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胡同文化》說課稿范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優(yōu)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三《胡同文化》說課稿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胡同文化》說課稿1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主題是《胡同文化》。下面我主要從教學理念、教材分析處理、教學方法與教學過程幾個方面來談談我對這一課的基本構思。
一、教學理念
兩到三年的職專語文課,并不能解決學生的所有語文問題,加之語文教學中學生存在的最大問題:缺乏好的學習習慣,懶于思考。所以我一直認為職專語文課的教學重點應放在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的習慣,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了解語文學科的思維方式上。在具體上課的過程中,盡可能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強調學生自身的體驗,引導他們留心社會和生活現象,進而加強課堂與生活的聯(lián)系,賦予一節(jié)課現代氣息。
本著這樣的教學理念,我在準備《胡同文化》這一課時,依然會側重于對學生在思維上的啟迪,情感上的熏陶,和對現實生活的關注。
二、教材分析
《胡同文化》是我國當代散文家汪曾祺先生為攝影藝術集《胡同之沒》寫的一篇序言,也是一篇比較精致的文藝小品文。對這樣一篇現代文的教學,我按照自己的理念將它定位為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和思維訓練的材料。
為此,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并概括北京胡同及其胡同文化的特點,體會作者對胡同文化沒落流露出的感情,并借以培養(yǎng)學生篩選與概括信息的能力;
【這一目標輔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現實、思考現實的意識,引導他們正確看待以胡同文化為代表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感情。
【這一目標是對我的教學理念的實踐:意在關注現實的基礎上給學生思維上的啟發(fā)和情感上的啟迪。這一目標是本科的教學難點!
三、教學方法
為了解決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在教學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念、態(tài)度和習慣。
第一步,是課前要做好預習,布置學生解決字詞基礎知識;
第二步,在上課過程中,依然堅持“學生活動為主,教師引導總結為輔”的原則。
具體來說,高中生在閱讀過程中需要具備一項基本的能力——概括要點和提煉信息。《胡同文化》這課中心雖然比較含蓄,但是每個自然段的中心意思非常清晰明確,所以,在課文分析的環(huán)節(jié)中,主要采用學生自讀、分組討論,教師加以點撥的方式完成。然后通過實戰(zhàn)練習給學生從學法上加以指導:總結如何概括要點和信息。完成本課的教學重點。
其次,我一直覺得語文課比起其他的學科更容易培養(yǎng)一個人的個性、靈性、悟性。而且授課過程中,我們發(fā)現學生感興趣的、容易接受的往往都是離自己比較近的?紤]到學生的這種心理,加之這篇文章本身具備豐富的生活文化內涵,所以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研究性學習。在分析文章的末尾“胡同文化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終將消失”這樣的預言時,我想通過進一步的追問來提示引導學生:在我們本地有沒有類似的建筑受到商品經濟發(fā)展的沖擊?再大一點,現代社會里有哪些傳統(tǒng)文化受到了經濟發(fā)展的沖擊?我們應該如何去看待?這樣就可以有效的在教材和現實之間建立關聯(lián),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現實、思考現實的意識。
除此以外,做一個有心人。汪曾祺這篇文章寫于93年,至今時隔近二十年。他的預言有沒有成為現實?這個問題稍微有點難度,我會輔助多媒體教學,關注近幾年來關于“胡同文化新發(fā)展”的一些新聞報道與信息資料,幫助學生來解答,并進一步引導他們重新審視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正確看待加以珍視。這樣不僅在思維上做了啟迪,相信情感上也會有所共鳴。
在學生學法方面主要突出兩個方面:
1、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紙上得來終覺淺,所以第一環(huán)節(jié)中要讓他們采用勾畫、圈點和批注的方式自讀完成歸納;
2、合作探究法,分小組討論,課堂交流,鼓勵學生大膽思考,發(fā)言。
四、教學程序
有了這樣的思路之后,本課的教學過程也就比較清晰了:
(一)導入:通過說唱音樂《胡同的故事》引出北京胡同,進入本節(jié)課關于胡同文化內容的探討學習。
【設計理由】通過說唱音樂《胡同的故事》引出北京胡同,詼諧的畫面、現代的音樂讓學生進入氛圍,頗有親切感;濃濃的京味京腔語言更能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ǘ┱n前準備:
介紹作者汪曾祺
解題(胡同是什么?何謂文化?)
【設計理由】題目是一篇文章的大腦和眼睛,透過題目我們能了解作者的寫作內容。并對胡同有一個初步的印象。
用時5分鐘
。ㄈ┓治稣n文
布置預習之后,提示學生理清思路,重點抓住文章第五段,過渡性的段落很好的將胡同與胡同文化聯(lián)系在一起。明確了這一點,其他內容迎刃而解。
1、在理清思路的過程中,首先學習1-4自然段,讓學生自讀,并概括出老北京胡同的`特點。(借助圖片給學生比較直觀的印象。)
2、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了解了胡同之后,隨著汪曾祺的筆觸,帶領學生去探討胡同文化的特質。在這一部分里,可以先采用提問的方式整體了解胡同文化。明確:通常說的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胡同文化。其主要特征是“封閉”,精義在于“忍”。然后為了更好理解胡同文化“封閉”的特點,指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
3、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學法點撥:閱讀中,如何有效篩選與概括信息?
【設計理由】:落實學習重點,論自讀還是教師提問以及分組討論都是為了訓練學生根據要求篩選歸納信息的能力,訓練之后總結歸納方法。
以上完成第一個教學目標:用時20分鐘
。ㄋ模╆P注情感
對文章的最后一部分,關于胡同文化的衰敗沒落。從字里行間提煉出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懷舊 傷感。
。ㄎ澹┻w移拓展
沿著作者的懷舊傷感情緒和對胡同文化作出的預言對本課進行遷移拓展:
思考:在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中還有哪些像胡同文化一樣受到商品經濟的沖擊?如何看待?當高樓大廈代替了紅磚綠瓦,胡同文化會消失在行走的風景中嗎?
前兩個問題可以由學生討論交流完成。第三個關于胡同文化發(fā)展前景的問題有點難度,需要加以引導。我會提供一些近幾年關于“北京胡同新發(fā)展”的現實材料來輔助學生思考。
【設計理由】:這一環(huán)節(jié)意在訓練學生聯(lián)系現實的能力和思考能力。交流之后,可讓學生作為研究性學習的課題在課余時間深入研究。
完成第二個教學目標,用時18分鐘
(六)總結與作業(yè)布置
總結:北京胡同作為一種文化始終沉淀在人們心里,不會消失。希望我們在面對傳統(tǒng)文化時,且行且珍惜。
作業(yè)布置:
A類:你好,胡同(談談你對“北京胡同” 的印象)
B類:你好, (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如京戲臉譜、皮影、武術、古詩詞等) 談一談你對這種文化的認識和它的發(fā)展現狀。
總結,用時2分鐘
以上就是我對《胡同文化》這一課的基本構思,希望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
《胡同文化》說課稿2
各位老師:
晚上好,我將從以下五個方面來說說我對《胡同文化》所做的講課設計。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胡同文化》是一篇序,其實說是一篇散文、小品文更合適,作者從建筑學的胡同、胡同文化和胡同的衰落三個層次,寫出了胡同文化的豐富內涵,并用審視的眼光來看待它的衰敗與沒落,語言平淡、樸素、口語化、但很有味兒,亦不失典雅之氣。
〔二〕教學目標
我設置本課的教學目標有三個:
。、概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點,掌握概括要點的基本方法;這也是本單元的教學要點;
。病⒄_理解胡同文化的思想內涵,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感情,并引導學生運用拿來主義的觀點來對待它。;
。、體味本文語言特色。本文語言很有特色,具有京腔京調的韻味,而且《大綱》中還要求“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所以應該抓住這個很好的機會幫助學生體味語言的特色。
其中訓練學生掌握概括要點的方法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是對胡同文化思想內涵的正確理解。因為這個問題對學生來說理解較難,應該作為難點來對待。
二、說教法和學法
本課是自讀課文,應以學生自學為主。老師只起主導作用。今年暑假新教材培訓時濟南一中的耿文波老師曾講到,“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念、態(tài)度、習慣,鼓勵學生想象、質疑、發(fā)現、創(chuàng)新”等,我深受啟發(fā),后來在網上查閱資料時也見到類似的文章,于是在授課中我經常嘗試使用這種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
這種學習方式可分兩步進行:
第一步,預習,自主探究,可布置學生自讀課文,解決生字、文學常識,劃出自己不理解的語句;
第二步,合作探究,方法是分小組討論,課堂交流,通過討論交流相互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老師的點撥下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內涵,探討傳統(tǒng)文化走向沒落的問題。
三、說媒體
除了板書,我將采用一下媒體:
1、電視。播放歌曲,展示北京胡同的圖片。
。、投影。展示李國文的散文《胡同之死》片斷。
四、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課前請同學們聽歌曲《前門情思大碗茶》,然后我就問學生:這首歌有什么特征?學生七嘴八舌后我就抓住“大碗茶體現了北京人的生活特點”這一點,讓學生找出歌詞中還有哪些內容也能體現北京人的生活特點,學生會說出“冰糖葫蘆”、“窩頭咸菜”、“杏仁豆腐”等,最后我做總結,這首歌京味十足,充分體現出北京人的生活特點,體現了一種北京文化。今天我們來學習北京文化的另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胡同文化,并板書。
〔二〕明確目標〔略〕
〔三〕介紹作者,由學生自己介紹。
〔四〕分析課文
先給學生3分鐘時間,自讀,
1、理清思路、概括段意
先問學生:這篇文章思路是否清晰?
學生回答不一,先請回答是的同學說說自己的看法,尤其要說出自己是如何分析思路的,以便其他同學學會分析課文的方法。其實本文只要抓住第5段在全文中的過渡作用,其他便迎刃而解。
2 、概括胡同的特點,然后總結它的總特點
胡同的五個方面特征不難概括,一般都會準確找出,但“方正”世胡同的總特點需要點撥,正確理解“方正”不只是北京城的特征,更體現了胡同的方正,是一種方位意識極強的特征,同時借助文中“北京城就像一塊大豆腐”這個比喻,板書一個正方體(豆腐形),并在“胡同”二字下,寫出“方正”二字,以加深學生印象。
3、概括胡同文化的特征,
老師先提出胡同文化是一種什么樣的文化?它有哪些具體表現?其實質是什么?
小組討論2分鐘,然后課堂交流。
前兩問也不難,學生回答出“封閉”特征時及時板書在“文化”之下,而其實質是“忍”則需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北京市民安土重遷,逆來順受的表現就是由于“忍”的精神造成的。并在正方形(豆腐)中心板書“忍”。
以上完成第一個教學目標:概括重點,用時12分鐘。
4、正確理解胡同文化的思想內涵,討論胡同文化的前景
剛才講到胡同文化的精義是“忍”,那么“忍”的精神應不應該提倡?學生回答后,要引導他們一分為二的看問題,不能一味否定。
再提出:胡同文化有沒有存在的必要?這個問題,估計部分學生會受本文影響,只看到胡同文化的衰敗落后的一面,學生討論、交流之后,再用投影展示李國文的散文《胡同之死》的片斷,讓學生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胡同的消亡。這也是對魯迅的拿來主義的靈活運用。
在此基礎上拓展、延伸:在現實生活中,有沒有正在趨向衰落的傳統(tǒng)文化存在?比如京劇。你將如何去做?
交流之后,可讓學生作為研究性學習的課題在課余時間深入研究。
以上完成第二個教學目標,用時12分鐘。
5、體味語言特色
本文語言的京味特色,須通過朗讀才能體味的深刻,我先讓學生聽8—12段的錄音,然后引導學生說出語言特點,再在男女同學之間展開朗讀比賽,重點讀8、11、12段,看誰讀得像,讀得好,鼓勵創(chuàng)新讀法。只要老師善于引導,學生是能夠做到的。
以上完成第三個教學目標,用時12分鐘。
6、小結,布置作業(yè):
作同步訓練中的語言知識鞏固題和拓展練習。
五、說板書
板書設計應能體現教學重點、難點,使學生對此一目了然,易于回憶,具有直觀性、藝術性。
【高三《胡同文化》說課稿范文】相關文章:
胡同文化教案 汪曾祺11-15
胡同文化汪曾祺教案11-13
汪曾祺胡同文化教案11-10
《胡同文化(汪曾祺)》教學設計11-07
汪曾祺寫胡同文化原文11-18
汪曾祺胡同文化課件11-13
汪曾祺《胡同文化》教案設計11-07
汪曾祺胡同文化讀后感11-13
汪曾祺《胡同文化》教學設計案例精選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