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數學面積和面積單位說課稿

        時間:2021-04-18 08:27:55 說課稿 我要投稿

        數學面積和面積單位說課稿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學面積和面積單位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數學面積和面積單位說課稿

        數學面積和面積單位說課稿1

          一、說指導思想

          小學數學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提出的: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在教學中我切實貫徹新課程理念,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小組合作使學生獲得基本的知識與技能,在教學中既重探究的過程又重學得的結果,湛透基本的數學思想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熏陶。

          二、說教材

          1、教學內容:面積和面積單位這一教學內容是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教材(人教版)第六冊第六單元70-76頁內容。

          2、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從整體上看,其順序是:認識面積——引入面積單位——長度單位與相應面積單位的比較。分開來看:(1)面積概念,包括物體表面大小和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兩方面;(2)面積單位,包括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以及為什么用邊長是“1”的正方形作面積單位;(3)1厘米與1平方厘米、1分米與1平方分米、1米與1平方米的比較。盡管這一課時內容較抽象,為貫徹新課程理念,在教學中應變概念的機械學習為有意義學習。不僅能讓學生記住所學概念的描述或符號,而且理解它們的內在涵義,了解與相關數學概念的實質性聯系。即一是讓學生初步感知為什么選用正方形作為面積單位的形狀;二是知道每個面積單位是怎樣規定的;三是了解面積單位與相應長度單位的內在聯系。

          3、教學目標:

          (1)通過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的方式,結合實例讓學生初步感知面積的含義。

          (2)體會引進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的表象,會應用常見的面積單位。

          (3)通過引導學生有序的觀察、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發展空間觀念,培養團結協作精神。

          4、教學重點:認識面積和面積單位。

          5、教學難點:體會引進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6、教具:教學課件和1平方米的紙,長10厘米,寬6厘米的長方形,邊長8厘米的正方形。

          學具:每人兩張卡片(長方形長:10厘米,寬6厘米的長方形;正方形邊長8厘米),每組一袋學具,內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學具若干;每個學生面積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學具若干)

          三、說教法

          根據本堂課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知特點,我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直觀教學法。在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中,提供直觀往往是認識的起點,學習的開端。用好直觀手段,加強直觀教學,對于掌握空間與圖形的知識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各種直觀教具和學具,以多媒體課件,注意發揮各種直觀手段的優勢,讓學生真實感受面積單位的實際大小,獲得實實在在的直接經驗,更有利于表象的形成。

          2、比較法。為防止概念混淆,促成概念精確分化,在教學中我一方面注重加強不同大小面積單位之間的比較,二,加強面積單位與相應長度單位之間的辨析。

          四、說學法

          空間觀念是一個人對周圍環境和實物直接感知的基礎上形成的關于物體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的表象。對小學生來說,受到知識水平和認知規律及生理特點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必須讓學生經歷感知再到表象最后到形成概念應用的過程。因此有以下幾種學習方法:

          1、動手操作學習法。我在本課的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通過手、口、眼、耳多種感官的感性認識,有效地提高知識攝取的效果。

          2、小組合作學習法。通過小組的合作、同桌的合作,讓學生共同解決問題,培養團結協作精神。

          五、說教學設計及分析

          (一)情境導入

          1、通過自己找、摸,感受什么是物體的表面。(體現新

          課標下讓學生自主學習的理念)

          比較誰先擦完呢?引出面積的概念。教師指出: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并作板書)

         。2)剛才大家摸的都是什么圖形呢?(學生發言:有正方形、長方形等)

          我們以前還學過哪些圖形呢?

          課件出示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圖形共有的特點:首尾相連,它們都是封閉圖形,再讓學生比較圖中長方形和圓形的大小,質疑:這些明封閉圖形也有大小,這就是封閉圖形的面積。

         。3)先由學生自己小結面積的定義,教師再作補充,師生共同得出面積的定義,指出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2、面積單位

         。1)提問:如何比較黑板的表面和課桌的表面的大?(用眼睛看,即觀察法)

         。2)數學書封面的面積和練習本封面的面積誰大誰?你是怎么知道的?(用重疊法)

         。3)比較一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大小。(拼擺的方法)

          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展示是怎樣進行拼擺的,指出要用統一的圖形為標準來拼擺)

         。4)畫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指出它的面積就是1平方厘米。

         。5)再引導學生舉例,生活中哪些有物體表面的面積是1平方厘米?(學生舉例)

          其實我們身體的中指指頭表面的大小就是1平方厘米。

          (6)應用:先估計一張正方形的紙有多大,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來測量到底它的面積有多大?

         。7)請大家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來量桌子的大小,學生認為不合適,教師順勢指出我們要用比1平方厘米大的面積單位來量,引出平方分米。并感受1平方分米的大小。

          (8)如果用1平方分米來測量整個會場的大小,合適嗎?引出平方米,用實物展示1平方米的大小,由學生先估計黑板表面的面積,教師進行測量。

          三、鞏固新知

          1、比較路面的大小,出示圖形(因為圖形是用小正方形拼成的,所以只要用數數的方法就能比較出來)

          2、單位應用題:乒乓球臺4();電話按鍵的面積約1()課桌的表面約30()

          四、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嗎?

          板書設計:

          面積和面積單位

          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數學面積和面積單位說課稿2

          各位評委你們好: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第7冊134頁—136頁《面積和面積單位》,本課內容是在學生學了長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們的周長計算的基礎上來進行教學的。學生學了這部分內容,為以后學習平面幾何圖形的面積打下基礎。面積的學習,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相對較難,教材首先讓學生通過觀察所熟悉的物體表面的大小來幫助理解面積的含義,在認識面積的意義后,接著學習面積的單位,使平面圖形的大小有了度量的標準,這樣就減少了認識上、理解上的難度;趯滩牡囊陨险J識,按照大綱的要求,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知道面積的含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知道他們實際的大小。

          2、 能力目標:初步學會用面積單位測量圖形的面積。

          3、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面積單位。

          教學難點:

          面積概念及常用的面積單位形成的過程。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一) 激趣導入新課

          讓學生說說多功能教室有哪些物體,和你家的房子比較一下誰大一些?并問學生想不想知道多功能教室到底有多大?比你家房子大多少?從而順其自然的導入新課。教師板書:“面積”。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想體現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和生活之中,拉近了本課的所學的內容與學生的認知之間的距離,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及學習的積極性。

          (二)探索面積的概念

          這一環節分兩步來完成 第一步認識面積首先讓學生通過用手摸數學書的封面、文具盒的面和課桌的桌面,看電腦中的兩個鏡框的畫面,來感受物體表面有大有小。接著讓學生畫平面圖形,讓學生知道平面圖形也有大有小。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想、議、說,給他們的大小起個名字,最后師生共同總結面積定義,教師板書。這一環節的設計,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和已有的知識入手,通過眼看、手摸、口述、用腦思考等多種感觀參與到面積概念的形成過程中,豐富了學生的表象。教師及時捕捉學生的反饋信息,引導學生抽象出面積的概念。第二步,比較面積的大小,引出面積的單位首先讓學生知道正確比較面積的大小,必須有統一的標準,教師先出示一個正方形,一個長方形,學生用觀察法比較,會有三種答案,用疊起來的方法比較(試一試),還是不能確定大小,教師根據學生的兩次信息反饋,鼓勵同學們大膽創新,有意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教師再演示,在兩個圖形上分別畫上同樣大的小方格,通過數小方格的數量,學生明白方格多的面積就大。在學生已經知道用數格法來比較兩個圖形的面積前提下,運用游戲的方法來比較同樣一個圖形,可以是6格也可以是12格,從而產生了矛盾,達到了學而思,思又惑,惑求解的目的,經過師生共同分析原因,知道要正確地比較兩個面積的大小,必須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接著教師巧妙引出面積單位這一概念。測量長度要用長度單位,測量面積要用什么單位?告訴學生今天先學習三個常用的面積單位,板書: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指出面積單位還有別的,如“平方千米”也是一個面積單位。以上環節的教學,學生的思維在師生共同提出問題、產生矛盾、解決矛盾的過程中一直處在積極探索之中,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揮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三)認識面積單位

          這個環節分三步來完成:第一步讓學生自學課本并出示相應的自學提示。第二步是分層次來學習三個常用的面積單位:“1平方厘米”的教學以“教”為主;具體環節如下:找,從自己備的學具中找出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想:看著1平方厘米并把它印到腦子里。比, 比一比你手上的哪個指甲大約是1平方厘米。畫, 畫一個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 量一量你的橡皮大約是多少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教學以“扶”為主;“1平方米”的教學以“放”為主。以上利用多種方法的教學,促使學生鞏固了面積單位,發展其空間觀念。第三步用單位面積測量物體表面的面積 .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解決問題,促進理論同實踐的結合,為此,在教學中都進行了操作練習讓學生去量一量橡皮、書本封面、課桌,并讓學生學會估量黑板和教室地面的面積。

          (四)鞏固練習

          主要設有填空題判斷題和操作題。目的讓學生明白(1)正確運用三個常用的面積單位,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滲透長度和面積的區別,為下節課做好鋪墊。并且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求知欲,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為學生提供創造性思維的空間。

          課堂小結后我安排了這樣一個思考題,讓學生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去測量我們的操場,這個方法可行嗎?為后續學習埋下伏筆。總之,本課采用的教學方法從實際生活引入,創設問題情境,注重學生的信息反饋,引導學生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使學生各方面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理想的發展。

        數學面積和面積單位說課稿3

        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我說的課題是《面積和面積單位》。下面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方法等環節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今天我所要講的是人教版小學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面積與面積單位》這部分的內容。

          2、教材簡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過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掌握了計算它們周長的基礎上學習的,教材中從學生的生活事例入手,通過現實生活來體驗面積的含義并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來形成對幾個面積單位的初步感知。

          3、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面積的含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培養能夠使用適當的參照物比較圖形面積的技能,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數學思考

          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確表象,增強動手操作、歸納與進行合理選擇的能力。

          解決問題

          學會根據物體的大小合理選擇測量單位,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

          情感與態度

          在有趣的學習活動中“樂學”,在實踐操作中感知與體驗面的大小,讓學生積累學習感情,享受在求知過程中的成功體驗。

          4、教學重點和難點

          根據教材的特點,我認為本節課的重、難點分別是:

          重點: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面積單位。

          難點: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并對統一面積單位必要性的感悟。

          本節課突破重難點的關鍵有三方面:

          1、理解物體表面的這個“面”與它們的大小叫做面積的這個“面積”。

          2、面積單位統一的必要性。

          3、使學生從“線”的認識到“面”的空間飛躍,形成正確的表象。

          三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學習能力發展的關鍵期,他們具體形象思維也正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我以學生自己已有的空間知覺為基礎,在教學中安排了大量的觀察、比較、測量、操作的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經歷這個從具體到抽象的過渡,真正落實培養和發展空間觀念的目標。

          二、說教法學法

          在教學上我主要采用的是活動教學與啟發式教學,學生進行學習的方法、方式就比較綜合了,有觀察、分析、操作、合作交流等,這些在教學過程中都會有所體現。

          根據以上各方面的特點,我從以下個環節來進行教學。

          三、說教學程序

          (一)激情導趣,導入新課。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課一開始我盡量讓絕大多數的學生能夠參與進來。我用一把米尺與一把卷尺,讓學生各抒己見說一說這兩樣東西的用途,學生已經學過長度單位,所以無論哪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把心去動起來(板書:長度單位)這時再分別出示32開、16開、8開三張白紙,讓學生說一說,這三張紙你來選一張,你將用來干什么?為什么?引出大小。(板書:大小)這時學生還沒有一種表面的意識,再讓學生摸摸身邊的數學書、文具盒、桌子的表面并說一說自己的感覺,讓學生親自感知什么是物體的表面。(板書:物體的表面)為大家的這個發現起個名字吧,導出“面積”。(板書:叫做它們的面積)以上是我教學的第一個環節。

         。ǘ﹦邮植僮鳎灾魈剿

          學生通過觀察可以很快的分出數學書面、文具盒的面、桌子的面的大小來,這時出示兩個難以一下了分出面的大小的圖形一個正方形、一個長方形。此時課堂中定會起爭議,小組里商量一下,用你們討論出來的方法來比較一下這兩個圖形面的大小。正所謂“學起于思,思起于疑”,這時學生的求知欲強、興趣濃。學生會用剪一剪、拼一拼來比較;或用圓片;或用三角形;或是畫格子來比較,這時就會出現有的用大格子的,有的用小格子的。這時學生對這兩個圖形的大小已經心中有數,匯報后教師故意不同意他們的意見,拿不同的兩個組里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來比較,引出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并讓學生選出一種最簡便好用的形狀來做為測量單位。這時學生已經明白不同大小的格子來比較物體面的大小是不正確的,所以要找出一些測量面積的單位來請學生們自己設計一些看,引出的1平方厘米。這時就可以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大約1平方厘米大小的東西,這些都是學生熟悉的、能親身體會到的,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表象。如果大的物體也用1平方厘米來量是很麻煩的,學生就會想著去找更大的面積來測量,就會發現還有1平方分米與1平方米,又用類似的方法讓所有的學生對1平方分米與1平方米有個認識。所有的這些活動都是以學生主動參與為主,做到師生互動、學生主動。這是我進行教學的第二個環節。

          (三)觀察比較,促進遷移

          通過上面的活動,學生對面積與面積單位有了一定的認識,學生們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如果此時安排適當難度的習題,讓學生在富有挑戰性的活動中層層深入,能使學生對所學印象更加深刻。正所謂“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就是這個道理。對面積這一概念的強化中可以出示幾個簡單的圖形,并有些是不封口的,讓學生比較大小,這時學生就會明白只有圍成的平面圖形才能比較大小,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在面積單位的強化上,讓學生比一比1分米和1平方分米,學生經過討論得出這根本無法比較或者是每小組用同樣長的繩子圍出一個圖來,各組一比較就發現周長相等的不同形狀的圖形面積卻不相同等等,這些不但發展了智力、形成了技能,還能讓學生的學習變得生動活潑起來。使學生能從“線”到“面”的真正飛躍,很好的突破了本課的難點。這是我設計教學的第三個環節。

         。ㄋ模┓謱泳毩,鞏固所學

          這個教學環節可以安排得很靈活,教師可以使用課本中已有的課后練習,讓學生做些選擇題或是填空題。其間教師可以進行巡堂,了解學生掌握情況,對學生進行一個大概的評價。全班交流時也可以適當地引導后進的學生。還可以在這里滲透良好的學習習慣教育。

         。ㄎ澹┤n總結

          這個總結可以讓學生來進行,不但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也可以從中了解學生這節課都學到了什么。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我的課就說到這兒,謝謝大家!

        數學面積和面積單位說課稿4

          一、說教材:

          本課內容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70~74頁。

          教材簡析:《面積》屬于空間與圖形領域,被安排在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這一單元具體包括:面積和面積單位,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面積單位的進率,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四部分。本課是這一單元的起始課,它的教與學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長度和長度單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長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從一維空間向二維空間轉化的開始,是空間形式“由線到面”的一次飛躍。學好本課,不僅是學習面積計算的基礎,更是小學階段幾何教學的基礎知識。

          為了幫助學生建立面積概念,教材在編寫上非常重視展現面積概念的形成過程、注重常用面積單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觀操作和形式多樣的活動中體驗。教材按照先認識面積(包括物體表面的大小和封閉圖形的大。缓髿w納面積的概念,再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包含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為什么用邊長是“1”的正方形作面積單位及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二、說前測:

          關于面積和面積單位學生知道些什么呢?對三年級兩個班學生的前測結果統計表明:

          關于面積,87%的學生通過其他渠道或自學課本知道“面積”一詞,13%的學生表示從未聽說;15%的學生對“面積”的含義有錯誤認識,56%的學生認為“面積”和物體的大小有關,29%的學生表示說不清楚。

          關于面積單位,69%的學生表示通過其他渠道或自學課本知道“面積單位一詞”,31%的學生表示從未聽說;10%的學生對面積單位的含義有錯誤認識,47%的學生認為面積單位和物體的大小有關,43%的學生表示說不清楚。

          據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目標:

         。1)通過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體驗活動,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建立面積單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積單位的建立規則。

          (3)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動中獲得關于它們實際大小的空間觀念,形成正確的表象。

         。4)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學生體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并建立正確的表象。

          難點:在操作中體會引進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四、說教學準備:

         。1)教具:多媒體課件;米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具。

         。2)學具:兩人一份面積相近但形狀不同的長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三角形紙片若干、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學具。

          五、說教法和學法

          我選擇的基本教法、學法有:

          活動教學法:即以直觀體驗活動為主線,結合生活實例,創設數學情景,提出數學問題。

          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學習,建立正確的表象,掌握數學方法,解決問題。它遵循著從生活到數學、從具體到抽象的教學原則。

          直觀演示、動手操作法: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中,提供直觀是認知的起點。教學中,我注重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在運用學具、直觀操作、合作探究中學習,在真實的感受中獲得實實在在的直接經驗。

          自學輔導法:面積單位的制定不需要探究,教學中我會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自學。通過自學,學生能迅速了解面積單位的含義,建立正確的表象,對形成常用面積單位實際大小的觀念,具有重要的意義。

          六、說教學程序:

         。ㄒ唬﹦撛O情景,初步感知。

          1.出示米尺和學生尺。比一比,有什么不同?從而提煉出比的結果:長短不同,大小不同。

          2.你們所比的長短指尺子的什么?(長度)大小又指的什么?(尺子的面)

          3.小結:今天我們一起研究有關物體表面的知識。(板書:物體表面)

          『《課程標準》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這一環節中,學生已有的舊知“長度”和相關“物體表面”的經驗呼之欲出,自然體驗由“線”到“面”的空間飛躍,引出對“物體表面”的研究。觀察比較中,學生也初步感知了“長度與面”的區別,為下節學習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比較埋下伏筆。』

         。ǘ┏浞指兄龑Ы。

          1.通過物體的表面感知面積: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需躬行!

         。1)指一指:我們身邊有很多物體,比如黑板,幕布、書本、課桌等等,它們的表面在哪?

          (2)摸一摸:摸一摸這些物體的表面,有什么感覺?

         。3)比一比:這些物體的表面,哪個大一些?哪個小一些呢?

          指出: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板書: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4)運用“面積”一詞造句:比如黑板的表面比課桌的表面大,現在還可以怎么說?

          2.通過封閉圖形認識面積:

         。1)認一認:有哪些封閉圖形?

         。2)指一指:封閉圖形的面積。

         。3)比一比:哪個封閉圖形的面積大一些?

          『數學方法就是數學的行為。比較中,我會根據學生比的過程,歸納出觀察、重疊、割補等數學方法。使學生認識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3.歸納面積的概念: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封閉圖形的大小也是它們的面積。誰能把這兩方面概括起來,簡單說說什么是面積?小結: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板書)

          『建構主義認為:學生的建構不是教師傳授的結果,而是通過親身經歷,通過與學習環境的交互作用來實現的!懊妗笔鞘裁?說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動手“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學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數了。在大量直觀、實踐、體驗活動中,學生能實實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

          4.體驗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1)課件出示:兩個面積接近但形狀不同的長方形。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塊面積小一些?為什么?學生經過觀察、重疊無法直接比較,激發認知沖突,怎么辦?

         。2)提供學具(長方形、圓片、正方形、三角形),動手拼擺,合作探究。

         。3)提出操作要求:a、同桌二人各選一個長方形,然后任選一種圖片,在長方形上拼擺。

          b、遇到困難,可在小組內尋求幫助。

         。4)學生操作。因提供的每種圖片均不夠擺滿整個圖形,操作中必然出現矛盾:圖片不夠怎么辦?在這里可能出現兩種情況:

          a、小組內合作使用圖片,把長方形擺滿。

          b、先用圖片擺出長方形的寬,再擺出長,計算幾個幾。

         。5)匯報:選擇的圖形不同,拼擺的結果也不相同;長方形長寬不同,不方便;圓片有縫隙,不準確;正方形和三角形能測量出結果,比較起來,正方形最合適。

          (6)小結:比較兩個圖形的面積大小,要用統一的面積單位,正方形表示面積單位最合適。

          『我國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曾說過:“要善于退、足夠的退,退到最原始又不失重要的地方,是學好數學的一個訣竅!奔ぐl認知沖突后,我提供學具,引導操作、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經歷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用正方形表示面積單位的過程!

          5.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1)要求自學第73、74頁的內容并思考下面問題:

          ①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谶呴L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垡螅喊阎匾恼Z句用筆勾畫出來。

         。2)檢查自學情況。

         、俪S玫拿娣e單位有哪些?(板書:常見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谀靡荒茫簭膶W具中分別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出示面積單位教具)

         、郛嬕划嫞涸诓莞灞旧袭嬕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你能畫出1平方米嗎?

         、苷乙徽遥何覀兩磉吥男┪矬w的面積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菰囈辉嚕1平方米的地面上能站多少個同學?

          『“聽過了會忘記,看過了能記住,做過了就理解。”面積單位的制定不需要學生探究。這一環節的教學,我采用自學輔導方式,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進而在匯報、拿、畫、找、試等活動中,充分感知面積單位的實際大小,并和身邊的某個面建立聯系,從而起到幫助表象記憶的作用!

         。ㄈ┙Y合實踐,綜合運用

          1.第74頁“做一做”第1題。

          2.第76頁第2題。說一說測量郵票、課桌面、黑板和操場的面積,分別選用什么面積單位比較合適?

          3.估計:教室的面積大約有多少平方米?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4.小資料:有關各國首都人均綠地面積表。說一說,你有什么感想?由此想到了什么?

          『練習的設計我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在估、測、說中進一步鞏固對面積和面積單位的認識,并結合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愛國和環保教育,從而體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

          (四)回顧全課,小結延伸:

          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關于面積和面積單位你還想知道什么?

          『面積和面積單位是概念課教學,全課小結時我采用總結式,在回顧所學知識的同時,也使學生對這節課有完整的認識,并加以延伸!

          七、說板書設計:

          面積和面積單位

          常見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面積的概念和常見的面積單位,是本節課學習的重點,這樣板書不僅突出教學重點,更有利于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概念!

        數學面積和面積單位說課稿5

          一、說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第70-76頁內容。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過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掌握了計算它們周長的基礎上學習的,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掌握面積的意義,形成對幾個面積單位的初步感知。運用學生原有的知識背景和生活體驗,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現實的情境中感悟新知,靈活運用。學好這部分內容,為以后學習長方形正方形等其他平面圖形的面積提供思維基礎。教材中從學生的生活事例入手,通過現實生活來體驗面積的含義并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來形成對幾個面積單位的初步感知,從而幫助學生建立每個面積單位實際大小的表象。

         。ㄈ、教學目標的確定:

          學習目標:

          1、通過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畫一畫等活動使學生認識

          面積的含義。

          2、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體會引進統一面積單位的

          必要性,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并形成表象。

          3、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學生體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

         。ㄋ模┙虒W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面積含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教學難點:面積單位和長度單位的區別。

          二、說教法學法:

          直觀操作法:空間與圖形的教學,提供認知是起點,因此在教學中我注重動手操作,讓學生獲得實實在在的直接經驗。

          自學輔導法:面積單位的制定不需要學生探究,我放手讓孩子帶著問題自學,迅速了解面積單位的含義,再通過各種活動充分認識他們,并形成表象。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借助形象直觀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直觀的學生數學知識,掌握數學方法,培養數學思維。

          三、說教學流程:

          本節課我設計了三個教學流程:

          一、激趣定標

          二、學生自主活動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第一個環節是激趣定標

          我首先提出問題,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面積單位”,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呢?

          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今天的數學活動中來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導入時,我直接點出課題然后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緊接著展示目標讓學生齊讀目標、了解本課的學習目標。

          第二環節是學生自主活動

          在這環節我分成三個步驟來完成:

          第一步是探索面積的含義,我首先讓學生找一找、并用手摸一摸數學書的封面、文具盒的面和課桌的桌面,看黑板的面及電視機的屏幕,來感受物體表面有大有小。接著讓學生畫一畫平面圖形,然后同桌互相比一比圖形的大小,讓學生知道平面圖形也有大有小。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想、議、說,最后師生共同總結面積含義,教師板書。這一環節的設計,是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和已有的知識入手,通過眼看、手摸、口述、用腦思考等多種感官參與到面積概念的形成過程中,豐富了學生的表象。我還及時捕捉學生的反饋信息,引導學生概括出面積的概念。

          第二步,比較面積的大小探索面積單位。引出面積的單位首先讓學生知道正確比較面積的大小,必須有統一的標準,我借助多媒體先出示一個正方形,一個長方形,學生用觀察法比較,會有三種答案,用疊起來的方法比較(試一試),還是不能確定大小,我根據學生的兩次信息反饋,鼓勵同學們大膽創新,有意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接著我再演示,在兩個圖形上分別畫上同樣大的小方格,通過數小方格的數量,學生明白方格多的面積就大。在學生已經知道用數格法來比較兩個圖形的面積前提下,運用游戲的方法來比較同樣一個圖形,可以是6格也可以是12格,從而產生了矛盾,達到了學而思,思又惑,惑求解的目的,經過師生共同分析原因,知道要正確地比較兩個面積的大小,必須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接著我巧妙引出面積單位這一概念。測量長度要用長度單位,測量面積要用什么單位?并告訴學生今天先學習三個常用的面積單位,板書: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指出面積單位還有別的,如“平方千米”也是一個面積單位。以上環節的教學,學生的思維在師生共同提出問題、產生矛盾、解決矛盾的過程中一直處在積極探索之中,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揮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第三步、自學課本,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首先,我先讓學生自學課本。其次是分層次來學習三個常用的面積單位:“1平方厘米”的教學以“教”為主;具體環節如下:找,從自己備的學具中找出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想:看著1平方厘米并把它印到腦子里。比,比一比你手上的哪個指甲大約是1平方厘米。畫,畫一個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量一量你的橡皮大約是多少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教學以“扶”為主;“1平方米”的教學以“放”為主。以上利用多種方法的教學,促使學生鞏固了面積單位,發展其空間觀念。最后是用單位面積測量物體表面的面積。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解決問題,促進理論同實踐的結合,為此,在教學中都進行了操作練習讓學生去量一量橡皮、書本封面、課桌,并讓學生學會估量黑板和教室地面的面積。

          第三環節、鞏固練習拓展延伸主要設有填空題和操作題。目的讓學生明白

          (1)正確運用三個常用的面積單位,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滲透長度和面積的區別,為下節課做好鋪墊。并且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求知欲,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為學生提供創造性思維的空間。

          四、說板書設計:

          面積和面積單位

          物體的表面

          或叫做它們的面積。

          封面圖形的大小

          常見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這個環節:面積的概念和常見的面積單位,是本節課的學習重點,這樣板書不僅突出教學重點,更有利于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概念。

        數學面積和面積單位說課稿6

          我今天說課的主題是:需要產生數學。

          根據數學課標中“人人學有用的數學”這一理念,以及“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應用價值,我確定了本節課的設計主題:需要產生數學。這里面有兩層意思:

          1、生活中需要知道一些面的大小,所以我們要學習“面積”這一概念。

          2、測量面積單位需要有統一的標準,所以我們要學習面積單位。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才有了如下的設計思路:

          一、面積概念的教學。

          從線段的長度有長短引出面有大小,然后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讓學生體驗封閉圖形有大有小,物體的表面也有大有小,從而概括出面積的概念。

          二、面積單位的教學。

          1、以比較兩張卡紙的面積為載體,引導學生用熟悉的圖形去擺一擺,讓學生在自主操作的過程中體驗到選用正方形擺比較方便,為后面揭示三個面積單位的概念做了鋪墊。

          2、根據學生不同的測量結果比較,使學生認識到測量面積需要有統一的標準。

          3、通過測量課桌面的面積和估測教室的面積,使學生感悟到不同大小的面積需要用合適的測量工具去測量。從而為下一步為什么學習不同大小的面積單位做了鋪墊。也從中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觀。

          4、教學三個面積單位。

          通過上述幾個步驟的教學,此時揭示三個面積單位的概念,就水到渠成了。

          三、體驗鞏固。

          最后通過體驗鞏固,將面積單位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深入體驗面積單位的概念及其現實意義,同時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另外,讓學生經歷充分的體驗過程是本節課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在實際的教學中,對面積概念的體驗安排了兩個層次:

         。薄⒖匆豢,摸一摸。

         。、擺一擺。

          對面積單位的體驗有三個層次:

          1、擺一擺。

         。病y量。

          3、和估計。

          還有,讓學生選擇不同大小的正方形去測量不同大小的面積,為了讓學生體驗到為什么要學習大小不同的面積單位搭建平臺。

          下面,就如何設計各種層次的需要,逐步引導學生建立面積單位的概念,說說我的想法:

          一、創設原始問題情境——“需要”初現

          產生面積單位的原始問題情境就是比較兩個平面的大小。因此,在教學了面積的概念以后,通過以下的教學環節,讓學生體驗到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要借助于一定的測量工具以及這個測量工具最合理的形狀:

          首先拋出大問題進行質疑:那么這兩張紙,到底哪一張的面積大,哪一張的面積小呢?你有什么好辦法?

          這個環節中,我給學生提供了多種圖形,如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到選用正方形作為測量工具比較方便。從課堂反饋情況來看,學生基本都全用了正方形,體驗還是比較深刻的。在學生體驗到選用正方形去測量最方便的之后,“如何再進一步凸現測量面積需要有統一的標準”就是我設計的第二步。

          二、重現知識建構過程——“需要”凸現

          任何數學知識的形成,都有一個原始的建構過程,以傳授間接經驗為主要形式的現代數學教學往往忽視這一建構的過程,沒有給學生創設充分體驗的機會,學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般的“面積單位”的教學往往把面積單位概念的教學作為重點,而忽視了“測量面積要用統一的標準”這一思想的體驗,學生也就無法充分地認識到面積單位的意義所在,他們只會用面積單位進行機械的測量和計算。因此,我們必須重現知識建構的過程,讓學生親歷這一過程,從而凸現要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要用統一的測量標準來測量。因此,讓學生操作后把學生的操作結果呈現。讓學生觀察分析這些測量結果哪些能直接比較。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發現25個1號和24個1號能直接比較從課堂生成的情況看,學生能體驗到第1種情況都用1號正方形擺的,而這個1號正方形就是一個統一的標準。通過以上的操作分析活動使測量面積需要用統一的標準這一“需要”進一步凸現。

          三、解決問題追求合理——“需要”細化

          在實際應用中有了統一的標準難道就夠了嗎?大家也都知道,在實際測量中,大的面積用大的面積單位,小的面積用小的面積單位比較合適。那么就應該通過各種細化了的需要讓學生體驗到產生多種面積單位的必要性。所以課上通過讓學生用老師提供的材料量一量課桌面積的大小和教室地面面積的大小。

          讓學生在測量大小不同的面積的過程中,產生由總體需要所派生出來的各種細化了的需要,促使學生學習更豐富、更深層次的知識。這些細化了的“需要”正是學生繼續深入進行學習的動力。

          在這節課中存在這很多問題。比如說:

          1、1平方米面積單位的得出中,當學生講它的面積是4米時,我是引導學生把面積和周長的兩個概念區分開來。但是揭示1平方米概念的同時,我沒有就面積指的是這個正方形的哪一部分作進一步強調。而是直接揭示了1平方米這一概念。如果此時我能及時在這個正方形紙上再比畫一下,我想學生對1平方米這個概念認識會更加深刻。

          2、讓學生測量教室地面面積過程中,當我提出要求后學生的第一反應是使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我通過“那我們需要擺到什么時候?”一句話簡單的暗示了學生需要選擇更大的正方形。如果此時順著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在地面上擺一擺,那么學生會很深地體驗到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擺太麻煩了。此時他們會自然而然想到需要產生更大的正方形去擺。他們的體驗也就更加深刻。

          本節課還有許多不足之處,請各位專家、領導、老師們批評指正多提寶貴意見!

        數學面積和面積單位說課稿7

          一、說教材。

          本節內容在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1課時!懊娣e和面積單位”是在學生初步認識周長的基礎上進行的,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空間形式由“線到面”提供了思維基礎。

          為了幫助學生建立面積概念,教材在編寫上非常重視展現面積概念的形成過程,注重常用面積單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觀操作和形式多樣的活動中體驗。教材按照先認識面積,然后歸納面積的概念,再認識常用的面積來展開的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指一指,看一看,比一比等體驗活動,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體會引進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形成正確的表象,并會應用這些常用的面積單位。

          2、情感目標:

          通過自主學習獲得成功體驗,感受數學的價值。

          3、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比較動手操作,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估測能力。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并建立正確表象。

          2、難點:在操作中體會引進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四、說教法、學法。

          1、活動教學法:

          即以直觀體驗活動為主線,結合生活實例,創設生活情景,提出數學問題,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學習,建立正確的表象,掌握數學方法,解決問題。它遵行著從生活到數學、從具體到抽象的教學原則。

          2、直觀演示動手操作法:

          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中,提供直觀是認識的起點。教學中要注重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在運用學具、直觀操作、合作探究中學習,在真實的感受中獲得直觀經驗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初步感知。

          1、出示兩把不同的尺子,比一比有什么不同?從而提煉出比的`結果:長短不同,大小不同。

          2、你們所比的長短指尺子的什么?(長度)大小指的什么?(尺子的面)

          3、引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有關物體表面的知識。(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來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自然體驗由“線”到“面”的空間飛躍。

         。ǘ┨剿髅娣e的含義。

          1、認識物體的面積。

         。1)觀察身邊的很多物提,比如黑板、紅旗、桌椅、書本等,讓學生指出他們的表面在哪?

          (2)讓學生比較這些物體的表面哪個大一些?哪個小一些呢?

          指出:物體便面的大小就是他們的面積。(板書)

          2、認識封閉圖形的面積。

          (1)課件出示各種規則及不規則封閉圖形,讓學生說出什么是封閉圖形。

         。2)比較封閉圖形的大小。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比的過程,歸納出觀察、重疊等數學方法,使學生認識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他們的面積。

          3、歸納面積的概念:

          通過對物體表面大小的認識和封閉圖形大小的認識,讓學生自己歸納出面積的概念。

         。ㄈ┱J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1、體驗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1)課件出示:兩個面積接近但形狀不同的長方形。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塊面積小一些?為什么?學生經過觀察、重疊無法直接比較,激發認識沖突,怎么辦?

         。2)提供學具(長方形、圓片、正方形、三角形),動手拼擺,合作探究。

         。3)提出操作要求:

         、偻蓝烁鬟x一個長方形,然后任選一種圖片,在長方形上拼擺

         、谟龅嚼щy,可在小組內尋求幫助。

          (4)學生操作。因提供的每種圖片均不夠擺滿整個圖形,操作中比然出現矛盾:圖片不夠怎么辦?在這里可能出現兩種情況:

         、傩〗M內合作使用圖片,把長方形擺滿。

         、谙扔脠D片擺出長方形的寬,再擺出長,計算幾個幾。

         。5)匯報:選擇的圖形不同,拼擺的結果也不相同;長方形長寬不同,不方便;圓片有縫隙,不準確;正方形和三角形能測量出結果,比較起來,正方形最合適。

          (6)小結:比較兩個圖形的面積大小,要用統一的面積單位,正方形表示面積單位最合適。

          激發認知沖突后,我提供學具,引導操作、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經歷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用正方形表示面積單位的過程。

          2、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1)要求自學第73、74頁的內容并思考下面問題:

          ①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谶呴L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③要求:把重要的語句用筆勾畫出來。

          (2)檢查自學情況。

         、俪S玫拿娣e單位有哪些?(板書: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谀靡荒茫簭膶W具中分別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出示面積單位教具)

         、郛嬕划嫞涸诓莞灞旧袭嬕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你能畫出1平方米嗎?

         、苷乙徽遥何覀兩磉吥男┪矬w的面積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⑤試一試:1平方米的土地上能站多少個同學?

          設計意圖:面積單位的指定不需要學生的探究。這一環節的教學,我采用自學輔導方式,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進而在匯報、拿、畫、找、試等活動中,充分感知面積單位的實際大小,并和身邊的某個面建立聯系,從而起到幫助表象記憶的作用。

         。ㄋ模┙Y合實踐,綜合運用。

          1、第74頁“做一做”第1題。

          2、第76頁第2題。說一說測量郵票、課桌面、黑板和操場的面積,分別選用什么面積單位比較合適?

          3、估計:教室的面積大約有多少平方米?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練習的設計我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在估、測、說中進一步鞏固面積和面積單位的認識,并結合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愛國和環保教育,從而體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

         。ㄎ澹┗仡櫲n,小結延伸:

          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關于面積和面積單位你還想知道什么?

          設計意圖:面積和面積單位是概念課教學。全課小結時,我采用總結式,在回顧所學知識的同時,也使學生對這節課有完整的認識,并加以延伸。

          六、說板書設計。

          面積和面積單位

          物體表面

          封閉圖形

          常見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面積的概念和常見的面積單位是本節課學習的重點,這樣板書不僅突出教學重點,更有利于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概念。

        數學面積和面積單位說課稿8

          4月23日的校本教研活動中,聽了程老師執教的《面積和面積單位》這節課,程老師幽默風趣的課堂組織能力,學生快樂輕松地學習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受益匪淺。

          1、在活動中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開始,教師就讓學生在動手摸一摸的比較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先摸一摸數學書的面,再摸一摸文具盒的面,哪個大?第二次摸一摸課桌的面書的面,第三次摸一摸黑板的面,桌子的面,哪個大?這樣很好的從學生身邊的事物出發進行導入新課,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有利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學習,從中獲得較為豐富的感性認識,為理解面積定義做了鋪墊。感知面積的內涵之后,讓學生通過“觀察、重疊”等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又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擺學具說面積大小,體驗到沒有統一的面積單位不便于交流,從而自然地導出面積單位。

          2、充分體現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程老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動手操作,理解“面積單位”這一概念。在學習面積單位時,教師為學生準備了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圖形,通過學生自己想辦法比較兩張紙面積的大小,讓學生在操作中,充分理解測量物體面積要用統一的標準,這統一標準就是要學習的面積單位。讓學生在不斷探索、交流中構建知識,這樣符合學生的認知探索規律,有利于學生面積單位這一知識的形成。

          3、找出生活中的單位面積物體,為學生建立表象。在認識了1平方厘米時,教師讓學生找出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差不多是1平方厘米,如指甲蓋,鍵盤上的鍵等,同樣1平方分米的物品的尋找,特別是1平方米的報紙的出現,讓學生感受到1平方米的面積好大,并通過能站幾個人來實際感受1平方米的大小,激活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并為學生建立了單位面積的大小,教學效果好。

          本節課程老師設計思路清晰、目標明確,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有利于讓學生在具體情景中借助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學習,注重了學習過程的探索性,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重視了學生知識的形成過程,符合新課程標準的教育理念。

        數學面積和面積單位說課稿9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面積和面積單位》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70~74頁。

          本課內容的教與學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長度和長度單位,長方形和正方形及其周長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的。學好本課,不僅是學習面積計算的基礎,更是小學階段幾何教學的基礎。為了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我借助農遠資源輔助教學,并結合學生熟識的事物來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根據新課標要求,結合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指面、摸面,比面等活動,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確表象。

          [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經歷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合作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發展空間觀念,激發進一步學習和探索的興趣。通過合作探究,體驗成功的快樂。

          3、教學重點、難點

          依據以上三維目標,我將本課教學重點定為: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并建立正確的表象。

          教學難點:在操作中體會引進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二、說教法、學法

          由于三年級學生的思維正處于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他們的抽象思維過程仍然需要具體形象的支持。因此,在教學中我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直觀演示和創設矛盾情境,使學習的主要內容以問題的形式間接呈現出來,再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方式學習,然后將發現內化為自己的知識結構的一部分。這樣,不僅可以喚起學生學習的欲望,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三、說教學程序

          為了更好地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設計了三個環節進行教學。

          (環節一)媒體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ǔ尸F動畫:聰聰在擦課桌,明明在擦黑板)引出話題:

          聰聰和明明在做什么?

          他們擦的速度是差不多的,怎么聰聰一會兒就擦完了呢?

          『設計意圖: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學一開始,通過農遠資源中的動畫創設情境,引發課堂互動,使學生在生動的動畫中初步感知物體表面有大小之分,為理解面積意義做鋪墊。』

         。ōh節二)動態演示、合作探究,突破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并建立正確的表象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新課標強調,要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進行探索性的學習,根據這一理念,我設計了下面的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體驗。

          1、操作感受,認識面積:

          學生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空間形式認識發展上的一次飛躍。在面積意義的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摸一摸課本的封面、課桌的面,觀察黑板的面、窗戶玻璃的面,直觀體會和發現物體的表面有大小之分,在獲得多種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揭示面積概念的第一層含義: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并進行板書)。

          在教學第二層含義時,讓學生回顧學過的封閉圖形,通過課件展示封閉圖形的“面”,并引導學生比較出它們的大小,使學生充分體會“封閉圖形也有大小”,從而揭示面積概念的第二層含義: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板書:封閉圖形)。

          『設計意圖:通過實踐、觀察,可以使客觀事物在學生的頭腦中產生感覺形象,并依賴感知覺進行思維,形成抽象概念,使學生順利理解面積的概念』

          2、制造矛盾,引出面積單位。

          課件出示兩組圖形:一個小圓形和一個大三角形;一個長方形(2×4)和一個正方形(3×3)。讓學生比較它們面積的大小,學生通過觀察能夠很快的比較出第一組圖形面積的大小,卻發現無法用眼睛

          準確的比較出第二組圖形面積的大小,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然后我再問:如何正確比較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

          隨后安排小組合作,讓學生借助提供的學具(兩個面積相近但形狀不同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紙片各一張,長方形、圓片、正方形、三角形紙片若干),動手擺一擺,量一量,數一數,合作探究。

          這一環節是整節課教學的難點,這里我巧妙的運用農遠資源媒體制造矛盾,再放手讓學生充分自由發揮。通過合作探究,使學生感悟到用正方形擺的優勢。我繼續播放課件再次創造矛盾情境:兩個平面圖形都用了4個正方形擺,為什么面積大小卻不同呢?引出要有統一的測量標準——面積單位。

          『設計意圖:多次感知和矛盾的沖突,使學生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了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合作能力!

          此時,學生的思維活動處于最活躍、最興奮的狀態,我提出新的問題:常用的面積有哪些呢?引入面積單位的學習。

          3、媒體演示,形成面積單位表象。

          三個面積單位,我將平方厘米作為教學重點,運用農遠資源課件演示,把圖象、聲音、文字等有機結合在一起,讓學生直觀理解1平方厘米。再結合學具,引導學生量一量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邊長,摸一摸它的大小,閉眼想一想1平方厘米有多大,找一找面積與它相近的物體。整個過程,有觀察、有想象、有聯系實際、有動手操作,讓學生充分經歷了概念的形成過程并建立正確的表象。

          教學平方分米、平方米時,則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在找、看、估等輕松的活動中,建立正確的面積單位表象。

          『設計意圖:以上利用多種方法教學,由直觀演示到抽象概括,促使學生掌握了面積單位的有關知識,發展其空間觀念,并強化了思維能力的訓練!

         。ōh節三)小組競賽,反饋練習,感悟收獲。(多媒體課件展示)

          1、基礎練習

         、僬n本76頁練習十八第1題

          ②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

          一枚郵票的面積是4()

          一塊手帕的面積是4()

          一塊黑板長4()

          一塊黑板的面積是4()

          教室的面積大約是50()

          2、創意大賽

          用6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出你喜歡的圖形。想一想,拼出的圖形面積是多大?

          『設計意圖:練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將農遠資源練習庫中的習題以競賽的形式呈現,既滿足了學生的游戲需要,又在不知不覺中鞏固了學生的新知。這樣設計,目的是為學生營造新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新鮮、愉快的氛圍中得到了自我表現和發展的機會,享受到做數學的樂趣!

          3、感悟收獲

          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關于面積和面積單位,你還想知道什么?

          『設計意圖:全課小結時采用總結式,在回顧所學知識的同時,也讓學生對這節課有完整的認識,并加以延伸。』

          四、說板書設計

          面積和面積單位

          物體表面

          或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封閉圖形

          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設計意圖:面積的概念和常用的面積單位,是本節課學習的重點,這樣板書不僅突出教學重點,更有利于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概念!

          五、農遠的應用及教學預測

          有了優質的資源,不等于就有了高質量的教學,關鍵還在于能夠把優質的資源有效地用于課堂教學中。我根據實際需要,對遠教資源中的課件素材進行加工、制作,片段截取、格式轉換,精心制作成本課教學需要的多媒體課件。直觀的動畫成功地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幫助學生進行思維遷移,有效地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順利理解面積的含義并建立了常用的面積單位表象。探究活動是一個動態的學習過程,在教學中需要教師關注到學生的情緒狀態,設法維持他們學習的興趣和注意力,讓學生的思維不斷的碰撞出新的智慧火花。

        數學面積和面積單位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第7冊134頁—136頁《面積和面積單位》,本課內容是在學生學了長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們的周長計算的基礎上來進行教學的。面積的學習,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又相對較難,教材首先讓學生通過觀察所熟悉的物體表面的大小來幫助理解面積的含義,在認識面積的意義后,接著學習面積的單位,使平面圖形的大小有了度量的標準,這樣就減少了認識上、理解上的難度;趯滩牡囊陨险J識,按照課標的要求,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a、通過觀察、觸摸等實際操作活動,使學生理解面積的意義。

          b、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

          2、能力目標:a、充分憑借直觀,發展空間觀念。

          b、通過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動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推理和操作能力。

          c、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應用意識和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a、使學生在揭示矛盾———分析矛盾的往復不斷過程中,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b、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幫助學生知道面積的含義,初步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

          教學難點:會選擇合適的單位 ,量一些物體表面的面積或平面圖形的面積。

          二、說教法學法

          (一)強化感知,主動參與

          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是由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的,在教學中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動手實踐,再說“面積”這一概念比較抽象,學生較難理解,學生的思維從一維向二維過度,必須借助直觀、形象的物體來理解。因此,采用學生熟悉的物體(桌面、黑板面等)和課件演示圖形,讓學生摸一摸,看一看,量一量,擺一擺,數一數,比一比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動,在“摸一摸”中初步體會“面是一大片”;在“看一看”課件演示中感受平面圖形的大小就是幾條線段圍成的一大片;在“比一比”中感知“面有大小”。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把學生推到主體的位置,解決了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小學生思維形象性之間的矛盾,促進學生思維的不斷突破和發展。

         。ǘ┟芗と,引導探究

          本課注重揭示和呈現矛盾,巧設懸念,以激趣為基點,層層深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在揭示面積的概念之后,學生已初步通過觀察法感知物體、平面圖形的面積都有大小之分,接著引導學生得出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重疊——————數方格,逐步揭示矛盾,并個個擊破,最終引出“面積單位”,符合學生的認知特征,也使學生理解了要比較物體表面的大小,必須有統一的標準—————面積單位。有利于學生把握概念的產生和發展的來龍去脈,從而使學生參與獲得概念的過程。另外在學生學習了平方厘米的形狀和大小,并能用它來度量較小的平面圖形的面積后,我有意讓學生用一平方厘米去量課桌表面的面積,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真切體驗到平方厘米這個單位太小,從而產生“有沒有大一點的面積單位”的疑問,然后出現平方分米的面積單位,使學生在“已有的知識不能順利地解決眼前問題”的矛盾中水到娶成地引出平方分米的學習,使學生在這過程中倍享成功的樂趣。整堂課在解決了一個個矛盾之后,我又不斷在學生面前揭示新的矛盾,引著學生不斷地向一個個新知躍進。同時,設疑和引導滲透了教師對學生創新思維的鼓勵與培養,使學生在實踐與思考中不斷地碰撞出創造思維的火花。

         。ㄈ┩怀鲋攸c,促進遷移

          在常用的面積單位中,認識平方厘米是教學的重點。讓學生通過看媒體演示,量邊長、比一比、記一記、量一量等活動去理解1平方厘米。在認識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時,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遷移和推導的形成來認識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如:"這個正方形邊長是1分米,它的面積是多少?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培養他們的遷移和推理能力。

         。ㄋ模┻\用媒體,突破難點

          多媒體以它省時、高效、直觀、生動等特有的優勢而被課堂教學廣泛運用。在教學周長與面積的區別時,媒體動態演示"圍"的過程,讓學生輕松理解它們的區別;通過媒體演示用同樣大的小方格量兩個不同長方形的過程,讓學生體會到劃分方格能比較出面積的大小。本課還精心設計符合兒童情趣的精美圖片和畫面,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三、說教學過程:

         。ㄒ唬 激趣導入新課。從課前交流“拍手”的掌面順其自然的導入新課。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想體現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和生活之中,拉近了本課的所學的內容與學生的認知之間的距離,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及學習的積極性。

         。ǘ┨剿髅娣e的概念 。認識面積首先讓學生通過用手摸物體表面,來感受物體表面有大有小。接著課件出示平面圖形,讓學生知道平面圖形也有大有小。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想、議、說,最后師生共同總結面積定義,教師板書。這一環節的設計,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和已有的知識入手,通過眼看、手摸、口述、用腦思考等多種感觀參與到面積概念的形成過程中,豐富了學生的表象。教師及時捕捉學生的反饋信息,引導學生抽象出面積的概念。

         。ㄈ┱J識面積單位。這一環節分兩步驟教學:

          第一、面積單位產生的必要性。首先讓學生知道正確比較面積的大小,必須有統一的標準,教師先出示一個正方形,一個長方形,學生用觀察法比較,會有三種答案,用疊起來的方法比較(試一試),還是不能確定大小,教師根據學生的兩次信息反饋,鼓勵同學們大膽創新,有意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教師再演示,在兩個圖形上分別畫上同樣大的小方格,通過數小方格的數量,學生明白方格多的面積就大。在學生已經知道用數格法來比較兩個圖形的面積前提下,運用故設矛盾的方法來比較同樣兩個圖形,從而產生了矛盾,達到了學而思,思又惑,惑求解的目的,經過師生共同分析原因,知道要正確地比較兩個面積的大小,必須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接著教師巧妙引出面積單位這一概念。告訴學生今天先學習三個常用的面積單位,板書: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以上環節的教學,學生的思維在師生共同提出問題、產生矛盾、解決矛盾的過程中一直處在積極探索之中,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揮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第二、認識常用面積單位!1平方厘米”的教學以“教”為主;“1平方分米”的教學以“扶”為主;“1平方米”的教學以“放”為主。以上利用多種方法的教學,促使學生鞏固了面積單位,發展其空間觀念。第三步用單位面積測量物體表面的面積 。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解決問題,促進理論同實踐的結合。

         。ㄋ模╈柟叹毩 。主要設有判斷題和選擇題,讓學生明白(1)正確運用三個常用的面積單位。(2)通過阿凡提的故事滲透長度和面積的區別,為下節課做好鋪墊。并且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求知欲,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為學生提供創造性思維的空間。

          總之,本課采用的教學方法從實際生活引入,創設問題情境,注重學生的信息反饋,引導學生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使學生各方面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理想的發展。

        【數學面積和面積單位說課稿】相關文章:

        《面積和面積單位》說課稿04-14

        土地面積單位說課稿11-04

        面積與面積單位說課設計11-12

        小學數學梯形的面積說課稿04-07

        梯形的面積說課稿03-17

        小學數學圓柱的表面積說課稿04-07

        組合圖形的面積說課稿11-04

        數學三年級下學期《面積和面積單位》聽課報告09-05

        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說課稿11-12

        表面積的變化說課稿11-04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