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經(jīng)典說說:未來愛人的模樣
你喜歡什么樣的人、看重什么樣的條件; 早在你的原生家庭里,就已經(jīng)的形成了。
雖然多金、養(yǎng)眼、脾氣好、性格合、有遠見、聊得來的愛人,人人愛,
可是,當你明白恐怕難以遇上一個各項完美、十項全能的另一半時,
你會把哪幾項歸為必選項?而哪幾項對你而言,壓根沒那么重要?
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喜歡你的和你喜歡的,
幾乎總是一類人,
他們之間總存在著微妙的共性……
或者,你喜歡什么樣的人、看重什么樣的條件;
早在你的原生家庭里,就已“極富個性”的形成了。
01
我的美麗女友桐,剛大學畢業(yè)那會也曾相親無數(shù)、傾倒男粉無數(shù)。
可她最后的選擇,并不是那位顯而易見“條件最好的”——最具經(jīng)濟實力、最有發(fā)展?jié)摿Α⑶覙用财沸砸膊徊畹;而是那?“對她最好的”。
“對她好”其實是個挺抽象的概念,且每個人對“好”的理解都不一樣。那么這中,讓桐感覺到“好”的細微感受是:藍先生說話溫柔、行為紳士、言談舉止里透著他良好的個人修養(yǎng)與文化學識,一言一行里寫滿了他對她的深情與厚意……
你若走進桐的家庭,便不難理解她對這份“好”的格外看重。
某次和桐聊天,一向懂事的桐姑娘卻說:有時我真覺得我爸配不上我媽,她應值得更好的生活。若不是嫁給我爸,她現(xiàn)在的氣度、階層和見識,恐怕都不可同日而語吧。
桐的母親是位典型的大家閨秀,桐的家庭看上去本沒什么不妥,經(jīng)濟小康、平穩(wěn)和睦、嚴父慈母。
可在桐看來,自己家三十多年的和睦,很大程度上維系于母親一直以來的隱忍——一方面是小原則上的不斷妥協(xié),由此漸被父親身上的氣息所同化;一方面是大原則上的始終堅守,才保障了這個家的品質和風貌。
桐的父親是標準的大男子主義與家長做派。家務活很少擔當、回家直接上飯桌、椅子倒了跨過去、油瓶倒了不帶扶……雖然自己做得少,但對家人要求高,如果哪個細節(jié)不對了他的心思,往往一言不合就掀桌。
桐在少女時代也挨過幾次不容分辯的“豪打”,每每那時,她就在小房間里恨恨的想:長大后絕不會嫁一個這樣的男人。
如此,藍先生的溫柔體貼和尊重女性,讓桐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莫大溫暖——一種在童年就極度渴望并缺失的溫暖。
而如果更客觀的看桐的父親,他也并非完全不可愛的人。桐認為,父親的優(yōu)點在于:安穩(wěn)本分、熱愛生活,且十分看重家庭、愛護妻女。
正因為此,從小被“富養(yǎng)”的桐,并不是一個對物質特別看重的女人,她敢于“舍棄”那個更有錢的男人,也敢于活得更浪漫、更感性、更真實。
02
一個人在原生家庭缺憾的部分,TA會在成年后拼命加倍找回;
而一個人在原生家庭富足的部分,TA反倒容易做出理性取舍。
桐的經(jīng)歷讓我想起“民國女神”林徽因在兩大仰慕她的俊杰之間,所做的那段經(jīng)典抉擇。
一邊是深情款款的'文藝詩人徐志摩,另一邊是出身名門的翩翩公子梁思成。
被選的梁先生顯然也受寵若驚,他問:
為什么會是我?
他們的朋友費慰梅卻看得真切,她說:
這些年徽因和她傷心透頂?shù)哪赣H住在一起,使她想起離婚就惱火。在這起離婚事件中,一個失去愛情的妻子被拋棄,而她自己卻要去代替她的位置。
這“傷心的母親”正是林長民的第二任妻子。因她不得寵,母女二人被安置在狹小的后院,而父親的妾氏卻和四個兒女住在寬敞的前院。
好在林長民對冰雪聰明的長女另眼相看。因此,林徽因的童年“半是陽光半是雨”,一方面從母親那里感受寂寞與陰冷;另一方面從父親那里獲得的寵愛與嬌呵,也由此看到了一個更明朗的世界。
當門縫的斜陽照進陰暗,她更本能的呼喚一場“父慈母愛”的陽光普照。
所以,當愛到癡狂的徐先生要與妻子離婚時,卻是觸及了她深處的敏感與隱痛:
她無法接受一個“拋妻棄子”的男人,而推著另一個女人成為母親那樣的人;
更無法接受一個“有過婚史”的男人,而使自己成為如母親一樣的繼室夫人。
她的潛意識里呼喚一段堂堂正正的婚姻和一個原配夫人的身份。所以,她感情的天平傾向了思成。何況,她與他還有著共同的理想與追求——這也是她眼見母親那段婚姻里所欠缺的。
誠然,她愛著徐志摩的溫柔浪漫和詩情畫意,但這絕不是她所看重的選項——或者因為,父親也是個柔情之至的男人,他與志摩曾是忘年之交,還曾玩過互傳書信的練筆游戲,寫過“風情萬種無地著”那樣香艷的句子……
卻無心插柳的給徽因打了“預防針”,讓她對男人的“風花雪月”早有免疫力。
03
婚姻中,表面上我們是與自己的配偶相處,其實是在不斷經(jīng)歷自己過去與父母的關系。
如此,便也不難理解張愛玲。
張愛玲的兩任丈夫,胡蘭成、賴雅、分別比大她14歲、29歲。
關于這一點,她在某次與蘇青的聊天中談及:
我一直想著,男人的年齡應當大十歲或十歲以上,我覺得女人應當天真一點,男人應當有經(jīng)驗一點。
或者,也只有這樣的關系才“亦父亦夫”。
張愛玲雖出生在顯赫之家,但其父張廷重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敗家子。他不僅沒有給女兒關愛,反而給了她慘絕人寰的冤枉、暴力、軟禁,甚至叫她去死……
很難說,她后來愛著的男人,是父愛般的男人、還是父親般的男人,甚至只是為了印證自己在“父親”眼里的可愛。
原生關系中有這樣一段話,或許可以解讀:
生命中,我們常常不由自主的與某些特定的人發(fā)生愛或恨的關系,潛意識中借著他們或快樂或痛苦的深度情緒互動過程,得到第二次機會,來醫(yī)治過去所受的心理創(chuàng)傷、彌補過去的遺憾、滿足童年時對自己特別重要卻未能得償?shù)囊恍┬睦硇枨蟆?/p>
原來,愛上這樣的男人,始于一場原生情結,在成年后會不受控制的反復使然;
原來,即便和胡蘭成等是糾纏、是傷害、是痛苦,于她,也是一種無藥的醫(yī)治。
如果從一開始,張愛玲遇上的不是有人格缺陷的胡蘭成,而如桐姑娘遇上溫柔儒雅的藍先生、林徽因嫁給專一理性的梁思成……
或者,那個亦父亦夫的男人,可以很大程度上平息她的焦慮、安撫她的痛苦、用行動為她注入安全感,讓她的人生得以重塑。
04
我們每個人都是帶著自己原生家庭的烙印,去開始成長的歷程;我們一生都是帶著自己原生家庭的缺憾,去尋找、修補和愈合。
直到某天,遇見那個人……
可也并非所有人,都能遇上對的良人。
那么,如何能擺脫“病態(tài)的醫(yī)治”呢
如我之前在另一篇“命運文”里提過,我們解讀命運的密碼,是為了更好的掌控它。
如果知道“原生的缺憾”在我們成長后,可能會成為一種埋藏的“隱患”,在日常生活里毫無防備、意想不到,以超凡的強度反撲。
那么,最好的辦法是:此刻,停下來,回想一下,
你有沒有一些童年特別想要,而又沒有被滿足的?
你有沒有童年記憶特別深刻的負面情緒或創(chuàng)傷?
你有沒有一些不受控制的情緒觸點
哪怕過程是痛苦的,意義卻是積極的。它也可以使我們更了解自己一些莫名的情緒來源,使我們以較成熟、更客觀的立場,探尋自己的喜好成因和性格源頭。
找到因果,才有可能使行為、認知和情緒等,不受成因所挾制。
如果已婚,你可以和伴侶一起,
通過回憶童年,幫彼此找到癥結、探尋成因,理解彼此的行為偏執(zhí)和情緒偏激,一起與過去釋然、與未來和解。
告訴對方:你需要擁抱現(xiàn)在的伴侶,而非彌補童年的缺憾。
如果已育,你們的現(xiàn)在的就是子女的原生家庭,
給TA一個健康健全的成長環(huán)境,時常傾聽TA內心的需求,不要讓某一需求始終處于深度匱乏的狀態(tài)。
所謂“富養(yǎng)”的另一層意義,是幫TA在成年后的紛繁選擇面前,能夠從容理智的做出甄辯。
【最新經(jīng)典說說:未來愛人的模樣】相關文章:
未來的模樣作文10-29
未來的模樣作文05-28
未來的模樣想象美文04-16
未來的模樣 情感隨筆05-22
《未來的模樣》想象作文05-08
想象作文未來的模樣05-08
未來的模樣散文鑒賞12-06
美文節(jié)選:未來的模樣(35)04-16
心情隨筆:未來的模樣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