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新聞類實習報告錦集9篇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yè)。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報告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聞類實習報告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1
實習單位:廣東省南方電視臺都市頻道《城事特搜》欄目組
實習時間:20xx年7月6日——20xx年8月20日
實習報告
“南方”之旅
為了擁有更多的實習經驗,早在放暑假之前就打算實習,但是好的實習單位難找,幸好有師兄的介紹,我得以在南方電視臺這個省臺得到了實習的機會。
新手上路
一個炎熱的中午我來到了南方臺的門口,在師兄的帶領下我上到了七樓的都市頻道《城事特搜》的辦公室,里面的冷氣開得很大,剛進去就打了冷顫,但是整個欄目的記者卻以最熱忱的微笑歡迎我的到來,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找對了“婆家”。
《城事特搜》是都市頻道自辦的一個節(jié)目,并且是頻道的品牌欄目,更是收視第一,原因大概是因為整個欄目的制作人員都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他們充滿活力和創(chuàng)新的想法,其節(jié)目的風格老少咸宜。節(jié)目的監(jiān)制他們就是需要我們這些年輕人給他們的節(jié)目補充一下新鮮的血液。
任何一個新手,如果是整天坐在辦公室里,學到的東西是極其有限的,實踐是學習的重要途徑。我是幸運的,剛來就有任務了。于是我開始在廣州穿街過巷,跑起了新聞專題來了。由于是新手,除了一些專業(yè)的知識,對于知識的實踐幾乎是一張白紙。很多的時候我顯得手足無措,好在身邊有師兄的指點,才勉強應付過來。
慢慢地,我學到的東西也就越來越多,知道采訪應該怎樣站位,手應該怎樣拿話筒等等,就連小小的腳架,怎樣放也是一種學問。比如什么時候要,要多高,放在什么位置,這里面都有很多東西要學的。如果說在學校我們學的是一些大理論知識,那現在我學的就是一些“枝末小葉”,但如果沒有了這些小東西,整個知識系統(tǒng)就顯得不完整了。
經過一個多星期的“適應期”,我開始掌握了電視節(jié)目的整個制作流程,從它的策劃到節(jié)目的“出街”。在這個過程中我的優(yōu)勢逐步顯示出來了,那就是我們的動手能力強,比較容易上手。但是也我們的缺點也“浮”了上來,雖然我們的動手能力是強,但是我們的寫作能力明顯跟不上我們的操作能力。通常一篇稿子要花上半天才能出來,甚至是一天,所以在整個實習期間最大的苦惱就是寫稿。這些都是因為我在學校里過度強調了操作能力,而對于稿件的采寫能力卻忽視,才導致今天的困局。
錯誤中成長
一個人沒有犯過錯誤,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同時也不是一個完整的人。作為一個實習生,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個人都害怕犯錯誤,我也是。每天我都要小心翼翼的干活,害怕犯錯誤,因為志雄師兄對我的要求是極高的,他給我的理由就是就算你沒有達到我的要求,只是達到六七成,雖然沒有成功,但是你在失敗后還是會發(fā)現你的水平高了很多,這就是我為什么對你的要求要這么高。
我也深深知道,起點越高,成功的收獲也就越高,從整個實習的開始到結束,我從心底里問我自己我是沒有達到師兄的要求。但是值得欣慰的是我發(fā)現我的水平明顯有所提高,看問題的層面也比以前深了很多,這都是我在錯誤中學到的。
記得第一次犯錯誤就是拿MIC,我拿MIC的位置和站位都錯了,師兄將他的經驗告訴了我,知道怎樣才能達到采訪的目的。還有面對被采訪者我心理上所應該站的位置,不要與被采訪者的關系過于緊密,不是將自己的位置等同于受訪者,同時也不應該凌駕于受訪者之上,要個受訪者一種感覺:我的地位只比受訪者高一點而已。原來采訪還有很多學問的,怎樣引導受訪者向我們所需要的方向說下去,但同時又要有受訪者的獨特聲音,這就是采訪的最高境界。
錯誤總是在出現小小的地方,例如用機器的時候,里面的設置有沒有符合標準,用機器之前都要檢查一番,這才是一個專業(yè)的記者。有一次就是因為沒有事先檢查好機器,導致拍出來的畫面不是很符合要求,雖然是一點點地小瑕疵,但是有瑕疵就不是好的作品。這些都完全改變了我在學校的思維習慣。很多我們沒有學到的小東西我?guī)缀醵荚谖业膶嵙暽闹蟹噶,導帶子時的格式,面對特別的要求應該怎樣處理,編輯的時候要細到畫面的每一幀,打點的時候應該如何準確到位,做電視就有一種膽大心細能力,拍東西的時候應該放開去拍,你盡量想辦法達到你想要的鏡頭,編輯的時候就應該細心,鏡頭之間的切換做到每幀都要準確。
什么東西說起來是很容易,但做起來卻是另外一回事。當我第一次坐在對編機前的時候,我緊張到腦子一片空白。自以為可以應付過來的手腳卻顯得笨拙無比,打一個點的時間是人家的好幾倍。坐在身邊的師兄不斷指點我,但是我還是顯得有點手忙腳亂的。有好幾次犯了錯誤,不過好在不是什么大的錯誤,要是將那些素材弄壞的話,我真的不知該如何是好。錯有錯的好處,起碼從錯誤中學到的東西要比平常學到的東西要深刻得多。就在這些錯誤中,我逐漸學會了電視節(jié)目的對編。面對幾十萬的設備,用起來總算可以得心應手。
但有一次最深刻的錯誤就是在過帶的時候,由于師兄要的是畫面和一聲道,但我卻不小心用了組合鍵錄取,發(fā)現錯誤的時候改過來的時候又犯了另外一個錯誤,導致了BETA帶的斷磁,好在發(fā)現比較早,沒有造成更大的損失。但是這一次的錯誤給我一個深深的教訓,做事情之前一定要清楚要求,不要等到發(fā)現了錯誤的時候才懂得去彌補,有時候是于事無補的。因此以后在每干一件事之前,自己都要很清醒的告訴自己應該怎樣做才不會出錯。這就是不斷在錯誤中吸取教訓,然后就能學到東西,不斷成長。
艱苦路途,受益匪淺
現在安逸地坐在電腦前回憶一個多月的實習路途,用“痛苦”形容這段日子最恰當不過。我們“享受”過烈日的煎熬,“品嘗”了暴雨沖刷的滋味。但是回憶起來,還是有點興奮,因為我熬了過來,我學到的東西遠比失去的東西要多。
大學校園,那是一個充滿幻想的快樂園地,而我們就是那些充滿著幻想的“小男孩”。而外面的世界就是一個現實的大熔爐,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念,你的夢想很容易就給“熔掉”。外面的世界由不得你,這句話說得一點都沒錯。這一次的實習,讓我清楚地知道了我的實力,知道了我的方向,與其說打破了我的夢想,還不如說它讓我早點清醒過來了。
在學校了,都是老師將他們的知識“灌輸”給我們,但是在外面,沒有人會專門教你知識,只有你自己主動去學東西。很多東西都需要你動腦筋去想,然后你才能學東西。處處留心,于微處見真章,這可能就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吧?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2
在法治版組實習,遇到的采訪事件會很雜,但都和法律有關系,為了不至于讓自己太手忙腳亂,也稍微補充了一點法律方面的知識,不至于當個“法盲”。遇到的采訪事件各種各樣,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20xx年7 月11日上午9:00在王四營法庭公開審理的經濟適用房買賣合同糾紛案,我就得提前了解背景知識,以前對這方面的知識完全不涉足,可是現在我知道。
20xx年4月8日,北京市建委發(fā)布了京建。20xx)225號關于已購經濟適用住房上市出售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中規(guī)定未滿五年經濟適用房不能按市場價出售;并全面停止辦理未滿五年經濟適用房過戶。如果我當時沒了解到這個,我可能對這件事就一頭霧水,完全不知所云。
20xx年7月29日(星期二)上午8:40開庭審理華爾街英語培訓中心被訴沒有辦學許可證,學員要求退學費一案,當時去了很多記者,覺得這是一個很有新聞價值的新聞,華爾街一個如此出名的英語培訓機構沒有辦學許可證。可是結果卻令所有去了的記者失望,華爾街一方申請不公開審理,堅決申請,他們認為這件事跟他們機構的商業(yè)機密有關,沒辦法,這個好新聞只好錯過。有時會很為難,因為當事人太過熱情。有一次老師說第二天去安貞法院,是報社的一個同事托咱們組去的,把當事人的電話留給了我。我頭天晚上便與他聯(lián)系好了,他說一定要請我吃飯,我婉轉的拒絕了,因為老師說過他要請吃飯千萬別答應給東西千萬別要。第二天中午,他給我發(fā)短信,說在旁邊的酒店訂好了位置幾點在那見,我真不知所措了,只好告訴他我手頭有事還沒忙完。下午采訪完,我急忙告?zhèn)別就走了,我真怕他在請我吃飯。誰知第二天他又發(fā)短信說出去喝個咖啡以表示對我的感謝,我只能回我真的有事。沒辦法了,我給老師打電話,問我該怎么辦,老師樂了,說別害怕,別理他了,發(fā)短信你別回就行了。實習期間接觸過三個刑事案件,每一次都讓我心里特難受,我挑一個說。
20xx年9月10日(星期三)上午9:30公開宣判一成年男子教唆未成年人盜竊一案。未成年人只有15歲,還是個孩子,臉上的稚氣未脫,可就是這么個孩子,如今用手銬烤著雙手,成了被告。宣判那天,孩子的母親到庭旁聽,眼淚就沒斷過。幸運的是,他由于情節(jié)不嚴重,年齡還小等原因,被當庭釋放。聽到這個消息孩子和他的母親緊緊地抱在一起,泣不成聲。庭上只是大概說了一下作案的事情,我覺得這方面讀者可能不大會感興趣,在宣判后,我向那個孩子和他的母親提出了我想知道的問題。我問孩子被放了之后還會留在北京嗎?他說不。我問為什么?他說他想回老家了,想呆在父母的身邊,不想再離開。母親當時的心情還很不平靜,我覺的還不適宜提問,就半蹲下來與母親平視,拉著她的手,當庭所有人中只有我一個女的,所以我覺得我可以成為那個母親暫時的依靠,可以給她一點力量。先勸撫她不要太傷心,孩子還小,會犯錯,但是他改了,如今也當庭釋放了,您別太傷心,他會好的。那個母 親也拉著我的手,用力的點了點頭。等母親心情平復下來,話也多了,我一直當傾聽者,雖然只是聽,但收獲不少,知道了很多我沒想到的情節(jié)。等她說完了,我問她孩子的未來要怎樣計劃?母親說我想帶他回老家,不會再讓他犯錯了。這時我突然想起個細節(jié),開庭前在休息室等候的時候這個母親有幾分鐘特別激動,當時我并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我把自己的疑問向母親提出,母親說因為當時我從門縫里看見兒子被押了進來,我心里難受,我想他。這一天的采訪很成功,得到了老師的表揚,挖掘出了讀者可能想知道的東西。
當記者一定要守時。第一次出去采訪的時候,毫不夸張的說,我是提請一個小時到達的目的地,我就是怕遲到,早到總比遲到好。每次采訪,我總是提前半個小時左右到達,找個地方坐下,多數是馬路牙子,把今天的采訪任務好好想想,理清思路。唯一的一次遲到是因為聯(lián)系員告訴錯了地方,打車趕到的時候遲到5分鐘,感覺特別不好,打那以后,我更加謹慎了。
這個暑假非同尋常,奧運會在北京召開,在報社更是明顯的感覺到一切為奧運服務,每周開例會的時候都會聽中宣部的各種要求,什么能報,什么不能報。開例會的時候還會討論下周的選題,但由于我是實習生,不用報選題。奧運圣火在北京傳遞的第一天,我早上6點就到報社,一邊看電視,一邊抓細節(jié),一邊寫稿,細到每個火炬手跑了多少步。編輯問我每個人跑多少米,我說30米,編輯說確定嗎?我就有點二乎了,不敢確定了,做新聞不能想當然,任何即將變成鉛字的事情都得得到證實,必須嚴謹。
每次寫完稿一定要讀,不要有硬傷。新聞的“硬傷”,是指一篇作品中,存在致命的、關鍵的、明顯的錯誤,或者是不該發(fā)生的常識性的毛病。常見的硬傷有政治性硬傷、政策性硬傷、導向性硬傷、違反宣傳紀律的硬傷、片面性造成的硬傷常識性錯誤和技術性的硬傷。報社里貼的數量最多的就是“什么是新聞硬傷”,要想做到沒有新聞硬傷,也是件不太容易的事。發(fā)第一篇稿的時候高興的不得了,說實話,后來再發(fā)稿占大多數的心理是害怕。怕哪句話寫的不對,給自己惹官司上身。因為這種事見得太多了,有時和各種媒體的前輩們聊天,他們對這點也很無奈。但只要報道的是事實,公正、客觀,不帶任何個人感情色彩,哪怕得罪了某些人,也不畏懼,做新聞的,這點勇氣還是要有的。
短暫的實習結束了,真正走進了媒體,并參與其中,帶著實踐的經驗,要更好的學習理論知識,為以后成為真正的媒體人做好充足的準備。我參與其中,我樂在其中,我仍然充滿了斗志。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向媒體的前輩們看齊,積累更多的經驗,多涉及各個方面的知識,當個“雜家”,不求為中國的新聞事業(yè)立下汗馬功勞,只求盡自己的一份力,做到最好的自己。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3
我還記得,在那次汶川大地震中,我和我的同學們的家,東街小學在地震中毀了,是那些遠來援建的叔叔阿姨為我們搭建了新家,板房學校。
我還記得,在板房中,我們又悶又熱,是學校,讓我們的板房有了涼爽,雖然只有風扇,沒有空調,可我們的心,卻覺得無比涼爽……
我還記得,那晚,天下了暴雨,雷電交加,板房進水,我們怕極了,是生活老師一直陪伴著我們,讓我們不再害怕……
我還記得,圣誕節(jié)到了,當我們以為圣誕節(jié)會就這么過了時,可一大早起床,板房邊擺滿了圣誕樹……當夜幕來臨時,學校給每個同學發(fā)了一個圣誕申帽,又開了圣誕晚會,于是,我們有了一個意義非凡、快樂的圣誕節(jié)。
我還記得,六。一節(jié)要到了,由于在重建學校,學校沒有多余的錢給我們過六。一,是遠方的叔叔阿姨為我們郵來了愛心包裹,文具、玩具樣樣不差,那些東西我至今還保留著……
我還記得……
“512”已經過去兩年多了,我仍然記得并且感謝這一切的一切,我想我的這一生都會記得并且感謝這一切,記得那么多人對我們的關心,那么多人我們的照顧;這一生,都會銘記、感謝黨恩……
我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用好成績回報關心我們、幫助我們的叔叔、阿姨、老師,回報黨的恩情。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4
我想作為一個大學生,學業(yè)固然重要,課余也應該積極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爭取多學一些東西,多見識一點世面,培養(yǎng)自己的心理素質。
誰該服務誰!?
有時候覺得去到香港才真正體會到一些關系的正確性,誰是賓,誰是主,誰該服務誰。
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同事帶我到中行兌換港幣。人很多,我看著后面長長的隊伍,心里一急,就用巴掌去抓兌回來的散錢,狼狽得很。柜臺里面的小姐保持著一直禮貌的態(tài)度說:“沒關系的,慢慢拿!”這讓我想起汕大中行有一段時間在柜臺前放了一個客戶評價器,一位黑著臉工作的柜臺小姐在別人給她評了“差”之后竟然破口大罵:“你憑什么評我差!”,把客人嚇得拔腿就跑。
后來和同事提起大陸銀行柜臺小姐的態(tài)度惡劣,他不可思議地說:“你把錢放他那,他還對你這么兇!以后就別把錢放那里了!”我想想,對啊,為什么我們把錢存在他們那里,還要受他們的氣?可悲的是,我們沒有更多的選擇。
又說說bbs上的熱門話題,宿舍管理。我真不得不說,樹仁學院的宿管組態(tài)度和辦事效率都好得不得了!打電話去請求幫忙的時候,他們是禮貌的,說話的語氣是積極的,讓你感到信心十足。他們會用一些很禮貌的話語,例如“你介意我們在你不在的時候到你房間去修理嗎?” 、“你介意把你電腦的密碼告訴我們嗎?”等等。然后他們的辦事效率是很快的,最快一次幫我搞定電腦上不了網的問題是在十分鐘之內。我打電話過去后的十分鐘之內,那邊就回復說問題已經解決了。我驚喜得無以復加。
睡覺是浪費時間?
在香港,平時接觸得最多的是我的同事。我覺得他們有一個生活習慣和我很不一樣,就是睡覺!在大陸,我和我身邊的很多同學、朋友都是很喜歡睡覺的,恨不得能睡多久就睡多久,睡覺真是件美妙的事情啊!但是我的同事卻不這樣認為,他們會覺得睡覺是浪費時間。記得一位同事跟我說過的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我常常舍不得睡覺,總希望多做些什么”這個“多做些什么”,不同人有不同的定義。有的人希望多看些書,有的人希望多玩一點,總之不要睡覺,浪費時間。
我想他們這種珍惜時間的習慣很好,但是對于我來說,現在還不能完全的認同,我仍然覺得,睡覺真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哦!
適應能力強
香港職位的流動性很大。我們呆了短短一個月,有一位同事轉工了,后來連頭頭也離開了雜志社。我想香港人的適應能力挺強的!
轉工的同事是僅僅大我們一年的女生,她去年在浸會大學的新聞系畢業(yè),然后就在盛世工作。
她在學校里沒有接受過商學院專門的課程,但可以在財經雜志做得非常成功。然后現在又轉到法律版,從事和以前完全不一樣的工作。但是,她很樂意去嘗試,去挑戰(zhàn)自己。我真的很佩服她。
放手讓我們干
去年聽一些師兄師姐說,實習單位不愿意放手讓他們去干,甚至跟記者出去都不行。而我這次實習,完全沒有遇到這種情況,實習的第二天我就自己“出街”了。同事這樣問我們:“你們想做誰的故事?沒關系的,想做就說出來。”聽到這句話時,我由衷地感到一種被信任的感覺,實在太棒了!他們從來都不懷疑我們的能力,不亂改我們的文章,讓我覺得實習期間很自由,也有足夠的獨立的發(fā)揮空間。
好玩的事
在香港做記者,好玩的事可多了!不不不,我想應該說做《盛世雜志》的記者真好玩!
天天吃五星級酒店的點心
很多香港企業(yè)都喜歡在高級酒店開業(yè)績會。在港島,這樣的酒店就有港麗、萬豪、香格里拉等。作為一個財經雜志的記者,我經常出入這些場所。開始的時候還真不習慣,去著去著就把到酒店的路都摸熟了。最開心的,大部分公司都在會廳里安排很多點心和飲料招待嘉賓和記者。于是,我就有了許多免費的午餐,甚至晚餐,而且還是五星級的!
我開始以為到場的記者都不會錯過這么豐富的食物,誰知道其他媒體的記者總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后來聽其他同學訴苦才知道,原來他們一天到晚都趕時間,一項一項任務緊緊接著,連吃口點心的時間都沒有呢。我想我們還真幸運啊,這樣省下了不少餐費。
免費觀展
香港有一個會展中心,名副其實的會展中心。每當周六周末,會展中心都會舉辦一些展覽讓市民在假期有地方可去。幾乎所有展覽都有傳媒登記處,就這樣,一個月下來,我們免費看了不少展覽。例如美食展、電腦展、狗展、日本展等等。
有幸光臨海洋公園和迪士尼樂園
因為同事們太照顧了,所以給我們安排了那么好的機會。我去了迪士尼和李錦記合作的新聞發(fā)布會,雖然并未能進入樂園里面,但是能夠在度假村的仙度瑞拉酒店品嘗迪士尼推出的佳肴,還能看見活蹦亂跳的米奇和高飛,真是幸運無比!
另外也因為工作的關系去了海洋公園,那天是周日,所以工作完了之后,我們在里面逗留了半天。免費看了海豚表演,坐過了纜車,夫復何求?
帥哥美女多得是
《盛世雜志》為迎合有錢人的口味,也提供一些時尚信息,例如服裝、名表等。我去觀看過一些服裝表演,模特兒穿著高貴的服裝走在t型臺上閃閃發(fā)亮,煞是迷人!偶爾也會碰見一些藝人,我見過不算多,能數得出名字。楊彩妮、徐子淇、廖碧兒、王喜等。
其實除了出席這些盛宴能一飽眼福,在街上能看見的帥哥美女也不少。也許是香港人比較會打扮的緣故吧,走在銅鑼灣或中環(huán)一帶,看在眼里的女生,個個都覺得漂亮,男生個個都挺有型。嗯,確實一飽眼福!
樂于助人的港人
在香港人生地不熟,每次出門,香港的市民確實幫助我們不少,我在心里真的非常非常地感謝他們。記得小學時,英語課本常常用“friendly“這個詞來形容中國人,我想這個詞用在香港人身上比較適合!
絕大多數港人,我向他們問路,他們都會笑著回答我,而且回答得很詳細,有時候,我轉頭要走了,他還在背后提醒一句,生怕我你走錯了地方。也有一些人聽到我們在談論這個站,那個站,知道我們不熟悉地方,主動地提醒我們這個站是哪里,下一個站是哪里。天啊,怎么會有這么好的人呢!是怎樣的教育方式教出來這樣的公民!
唯一的壞印象
香港人給我留下了這么多的好印象,其實也有一個特別不好的地方。我不知道自己這樣理解對不對,或者說這只是很表面的東西。我覺得香港人成天在嚷嚷環(huán)保環(huán)保,其實最不環(huán)保的就是他們?刹皇锹铮瑹o論什么地方,公車、辦公室、酒店,空調都開得老大!下雨那幾天,我上班就冷得直哆嗦,看了看我們辦公室的中央空調調節(jié)器,15度!天!我趕緊把它調高到二十度,好讓大家都能少穿點衣服。其實香港的報紙也提過這個問題,巴士上的冷氣太涼,小孩子坐了車再到戶外容易感冒。但這個情況就是不改,難道香港的電費就那么便宜嗎!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5
一關于有線電視新聞臺
有線電視新聞臺簡介:有線新聞臺是全球首個全日二十四小時以廣東話廣播的新聞頻道,包括《重點新聞臺》、《財經資訊臺》、《24小時新聞臺》、《直播新聞臺》四條頻道,擁有五百多人的新聞團隊,每天24小時為客戶提供最新最快的新聞資訊。有線電視新聞臺更是香港首間建造“全數碼新聞中心”的媒體,率先帶領香港進入全數碼廣播。
二實習前的準備
因為有線新聞臺沒有在內地落地,所以在之前一直沒有看過它的節(jié)目。也可以說對它根本不了解。上網所能查到的資料也很有限。對它的了解,也是停留在學院老師對它的介紹。不過,在出發(fā)前,多留意有關香港的新聞,看TVB和亞洲電視的新聞,不但助于多了解香港最近的新聞熱點,還可以對新聞媒體的制作模式有個初步的了解。
另外,去香港實習臨出發(fā)前,還要注意檢查好自己的證件是不是已經辦好,行李是不是帶齊。這些出發(fā)前的準備工作,如果不做好,那么就會給實習帶來很大的麻煩。
三實習工作
這次能去香港有線電視新聞臺實習,對于我來說是一次十分難得的機會。因為對于讀廣播電視新聞專業(yè)的學生來說,應該多實習。多出去外面看看其他地方的媒體運作方式。而在香港這樣一個寬松,自由的新聞環(huán)境,有線新聞臺是我們更進一步學習的理想平臺。第一天去新聞臺報到的時候,港聞部的采訪主任黃慶州先生第一句告訴我們的就是:“你在實習的過程中,能學到什么取決于你的態(tài)度!倍宜補充說,來實習的意義,就是把我們在學校里面學到的東西表現出來,電視臺不會從頭開始教我們。這翻話,是個指引,也是個提醒,他讓我明白到,在以后的五個星期內,能學到什么東西,都是靠自己。而且我們也不僅僅是代表我們自己,我們所代表的也是我們學院,還有他們對內地學生的印象。
港聞部——每天都像是打仗
說港聞部(也叫assignmentdesk)是整個新聞臺最忙碌的地方一點都不為過。每半個小時更新一次的新聞,幾乎每一條新聞都要有followup。有時候,一條新聞,又需要幾個記者采訪不同的部分,而這些新聞又是耽擱不得的。在assigndesk里,真的可以充分感受到什么叫做跟時間賽跑。
在港聞部實習的三個星期里,我們一般都是以觀察為主,高等法院,政府總部,教統(tǒng)局和立法院是我跑得最多的地方,其實就是法庭、教育和政務這幾個線條的新聞跟的最多。跑多了,也自然而然的跟負責這些方面的記者漸漸熟落起來,看多了他們問問題的形式,以后獨自做采訪,也上手得比較快。
每天晚上十點左右,記者就要打回臺里查自己的assignment,知道自己第二天要采訪什么新聞。在新聞量多的時候,一個記者一天內做五條新聞也是很正常的事,這是在內地媒體實習的時候絕對無法想象到的。
而teamwork對于電視媒體來說也是很重要的,這點,在我們上課的時候,也是經常強調的一點。一條新聞的出來,不是記者一個人或者是編輯一個人的功勞。它需要全部人都很優(yōu)秀,如果是在拍攝環(huán)節(jié)中,攝影師拍得不好,擠不到好位置,那么無論記者的稿寫得有多好,畫面不好看,這不是一條好新聞。又或者,如果負責開車的司機,不熟悉路段,稍微開錯了幾個路口,或者是錯了幾個紅紅綠燈位,那么新聞做得再好,被其他電視臺先播出了,那也是輸了。所以,即便是看起來很小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如果這個teamwork里的成員不合作,做得不夠好,那么都會直接影響到這條新聞的質量,長遠來說,會影響到整個臺的形象。這也是為什么新聞臺里面不強調英雄主義的原因。
另外,香港的電視新聞有自己的特色和要求。他們不喜歡在新聞中出現具體的時間,這是因為有些重要的新聞在整天甚至隔天都要重播,如果新聞里面出現“今日早上”,“今日下午5點”這樣的時間詞,就會混淆觀眾。香港媒體的新聞較之內地短,一般都是每天1分鐘到1分半鐘。在半個小時的新聞內,所含的資訊量就會加大,也是為了適應香港人節(jié)奏快,對資訊的要求快,準,好的習慣。
在觀察了三天之后,我得到了第一次自己實習的機會:在一個公開場合上采訪教統(tǒng)局局長李國章。
因為在整個實習的過程中,香港教改一直是個熱點關注的新聞,所以每逢教統(tǒng)局長李國章出現的公眾場合,都會聚集一大批媒體的記者在外等候。當我到達了會場時,教統(tǒng)局的IO(informationofficer)在一開始就說李先生今天大概都不會接受媒體采訪了,大家都似乎認為今天也是不會有收獲。但是大家也還是繼續(xù)等李國章出來,準備突擊采訪。
教統(tǒng)局的IO又表示說李國章愿意接受媒體的采訪。我們又馬上把麥克風插上,等待李國章出來接受采訪。在采訪完畢后,記者們大多數都會聚集在一起,互相參考大家所記錄到的筆記和聽回錄音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6
新聞寫作是新聞學科領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以新聞報道的基本規(guī)律與寫作方法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專門學科。
通過去年近半年的新聞寫作的學習,我對新聞寫作有了一些初步的認識。平時的練筆以及作業(yè),讓我對新聞寫作的要求與特點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但始終沒有機會去自己采訪并寫作新聞。
這次新聞寫作的實習給了我一次嘗試的機會。說實話,已經有半年的時間沒有碰有關新聞寫作的東西了,所以關于新聞寫作的一些東西,記憶里也有些模糊了,還真是很擔心,會不會不能很好的完成這次實習。索性又將去年學的有關新聞寫作的教材以及筆記等翻了出來,重新看了一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
最初還真不知道寫些什么新聞,總是和大家最開始一樣,感覺沒什么新聞啊,些什么?自己在學校的小路上閑逛,空氣中充滿了離別的氣息,校園的各個角落里都是畢業(yè)的味道,我想,也許我可以寫一些有關畢業(yè)的新聞報道。
通過這次實習,我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很多東西,這些對我以后的成長和發(fā)展都有很大的幫助。
首先是采訪方面。采訪是一個漫長而辛苦的過程,有時候為了一個畫面或者被采訪者的一句話,就要準備一兩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在采訪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各種不同的人,為了獲取更新鮮的新聞信息,我必須學會如何接觸他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所接觸到的大部分都是自己的同學或朋友,關系比較單純,接觸起來也比較容易。但是在出去采訪的過程中,我會接觸到各種人和事,有些可能會比較積極,有些也會是很不配合。通過這次實習,我基本了解了如何與采訪對象溝通,并引導被采訪者較快的進入我們的話題。
其次是寫作方面。在這次實習之前我的新聞寫作方式往往沒有擺脫書面語,不能稱之為一篇很好的新聞稿,而且在稿件的處理方式上也常常會出現一些跳躍的邏輯、大量的形容詞、設置一些所謂的懸念……雖然我也知道新聞的“五w”和寫作的各種結構,比如像“倒金字塔結構”,但真的讓我來寫,我還真是不知道應該如何來安排文稿結構,從何入手、如果收尾。而且我發(fā)現最難的是給新聞取一個準確、形象、生動、的標題,寫一段漂亮的導語,讓觀眾一看就把視線鎖定在你所采編的這條新聞上。所以,我從開始實習的時候就每天找一定的時間來閱一些優(yōu)秀記者的各類優(yōu)秀稿件,認真地分析其結構和語言組織,體會不同新聞文字稿的不同表達方式,不同記者不同的寫稿風格。同時,每天拿出一部分時間看央視新聞聯(lián)播或者鳳凰中文資訊臺新聞等權威的新聞資訊節(jié)目,學習并體會專業(yè)權威的新聞寫作和表達,認真體會新聞寫作的特點和不同的表達風格。
同時,在新聞寫作的時候我漸漸學會了如何整合和分解信息資源。整合信息是分解信息的前提,分解信息是整合信息的目的,一般動態(tài)新聞只是傳達某種信息,沒有什么深度和廣度,但如果我們把信息整合一下,然后分解成不同的單元,做成一個縱向有深度、橫向有廣度的新聞報道,這樣既可以把新聞做得更好,又可以增加新聞報道量。與此同時,在做新聞報道的時候一定不能沒有留下余地,留下一定的空間是新聞報道迂回的需要,也是減少一些不必要麻煩的有效措施。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7
踏上香港之前,自己一直想知道自己能走多遠,離開香港的時候,才發(fā)現原來成功的定義并不是你能走多遠,而是你離目的地還有多遠。
――-題記
準備篇:了解香港傳媒
申請這個實習機會時,心里一直希望的是可以去到香港的電視臺增長見識。當得知學院安排我是去《文匯報》實習的時候,隨之而來的是很大的壓力。由于自己在校期間比較注重的是電視媒體方面的學習和實踐,平面媒體方面并不是自己的強項,擔心自己不能勝任。但是轉念一想,既然是實習,就應該在不同的媒體中多積累經驗,新聞的本質在不同媒體中總是一樣的。于是我著手查閱大量的資料了解香港的平面媒體。一開始我在7-11便利店買5元一份的《文匯報》,后來覺得有些貴,就去圖書館看報,大陸的圖書館一般可以看見香港的《文匯報》,《大公報》,《商報》等,這樣既可以省錢,又可以將幾份報紙做比較。
香港平面媒體有兩個基本的特色,一是商業(yè)競爭激烈,二是多元化。
香港歷來被認為是傳媒最發(fā)達的地區(qū)之一,雖然早在六十年代就開始普及電視,電臺,但繁忙的香港人總是無暇看電視,一般是通過上班下班時在地鐵或巴士上看報紙了解新聞,所以報章雜志始終是香港人獲取咨詢的主要來源。大陸通常是一城一報,發(fā)達的城市最多也是兩三種,對于香港這么一個670萬人口的城市來說,維持近二十中報紙無意意味著極其激烈的競爭,F在香港報章日銷量最高的三份報紙分別是《東方日報》,《蘋果日報》,《太陽報》,占領了超過八成的報業(yè)市場。其中95年創(chuàng)辦的《蘋果日報》以其迎合市民的感官趣味,資訊娛樂化,大標題大圖片的煽情效應,文字不追求深度和“狗仔隊”手法,成為香港競爭力急劇上升的報紙,其他報紙也紛紛效仿,至今“蘋果風”越刮越盛。
而多元化則既是香港社會的特色也是香港報紙的特色。報紙通常被分成左中右三大派,三派的代表分別是《大公報》,《明報》,《蘋果日報》。不同派別的報紙對同一新聞事件有著不同的反應,這于大陸幾乎所有媒體都統(tǒng)一口徑的做法相差甚遠。香港新聞自由也由此得到極大的體現。
實戰(zhàn)篇:你就是記者
1.《文匯報》簡介
我所在的實習單位《文匯報》是一份面向香港全社會以精英為讀者定位的綜合報紙,平均每日出版60版左右。除了在香港地區(qū)發(fā)行以外,還在中國內地各省,自治區(qū)和直轄市銷售。創(chuàng)刊五十七年的《文匯報》以愛港愛國為辦報宗旨,立足香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以對中國內地新聞報道的權威性而稱譽香港社會,成為密切內地與香港交流的重要橋梁。
我和立堅被安排在了港聞部!段膮R報》的港聞部并不是很大,編輯加上記者一共不超過60人。港聞部主要負責的是一些香港本地的新聞。港聞部里也分了許多不同的版塊,包括時政,民生,教育,醫(yī)療等等。而按新聞的種類來分,分為靜態(tài)新聞突發(fā)新聞。做靜態(tài)新聞的記者一般會在前一天晚上12點左右接到報社的電話安排采訪任務,記者第二天到場采訪后,就會立刻打電話報料給報社,回到報社后與編輯商量一些新聞點后就開始寫稿,晚上11點前截稿。而做突發(fā)新聞的記者則是每天10點從報社開車出發(fā),根據電臺廣播,警察內部的電臺以及一些同行的消息前往事發(fā)地點采訪,拍照。也就是做突發(fā)新聞的記者是集文字記者,攝影記者,司機三個職能為一體的記者!段膮R報》突發(fā)組的記者分兩組,一組是上午10點到下午6點,一組是下午4點到深夜12點。《文匯報》港聞部內有10多人是專門負責突發(fā)新聞的,而《東方日報》和《蘋果日報》僅做突發(fā)新聞的記者就超過了100人。
報社里白天一般安靜,因為大部分記者都出去采訪了,一到傍晚,整個辦公室就開始沸騰起來,記者忙著查閱資料,趕稿,攝影記者忙著弄照片,編輯忙著與記者溝通和催稿,每個人都是半跑著在辦公室里出入,說話的速度也是平時語速的2倍快。這樣的狀態(tài)會一直維持到晚上11點前,也就是DEADLINE。11點后就是編輯修改,排版,一般凌晨2點開始印報紙。凌晨4點就可以運往各個銷售點準備發(fā)售了。
我在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做關于民生的'靜態(tài)新聞,也有幸在實習的最后兩天跟著做突發(fā)新聞,感受了兩種完全不同的做新聞的方式。
2.采訪:
抓住新聞點
來到《文匯報》的前一兩天,報社安排了記者帶我出去采訪。來到采訪現場,就切身的感覺到香港的媒體真的非常之多,即使一個小小的記者會也有十多間媒體參加。我原以為記者之間一定競爭激烈,但發(fā)現每個在場的記者都相互很熟稔,他們會互相對稿,互相討論,一起吃飯,關系非常友好。同行的記者告訴我,香港媒體間的競爭確實很激烈,但是記者之間卻很友好,他們一般不會介意把得到的資料共享,這是生存潛規(guī)則,互利互益;但是如何把得到的相同資料做出不同的新聞,才是較量之處。我意識到抓住新聞點就是他們所說的“point”是非常重要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8
時間像流水,在不經意中的蹉跎和忙碌中,我的實習生活已經畫上了句號,文藝新聞實習報告格式。我不敢說這個句號是完美的,只能說我收獲了很多。習慣了自由的學生生活,曾在開始的時候,對那么長的的實習時間有犯愁和些許不適應的感覺,覺得這日子是沒有盡頭,做任何事情都得一板一眼,規(guī)規(guī)范范。但是,現在回味起來時剩下的只是在實習過程中的各種各樣的滋味:有為自己的稿子沒寫好而煩惱的時候,有為自己的小小成功而竊竊自喜的時候,有為受到領導批評時而生悶氣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在成長,但是不可能直接就到達成熟,而只是不斷地成長,在成長中不斷地接近成熟。很慶幸的是,在實習這段日子里,我成長了不少。同時,又對自我有了一個更為深一層次的認識。
實習生通常是沒有工資的,即便是有也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點伙食費。很多人說,做實習生,就是變相的廉價勞動力。我不否認這一點,但換個角度思考,我把它看作收獲應繳的學費,成功前必要的付出,因為從書本到實踐,我完成了這種跨越。原來在課堂上做練習寫的稿件,只要能獲得老師的認可就行,而一旦進入實際操作,必須要保證所有人都能認可你。在實習老師的指導下,我盡力像一名合格的電視媒體記者靠近。
更重要的是,我從身邊的員工身上感受到了什么是職業(yè)精神。比如,在學校我們總是習慣于考試前臨時抱佛腳,而真正到了工作中,每個人都會自覺地把前提工作做到最好,因為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我們做不好必定會影響到下一步",實習老師總是這樣告訴我;比如,課堂上老師布置的新聞作業(yè),我寫完了就直接交出去,而在實習中,因為一點差錯就會直接關聯(lián)到整個電視臺的工作,從稿件到同期視頻不檢查兩三遍我不會放心;再比如,上面布置了一項看上去很辛苦很難完成任務,如果是在學校,我們的第一反應肯定是抱怨和抵制,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會連續(xù)好幾天加班到很晚,也一定會盡力完成,實習報告《文藝新聞實習報告格式》。
實踐然后知不足。我發(fā)現自己在溝通、交流方面,還有許多不足。在學生時代的時候,并沒有有意識地去發(fā)展自己在這些方面的素質能力,等到實踐的時候,才發(fā)覺問題一個接一個的出現。曾經是那么的自以為是,在遭遇了這些事情后,便收起了那種鋒芒,變得謙虛低調多了。能夠知道天高地厚的人不多,我有幸對此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
幾個月的實習也讓我明白了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實習是一段獨特的經歷,當記者更是一種讓人受益匪淺的體驗。實習對人是一種綜合素質與能力的考驗,更是對我們的人生態(tài)度的衡量。
在這場考驗中,我相信從四川音樂學院國際演藝學院文藝新聞班走出去的實習生肯定是經受得住的,我們決不會退縮,我們決不會成為懦弱者,雖然我們可能沒有做到最好,但我們肯定是拼盡全力的。
先做人后做事,這是一個社會生存的潛規(guī)則,在這次實習的過程中是一樣的。在與實習老師,其他的記者,編輯以及電視臺領導交往的過程中,我更是深深地體會到了怎樣做人、怎樣與人交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我們不可能獨立存在,我們人與人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當我以前學習這樣的抽象理論的時候,感覺是那么的陌生,而在實踐的時候,切實體會到了其中的深刻道理。做事同樣重要,這是檢測一個人的又一個重要標準。
這樣一段充實的體驗,改變了我很多的想法的同時,也端正了我的態(tài)度。每天朝九晚八的工作生活,鍛煉了我的意志,改變了我的不良習慣;我們要積極適應這樣的生活、這樣的環(huán)境,唯有適應我們才會有收獲,我們才會有進步,我們才會更加成熟。
對于未來,我想現在不能說我已經完全有了清晰的思路,但是我知道下一步該怎么走。在平坦的大道上邁出下一步并不難,你只需要向前走就是了,可是在十字路口的任何一步都有可能影響大局,所以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最后我衷心祝福我親愛的05文藝新聞班的同學,未來的路上一路順風,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9
我最初對智哥的印象來源于婉瑩,不說不知道,原來“隱蔽”在南方電視臺的智哥是一個dj大紅人,他的聲音和他的電臺節(jié)目《一些事,一些情》風靡萬千少男少女。智哥完全是一個民主型的領導人物,在他身上我看不到懾人的氣魄,有的是親切,穩(wěn)重和安全感。記得第一天到臺里,我們什么都不懂,在辦公室里忐忑不安的,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正當我和婉瑩有點不知所措的時候,智哥卻很細心的看出了點端倪,悄悄的走到我們身邊,向我們介紹臺里的工作情況和《in一派》的節(jié)目內容,親切的感覺讓我的拘謹即時緩減。雖然我們只是實習生,但是智哥卻很照顧我們,有時候我們在辦公室閑著沒事干的時候,他會盡量幫我們安排出去拍攝或到編輯室跟后期的工作,希望我們在有限的時間里見識多點,學多點。
丁丁是一個既可愛又好玩的女生,她雖然個子小小,但魄力十足。她對于時尚潮流有敏銳的觸覺和洞察力,對于主持和配音工作她一絲不茍,從她的眼里我感受到她對主持工作的熱愛。有一次,她拿著一本超人氣潮流雜志認真地問我,“我們的節(jié)目要怎樣改進才能做得像雜志那樣內容豐富和專業(yè)呢?”,可見丁丁對于節(jié)目的忠誠和熱愛。因為聲音的甜美活潑,丁丁成了廣告配音的小天后。在粵語的多則廣告里都能聽到她的聲音,最近比較熱的“酸酸甜甜就是我”也是丁丁的聲音喔。有一次斌少還執(zhí)意要在節(jié)目中用上這一句,把我和編導們都弄得哭笑不得。
另一主持人斌少是點子最多的一個。每次在例會上他總會很激昂的發(fā)表個人的意見和見解,有時候我甚至覺得他像個演說家那樣滔滔不絕。斌少覺得個人的世界觀是由個人的經歷所決定的,像我們這樣的“正常人”,做真人秀節(jié)目時,一定要拋開平常人的思維方式去想,越是另類越是搞笑的,才最能博得觀眾的喜歡。所以我打心底里覺得他無比佩服周星馳的無厘頭,在生活中,他確實也挺無厘頭的。斌少不僅是一個激昂的“演講者”,還是一個超級大書蟲,幾次出外景,還沒有輪到他工作的時候,總能看到他拿著一本書拼命的讀。我想,他平常的滔滔不絕也是書中的長期積累吧。我,好像也很久沒有認真的讀過書了,懺悔!
編導明哥是一個很出色的攝影師和很好的老師。記得在星期天播出的真人秀節(jié)目改革期間,我們三個實習生得到了一個獨自外出拍攝的任務--在街上找人獻歌并把過程記錄下來。唱歌的片段將會在真人秀節(jié)目的中段穿插播出,以增加節(jié)目的多元性和娛樂性,暗暗自喜的我覺得我們大展拳腳的機會終于來臨了。可是拍回來的片子的效果卻差強人意,除了畫面構圖、白平衡、對焦等問題外,還有采訪的問題,數數指頭一大堆。因為我們的“業(yè)余”,明哥“狠狠”的為我們惡補了一課。最后我總結了好幾點:
開機后馬上要做好四件事情:
要調好白平衡。白平衡是很重要的,如果白平衡沒有做好,可能拍回來的片子都不能用了。
要把焦對準。把鏡頭zoomin對準被拍攝者的鼻子處,也就是聚焦,然后再把鏡頭zoomout,就可以做到對焦清晰了。
根據光線和光源把光圈調好。
選好背景。開機后不能懶,一定要想自己需要拍的是什么,選好最適合的背景。
在拍攝人物時,不能把人頭給截了,不然畫面就會失去平衡。
白平衡要視不同的背景和光源進行調節(jié),不能一成不變
焦要跟得快,不然拍出來的畫面會虛掉。
在采訪小朋友的時候,要蹲下湊合小朋友的高度;如果弓著身采訪,出來的畫面就會很難看,而且這樣也不尊重被訪者。
如果可以的話,記者要盡量拿著話筒進行采訪。不能隨意把話筒給別人,因為一個話筒8000元,一不小心掉地上,負責的人不是被訪者而是記者,而且隨意把話筒給別人玩弄,有損電視臺形象。
記者在采訪時一定要記住翻話筒,不然聲音就會有偏差,不清晰。
在拍攝時還要留意主持人的服飾,畫面內不能出現帶有宗教色彩的物品。
明哥最后還強調說,因為我們做的是娛樂性的節(jié)目,不同于新聞類的節(jié)目,要求現場為先,畫面質量為后,我們的畫面是可以預先設計的,拍出來的效果也是要美的,就算有一幀的偏差也是不允許的。
拍回去的片子在我們離開前都還沒有編輯,最后不知道派上用場沒有。雖然我們這一次任務以失敗告終,但這是我們唯一一次獨自外出采訪的經驗,我會好好珍藏的。
我跟劉怡哥出去拍片和跟他做后期的次數是最多的,他很照顧實習生,也很愿意教導我們。平常在編輯室,我們更多的只是坐在編導的身旁學習,很少有機會用上編輯機。劉怡哥覺得懂得技術并不是關鍵,因為在不同的媒體,編輯的器材和軟件設備都是有所區(qū)別的,我們需要培養(yǎng)的是一種編輯的感覺,
建立自己的編輯風格。是啊,我什么時候可以制作一條完全屬于自己的片子呢?iwonder。
雄哥出身于師范專業(yè),卻走上了媒體之路,一做就是5個年頭。我心里充滿了對雄哥既害怕又敬佩的感覺,我曾經在雄哥面前犯了一個作為媒體工作者致命的錯:我幻想把做了一半的工作丟下一去不回頭。我的不負責任讓雄哥不快,他甚至忍不住訓斥了我一頓。雖然后來我彌補了自己的過失,但是雄哥的反應讓我意識到就算再小的工作,我都必須負起責任,有始有終。雄哥的后期制作很出色,對于色彩的運用和畫面的把握都很到位,他曾經對我說過:“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得靠自己,遇到不懂的要努力去學,唯有這樣才能在社會立足!痹谒闹笇拢依斡浟穗娨暸_腳架的用法,知道了運用快捷鍵盤做后期編輯的方式,了解了自己的不足,我甚至敢于在拍攝過程中發(fā)表自己的個人意見,在實習過程中我找到了更多的自信。雖然雄哥說我處理事情還不夠成熟,不過我會繼續(xù)努力的。
小雷哥喜歡和年輕人在一齊工作,他覺得與年輕人一齊工作既有朝氣又有熱情和沖勁。小雷哥平常的話不多,但是他卻是實力派,做的片子是《in一派》的收視保證。大內總管欣姐笑話說小雷哥收買了作為收視統(tǒng)計的300戶家庭,所以才有好收視。其實,曾經在廣告部工作的小雷哥擁有強勁的后期包裝制作的實力,所以他的節(jié)目受歡迎絕對不是巧合。
其他的《in一派》同事也是各有各的特點,小鄧哥是典型的“actionspeakslouderthanwords!”類型的人,聽說他做的新聞類記錄片很厲害,可惜還沒有機會見識見識。在我們去實習的時候,芳芳姐去了英國旅游,聽說還有不少艷遇了;tt姐和欣姐都是很好的女生,就比我大一兩歲,看著她們在電視臺如魚得水的工作著,再想想自己還是一個實習生的身份,就感到慚愧,同時不得不時刻督促自己要加把勁的積累。
【關于新聞類實習報告錦集9篇】相關文章:
新聞類實習報告范文錦集9篇03-01
關于新聞類實習報告模板集錦五篇03-01
新聞類實習報告模板合集十篇02-15
文員類實習報告模板錦集六篇03-08
水利類實習報告模板錦集6篇03-08
傳媒類實習報告錦集十篇03-04
客服類實習報告模板錦集8篇03-02
老師類實習報告模板錦集8篇02-27
建筑類畢業(yè)實習報告錦集五篇02-23
電工類實習報告模板錦集六篇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