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數學說課稿小學

        時間:2021-07-26 20:57:58 說課稿 我要投稿

        【精華】數學說課稿小學范文匯總七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數學說課稿小學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數學說課稿小學范文匯總七篇

        數學說課稿小學 篇1

          一、說教材 :

          《路程、時間與速度》是九義教材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教學內容。

          1、說學情分析

          在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具備了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計算能力,能獨立解答求每分鐘行多少米的應用題,在已有的生活實踐中,經歷了初步感知路程、時間、速度的生活經驗,能模糊地感覺到它們之間可能存在的一定關系,這些知識、能力及經驗為學生掌握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建構行程問題中的數量關系模型,解決相應的應用題提供了前提條件,并為以后學習較復雜的行程問題奠定了基礎。

          2、說預期效果

          根據教材結構與內容的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征,本節(jié)課預想達成的教學效果如下:

         。1) 知識目標:通過對生活材料的分析,幫助學生理解速度的含義,掌握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2) 能力目標:根據路程、時間與速度的關系,會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3) 情感目標:養(yǎng)成學生積極關注、收集、處理生活中數學信息的習慣,體驗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快樂。

          3 、說教學重、難點

          要想達成預期的效果,教學中必須解決本課的重、難點。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的數量關系,會運用數量關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是理解速度的含義,掌握速度單位的表示方法。

          對個九、十歲的孩子來說,“速度”的概念比較抽象,不像路程那么明確,不像時間那么常見,并且速度的單位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它的表示形式學生們從未見過,因此,教學關鍵是讓學生從大量的生活實例中感知并理解速度的含義,歸納出行程問題中的數量關系,掌握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內在聯系。

          二、說教學方法

          1、教法:本節(jié)課我運用了遷移法、復合的現實數學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等手段。

          2、學法:教學中運用了分析綜合法、經驗歸納法以及小組合作探究法指導學習。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更好的達成預期效果,我準備從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展開教學。

          (一) 再現生活情境,導入新課。

          教育心理學認為:教學時應設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逼真的問題情境,喚起學生思考的欲望。因此本節(jié)課一開始就再現了同學們都非常熟悉和喜愛的運動會場景,“今年10月,我校舉行了第八屆運動會,學校打算選出一位運動員參加省‘徑賽明星’的比賽,你會怎么選?”同學們當然會選跑的快的運動員。由此自然地進入第二環(huán)節(jié)。

          (二)主動探究模型,探究新知。

          觀察運動員的兩張比賽成績表,從表中你能得出哪些數學信息?誰跑的最快呢?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觀察、分析、比較、思考,從表1中得出200米徑賽中張方最快,因為他用的時間最少,而1分鐘定時往返跑中丁勇跑的路程最長,所以他跑的最快,從而領會“路程一定時,時間越短速度越快;時間一定時,路程越長速度越快!痹谏厦娴膬山M快慢比較中,表面上看是比較路程或時間,實質上比的就是速度。怎樣讓學生透過表面看實質呢?于是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問題情境:現在學校要在這兩名運動員中選出一名參加省‘徑賽明星’的比賽,該選誰呢?一石激起千層浪!是啊,路程、時間都不相同,又怎么比呢?情境條件和已有知識的矛盾、沖突,點燃了學生的好奇心和發(fā)現欲,也激發(fā)了他們暢談選擇理由的愿望,積極調動原有知識和經驗來解決問題----那就是要找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他們每秒鐘各跑了多少米?速度的概念應運而生。 要比快慢,先求速度,通過列式,計算出他們每秒鐘跑多少米。(板書:每秒各跑多少米?200÷40=5(米)360÷60=6(米))這些數量各表示什么?一起聽智慧老人說說吧。ㄖ腔劾先酥v解路程、時間與速度的定義)路程、時間與速度這三個相關聯的量,學生原來只能模糊地感知,不能清晰地表達,所以,我借助智慧老人之口,直截了當地揭示概念,多媒體的演示,既能形象地幫助學生建立概念,又節(jié)省了時間,建立了速度的概念,我進一步引導學生觀察速度的單位,每秒跑5米,,每秒跑6米,用另一種形式說是5米/秒,6米/秒。那么速度單位可以寫成……(板書速度單位)通過提問:速度單位與我們學過的單位有什么不同?剖析出速度的單位是由長度單位和時間單位共同組成的,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速度的含義,知道速度是單位時間內所行駛的長度,這樣就架構起行程問題中三個數量之間聯系的橋梁。 接著提問:你還知道哪些速度單位呢?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出其他的速度單位,并進行板書。接下來展示生活中常見的速度,同學們想知道你寫的這些速度哪里會用到嗎?讓大家讀一讀,它們分別表示人、飛機、聲音、光的速度。以上的“說一說、讀一讀”能讓學生聯系生活,從大量的生活實例中感知并理解速度的含義,掌握速度單位的表示方法,并讓學生認識了更多的速度單位,突破難點。在學生充分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這三個量的基礎上,提出問題:這些數分別表示什么?根據回答進行板書。那怎樣求速度呢?在這個教學重點環(huán)節(jié)里,我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探究,通過小組討論總結、歸納數量關系,進而得出:路程÷時間=速度,這里圍繞“總結---歸納”二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學法指導,幫助學生深刻領會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密切聯系。 為了讓學生體驗生活數學,我充分借助現代教育技術,開始情境的延伸:(課件)用線段圖表示題中數量,能使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更只管、更形象,解答問題后,通過提問:每道算式分別表示什么?讓學生總結歸納出路程和時間的關系式:路程÷速度=時間,速度×時間=路程,仔細觀察這三道數量關系式,它們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通過對比,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路程、時間、速度這三個數量之間的緊密聯系。

          (三)多元分層訓練,鞏固內化。 在鞏固練習中,我遵循由易到難的規(guī)律,設計了分層訓練。第一層:基本訓練,通過練習明確,已知路程、時間、速度中的任意兩個數量,就可以求出第三個數量。第二層:綜合訓練,這三道圖文結合題,通過學生觀察、分析,從紛繁復雜的條件中獲取有價值的信息解決問題。第一題求時間,第二題求速度,提別是第三題,它的解答方法多樣化,可以比路程,也可以比時間,還可以比速度。在練習中選取一些學生熟悉的事物,能讓他們積極地思考,輕松地練習,感受著數學的魅力,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

         。ㄋ模┞撓祵嶋H應用,拓展提高。

          通過前面的學與練,學生對路程、時間與速度的含義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有比較深刻的理解,到底學的這些知識有什么作用呢?生活中還有哪些方面應用這些數學知識呢?

         。1) 限速標志我知道 這是高速公路上限制速度快慢的標志牌?纯瓷钪羞有哪些地方用到限速牌?

         。2) 為什么人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再聽到雷聲呢? 其實光的速度比聲音的速度快得多,所以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再聽到雷聲。 (3) 氣象臺預測臺風到達的時間 臺風給人們帶來了嚴重的災難。 ①今年8月,臺風“泰利”在西太平洋生成,沿西北方向在我國登陸,臺風距離大陸2160千米,中心最大風速60米/秒,你能預測臺風到達的時間嗎? ②現在臺風距九江約900千米,預計24小時后到達九江,你能估計臺風的速度嗎? 這一環(huán)節(jié)充分利用數學學科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讓學生看到自己學到的知識在生活中處處可見,增強了數學應用意識,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愿望!

          四、板書設計

          路程、時間與速度 路程=時間×速度 速度=路程÷時間

        數學說課稿小學 篇2

          一、說教學內容

          課標版小學數學第八冊第四單元的例1、例2、例3及“做一做”和練習十第1至3題。

          二、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小數的性質”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八冊第四單元第2小節(jié)“小數的性質和小數的大小比較”的內容。本課為這一小節(jié)第1課時,教學P58-59頁例1-例3,完成“做一做”及練習十的第1-3題。

          小數的性質是一節(jié)概念課,是在學習了“小數的意義”的基礎上深入學習小數有關知識的開始。掌握小數的性質,不但可以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數四則運算的基礎。小數的性質實質上是研究在什么情況下兩個小數相等的,它與分數的基本性質是相通的,但由于學生還沒有學過分數的基本性質,所以教材通過直觀和學生所熟悉的十進復名數來進行教學。這部分內容安排了3個例題。例1教學小數的性質,例2、例3教學小數性質的應用。例2是根據小數的性質可以把末尾有零的小數化簡,例3是不改變小數的大小,把一個數改寫成指定位數的小數。

          2、教學目標

         。1)借助實物和直觀圖,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性質,會應用小數的性質把一個小數化簡和把一個數改寫成指定位數的小數。

         。2)通過小數性質的概括,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過應用小數性質,培養(yǎng)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理解小數的性質,滲透“變”與“不變”的辯證思想。

          3、教學重點

          小數性質的推導和理解,真正掌握并正確運用這一性質解決相關問題。

          4、教學難點

          掌握在小數部分什么位置添“0”去“0”,小數大小不變。

          5、教具準備:教學課件

          三、說教法學法

          為了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在導入新課時,采用創(chuàng)設故事法導入,在抽象、概括小數的性質(即教學例1及下面的“做一做”)的過程中,主要運用了直觀教學法,運用多媒體出示實物圖和直觀圖,讓學生充分感知,聯系舊知,經過比較、歸納,最后概括出小數的性質,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在應用小數的性質(即教學例2、例3)的教學中,主要采用了講練結合的方法,充分發(fā)揮教師教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學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敢于質疑,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學會借助直觀圖理解、掌握新知的方法,學會有順序地觀察問題,對比分析問題,概括知識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1、情景導入,激趣揭題。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給大家講一個《西游記》唐僧師徒一起去西天取經的故事。有一天,他們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給三個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別裝進三個袋子里,上面標注著長度:0.l米、0.10米、0.100米,饞嘴的八戒搶先一步說:“我的肚子大,我吃長的!闭f著拿回了標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氣,上前對師傅說:“八戒好吃懶做,長的應該讓給大師兄悟空吃!蔽蚩招α诵φf:“兩位徒弟別吵了,無論哪個袋子都一樣呀!”唐僧聽了悟空的話,微笑著點了點頭。

          同學們,你們知道為什么師傅對悟空的話點頭微笑呢?這是因為大師兄悟空掌握了小數很重要的性質,學習了這節(jié)課,我們就知道其中的奧秘了”。(板書:小數的性質)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汁,旨在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貫穿在小學生喜聞樂道的故事中,引發(fā)起學主的學習興趣,點燃他們求知欲望的火花,從而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為主動探究新知識聚集動力。

          2、教學例1

          (1)課件演示0.1米、0.10米、0.100米。

         、0.1米、0.10米、0.100米分別可以寫成哪個比米小的單位表示?

         、谟梅謹涤衷鯓颖硎

          ③你發(fā)現了什么?

          (2)小組匯報得出:(師板書)

          ①0.1米是1/10米→1分米

          0.10米是10/100米→10厘米

          0.100米是100/1000米→100毫米

         、0.1米、0.10米、0.100米都是指米尺上同一段的長度。(課件出示)

          又因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多請幾個學生說一說)

          【設計意圖】這樣,學生根據小數的意義,主動從“0.l米、0.10米、0.100米”出發(fā)研究問題。在問題得以解決的過程中,學生鍛煉了運用已有知識解答新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了運用數學知識的意識!稊祵W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這樣教學,也正是使本節(jié)課牢牢地扎根于小數意義的基礎上,是小數意義的運用,而不是簡單的重復,因而是有意義學習。

         。3)觀察得小數的性質

         、龠@三個數從左往右有什么變化?(小數的末尾添上0,小數的大小不變)

         、谶@三個數從右往左有什么變化?(小數的末尾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勰惆l(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

          小數的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就是小數的性質。(點題)

          呼應課始,揭示奧秘:由于悟空掌握了小數的性質,所以他面對兩位師弟的爭執(zhí)說:“無論哪一袋都一樣”。

          【設計意圖】這樣教學,把靜態(tài)的知識結論轉化動態(tài)的求知過程,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對所學的內容理解深刻,記憶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歸納概括事物本質屬性的能力。

         。4)練習:(課件出示)

         、俦鎰e下面各數中的“0”,哪些“0”是屬于小數末尾的“0”(按數位說)

          0.0800.60300500.00000

          ②58頁做一做(出示課件)(學生先在書上練,再出示課件)

          【設計意圖】這樣使學生的思維從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達到突破難點的目的,同時,通過看書交流,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意識。

          五、小數性質的應用: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可以根據需要,有時要把某些小數化簡,有時則要把某些小數改寫成含有指定小數位數的小數。怎樣才能滿足這些需要呢?請大家?guī)е@兩個問題自做下面兩道題:

          1、教學例2:化簡下面的小數

          0.70=105.0900=10.000=

          練一練:下面各數中,哪些“0”可以去掉59頁做一做1

          2、教學例3:不改變數的大小,把下面各數寫成三位小數

          0.2=4.08=3=

         。ㄗ⒁猓赫麛档挠蚁陆屈c上小數點,再添0。)

          練一練、59頁做一做2

          六、探究練習

          1、0.70去掉末尾的0大小有變化嗎?

          4.08去掉0會怎樣?

          0.31可以填0嗎?

          2、小結:添“0”或去“0”只能在小數的末尾。

          七、鞏固練習

          1、64頁1題。(出示課件)

          2、判斷理解:(“末尾”能否說成“小數點的后面”)

         、侔0.500.0600的小數點后面的“0”去掉,小數的大小不變。()

         、谠5.3的末尾添上三個“0”,它的大小不變。()

         、垡粋數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大小不變。()

          3、64頁第3題。(課本練習)

          八、拓展練習。

          1、你能在下面三個數中各點一個小數點使它們相等嗎?試試看,相信你一定行。

          602060260200

          2、試試看你能寫幾個與30.200相等的數。

          【設計意圖】這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這一階段是學生鞏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發(fā)展智力的重要過程。在這一階段,特別是抓住學生的求勝心理進行了練習、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了思考的方向,為探究和提煉改寫規(guī)定小數部分位數的方法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指導,同時也為各個能力階段的孩子提供了自主探究的空間和機會。確保學習任務的圓滿完成。

          九、全課小結

          1.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2.你對自己或同學有什么評價

          十、作業(yè)布置

          1、化簡下列小數

          0.5025.3000.0090108.000

          2、不改變數的大小,按要求改寫下列小數.

          1.5改寫成兩位小數是______

          29.5改寫成三位小數是_____

          8.0改寫成三位小數是______

          0.400改寫成一位小數是______

          12改寫成四位小數是______

          以上是我對小數的性質的簡單的設想,有不到之處請各位領導和老師批評、指正。

        數學說課稿小學 篇3

          一、說教材分析

          《質數和合數》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第十冊第二單元第三節(jié)的內容,在教材第23--24頁。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因數與倍數的關系,2、3、5的倍數的特征等知識,這為過渡到本節(jié)的學習起著鋪墊作用。本節(jié)內容是學生學習分解質因數、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基礎,在本章教學內容中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老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數學知識,更要給學生傳授數學思想,數學意識,數學邏輯分析能力。因此,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a、使學生理解質數和合數的意義,知道它們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b、會正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熟記20以內的質數。

          2、能力目標:通過100以內的質數表的制作,使學生學會合理選取學習材料的方法,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觀察分析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小組間交流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通過獨自觀察分析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同時,本著課程標準的要求,我確定了如下教學重、難點:通過學生的觀察分析,討論歸納出本課的重點——質數和合數的意義;通過師生交流突破難點——如何正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二、說教學方法

          新課程下的數學教學強調要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認識自己所生活的環(huán)境與社會,學會數學地思考,初步學會用數學知識、方法去分析事物,思考問題。同時新課程標準要求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和合作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因此根據本節(jié)知識特點、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根據課標精神,我采取了動手操作,引導探索,發(fā)現規(guī)律為主,教師講解為輔的教學方法,構建探索型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

          三、說學法指導

          教師的任務不僅是傳授給學生知識,讓學生學會,教師更應該傳授給學生的是學習方法,讓學生會學。所以我準備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采取從個別到一般的概括方法,比較對照,區(qū)別異同的方法等學會分析、總結歸納問題。

          四、說教學程序

          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教學活動應當建立在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上,所以根據學生對舊知識的掌握能力,我將教學思路擬訂為“求約數,探底鋪墊——找規(guī)律,自主探究——分類歸納,理解意義——解釋應用,驗證結論”。努力構建探索型的課堂教學模式。

          1、 復習準備:讓學生復習上節(jié)課學習的因數與倍數的關系,主要復習因數的含義,為下面的新課墊定基礎。

          2、 新課導入:由自然數能不能被2整除可以分為奇數和偶數引出今天的新課內容,自然數還可以分為質數和合數(板書課題)。然后讓學生分別求出2、3、5、7和4、6、8、9的因數,仔細觀察它們的因數有什么特征,小組之間交流討論。(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精神)

          3、 過程展開:(1)小組派代表匯報觀察結果,教師根據同學們的觀察歸納引出質數和合數的意義——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叫做質數(或素數);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學生自己觀察歸納,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把課堂還給了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這樣更能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2)讓同學們判斷以下幾個數17、22、35、87、96是質數還是合數,總結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的方法。明確可以找出每個數所有的約數,再根據質數和合數的意義來判斷;一個數,只有找到1和它本身以外的第三個約數,就能判斷這個數是合數還是質數。不必找出所有的約數來,這樣可以提高判斷的效率(在練習中總結方法不僅能加強同學們的應用能力,還能培養(yǎng)他們獨立分析解決問題、歸納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3)問同學們是不是還忘了1的存在?引出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然后讓同學們口頭練習,說說最小的質數是幾,最小的奇數是幾,最小的合數是幾,最小的偶數是幾,旨在讓學生將質數、奇數、合數和偶數的概念區(qū)別開來。(4)讓學生根據教材24頁的表格,制作一個質數表,找出100以內的質數。小組可以先交流討論一下,這個質數表可以怎樣去做,怎樣快速的判斷出這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然后匯報方法,教師適當指點。比如可以先把是2的倍數的數劃去,再把是3,5,7的倍數的數劃去,最后驗算一下剩下的數。

          4、 課堂拓展:判斷正誤

          a、最小的質數是1,最小的合數是2。 ( )

          b、所有的質數都是奇數,所有的合數都是偶數。 ( )

          c、在自然數中,除了質數就是合數。 ( )

          5、課堂游戲

          讓學生依次起來回答自己的學號是質數還是合數。比如我是1,我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我是2,我是質數……

          6、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總結質數和合數的意義,怎樣根據它們的意義來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強調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最小的質數是2,最小的合數是4,加深學生的印象。(五年級的學生還處于思維的過渡期,雖然可以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但還是需要教師對知識點的反復強調來加深記憶)。

          7、課后作業(yè):獨立完成教材第25頁的練習1、2、3題,以鞏固今天所學的知識內容。

          板書設計:

          質數和合數

          2 3 5 7

          ↙↘ ↙↘ ↙↘ ↙↘ → 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

          1 2,1 3,1 3,1 7 ↓

          質數(素數)

          4 6 8 9

          ↙↘ ↙↘ ↙↘ ↙↘ → 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因數

          1 2 4,1 2 3 6 , 1 2 4 8, 1 3 9 ↓

          合數

          1 → 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教學反思:

          《數學課程標準》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培養(yǎng)獲取新知的能力;注重發(fā)展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在學習了因數、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在掌握了因數、倍數的知識后,能準確找出每一個數的所有因數,再通過觀察因數的個數,學習質數合數的概念,比較容易接受。運用舊知識引出新知識,層次知識內在的聯系,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感悟學習方法,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而且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自學環(huán)境。但仍然存在許多不足:在課堂上,凡是學生能自己發(fā)現的知識老師應該少暗示或不暗示,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給予學生親自實踐、思考、發(fā)現的機會,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探究,去找尋。這樣,學生才能在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中,興趣盎然地掌握了數學基本知識,同時思維也得到了發(fā)展。

        數學說課稿小學 篇4

          一、教材

          1.教學內容:五年制小學數學第七冊第三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第三課時:“小數的性質”(課本第64-65頁,例1—例4)包括:

          (1)小數的性質;

          (2)小數性質的應用(六年制第八冊第四單元)。

          2.教材所處地位:本節(jié)是系統(tǒng)學習小數的開始,為后面學習小數四則計算做了必要的準備,起鋪墊作用。

          3.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對小數的性質這一概念的理解是本節(jié)的難點,小數性質的應用是本節(jié)的重點。

          4.教學目標:

          (1)識記理解小數的性質;

          (2)根據需要把小數化簡或是把整數改寫成指定數位的小數。

          二、教法

          1.通過直觀、推理讓學生充分感知,然后經過比較歸納,最后概括小數的性質,從而使學生從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進而達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應用新知、鞏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樂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和敢于質疑,引導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動口、動眼以及采用對口令搶答等多種形式的鞏固練習,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把數學課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三、學法

          通過本節(jié)教學使學生學會運用直觀的教學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識,學會有順序地觀察問題、對比分析問題、概括知識及聯想的方法。

          四、教學程序

          (一)談話法導入新課

          在商店里,經常把商品的標價寫成這樣的小數:手套每雙2.50元,毛巾每條3.00元。這里的2.50元、3.00元分別是多少錢?(2.50元是2元5角,3.00元是3元)為什么能這樣寫呢?這是小數的一個重要性質,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并板書“小數的性質”。

         。ǘ┲v授新課

          1.研究小數的性質

          (1)出示例1,比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首先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米尺(10厘米以上),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是同一點,說明: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板書)。

          請同學們看米尺想,1分米是1/10米,可寫成怎樣的小數?(0.1米);10厘米是10個1/100米,可寫成怎樣的小數?(0.10米),100毫米是100個1/1000米可寫成怎樣的小數?(0.100米)

          板書:因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在這里應用直觀演示法,變抽象為具體。然后板書準備比較,觀察上下兩個等式,說明0.1、0.10、0.100相等,再添上“因為”、“所以”、“=”。

          A.從左往右看,是什么情況?(小數的末尾添上"0",小數大小不變)

          B.從右往左看是什么情況?(小數的末尾去掉"0",小數大小不變)

          C.由此,你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在這里應用了比較法,便于發(fā)現規(guī)律,揭示規(guī)律,總結性質。

          (2)為了進一步證明小數性質的可靠性出示例2:比較0.30和0.3的大小。(圖略)

          教師指導學生自學例2。

          教師指示,學生思考:

         、僮髨D是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幾份?(100份)陰影部分占幾分之幾?(30/100)用小數怎樣表示?(0.30)

         、谟覉D是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幾份?(10份)陰影部分占幾分之幾?(3/10)用小數怎樣表示?(0.3)

         、垡龑W生小結從圖上可以看出:0.30是30個1/100,也是3個1/10。0.3是3個1/10。所以得出:0.30=0.3。

         、苡纱耍惆l(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

          師生共同小結、板書如下:

          例2:0.30=0.3

          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小數的性質。

          為了幫助學生對小數性質的理解,教師強調指出:為什么在小數的末尾添"0"或去"0",小數的大小就不變呢?(因為這樣做,其余的數所在數位不變,所以小數的大小也就不變。舉例說明)小數中間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數中間添零?(都不能,因為這樣做,其余的數所在數位都變了,所以小數大小也就變了。舉例說明)整數是否具有這個性質?(沒有,理由同上第二點)

          2.小數性質的應用

          教師談話:根據這個性質,遇到小數末尾有"0"的時候,一般地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數化簡。

          (1)化簡小數

          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簡。

          提問:這樣做的根據是什么?(把小數末尾的"0"去掉,小數的大小不變)弄清題意后,學生回答,教師板書:0.70=0.7;105.0900=105.09。通過這組練習鞏固新知,為以后小數作結果要化簡作準備。

          口答:課本“做一做”第1題。

          (2)把整數或小數改寫成指定數位的小數

          教師談話:有時根據需要,可以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還可以在整數的個位右下角點上小數點,再添上"0",把整數寫成小數的形式。

          如:2.5元=2.50元3元=3.00元

          出示例4:不改變小數的大小,把0.2、4.08、3改寫成小數部分是三位的小數。

          小組討論后,2人板演,其余學生齊練,訂正,表揚。

          0.2=0.20xx.08=4.0803=3.00

          練習:口答課本第65頁的“做一做”第2題。

          討論小結:改寫小數時一定要注意下面三點:

          A.不改變原數的大。

          B.只能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

          C.把整數改寫成小數時,一定要先在整數個位右下角點上小數點后再添"0"。(想一想為什么)

          3.學生仔細閱讀課本第64頁的例1、例2,記住并理解小數的性質;閱讀課本第65頁例3、例4掌握小數性質的應用。

          五、鞏固練習

          1.練習十三第1題:下面的數,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指名同桌對口令,其余學生當小評委。

          第2題:把相等的數用線連起來,先在書上填好后,再提問找朋友。一個同學在第一欄里按順序報數,其他同學準備當朋友。

          第3題:下面的數如果末尾添"0"哪些數的大小不變,哪些數的大小變化?小組討論,提問訂正,找規(guī)律(小數的末尾添"0"大小不變,整數的末尾添"0"大小變了)。

          第4題:化簡下面小數,采取搶答來完成。

          第5題:先填書上再口答訂正。

          2.練習十三第6題:用元作單位,把下面的錢數改寫成小數部分是兩位的小數。2人板演,其余學生齊練,評價鼓勵。

          附板書設計:

          小數的性質

          例1:比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因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0.1=0.10=0.100

          ──────→

          ←──────

          例2:0.30=0.3

          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小數的性質。

        數學說課稿小學 篇5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教學內容是《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本課時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第七冊分數的初步認識及上一單元數的整除等知識的基礎上來學習的,為下面進一步學習分數與小數的互化、分數的大小比較、分數的基本性質及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等知識打基礎。本課時內容,教材安排了例1、例2兩個例題,以引導學生發(fā)現、歸納出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然后安排了5道練習題(可說說各題意圖),通過練習使學生能初步地應用這個關系進行相應的除法計算,以及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鞏固所學的新知識,并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本課時內容是學生進行除法計算中,商從整數向分數拓展的轉折點。(說教材的前后聯系、地位作用)

          本課時的教學目標,我從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情感態(tài)度方面確定了以下三點:

          1、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活動,引導學生發(fā)現歸納出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理解并掌握這個關系。

          2、能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進行基本的除法計算,以及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應用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歸納的探究能力以及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

          我認為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發(fā)現、掌握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教學難點是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一套、學生課堂作業(yè)題紙。

          二、說教學方法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根據以上分析,我認為本課時的教學以分數的意義、分數單位、等分除法的意義為基點,以直觀圖(數形結合)為手段,在學生對兩個例題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中,引導學生發(fā)現歸納出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然后通過有層次的練習,以及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對這個關系的掌握,發(fā)展學生的計算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

          (一)復習鋪墊、引入新課。

          可以出示分數,讓學生結合生活中的事例說說這個分數表示的意義。這里復習分數的意義、分數單位,主要目的是為下面的探究分數與除法的關系作了知識上鋪墊準備。數學學習要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自己的探究去學習。本環(huán)節(jié)的復習可以起到喚起記憶,思維定向的作用。

          (二)自主探究、發(fā)現關系。

          本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是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所在。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環(huán)節(jié)的教學

          我設計了以下五步來完成。

          第一步

          設計了一個準備題“把6米長的鐵絲平均截成3段,每段長多少米?”要求學生自己列式計算,并說出列式的依據——總米數÷段數=每段米數(總數÷份數=每份數,這個數量關系也是本課中兩個例題的列式依據),搭起解題的`框架,以實現解法遷移。

          第二步

          是教學例1(1),通過改題出示例1(1)“把1米長的鐵絲平均截成3段,每段長多少米?”,要求學生嘗試列式計算,并說出思考過程,引導學生比較上兩題的異同,得出除法計算的結果在不能用整數表示的情況下,可以用分數來表示,通過畫圖使學生1米的3(1)就是3(1)米即1÷3=3(1)(米)。然后追問:如果把1米長的鐵絲平均截成7段、10段,每段長多少米?這里使學生認識到1÷m=m(1),初步感受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第三步

          再改題出示例1⑵“把2米長的鐵絲平均截成3段,每段長多少米?”要求學生嘗試列式計算,請學生動手畫一畫,想一想你可以怎樣來說明這個計算結果是正確的,并能讓同學確信、理解。這里是本課學生理解上的一個難點。可以應

          用數形結合的思想,充分借助線段圖,畫一畫,移一移,比一比,使學生理解2米的3(1),有2個3(1)米,就是3(2)米,即2÷3=3(2)(米)

          第四步

          是教學例2“把3塊蛋糕平均切成4份,每份是多少塊?”,可以通過學具折剪,移拼展示,力求直觀形象,使學生理解3塊的4(1),有3個4(1)塊,就是4(3)塊,即3÷4=4(3)(塊)。

          第五步

          是引導發(fā)現,得出關系。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板書,相一想剛才的學習內容,可以組織學生把自己的發(fā)現在四人小組內交流、討論。從而得出并完善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新課標強調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從以上設計,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的得出,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教學理念。前面兩例的教學其實是為發(fā)現歸納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積累表象,準備素材。所以前面兩例的教學不要消耗過多的時間,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對學生的自主探究過程也要適當的調控。發(fā)現歸納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可以組織學生討論,體現多向互動學習的學習方式。

          (三)鞏固練習、應用拓展。

          數學知識的掌握、數學能力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形成需要通過練習,通過對所學新知的應用,才能內化和掌握。鞏固練習的設計要遵循準對性、層次性、開放性、趣味性、綜合性等要求。本課的鞏固練習我設計了以下三個層次的練習。

          第一層次是讓學生用分數表示一組除法算式的商。

          第二層次是讓學生填空。如除法中的被除數相當于分數中的(),除數相當于分數中的(),除號相當于分數中的(),()不能為零。()÷()=。這里是直接鞏固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第三層次是讓學生列式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梢猿鍪纠纾

          ①一個正方形的周長是3分米,它的邊長是多少分米?(用分數表示)

         、谛∪A15分鐘走2千米,他平均每分鐘走多少千米?(用分數表示)

         、郯3米長的鐵絲平均截成7段,每段長多少米?(用分數表示)

          每段占全長的幾分之幾?

         。ㄒ螅罕容^本題兩問的區(qū)別,明確第一問是根據“總米數÷段數”得到每段數,即3÷7=7(3)米,所求結果表示一個具體的數量,是帶單位名稱的;第二問是把全長看作單位“1”,把單位“1”7等份中取1份,即1÷7=7(1),所求結果表示部分與總數的分數關系,是根據分數的意義來思考,結果不帶單位名稱。通過本題使學生辨析清楚分數表示具體數量、表示份數關系的兩種意義。)

          以怎樣來說明這個計算結果是正確的,并能讓同學確信、理解。這里是本課學生理解上的一個難點?梢詰脭敌谓Y合的思想,充分借助線段圖,畫一畫,移一移,比一比,使學生理解2米的3(1),有2個3(1)米,就是3(2)米,即2÷3=3(2)(米)

        數學說課稿小學 篇6

          各位評委老師好!

          今天我給大家呈現的這節(jié)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3課《長方體的表面積》,本單元是屬于我們小學數學四大領域里的“空間與圖形”范疇內的內容。在本節(jié)課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體與正方體展開圖的基礎上進行的,而本節(jié)課是長方體的表面積,也為后面學習圓柱的表面積起著鋪墊作用。鑒于本課特點及教材編排意圖,結合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點,我為本課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探索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基于以上目標,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教學難點是探索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及形式多樣的練習來突破難點,解決數學問題,內化新知。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點撥引導、講解分析、類比遷移(根據教學設計需要確定方法)等方法進行教學,在主問題提出后,新知探究中,我會適時指導點撥,引領學生去學習,在學生內化新知中對于學生不夠明確的知識適時進行講解分析,照顧到所有學生,讓每一位學生在本節(jié)課中都有所收獲。在檢測反饋和鞏固提升中,我將采用類比遷移的方法將新知進一步升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基于以上的構思,為了能凸顯“有效教學”的理念,更好的達成學習目標,本著“教什么,怎么教,為什么這樣教“的思路對本節(jié)課作如下設計:

          一、回顧舊知,讓知識“銜接”起來!

          通過復習舊知,讓學生加深對新知的理解,并將新舊知識銜接起來,并在學習新知中加以應用。

          二、創(chuàng)設情境,讓課堂“活”起來!

          提出熟視無睹,習以為常的生活情境中的新問題,從而導入新課,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新知的積極性,也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三、自主探究,讓學生“動”起來!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小學生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尤為強烈!币虼嗽讷@取新知的過程中我采用了涂一涂、數一數、算一算、想一想等多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使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獨特性得到發(fā)張,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

          四、體驗成功,讓學生“樂”起來!

          設計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力求體現知識的縱橫聯系做到層次分明的練習,讓學生學以致用,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同時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總之,本節(jié)課始終關注著學生的發(fā)展,創(chuàng)設各種條件讓學生參與到知識的產生、形成、發(fā)展、運用的過程中,從而落實“四基”,培養(yǎng)“四能”,使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當然,課堂上也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不能照顧到學生全部,大部分學生的積極性沒能調動起來,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求異思維還有待于我進一步挖掘。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成長的路上,我會更加努力,希望各位老師給予指教和點撥。

        數學說課稿小學 篇7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2單元《20以內退位減法》的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計算十幾減9的基本思維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正確計算。

          2.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與別人合作學習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對比歸納能力等。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10以內減法的基礎上進行的,而且十幾減9是20以內退位減法的第一課時,因此在這節(jié)課中,目標之一是讓學生探索和掌握十幾減9的基本思維方法。

          學生掌握了十幾減9的基本思維方法,為后面學習十幾減8、減7等其他20以內的退位減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能發(fā)展學生的個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目標之三是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交流、合作和發(fā)展,獲取信息的能力,以上3個目標的制定都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學生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去公園玩嗎?星期天,許多小朋友也來到公園,(課件顯示情景)你們看他們在干什么?

          學生可能回答:有的買氣球,有的買風車。

          1.觀察情景(一)。

          師:根據買氣球的情景,你能提什么問題?(學生回答。)這個小朋友也是這樣想的。(課件顯示:還剩幾個?)根據買風車的情景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回答后,課件顯示:還有幾個風車?)

          師:求這兩個問題,怎樣列算式?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15-9

          16-9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豐富情景資源進行再加工,讓學生觀察圖中自己喜聞樂見的賣氣球、賣風車、猜謎、玩套圈的情景,學生比較感興趣,從而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還剩幾個氣球?還有幾個風車?還有幾個字謎沒猜中?等等,自然而然地引出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這樣既尊重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讓學生從自己比較熟悉的情景入手,提出數學問題,又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解決自己發(fā)現問題的欲望。】

          2.觀察情景(二)。

          師:在公園的這一角,同學們提出了兩個問題,并列出了算式。下面我們再到公園的另一角看看,那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學生通過觀察,可能回答:有的在猜字謎,有的在玩套圈。

          師:根據猜字謎的游戲,可以提什么問題?套圈游戲中,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回答后(課件顯示:還有幾個沒猜中?還有幾個沒套中?)

          師:求這兩個問題分別怎樣列式?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3-9

          14-9

          【在兩個不同的情景中培養(yǎng)了學生從身邊生活中發(fā)現并提出簡單數學問題的能力,并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

          3.揭示課題。

          師:剛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都是從一個數里面去掉一個數,都用減法計算,而且都要用減幾的方法?(減9的方法。)

          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來研究一下十幾減9的方法好不好?(板書課題:十幾減9)

          二、小組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1.探究學習“15-9”的計算方法。

          下面我們就重點研究第一個問題。

          (1)學生自主探究。

          師:怎樣計算15-9?下面請你獨立思考,想辦法進行計算,也可以用學具擺一擺,看誰算得又對又快?(教師巡視。)

          (2)小組討論交流計算方法。

          師:看來同學們都有自己的計算方法,請你先在小組內交流一下,然后每一個小組派一名代表介紹你們組的好方法。(教師巡視。)

          (3)全班匯報交流。

          學生匯報時,教師有選擇地板書,學生的計算方法如:

         、僖驗96=15,所以15-9=6(想加法算減法)。

         、10-9=1,51=6(破十法)。

         、5-5=0,10-4=6,06=6(連減)。

          ④15-101=6

          ……

          【本節(jié)課以15-9為突破口,在重點研究十幾減9的基本思路時,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借助手中的學具,擺一擺、想一想,然后在小組內討論交流所用的方法。這樣,學生既有獨立思考的機會,又有和同伴交流合作學習的機會,最后在全班交流匯報。在匯報交流中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想法。此時,計算15-9的基本思維方法得以充分展現,有的學生用“破十法”,有的學生用“連減法”,有的學生“想加法算減法”,還有的學生用“15-101”。方法的多樣化為學生提供了獨立思考的空間,尊重了學生的個性,使不同層次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發(fā)展!

          2.學生小組討論喜歡的方法。

          師:計算15-9時,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方法,你們最喜歡哪種方法呢?先在小組內交流一下,你們認為哪種方法最好?

          (1)學生小組討論。

          (2)學生匯報喜歡的方法。

          教師提問:為什么喜歡這種方法?

          【針對出現的多種計算方法,教師又為學生提供了一次對比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斷比較、分析,從而優(yōu)化自己的計算方法。然后再在全班交流自己喜歡的方法。這樣,好的計算方法更為明朗化,更為突出。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學會了計算方法,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搜集、獲取有價值信息的能力,學會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精華】數學說課稿小學范文匯總七篇】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約分》說課稿12-24

        小學數學說課稿3篇01-19

        小學一年級數學說課稿范文匯編七篇10-14

        【精華】小學生數學日記模板匯總六篇01-28

        數學廣角說課稿11-07

        幼兒園數學說課稿范文12-18

        小學一年級數學說課稿范文匯總十篇10-14

        【推薦】小學生數學日記范文七篇12-27

        小學生數學日記范文合集七篇12-29

        【精華】小學生數學日記范文十篇01-26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