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生物實驗報告

        時間:2024-07-14 09:41:56 實驗報告 我要投稿

        [精華]生物實驗報告15篇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fā)展,報告十分的重要,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物實驗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華]生物實驗報告15篇

        生物實驗報告1

          一、實驗目的初步掌握鑒定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基本方法。

          二、實驗原理

          1.還原糖的鑒定原理

          生物組織中普遍存在的還原糖種類較多,常見的有葡萄糖、果糖、麥芽糖。它們的分子內都含有還原性基團(游離醛基或游離酮基),因此叫做還原糖。蔗糖的分子內沒有游離的半縮醛羥基,因此叫做非還原性糖,不具有還原性。本實驗中,用斐林試劑只能檢驗生物組織中還原糖存在與否,而不能鑒定非還原性糖。斐林試劑由質量濃度為0.1g/mL的氫氧化鈉溶液和質量濃度為0.05g/mL的硫酸銅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藍色的Cu(OH)2沉淀。Cu(OH)2與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熱的條件下,能夠生成磚紅色的Cu2O沉淀,而葡萄糖本身則氧化成葡萄糖酸。其反應式如下: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用斐林試劑鑒定還原糖時,溶液的顏色變化過程為:淺藍色 棕色 磚紅色(沉淀)。

          2.蛋白質的鑒定原理

          鑒定生物組織中是否含有蛋白質時,常用雙縮脲法,使用的.是雙縮脲試劑。雙縮脲試劑的成分是質量濃度為0.1g/mL的氫氧化鈉溶液(A)和質量濃度為0.01g/mL(B)的硫酸銅溶液。在堿性溶液(NaOH)中,雙縮脲(H2NOC—NH—CONH2)能與Cu2+作用,形成紫色或紫紅色的絡合物,這個反應叫做雙縮脲反應。由于蛋白質分子中含有很多與雙縮脲結構相似的肽鍵,因此,蛋白質可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顏色反應。

          3.脂肪的鑒定原理

          脂肪可以被蘇丹Ⅲ染成橘黃色,被蘇丹Ⅳ染成紅色

          三、實驗過程(見書P18)

          四、實驗用品(見書P18)

          五、注意

          關于鑒定還原糖的實驗,在加熱試管中的溶液時,應該用試管夾夾住試管上部,并放入盛開水的大燒杯中加熱。注意試管底部不要接觸燒杯底部,同時試管口不要朝向實驗者,以免試管內溶液沸騰時沖出試管,造成燙傷。如果試管內溶液過于沸騰,可以上提試管夾,使試管底部離開大燒杯中的開水。

          2.斐林試劑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勻后方可使用,切勿將甲液和乙液分別加入組織樣液中。

          3.蛋白質的鑒定中先加雙縮脲A,再加雙縮脲B六、討論鑒定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根據(jù)是什么?

        生物實驗報告2

          年級班實驗人:組次:試驗時間:

          一、探究目的

          1、通過觀察酒精或煙草浸出液對水蚤心率的影響,知道酗酒和吸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2、知道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二、探究步驟

          1、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作出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制定計劃:

          4、實施計劃:認真記錄和分析探究的過程和結果和。

          5、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表達交流。

          三、討論

          1、酒精或煙草浸出液對水蚤心率有什么影響?怎樣解釋這種現(xiàn)象?

          2、酗酒和吸煙對人體健康可能有哪些危害?

          3、影響人們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生物實驗報告3

          實驗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

          一、實驗目的

          初步掌握鑒定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基本方法。

          二、實驗原理

          1.還原糖的鑒定原理生物組織中普遍存在的還原糖種類較多,常見的有葡萄糖、果糖、麥芽糖。它們的分子內都含有還原性基團(游離醛基或游離酮基),因此叫做還原糖。蔗糖的分子內沒有游離的半縮醛羥基,因此叫做非還原性糖,不具有還原性。本實驗中,用斐林試劑只能檢驗生物組織中還原糖存在與否,而不能鑒定非還原性糖。

          斐林試劑由質量濃度為0.1 g/mL的氫氧化鈉溶液和質量濃度為0.05g/mL的硫酸銅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藍色的Cu(OH)2沉淀。Cu(OH)2與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熱的條件下,能夠生成磚紅色的Cu2O沉淀,而葡萄糖本身則氧化成葡萄糖酸。其反應式如下:

          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

          用斐林試劑鑒定還原糖時,溶液的顏色變化過程為:淺藍色棕色磚紅色(沉淀)。

          2.蛋白質的鑒定原理鑒定生物組織中是否含有蛋白質時,常用雙縮脲法,使用的是雙縮脲試劑。雙縮脲試劑的成分是質量濃度為0.1 g/mL的氫氧化鈉溶液(A)和質量濃度為0.01 g/mL(B)的硫酸銅溶液。在堿性溶液(NaOH)中,雙縮脲(H2NOC—NH—CONH2)能與Cu2+作用,形成紫色或紫紅色的絡合物,這個反應叫做雙縮脲反應。由于蛋白質分子中含有很多與雙縮脲結構相似的肽鍵,因此,蛋白質可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顏色反應。

          3.脂肪的鑒定原理脂肪可以被蘇丹Ⅲ染成橘黃色,被蘇丹Ⅳ 染成紅色

          三、實驗過程(見書P18)

          四、實驗用品(見書P18)

          五、注意

          1.關于鑒定還原糖的'實驗,在加熱試管中的溶液時,應該用試管夾夾住試管上部,并放入盛開水的大燒杯中加熱。注意試管底部不要接觸燒杯底部,同時試管口不要朝向實驗者,以免試管內溶液沸騰時沖出試管,造成燙傷。如果試管內溶液過于沸騰,可以上提試管夾,使試管底部離開大燒杯中的開水。

          2.斐林試劑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勻后方可使用,切勿將甲液和乙液分別加入組織樣液中。

          3.蛋白質的鑒定中先加雙縮脲A,再加雙縮脲B

          六、討論

          鑒定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根據(jù)是什么?

        生物實驗報告4

          一觀察洋蔥表皮細胞

          實驗目的:通過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說明植物體是由細胞組成的實驗材料::顯微鏡、洋蔥、鑷子、滴管、水、載玻片、針、蓋玻片、吸水紙、紗布。實驗步驟:

         。ㄒ)制做臨時裝片。

         。1)用紗布將載玻片、蓋玻片擦干凈。

          (2)用液管在載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3)用鑷子在洋蔥鱗片葉上撕下一小片表皮。

         。4)將撕下的表皮放入載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針將其展開。

         。5)用鑷子夾住蓋玻片,先將一邊接觸載玻片的水滴邊經再慢慢把蓋玻片放平,制成臨時切片。

         。4)在蓋玻片的翼側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的全部。

         。ǘ┌惭b臨時裝片:將臨時切片放到顯微鏡上,調整顯微鏡與臨時切片位置,直到可以觀察到清晰的圖像為止實驗圖像:

          200倍800倍

          實驗結論:洋蔥表皮是由無數(shù)細胞構成的,有明顯的細胞核,細胞壁,細胞質出現(xiàn)。

          二.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實驗教案

          1、學習要求:

          1.制作和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2.認識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基本結構。

          2、材料用具:

          生理鹽水,稀碘液,消毒牙簽,滴管,紗布,鑷子,吸水紙,載玻片,蓋玻片,顯微鏡。

          3、實驗方法和步驟:

          1.用潔凈的紗布將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2.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

          3.用消毒牙簽在口腔內側壁輕刮幾下放在生理鹽水中。

          4.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再將蓋玻片緩緩放平蓋在水滴。

          5.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加幾滴稀碘液,用吸水紙在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使碘液浸潤標本的`全部。

          總結步驟:

          擦-→滴-→取-→蓋-→染-→吸五、繪制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三.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

          實驗目標一顆花生種子含有多少能量?

          實驗器材或藥品 水

          實驗探究過程 現(xiàn)象

          分析及結論

          1、在錐形瓶中裝30ml水

          實驗前水溫:

          2、把花生固定在解剖20℃、20℃、24℃

          針上

          試驗后水溫:

          3、在酒精燈上點燃花73℃、78℃、68℃

          4.2J生并盡快把花生放到錐

          溫差:×51×4.2=6300J

          形瓶下面 53℃、58℃、44℃ 、待花生完全燒完后,平均值:51.666℃

          一顆花生種子約含有6300J

          實驗結的能量論

          .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實驗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取一塊饅頭放到口中咀嚼?谇恢械酿z頭要經過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以及與唾液的混合。細細品嘗這時的饅頭,你能嘗出一些甜味來。饅頭變甜是否與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有關呢?如果有關,它們各起什么作用呢?饅頭變甜是否是淀粉發(fā)生了變化?

          二、作出假設饅頭變甜與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關。饅頭變甜是因為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帶有甜味的麥芽糖。在這個過程中,通過牙齒的咀嚼將饅頭嚼碎,舌的攪拌使饅頭碎屑與唾液充分混合。

          三、制定計劃(一)實驗原理

          饅頭變甜應該是成分中糖類發(fā)生變化。饅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因此本實驗利用淀粉遇碘變藍的特性,以及口腔中的溫度為37℃的常識?刂谱兞客僖,以及模擬牙齒的咀嚼作用和舌的攪拌作用。三支試管,兩個對照實驗。一支試管作為實驗組,另兩支試管作為對照組。如果模擬牙齒的咀嚼功能、舌的攪拌功能并加入唾液,滴入碘液后,實驗組的試管內沒有變成藍色,說明饅頭中淀粉的變化與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關。如果變成藍色,則說明淀粉沒有被分解,饅頭變甜與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沒有關系。(二)實驗變量的控制

          兩個對照實驗。一個對照實驗的實驗變量是唾液,實驗組內加入唾液2ml,對照組試管加入2ml清水。另一個對照實驗的實驗變量是饅頭塊的狀態(tài):實驗組的饅頭塊用刀切碎,放入試管中并震蕩試管,對照組的饅頭塊不做任何處理,直接整塊放入試管中,并且不震蕩試管。

         。ㄈ⿲嶒灧桨笇嶒灢牧嫌镁撸吼z頭塊(三小塊等大)試管(三支)燒杯(三個)盛唾液的小燒杯滴管溫度計石棉網(wǎng)三腳架碘液小刀小木板

          1.取新鮮的饅頭,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塊。將A塊和B塊分別用刀細細地切碎,拌勻(模擬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C塊不做任何處理。

          2.用涼開水將口漱凈,口內含一塊消毒棉絮。約1分鐘之后,用

          干凈的鑷子取出棉絮,將棉絮中的唾液擠壓到小燒杯中。

          3.取3支潔凈的試管,分別編上(1)、(2)、(3)號,然后做如下處理:

          將A饅頭碎屑放入(1)號試管中,注入2ml唾液并震蕩試管;將B饅頭碎屑放入(2)號試管,注入2ml清水并震蕩試管;將C饅頭放入(3)號試管,不震蕩。將三支試管一起放入37℃左右的溫水中。4.5-10分鐘后,取出這三支試管,各滴加2滴碘液,搖勻。然后,觀察并記錄各試管中的顏色變化。四:實施計劃

          按確定的探究計劃進行實驗,觀察實驗現(xiàn)象?梢,(1)號試管中沒有變成藍色;(2)號試管變成藍色;(3)號試管中的饅頭塊部分變成藍色。

          五、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結論

          分析實驗現(xiàn)象,(1)號試管中滴入碘液后,沒有變成藍色,說明試管中已經沒有淀粉,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麥芽糖了,麥芽糖沒有遇碘變藍的特性,所以滴入碘液后不變藍。(2)號試管中加入的是清水和饅頭碎屑,水沒有消化淀粉的作用,因此,滴入碘液后,饅頭碎屑中淀粉遇碘變成藍色。(3)號試管中只有部分變成藍色,說明饅頭與唾液的接觸不充分,只有部分淀粉被分解。由此,得出結論:說明饅頭變甜與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關系。因為上述活動模擬了消化與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1)號試管中的饅頭接觸到了足量的唾液,并被消化。

        生物實驗報告5

          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細胞質流動

          1、初步掌握高倍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2、觀察高等植物的葉綠體在細胞質基質中的形態(tài)和分布。

          高等植物的葉綠體呈橢球狀,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葉綠體可以運動,改變橢球體的方向,這樣既能接受較多的光照,又不至于被強光灼傷。在強光下,葉綠體以其橢球體的側面朝向光源;在弱光下,葉綠體以其橢球體的正面朝向光源。因此,在不同光照條件下采集的葫蘆蘚,其小葉內葉綠體橢球體的形狀不完全一樣;罴毎械募毎|處于不斷的流動狀態(tài),觀察細胞質的流動,可以用細胞質基質中的葉綠體的運動做為標志!

          步驟:制作蘚類葉片的`臨時裝片;用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制作黑藻葉片臨時裝片;用顯微鏡觀察細胞質流動

          3、材料:蘚類的葉,新鮮的黑藻,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滴管,鑷子,刀片,培養(yǎng)皿,鉛筆

          4、問題:細胞質基質中的葉綠體是否靜止不動,為什么?葉綠體的形態(tài)和分布與葉綠體的功能有什么關系?植物細胞的細胞質處于不斷的流動狀態(tài),這對于活細胞完成生命活動有什么意義?用鉛筆畫一個葉片細胞,標出葉綠體的大致流動方向。

        生物實驗報告6

          一、實驗目的

         。ㄒ唬┱莆找话闩囵B(yǎng)基的制備原理及要求,掌握培養(yǎng)基酸堿度的測定,熟悉一

          般培養(yǎng)基的制備過程和各種器皿滅菌方法。

          (二)掌握細菌分離培養(yǎng)的基本要領和方法,掌握細菌抹片的制備方法和革蘭

          氏染色法及油鏡的使用方法,并認識革蘭氏染色的反應特性。

          (三)掌握學習用微生物學原理診斷疾病的一般方法及步驟。

          二、實驗用品

          (一)器材

          量筒、燒杯、電子天平、漏斗、三角燒瓶、空試劑瓶、玻璃棒、玻璃平皿、刻度吸管、ph試紙、紗布、脫脂棉、天平、電爐、試劑瓶瓶塞、扎繩、放大鏡、包裝紙、洗耳球、酒精燈、載玻片、火柴、吸水紙、剪刀、記號筆、接種環(huán)、注射器、鑷子、鉗子、毫米尺、培養(yǎng)箱、水浴培養(yǎng)箱、高壓蒸汽滅菌鍋、油鏡

         。ǘ┰噭┘安牧

          肘胨、蛋白胨、豬膽鹽、氯化鈉、瓊脂、乳糖、0.01%結晶紫水溶液、0.5%中性紅水溶液、血清、胰化蛋白胨、酵母提取物、氫氧化鈉、鹽酸、牛血清、革蘭氏染色液、蒸餾水、小白鼠、病豬內臟

          三、實驗步驟

         。ㄒ唬┡囵B(yǎng)基的制備

         。ㄋ杏玫降钠髅蠖家121℃高壓滅菌15~30min,傾注平板在無菌操作臺內完成,并放在無菌操作臺內)

          1、麥康凱培養(yǎng)基

         。1)組成:蛋白胨17g、肘胨3g、豬膽鹽5g、氯化鈉5g、瓊脂17g、乳糖

          10g、0.01%結晶紫水溶液10ml、0.5%中性紅水溶液5ml、蒸餾水1000ml

          (2)方法:將蛋白胨、肘胨、豬膽鹽和氯化鈉溶解于400ml蒸餾水中,調節(jié)

          ph至7.2。將瓊脂加入600ml蒸餾水中,并加入乳糖,加熱熔化。將兩

          液混合,分裝于燒瓶內,用紗布、扎繩等捆好后,121℃高壓滅菌

          15~30min。待冷卻至50~ 55℃時,加入結晶紫和中性紅水溶液,搖勻后

          傾注平板。

          注:結晶紫和中性紅水溶液配好后需經高壓滅菌。

          2、血清平板

         。1)組成:營養(yǎng)瓊脂、牛血清

         。2)方法:將滅菌的營養(yǎng)瓊脂加熱熔化,冷卻至45~50℃時,加入牛血清,并

          混勻,傾注平板。

          注:不得將牛血清一并加入后再滅菌。

          3、lb培養(yǎng)基

         。1)組成:胰化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氯化鈉10g、瓊脂15g

         。2)方法:在950ml蒸餾水中加入胰化蛋白胨、酵母提取物、瓊脂和氯化鈉,調節(jié)ph至7.4,加熱熔化,分裝于瓶中,用紗布、扎繩等捆好后,121℃高壓滅菌15~30min。待冷卻至50~ 55℃時,傾注平板。

          4、液體培養(yǎng)基(在lb培養(yǎng)基的基礎上,裝入大試劑瓶中,不加瓊脂,不分裝)

         。ǘ┎×先〔

          在病豬死亡后,首先用顯微鏡檢查其末梢血液膜片中是否有炭疽桿菌存在,未發(fā)現(xiàn),則立即用消毒的器械對其進行生理解剖,觀察其病理特征現(xiàn)象,取出病豬的十二指腸、胃、肝臟三處的組織物,并注意組織的完整性,用儲物袋密封保存。

          (三)細菌粗培養(yǎng)

          1、消毒滅菌:操作人員先用消毒水清洗手或戴好實驗手套,再用消毒水對無菌操作臺內桌面及用酒精燈外焰對待用器械進行火焰滅菌。

          2、接種

         。1)在無菌操作臺酒精燈旁打開用儲物袋密封保存的病料,先左手持鑷子右

          手持剪刀,把病料剪出一個小口。

         。2)右手持滅過菌的接種環(huán),左手持平板,并用拇指、食指及中指將平皿揭

          開約20左右,然后將接種環(huán)前端插入小口旋轉一下后,再用劃線接種的方法接種到一個血清平板上。

         。3)用記號筆在平板底部作好日期、操作人員、部位等標記,并將平板倒放。

          以此方法,分別接種十二指腸、胃粘膜、肝臟于血清平板上,各接種2個血清平板。

          3、培養(yǎng):將接種好的血清平板倒扣放入37℃培養(yǎng)箱中,反向培養(yǎng)24小時。注:劃線接種時盡量劃開,以保證長出單個菌落,且劃線時接種環(huán)應盡量傾斜,以免劃破培養(yǎng)基(后同);待接種完畢后熄滅無菌操作臺內酒精燈,關閉好無菌操作臺窗口,打開無菌操作臺內的紫外燈。 。

          (四)細菌純培養(yǎng)

          1、菌落特征判斷

          待粗培養(yǎng)的細菌培養(yǎng)24小時后,取出用放大鏡觀察記錄單個小菌落的形態(tài)特征并用實驗報告紙記錄好,并在平板底部上做好觀察標記,其形態(tài)特征包括大小、形狀、菌落邊緣、表面構造、隆起度、濕潤度、透明度、顏色等。

          2、取單個菌落進行革蘭氏染色鏡檢

         。1)取干凈的載玻片,用記號筆在其一面做好正反面標記,再在載玻片另一

          面中央滴上一小滴蒸餾水。

         。2)將接種環(huán)在火焰上滅菌,待冷卻后,在酒精燈旁從標記的單個小菌落中

          取少許細菌置于蒸餾水中混勻(同時蓋好平板倒扣置于一旁),用接種環(huán)涂成直徑約1.5cm的菌膜,再在酒精燈火焰上方以鐘擺速度通過固定好細菌,待冷卻進行染色。

         。3)先滴加草酸結晶紫溶液染色1~2min,再水洗;然后滴加革蘭氏碘液溶液

          染色1~2min,再水洗;隨后滴加95%的酒精脫色30~60s,再水洗;最后滴加稀釋的品紅進行復染30~60s,再水洗;待干燥或吸水紙吸干后鏡檢。

         。4)將干燥的載玻片放在1000倍油鏡下,滴加一滴松柏油進行鏡檢,觀察其

          形態(tài)特征,判斷細菌的種屬。

          3、細菌接種培養(yǎng)

         。1)消毒滅菌:操作人員先用消毒水清洗手或戴好實驗手套,再用消毒水對

          無菌操作臺內桌面及用酒精燈外焰對待用器械進行火焰滅菌。

          (2)接種:右手持滅過菌的`接種環(huán),左手持平板,并用拇指、食指及中指將

          平皿揭開約20左右,然后將接種環(huán)插入揭開的平板口內蘸去一下鏡檢標記的小菌落,再用劃線接種的方法接種到一個血清平板、lb平板或麥康凱平板上。并用記號筆在平板底部作好日期、操作人員、菌種、部位等標記,將平板倒放。

          (3)將接種好的平板倒扣放入37℃培養(yǎng)箱中,反向培養(yǎng)24小時。

          注:油鏡用完后應立即清理物鏡上的松柏油;劃線接種時盡量劃開,以保證長出單個菌落;待接種完畢后熄滅無菌操作臺內酒精燈,關閉好無菌操作臺窗口,打開無菌操作臺內的紫外燈。 。

         。ㄎ澹┚旱闹苽

          1、鏡檢:用革蘭氏染色法在1000倍油鏡下鏡檢,觀察并記錄是否為純培養(yǎng)的細菌。

          2、分裝液體培養(yǎng)基:先對無菌操作臺及需要使用的器械進行消毒滅菌,然后用鉗子揭開一個空試劑瓶,用傾倒的方法在酒精燈旁從液體培養(yǎng)基大試劑瓶中分裝于空試劑瓶內,并立即蓋上液體培養(yǎng)基大試劑瓶瓶塞。

          3、接種:右手持接種環(huán),用火焰對其進行滅菌,待冷卻后,取出純培養(yǎng)的平板,在無菌操作臺內酒精燈旁,蘸去少許細菌,左手傾斜液體培養(yǎng)基,將接種環(huán),伸入液體培養(yǎng)基內攪動,然后取出對接種火焰環(huán)滅菌,并用滅菌的包裝紙捆綁好后,用記號筆做好相應標記,置于一旁。

          4、培養(yǎng)搖菌:將接種好的液體培養(yǎng)基置于水浴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24小時。注:分裝一個培養(yǎng)基就接種一個培養(yǎng)基,不得全部分裝完后再一個一個接種。

         。┬∈笾虏⌒詫嶒

          1、保定:選擇健康的青壯年小白鼠,先用右手抓住尾巴,旋轉數(shù)周讓其眩暈,然后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兩耳及頭部皮膚,并翻轉左手,使其頭部朝下,以達到內臟前移的目的。

          2、接種:先用酒精棉球蘸取酒精對注射部位擦洗消毒,再用注射器注射吸取0.2ml菌液注射于小白鼠腹腔中。

          3、觀察:將接種的小白鼠放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下生活,并在鼠籠處用記號筆標記好接種時間、菌種等。

          4、再培養(yǎng)鑒定:待小白鼠死亡后,對其進行解剖,觀察其內臟病變情況,并取肝臟直接涂在相應培養(yǎng)基上,在適宜條件下反向培養(yǎng)24小時后,取菌落細菌進行鏡檢觀察判斷。

          注:在注射小白鼠2小時候需要觀察小白鼠是否因注射時傷害到內臟而死亡。

        生物實驗報告7

          實驗一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實驗原理:DNA綠色,RNA紅色

          分布: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線粒體和葉綠體內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

          實驗結果:細胞核呈綠色,細胞質呈紅色。

          實驗二物質鑒定

          還原糖+斐林試劑磚紅色沉淀

          脂肪+蘇丹III橘黃色

          脂肪+蘇丹IV紅色

          蛋白質+雙縮脲試劑紫色反應

          1、還原糖的檢測

          (1)材料的選。哼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蘋果,梨,白蘿卜。

          (2)試劑:斐林試劑(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現(xiàn)配現(xiàn)用。

          (3)步驟:取樣液2mL于試管中→加入剛配的斐林試劑1mL(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勻后再加入)→水浴加熱2min左右→觀察顏色變化(白色→淺藍色→磚紅色)

          ★模擬尿糖的檢測

          1、取樣: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檢測方法:斐林試劑(水浴加熱)或班氏試劑或尿糖試紙

          3、結果:(用斐林試劑檢測)試管內發(fā)生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還原糖,與斐林試劑發(fā)生反應產生磚紅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無還原糖,所以沒有發(fā)生反應。

          2、脂肪的檢測

          (1)材料的選。汉玖吭礁叩慕M織越好,如花生的子葉。

          (2)步驟: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將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載玻片中央

          染色(滴蘇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體積分數(shù)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

          制作裝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蓋上蓋玻片)

          鏡檢鑒定(顯微鏡對光→低倍鏡觀察→高倍鏡觀察染成橘黃色的脂肪顆粒)

          3、蛋白質的檢測

          (1)試劑:雙縮脲試劑(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

          (2)步驟:試管中加樣液2mL→加雙縮脲試劑A液1mL,搖勻→加雙縮尿試劑B液4滴,搖勻→觀察顏色變化(紫色)

          考點提示:

          (1)常見還原性糖與非還原性糖有哪些?

          葡萄糖、果糖、麥芽糖都是還原性糖;淀粉、蔗糖、纖維素都是非還原性糖。

          (2)還原性糖植物組織取材條件?

          含糖量較高、顏色為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蘋果、梨、白色甘藍葉、白蘿卜等。

          (3)研磨中為何要加石英砂?不加石英砂對實驗有何影響?

          加石英砂是為了使研磨更充分。不加石英砂會使組織樣液中還原性糖減少,使鑒定時溶液顏色變化不明顯。

          (4)斐林試劑甲、乙兩液的使用方法?混合的目的?為何要現(xiàn)混現(xiàn)用?

          混合后使用;產生氫氧化銅;氫氧化銅不穩(wěn)定。

          (5)還原性糖中加入斐林試劑后,溶液顏色變化的順序為:淺藍色棕色磚紅色

          (6)花生種子切片為何要薄?只有很薄的切片,才能透光,而用于顯微鏡的觀察。

          (7)轉動細準焦螺旋時,若花生切片的細胞總有一部分清晰,另一部分模糊,其原因一般是什么?切片的厚薄不均勻。

          (8)脂肪鑒定中乙醇作用?洗去浮色。

          (9)雙縮脲試劑A、B兩液是否混合后用?先加A液的目的。怎樣通過對比看顏色變化?

          不能混合;先加A液的目的是使溶液呈堿性;先留出一些大豆組織樣液做對比。

          實驗三觀察葉綠體和細胞質流動

          1、材料:新鮮蘚類葉、黑藻葉或菠菜葉,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

          2、原理:葉綠體在顯微鏡下觀察,綠色,球形或橢球形。

          用健那綠染液染色后的口腔上皮細胞中線粒體成藍綠色,細胞質接近無色。

          知識概要:

          取材制片低倍觀察高倍觀察

          考點提示:

          (1)為什么可直接取用蘚類的小葉,而不能直接取用菠菜葉?

          因為蘚類的小葉很薄,只有一層細胞組成,而菠菜葉由很多層細胞構成。

          (2)取用菠菜葉的下表皮時,為何要稍帶些葉肉?

          表皮細胞除保衛(wèi)細胞外,一般不含葉綠體,而葉肉細胞含較多的葉綠體。

          (3)怎樣加快黑藻細胞質的流動速度?最適溫度是多少?進行光照、提高水溫、切傷部分葉片;25℃左右。

          (4)對黑藻什么部位的細胞觀察,所觀察到的細胞質流動的現(xiàn)象最明顯?葉脈附近的細胞。

          (5)若視野中某細胞中細胞質的流動方向為順時針,則在裝片中該細胞的細胞質的實際流動方向是怎樣的?仍為順時針。

          (6)是否一般細胞的.細胞質不流動,只有黑藻等少數(shù)植物的細胞質才流動?

          否,活細胞的細胞質都是流動的。

          (7)若觀察植物根毛細胞細胞質的流動,則對顯微鏡的視野亮度應如何調節(jié)?

          視野應適當調暗一些,可用反光鏡的平面鏡來采光或縮小光圈。

          (8)在強光照射下,葉綠體的向光面有何變化?葉綠體的受光面積較小有一面面向光源實驗四觀察有絲分裂。

          1、材料:洋蔥根尖(蔥,蒜)

          2、步驟:

          (一)洋蔥根尖的培養(yǎng)

          (二)裝片的制作

          制作流程:解離→漂洗→染色→制片

          1.解離:藥液:質量分數(shù)為15%的鹽酸,體積分數(shù)為95%的酒精(1:1混合液)。時間:3~5min.目的: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開來。

          2.漂洗:用清水漂洗約10min.目的:洗去藥液,防止解離過度,并有利于染色。

          3.染色:用質量濃度為0.01g/mL或0.02g/mL的龍膽紫溶液(或醋酸洋紅液)染色3~5min。目的:使染色體著色,利于觀察。

          4.制片:將根尖放在載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鑷子把根尖弄碎,蓋上蓋玻片,在蓋玻片上再加一片載玻片。然后用拇指輕輕地按壓載玻片。目的:使細胞分散開來,有利于觀察。

          (三)觀察

          1、先在低倍鏡下找到根尖分生區(qū)細胞:細胞呈正方形,排列緊密,有的細胞正在分裂。

          2、換高倍鏡下觀察:分裂中期→分裂前、后、末期→分裂間期。(注意各時期細胞內染色體形態(tài)和分布的特點)。其中,處于分裂間期的細胞數(shù)目最多。

          考點提示:

          (1)培養(yǎng)根尖時,為何要經常換水?增加水中的氧氣,防止根進行無氧呼吸造成根的腐爛。

          (2)培養(yǎng)根尖時,應選用老洋蔥還是新洋蔥?為什么?應選用舊洋蔥,因為新洋蔥尚在休眠,不易生根。

          (3)為何每條根只能用根尖?取根尖的時間是何時?為何?

          因為根尖分生區(qū)的細胞能進行有絲分裂;上午10時到下午2時;因為此時細胞分裂活躍。

          (4)解離和壓片的目的分別是什么?壓片時為何要再加一塊載玻片?解離是為了使細胞相互分離開來,壓片是為了使細胞相互分散開來;再加一塊載玻片是為了受力均勻,防止蓋玻片被壓破。

          (5)若所觀察的組織細胞大多是破碎而不完整的,其原因是什么?壓片時用力過大。

          (6)解離過程中鹽酸的作用是什么?丙酮可代替嗎?分解和溶解細胞間質;不能,而硝酸可代替。

          (7)為何要漂洗?洗去鹽酸便于染色。

          (8)細胞中染色最深的結構是什么?染色最深的結構是染色質或染色體。

          (9)若所觀察的細胞各部分全是紫色,其原因是什么?

          染液濃度過大或染色時間過長。

          (10)為何要找分生區(qū)?分生區(qū)的特點是什么?能用高倍物鏡找分生區(qū)嗎?為什么?

          因為在根尖只有分生區(qū)的細胞能夠進行細胞分裂;分生區(qū)的特點是:細胞呈正方形,排列緊密,有的細胞處于分裂狀態(tài);不能用高倍鏡找分生區(qū),因為高倍鏡所觀察的實際范圍很小,難以發(fā)現(xiàn)分生區(qū)。

          (11)分生區(qū)細胞中,什么時期的細胞最多?為什么?間期;因為在細胞周期中,間期時間最長。

          (12)所觀察的細胞能從中期變化到后期嗎?為什么?

          不能,因為所觀察的細胞都是停留在某一時期的死細胞。

          (13)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能否看到染色體?為什么?不能,因為洋蔥表皮細胞一般不分裂。

          (14)若觀察時不能看到染色體,其原因是什么?

          沒有找到分生區(qū)細胞;沒有找到處于分裂期的細胞;染液過稀;染色時間過短。

        生物實驗報告8

          一、實驗目的

          了解細胞膜[1]的滲透性及各類物質進入細胞的速度[2]

          二、實驗原理

          1、在等滲溶液中,細胞對各種溶質的透過性不同。有的溶質可以進入,有的溶質不能滲入。

          2、滲入的溶質能提高細胞的滲透壓,促進水分子進入細胞,引起溶血現(xiàn)象[3]。

          3、不同的溶質滲入到細胞內的速度不同,因此溶血時間也不同。

          三、實驗材料

          新鮮血液(雞血、豬血、牛血等)

          四、實驗器材

          試管(1.5cmX18cm)、試管架、10ml移液管、1ml移液管、200ml燒杯(2個)、250ml容量瓶、移液槍、膠頭滴管、菜刀、吸球、電子天平、顯微鏡、蓋玻片、載玻片、秒表

          五、實驗藥品及試劑

          0.17MNaCl、0.17MNH4Cl、0.17MNH4Ac、0.17MNaNO3、0.12MNa2SO4、0.12M草酸銨、0.32M葡萄糖、0.32M甘油、0.32M乙醇、0.32M丙酮、肝素抗凝劑[4]

          六、實驗步驟

          1、制備血液稀釋液

         。1)抗凝劑的制備:首先稱取1克肝素鈉粉末,然后加入0.17MNaCl溶液10ml(1∶10的比例),混合均勻,制成肝素抗凝劑。

         。2)血液稀釋液的制備:取新鮮血液,按比例(肝素抗凝劑:血液=1∶10)混合均勻,配制成經肝素抗凝的血液[5][6]。

         。3)按比例(經肝素抗凝的血液∶0.17MNaCl溶液=1∶10)混合均勻,形成一種不透明的紅色液體[7]。

          2、低滲溶液(空白對照)的觀察

          取試管一只,加入10ml蒸餾水,然后再加入1ml稀釋的血液。注意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結果是溶液由不透明的紅色變?yōu)槌吻。記錄下這個過程所要的.時間。

          3、紅血球的滲透性

          按表一的配制,分別在下列十種等滲溶液中進行實驗。輕輕搖動,注意有無顏色變化,是否有溶血現(xiàn)象發(fā)生,記下時間(自加入稀釋血液到溶液逐漸由紅色變?yōu)橥该鞒吻澹t血球全部溶血所需時間),填入表一的空格中。

          4、顯微觀察

          [1]何為細胞膜?[5]注意:這一步,動作要非常迅速,否則雞血會凝固。或者先把抗凝劑加入到燒杯中,再加入新鮮的[2]雞血,邊加邊震蕩即可。為何不同物質進入細胞的速度不同?[6]為什么新鮮的雞血會凝固?[3]何為溶血現(xiàn)象?[7]為什么這一步要使用0.17M的NaCl溶液?[4]你知道有哪些血液抗凝劑?

         。1)血液紅細胞的觀察

          滴一滴稀釋的血液于載玻片上,蓋上蓋玻片。用光學顯微鏡觀察細胞的種類、形狀和顏色。

         。2)細胞破碎的觀察

          在上一步的載玻片的一端滴加清水,在另一端吸水,并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的破裂。

          七、實驗結果與分析

          1、比較和分析你所觀察到的實驗結果,并解釋原因。

          結果:

         。1)在所提供的試劑中不溶血的有:

          (2)在所提供的試劑中不完全溶血的有:

         。3)在所提供的試劑中完全溶血的有:

          結果分析與比較:結論:

          2、繪制你所觀察到的血液細胞圖。

          3、討論溶血實驗在研究中應用的可能性。

        生物實驗報告9

          八年級生物期中考試試題很好地體現(xiàn)了“三個有利于”的命題指導思想,依據(jù)《中學課程標準》,注重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層面上考查學生的生物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試題設計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和學生能力的考查,注重對學生所學知識在生活實踐中應用方面的考查。試題的導向有利于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和社會責任感,有利于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有利于生物新課程的實施。下面我對我校八年級生物學科期中考試情況分析如下:

          一、考試結果匯總:(班級平均分)。

          二、學生失分較多的題目:

          三、答卷反映出的學生學習情況:

          1、課本上的基礎知識掌握不好。例如7、32、(1)(4)。

          2、對所學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不夠。例如8、13、21。

          3、探究能力有待提高。課程標準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對學生的要求是:樂于探索生物的奧秘,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學生對實驗探究試題錯誤較多。提出的問題和探究思路作的都不理想。

          4、讀圖、識圖分析能力差。非選擇題中每一題都有圖,部分同學失分的主要原因是讀圖、識圖分析能力差。

          四、對今后初中生物學教學和考試改革的建議:

          1、運用教學規(guī)律,發(fā)揮學生主動性:學校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yǎng)復現(xiàn)型人才,而是創(chuàng)造性、綜合性人才。因此,在中學生物學教育中,教師除了進行知識教育外,還要特別注意過程教育和學法教育,逐步培養(yǎng)和考察學生,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從而提高文化科學素質。改變教學觀念,運用教學規(guī)律,切實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

          2、加強實驗教學,注重實驗探究性: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如何進行實驗教學,提高實驗教學的效果,是我們全體生物學教師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之一。然而,由于多數(shù)學校實驗條件不足,很多課本規(guī)定的學生實驗都沒做,有的甚至連演示實驗都沒做全,學生的實驗能力普遍較差,這種狀況越來越不適應課程改革的要求。掌握實驗原理、設計實驗方案、熟悉實驗步驟、辯析實驗現(xiàn)象、表述實驗結論是我們在今后實驗教學中要引起重視的幾個方面。我們要克服注重實驗講解,忽視實際操作:注重實驗驗證,忽視實驗探索:注重實驗結果,忽視實驗描述等教學現(xiàn)象。

          3、關注社會熱點,突出知識應用性:生物學的價值在于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生產實踐中。這無疑對教師如何在生物學教學中聯(lián)系實際,開展素質教育,如何教會學生運用生物學的觀點觀察社會的發(fā)展和周圍的事物,都有很好的啟發(fā)作用。

          按著課程標準的要求,進一步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目標,在夯實基礎的同時,要注重能力、方法、觀點、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素質的培養(yǎng)。在平時教學過程中,采用多種教學模式,把“教”為主導,“學”為主體落在實處,更多地引導學生自己去歸納、探索和發(fā)現(xiàn);重視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使學生會學習、會思考、會創(chuàng)新;注重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學會關心、學會生存、學以致用。

          試卷分析(范例2)。

          一、試卷總體印象。

          本次生物期末考試主要考查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部分題目比較靈活,突出考查了學生在具體的環(huán)境中,進行思維的能力,內容豐富,難易適中(知識與技能并重,較好地體現(xiàn)了新課程倡導的評價體系)。與生活聯(lián)系:大多數(shù)題與生活緊密相連,可以很高地提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是本次試卷的亮點之一。

          二、得失分情況和原因進行分析。

          單項選擇,共25題,50分。本題主要考察的是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本題題型較活注重基礎,學生獲得的最高分是38分最低分是6分。失分最多的是9、17、18、20題,初一的學生大部分還沒有擺脫小學學習知識死記硬背的模式,不會自己去學習、分析問題,具體問題如下:

          1、個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牢固。

          2、學生對較活的題應變能力較差。

          3、不會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

          4、不會對問題進行分析。

          填空題,共五題,29分。也是考察基礎知識以及其運用能力,其中靈活題較多,因此學生在次題失分較多,特別是第二題的病毒方面知識、第五題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圖解,學生沒有實踐經驗,有些知識是一知半解,成績不理想。

          利用資料回答問題。本題考察的是學生的能力,尤其是對資料的閱讀、分析能力,本題得分情況較好,學生對這樣的類型題也很感興趣。

          判斷題,都是原題,其考察的是學生所掌握的基本知識和試驗技能、實際操作能力、探究能力,而且此題體現(xiàn)了較強的學科專業(yè)性,此題的`得分率較高。

          連線題,主要是考查學生對人體四種基本組織的功能知識的掌握情況,此題的得分率一般。

          三、采取措施。

          從學生試卷可看出,初中生物教學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認真研究與反思。

          1、要繼續(xù)深入鉆研課標,加強教研,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用新課程理念統(tǒng)領課堂。

          2、狠抓基礎知識的落實,把書本知識與日常的生產、生活緊密聯(lián)系,教師認為學生會的學生不一定會,要用生活中鮮活的事例使書本知識常識化,寓教于樂,把初中生物課上成學生最喜歡的課。

          3、用一個簡單的探究實驗,讓學生親自動手做,搞清楚每一個步驟,體驗探究過程,至少遇到同類問題可以借鑒。

          4、深入了解學生,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了解他們的學習需求,方可按需而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學生的成績和實踐能力一定會與日俱增!

          試卷分析(范例3)。

          一、試卷基本情況分析:

          1、試題特點分析:

          本試題考查知識的覆蓋面大,注重基礎知識,面向全體學生,試題難度適中,試題依據(jù)新教材、課標對全體學生的基本要求,注重全面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絕大部分的試題是學生通過正常的生物學習所能夠順利解答的基礎題,同時兼顧能力的考查,試題能聯(lián)系學生日常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生產實際為背景設置題目,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試題體現(xiàn)新課程的理念、課程改革的要求,體現(xiàn)了過程和方法,加強了對科學探究的考查,滲透了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試題盡量回避死記硬背題,注重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考查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注重科學探究和實驗技能的考查。設置了一定量的開放性試題,有助于考查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給學習靈活能力強的學生留出了施展才華的空間,試題既不超綱,也沒有怪題。

          2、試卷結構;。

          20xx—20xx年第一學期統(tǒng)考初一生物試卷,滿分100分,時間是60分鐘?疾閮热菔侨私贪嫫吣昙壣飳W上冊,試題涵蓋了課程內容的四個主題:科學探究、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生物與環(huán)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題型及分值如下:

          一、選擇題、30個小題、30分。

          二、填空題9個小題、20分。

          三、連線題2個小題11分。

          四、識圖題4個小題23分。

          五、實驗題2個小題11分。

          六、資料分析題、3個小題5分。

          3、學生成績基本情況如下:(總分、平均分、及格率、優(yōu)生率、差生率)。

          二、學生答題存在問題及原因:

          1、字母書寫不規(guī)范,字跡潦草,錯別字較多。與學生寫字基本功較差有關。

          2、基本概念掌握模糊不清,基礎知識不牢固,學習不夠系統(tǒ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待提高。與學生學習生物學的態(tài)度不夠端正有關,部分學生偏科思想嚴重,認為生物學平時不用學,考試之前背練習冊就可以了,還有的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生物學的方法,對生物學知識不理解,死記硬背,這些與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當有關,與平時達標檢測反饋不及時有關,與平時訓練和鞏固練習少都有關系。

          3、審題能力差,不能提取題目中的隱含信息,不能依據(jù)題目提供的信息分析解決問題,對題意一知半解就憑經驗或印象答題。與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較差有關,不會找關鍵詞,不會總結中心意思。

          4、語言表達不規(guī)范,不嚴密,表述混亂,詞不達意,生物專用詞語書寫錯誤較多。與平時訓練少有關。

          5、應用生物學知識遷移的能力差,不能與社會、生產、生活相聯(lián)系,缺乏生活的基本常識,對基礎知識在新情景下不能正確應用,對問題不善于分析。與學生平時不參加生產勞動、脫離實際生活有關,學習方法不得當,不會靈活運用,與教師的教學方法守舊有直接的關系。

          6、對實驗重視不夠,科學探究和實驗技能很差。與學校管理有關,本學校的生物實驗室一直沒有開通,一個實驗也做不了,全憑看書講實驗,所以學生動手實驗能力很差。

          三、改進措施。

          1、教師要轉變生物學教學觀念,牢固樹立新課程理念,明確生物學教學的功能和目標,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設法把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下去并轉化為學習動力,從而培養(yǎng)正確的學習方法。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落實三維目標,切實提高每節(jié)課的教學質量,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認真研究課標和新教材,充分認識學生的差異,有效開展分層次教學和分類指導,因材施教,張揚個性,認真鉆研新教材,挖掘教材的深度,擴展教材的廣度,整合課程資源,認真?zhèn)浜妹抗?jié)課,提高自己駕馭教材的能力。

          2、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課堂氣氛,讓全體學生都參與進來。按課標的要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精講多練,扎扎實實落實好基礎知識,方法靈活多樣,要啟發(fā)不要硬灌,更不能死記硬背,要引導,不要代替,要讓學生思考,不要一講到底,要因學論教,而不要因教論學,要注重改變教學方法,變注重學習結果為注重學習過程。

          3、加強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根據(jù)本校的實際情況,強烈呼吁學校盡快把實驗開通,想法設法創(chuàng)造條件做好課本中的每個實驗,讓學生親自動手做,改變用錄像、演示實驗等代替學生實驗,更不能用講實驗代替學生實驗。

          4、重視基本概念和基本規(guī)律的教學,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之上再背下來。重視理論聯(lián)系實際,聯(lián)系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和一些生產實際,培養(yǎng)學生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

          5、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重視知識的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啟發(fā)學生通過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問題,從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并學會應用。

          6、恰當選擇和組合各種直觀教學手段,自制教具,充分運用實物、標本、多媒體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的制作等,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解決重點、難點及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情境等方面的作用,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活動時間和空間,為學生提供線索,嘗試和思考的機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7、尊重學生,與時俱進,和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提高,共同成長!

        生物實驗報告10

          第十次實驗分離產淀粉酶微生物

          學院:生命科學學院

          專業(yè):生物科學類

          年級:20xx級

          姓名:

          學號:1007040085

          20xx年XX月XX日

          實驗十分離產淀粉酶的微生物

          一、實驗目的

          1、熟悉常用微生物培養(yǎng)基(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的配制方法。

          2、學習各種無菌操作技術,并用此技術進行為微生物稀釋分離、劃線分離接種。

          3、用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涂布平板發(fā)分離微生物。

          4、認識為微生物存在的普遍性,體會無菌操作的重要性。

          5、掌握分離產淀粉酶微生物的試驗方法和步驟,了解產淀粉酶的微生物種類及形態(tài)。

          二、實驗原理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營,是尋找和發(fā)現(xiàn)有重要應用潛力的微生物的主要菌源。不同土樣中各類微生物數(shù)量不同,一般土壤中細菌數(shù)量最多,其次為放線菌和霉菌。一般在較干燥,偏堿性、有機質豐富的土壤中放線苗數(shù)量較多;酵母菌在一般土壤中的數(shù)量較少,而在水果表皮、葡萄園、果園土中數(shù)量多些。本次實驗從土壤中分離產淀粉酶的微生物,應該取那些富含產淀粉酶的微生物的土樣。從復雜的微生物群體中獲得只含有一種或某一類型微生物的過程稱為微生物的分離與純化。常用的方法有

          1、簡單單細胞挑取法

          2、平板分離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

          此次實驗采取的是平板分離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結合,該方法操作簡單,普遍用于微生物的分離與純化。其原理包括:

          1)稀釋后的細胞懸液圖不在平板上可以分離得單個菌株

          2)在適合于待分離微生物的生長條件(如營養(yǎng)、酸堿度、溫度與氧等)下培養(yǎng)微生物,或加入某種抑制劑造成只利于待分離微生物的生長,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長的環(huán)境,從而淘汰一些不需要的'微生物。

          3)微生物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上生長形成的單個菌落可以是由一個細胞繁殖而成的集合體。因此可通過挑取單菌落而獲得純培養(yǎng)。獲得單菌落的方法可通過稀釋涂布平板或平板劃線等方法完成。

          以淀粉作為惟一碳源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未分離細菌,能產淀粉酶的細菌能生長,且菌落周圍出現(xiàn)透明圈(淀粉不透明,被消化后變透明),則產淀粉酶微生物被分離出來。本實驗采用透明圈檢驗法檢測培養(yǎng)物中是否有產淀粉酶微生物的生長。

          三、實驗儀器及試劑

          1、器材:

          培養(yǎng)皿、載玻片、蓋玻片、普通光學顯微鏡、量筒、滴管、吸水紙、燒杯、三角瓶、酒精燈、玻璃棒、接種環(huán)、鑷子、恒溫培養(yǎng)箱、高壓蒸汽滅菌鍋、、天平、濾紙、pH試紙等。

          2、試劑:

          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的原料(牛肉膏、NaCl、瓊脂、蛋白胨)、淀粉、盧戈氏碘液、蒸餾水、250ml三角瓶中裝90ml無菌水加20粒玻璃珠,作稀釋用等。

          3、土樣:

          取自貴州大學農生樓后土壤10g,地下10cm左右。

          四、實驗步驟:

          1、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

          1)配制牛肉膏蛋白胨瓊脂培養(yǎng)基400ml(用于11個平皿和7支試管斜面)牛肉膏0.5%…………………………………2g

          蛋白胨1%……………………………………4g

          NaCl0.5%…………………………………..2g

          瓊脂2%……………………………………..8g

          淀粉0.5%........................................2g

          pH……………………………………7.0~7.2

         。2)無菌水的制備

          分別取9ml蒸餾水加入5支試管中,加塞后用報紙包扎捆綁,放入高壓蒸汽滅菌鍋滅菌備用。取90ml蒸餾水加入250ml三角瓶中,同樣的操作,滅菌備用。

          (3)器皿的準備

          將刻度吸管用報紙包扎,培養(yǎng)皿裝入專用滅菌杯分別放入高溫滅菌箱滅菌備用。

          2)倒11個平板和7支試管斜面,包扎,0.1Mp、121℃、滅菌30min.

          2、制備土壤稀釋液:

          稱取土樣10g,放入盛有250ml無菌水的帶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振蕩搖勻10min使土和水充分混合,然后用移液槍從三角瓶中吸取1ml(此操作要求無菌操作),加入另一盛有9ml無菌水的試管中,混合均勻,以此類推分別制成制成0.01、0.001、0.0001、0.00001、0.000001不同稀釋度的土壤溶液。

          3、涂布培養(yǎng):

          0.00001、0.000001濃度的土壤稀釋液作為涂布平板培養(yǎng)的對象,將其分別涂布在3個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中,共6個培養(yǎng)基,標號,37°C溫箱培養(yǎng)48h。

          4、選取目的菌株:

          兩天后對土壤溶液的微生物培養(yǎng)基進行觀察,并取兩個菌落形態(tài)完全一致的分散的單個菌落,對其中一個噴灑盧戈氏碘液,觀察其菌落周圍是否出現(xiàn)透明圈,如果出現(xiàn)透明圈說明此菌株產淀粉酶,是目的菌株,記錄細菌明顯的性狀。

        生物實驗報告11

          一、實驗報告的特點

          1.實錄性實驗報告是實驗研究工作的如實記錄。內容包括整個實驗的主要過程,如實驗步驟、方法、實驗結果等。

          2.科學性科技實驗報告既可以描述創(chuàng)新的內容,又可以記述重復實驗的工作。另外,實驗報告可以不要求具有明確的結論,只要對科學研究有參考或借鑒價值,無論結果是否達到預期要求,都可以寫成科學實驗報告。

          3.目的性以如實記載實驗過程與結果為目的的所有科學實驗工作都可以寫成科技實驗報告

          4.規(guī)范性一般的實驗報告如分析報告、教學中的實(試)驗報告、病理化驗單等,內容比較單一,而且項目固定,并按一定的格式印成表,由實驗者根據(jù)要求逐項填寫;比較復雜的實驗,要按一定的格式寫成實驗報告,其寫作方法具有特定的規(guī)范性。

          二、實驗報告的種類

          1.教學實驗報告這類實驗報告主要指理工科學生撰寫的實驗報告。重復科學技術史上前人已做過的實驗,目的是為了驗證某一學科定律或結論,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表達能力。其實驗步驟和方法一般是由教師自己擬定的,只不過是教學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這種實驗報告通常印制成表格,由實驗者逐項填寫。它是重復前人已做過的實驗,不具有學術價值。

          三、實驗報告的格式寫法

          實驗報告的寫作格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標題即實驗或試驗項目的名稱。有時在項目之前加“關于”兩字。如“關于xxx的實驗報告”。實驗報告標題要力求明確、醒目,集中映實驗的內容。

          2.摘要摘要是對報告內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內容具有立性、自含性,即不閱讀報告的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獻采用。寫摘要要注意:一般應說明實驗的`目的、方法、結果和最終結論等;一般不用圖、表、化學結構式等;字數(shù)一般不超過200字;位于正文之前。

          3正文

          (1)引言。引言部分應是一系列間題的說明,如:研究的對象、實驗的意義和作用;此前該項工作的發(fā)展概況以及存在的問題;本實驗要達到的目標,等等。引言要使用概括性的語言敘述,較重要的地方才略作說明,而且點到為止。

          (2)主體。

         、賹嶒炘。實驗原理是進行科學實驗的理論依據(jù),因此,在寫作時要做到細致準確。其內容主要包括:簡要介紹實驗涉及的主要概念、主要定律、公式等。原理部分的文字應做到簡明、清晰,易懂。對于比較復雜和比較新穎的實驗,或者考慮到讀者并非都是專家的情況下,可以對實驗所依據(jù)的理論作簡要的說明。否則,原理部分可以省略

         、趯嶒炘O備和方法步驟。實驗設備是實驗報告中比較重要的部分。有關實驗設備應說明其原理、結構、型號、性能,若有自主設計制造的設備,還要附必要的圖紙和表格,另外還要敘述實驗的條件和對實驗的具體要求。

          實驗方法是實驗能否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在寫作時要敘述得全面完整、準確無誤。在說明實驗裝置時,一般按空間順序來表述,說明操作程序時,般按時間順序來表述。

          化學實驗中的試劑,應標明形態(tài)、濃度、成分等。③結果與討論。這部分是實驗報告的主體,也是讀者最為關注的實質性內容,應力爭寫好。實驗結果一般都用專業(yè)術語表述,引用的數(shù)字要真實,報告中的圖表、數(shù)字要符合規(guī)范要求。如果實驗結果的記錄失真,將使實驗報告喪失科學價值。

          討論就是從理論上對實驗所得結果進行分析、解釋,闡明結果的必然性。通常是分條進行討論,要求簡短,這也是實驗報告與實驗型論文的區(qū)別所在。報告討論的內容可包括:對實驗結果進行具體分析、說明影響實驗的根本因素、實驗結果的適用范圍及與理論結果的差別等。

          (3)結論即對實驗結果進行總結評價,同時逐條列出實驗結果。應當用簡練、肯定的語言表達,必要時可引用關鍵性數(shù)據(jù),但不再列圖表,不再提出新的事實、證據(jù)或材料。

          4.致謝致謝是對實驗中給予助的單位或個人表示感謝。

          實驗報告的構成并非千篇一律,由于實驗有定性實驗、定量實驗、結構分析實驗、析因實驗、對照實驗、模擬實驗等類型,因此,寫作時重點應有所不同。以上六項構成項目,只是實驗報告的基本構成內容。

          四、實驗報告的寫作要求

          I.做好實驗是前提要寫好實驗報告,實驗前一定要熟悉實驗原理、儀器設備、操作方法。在實驗中,要按步驟操作,細心觀察現(xiàn)象,正確測取數(shù)據(jù),認真做好記錄。

          2.做好實驗后的綜合與分析對實驗過程中的各種現(xiàn)象以及最后的結果都要逐一分析,通過分析,揭示出其本質的東西,這也是寫好實驗報告的關鍵。并在此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綜合加工,才真正_卜升到理性認識,使理論與實驗統(tǒng)一起來。這一過程就是實驗報告由起草到定稿的過程。

          3.堅持客觀嚴肅的寫作態(tài)度不經重復實驗不得修改數(shù)據(jù);在處理數(shù)據(jù)時,遇到誤差分析和有效數(shù)字位數(shù)的問題,應按有關要求執(zhí)行。

          4.運用準確嚴密的表達方式

          (1)充分利用圖表。圖表比文字敘述要直觀、簡潔、明了。

          (2)說明的準確性、條理性。實驗報告的主要表達方式是說明,要求說明準確,言之有序。即在說明物質的性狀時要定性、定量;在說明實驗設備、步驟和方法時要條理分明。

        生物實驗報告12

          一、實驗目的

          1. 學會提取和分離葉綠體中色素的方法。

          2. 比較、觀察葉綠體中四種色素:理解它們的特點及與光合作用的關系

          二、實驗原理

          光合色素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葉綠體的基粒片層上,而葉綠體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機溶劑

          中。故要提取色素,要破壞細胞結構,破壞葉綠體膜,使基粒片層結構直接與有機溶劑接

          觸,使色素溶解在有機溶劑中。

          葉綠體中的'色素有四種,不同色素在層析液(脂溶性強的有機溶劑)中的溶解度不同,

          因而隨層析液的擴散速度也不同。

          三、材料用具

          取新鮮的綠色葉片、定性濾紙、燒杯、研缽、漏斗、紗布、剪刀、小試管、培養(yǎng)皿、毛細吸管、量筒、有機溶劑、層析液(20份石油醚、2份丙酮、1份苯混合)、二氧化硅、碳酸鈣。

          四、實驗過程(見書P54)

          1.提取色素:

          2.制備濾紙條:

          3.色素分離,紙層析法。(不要讓濾液細線觸及層析液)

          4.觀察:

          層析后,取出濾紙,在通風處吹干。觀察濾紙條上出現(xiàn)色素帶的數(shù)目、顏色、位置和寬窄。結果是:4條色素帶從上而下依次是:胡蘿卜素(橙黃色)、葉黃素(黃色)、葉綠素a(藍綠色)、葉綠素b(黃綠色)。

          五、討論

          1.濾紙條上的濾液細線為什么不能接觸到層析液?

          2.提取和分離葉綠體中色素的關鍵是什么?

        生物實驗報告13

          年級班實驗人:組次:試驗時間:

          一、調查目的

          1、認識調查研究的一般過程。掌握調查研究的基本方式。

          2、通過調查,了解動物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調查用具

          筆、記錄本、照相機。

          三、調查步驟

          1、提出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制定計劃:

          4、實施計劃:認真記錄和分析探究的過程和結果和。

          用途所需的動物所需的動物產品食用

          藥用

          觀賞用

          生活用品

          其他方面

          5、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表達交流。

          四、討論

          1、通過調查活動,你是否能舉例說明動物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

          2、想一想在調查時可能遇到的`困難,怎樣才能使別人愿意回答你的問題,達到調查目的?

        生物實驗報告14

          一、實驗目的

          1、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識別有絲分裂的不同時期。

          2、初步掌握制作洋蔥根尖有絲分裂裝片的技能。

          3、初步掌握繪制生物圖的方法。

          二、實驗原理

          在植物體中,有絲分裂常見于根尖、莖尖等分生區(qū)細胞,高等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過

          程,分為分裂間期和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梢杂酶弑讹@微鏡觀察植物細胞的

          有絲分裂的過程,根據(jù)各個時期細胞內染色體(或染色質)的變化情況,識別該細胞處于有

          絲分裂的哪個時期,細胞核內的染色體容易被堿性染料著色。

          三、材料用具

          洋蔥根尖、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滴管、鑷子、培養(yǎng)皿、鉛筆、質量分數(shù)為15%的鹽酸、

          體積分數(shù)為95%的酒精、質量分數(shù)為0.01g/ml的龍膽紫(或紫藥水)

          四、實驗過程(見書P39)

          1、洋蔥根尖的培養(yǎng)(提前3—4天)

          2、解離:5min

          3、漂洗:10min

          4、染色:5min

          5、制片

          6、鏡檢

          五、注意

          1、解離充分是實驗成功的必備條件。解離充分,組織才能分散,細胞也不會重疊。

          2、漂洗時間一定要足夠,否則細胞染不上色。

          3、染色時,染液的濃度和染色時間必須掌握好。特別是染色不能過深,否則鏡下一片紫色,無法觀察。

          六、討論

          1、制作好洋蔥根尖有絲分裂裝片的關鍵是什么?談談你自己的體會。

          2、在觀察清楚有絲分裂各個時期的細胞以后,繪出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的簡圖,并標明時期。

        生物實驗報告15

          實驗日期: 年月 日

          組長: 組員:

          一、實驗要求

          1、練習使用顯微鏡,學習規(guī)范的操作方法。

          2、能夠獨立操作顯微鏡。

          3、能夠將玻片標本移動到視野中央,并看到清晰的圖像。

          二、實驗原理

          三、材料用具

          顯微鏡,寫有“上”字的玻片,動物、植物玻片標本,擦鏡紙,紗布。

          四、方法與步驟

         。ㄒ唬┤$R和安放

          1、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

          2、把顯微鏡放在實驗臺上,略偏左。安裝好目鏡和物鏡。

         。ǘ⿲

          3、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物鏡的`前端與載物臺要保持2厘米的距離)。

          4、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左眼注視目鏡內(右眼睜開,便于以后同時畫圖)。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通過目鏡,以看到白亮的視野。

         。ㄈ┯^察

          5、把所要觀察的玻片標本(也可以用印有“e”字的薄紙片制成)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

          6、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眼睛看著物鏡,以免物鏡碰到玻片標本)。

          7、左眼向目鏡內看,同時反方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注意事項:

          1、實驗完畢,把顯微鏡的外表擦拭干凈。轉動轉換器,把兩個物鏡偏到峽谷旁。最后把顯微鏡放進鏡箱里,

        【生物實驗報告】相關文章:

        生物實驗報告01-09

        生物實驗報告03-31

        生物實驗報告【熱】12-11

        生物實驗報告模板03-31

        【熱門】生物實驗報告12-11

        生物實驗報告范文05-15

        生物分離實驗報告05-14

        生物實驗報告(精選20篇)08-25

        【經典】生物實驗報告15篇06-11

        生物實驗報告(精選9篇)06-11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