便于觀察和研究,老師把這些角從物體表面“描”下來(把三角板)按在黑板上,沿著其中的三個角分別描畫出來。

          思考:這么多的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它們都是尖尖的。

          提問:在哪里?上來指一指生上臺指,老師用紅筆點出來。

          講授:這個尖尖的位置我們把它叫做角的頂點。(板書:頂點)

          追問:除了頂點還有其他相同的地方嗎?生:都有兩條直直的線。

          講授:這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邊,角有幾條邊?(板書:邊)

          生:兩條邊今天我們認識了一個新朋友,它叫什么名字?——角,它向小朋友進行了一個自我介紹:我是一個小小角,一個頂點兩條邊。

          2.畫角認識了角,我們來畫角。

          提問:畫角需要什么工具?指導:請跟隨老師的手來看看畫角的過程:先畫頂點(板書:頂點),再用尺子從這個點開始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邊(板書:邊),最后畫一個小弧線表示角。這樣一個角就畫好了。(示范)看清楚了嗎?生敘述畫角的過程,再嘗試畫角。

          教室巡視,投影學生的作品。

          反饋:你們是這樣畫的嗎?板書:

          邊邊頂點學生回憶怎樣畫角,相機小結:畫角時,要記牢,先畫頂點再畫邊。

          3.辨角現(xiàn)在你們都認識角了嗎?這里有一些圖形都說自己是角,請您們來判斷一下,哪些是角,哪些不是?4.尋找圖形中的角小朋友已經會辨角了,你們真棒呀!那如果角藏在圖形中,你們能找到嗎?

          三、操作探究,比較角

          1.認識角有大小。

          過渡:小朋友們已經找到了圖形中的角,鐘面上的角你能找到嗎?提問:(出示鐘表,轉動表針,兩針聯(lián)動)仔細觀察鐘面,時針和分針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發(fā)現(xiàn):兩針離開的越來越遠了,角就變得越來越大了。

          比較:哪個大?哪個?小結:角有大有小。(板書:角有大。

          2.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無關。

          游戲一:火眼金睛,找準角。

          活動要求:

          出示一個缺了一個角的三角形。同桌討論、想一想:桌上的哪個角是從圖形中剪下來的。為什么?有什么辦法證明?教師巡視。

          指定兩名同學拿著角上來。

          設疑:現(xiàn)在這些小組有答案了,你們認為誰的角是上面缺失的角?那到底是不是這樣的?一起來驗證,怎么驗證?生提出比較一下,引導孩子嘗試重疊法。

          師補充講解重疊的過程(頂點和一條邊重合,如果另一邊和三角形的邊重合那么就是一樣的),并確定兩個同學的角都是從同一個圖形上的同一個角上剪下來的,并指出兩個角的大小是相等的。

          提問:都是從同一個圖形上剪下來的角,大小相等,但是有什么不同?發(fā)現(xiàn):邊的長短不同;

          指導:是的,老師剪的時候,有的邊剪得長,有的邊剪的短,但是卻不影響角的大小?磥斫堑拇笮『停ㄟ叺拈L短)無關。

          生再嘗試說一說。

          3.角的大小和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

          游戲二:心靈手巧,制作角。

          活動材料:

          紙條兩根,同桌合作。

          小組開始制作角,教師巡視;

          小組匯報;

          設疑:想一想,怎么把角變大一點呢?變小呢?發(fā)現(xiàn):看來這個想要大就要把兩條邊張開得大,想要小就要把兩條邊張開的小。

          小結:那么,我們可以說角的大小和(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觀看角的大小變化的動畫。

          4.出示活動角。

          指導:觀察老師手中的角,教師將兩條邊叉開的越大,角就變得(越大),教師將兩條邊叉開的越小,角就(越。#ń處煂蓷l邊延長)而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

          小結:要知我的大與小,只看張口不看邊。

          四、總結升華通過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了角,你對角有了什么新的了解?小結:為了更好的記住這節(jié)課的知識,老師送給大家一首小詩。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角我是一個小小角,一個頂點兩條邊。

          畫角時,要記牢,先畫頂點再畫邊。

          要知我的大與小,只看張口不看邊。

          五、拓展提高,生活應用。

          1.生活中的應用出示小學生兒童保護視力糾正器及護眼閱讀看書架。調整閱讀看書的角度,便于小朋友閱讀,糾正了坐姿,有效預防近視。

          2.拓展提高一共有()個角。

          【板書設計】:

          角的初步認識角有大有小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14

          一、 教學內容:

          P68

          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活動,讓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能夠判斷哪些圖形是對稱的,并畫出對稱軸。

          2、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養(yǎng),同時感受對稱圖形的美。

          三、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的各色彩紙。

          四、 教學重難點:

          能夠辨認對稱圖形,并能畫出對稱軸。

          五、 教學過程:

         。ㄒ唬 情景引入(聽“小故事”)

         。ǘ 認識對稱圖形

          1、 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征(當學生說出“兩邊一樣”時,再出現(xiàn)課件演示,一個圖形對折后,左右兩邊完全重合,象這樣的圖形就叫對稱圖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對稱圖形”,這里還有一些對稱圖形,還有一些剪出來的。(飛機、魚、龜)

          2、 動手剪對稱圖形(討論怎樣才能剪出對稱圖形)

          a、 師示范剪對稱圖形(一張長方形的紙,并對折,畫出一半的形狀,剪下來,打開,“左右兩邊完全一樣”它是對稱圖形嗎?

          b、 學生動手剪對稱圖形,(畫一畫、剪一剪,剪出一個自已喜歡的對稱圖形)

          c、 學生展示自已剪的對稱圖形

          (三) 認識對稱軸認識對稱軸(每個對稱圖形中間都有一條折痕,你能不能給這條折痕取一個名字?)

          對稱軸(師畫虛線)

         。ㄋ模 鞏固練習

          1、 欣賞對稱圖形(你能列舉生活上的對稱圖形嗎?)

          2、 P68(做一做)這里還有一些圖形,請你判斷;畫出它們的對稱軸。(小魚的對稱軸在那)對稱軸有橫的、還有豎的)

          3、 P70第2題(4人小組)折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各有幾條對稱軸?并畫出來。

          4、 P70第3題,畫出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ㄎ澹┛偨Y:

          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習到了什么?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本班同學的生日在什么季節(jié)進行統(tǒng)計,激發(fā)學生參與統(tǒng)計活動的愿望,培養(yǎng)他們的統(tǒng)計意識。

          2、過程與方法:進一步體驗數(shù)據(jù)的調查、收集、整理的過程,能根據(jù)統(tǒng)計圖,分析數(shù)據(jù),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受統(tǒng)計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并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

          對數(shù)據(jù)的調查、收集、整理和分析有所體驗。

          教學難點:

          能根據(jù)圖表中的數(shù)據(jù)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統(tǒng)計格子紙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情感,引入新課

          師:大家看,小男孩在做什么?(過生日)

          1、請同學們說一說自己的生日是幾月幾日,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3,4,5,

          6,7,8,

          9,10,11,

          12,1,2,

          2、猜:老師為什么這樣寫呢?(生猜測)

          教師貼春,夏,秋,冬

          3、學生欣賞四季景-片。

          老師準備了綠,紅,黃,白四種顏色的紙卡來分別代表這四個季節(jié)。綠色代表什么?紅色呢?-?白色?

          同桌記一記四季是如何劃分的?

          4、每位同學選代表自己生日的紙卡。小組內相互檢查每人是否拿對了。

          5、老師想知道哪個季節(jié)過生日的同學最多,該怎么辦?

          二、親自調查,收集數(shù)據(jù)

          1、調查準備

          師:你們想用什么方法調查呢?(生匯報)

          師:接下來我們就用站排的方法來統(tǒng)計。調查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生答)

          2、合作調查。

          3、匯報交流

          三、分析統(tǒng)計結果,解決問題

          打開書90頁。涂一涂。注意每個小格代表一人。

          師:仔細觀察圖,看看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還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生自由說

          四、可能性教學滲透

          師:老師聽說我們班要轉來一名新同學,你們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個季節(jié)過生日呢?說出自己的理由。

          五、拓展應用

          小明看到同學們都表現(xiàn)這么棒,想邀請大家一起參加今天晚上的生日聚會,可不知該買什么口味的蛋糕。各組用喜歡的方法調查,分組統(tǒng)計,完成統(tǒng)計圖。

          六、游戲

          同學們經常玩剪刀石頭布,今天我們每人玩10次,看自己贏了幾次,輸了幾次,平局幾次,用自己的方法來統(tǒng)計。(學生每人1張白紙,用來記錄)

          七、拓展延伸,全課小結

          師: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生自由說)

          師:請大家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還有哪些問題需要統(tǒng)計呢?(自由說)

          板書設計:

          生日

          3,4,5,春

          6,7,8,夏

          9,10,11,秋

          12,1,2,冬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下數(shù)學教案04-08

        二年級蘇教版數(shù)學教案04-08

        二年級下數(shù)學教案08-31

        二年級蘇教版數(shù)學教案08-27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09-24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09-28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09-24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人教版06-24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08-17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08-31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