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說課稿

        時間:2021-06-13 09:07:06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實用的說課稿集錦6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yǎng)和駕馭教材的能力。說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說課稿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說課稿集錦6篇

        說課稿 篇1

          活動來源

          在生活中安全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幼兒期的孩子們好奇心強,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試一試,然而由于他們缺少生活經驗和常識,不能很好地把握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對一些有可能會造成傷害的事件缺乏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發(fā)生一些意外損傷。幼兒期是人一生中發(fā)展最迅速、最基礎的時期,讓幼兒有一個幸福、快樂、健康、安全的人生是所有家長和老師們的美好愿望。正逢目前的主題活動《規(guī)則與標志》,產生了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社會活動:“安全標志”。

          設計意圖

          新《綱要》中所提到的“應培養(yǎng)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志和文字符號的興趣”。標志以其形象性、直觀性、知識性、實用性等特點運用廣泛,并為幼兒理解接受,讓幼兒掌握生活中常見的標志的內容含義,有著極其重要的教育意義!鞍踩珶o小事,責任重泰山”。為保證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意外傷害的發(fā)生,我們對幼兒加強安全教育的培養(yǎng)。我們?yōu)橛變簞?chuàng)設了安全、富有啟發(fā)性的學習環(huán)境;營造了親切、和諧的學習氛圍。在這個活動中,我們從眾多的安全標志中選擇了一些貼近幼兒生活,能為幼兒理解的標志符號,通過游戲方式輕松學習,增進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規(guī)則意識。

          目標分析

          本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對幾種常見安全標志的圖案、意義有初步的認知。對安全標志進行分類,了解禁止標志、警告標志和指令標志的基本特征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

          2.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規(guī)則意識,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能結合自己經驗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出與日常生活相匹配的安全標志。對目標的分析:

          新綱要中明確的指出:“要為幼兒一生的發(fā)展打好基礎”,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它著重于孩子的發(fā)展。教育目標在整個教育活動中起著導向作用,也是教育價值的具體體現;诖苏J識,我在每個教學活動中都能把孩子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作為目標制訂前提條件。在以上《安全標志》教學活動中,我制訂的三個具體目標既能圍繞教育總目標,又能突出教學內容自身的教育價值,顯性之處在于力圖通過強調社會規(guī)則與安全意識教育的重要性,通過培養(yǎng)幼兒從小就能讀懂標志,按照標志的要求來規(guī)范自身行為或影響成人行為,達到人人都為創(chuàng)建“平安社會、平安校園、平安生活”的社會出一份力的教育目的;隱性之處在于能將知、情、意、行諸要素和諧的統一其中,同時指向于幼兒生活質量的提高,即安全與健康。

          l過程分析總述:整個教學過程、時間大約需要30-35分鐘。

          基本流程:以“棋”導題→標志分類思考→小組按要求重點討論一類標志→在師生互動交流中感知學習并掌握標志特征、名稱、作用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幼兒制作標志讓學習內容生活化→玩“棋”結題

          教學方法有:小組討論、師生互動、個體操作、分組游戲等

          教學重點:重點在于引導幼兒能根據標志上的圖案分析與辨別基本了解安全標志的符號、名稱和意義。初步感知三類不同標志的特征與含義。

          教學難點:一類標志的規(guī)范性名稱及其教育意義。如:指令標志、警告標志、禁止標志等。

          整個活動過程首尾呼應,環(huán)環(huán)相扣,教學思路清晰明確,上一環(huán)節(jié)是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感知基礎,下一環(huán)節(jié)是上一環(huán)節(jié)的鞏固提高。我通過這種層層遞進、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來精心設計教學問題,引導幼兒自主學習,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并在此過程中致力于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fā)展。教學中,我始終扣住“社會性教育”這個要素把握教學重點、解剖教學難點,并把目標達成度的高低以及幼兒學習方式的轉變作為衡量本活動成功與否的標準。

          分述:第一環(huán)節(jié)為活動的起始部分(大約需要2分鐘)。我以“棋”的有關問題性情景,導出學習內容:安全標志。

          在活動的開始我設計了大部分幼兒都接觸過的

          “棋類”問題引出一張嵌有各類安全標志的棋盤,繼而通過“要想下這盤安全標志棋,首先要認識棋盤上的一些安全標志”為要求,提出今天學習的任務,這樣就能讓幼兒很有興趣的進入學習活動。

          第二環(huán)節(jié)為活動的主要部分(大約需要25分鐘)。這部分含量較大,分量較重,是解決教學重點、達成教學目標的關鍵部分,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出示12個安全標志,讓幼兒先思考,如果請你把這些標志分成三類,你想怎么分?之后一組小朋友操作分類,感知三類標志的色彩、形狀及圖案等特征,初步建立類概念,為下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第二層:采用小組討論方式,圍繞四個問題進行分組討論。

         。1)這些標志有什么特征?

         。2)在哪里見到過這些標志?

         。3)它們表示什么意思?

          (4)你能不能說出這些標志的名稱?請幼兒分成三組,每組各選擇一類標志進行研究、討論、相互交談。這個層面的安排主要是啟發(fā)幼兒聯系生活經驗進行回憶,并借助于孩子社會見識資源及能力發(fā)展差異來實施“生生互動”型學習。

          第三層:本過程采用組間交流、師生互動的方式進行集體性學習,分別由三組選派1

          至多名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向小朋友介紹自己小組探究的把類標志的符號及圖案所表示的含義、標志名稱、在生活中的作用。期間,我一是隨機地結合幼兒交流進程穿插一些生活化的問題,如:當心火災(應怎么辦?)、當心觸電標志(應該怎么做?)、必須戴安全帽(在哪兒見過?)、必須戴防護手套(什么地方,什么人需要戴手套?)希望幼兒通過生活經驗圖景在幼兒腦海中的再現幫助他們理解和掌握安全標志。二是引導幼兒去尋找發(fā)現一類標志的共同特征,即顏色、圖案、符號、形狀等,學習并記憶一類標志的規(guī)范名稱并初步理解一類標志的概念如:這類藍色圓形,圖案是白色的標志,都是指令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它們叫做指令標志。這些黃色的、黑色三角形邊框,圖案為黑色的標志,都是提醒警告我們要當心注意的,這一類警告人們的標志叫警告標志。這類紅色圓環(huán)、中間有一斜杠,底色為白色,圖案為黑色的標志,都是禁止我們做的事情的標志,那這一類禁止的標志,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稱,禁止標志。禁止標志上的事情都是我們千萬不能做的事情。三是因勢利導的進行社會規(guī)則及安全意識的教育,通過問與答適時地讓幼兒明確:安全標志規(guī)范著人們的行為,告訴我們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哪些事應該怎樣去做。所以,我們一定要嚴格按照安全標志上規(guī)定的去做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很好的保護自己和別人的生命安全,我們大家才能健康快樂的學習和生活。這個層面主要用來解決教學的重點難點,完成第一及第二個活動目標,我認為應在這個層面的教學中體現如何把握《綱要》中所提出的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支持者的理念,為此我在幼兒主動學習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了作為一個教師在此過程中的主導作用。

          第四層:采用操作活動法,讓幼兒遷移學習經驗,聯系周圍生活中的人、事、物,嘗試設計并制作一些安全標志。在幼兒設計制作標志的操作活動中,我根據幼兒的不同情況加以引導:能力弱的可以繼續(xù)完成他的設計活動,能力強的可引導他向其他幼兒介紹自己設計的安全標志的意思。有的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還是會尋找老師幫助,而教師則是把這個“包”推給了能力強的幼兒,建構了積極有效的生生互動!肮膭钣變捍竽懙乇磉_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chuàng)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chuàng)造的快樂!(《綱要.藝術》)倡導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現代兒童學習方式(《綱要.幼兒的學習方式》)

          這個層面也是完成活動的第三個目標的主要手段。

          第三環(huán)節(jié)為活動的結束部分(大約需要5分鐘)采用游戲法讓幼兒分組玩“安全標志棋”,對所學的安全標志的內容進行鞏固性練習。簡單介紹玩棋的規(guī)則、方法后,要求幼兒5人一組自行結合分成四組,推選小組裁判并分成黑白兩隊開始下棋,這環(huán)節(jié)的一安排,主要引導幼兒通過“玩中學、玩中記”,復習鞏固本課所學的安全標志的知識,并與起始部分相前后呼應,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鏈。

        說課稿 篇2

          一、 課標分析

          高中地理課程與九年義務教育階段課程相銜接,是高中階段學生學習地球科學知識、認識人類活動與地理環(huán)境關系、進一步掌握地理學習和地理研究方法、樹立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的一門基礎課程。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中指出,高中地理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更要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huán)境觀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不僅要關注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習的過程,以及情感、態(tài)度、行為的變化。

          二、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jié)教材為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模塊1的第二章第一節(jié)“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本節(jié)內容既是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的基礎,又是大氣運動的理論依據,對后面章節(jié)的教與學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本節(jié)內容與日常生活聯系緊密,體現課改理念,培養(yǎng)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yǎng),有利于學生對地理問題的探究。

          2、學習內容分析

          本節(jié)主要講述三部分內容,包括:“大氣的受熱過程”、“熱力環(huán)流”及“大氣的水平運動——風”。本課時重點分析了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是大氣的組成及其作用;第二是大氣的垂直分層;第三是大氣的熱力作用。

          3、教學目標及確定依據

         。1)教學目標

          以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中制定的教學目標為基礎,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來衡量本節(jié)課程,具體可得出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目標:

         、僬n程標準:運用地圖冊圖表說明第一是大氣的組成及其作用。

          ②知識與技能方面:明確大氣的熱源,大氣的各組成及大氣的垂直分層;能用圖示說明大氣的`各垂直分層及各層的大氣情況及天氣狀況;了解大氣的受熱過程,大氣對地表的作用以及闡述大氣溫室效應;并結合實際解釋自然界中的生活現象對大氣的削弱和保溫作用做相關的講解。

         、圻^程與方法:采用探究法與圖表分析法相結合,探尋大氣的組成;聯系生活的實際講訴個組成成分的作用,用圖表法一一分析大氣各垂直分成的情況,由聯系生活實際引出大氣的熱力作用,從而進一步闡述大氣對大陽的削弱作用以及大氣的保溫作用。。

         、芮楦袘B(tài)度價值觀方面: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念,將理論聯系實際,增強大氣的環(huán)保意識;培養(yǎng)愛家愛國的情感,培養(yǎng)地理審美情趣;激發(fā)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yǎng)成求真的科學態(tài)度。

         。2)確定依據

         、僬n標要求:運用圖表說明大氣的受熱過程。

         、诒竟(jié)內容:從大氣的過程受熱探索大氣的熱力作用。

         、劢虒W要求:讓學生對大氣的組成,垂直分層及大氣的熱力作用有較高的認識。

         、軐W生的期待:想了解大氣冷熱及運動的奧秘,理解大氣對大陽輻射和對地面的作用,學習終生有用的地理,培養(yǎng)地理探究能力。

          4、教學重點、難點及確定依據

         。1)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大氣的垂直分層;理解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理解大氣的溫室效應。

          教學難點:各大氣的主要特點;大氣的溫室效應;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輻射、大氣逆輻射四種輻射之間的關系。

          (2)確定依據

         、俦竟(jié)內容:冷熱不均如何引起大氣運動。

         、跓崃ψ饔门c日常生活聯系緊密。

          ③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比較缺乏,對大氣的運動不易理解。

          三、 教法分析

          1、教法概述

          “施教之初,貴在得法!睆谋竟(jié)教材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本節(jié)課將以“設問置疑、引入導課——讀圖分析、概括規(guī)律——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匯報成果、觀看錄象——復習總結、練習鞏固”為主線,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經歷一個由“感性—理性—實踐—理性”的認知過程,使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興趣,學習知識,掌握技能。本節(jié)內容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使用了多媒體,以便于學生更好地參與活動、更好地結合圖表學習相關知識。

          2、教學策略的選擇及依據

          (1)教學方法的選擇

          本節(jié)課主要使用的教學方法有:探究式教學法、實驗教學法、啟發(fā)式教學法、圖表分析法、討論法、比較分析法。

          (2)選擇依據

          本節(jié)內容多,原理性強;涉及等壓面、等溫線,較為復雜、難度大;同時要運用物理運動和受力分析的知識,比較抽象,要求有較好的空間想象能力,并且和日常生活聯系緊密;學生在缺乏立體幾何知識的基礎上,空間想象能力比較差。

          3、教學媒體

          (1)教師支持材料:教師用書,教案稿等。

         。2)學生支持材料:課本、地圖冊、實驗匯報材料。

          四、 學法分析

          1、學情分析:

         。1)高一學生具有一定地理基本知識,但是僅是對一些表面現象的認知,對原理性認知較少。

         。2)高一學生好奇心比較強,又有一定的探索能力,本節(jié)內容和生活聯系緊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較高。

          2、學法指導

          (1)心理調節(jié)的方法指導

          讓學生盡量聯系生活中的地理實例(比如山頂和山下的溫差),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課堂中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讓學生掌握知識。

         。2)知識建構的方法指導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把掌握要點和探討問題的任務交給學生,讓學生按照老師的提示,掌握知識得出結論。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賹W生通過進行小組合作實驗探究,學會觀測、比較、分析、總結。

         、谕ㄟ^繪制大氣垂直分層圖,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酃膭顚W生創(chuàng)新學習。

          五、 教學過程分析

          1、 回顧上章內容,引出本節(jié)內容

          通過對地球里三層外三層的回顧,引出本章大氣的內容,從而開始對大氣的組成的認識

          2、 讀圖講解,層層遞進

          通過讀地圖冊,從而加深對大氣干潔空氣的認識,了解他的組成,進而對其作用的分析

          3、 聯系生活實際,引出大氣的垂直分層

          通過對生活中,山地和山腳的溫差,引出本節(jié)的第二塊內容,大氣的垂直分層

          4、 畫圖層層分析

          通過畫大氣垂直分層圖,分析圖形曲線特征,對各層的由來一一作分析,講解各層的氣溫情況、空氣運動以及天氣狀況

          5、 再次聯系實習,研究大氣的作用

          通過對夏天白天在多云和晴朗天氣的溫差比以及晚秋有云夜晚和無云夜晚的溫差比,引出大氣的熱力作用

          介紹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

          6、 層層深入

          對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通過大氣的特殊性質,分析大氣的吸收具有選擇性,反射物選擇性,散射具有選擇性(晴朗的白天是蔚藍色的原因)

          7、源于實際,分析理論

          大氣對地面得保溫作用也是聯系生活的冷暖現象,結合課本的圖解,分析大氣保溫作用的過程。

        說課稿 篇3

          我說課的內容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七冊第四單元第二部分內容《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第一課時。

          一、說教學內容

          1、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直觀認識了平行四邊形,初步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認識了垂直與平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好這一部分內容,有利于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而且進一步發(fā)展了學生對“空間與圖形”的興趣,對學生理解、掌握、描述現實空間,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有著重要價值。

          2、教學目標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物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從而使它們真正掌握數學知識與技能,理解數學思想與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為此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

         。1)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特征,理解四邊形間的關系。

         。2)經歷把四邊形分類,抽象概括特征的過程,動手操作,合作交流,探討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正方形之間的關系。

          (3)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思維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3、教學重難點

          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掌握平行四邊形的特征。

          把理解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正方形的關系確定為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與學法指導

          本課設計理念為:

          1、課堂教學首先是情感成長的過程,然后才是知識成長的過程。

          2、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主動建構、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教師要激活學生的原有經驗,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讓學生在經歷、體驗和運用中真正感悟新知。

          3、數學學習理應成為學生享受教師服務的過程。

          基于以上理念,教學中,我遵循“引導探究學習,促進主動發(fā)展”的教改思路,采用如下教學方法:

         。1)引導學生采取“觀察、分類、比較、操作”等方式進行探究性學習活動。

          (2)組織學生開展有意識的小組合作交流學習。

          (3)適時運用多媒體教學,充分發(fā)揮現代教學手段的優(yōu)越性。

          學法:學生在學習時通過實際操作,動手實驗,自主探索,合作探究的方法,經歷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和形成過程,進而在交流中體驗圖形的特征,使他們的學習活動成為一個生動、活潑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三、說教學過程

         。ㄒ唬┱勗捈とぃ瑥土暸f知。

          1、認識四邊形

          2、說說正方形、長方形邊和角的特點

         。墼O計意圖:教學的任務是解決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與教育要求之間的矛盾,我們必須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為擴展新知作好鋪墊。]

         。ǘ﹦邮痔骄浚醪礁兄。

          1、猜想平行四邊形的特征。

          2、動手驗證(小組討論交流)

          [設計意圖:學生自主設疑,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探究之中。]

         。ㄈ┘由钣∠,明確關系。

          1、學生自主分類

         。、學習四邊形關系集合圖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的表現欲,享受成功的喜悅,激起探究新知的欲望]

         。ㄋ模┞撓祵嶋H,鞏固新知

          1、判斷對錯,加深對定義的理解。

          2、到主題圖中找出已學四邊形

         。场⑿蕾p生活中的平行四邊形

         。墼O計意圖:通過看、想、畫這一過程,喚起學生頭腦中對四邊形的已有認知。]

          四、課堂評價

          本節(jié)課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比較為主線,以師生互動、自主探究、分組合作為主要方式,輔之以多媒體教學,讓數學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原有經驗,使學生主動學數學,探究學數學,快樂學數學,充分體現了課堂教學中互動生成的動態(tài)結構模式,達到了預設的教學目標。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背篼》是浙教版義務教材第九冊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是一篇短小而優(yōu)美的散文,文章以山區(qū)為背景,選取了一個農家孩子黃昏時分打柴歸來的形象,描繪出一幅耐人尋味的畫面。表達了作者對勤勞的山區(qū)孩子的贊美之情。

          整篇文章篇幅短小,語言簡練而又富有情味,適宜學生朗讀和背誦。

          二、說教學目標

          1、感受山區(qū)孩子勤勞樸實的美好形象。

          2、學會7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盛”,理解14個新詞語的意思。

          3、初步學會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的閱讀方法。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三、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預習課文,自學生字新詞,讀通課文,完成部分書面作業(yè)

          第二課時: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第2——7自然段,體會小男孩的勤勞、純樸和可愛。

          第三課時:找出課文的重點句,圍繞重點句讀讀議議,朗讀,背誦全文。

          四、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初步學會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的閱讀方法。

          五、說教學過程

          語文課要加強語言文字訓練已成為大家的共識,然而加強語言文字訓練絕非是簡單地多搞些練習、多做些作業(yè),而應是形式多樣地、生動有趣地進行品詞賞句、感情讀背等訓練。語言文字訓練與閱讀教學的有機統一、閱讀中與片斷練筆的有機的結合,是語文教學中增強學生語文素養(yǎng)與提高學生讀寫水平的基本要求和途徑。對讀寫結合、文道統一的教學要求。

          第一課時

          一、猜謎導入。

          1、小小一個兜,寶物全入口,常常背在肩,既非衣兜也非褲兜,你猜它是什么兜?

          2、揭題,學習“篼”字

          3、《背篼》這篇課文主要寫什么呢?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課文錄音,邊聽邊思考。

          二、整體感知。

          1、指導學生用課題擴充法來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ㄊ裁磿r候) (誰) (用“背篼”干什么)

          2、按三項要求自學課文。

          3、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字詞。(基礎較差)

         。2)提出難讀、難寫、不理解的字詞。

          字音重點:梢、攢、漬、背、盛。

          字形重點:篼、撩、揩。

          檢查詞義:蜿蜒依依送別積攢田埂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說說讀后的感受。(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板書:勤勞

          4、學習“學習提示”。

          (1)投影出示:我們在學習課文時要抓住重點詞句,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ǎ玻┱页稣n文重點句。

          三、作業(yè);抄寫生字詞語。

          第二課時

          一、圍繞重點句,學習課文第1——4自然段。

          1、讀課文重點句,導入:這個勤勞的孩子回來了。自由讀,你看到了怎樣的情景?同桌互說。

          2、句子比較,體會感情。(投影出示)

         。ǎ保┥斤L吹著他蓬亂的頭發(fā)。

          山風梳理著他蓬亂的頭發(fā)。

         。ǎ玻┬∠l(fā)出輕輕的流淌聲。

          小溪對他說著悄悄話。

         。ǎ常B兒在樹枝上叫著。

          鳥兒依依送別,約他明天再來。

          比一比,體會表達的方法和情感有什么不同。

          3、指導朗讀第2、3自然段。理解“炊煙裊裊”。

          4、如果你是孩子的媽媽,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會怎么想?

          5、聽到媽媽的呼喚,孩子怎么做了?默讀第4自然段,你發(fā)現了什么?(動詞很多:.拐、繞、走、跨、走、走)

          6、感情朗讀,小結。

          二、圍繞重點句,學習課文5——7自然段。

         。薄耄荷嚼锏暮⒆右鸦氐搅思,我們看到的是怎樣的情景?

         。病⒗首x5——7自然段,談談讀后的感受。

         。场⑸嚼锏暮⒆佣嗝辞趧,多么懂事。他不但幫助家里打柴,還采集藥材,積攢學費,同時不忘愛護鄰家小弟弟。你有什么話對他說?有感情地朗讀重點句。

         。、理解重點句:背篼里裝的是什么?

          比較句子:

          背篼里盛著滿滿的柴火。

          背篼里盛著一個勤勞的童年。

          這兩句話有什么關聯?作者用第2句話來贊揚這個孩子,好在哪里?(前一句寫了作者看到的事實,是“一次”,是平實的記敘;后一句寫了作者的聯想,是“許多次”,是“習以為常”的,是指整個童年辛勤地背柴火,點出背篼里柴火的象征意義。)

          5、小結:山里的孩子,利用課余的時間,去打柴、采藥材,他是多么勤勞!

          三、朗讀全文。

         。、自由讀。

         。、四人小組交流。

          3、個別交流(評議)。

         。础⒓w讀。

          五、回顧學習過程與方法,小結寫作順序。

          (課文按山里的孩子歸來的順序,先寫大山的孩子,背著柴火回來;再寫大山的孩子回到自家的小院里;最后作者贊揚了大山孩子的勤勞童年。)

          六、作業(yè)。

          完成《作業(yè)本》第2、5、6題。

          第三課時

          一、邊聽課文錄音邊輕讀課文,回顧:你喜歡這個山里的孩子嗎?他有哪些優(yōu)秀的品質?

          1、交流:勤勞、孝順、愛學習、愛他人

         。病⒛氵有哪些不懂的問題,集體交流疑難點。

         。场⒙爩懺~語。

          二、自讀課文,欣賞語句。劃下優(yōu)美詞句,試背。指名背誦部分語句。

          三、背誦全文。

          1、自由背誦。

         。、同桌互背。

          3、指名背。

         。、課本劇表演。

         。、集體背誦。

          四、城市里的孩子與這些山村里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1、仿寫練習:

          哦,山里的孩子,背篼里盛著一個勤勞的童年。

          哦,城里的孩子,

          2、學了這篇課文后,你希望自己有一個怎樣的童年?圍繞上面的重點句,寫一段話。

          五、作業(yè)。

          1、有感情地背誦全文。

          2、完成《作業(yè)本》第3、4、7題。

          3、補充練習:辨字組詞。

          延() 民() 責()

          蜓() 抿() 漬()

          梢() 贊()

          哨() 攢()

        說課稿 篇5

        各位評委老師:

          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的第21課《鄉(xiāng)下人家》。本次的說課我設計了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五各方面。

          一、說教材:

          《鄉(xiāng)下人家》編排在第六組,本組主題是走進田園,熱愛鄉(xiāng)村”,旨在讓學生通過學習,感受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美景,體驗自然質樸的鄉(xiāng)村生活,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多l(xiāng)下人家》是本組第一篇精讀課文,起到初步實現并輻射這一主題的作用。文章語言質樸,采用白描和勾畫的寫法,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間順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間的時間順序交叉描寫,展現了鄉(xiāng)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xiāng)村生活,也贊揚了鄉(xiāng)下人家熱愛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質。這既是一篇美文,也是一組美畫,讀之,正如作者所言“鄉(xiāng)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jié),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根據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和學生的學習特點,我把本課的三維目標確定為以下幾個方面:

          認知目標:學習作者抓住鄉(xiāng)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場面,描寫鄉(xiāng)村生活的方法。

          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想象能力,概括能力。

          情感目標:激發(fā)情感,發(fā)揮想象,感受鄉(xiāng)村生活的美好,體會作者對鄉(xiāng)村生活由衷的熱愛之情。

          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隨文想象畫面,感受鄉(xiāng)村生活的美好。

          教學難點:從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面體會鄉(xiāng)村生活的美。

          二、說教法:

          朱熹《孟子集注》中說,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教學方法的選擇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guī)律,因此我選擇了導讀法、圖示法、情景教學法等來組織教學,指導學生充分體會鄉(xiāng)下人家自然、質樸的美,從而激發(fā)他們對鄉(xiāng)村生活的熱愛。

          三、說學法:

          終身教育的理念并非要求教育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知識,而是讓學習者更多的掌握學習的方法和途徑,真正使他們學會學習。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力求學生掌握以下方法:自讀感悟法、合作探究法、對比法、讀說結合法、讀寫結合法。

          四、教學過程:

          語文教育界前輩劉國正老師提出語文訓練要講求“實”與“活”。所謂“實”

          指教學體現務實態(tài)度,扎實教風,學生在不同階段學有所得,從而使課程目標落到實處。所為“活”,指教學要目中有“人”,要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從而使教學充滿生命的活力。

          (一)創(chuàng)設情境,順勢導學。

          學習寫景的文章,直觀的視覺感受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加深對文本的感受。上課伊始,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鄉(xiāng)下游的情境,用多媒體展示鄉(xiāng)村生活畫面,使學生再次感受到鄉(xiāng)下美景,為后面想象畫面做好了鋪墊。

         。ǘ┠x課文,整體把握。

          本課分為兩課時,經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對本文的內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我圍繞“課文向我們描繪了哪些鄉(xiāng)村美景?”這一問題提出閱讀期待,引導學生潛入文本,默讀課文。

          (三)品讀課文,感悟美景。

          1、讀文想像畫面

          “讀一讀,說一說”,感受文中的畫面美。

         。1)采取多形式朗讀,如學生自由讀、教師示范讀、個別展示讀、小組比賽讀、配樂朗讀等,讓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在讀中品味,從讀中感悟。

          (2)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用語言描述出來,做到讀說結合。

          2、凝練概括畫面

         。1)教師進行學法指導,示范為畫面取名。

         。2)生生互動,合作取畫名。

          3、動情欣賞畫面

          ■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欣賞畫面

          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

          出示句子,讓學生讀一讀,體會句中哪個字用的好,為什么?學生通過讀,可以體會到“探”字用的好,因為“探”字讓人感到嫩筍的長勢之迅速,展示出了勃勃的生機。

          ■引導學生運用對比法進行體會

          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構成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比那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可愛多了。

          引導學生將鄉(xiāng)下人家房前屋后的瓜藤與高樓門前的石獅子作對比,通過具體事物的想象,一動一靜,鄉(xiāng)下人家瓜藤的可愛與獨特便留在了學生的腦海里。

          ■引導學生用已掌握的“情境體驗法”進行體會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會瞧見鄉(xiāng)下人吃晚飯的情景。他們把桌椅飯菜搬到門前,天高地闊地吃起來。天邊的紅霞,向晚的微風,頭上飛過歸巢的鳥兒,都是他們的好友,他們和鄉(xiāng)下人家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

          通過“讀文想象畫面——凝練概括畫面——動情欣賞畫面”,充分感受到鄉(xiāng)下風景的獨特、迷人。

         。ㄋ模┰僮x課文,升華情感:

         。ㄎ澹┎贾米鳂I(yè),學法遷移:

          為了進一步學習作者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我設計了一個小練筆:

         。–AI:請試著運用本文中學到的寫景方法,課后寫一段話,介紹鄒城的一處美景,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教師備課中構思的藝術結晶,是學生感知信息的視覺渠道,可以幫助學生明確知識結構,正確把握知識內部的各種聯系,我設計的板書簡潔明了,能讓學生一目了然地感受到課文的主旨,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說課稿 篇6

          一、 背景與目標

          紅燭、園丁、默默的耕耘者、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贊美教師的語言數之不盡,然而對于每天陪著自己學習、生活的老師,學生們又有多少了解呢?他們真正的關注過教師嗎?他們能體會到教師工作的酸甜苦辣嗎?于是,《走近老師》開始了。此次活動要兩個月的時間,力求給學生一個遠離網絡、立足生活、揮灑個性的研究空間,適用于小學六年級.結合綜合實踐活動具有實效性、開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的特點,我將活動目標定為:

          1、讓學生通過調查訪問,體驗教師的生活,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地認識教師的生存現狀和內心世界。

          2、提高學生搜集、處理、運用信息的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為將來適應社會、認識人生、發(fā)展自我奠定良好的基礎。

          3、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辨證唯物觀,激發(fā)學生尊師愛師的情懷。

          二、準備過程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為各小組準備標志。

          學生自由組合成活動小組,準備活動的用品(視各自情況而定)

          三、活動方式

          全班同學分成7個小組,每小組7-9人不等,力爭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權,通過觀察、調查、采訪,通過與小組內學習伙伴的合作,與其他小組的交流,從不同的角度、全方位、主體地了解和認識教師的生存現狀和內心世界。

          四、活動過程

          此次活動分為四個階段

          (一)選擇確定主題、制定活動方案

          活動開始,師播放校園生活(師生共同學習、生活)的場景,學生們討論錄像片的內容,師隨即問:你認為片中的主人公是誰?畫面中出現了哪些老師?

          此時,學生們已經有了一定的興趣,師便引導學生進一次口語訓練,以《我所了解的XX老師》為題,談談自己比較熟悉的一位老師。

          學生對于老師的了解是片面的,他們產生了一種想從各方面了解老師的愿望,于是活動主題就確定了。

          主題確立以后,引導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經過討論確立研究的內容為:年齡、畢業(yè)時間與學校、最高學歷、計算機等級、普通話等級、愛好、特長、理想、家庭成員及有關狀況、工作安排、節(jié)假日安排、衣食住行情況、進修學習情況、榮譽成績、其他資料、典型事例等。

          這樣處理,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與主動參與,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現實生活,尋找自己感興趣、有創(chuàng)意、有設想、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符合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理念。

          然后征求學生的意見,是先分組后選組長,還是先選組長后分小組,根據學生的意見,現場組織了一個“組長競選”孩子們充滿自信的表述自己想當組長的愿望和決心,最終選出了7名組長,組成了研究小組,確定小組成員協商選擇最想研究的教師,制定小組的活動方案。

          在以小組為單位確定研究對象時,有兩個小組同時選擇了他們的班主任國老師,而我的設想是每個小組選擇不同的研究對象,于是我便動員他們兩個小組協商,可協商的結果是他們兩個小組仍舊選擇同一位老師,在接受他們意見的同時,我提示他們要有合作、有分工,調查要選擇不同的切入點,爭取有不同的研究成果誕生。

          這樣進行分組、確定研究對象,極大程度的征求了學生的意見,聽取了學生的建議,使學生的研究興趣高漲,小組成員之間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他們配合更加默契,合作意識更強,能主動的互相幫助,具有團隊精神。

          然后,讓學生一小組為單位匯報自己的活動方案,交流時不但要向別人介紹自己小組的活動方案,還要熱心的為其他小組提出合理化建議,通過引導學生交流,每個小組都有了內容具體、分工明確,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使下一步的研究活動有章可循,也學到了做事要有計劃,行動要有章法的教育。

         。ǘ┮罁顒臃桨福归_觀察、研究活動

          由于不同的小組有不同的研究對象與研究內容,有不同的研究方式及研究成果匯報方式,所以在活動中,我堅持一小組為單位,鼓勵學生按研究方案活動,我隨時關注學生的活動情況,在他們需要的時候,給予相應的指導和幫助。

          有一個小組調查的是教音樂的張老師,孩子們活動中發(fā)現張老師不但愛好廣泛而且特長突出,并拍攝到了大量的畫面,當孩子們高興的向我匯報時,我故意泄露了一個小秘密——張老師除了會演奏電子琴、吉它、架子鼓外,還會其它的樂器。于是,孩子們又興致勃勃去“打擾”張老師,終于拍攝到了一組珍貴的畫面,在后面的展示中大放異彩。

          可以說,整個活動的過程,我既沒有放任學生自由活動,也沒有一包到底,掌握好了“扶與放”的度,使學生真正的親歷了問題探究的實踐過程,學會了從實際出發(fā),通過認真,腳踏實地地探究,實事求是的求得結論。

         。ㄈ┧鸭碣Y料,應用深化活動。

          幾個小組通過一段時間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資料。這時,我就引導學生對活動的收獲進行整理、加工、形成研究成果,并準備在匯報上展示。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沒有局限學生的思維,也沒有把我認為合適的“成果展示形式”灌輸給學生,而是充分的尊重了學生的意愿,給了學生一次展示自我的機會,這充分的自由度使學生“如魚得水”。

          信息時代的特征是信息來源廣、信息種類多、信息量大、信息傳遞快,在活動中,我不但注重了讓學生有選擇地利用多渠道獲取信息,更讓學生學會整理與歸納信息,學會判斷識別信息的價值,并恰當的利用信息,真正地提高學生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

         。ㄋ模┏晒麉R報交流,拓展延伸主題。

          這是綜合實踐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為了更好的總結和檢閱前期的工作,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才能、分享他人成功喜悅的機會,我將成果匯報交流設計為兩個階段:

          1、階段性成果匯報。

          在活動進行中,我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階段性成果匯報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對其他小組的活動過程、研究的方法、途徑、研究的核心問題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之間互動交流,交流中,孩子們紛紛給其它組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并發(fā)現了自己小組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有一個小組的幾名同學,在活動中為了更深的體會教師工作的艱辛,去一年級做了一天的小先生,并在階段成果報時播放了他們做小先生的錄像片段,激發(fā)了其他小組的孩子們的好奇心。他們向這幾位小先生提出了很多問題,并表示在下面的活動中也要進行類似的體驗,我便提醒他們做小先生要考慮自己小組研究對象所任教的學科。通過這種思維的碰撞,使學生迸發(fā)了智慧的火花。生成了新的研究內容,是研究活動更加深入。

          2、研究成果匯報交流

          研究成果匯報交流以小組匯報的形式展開,力求讓學生動口動腦,并引導學生談談活動的感觸、收獲、遇到的困難,使學生在總結中體會成果的喜悅,認識到不足,不斷完善綜合實踐活動的設計、組織和開展,使綜合實踐活動產生更大收益。

          匯報中,我引導學生在所取他人匯報基礎上,評出“優(yōu)秀組織獎”、“積極參與獎”若干,并完成《活動自我評價表》。并組織進行了此次活動的《活動總結評價表》,使學生認識到自己及小組在活動中取得的進步,發(fā)現活動中全體同學通過努力取得的成就,激發(fā)了學生繼續(xù)參與探究的熱情。這樣做,使學生學會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創(chuàng)意及成果,養(yǎng)成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的正確態(tài)度,并激發(fā)學生參與探究的熱情。

          匯報的最后,我引導學生交流:“關于這些可親可敬的老師,你還想了解什么?你認為怎樣才能進一步走進老師的內心世界?”這樣的交流,深化了本次活動的主題,又生成了新的主題,鼓勵學生去發(fā)掘新的探究題材。

          五、活動效果

          此次活動,我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自主的、開放的、自用的學習空間,寬松的,沒有過多常規(guī)的課堂;顒又,我始終處于一個“隱性”的位置,從始至終幫助、引導學生研究、思考和設計,隨時起著支架的作用。幫助學生在自我的探究中構建新的認知,發(fā)現問題,選擇合作伙伴,選擇研究對象,匯報與評價,全部由學生自主完成。調動了學生極大的熱情,學生的參與意識、實踐意識、競爭力也大大增強,符合我的設計初衷,那就是要給孩子們一種自由——離開課堂、離開書本,去做孩子們心中感興趣的事。

          通過活動,學生從多角度、全方位的立體地了解和認識了教師的生存現狀,走進了老師的內心世界,體會到了教師的酸甜苦辣,更好地認識了人生的價值,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六、活動反思

          作為一名小學綜合實踐教師,四年間我完成了由兼職教師向專職教師的過度,從開始的兩手空空到今天擁有了的點滴經驗,一路走來是艱辛的、幸福的。印象最深刻的有一位班主任看了成果展示會后,說:“不看不知道,原來我的學生可以這么積極主動的發(fā)言,看來你很難從他們中發(fā)現誰是優(yōu)生,誰是差生了”。簡短的一話,卻道出了我的心聲。綜合實踐活動課,讓我看到了孩子們的另一面,也讓我走進了孩子的心里,這是我在以前的教學工作中體會不到的樂趣。本學期,我利用了近兩個月的時間和學生共同進行了《走近老師》綜合實踐活動,使我對綜合實踐活動又有了一些新的認識,F結合活動談自己的幾點粗淺認識:

          (一)、良好的選題是成功的開端。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選擇確定課題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開端。如果選擇的課題有較強的現實性和可操作性,符合學生的興趣,則成功的機率就大一些。《走近老師》這一主題,根植于現實生活,具有鮮明的時代性,關注教師,就是關注自己,走近老師,便是走近生活,活動摒棄了教師研究學生的老題材,開拓了學生研究學生的新紀元,為學生進一步認識人生的意義,探究生命的本質搭建了新舞臺。

         。ǘ娬{自主、體現合作是保證。

          綜合實踐活動不是針對少數優(yōu)等生,特長生開設的,它面向的是全體學生,力求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發(fā)揮特長,張揚個性,它重視的是學習過程而不是結果,重在參與是它的主旨。此次活動,研究小組的組成、研究內容的設計、研究對象的選擇、活動方案的制定、研究活動的開展、研究成果的展示,都是強調自主、體現合作的,教師只是適時的點撥與引導。研究目標的實現更是學生在自我探究、自我體驗、自我感悟的過程中水到渠成地自覺達成,而小組間的合作與交流、幫助更是貫穿活動的始終。

          (三)、建立新型師生關系,注重過程性指導是關鍵。

          綜合實踐活動雖然注重突出學生的主導地位,發(fā)展個性,但離不開教師的組織、指導和參與;顒又,為了讓孩子們不在自己的研究中孤立無援,也避免老師過多的參與和指導,我只是以一個協助者,一個顧問的身份出現,這使孩子們心理上的了依托,也得到了活動的主動權,開展活動也更有熱情了。如學生在調查其它同學對某位教師的喜愛程度時,他們采取了問卷的形式,我發(fā)現這種方法廢時廢力,就問他們是否還有其它更快捷的辦法,一個孩子提出來:拿一個小黑板到班級調查,說明情況后只需要舉手,數數就可以了,我寫上對他的方法的肯定,陪他們深入到班級采訪,有我的陪伴,他們膽子大了,勇氣足了,即使面對六年級的大哥哥、姐姐仍是那么自如,結果出色的完成了調查任務。

         。ㄋ模、改變評價方式,注重學生的感受和體驗是“突破點”。

          綜合實踐活動,讓我明白了活動要以學生為主,不一味的惦記著“給”學生什么,而關注能為學生“做”什么,注重學生的感受和體驗。在交流時,我把此次活動的最終評價權交給了學生,這也體現了活動中學生全程參與的主動地位。

          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本次活動以多種形式的實踐,為學生“主動地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坝^察、共處、小先生”等體驗活動,促使學生深入教師生活、體驗教師角色、積淀教師情感,從而認識人生的價值。

         。ㄎ澹、拓展延伸,尋找新問題是“發(fā)展點”。

          活動的最后,我引導學生談:“關于這些可親可敬的老師,你還想了解些什么?你認為怎樣才能走進老師的內心世界?”這樣的交流,深化了本次活動的主題,給學生留下了“思考題”,又為以后的研究性學習埋下了伏筆,生成了新的主題,鼓勵學生去發(fā)掘新的探究題材,也體現了此類學習的連續(xù)性。

          此次活動的結束意味著下一個活動的開始,在今后的活動中,我將以“得到學校、家庭、社會的積極支持和認可”為努力方向,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理論基礎;不斷嘗試,全面提高自己的“指導”藝術;不斷反思,在反思中成長、成熟起來。

        【實用的說課稿集錦6篇】相關文章:

        《觀潮》說課稿集錦15篇12-18

        散步說課稿集錦15篇11-12

        實用的赤壁賦說課稿四篇06-21

        實用的赤壁賦說課稿3篇05-21

        實用的蘭亭集序說課稿4篇06-19

        實用的蘭亭集序說課稿3篇03-24

        木蘭詩說課稿集錦9篇11-05

        實用的八年級語文說課稿范文集錦六篇10-07

        【實用】赤壁賦說課稿四篇05-18

        小班常識說課稿 動物的尾巴說課稿11-03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