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除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通用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除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除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除法是計算的重要組成部分,表內除法是學習除法的基礎,而“除法的初步認識”又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是學習除法概念的第一課。學生在原有的知識結構中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及對除法的興趣將直接影響到后面的學習,所以這節(jié)課顯得尤為重要。
教材在編排時從分東西引入,通過分東西使學生初步領會除法的實際意義。例1通過讓學生動手分一些實物,借助同樣多,明確“平均分”的含義。例2使學生清楚的看到平均分的過程,直觀的理解“平均分”的含義。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讀、寫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義。為了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平均分”,在“做一做”和練習十二中,多安排了一些實際操作題,讓學生親自動手擺一擺、分一分、連一連,再寫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說說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二、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薄⒆寣W生通過親自動手分實物,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并且從“平均分”的過程清楚、直觀地了解除法的含義;
。、學生認識除號,會讀、會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意義;
。场㈦H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初步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yǎng)學生探索知識的能力和對除法的濃厚興趣;
5、教育學生熱情待人。
重點:通過實際分東西,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
難點: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三、教學設計
。ㄒ唬、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
。、從生活實際出發(fā),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符合學生大認知規(guī)律;
。病⒄n堂上注重學生多方面的發(fā)展,實現三為目標;
。、立足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4、教學過程中,注意創(chuàng)設情境和氛圍。
(二)、教學設計的幾個層次
。、由同樣多引出平均分
在此安排了兩次實踐操作,一是把8張數字卡片隨便分成2份;二是把8張數字卡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樣多。通過第一次動手操作由學生的匯報引出“同樣多”,通過第二次動手操作和教師的提問引出“平均分”。
2、用“平均分”指導操作
在教師講完故事后,讓學生把6個桃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幾個,就用剛學的“平均分”來指導學生動手操作。
。、解決如何“平均分”
上一實踐只是讓學生嘗試著平均分,并沒有告訴學生如何才是平均分,在學生操作之后,觀看老馬分的過程,在模仿老馬的分法進行分,最后請一個學生上臺展示,幫助學生解決了平均分。
。、把“平均分這一生活常識抽象成除法算式
解決了“平均分”之后,教師指出把6個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個,可以用除法來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
。、結合除法算式教學除法算式的讀法和意義。
“除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2
一、說教材
、苯虒W內容
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課本第三冊第五單元第一課時的《除法的初步認識》。
、步虒W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除法的初步認識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它是在學生學習了表內乘法(一)的 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jié)課教學的“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為學生今后學好除法的其他知識打下基礎。 ⒊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的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幾個目 標: ⑴讓學生初步了解除法的含義,明確“平均分”的意思,知道把一個數平均 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計算。 ⑵認識除號,能正確地讀、寫除法算式。 ⑶通過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意識。
、唇虒W重難點及關鍵
由于學生缺乏生活經驗,對今后初學除法應用題會感到有些困難。為此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了解除法的含義,知道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計算;教學難點是理解“平均分”的含義;也是教學的關鍵之所在。
二、說教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能喚起學生強烈 的求知欲望,促使他們保持較久的學習熱情,為了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眴l(fā)引導法:教師步步啟發(fā),層層設問,激發(fā)學生興趣和求知欲,促使學生在積極的思維中獲取知識,通過教師的適當引導,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新知。
、矅L試法:通過嘗試,讓學生自己探索,發(fā)現知識規(guī)律,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使學生在探索知識規(guī)律的過程中發(fā)展思維能力。
、逞菔静僮鞣ǎ褐庇^演示能給學生提供鮮明的感性材料,通過多種感官協同作用,利用學生在操作中建立表象,使抽象思維轉化為形象思維。
⒋談話法:
運用師生之間的談話組織教學,既可使學生的思維方向明確,又便于教師了解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的程度。
、稻毩暦ǎ
通過各種練習,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形成熟練的解題技能,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⒍討論法:
運用討論法,可以降低教學難度,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到接受新知識的過程中來,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參與、密切合作的能力。
三、說學法
古人云:“教之以魚,只供一餐,授之以漁,受用終生”,教師既管教,又要 1 管學,把教落在學上,重點是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使學生樂學、會學,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讓學生學習并初步掌握的學習方法有:
、睔w納法:通過例題的教學,經過理解、分析、歸納推導出除法的意義。
、灿^察法: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學會找知識的生長點和解題的關鍵所在。
、吃诰毩曋校瑢W會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地掌握知識,解決問題。
、赐ㄟ^提問與練習,讓學生逐漸培養(yǎng)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解題技能。
、抵笇W生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操作過程,逐步擴展到用語言表達思維的方法。
、对谟^察、比較中分析,初步滲透抽象概括數學知識的思維方法。
四、說教學程序
合理安排教學程序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之一,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掌握知識的 一般規(guī)律,我安排了以下的教學程序:
。ㄒ唬、認識“平均分” 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是感知——表象——概念。鑒于這個特點,此環(huán)節(jié)我是這樣設計的:
⒈貼出圖片:8個梨,4個盤子。提問:
、爬蠋熯@兒有8個梨,平均分在4個盤子里,每盤分幾個?“平均分”是怎樣分呢?小朋友,請你們仔細看老師分。(演示:每個盤子里放一個)
、泼總盤子里放了幾個?分完了沒有?為什么?那么再繼續(xù)分。(演示:每個盤子里再放一個)
⑶分完了沒有?現在你們看,每個盤子里梨的個數是幾個,它們的個數怎么樣? 在此,通過教師演示,讓學生初步感知“平均分”,為學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打下基礎。
、舱f明:
這樣一個一個地分,每份的數量同樣多,叫做“平均分”。 通過教師說明,使學生明確“平均分”的含義。
、持该f一說:“平均分”要注意什么? 通過說一說,不僅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同時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交流能力。
、磁袛。
投影出示一組圖形。
、胖赋鰣D中哪些是“平均分”?
、茷槭裁吹诙䦂D和第四圖不是“平均分”?能不能變成“平均分”?學生回答后,教師抽動投影片成下圖。
、诎16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幾?
、瓤此闶秸f出意義。 6 ÷ 2 = 3 12 ÷ 2 = 6 12 ÷ 4 = 3 20 ÷ 4 = 5 以上練習題的設計,圍繞著此環(huán)節(jié)的重點和難點進行著,由形象具體逐步抽象化,是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有利于學生完善數學認知結構,建立良好的數學知識體系。 ⒊小結。 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計算? 通過小結,讓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
、促|疑。 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啟發(fā)學生動腦筋想問題,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首先提問:“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還有哪些弄不明白的問題”,接著教師及時解答或請同學幫助解答。
五、鞏固練習
眾所周知,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本節(jié) 課我安排了以下幾個層次的練習。 ⒈讀出下面的算式,用 擺一擺,再填得數。 8 ÷ 2 = 10 ÷ 5 = 12 ÷ 3 = 此題的練習,面向全體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鞏固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⒉在下面算式的方框里填上適當的數。
⑴把15個 ,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幾個?15 ÷ =
、瓢15個 ,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幾個? ÷ = 此題的練習,以進一步加深對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掣鶕}目說出算式。
⑴把18棵樹,平均捆成3捆,每捆有幾棵?
、菩《6只兔子,平均關在3個籠子里,每個籠子關幾只?
、菋寢屬I來8個蘋果,平均分給爺爺和奶奶,每人分幾個? 討論:為什么列式是“8÷2”,“2”是從哪里來的。
、劝10個蘋果平均分給5個人吃,每人吃幾個?
、砂5個蘋果平均分給10個人吃,每人吃幾個? 討論:上面兩題為什么一個列式是“10÷5”,一個列式是“5÷10”? 以上的5小題所反映的事實都來自于學生的生活實際,體現了應用的數學和 4 問題解決的數學,
、娶蓛深}的列式以及算式的比較,有利于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雖然學生還不會計算“5÷10”,但讓學生先試一試,可以了解學生的思維水平,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通過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互助、合作的精神。 ⒋游戲。 教師出示12朵花,請學生把12朵花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數,再列出算式,看誰的分法多。 此題的練習,是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同時,一題多解的練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有序性和發(fā)散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 以上練習題是圍繞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設計的,層層遞進,由“再現性”進入到“內化性”深入到“創(chuàng)造性”,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符合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六、課堂總結
同學們都學得很好,我們對除法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下節(jié)課我們還要繼續(xù)學習除法的有關知識。 評價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情況,并預告下一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做到了承先啟后。
“除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把一個數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除法.
2.使學生知道:這種除法怎樣用除法算式表示.
教學重點
使學生明確把一個數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并能知道這種方法怎樣用算式來表示.
教學難點
理解除法的含義.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學生準備6個村和3個盤的圖片、12根小棒、12個小圓片、6支鉛筆.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導入課題.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除法.板書:除法的初步認識(二).
2.師生分鉛筆,初步感知分的方法.
。1)教師拿出6支鉛筆,先向學生明確:要把這6支鉛筆分給一些同學,每個同學給2支,可以分給幾個同學?接著教師讓學生細心觀察老師是怎么分的.使學生知道,教師把鉛筆先拿2支分給一個同學(教師要同時拿2支給一個同學),再拿2支分給一個同學,最后又拿2支分給一個同學,也就是每2支分給一個同學.分完后問學生:分給了幾個同學?學生觀察出:6支鉛筆,每個同學2支,可以分給3個同學.
(2)讓學生想想剛才是怎樣分的?同桌互相說一說.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4,學生初步認識第二種分法.
(1)教師要求學生拿出8個小圓片,按每2個放一堆,看看能分幾堆?
。2)學生邊說邊操作,教師巡視,對操作錯誤的學生給予個別指導.
(3)教師演示課件除法的初步認識(二).
2.教學例5.
(1)出示書上例5,左邊的桃子圖.
、俳處煍⑹鲱}意:有6個桃,每2個放一盤,能放幾盤?(板書或提前用紙寫好的貼在黑板上).
②教師問學生:每2個放一盤是什么意思.使學生知道:每2個放一盤,就是每2個分成一份.
。2)教師讓學生拿出6個桃子的圖片,自己試著分一分.(邊說邊分,先 再最后).
。3)指名讓學生回答分的`過程,教師繼續(xù)演示課件除法的初步認識(二).要強調兩個兩個地分,每2個放一盤,也就是每2個為一份.學生跟著老師的演示擺自己的學具.
。4)讓學生回顧分的過程和結果.教師提問,剛才我們是怎么分的?分得的結果怎樣?使學生知道:每2個分成一份(或2個2個地分的)分成了盤(板書:3盤).
(5)教師小結.我們分桃的時候,把6個桃每2個放一盤,求能放幾盤?實際上就是把一個數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這種分法也要用除法來計算.
。6)結合分的過程說明算式的寫法.
①桃子的個數6是要分的數,寫在除號的前面.(板書:6)每份的個數是2,寫在除號的后面(板書:2);分得的份數是3,寫在等號的后面(板書:3).
、谧寣W生說一說62=3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有6個,每2個分一份,分成了3份(板書).
、圩寣W生說一說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6是被除數,2是除數,3是商.
。7)引導學生看書,并說說例5的圖意,讓學生自己把剩下的桃子分完.
(8)質疑問難,師生答疑.
三、全課小結.
我們今天繼續(xù)學習了除法,就是把一個數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
隨堂練習
先擺一擺,再寫出算式.
1.12根小棒,每2根一份,能分成幾份?
12□=□
2.12根小棒,每6根一份,能分成幾份?
__________
第1題:先讓學生讀題,弄清題意,再讓學生用小棒擺一擺,邊擺邊說分的過程.按分得的結果,把算式填全,集體訂正.然后請學生說一說除法算式中每個數表示什么.
第2題,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注意個別指導.訂正時讓學生說說分的過程和結果.也可以把1、2題進行對比,讓學生知道雖然都是12根小棒,因為第1題是每2根1份,第2題是每6根1份,所以分的份數也不同.
布置作業(yè)
略
板書設計
除法的初步認識(二)
有6個桃,每2個放一盤,能放3盤.
用除法并:62=3
表示有6個,每2個分一份,分成了3份.
“除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4
教學內容:
書第74頁的例l,完成“試一試”的習題和練習
教學目的:
1.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分實物,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并且從平均分的過程中清楚、直觀地了解除法的含義.
2.使學生認識除號,會讀、會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3.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初步的語言表達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8個圓和12根小棒;學生每桌準備8個圓片、12根小棒和12個三角形.
一、復習引入
1.激趣.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老師給大家講個故事好吧?老師講故事了哦,有一天呀,一只小白兔和一只小灰兔到森林里去采蘑菇,它們呀采到了8只大蘑菇,后來小白兔和小灰兔要回家了。它們決定把這8只大蘑菇分成兩份,每人帶一份回家?墒撬鼈儾粫郑趺崔k呢?小朋友們,我們給小白兔和小灰兔幫幫忙,幫助它們分一分好嗎?(好)請小朋友們用圓代替大蘑菇,幫它們分一分。 (學生操作)
你是怎么幫它們分的?學生匯報,師板書。
提問:這幾種分法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2動手實踐,分圓.
①提出要求:把12個圓分成4份,每份要分的同樣多。會分嗎?分分看。
、趯W生動手擺一擺,教師巡視,觀察學生擺的情況.
、壅垖W生在黑板上演示分的過程,并說一說是怎樣擺的。(只要是每分分得同樣多,允許有多種分法。). 分成了4份,每份同樣多嗎?
像這樣把每份分的同樣多,這種分法叫做“平均分”.(板書.)
鞏固平均分?春诎迮袛嗄男┦瞧骄值。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2.
(1)出示8個梨和4只盤子,示題:把8個梨平均分在4只盤子里,每盤是( )個。
(2)提問:一共要分多少個梨?(8個)平均分在幾只盤子里?(4只)要平均分在4只盤子里,就是每盤要分得同樣多,該怎樣分呢?
(3) 讓學生用圓片代替梨,動手分分看。 分后4人小組說說你們是怎么分的。
(4)請學生口述分的過程,師演示平均分的過程:
要平均分在4只盤子里,老師先拿4個梨,每盤放1個,
問:分完了嗎?還剩下4個梨,再每盤放1個。
問:分完了嗎?
問:每盤是幾個?(填空)
問:是不是每盤分得同樣多?
每盤分得同樣多,這樣分東西的方法叫怎樣分?(平均分)
2.揭示課題.
歸納:把12個圓平均分成4份,把8個梨平均分在4只盤子里,都是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像這些問題,在數學里我們要用到一種新的方法——除法來計算.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除法的初步認識》
出示課題:除法的初步認識
3.教學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1)認識除號.
加法里的運算符號叫加號,減法的運算符號叫減號,乘法的運算符號叫乘號。除法的運算符號就叫做除號(板書:÷)“÷”這個就叫除號,寫的時候,先畫一橫線,要畫得平直,上下各寫一個小圓點,兩點要對齊.一條橫線劃得平,兩個圓點平均分。除號就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2)除法算式的讀寫法.
①把8個梨平均分在4只盤子里,每盤是( )個。這除法算式怎么列呢?(邊談話邊寫)要分的總數是幾個?把“8”寫在除號前面(板書:8÷);把8平均分成幾份?(4份)平均分分的份數寫在除號后面;每份是幾?(2),分得的結果寫在等號后面.
②教師指著“8÷4=2”說明:這就是除法算式,讀做8除以4等于2,(生跟讀)
(3)8表示--,4表示--,2表示--,
整個算式表示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學生互相說說6÷3=2這個算式的意義.
三、嘗試練習
看黑板上的圖列算式,說意義。最后一題獨立列出算式。
四、鞏固練習
1、卡片出示除法算式6÷3=2 18÷6=3 10÷2=5 12÷3=4讀算式,說意義。
同桌或4人小組互說。
2、P76第三題 看圖寫出算式,做在書本上。
3、 根據題意,判斷小猴和小豬誰做得對,誰做錯了,為什么?
。1)把12個圓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小猴 12÷3=4
。2)把12個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小猴 12÷3=4
五、 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除法的初步認識。我們知道了平均分的方法,就是把每份分得——同樣多。知道了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計算。除法算式的讀法、寫法和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六、機動題
老師這里還有兩道題目,要請小朋友們回家去動動小腦筋,好好想一想。
(1)媽媽買來6個蘋果。 平均分給爺爺和奶奶,每人分到幾個?
(2)把12朵花平均分成幾份,有幾種不同的分法?
教學設計說明:
“除法的初步認識”是小學數學教材第三冊第四單元的教學內容,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本節(jié)課是除法概念的第一課時,學生在原有知識結構中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因此,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
1.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分實物,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并且從平均分的過程中清楚、直觀地了解除法的含義.
2.使學生認識除號,會讀、會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含義.
3.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初步的語言表達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
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學順序是:分實物-->同樣多-->平均分-->認識除法-->除法算式的讀、寫法及表示的含義.教學時首先讓學生把8個圓分成2份,從學生分的結果中找出“同樣多”的一種,再把8個圓分成同樣多的4份,從而引入“平均分”的概念.這樣及時引出新課,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對將要學的內容產生印象,進人角色.
新課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讓學生擺學具、互相交流分的方法,看演示分的過程等活動,充分感知“平均分”,使學生在頭腦中產生“平均分”的印象,這樣學生才會對平均分有較深的感知,然后抓住最佳教學時機,從生活中分實物的問題中及時抽象出除法,真正把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落到實處.
第二層次是結合例2教學除法算式的讀寫法和除法算式的含義.
第三層次指導學生看教科書,一方面可以鞏固所學的內容,另一方面也對下面的操作練習做了示范.
組織練習時,采用操作和說理相結合的形式,使學生在課內逐步鞏固所學的新知識,減輕學生課外負擔.
“除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9頁例5,做一做,練習四和4、5、6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讓學生在明白“平均分”含義和會平均分的基礎上,認識除法,認識除號,了解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過程與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與態(tài)度
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參與學習過程,讓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掌握知識,促進學生能力的發(fā)展。
【課前準備】
學生:學具卡片。
教師:例5 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境激趣。
大熊貓“笨笨”請客,它到竹林里去采竹筍,看到那么多它喜歡的竹筍,就禁不住多采了些。大家看圖,說說你從圖上得到了什么信息?
二、合作探究。
1、要求學生自己動手用卡片擺一擺, 然后同一小組里交流所得。
2、要求每4個放一盤。
3、把大家剛才擺的過程如果用一種運算表示出來,該怎么辦呢?
可以用除法來計算。(板書:除法)
可以這樣列式:20÷4=5
這個算式讀作:20除以4等于5。除了我們昨天學的“÷”是除號外,今天我們再學一些新知識:在這個算式里,20是被除數,4是除數,5是商。
如果把這一題變成每5 個一盤,應怎么列式:
大家自己擺一擺你手中的卡片,并照樣子列一個算式,同時讀給你的同組的同學聽,并說出每個數叫什么名字。
4、練習:
(1)做一做。
(2)練習四的4、5、6題。
三、總結。
除 法
20 ÷ 4 = 5
↓ ↓ ↓
被除數 除數 商
讀作:20除以4等于5。
【關于“除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通用5篇)】相關文章:
除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1-04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4-24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04-08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通用15篇04-24
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4-22
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4-22
有關除法初步認識課件模板參考05-11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15篇)04-23
二年級上冊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1-04
人教版角的初步認識說課稿【精選】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