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2-10-04 09:44:16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匯總九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匯總九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課后反思又稱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在先進的教學理論指導下,批判地觀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示和其行為依據。通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jiān)控等方式,對教學實踐進行考慮、反饋、評價、探索,解決教學中的的實際問題,針對教學中的“教”與“學”兩方面活動的過程和效果,對它們的合理性做出準確的判斷,查擺自身缺陷,揚長避短,不時改進教學。下面談談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應用課后反思的幾點做法。

          一、公開課教案的反思

          教師設計教學方案,要堅持“以學定教”的精神,設計教學設計時,要預測同學遇到的問題,那些地方同學不容易理解,根據同學要遇到的問題,設計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戰(zhàn)略和方法,因此,教師在備課時,先要對過去的教學經驗進行反思,反思自身或他人以前在講授這一教學內容時曾遇到過那些問題,有那些經驗,應該采用什么戰(zhàn)略和方法解決的,效果如何?然后進行新的公開課教案。

          在設計新的教學設計時,要根據自身所教班級同學的實際情況,在學習這一內容時,可能會遇到那些新問題,針對出現的這些新問題,可采取那些戰(zhàn)略和方法。

          例如:在教學“有余數的除法”一課時,根據以往經驗,同學對“余數都比除數小”這一規(guī)律不夠理解,出現余數比除數大的現象,在公開課教案時,為加深同學的理解,突破這一教學難點,我讓同學分小組合作學習,動手操作,進行分鉛筆試驗,并引導同學觀察、比較、討論,最后讓同學在操作實驗中自身得到了“余數都比除數小”這一規(guī)律。

          二、課堂課后反思

          再好的教學總有它缺乏的地方,總有須待進一步改進,進一步優(yōu)化的地方,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教學效果反饋信息不時地反思,反思解決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根據出現的問題,和時反思自身的教學行為,調整教學戰(zhàn)略,只有這樣,才干更好地掌握教材,設計出一套以同學為中心,培養(yǎng)同學發(fā)散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不時完善教學方法,順應同學的發(fā)展需要。

          在同學學習過程中出現思維障礙時,教師應和時反思,如何啟發(fā)引領同學克服思維障礙,當同學發(fā)生意外事情時,教師和時進行反思,如何機智地處置發(fā)生的意外,使同學和時恢復到正常的思維狀態(tài)。

          例如在教學“梯形面積”時,有這樣一道題:一梯形上底是3米,下底是5米,高是2米,求梯形的面積。在解答此題時,有一同學列式為:3+5=8(平方米),當同學都笑他錯誤時,他卻理直氣壯地說:“梯形的高是2米,可計算面積時,公式又要除以2,乘以2再除以2,可以相互抵消,所以只要把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加起來就行了。”聽他這么一說,感覺還有道理,此時我順勢引導:“是不是所有梯形都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呢?”同學展開討論,分析得出:假如梯形的高不是2米,就不能用這個方法了。

          教學中,經常會出現類似這些我們不能預料的問題,我們要和時地反思,啟發(fā)引導同學克服思維障礙。

          三、課后總結的反思

          教學反思主要是教師在課后對整個教學行為過程進行反思性回憶,包括對自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同學表示、教學的勝利與失敗等情況進行分析,找出教學程序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的勝利和缺乏之處,研究發(fā)生缺乏的原因,考慮今后改進優(yōu)化的方向。課后總結反思,一般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 反思教學勝利之處

          每一節(jié)課螳都是師生圍繞一定的教學目標,依照預先設想的教學方案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如各種教學手段的有機結合,巧妙地新課引入,留有懸念的結束語,教學中的亮點,精彩片斷,以和教師在課堂上隨著教學內容的展示、情境的創(chuàng)設而發(fā)生的靈感,與同學發(fā)生強烈的共鳴處等,課后進行認真反思,記錄下來,為今后教學提供參考。

          2. 反思教學失敗之處

          再完美的公開課教案也可能有疏漏、失誤之處,把這些課堂教學中的失敗教訓,如對教材理解出現的偏差,對教學重點、難點處置不當,演示、實驗有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由于某種原因,同學的積極性受到挫傷等記錄下來,并對其原因作深刻的分析的探究,成為今后教學吸取的教訓。

          3. 反思同學的反饋

          同學是教學的對象,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的教學活動是以同學為中心進行的,將同學在學習過程中閃現出智慧的火花,獨特見解或是同學的問題,如能力缺陷,思維障礙,以和同學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作業(yè)存在的問題等記錄下來,便于在以后的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實施彌補,特別是在課堂上同學提出的一些老師解決不了的奇特問題,記錄到課后去研究。

          課后反思是教師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是教師學會如何教學和從教學中學會什么的有效途徑,勤反思,也是現代教師在研究狀態(tài)下進行課堂教學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huán),因此,在教學中不時反思提煉,從中發(fā)現問題,進行研究,就一定能拉提升我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我們的專業(yè)素養(yǎng),提升我們的教學水平。促使自身生長與進步,使自身成為一名反思型、研究型、學者型的教師,成為新時代的教學能手。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四年級第二學期第四單元的內容。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是學習小數乘法和除法的基礎,也是進行單位換算的重要手段。它是小數的另一性質,它與前面所學的小數性質不同,主要是研究小數點移動如何改變小數的大小,是學習小數知識的重要內容。為了突破難點,我選擇了金箍棒的變化這一情境展開教學,有助于學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具體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體的思考和理解問題。同時以完整的、學生熟悉的、又非常感興趣的情境貫穿整節(jié)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的熱情,自主探究規(guī)律、發(fā)現規(guī)律,更重要的是應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因為這一變化規(guī)律不僅是小數乘除法計算的根據,也是單位名稱換算的重要基礎。

          學情分析:

          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這一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整數的有關知識,特別是十進制計數法以及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等知識之后學習的,所以學生對于小數的大小是有認識的。學生能發(fā)現小數點移動后,蘊含什么規(guī)律,學生還不清楚,還不能把小數點移動和小數的大小變化規(guī)律建立聯系。因此,我在設計時,用的是金箍棒變化的情境,借助長度來讓學生形象地理解小數點移動的變化規(guī)律。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規(guī)律;能應用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進行計算。

          2、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掌握新知。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用聯系,變化的觀點認識事物。

          教學重點:

          探索并歸納出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并比較熟練地判斷隨著小數點位置的變化,引起這個小數的大小有什么變化。

          教學難點:發(fā)現并歸納變化規(guī)律。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圓形磁鐵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自主建構。

          (1)出示例5:

          師:同學們喜歡看連環(huán)畫嗎?(喜歡)、大家請看:這是西游記里的故事,誰愿意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 ( 生講:一只小妖手持大錘對孫悟空說:猴頭,交出唐僧!孫悟空說:休想,看我金箍棒!他邊說邊從耳洞里掏出金箍棒,長0.009米。孫悟空說:變!他邊說邊把金箍棒拋向空中,金箍棒變成0.09米。小妖看得目瞪口呆。孫悟空又說:變!金箍棒又變成了0.9米。小妖驚呆了。孫悟空再大聲一吼:看棒!金箍棒變成了9米長。小妖還來不及反映,“哇!”的一聲,就被金箍棒。)

          這里有一組數據顯示金箍棒變長的過程,誰發(fā)現了?

          師板:(0.009米, 0.09米, 0.9米, 9米,) 觀察這組數據,看看有什么相同與不同的地方?(數字相同、位數不同,大小不同、小數點的位置不同)說的不錯, 這主要因為小數點的位置移動了,小數的大小也發(fā)生了變化.那么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其中的規(guī)律。師板:小數點移動(齊讀)

          二、小組合作,發(fā)現總結小數大小變化規(guī)律。

          我們接著來研究,師問:0.009米的金箍棒能打死妖怪嗎?你能比劃0.009米的長度嗎? 為了更清楚的知道這些小數到底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我們把這些小數換算成整數,用毫米來表示。

          師板:0.009米=9毫米

          0.09米=90毫米

          0.9米=900毫米

          9米=9000毫米

          請同學們從上往下觀察這組數,等號右邊的數有什么變化,等號左邊的數,小數點向什么方向移動了幾位,原來的數怎樣?

          自己思考一下,然后五人一小組根據大屏幕的提示進行合作,組長主持,記錄員做好記錄。

          出示大屏幕;快樂合作:

          從上往下看,以第1式為標準,第2、3、4式分別同第1式比較,等號右邊的數有什么變化,等號左邊的數,小數點向什么方向移動了幾位,原來的數怎樣?

          (2)小組討論

          (3)小組交流匯報

          小組一:(以第1 式為標準,第2式同第1式比較,0.009米變?yōu)?.09米,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等號右邊的9毫米變?yōu)?0毫米,擴大到原數的10倍-----)

          能概括地說一說我們發(fā)現的這個規(guī)律嗎?

          小結: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倍,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0倍,小數點向右移動三位,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00倍;……

          3、拓展延伸,小組合作

          (1)猜想

          師:剛才我們研究了小數點向右移動會引起小數擴大的'規(guī)律,那么小數點向左移動,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小數會縮小)

          我們一起來驗證。

          (2)驗證猜想

          討論:

          從下往上看,以第4式為標準,第3、2、1式分別同第4式比較,等號右邊的數有什么變化,等號左邊的數,小數點向什么方向移動了幾位,原來的數怎樣?

          (3)小組合作

          (4)小組匯報交流

          小組1(以第4 式為標準,第3式同第4式比較, 9米變?yōu)?.9米,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等號右邊的9000毫米變?yōu)?00毫米,縮小到原數的1/10----)

          小結: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小數就縮小到原數的1/10;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小數就縮小到原數的1/100;小數點向左移動三位,小數就縮小到原數的1/1000;……。齊聲讀規(guī)律

          把書打開到61頁,完善書下面的內容。

          為了方便我們記憶,老師把它編成兒歌,大家請看。

          (5)出示四句歌

          三、運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

          談話:剛才咱們班同學發(fā)現了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現在能有信心用規(guī)律解決碰見的數學問題嗎?咱們來個小比賽,誰最棒!

          1、把下面的小數點移到位數字的左邊后填空

          (1)36.8變?yōu)? ),小數縮小到原數的( )。

          (2)5.41變?yōu)? ),小數縮小到原數的( )。

          (3)128.6變?yōu)? ),小數縮小到原數的( )。

          2、判斷

          (1)把5.6擴大它的10倍是560。( )

          (2)把1.502的小數點去掉,它的值就縮小10。 ( )

          (3)把一個小數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就縮小到原數的1/100。 ( )

          3、選擇

          (1)把5.08的小數點去掉,這個數就( )。

          A、擴大到原數的10倍 B、縮小到原數的

          C、擴大到原數的100倍 D、縮小到原數的

          (2)把的一位數先擴大10倍,再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后是( )。

          A、9 B、 0.9 C、900 D、 9000

          (3)把0.717的小數點去掉后,再向左移動三位, 這個數與0.717比較( )。

          A、縮小到原數的 B、擴大到原數的1000倍 C、相等

          4、思考題:

          把一個數的小數點先向右移動兩位,再向左移動一位得4.02,原來的小數是( )。

          四、總結本節(jié)知識,暢談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1、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操作、討論,使學生認識前、后基本含義。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對性,能從具體的情境中正確確定“前后”。

          2、技能目標:通過觀察、操作、說一說等活動,感知前后的位置關系,初步體會前后的相對性。培養(yǎng)探索意識和協(xié)作精神。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激發(fā)探索知識的積極性。

          重點:通過觀察、操作、討論,使學生認識前、后基本含義。

          難點: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對性,能從具體的情境中正確確定“前后”。

          一、創(chuàng)設情境,體驗前、后

          1、觀察課室,感受前、后

          小朋友們,你看一看我們教室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

          2、說一說

          請同座位的兩名小朋友互相說一說,自己的前面是誰、后面是誰。

          3、聽口令,擺物體

          文具盒放在數學書的前面,數學書放在文具盒的后面;鉛筆盒不要擺在數學的前面……

          二、引導探知,體驗感悟

          1、看圖講故事

          課件出示《龜兔賽跑》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情景圖。誰能根據這幅圖給大家講故事?

          2、說一說

          學生之間互相說一說在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3、觀察、討論

          請4個小朋友站一列,互相說一說這4個同學的位置。學生互相交流:----的后面是----,----的前面是----。

          4、變換位置,加深理解

          (1)請全班同學站起來向后轉,位置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2)以前后兩個小朋友為一組,互相擺一擺你們的文具,然后說一說誰在前面,誰在后面。

          三、實踐應用

          1、隊列游戲:請幾位同學到前面來,站成一列(前后站)。你發(fā)現了什么?圍成一個圈,這樣站,你又發(fā)現了什么?

          2、說一說:我們身邊有前、后的應用

          四、小結: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五、板書設計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課標對本節(jié)內容的要求:

         、拍軓默F實生活中發(fā)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⑵能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并試圖尋找其他方法;⑶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⑷能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并嘗試解釋所得的結果;⑸具有回顧與分析解決問題的意識。概括歸納就是⑴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數學問題的意識;⑵重視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⑶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意識;⑷培養(yǎng)學生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本節(jié)內容與前后教材內容的邏輯聯系:

          學習本節(jié)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方程的意義、等式的基本性質和解方程的知識后,利用列方程來解決實際問題。

          學習本節(jié)內容的作用:

         、胚M一步拓展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掌握用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和特點,初步體會列方程解決問題的優(yōu)越性。⑵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代數思想,發(fā)展學生利用列方程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的應用意識。⑶培養(yǎng)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擇算法的能力。

          學情分析

          1、 教師主觀分析:

          本班共有18名同學,學習基礎較好,能獨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同學占到全班的33℅ ,學習基礎薄弱,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缺乏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同學占到39℅,其他同學學習水平中等偏下。

          2、 學生認知發(fā)展水平分析:

          大多數同學對學過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基本掌握,對于簡單的實際問題能夠解答。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應放在引導學生分析并找出等量關系,學會解形如(a+x)b=c這樣的新方程。教師在教學時應采用“先扶著學生走,再讓學生試著走,最后讓學生獨立走”的教學策略。

          3、 學生認知的障礙點:

          ①如何去分析、找出數量間存在的等量關系,然后依據等量關系列方程解應用題。②如何解形如(a+x)b=c這樣的新方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夠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掌握根據兩積之和的數量關系列方程。②會把方程中含有小括號的式子看作一個整體來求解的思路和方法。③使學生通過學習兩積之和的數量關系來理解兩積之差、兩商之和的數量關系,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2、數學思考:

          學生能夠正確地審題、分析題意,思考、分析找出兩積之和的數量關系。②經歷算法多樣化的過程,運用遷移類推的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3、情感與態(tài)度:

          在觀察、思考、探究、交流中,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認識含有三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的結構。

          2.使學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兩步應用題的解題思路,會分步列式解答兩步應用題。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靈活解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師:誰知道10月1日是什么節(jié)?今年的10月1日是我們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50歲的生日,為了慶祝這一盛大的節(jié)日,一些同學做了許多美麗的花朵。

          板書:同學們做黃花25朵,做紫花18朵。

          根據這兩個條件,誰能提出一個問題,使它成為一道完整的應用題呢?怎樣列式解答呢?(學生口述,電腦出示。)

          大家仔細觀察,這是一道幾步計算的應用題?

          (2)師:老師也提一個問題--"做了多少朵紅花?(板書)看能不能解答?為什么?"(因為題中沒有告訴紅花與黃花、紫花的關系,所以不能解答。)

          如果老師增加一個條件--"做的紅花比黃花和紫花的總數少3朵"(板書),F在紅花與黃花、紫花有關系嗎?這道題能不能解答了?

          二、進行新課

          1.師:這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例1,誰來把題讀一遍。

          2.引導理解題意。

          這道題告訴我們的已知條件有哪些?要求什么問題?

          紅花的朵數跟什么有關系呢?(總數)有什么樣的關系呢?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3.畫線段圖。

          師:我們可以借助線段圖來分析它們之間的關系。先畫出一條線段表示黃花的朵數,(邊說邊畫)黃花有多少朵?接著畫線段表示紫花的朵數,表示紫花的線段應該比表示黃花的線段長呢?還是短呢?為什么短?畫完后問:哪一條線段表示的是黃花和紫花的總數呢?(指名上臺指出)再畫表示紅花的線段(師故意把表示紅花的線段畫得和總數一樣長)。提問:是這樣嗎?為什么不對?應該怎樣改?這條線段就表示紅花的朵數,也就是這道題要求的問題。

          4.分析、解答。

          (1)師:請大家想一想,求紅花的朵數用一步計算可以嗎?為什么不能?要求做了多少朵紅花,必須先算什么?

          (2)師:每一步怎樣算呢?求出黃花和紫花的總數,就可以求出什么了?請你在練習本上試著列式解答,誰最先做完,就上來把答案寫在黑板上,其他同學做完后看書自檢。

          (3)小結:解答例1時,已知紅花的朵數比黃花和紫花的總數少3朵,題中沒有直接告訴黃花和紫花的總數,所以要先算出黃花和紫花一共多少朵,再算做了多少朵紅花,需要幾步計算?(兩步。)

          5.揭示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兩步應用題"(板書課題)。

          6.改編例題。

          (1)師:下面老師把例1改變一下,把第三個已知條件中的"少"改為"多"。(電腦出示。)

          請你默讀題目,思考以下問題。

         、龠@道題和例1比,哪些地方發(fā)生了變化?

          ②線段圖怎樣改?

         、劢獯疬@道題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根據學生討論情況歸納后,學生獨立解答,個別板演。集體訂正。問:解答這道題需要幾步呀?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

          (2)師:下面老師把例1再改變一下(電腦出示題目。)指名讀題后,先提問上述問題,學生再獨立解答。

          師生集體訂正。

          7.比較歸納。

          (電腦出示)思考:這三道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學生討論。

          小結:這三道題講的事情相同,前兩個已知條件和問題相同,第三個已知條件不同。從解答方法來看,因為紅花的朵數都與黃花和紫花的總數有關系,而"總數" 沒有直接告訴,所以三道題都需要兩步計算,先算出來黃花和紫花一共多少朵,然后再求做了多少朵紅花。不同的是求紅花的朵數計算方法不同。因為例1告訴我們紅花比黃花和紫花的總數少3朵,應該用總數減3;想一想第1題是告訴做的紅花比黃花和紫花的總數多3朵,應該用總數加3;想一想的第3題是知道做的紅花是黃花和紫花的總數的3倍,也就是3個43,所以用總數乘以3。大家在做應用題時一定要認真分析題意,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每一步怎樣計算。

          三、鞏固練習

          1.(多媒體出示)填空。

          (1)同學們跳繩,小華跳75下,小明跳85下。小青比小華和小明跳的總數少30下。小青跳了多少下?師引導學生分析題意。要求"小青跳了多少下",必須先算(

          )。算式是:(

          )。

          (2)畜牧場養(yǎng)出羊120只,養(yǎng)奶羊410只。養(yǎng)綿羊的只數是山羊和奶羊總只數的4倍。養(yǎng)綿羊多少只?

          師引導學生分析題意。

          要求"養(yǎng)綿羊多少只",必須先算(

          )。

          算式是:(

          )。

          2.小游戲--猜一猜。

          兩名學生報出年齡、身高,師說出教師的年齡、身高與兩名學生年齡、身高的關系,讓學生猜一猜老師的年齡、身高。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兩步應用題,做題時要認真分析題意,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每一步該怎樣計算。

          五、布置作業(yè)(略)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統(tǒng)計的過程,掌握統(tǒng)計的方法,會根據統(tǒng)計圖回答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的統(tǒng)計意識。

          教學重點

          進一步使學生掌握統(tǒng)計的方法,體驗和感受整理數據的過程。

          教學難點

          觀察統(tǒng)計圖,回答提出的問題。

          教具準備

          投影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

          (1)同學們,新年快到了,我們布置教室需要一些氣球,你們說是哪種顏色的氣球可以多買一些?

          紅色黃色綠色藍色

         。2)學生自由發(fā)言

          問:多買的依據是什么?

          學生討論、匯報討論結果

         。3)讓我們來統(tǒng)計一下吧

          二、制成條形統(tǒng)計圖。

         。1)你想用什么方法記錄?

          紅色黃色綠色藍色

          (2)統(tǒng)計,制成統(tǒng)計圖

          (3)回答問題

          1、統(tǒng)計圖中可以看出,調查了()名同學。

          2、喜歡()顏色的人最多?喜歡()顏色的人最少?

          3、如果你們班有一名同學沒來,他最有可能喜歡()顏色?

          4、布置會場,多買些什么顏色的氣球比較好呢?

          三、實踐活動:

          每一位同學調查本組同學最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是什么?

          動畫片體育比賽電影新聞

          做一次統(tǒng)計

          四、總結: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教材第34頁內容及相應的練習。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數相乘都等于 0”這個規(guī)律。

          2、結合具體情境,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學習中的簡單問題,逐步培養(yǎng)學 生的應用意識和能力。

          3、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使學生逐步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數相乘都等于 0”。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的情境,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學習中的簡單問題,逐 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能力。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出示口算卡,學生口答后揭示本節(jié)課探究內容。

          2、創(chuàng)設“小猴吃香蕉”的情境,初步感知0×3=0。

          二、探索新知。

          1、引導學生猜想:0×5=?

          (1)請學生獨立思考,先自己算算結果。

          (2)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結果,并試著加以說明。

          2、結合數學情境,理解算法: 結合“5個盤子中有幾個蘋果”這樣的實 際情境去理解為什么“0×5 = 0”。

          3、推理歸納。

          (1)根據0×5=0想一想:0×6,0×7,0×8又是得多少。

          (2)讓學生做課本34頁的“算一算”,指名口答。

          (3)請學生任意出幾道0和一個數相乘的算式(包括“0×0”)。

          (4)引導學生認識: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

          4、根據以上的結論判斷

          下面哪道題的得數大?畫“√”

          √0+1+2+3+4+5+6+7+8+9 ( )

          0×1×2×3×4×5×6×7×8×9 ( )

          5、試一試——探究算理。

          (1)一個乘數末尾有0:130×5=?

         、賹W生獨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

         、谝龑Ы涣髯约旱乃惴。

         、劢處熤笇W生學習“先將13和5相乘,再在乘得得數的末尾添上一 個0”的寫法。

          (2)一個乘數的中間有0:402×3=?(學生獨立計算后說一說自己的想 法。)

          三、拓展應用。

          1、算一算,填表。

          2、爭當“數學醫(yī)生”。

          3、小狗送信。

          (1)小狗從郵局出發(fā)給狐貍送信,往返需要走多少米?

          (2)小狗先給狐貍送信,再給松鼠送信,然后回到郵局。

          四、課堂小結

          在這節(jié)課中,我們發(fā)現了一個什么問題?

          五、布置作業(yè)

          教材第35頁“練一練”的第1~2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的情境,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加法結合律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結合律,初步學會應用結合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悅,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發(fā)展對數學的積極情感。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和理解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含義。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抽象概括加法結合律。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

          1、多媒體展示:李叔叔三天騎車的路程統(tǒng)計。

         。1)找出信息解決問題。 問:你能解決李叔叔提出的問題嗎?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

          多媒體展示線段圖:根據學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線段先后出現。

          問:通過線段圖的演示,你們發(fā)現什么?(不論哪兩天的路程先相加,總長度不變。)

          我們來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連加的算式,可以怎樣計算:

          比較 88+104+96 88+104+96

         。192+96 =88+200

         。288 =288

          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兩個加數先相加,正好能湊成整百數。)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舉幾個這樣的例子嗎?

          問:觀察、比較這些算式,說一說你發(fā)現了什么秘密?(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

         。3)揭示規(guī)律。

          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這就是加法結合律。

         。4)用符號表示。(學生獨立完成,集體核對。)

         。ā瘢絖___+(____+____)

          (a+b)+c=____+(____+____)

         。5)問:①用語言表達與用字母表示,哪一種更一目了然?

         、谶@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數?

          二、練習練習

          1、完成P18做一做2。

          2、根據運算定律,在下面 里填上適當的數。

          287+129+118=287+( +118) (32+47)+65=32+( + )

          3、教材練習五

          三、小結

          1.今天我們發(fā)現了哪些數學規(guī)律?

          2.這些運算定律是怎樣發(fā)現、歸納的?

          板書設計 加法結合律

          88+104+96 88+104+96

         。192+96 =88+(104+96 )

          =288 =88+200

         。288

          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鞏固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弄懂算理,并提高聯系的速度。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

          重點

          能快速地計算出20以內的退位減法。

          難點

          能根據已知的一個條件提出數學問題。

          課堂內容

          一、歸納整理,形成系統(tǒng)。

          1、師:小朋友們,前面我們學習了20以內不退位減法,現在老師想考考你們的計算能力。出示練習四第3題卡片,以開火車的形式向學生提問。

         。▽W生高興緊張地回答老師所出示意的計算題。)

          師:同學門剛才表現得很好,現在老師和你們做一個游戲。

          2、出示練習四第5題:請兩隊同學上臺分別拿著算式卡片和得數卡片。然后請同學們把算式卡片與正確的得數排在一起。

          (學生高興的做游戲。)

          二、鞏固練習。

          1、出示練習四第4題掛圖:師:大家看這幅圖,你們知道了什么?哪位同學能把這道題的題意說一下呢?

         。▽W生思考做題)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你們會做嗎?

          2、A:出示練習四第7題:師:大家從這幅圖中知道什么?

         。▽W生說意圖)

          B:分組討論:這道題你是怎么想的?

         。▽W生說想法)

          C:你們能提出問題嗎?

         。▽W生提問題)

          D:你們能根據剛才所提的問題算出得數嗎?

          (學生算得數)

          三、拓展思維。

          出示練習四第6題,師:誰能把這道題的題意說一下呢?

          (學生說題意)

          師:你們說得很好,現在我們來比賽一下,看誰做得又快又正確。

         。▽W生比賽做題)

          四、練習小結

          同學們,說一說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什么內容?你們有哪些收獲?

          請大家對自己或自己小組的表現做一個簡單的評價。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8-22

        小學數學教案08-24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數學教案08-27

        小學數學教案【熱】07-04

        秋季小學數學教案10-10

        【精】小學數學教案06-16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06-16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06-17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