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小學數學教案:用數學

        時間:2022-08-25 19:38:46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教案:用數學14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用數學,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數學教案:用數學14篇

        小學數學教案:用數學1

          用7、8、9的乘法口決求商

          教學內容:P48—49例1“做一做”練習十一第1、2題。

          教學目標

          1、掌握用7、8、9的乘法口決求商的方法,能正確運用7、8、9的乘法口決求商。

          2、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點:掌握用7、8、9的乘法口決求商的方法。

          教學方法:通過學生觀察、小組合作交流突破重點。

          教學難點: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方法:通過學生說一說,做一做等活動突破重點。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口算卡片。

          教學步驟:

          一、復習

          1、指名口算,并說一說用的哪一句口決

         、12÷3 8÷4 16÷4 24÷6

          25÷5 30÷6 18÷3 20÷5

          ②復習7、8、9的乘法口決(用卡片)

          我們學習了用2—6的乘法口決求商的方法,今天我們學習用7、8、9的乘法口決求商,看誰最聰明,表現更好。

          二、情境激趣

          “六一”兒童節(jié)快到了,同學們正忙著布置教室,過自己的節(jié)日,看!小朋友準備些什么呢?(出示掛圖)引導學生看圖,互相說一說:分成幾組,每組同學有什么任務?再指名匯報。

         、俚谝恍〗M的同學做了56面旗,要掛成8行。

         、诘诙〗M的同學做了49顆星,要分給7個小組。

         、鄣谌〗M的同學帶來了27個彩球,每9個擺成一行。

          三、探究新知

          1、出示例1畫面。

          有56面小旗,掛成8行,平均每行掛幾面?

          要求:①我們認真讀第一題找出它給出的條件,把問題補充完整,并想想用什么方法計算。

          列出算式:56÷8=

          怎樣算,先自己說,再告訴同桌,再指名說。

          (比一比哪一組說得最好,每組叫一個同學匯報。)

          (因為七八五十六,所以56÷8=7 答:平均每行掛7面。)

          板書:56÷8=7 七八五十六

         、谧儞Q題中的條件:要是掛成7行呢?

          讓學生列算式,說一說怎樣算。

          板:56÷7=8 因為七八五十六 所以56÷7=8

          比較一下這兩道題,你發(fā)現了什么?(一句口決可以做兩道除法算式)

          2、①出示第二、三道題,先把問題補充完整,再讓學生列出算式。

          我們做了49顆星分給7個小組,每個小組分幾顆?

          49÷7=7 (因為七七四十九,所以49÷7=7 )

          這句口決能寫出兩道除法算式嗎?(不能,因為除數和商一樣。)

          ②出示:我們帶來了27個汽球,每9個擺一行。可以擺幾行?(已知總數和每份數,求份數。用除法計算。)

          算式:27÷9=3 (因為三九二十七 所以27÷9=3)

          這句口決還可以寫一道除法算式嗎?(可以,27÷3=9)

          小結:今天,我們不僅幫小朋友解決了數學有問題,而且進一步利用乘法口決來求商。以后在計算除法中,只要能夠熟記口決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商。

        小學數學教案:用數學2

          教學內容:

          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用正、反比例關系解答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和解題方法,提高解答此類題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判斷能力、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認真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1.基礎知識訓練。

          判斷下面各題中的兩種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口答。)

         。1)工作總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

         。2)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

         。3)繩子的長度不變,剪下的米數和剩下的米數。

          (4)單價一定,總價和數量。

         。5)煤的總量一定,每天燒煤量和能夠燒的天數。

         。6)圓的半徑和它的面積。

          學生回答后,可讓他們說說正、反比例關系的相同點及不同點,正、反比例的判斷方法。

          [訂正:(1)成反比例(2)成正比例(3)不成比例(4)成正比例(5)成反比例(6)不成比例]

          2.對比練習,加深理解。

          教師談話:我們已經學習了正、反比例的意義及正、反比例的應用題,這一節(jié)課要復習用比例的知識解答應用題。

         。1)教師提問:用正、反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的步驟是什么?關鍵是什么?

          先判斷題中的數量關系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再根據題中的比例關系,找到等量關系;然后把其中的未知數量用x表示,列出方程解答。關鍵是正確判斷題中的數量關系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2)基本練習,區(qū)分比較。

          出示復習題。(全班同學動筆完成,指名板演。)

         、傩抟粭l公路,總長12千米。開工3天修了1.5千米。照這樣計算,修完這條路共用幾天?

         、谛抟粭l公路,計劃每天修0.5千米,24天完成。實際每天修0.6千米。實際多少天修完?

          [訂正:

         、俳猓涸O修完這條路共用x天。

          答:修完這條路共用24天。

         、诮猓涸O實際x天修完。

          答:實際20天完成。]

          訂正時,可讓學生說說解答正、反比例應用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是什么?

          [相同點是解題步驟和解題關鍵相同;不同點是正比例應用題根據商一定列比例式,反比例應用題根據積一定列比例式,所列出的比例式的形式不同。]

         。3)變式練習,加深理解。

          出示復習題。

         、傩抟粭l公路,總長12千米。開工3天修了1.5千米。照這樣計算,修完這條公路還要多少天?

          ②修一條公路,計劃每天修0.5千米,24天完成。實際每天多修0.1千米。實際多少天可以修完?

          指導學生審題,并與前面的基本題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然后讓學生獨立解答,指名板演。學生可能有如下的解法:

         、俳夥ㄒ唬

          解:設修完這條路還要x天。

          解法二:

          解:設修完這條路一共用x天。

          答:修完這條路一共用21天。

         、诮猓涸O實際x天可以修完。

         。0.5+0.1)x=0.5×24

          0.6x=12

          x=20

          答:實際20天可以完成。

          訂正時,重點讓學生說說這兩題在列式時和前面基本題有什么不同,為什么?(強調列式時要注意對應關系。)

          (4)多種解法,培養(yǎng)能力。

          教師談話:以上兩題你們可以用其它方法解答嗎?試一試。

          學生獨立解答,指名板演。

          [訂正:

         、伲12-1.5)÷(1.5÷3)=21(天)

          或:12÷(1.5÷3)-3=21(天)

          ②24×0.5÷(0.5+0.1)=20(天)]

          訂正時,可先讓學生說說解題思路,然后比較算術解法和用比例知識解答各自的優(yōu)點。在此基礎上,教師小結:這些應用題用算術方法解,計算時比較方便,但是遇到稍復雜的題目,用比例知識列方程解答容易思考。今后解答這類題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用適當的方法解答。

          3.鞏固練習,靈活運用。

         。1)用比例知識解答。(全班動筆完成。)

          ①某車隊運送一批救災物資,原計劃每小時行40千米,7.5小時到達災區(qū)。實際每小時行了50千米。照這樣計算,行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時?

         、100克蜂蜜里含有34.5克葡萄糖。照這樣計算,2千克蜂蜜含有多少克葡萄糖?多少克蜂蜜里含有207克葡萄糖?

          [訂正:

         、俳猓涸O行完全程用x小時。

          50x=40×7.5

          x=6

          ②解:設20xx克蜂蜜含有x克葡萄糖。

          解:設x克蜂蜜里含有207克葡萄糖。

          (2)選擇合適的方法解答。(全班動筆完成。)

         、賹W校買來塑料繩135米,先剪下9米做了5根跳繩。照這樣計算,剩下的塑料繩還能做幾根跳繩?

          ②生產小組加工一批零件,原計劃用14天,平均每天加工1500個零件。任務?

          [訂正:①(135-9)÷(9÷5)=70(根)

          或:135÷(9÷5)-5=70(根)

          訂正時,可讓學生說說解題思路,如用其它的方法,只要列式合理,計算正確,就算對。

         。3)用多種方法解。(全班動筆完成。)

          大齒輪與小齒輪的齒數比是4∶3,大齒輪有36個齒,小齒輪有多少個齒?

         。4)思考題。(供學有余力的學生解答)

          一間長4.8米,寬3.6米的房間,用邊長0.15米的正方形瓷磚鋪地面,需要768塊。在長6米,寬4.8米的房間里,如果用同樣的瓷磚來鋪,需要多少塊?如果在第一個房間改鋪邊長0.2米的正方形瓷磚,要用多少塊?

          [提示:如果瓷磚的大小不變時,房間地面的面積與瓷磚的塊數成正比例,所以只要求出兩個房間地面的面積,就可以求出第二個房間需要多少塊瓷磚。解法是:

          解:設需用x塊瓷磚。

          如果都是在第一個房間鋪,瓷磚的大小變了,總面積一定,瓷磚的塊數與每塊瓷磚的面積成反比例。(注意這里是與瓷磚的面積成反比例,而不是與瓷磚的邊長成反比例。)解法是:

          解:設要用x塊瓷磚。

          0.152×768=0.22×x

          x=432]

          4.布置作業(yè)。(略)

        小學數學教案:用數學3

          用乘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內容:

          課本P31頁例4,練習七相應的習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學會利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使學生進一步感知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學會利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引導學生探索解決乘除兩步應用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探索解決乘除兩步應用題的方法。

          教學準備:主題圖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今天,讓我們一起到兒童商場逛一逛。出示例4的主題圖。

          問:你們瞧,這個柜臺里有什么?

          學生觀察主題圖后回答。

          【設計意圖】:把學生帶入商場,身臨其境,提高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教學例4。

          (1)、出示情境圖:從他們的議論中你知道了什么?

          (2)、學生觀察情境圖,找出里面的數學問題。

          (3)、小明想買5輛小汽車。,應該付多少錢?

          引導學生得出:12÷3=4(元)是求1輛小汽車多少錢。因為要知道小明買5輛小汽車應付多少錢,必須要先知道1輛小汽車多少錢。

          (4)、鼓勵學生再提出問題。

          2、小結: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把探索知識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通過思考、討論、交流、匯報的形式,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為學生提供選擇的空間,引發(fā)主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拓展應用

          引導學生完成練習七第1題。問:要完成這道題必須先知道什么?

          引導學生完成第2題。

          教師巡視。指名匯報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設計意圖】: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鞏固并掌握利用乘法和除法的實際問題。

          四、課堂總結。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教案:用數學4

          教學內容:

          西師版小學數學第三冊P54-56頁,P57頁課堂活動第1、2、3題,P59頁練習十二第1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測量活動,使學生體會建立統一的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2、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3、會用用厘米作單位測量較小物體的長度。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

          教具準備:

          直尺、紙杯、小棍(1cm)、吸管。

          教學重點:

          建立1cm的實際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

          會以cm作單位掌握用直尺正確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引發(fā)探究需要

          1、設疑激趣

          談話:小朋友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光明木器廠準備送給我們雙槐樹小學一批新的課桌,課桌的寬度就跟你們現在用的課桌一樣寬,你能想辦法告訴木器廠的廠長課桌應做多寬嗎? 你準備選用你身邊的什么東西來量課桌的長度?

          請23個小朋友說出自己選用的工具,有的用文具盒量、有的用鉛筆量、有的用數學書量、有的用直尺量、有的用作業(yè)本量

          按自己的想法在小組里試著量一量。

          學生自由量后匯報:課桌大約有2枝鉛筆長,大約有3拃長,大約比2個筆盒長,大約有2個作業(yè)本那么長,大約38厘米長

          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奇怪,教室里的課桌都是按一樣的尺寸做的,可你們量出的結果卻為什么不一樣呢?

          師生討論得出結論:因為我們測量的工具不同,所以測出的結果不同。

          2、導入揭題

          通過小組討論認為只有工具一樣,測量的結果才一樣。我們通常用直尺來量物體的長度。

          談話:除了要有統一的測量工具,還要有統一的計量單位,計量單位不一樣,很多東西不能得到統一的結果。請仔細觀察這些商品上的數據,你發(fā)現了什么?(課件出示:火柴盒長4厘米,墨水盒長7厘米,冰箱高165厘米,牙膏盒長22厘米)。

          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這些商品常常用什么做單位來度量長度,引出并板書課題。(板書:用厘米作單位量長度)

          二、合作探究,認識厘米

          1、探究一:認識直尺

          學生拿出直尺,看一看,摸一摸,交流發(fā)現的結果。

          通過交流幫助學生明確:尺子上有刻度,有很多數(隨學生的匯報,課件顯示尺子上出示0、1、2、3等數), 0對著的這根長刻度線就表示起點,咱們給它取個名字叫0刻度 (課件閃爍0刻度) 。有表示厘米的字母cm,它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長度單位。(板:單位: 厘米 cm)

          2、探究二:建立1厘米的概念

          師: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學生自己用手比出1cm的長度)

          剛才有的同學比1厘米這樣長,有的比的這樣長(師邊說邊比),1厘米到底有多長? 請小朋友們從紙杯里拿出1cm長的小棍感受。

          課件演示1厘米的長度。(板書:1厘米)

          在自己尺子上找到這一段。 寫厘米時,直接用字母cm 表示。(板書:1cm)

          引導學生匯報:從0到1是1厘米長,從2到3也是1厘米長。

          引導學生觀察得出:每一大格的長度都是1厘米。(如果學生問到1小格,教師指出:每一小格的長度也可以用一種更小的長度單位來表示,咱們以后再學習。)小手指一節(jié)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拉鏈頭長大約是1厘米。牙齒的寬度大約是1厘米。手機的厚度大約是1厘米。 (全體學生比一比自己哪個手指的寬最接近1厘米,之后匯報,投影反饋) 。

          3、探究三:認識幾厘米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1厘米有多長,那2厘米、3厘米、幾厘米又是多長呢?里面分別有幾個1厘米? 學生在尺子上找一找。

          小組活動:在尺子上找一找,從哪兒到哪兒是2厘米長?從哪兒到哪兒是5厘米長?從哪兒到哪兒是8厘米長?

          思考:通過在尺子上找這幾個不同的長度,你有什么發(fā)現?

          小結:從0刻度到刻度幾就是幾厘米;用后面大的刻度數減去前面小的刻度數,得幾就是幾厘米。

          請同桌的小朋友用手指相互比畫一下2厘米、5厘米、10厘米、20厘米、50厘米、100厘米等大約有多長。

          閉上眼睛想一想它們的大致長度,與同桌的同學比一比、看一看、估一估看誰準確點。

          三、實踐體驗,掌握方法

          1、估一估

          (出示吸管)讓學生估一估,有多長?

          2、量吸管的長度 剛才大家估的只是一個大概數,要知道吸管的準確長度究竟是幾厘米長,應怎么辦?學生試著用尺子測量吸管的長度,量好了可相互說說自己是怎么量的,指名學生上臺邊演示邊介紹量法,其他學生評價他量得怎么樣。

          課件演示例2:如何量鉛筆的長度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用直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把零刻度對準要量的物體的一端,看另一端對的是數字幾就是幾厘米。

          3、量課桌的寬

          現在我們要知道我們的課桌有多寬,你有辦法了嗎?量一量吧。學生同桌測量,量后交流,注意對誤差的說明。師生共同確定把哪一個數據告訴木器廠的廠長。

          四、鞏固練習,實踐運用(課件出示)

          1、填空出示教科書第59頁練習十二第1題,讓學生填一填。

          2、判斷下面量法是否正確。

          3、斷頭尺量橡皮的長度 出示沒有零刻度的直尺,讓學生小組討論怎樣用這塊斷尺子量出橡皮的長度。

          五、總結

          師:孩子們,我們這節(jié)課量的吸管的長度,以及你們鉛筆的長度,橡皮的長度,這些物體長還是短?(短)。

          師:對了,我們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可以用什么做工具?(直尺)。用什么作單位?(厘米)。但如果要量黑板的長,教室的長,以及我們操場的長該用什么工具去測量,又用什么作長度單位呢?這個等孩子們以后學了更多的測量長度的知識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六、板書

          用厘米作單位量長度

          單位: 厘米 cm

          1厘米 1cm

        小學數學教案:用數學5

          教學目標:

          1.經歷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熟練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基本方法;

          2.根據具體情境,會正確用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過程中,進一步發(fā)展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熟練運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難點:

          運用已有知識與經驗自主探究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學教法:

          學生已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思路和方法是一致的,所以針對這一情況,教學本課時,我采用“鞏固舊知、導入新課——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興趣——自主發(fā)現、方法探究——趣味游戲、強化練習”的教學方法,在師生交流互動中完成教學任務。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

          我看下哈,咱們同學今天的精神氣十足啊,怎么丁老師給你們上課很高興。可d奮答道:是!聽你們這么說,我的心里比吃了蜂蜜還要甜!我聽說人在心情好的時候記憶力是最好的,我們要不要借這個高興勁發(fā)揮下我們的聰明呢?

          2.背誦九九乘法口訣

          集體背誦乘法口訣,看誰背的好!完后我會說:我發(fā)現同學們背誦的都非常棒,只有個別同學還不是很熟練,下去一定要熟背乘法口訣,倒背如流。為什么一定要背熟呢?因為它不僅可以幫我們解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還能幫我們解決用除法計算的問題。

          3.導入新課。

          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今天我們就繼續(xù)接著學習“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

          復習計算并說一說,你是怎樣求商的?

          24÷6= 想:( )六二十四

          二、引導發(fā)現,探索新知

          1.出示教材第37頁主題圖。

          談話:快要過六一兒童節(jié)了,我們大家預想一下怎么裝扮教室,在裝扮的過程當中也會有許多的數學問題,F在仔細觀察“快樂的節(jié)日”這幅圖,看看你能發(fā)現了什么?說一說圖上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收集數學信息。)

          交流反饋

          第一組做了一些紅旗,要掛在教室里。

          第二組做了49顆星,分給7個小組。

          第三組帶來了27個心形氣球,每9個擺一行。

          談話: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讓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可做適當提示或引導。)

         。1)第二組做了49顆星,分給7個小組,平均每組有幾顆?

         。2)第三組帶來了27個心形氣球,每9個擺一行,可以擺幾行?

          2.出示例1。

          課件出示小旗,先出示一行,讓學生看清每行有7面小旗,知道一行是一個7,接著一行一行的出示,共出示8行,也就是8個7,問共有多少面小旗?也就是求8個 7是多少?這個可以用乘法解決7×8=56(面)。然后同桌討論:看圖編應用題,引導學生說出 “有56面小旗,掛成8行,平均每行掛幾面?”

         。1)談話:求“平均每行掛幾面?”用什么方法計算?你是怎樣想的?

          教師展示課件例1圖。

         。2)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并列出算式。

          師: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像這種求平均分的問題,我們可以用除法計算,列式是56÷8。

         。3)引導學生得出算式的商。問:你是怎么計算的?并板書(想7×8=56,口訣七八五十六,所以56÷8=7。)

         。4)學生獨立解決:要是掛7行呢?你能夠解決嗎?學生說出自己的計算結果,并把求商的過程根大家說一說,師板書。

          56÷7=8 口訣:七八五十六。

         。5)剛才我們計算56÷7和56÷8時都是用的哪句口訣?(七八五十六)

          發(fā)現:除數是幾,就想關于幾的乘法口訣。

          3.小結:算除法想乘法,除數是幾就想關于幾的乘法口訣,一句口訣可以計算兩道除法算式。

          三、趣味練習,鞏固新知

          裝扮教室的問題我們已經解決了,那么下面這些練習題對我們來說就應該不是問題了。這部分設計了4個練習題

          1.小小接力賽

          課件出示課本第38頁做一做第1題。

          2.填方框

          課件出示課本第38頁做一做第2題。

          引導學生認真讀題感受方程思想。填空并說說思路,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教師均要給予肯定和鼓勵。

          3.吹泡泡游戲

          課件出示課本第38頁做一做第3題。

          4.分一分

          課件出示課本第40頁練習八第2題。

          (三道題都是幫助學生鞏固用口訣求商的方法,同時第一個練習還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形成了一句口訣可以計算一道乘法算式和兩道除法算式的認知結構。最后一題是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進一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從而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四、總結歸納,交流體會

          師: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小結:本節(jié)課大家的表現很不錯,在解決裝扮教室的時候學會了知識,走出教室又能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了。希望大家在以后多觀察,多思考,其實許多的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

          板書設計:

          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

          56÷8=7(面) 56÷7=8(面)

          口訣:七八五十六 口訣:七八五十六

          答:平均每行掛7面。 答:平均每行掛8面。

        小學數學教案:用數學6

          教學內容:

          課本P23頁例1,練習五第1~3題。

          教學目標:

          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基礎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通過比較分析的思維過程,使學生體驗到可以用多種方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訣求商的簡便;掌握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初步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點:

          使學生學會求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

          用多種方法求商。

          教學準備:

          情景圖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例1放大圖,講述猴媽媽給小猴分桃的故事。

          【設計意圖】:故事引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看圖,思考問題:小猴摘了幾個桃子?猴媽媽準備分給幾只小猴?

          動手操作,探究方法。

          (1)、各小組動手分一分,并說說分的過程。

          (2)、小組合作,交流方法。

          我們通過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給4只小猴。如果我們不動手分,那該怎樣想呢?

          學生交流想法。

          揭示課題,板書課題: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12÷3的商是幾?你是怎樣算的?

          學生匯報并說明解題思路。

          小結。

          【設計意圖】:通過操作為下面的抽象思維作準備,使學生由直觀向抽象過渡。通過相互交流、啟發(fā)達到共同發(fā)展的效果。讓學生在感受用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中逐漸加深對計算方法的理解。

          三、拓展應用,加深理解

          引導學生完成第24頁的“做一做”第1題。

          (1)、要求學生利用口訣獨立解決,并想想這些題目有什么特點。教師巡視指導。

          (2)、交流匯報。

          引導學生完成練習五第1題。

          學生認真觀察圖,說說圖意。然后獨立完成。

          3、引導學生完成練習五第2、3題。

          【設計意圖】:寓學習于游戲中,并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讓學生體會被除數和除數一樣時商是1。

          四、課堂總結。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教案:用數學7

          課題:用一位數除三位數商二位數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9—40頁的例3、例4和“做一做”中的題目,練習十中的第1—3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初步張物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法則,會計算一位數除三位數商兩位書的筆算除法。

          教具學具準備:教師用第39頁例3的掛圖,復習用口算卡片,學生用計數板(學生學具卡片第5頁)。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1、 教師出事下面的口算卡片,指名口算。

          430+50 700×6 9000-4000 640÷2

          510-30 3000×3 420÷2 420÷6

          指名說一說在口算“420÷2”和“420÷6”時,各是怎樣想的。

          2、 讓兩名學生在黑板上板演“4)56”“7)56”,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做,并讓學生說說這兩道題商寫的位置為什么不同。

          二。、新課

          1、 教學例3

          出示例3“計算128÷4”及演示圖。

          教師讓學生拿出像例3演示圖那樣已經剪好的計數板,并動手將128個方塊平均分成四份。

          教師:誰能說一說求128除以4的商是怎樣想的?

          教師:例3中被除數最高位是1個百,1個百除以4,不夠商1個百,怎么辦?

          由于學生在口算除法中,學過一位數除幾百幾十的數商是整十數的除法,可以啟發(fā)學生想出:把1個百看成10個十,與十位上的2個十合并,一共是12個十,12個十除以4得3個十。

          教師:誰能說一說商3個十的3寫在商的什么位置?為什么?

          因為12個十除儀4得3個十,所以應在商的十位上寫3。

          教師邊板演邊說明:用除數4去乘3個十,積是12個十,表示被除數中已經分掉的數,寫在12下面。12減12得0,表示百位和十位上的數已經分完了,個位上還有8,要落下來繼續(xù)除。

          教師:誰能說一說各位上落下來的8怎么繼續(xù)除?商應寫在什么位置上?為什么?

          因為8除儀4得2個,所以要把2寫在商的個位上。

          2、 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中的習題。

          先讓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注意商的第一位數的書寫位置和豎式的寫法是否正確。然后共同訂正,最后總結一下豎式的寫法。

          3、 教學例4。

          教師出示“185÷5”讓學生做。教師巡視,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

          訂正之后,將185÷5改寫成184÷5,讓學生自己做。教師巡視,發(fā)現問題,給予輔導。

          教師;請同學們觀察一下,每次除后余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并想學生說明在橫式中余數的書寫格式。

          4、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法則。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先從哪一位除起?如果被除數的最高位數比除數小,怎么辦?

          教師:每次除得的商寫在什么位置上?

          教師:每次除得的余數與除數有什么關系?

          然后,師生一起總結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法則:

          A、 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數先試除被除數的前一位書3,如它比除數小,再試除前兩位數;

          B、 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把商寫在那一位上面;

          C、 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

          接著讓學生看書上第40頁的法則,并齊讀一遍。

          5、 做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習題。

          先讓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訂正十,抽出一道題,讓學生結合計算過程說一說除法法則。

          三、 鞏固練習

          做練習十的第1—3題。

          1、 第一題,讓學生自己做,并請四名學生板演。教師巡視。訂正時,注意糾正學生書寫格式及計算步驟上出現的錯誤。

          2、 第2題,也讓學生自己做,教師巡視,發(fā)現問題,給予輔導。訂正時,結合某一題的計算過程指明說一說除法法則。

          3、 第3題,教師可根據本班的具體情況限定做題時間,教師學時,了解學生做題的速度和正確率。

          四、 小結

          教師:誰能說一說用一位數除的除法法則?(最好讓學生齊讀書上除法法則。)

        小學數學教案:用數學8

          教學內容:

          課本P48~50頁,例1,練習十一第1、2題

          教學目標:

          1、學會利用7、8、9的乘法口訣進行求商。

          2、能比較熟練地進行除法求商。

          3、進一步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利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難點:

          進一步掌握關于除法的基本應用題的解答方法,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主題圖、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復習舊知

          口算練習

          4×5 5 × 8 7 × 9 9 × 4

          7 × 3 6 × 8 9 × 5 8 × 8

          7 × 8 3 × 6 9 × 9 6 × 7

          將下列口訣補充完整要。

         。 )八五十六 三( )二十七 六( )五十四

          七( )六十三 二( )一十八 ( )七二十八

          計算下面各題。

          24÷6 15÷3

          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求商的。

          【設計意圖】:復習乘法的相關口訣,為學習除法的求商做好鋪墊。

          合作探究

          談話引入新課六一快到了。小朋友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忙著布置自己的教室呢!可是他們遇到了一些數學上的問題,你能幫他們一快解決嗎?

          教學例1。

         。1)、投影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說說他們遇到了什么問題?

         。2)、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并列出算式。板書:56÷8

         。3)引導學生得出算式的商。問:你是怎么計算的?(想乘算除)

         。4)學生獨立解決:要是掛7行呢?你能夠解決嗎?學生說出自己的計算結果,并把求商的過程跟大家說一說。

          小結:在今天的學習中我們不僅幫小朋友們解決了數學問題,而且還進一步學會了利用乘法口訣來求商。在以后的除法中只要大家能夠熟記口訣,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商了。

          【設計意圖】:重點突出學生的自主參與,獨立思考,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要把充分的學習時空交還給學生。

          鞏固練習

          引導學生完成書本第49頁做一做。要求學生獨立計算,再說一說怎樣求得商?集體訂正。

          引導學生完成第50頁第1、2題。

          【設計意圖】:用比賽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有了什么樣的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用數學9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生掌握用除、乘兩步運算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2、理解題里的數量關系

          過程與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與態(tài)度

          教學重點、難點

          1、乘、除兩步運算的方法。

          2、理解數量關系。

          課前準備

          教具準備:

          例4主題圖

          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

          出示例4。

          兒童商店情景圖

          誰能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指名)

          12元可以買3輛小汽車。

          2、合作探究。

          小明說:“我想買5輛小汽車!

          小紅問:“你應付多少錢?”

          要求應付多少錢怎樣來計算?小組討論

          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列式計算:12÷3 =4(元)

          4×5 =20(元)

          做一做:

          請學生說圖意

          每6盆花可以擺一個圖案,用這些花可以擺多少個圖案?

          你還想提出什么問題?說給別的小朋友聽聽,然后獨立寫出來。

          二、鞏固練習

          1題:出示礦泉水圖

          指名說圖意、提問題、列式計算。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2題:說圖意、列式計算、獨立完成。

          3題:氣球圖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三、。

          板書設計

          12÷3=4(元) 4×5=20(元)

        小學數學教案:用數學10

          教學內容:

          用數學

          教學目的:

          1、親歷從生活中提煉出生活知識的過程

          2、熟練地進行計算

          3、感受生活與數學的聯系,促進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的樂趣。

          教學準備:

          課件

          思維訓練:

          初步感覺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同學們,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那咱們就到郊外去秋游吧。

          二、合作探究(課件出示)

          早上的太陽出來了,瞧,郊外的鮮花景色可真美啊,看遠處還有幾只可愛的猴子呢。

          課件出示猴子圖

          左圖有5只猴,右有2只猴,分步出示。

          請你看圖說出圖意,你是怎樣算出圖上的猴子的?

          你能獨立列出算式嗎?評價,你們認為誰說的好?

          走過猴林又來到小河邊,看,河里有幾只鴨子呢?

          課件出示鴨子圖

          生說圖意

          全班交流

          獨立列式計算

          評價:你認為他說的有道理嗎?

          三、課中操

          同學們都是聰明的孩子,有美麗的小鳥和小梅花鹿都在為你們跳舞呢。

          四、做一做

          梅花鹿圖和蘑菇圖

          說出圖意后獨立列式

          編題

          小組內試著互相編題讓其他同學們來解答。

          P62 13 14

          口算比賽或撲克牌游戲

          五、課堂總結

          今天同學們都學到了什么?

        小學數學教案:用數學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用學過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口頭表達能力。

          3.初步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7頁的“用數學”及“做一做”中的習題。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實物投影儀,展臺,屏幕,小兔子圖。

          學具:6個大信封,6種數量不一的小動物(16只小燕子、14只蝴蝶、13只海豚、11只青蛙、8頭駱駝、7匹小馬〈見附圖〉),每種小動物都分為同向的和反向的兩種。6幅情境圖(天空、花叢、大海、荷葉、沙漠、草地),6塊小黑板,6支粉筆。

          教學設計

          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知

          1.師:有這么多老師來聽咱們同學的課,大家高興嗎?今天除了老師這些大客人,還來了好多小客人,想知道他們是誰嗎?那就打開信封,請他們出來吧。▽W生分組活動:爭先恐后地打開信封,倒出里面的小動物和情境圖。)

          2.師:都有哪些小客人呀?

         。▽W生爭先恐后地說自己小組的客人。)

          3.師:小客人都是第一次來我們班做客,同學們想不想和他們玩呀?不過小動物們有個要求,就是在玩的過程中,大家要把小動物貼到情境圖中,并根據你們貼的圖提出一個數學問題,把它寫在紙條上。你們能行嗎?(生:行!)

          師:這么有信心呀?那就發(fā)揮你們小組的力量開始吧。咱們比一比哪個小組合作得最愉快、最成功。

          學生分組活動:

          1組:天空中,左邊貼了9只小燕子,右邊貼了7只小燕子。提出的數學問題是:一共有多少只小燕子?

          2組:海洋中,左邊貼了7只海豚,右邊貼了6只海豚。提出的數學問題是:一共有多少只海豚?

          3組:草地上,左邊貼了4匹小馬,右邊貼了3匹小馬。提出的數學問題是:一共有多少匹小馬?

          4組:紅花上貼了8只蝴蝶,黃花上貼了6只蝴蝶。提出的數學問題是:一共有多少只蝴蝶?

          5組:荷葉上,左邊貼了6只青蛙,右邊貼了5只青蛙。提出的數學問題是:一共有多少只青蛙?

          6組:沙漠里,左邊貼了3頭駱駝,右邊貼了5頭駱駝。提出的數學問題是:一共有多少頭駱駝?

          4.展示各小組提出的問題。

          師:老師剛才到小組中去,看到同學們合作得非常好,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哪個小組愿意匯報一下你們組提的問題?(請每組學生分別展示他們貼的畫面和提出的問題。)

          5.師:同學們提的問題都很好,你們能不能用數學知識解決這些問題呢?(讓學生任選一個問題,但不能選自己小組的,分組解決問題,把算式寫在小黑板上。)

         。▽W生分組活動。)

          6.小組匯報。

          可引導學生采用互相提問的形式。

          例如:上來匯報的小組同學可以提問下面的同學,下面的同學也可以提問匯報的同學。無論采用什么形式,只要學生能夠說清楚每個問題用的什么計算方法,為什么用這種方法,怎樣列的算式就可以了。

          7.結合小馬圖,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師:我們重點來看一下小馬圖,除了按左右來分,還可以怎樣計算?(小組討論)

          生1:還可以按顏色來分,列出的算式是“5+2”或“2+5”。

          生2:還可以按大小來分,列出的算式是“1+6”或“6+1”。

          小結:同學們真是太聰明了,能從左右、顏色和大小這三個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一共有多少匹馬?”這個問題。你們真棒!

          反饋練習,強化新知

          1.師:看到同學們玩得這么開心,小兔子們也想來咱們班做客,它們都等急了,讓我們用掌聲請出他們好嗎?(出示:帶問題的兔子圖。)

          2.師:今天小兔子是帶著問題來的,它問咱們什么?(生:一共有多少只兔子?)你會解決這個問題嗎?小組合作完成,把算式寫在小黑板上。

          3.分組匯報。(學生出現了兩種方法:一種按左右來分:“9+6”或“6+9”;一種按顏色來分:“10+5”或“5+10”。)

          4.教師小結:同學們真是太聰明了,不但說得很好,而且還想出了兩種方法來解答,連小兔子都在夸獎你們呢!

          對想出兩種方法的小組給予獎勵:每組獎一顆智慧星。

          當堂作業(yè),鞏固新知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課本上第107頁的內容。打開書,先把例4的算式填上。還想不想繼續(xù)幫助小動物解決問題。(生:想。┰搸椭l解決問題了?(生:小鳥和松鼠。)

          1.學生獨立完成“做一做”中的練習題。

          2.同位互評。做對的就可以得朵花。

          3.集體訂正,請個別學生說一說。(這里要體現對做錯題學生的輔導。)

          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同學們上得非常好,我們幫助小動物們解決了這么多問題,都是用的什么知識?(生:數學知識)用數學來解決問題是一種很好的辦法。(出示課題:用數學)數學知識可真重要呀!我們一定要學好它、用好它。

          教學設計說明

          “用數學”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107頁的內容。本課是在學習了前面第47頁、第58頁、第101頁的“用數學”和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科書上呈現的是灰兔、白兔在游戲的情景,讓學生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一共有多少只兔”的問題。與101頁“用數學”的內容相比,難度有所增加。解決問題所需要的數據,需要學生自己收集。教材中圍繞“一共有多少兔”的問題,顯示出不同的解決方法:(1)點數出兔子的總只數;(2)按群計數(左邊8只,右邊7只)后,算出總只數;(3)按顏色分類計數(白兔10只,灰兔5只)后,算出總只數。讓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問題,探尋不同的解答問題的方法。我在備課時,感覺這一課的資源信息比較單一,留給學生分組學習和主動探索的空間不足。我認為學生在前面已經多次接觸過“用數學”的問題,他們對這樣的內容已不陌生了,已經具備了根據畫面提出問題,并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我們在設計這節(jié)課時,把教材提供的這組“小兔子”信息作為練習內容。而在學習新知中,我結合學生實際和小班分組教學的特點又增添了6種小動物(每組一種,每種又分為同向的和反向的),并配有6幅背景圖。教學中,以“小客人來做客”的形式讓學生自己從信封中請出小動物,并把它們粘貼到背景中,這樣不僅留給學生充分地動手操作和動腦思考的機會,而且能出現多種資源信息。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小組貼的畫面,提出數學問題,并寫在圖的下面。這樣就出現了6幅圖文并茂的畫面,接著讓每個小組選擇一幅畫面(不能選擇自己小組的),通過小組討論,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來解決問題。最后以“小馬圖”為例,讓學生發(fā)散思維從不同的角度來解決“一共多少匹馬?”這個問題,學生可以按群來分,可以按顏色來分,還可以按大小來分。這種形式能深深地吸引低年級的學生,充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這種設計還可以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和小動物的可愛,從而很自然地實現了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教育目標。

          教學中,我還結合小班分組教學的特點,把探索知識的主動權充分地交給學生,讓他們通過自己思考、小組討論、集體交流、匯報的形式,自己去提出問題并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最后我又引導學生從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走出來,回到生活實際中,去發(fā)現身邊的問題并用數學知識解決。學生在用數學的過程中,感受了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樂趣。同時,也培養(yǎng)了同學之間互幫互助的合作精神。

          專家評析

          在學習新知時,教師創(chuàng)設了貼近學生并富有童趣的資源信息,給學生提供較大的思維空間,放手讓學生主動去探索新知,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組內合作學習、組間相互匯報、交流、提問、評價等形式,促進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初步學會利用已有知識經驗提出問題,并采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同時教師改進了教材的編排形式,在強化新知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把書上的主題圖作為練習題出現,這樣既鞏固了新知,又進行了拓展練習。在鞏固練習時,充分利用書上的“做一做”,讓學生進一步“用數學”解決問題,并通過生生互評,培養(yǎng)了學生初步的評價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通過談話,創(chuàng)設出“小客人來做客”的情境。這種形式比較活潑,易于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可以自然地引入新知。

        小學數學教案:用數學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2.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厘米.

          3.通過合作,學生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長度的物體,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1米的實際長度.

          教學難點

          用米尺較準確地量較長物體的長度.

          學具和教具

          投影片、1米長的卷尺、皮尺或折尺.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問: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都學會了什么知識?( 1.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長度單位厘米.2.厘米是個長度單位,它可以用來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3.我們還學會了以厘米做單位畫線段的方法.)

          2.師:請大家用手比一比,1厘米大約有多長?

          新授

          1.認識米

          導入談話:看來,大家厘米的知識掌握的都不錯,老師這有一道小難題.誰愿意到黑板前面來解決這個問題?

          拋出問題(老師事先給學生準備好一把量程為12厘米的刻度尺)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568 bgColor=#ffffff

          A.請你用老師提供的尺子來測量黑板的長度。并把測量結果告訴大家。

          B.在測量時,你有什么問題,或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

          (3)學生提問題.(如A:這把尺子也太短了,量這么長的黑板太費勁.B:有沒有比厘米長一些的單位.)

          (4) 師:誰能回答這個同學提出的問題?s

          (5) 師:量比較長的物體或者距離,如操場的兩邊相距多遠,通常用米作單位.(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學習認識米、用米量.補充:米可以用字母m來表示.

         。6)出示米尺,觀察米尺有什么特點.(米尺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為單位的)

         。7)讓學生拿著自己帶來的1米長的卷尺到講臺前來和教師的1米直尺比一比,體驗不同的尺子上1米的長度是相同的(在這里誤差可以忽略不計).

          2.用米量

         。1)實際體驗.請同學們互相用自己帶來的卷尺量一量,把兩臂伸開,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2)再次體驗.兩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從地面到身體的什么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

          (3)以小組為單位,量出1米,2米給大家看.

          3.教學厘米和米之間的關系

         。1)初步質疑.

          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厘米的認識,同學們用兩個手指比一下,1厘米有多長呢?教師在黑板上1米長的線段的上面畫出1厘米.

          師:1米有多長呢?同學們可以用兩手比一下.

          師:那么米和厘米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2)教師出示一把木制米尺,這是一把米尺,它的長度正好是1米.我們一起來數一數,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

         。3)請同學們看看自己的卷尺,1米里面是不是也有100厘米呢?

         。4)教師在黑板1米長的線段上,以10厘米為單位,分成10份,再次問:誰來說說,1 米等于多少厘米?(板書:1米=100厘米)

         。5)教師出示卷尺.說:量比較長的距離,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體的長度時,一定要從物體的一頭開始,尺子要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這樣才能量出準確的長度.

          鞏固練習

          1.選擇合適的單位.

          我們的教室長6( ),黑板長2( ).

          小明身高124( ),課桌高90( ).

          2.操作性練習.

          (1)兩人互相量身高,是____米____厘米.

          (2)分小組合作測量,4個人用1米長的卷尺,合作量教室里感興趣的較長物體的長度,測量后進行匯報,交流.(如:教室前后黑板的長;教室地面的長、寬,四周墻壁的長等.)

          四、歸納質疑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都有些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認識米 用米量

          1厘米長的線段

          1米長的線段

          1米=100厘米

        小學數學教案:用數學13

          教材內容:

          本節(jié)課教學教科書第19的內容和20頁做一做。

          教材分析:

          教材例3用一幅公園的情景圖提供了許多數學信息,借助情景讓學生理解意義進行計算,最后由學生自己收集背景材料中的數學信息,自己根據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教材目的:

          1、知識與能力:初步會從現實情境中收集數學信息,并能自己根據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解決簡單的問題。發(fā)展觀察、想像、抽象概括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模仿、聯想等學習方式,經歷游戲過程,并從中收集數學信息,提出問題。通過同伴的爭議和評論形成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確定解決問題的策略。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從活動中感受數學知識的真實性和普遍性,激發(fā)學生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對數學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愿意親近數學,嘗試用數學的眼光看身邊的事物。

          重點難點:

          能夠根據已知的條件,提出數學問題。

          教學方法: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

          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9分鐘)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出示捉迷藏游戲。通過觀看情境圖,傾聽發(fā)布的信息,產生聯想,并由聯想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板書課題(用數學)

          看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預設問題

         。1)什么是用數學?

         。2)為什么要學習用數學?

         。3)學習用數學這節(jié)課在我們身邊哪些地方能用到?

          (4)學習這節(jié)課能幫助我們解決哪些生活問題?

          2、出示自探提示: 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觀察

         。1)你能說一說圖上都說了些什么?

         。2)怎樣用數學語言來說呢?

         。3)根據這些信息可以怎樣來提問呢?

         。4)用加法計算怎樣問呢?

         。5)用減法計算又該怎樣提問呢?

          學生獨立探究以上幾個問題。

          二、 解疑合探(19分鐘)

          1、再次看圖并回答。剛才同學們回答的很好,觀察的很仔細!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還藏著許多的數學問題你能試著提一提嗎?學生自愿回答,把有價值的問題寫在黑板上。

          2、學生匯報后,師重點強調:在13-6=7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求藏起來的人數的方法用總人數減捉住的人數。

          3、出示丟手拍游戲。通過觀察、傾聽,思考信息組合與問題的提出。組內交流各自的信息組合角度和提出的問題,評論各種組合的正確性,并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梢詮娜N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一是求總數;二、三是求部分。

          玩丟手絹的有8個女同學,6個男同學。

          (1)一共有多少人?8+6=14(人)

          (2)女同學比男同學多幾人?8-6=2(人)

          4、出示踢球活動。通過觀察和傾聽,初步學習收集背景資料中的數學信息,指名學生說:要有16人來踢球,現在來了9人。獨立地根據信息提出問題,還差幾人沒有到?并完整地解決問題。

          5、小組討論、交流。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老師注意引導學生既能提出加法問題,也能提出減法問題。

          學生口頭解答所提問題。

          6、反饋練習

          觀察課本p20的熱鬧的小河邊。根據提出的3個問題,獨立觀察、分析和處理信息,解決問題。然后組內交流、評議,也可自主選擇交流伙伴。重點在于讓每一位學生動起來,開展先知幫后知活動,既可讓先學會的學生有展示的舞臺,也可以使弱一點的學生也有理解和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有17只小鳥,飛走了8只。還剩幾只?列式:17-8=9(只)

          草地上有15只小鹿,往山里跑了9只,還剩幾只?列式:15-9=6(只)

          老師請個別學生板演,其他在練習本上解答。巡視中注意進行個別輔導。

          如河里有13條小魚,游走了7條,還剩幾條魚?

          13-7=6(條)

          三、質疑再探(3分鐘)

          回顧課前提出的問題是否解決,你又產生了哪些疑問?請?zhí)岢鰜怼?/p>

          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師生共同探究解決

          預設問題

          1、怎樣能正確解答用數學的題目?

          2、我們根據數學信息怎樣才能提出數學問題?

          3、用加法計算的問題怎樣問呢?

          4、用減法計算的問題該怎樣提問呢?

          5、根據數學信息,怎樣提出多種問題?

          四、運用拓展(9分鐘)

          1.我當小老師。

          讓學生根據本節(jié)所學知識自編題目。

          2、猜一猜,算一算。(練習四的第2題)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列式計算后說一說單位名稱是什么?

          每人寫15個大字,樂樂還要寫6個字,猜猜她寫了幾個?

          每人寫15個大字,明明已經寫了7個,還要寫幾個字?

          3、想一想,算一算。(練習四的第1題)

          老師先出示圖,引導學生觀察,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左邊有7只兔,右邊有8只兔;黑兔6只,白兔9只;一共有15只兔。

          再引導學生選擇兩個相關的已知條件,提出一個問題。

          學生分組合作,完成后匯報、交流。

          4、全課總結。

         。1)學生談學習收獲

          師:本節(jié)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請說出來和大家共同分享。

         。2)教師歸納總結

          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后教師再進行強調總結,引導對本節(jié)內容進行歸納整理,形成系統的認識。

          板書設計:

          用數學

          1、玩丟手絹的有8個女同學,6個男同學。

         。1)一共有多少人?

          8+6=14(人)

          答:一共有14人。

          (2)女同學比男同學多幾人?(人)

          答:女同學比男同學多2人。

          2、13個同學玩捉米藏,這里有6個人,藏起來幾人?

          13-6=7(人)

          答:藏起來7人。

          3、要有16人來踢球,現在來了9人。還有幾人沒來?

          16-9=7(人)

          答:還有7人沒來。

        小學數學教案:用數學14

          教材簡析:

          這部分內容教學用連除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這是上學期學習的連乘計算的實際問題的逆解題,也可以用兩中方法解決,即可以用連除的方法,也可以用先乘后除的方法。通過教學,幫助學生進一步積累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發(fā)展數學思考,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生活中一些問題可以用連除或是先乘再除的方法來解決。

          2、能通過題中的圖或文字找到解決問題所需要的信息,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從題中找全信息,找到合適的解答方法;說出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學重點:掌握用連除或是先乘再除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光盤或者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老師發(fā)作業(yè)本,這件事天天做,大家熟悉嗎?

          為了使計算的方便,我們假設現在我們每組都是正好有10個同學。

         。ɡ蠋熌靡化B本子,做要發(fā)的樣子),這里應該有多少本?

          仔細聽老師準備這么發(fā):我先發(fā)給4個組長,再請4個組長發(fā)給每個同學。

          大家想一想,要求每人發(fā)到幾本本子,你可以怎么列式?

          學生可能會說:40÷4=10(本),10÷10=1(本)

          4times;10=10(人),40÷40=1(人)

          先交流第一種解答方法:指名說說每一步算式的意思。指出:發(fā)本子有2次平均分的過程,先是老師把40本平均分成4份,再由組長把10本本子平均分給了10個學生,所以對應的我們就可以列出2個連續(xù)除的算式。我們也可以把它們合起來寫,寫成:40÷4÷10=1(本)

          學生讀一讀該算式,聯想:我們前面學習過有關連除的計算,回憶一下,你可以想起這類算式還可以怎么變化?

          交流第二種解法:指名說說這乘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注意單位名稱為什么是“人”而不是“本”?指出;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要正確確定單位名稱,寫錯了,也就說明你對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還不能理解。

          揭示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用連除法解決實際問題,當然有的時候這類題還可以用先乘再除的方法來解決。但不管你用什么方法算,你要清楚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并正確寫出單位名稱。

          二、學習新知:

          1、出示書上的例題,請學生看題后說說看到的信息。

          交流的時候,要引導學生找信息的時候,要從文字信息和圖片信息兩個方面找。

          文字信息:224本書。圖片:有2個書架,每個書架有4層。

          注意觀察2個書架有什么特點,要讓學生發(fā)現:兩個書架非常的相似,都有4層,每層放的書都差不多。

          指出:放得這么整齊,才能說成是“平均分”,才能問“平均每個書架上每層放多少本?”

          現在請你想一想,可以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交流算法,注意要讓學生說清楚每一步算式的意思。

          可能的方法:224÷2=112(本),112÷4=28(本)

          2times;4=8(本),224÷8=28(本)

          如果還有別的方法,可以請該學生說一說,但要注意一個度的問題:學生如果能清楚地說,那就可以認可;如果說得非常的勉強,大多數同學都不為接受,那沒有必要刻意地去找出更多的方法。

          2、練習

         。1)(p.11第1題)讓同學分別從題中找到文字信息和圖片信息,然后再交流各自不同的解答方法。

         。2)(p.11第2題)方法基本同上,但要注意一點,學生可能讀完題后,能感覺這是一道連除法解決的實際問題,加上題中出示信息的順序,估計會有學生列式為:150÷3=50,50÷2=25(天)

          如果真有,要問學生第一個算式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如果根本沒學生能說個明白,那就要讓學生選擇更有把握的解法。

          三、思考題:

          商的十位可能是幾?被除數的百位可能是幾?

          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四、布置作業(yè):

          p.12第3~7題

        【小學數學教案:用數學】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用數學08-25

        《用數學解決問題》數學教案12-17

        小學數學教案08-22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08-24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數學教案08-27

        學生用數學教案設計10-11

        小學的趣味數學教案12-24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