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詩歌教學設計

        時間:2022-11-03 08:43:22 詩歌 我要投稿

        詩歌教學設計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收藏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詩歌吧,詩歌以強烈的節奏、美妙的韻律、精煉的語言、奇特的想象,豐富的感情展現其語言的藝術。你所見過的詩歌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詩歌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詩歌教學設計

        詩歌教學設計1

          一、課題:古代詩歌五首

          二、教學目的:

          1. 學習這五首詩,朗讀、背誦這五首詩詞。

          2. 理解五首詩歌的意境;

          3.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重點

          1. 朗讀、背誦這五首詩詞;

          2.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難點 :

          1. 理解詩歌的意境。

          五、課時:2課時。

          六、課型:綜合新授課

          七、教學方法:講讀-討論

          八、教具:

          九、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

          1.,讀準下列字的音:

          碣石 澹澹 竦峙 蕭瑟 枯藤 昏鴉 天涯

          2.自己練習讀這五首詩:

          (二)三分鐘演講

         。ㄈ﹦撛O情境,導入 新課

          1. 請一生講一個曹操的故事。

          2. 教師作簡評,引出曹操的遠大抱負。

         。ㄋ模⿲W習《觀滄!

          1.作家作品簡介

          《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是《步出夏門行》中的一章。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縣(今安徽省毫縣)人。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在鎮壓黃巾起義中,逐漸擴充軍事力量。建安元年(196年)迎獻帝都許昌,用他的名義發號施令,先后削平呂布等割劇勢力。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敗兵強地廣的袁紹,此后逐漸統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東征烏桓,也取得了很大的勝利。次年率軍南下,被孫權、劉備的聯軍擊敗于赤壁。后封魏王。曹丕稱帝,追尊他為武帝。善詩歌,《步出復門行》《蒿里行》諸篇,用樂府舊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氣魄雄偉,慷慨悲涼。對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也有所反映。

          《觀滄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登臨碣石山。他面對洪波涌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2.朗讀詩歌指導:先范讀再由學生試讀。

          3.指導學生評析詩句。逐句分析,先由學生分析,再由教師歸納。

          小結:

          寫景的十句,前六句寫的是實景,后四句寫的是虛景。這首詩借景抒情。將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雄心壯志融合在一起,詩人以滄海自比,開闊的意境,雄渾的氣勢,也是詩人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魄的表現。詩中洋溢著飽含的激情。詩人勾畫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表現了開闊的胸襟,抒發了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抱負。請同學們帶著感情,再次朗誦這首詩歌。

          4.齊讀齊背,抽查個別背誦。

          (五)學習《 次北固山下》

          1.作家作品簡介

          《次北固山下》選自《全唐詩》,作者王灣,洛陽人,唐代詩人。

          2.朗讀這首詩

          3.指導學生評析詩句

          4.題解: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臨江,形勢險要,號稱“天下第一江山”。作者家住洛陽,旅于江南,在這座山下停泊,被這里開闊秀麗的景色所吸引,寫下了這首詩。這首詩是寫鄉愁的。

          5.總結:

          首聯兩句點題。“青山”當指北固山,在鎮江之北,面臨長江,三面環水。詩人此刻在船上,“客路”即驛道,既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可見這是詩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鎮江后,他還要乘驛車到別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頷聯寫船上所見景色,是近景!捌健薄伴煛薄罢薄皯摇彼淖譄挼煤茫骸俺逼健保瑑砂恫棚@得寬闊;“風正”,帆才有懸空的態勢。“潮平”一語,又是為頸聯中“江春”一語作鋪墊。

          頸聯是這首詩中的佳句:夜還沒盡,就看到一輪紅日從東邊江面上徐徐升起,帶來了溫暖的氣息;江上春早,舊年未過新春已來。(殘夜而東方海日已升,舊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時間過得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系之!

          尾聯由感受寫到思鄉。雖然有美好的江南景色可觀賞,卻無法抑制涌動的思鄉之情。詩人離家日久,見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雁足來給他傳遞家書了。

          全詩層層相因,渾然一體。詩中對景色的描寫表現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雖然末句寫了旅途中的鄉思,卻沒有一點凄涼之情。

          6. 當堂背誦。

          第二課時

          (一)學習《錢塘湖春行》

          1.作家作品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自號香山居士。唐代大詩人。他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反對形式主義。其詩歌形象鮮明,語言通俗,內容清新,如《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憶江南》《賦得古原草送別》等,深得人們的喜愛和傳誦。有《白氏長慶集》72卷,集詩3000余首,數量之多,是唐代詩人中首屈一指的。

          《錢塘湖春行》是穆宗長慶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所作。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詩中描寫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風光,抒發了詩人喜悅的感情。

          2.朗讀詩歌指導:

          先范讀再由學生試讀。

          3.指導學生評析詩句。逐句分析,先由學生分析,再由教師歸納。

          小結:

          首聯從大處落筆,寫詩人行經孤山寺和賈亭時所看到的山光水色!俺跗健保瑢懘核跎,略與堤平!霸颇_低”,寫白云低垂,與湖水相連。這就勾出了西湖早春的輪廓。

          中間兩聯是分寫。

          頷聯寫鶯燕,是詩人所見。鶯是春的歌手,都爭著飛到向陽的樹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開始銜泥筑巢,這樣的景象給人們帶來了生機勃郁的感覺。

          頸聯寫花草,著重表現詩人的主觀感受。唐時人們有騎馬游春的習俗。馬在淺草地上走得很輕快,人在馬背上自然感到舒適,但看花的時間長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紅,使人目不暇接,也會產生迷亂的感覺。

          尾聯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靶胁蛔恪保且驗榭床蛔,說明詩人流連忘返,完全陶醉在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4.齊讀齊背,抽查個別背誦。

         。ǘ⿲W習《 西江月》

          1.作家作品簡介。

          《西江月》選自《稼軒長短句》,作者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南宋愛國詞人。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即歸南宋。他力主抗金,屢受打擊,隱居上饒帶湘凡達20年。曾短期被起用,但不受重視,抱很而終。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

          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與蘇城并稱為“蘇辛”。有《稼軒長短句》。

          2.題解

          這首詞有個題目“夜行黃沙道中”,黃沙,即黃沙嶺,在江西省上饒縣西,辛棄疾退隱上饒帶湖期間,經常行經風景優美的黃沙進中。

          3.指導學生解析課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小結

          這首詞構畫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圖,一片詩情畫意,優美動人,夜色那么清幽,氣氛那么恬靜,充滿了樸野成趣的鄉土氣息,抒發了豐收在望的喜悅心情。

          5.齊讀齊背,抽查個別背誦。

          6.寫分析短文,就兩首詩你所體會的意境來寫一寫自己的看法。

          抽查幾個交流。

          第三課時

         。ㄒ唬⿲W習《天凈沙·秋思》

          1.解題:

          “天凈沙”曲牌名,“秋思”題目。元曲是我國古代詩歌中的一種體裁,興于元代,又稱散曲。曲有小令、套曲之分,《天凈沙》是小令。曲與詞體式相近,都按調填詞,但較詞明快自由。

          2.通過想象,把握意境。

          作者在曲中只是列舉幾種事物,沒有使用動詞或關聯詞,即形成一幅有形象,有色彩,有氣氛,有韻味的圖畫。

          通過想象,描述圖景,切忌硬譯:

          深秋的黃昏,一個風塵仆仆的游子,騎著一匹瘦馬,迎著陣陣冷颼颼的西風,在古道上獨行。他走過纏滿枯藤的老樹,看到即將歸巢的暮鴉在樹梢上盤旋。他走過橫架在溪流上的小橋,來到溪邊的幾戶人家的門前,這時太陽快要落山了,自己卻還沒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將是一個漫漫長夜,不禁悲從中來,肝腸寸斷。

          3.總結:點評想象,點明《天凈沙》的藝術成就。

          元代散曲家馬致遠,早年熱衷功名,屢不得志,漂泊生涯二十余載,本曲乃漂泊生涯體驗的結晶,是作者用血與淚寫成的,元曲中的“絕唱”,元人譽為“秋思之祖”,近代王國維贊其“寥寥數語,深得唐人絕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

          4.布置作業 :

          改寫本曲為一篇200字左右的小文章。

         。ǘ┱n堂練習:

          閱讀

         。ㄒ唬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從詩的體裁看,它是一首 體 詩,從表達方式看,它是一首

          寫景詩。

          2.詩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詩句是

          3.最后兩句與詩的正文內容的關系是

          4.本詩以 字統領全篇,先寫 景,然后寫 景,借景抒情,表現了詩人 。

         。ǘ

          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5.表現了詩人行蹤的詩句是

          6.表現是“春行”的詩句是

          7.表現作者騎馬游西湖的詩句是

          8.詩中運用對仗的句子是

          (三)老師點撥:

          1.從詩的體裁看,它是一首 樂府 體 四言 詩,從表達方式看,它是一首 感懷 寫景詩。

          2.詩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詩句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

          3.最后兩句與詩的正文內容的關系是 最后兩句是樂章結尾時的套話,與正文內容無直接關系 。

          4.本詩以 觀 字統領全篇,先寫 實 景,然后寫 虛 景,借景抒情,表現了詩人 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魄 。

          5.表現了詩人行蹤的詩句是

          6.表現是“春行”的詩句是

          7.表現作者騎馬游西湖的詩句是

          8.詩中運用對仗的句子是

          十、板書設計 :

          古代詩歌五首

          觀滄海 曹 操 東漢 四言樂府 登山望海

          次北固山下 王 灣 唐朝 五言律詩 駕舟揚帆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朝 七言律詩 賞花觀鳥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南宋 宋詞 夏夜出行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元代 元曲 悲秋思鄉

          十一、課后小結:

          在教學過程 中應重視點撥,讓學生準確理解五首詩的思想內容及主旨,能當堂準確流暢地背誦。

        詩歌教學設計2

          【課題】高中第一學期語文起始課

          【目標】學生方面,一回顧和總結初中階段語文學習的方法和任務,二了解高中階段的學習目標和方法。教師方面,一表誠意,二明理念,三提要求,四析任務,五點方法,六激信心。

          【設想】以師生共同探討《回聲》的啟示貫課堂始終。

          【步驟】

          一、詮釋名字,自我介紹

          教師導入:李清照有詞《漁家傲》云:“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漫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我最喜歡這首詞,首先是因為這首詞所展現的遼闊、壯美的海天相接的境界令人心馳神往,所表達的對理想的執著精神使我引為同道,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首句“天接云濤連曉霧”喚起我親切的感受,因為這里包含著我的名字。我姓金名曉濤,是你們的語文科任老師。同學們,你能否用文學筆法來詮釋自己的名字?

          學生活動:用詩句或格言對自己名字做全新的詮釋,或描述一個情景來說明自己的名字的內涵。

          教師總結:我們在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氛圍中彼此認識;在以后的學習中,你們會更加深切地體會到,語文是美麗的。

          [解說:語文教學課堂可以是充滿詩意美的,通過詩句來進行自我介紹也就使這例行的一環節變得充滿情趣;而學生通過有創意和頗具個性的介紹,不僅可讓新老師和新同學迅速地記住自己,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享受到創造成功的喜悅。師生間的對話雖剛開始,但預示著良好的師生關系順利地形成。]

          二、一談《回聲》的啟示--表誠意,提要求

          教師點撥:我們已經共享了姓名的樂趣,接下來我們來共享思想。

          老師給大家講一個童年里的故事。在一個春暖花開的 日子里,我和小伙伴結伴同游一座深山。小伙伴十分頑皮,跟大山開了一個玩笑。他先問候大山:“你好!”只聽得大山也友善的回答:“你好!”他接著又喊:“你是個壞蛋!”只聽得大山也生氣地說:“你是個壞蛋!”在旁邊的我十分不解,山與人為什么會有如此對話?今天我與大家一樣都明白是“回聲”的作用,但對童年的這段趣事,卻有著更加豐富深刻的感受。同學們是不是也從中獲得啟發?

          學生活動:談聽故事后的感受。如談到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文學創作中作家人品與文品的關系等等。

          教師點撥:我認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也是一對回聲關系。臺灣女作家、大學教授龍應臺在《機器人中學》《幼稚園大學》等文章中敘述了耳聞目睹的令人唏噓感慨的事情,如學生能閱讀而不會分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實,不只是在臺灣,我們中國的學校也正在上演這一幕。同學們,出現“機器人中學”,“幼稚園大學”的原因何在?你們會不會成為不會思考不敢思考的一代?

          學生活動:討論原因。有學生提出比較深刻的認識,如“出現以上的問題顯然不能單怪學生。如果刨根想一想,從幼兒園開始,老師就要求孩子們說一樣的話,做一樣的事情;有不同看法做法的孩子被認為是‘異端’,受到排擠。長大后顯然很難不成為‘機器人’”。

          教師小結:培養出怎樣的受教育者,這當然跟教育者的理念有很大的關系。如果以教師的觀點為絕對權威,認為書本上的定是最標準的說法,那么學生就會逐漸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可能具備跨世紀一代所應有的創新能力。但是如果教育者用科學的理念來教育人的話,那就會出現令人振奮的局面。我認為,作為一個瑞中人,他首先要做真正意義上的人,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良好的道德素養,這是前提,否則無法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在智育上則需要有思考、有判斷、有創新,否則也不可能成為出類拔的新一代。

          “盡信書不如無書”,“沒有絕對的真理”,同學們應習慣于自己讀書、思考、做人。語文能力的提高不在于傾聽多少,而在于自己領悟多少。悟=心+吾,即吾之心,吾之思。今天是你們進入高中的第一堂語文課,老師借這回聲的故事,向同學們表達美好的誠意--我愿意做一個愛護、尊重你們的好老師,同時也對同學們提出較高的要求和期望--希望同學們做一個有思想的學生。這樣我們師生之間就形成了理想的“回聲”關系。

          [解說:設計這一環節,第一個作用是表達我的誠意,溝通師生感情;其次,介紹我的教育理念,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第三也借此初步檢測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除此之外,對學生進行了德育教育,不僅要讀書作文,而且要注意提高人格修養,增強全球意識。]

          三、再談《回聲》的啟示--回顧與展望

          教師點撥:同學們,請回顧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用自己的“一雙慧眼”去尋尋覓覓,嘗試發現在初中語文學習中所存在的回聲現象。

          學生活動:討論。一致認為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以及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學習成績之間存在著回聲關系。

          教師點撥: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的主要任務是掌握語文學習的一些基本方法,養成學習語文的習慣。這為高中語文學習打下了很好的基礎。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有著更重要的任務,對同學們的閱讀能力、鑒賞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等方面有著更高的要求。你們認為要提高這幾方面的能力有哪些辦法?

          學生活動:討論。一致認為良好的學習習慣、正確的學習方法以及濃郁的學習興趣是提高以上幾種能力的良方。

          教師點撥:良好的學習習慣、正確的學習方法以及濃郁的學習興趣,的確是提高語文能力的前提。但是,同學們對學習習慣和方法的認識還只限于初中接觸的幾種,我再介紹幾種語文學習的習慣。如在閱讀方面,堅持讀名篇名作,制作讀書卡片,寫讀書札記;在鑒賞方面,反復涵詠,探究深入語境,體味語言之美;在寫作方面,藝術構思框架,反復修改作文;在口語交際方面,要謹慎思考,大膽開口。這些在以后的語文學習中會有步驟地安排訓練。

          除此之外,最值得重視的是要有問題意識,要學會在聽說讀寫中思考,在思考中聽說讀寫閱讀。

          最后,請同學們要一句話概括,在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中所存在的回聲現象。

          學生活動:討論。一致認為語文方法語文學習和問題意識與語文能力之間是回聲關系。

          教師總結:不想不知道,“回聲”原來如此奇妙。同學們是剛跨進高中語文課堂的高一新生,但你們已經成功地完成了一篇高考作文題。這是一個嶄新的開始,讓我們充滿自信地同行在語文學習的道路上。

          [解說:高中第一節語文課負載著很重要的任務,它在新舊交替時期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因此對初中階段語文學習的任務、方法等做一個回顧和總結,與讓高一新生了解高中階段的學習目標一樣具有重大的意義。因為《高中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提出,高中語文教學的“教學目的”是:“在初中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水平,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和閱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培養發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打好基礎!

          給《回聲》寫一篇讀后感是1999年上海高考作文題,最后的說明十分必要,可以增加學生信心,強化語文學習動機。]

          四、三談《回聲》的啟示--寫《給金老師的一封信》

          布置作業:給老師寫一封信,談談自己對這堂語文課,或對語文學習的想法。

          【反思】

          這是堂起始課,我所確定的目標十分明確。但是怎樣實施教學,達成目標,我不想重蹈覆轍,一個人唱獨角戲,口若懸河地在講臺上說甲乙丙丁,一二三四。我決心從第一堂課開始就致力于語文教學的創新嘗試。經過反復考慮,對比幾個方案,最后選擇了認為這種設計。由于它具備以下三個特點,在實施教學時比較成功。

          一、構思巧妙,一線串珠。以上海高考題的材料《回聲》為引子,談《回聲》給我的啟示,串起三個內容:一表示對新生的誠意,二表示對新世紀一代的期望,三在語文學習上指導目標與方法。

          二、辨證處理開放與限制的關系。由于選擇的《回聲》故事比較淺顯,第一個討論題目的設計比較開放;但這個故事值得挖掘的東西比較多,而我這堂課有自己的目標,因此第二、三個討論初中高中語文學習中的“回聲”現象的設計就有明顯的限制性。從開放到限制是一個由淺到深的過程:開放是為了啟發思維,活躍氣氛,激發動機;限制是為了縱深思考,探究語文學習的途徑。

          三、給自己和學生一個合適的位置。在確定教學目標時,我給教師和學生都做了精心的設計,在課堂教學中,師生共同活動,實現了目標。我作為整個課堂教學計劃的制定者、執行者和管理者,圍繞主題,通過廣征博引,逐步深入,逐漸具體化,最后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是我沒有把講臺變成自己的舞臺,而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去感受、自己去小結。

          其實這堂課不僅體現了我的教學理念,代表了我的教學風格,也為我的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尋找到更為良好的環境,更為有效的途徑,更為健康的方向。

        詩歌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了解詩歌中常用的修辭技巧及詩歌鑒賞中修辭技巧的命題特點

          2.學會結合具體詩句分析修辭技巧的運用。

          3.掌握和規范詩歌鑒賞修辭技巧題目的答題步驟。

          教學過程

          導入:播放歌曲《虞美人》(鄧麗君)

          虞美人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我們剛才聽的這首歌的歌詞就是李煜的名作《虞美人》。其中:“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边\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設問、比喻。(引出課題并板書)

          【20xx北京卷】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0、11題。

          柳堤

          春江水正平,密樹聽啼鶯。十里籠睛苑,千條鎖故營。

          雨香飛燕促,風暖落花輕。更欲勞攀折,年年還自生。

          10、(7分)

         、谟瓯緹o香味,但詩人在“雨香飛燕促”中卻說雨“香”,這是用嗅覺來變大觸覺和視覺的修辭方法。下列詩句中“香”子的運用和本詩類似的兩項是(4分)

          A.花經宿雨香難拾,鶯在豪家語更嬌。(唐鄭谷《闕下春日》)

          B.蒹葭影里和煙臥,菡萏香中帶雨披。(宋楊樸《莎衣》)

          C.幾經夜雨香猶在,染盡胭脂畫不錯。(宋劉子翚《海棠花》)

          D.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塵香雨潤如膏。(明邱!抖汲谴喝铡罚

          一、回顧古典詩詞常用的修辭手法

          詩詞大家們在作品中多運用修辭來表情達意。那么我們一起回顧一下,我們所學過的古典詩詞中常見的修辭手法有哪些?

          比喻、比擬、對比、對偶、借代、設問、反問、排比、雙關、夸張……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擬人)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高適的《燕歌行》)(對比)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對比)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對偶)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設問、比喻)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相見歡》)(比喻)

          二、考點展示:

          大綱要求: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表達方式、表現手法、修辭手法)

          那么,這個考點在命題形式上如何呈現?我們來看近幾年考查修辭技巧的的高考題:

          1.(20xx年廣東)

         。1)這兩首詩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屬性?都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2分)

          2.(20xx年重慶)

         。1)“當年粉黛,何處笙簫?”用了什么修辭手法?(2分)

          3.(20xx年浙江)

         。2)簡析第三聯中詩人表現情感的手法。(3分)

          4.(20xx福建)

         。2)請從表達技巧的角度對“折葦動有聲,遙山淡無影”進行賞析。(3分)

          綜觀歷年命題情況,我們不難看出,對修辭手法的考查要求都外化為以下幾種形式:

          1.本詩(句)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2.作者是通過怎樣的方式抒情的?(辨認修辭技巧)

          3.賞析分析詩(句)的手法及其表達效果。(闡釋表達效果)

          高考命題形式是這樣的,我們具體怎樣分析作答呢?請看下面的高考真題。

          三、真題體驗(引導學生分析)

          1.(20xx年廣東)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后回答問題。(7分)

          木芙蓉(呂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著意紅。

          猶勝無言舊桃李,一生開落任東風。

          窗前木芙蓉(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應似客心酸。

          更憑青女①留連得,未作愁紅怨綠看。

          注:①青女:傳說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1)這兩首詩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屬性?都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2分)

          【參考答案】兩首詩都描述了木芙蓉冒寒開花的自然屬性,都運用了擬人的手法。

         。康模簩W會如何辨認修辭手法?赏ㄟ^分析意象或描寫對象的特征來辨認。)

          教師小結:通過這道題,我們掌握了辨認修辭手法的方法:要分析意象的的特征。那么我們怎樣去分析修辭手法在詩歌中的表達效果呢?請看這道題——

          2.(20xx年江西卷)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三江小渡

          楊萬里

          溪水將橋不復回,小舟猶倚短篙開。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風波去又來。

          【注】將:行,流過。

          詩人采用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作品的主旨?試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全詩圍繞“交情”展開描寫,詩人采用比喻的修辭手法,(2分)將“山溪渡”比作“交情”、將“水上風波”比作“人生波折”,賦予“山溪渡”、“風波”象征意義,(2分)從而形象地表達了友情恒久不變,能經得起風浪考驗的主旨。(2分)

          (目的:1.學會辨認修辭手法?赏ㄟ^尋找標志來辨認。2.學會將理論知識結合詩歌內容來分析修辭手法在詩歌中的具體運用。)

          方法歸納:

          1.判斷修辭手法的方法(學生歸納):

          (1)找標志,如比喻的標志“似”。

         。2)析意象,如“花心應似心酸”,“花”是物,“心酸”則是人的情態,由此可判斷是用擬人手法。

          2.如何分析修辭技巧在詩歌中的表達效果?

          首先是掌握常見修辭技巧的內涵和作用;其次是結合內容具體分析。最后才是傳達的作者的情感。

          那么是不是做到這樣,我們對詩歌中的修辭手法的分析就完成了呢?我們來看第二次階段考試前的練習題中的詩歌鑒賞題目。

          3.答題思路(學生練習答案比對:投影詩歌,投影學生答題情況,分析答案得失,規范答題意識。)

          (1)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么是用了這種手法。

          (3)此手法有何效果,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四、當堂訓練

          1.試分析這首詩的修辭手法及其表達效果。

          新晴

          劉頒

          青苔滿地初晴后,綠樹無人晝夢余。

          唯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

          【參考答案】用擬人的手法。作者將“南風”人格化,在雨后初晴的天氣里,自己的舊相識南風偷偷的推開門戶,頑皮的翻著書,傳達了作者對南風“惡作劇”的親切喜愛之情。表現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寧靜恬適的心情。

          2.比較鑒賞。假如你是高考命題人,請根據下面兩首詩歌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設計題目,并設計好答案。(目的:熟悉命題形式、運用本節課所學知識進行答題。方法:小組討論、合作完成。)

          憫農(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陶者(梅堯臣)

          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

          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

         。▍⒖迹﹩栴}:兩首詩在表達技巧上有異曲同工之妙,試分析。

          答案:二者都運用了對比手法。前者通過陶者和富家的強烈鮮明的對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會制度的極端不合理,表達了詩人對勞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四海無閑田”反映農民拼命勞動,全國已沒有荒廢不耕種的土地了,農民種得廣,收得多,這種現象與“農夫猶餓死”的現實對比,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對封建剝削制度的不滿。

          教師小結:同學們做得很不錯。說明了大家都充分了解了高考的命題形式,掌握了答題技巧。最后,我們回顧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

          教師總結:

          1.判斷修辭手法的方法:

          一是找標志

          二是分析意象特點

          2.如何分析修辭技巧在詩歌中的表達效果?

          首先是掌握常見修辭技巧的內涵和作用;其次是結合內容具體分析。最后才是傳達的作者的情感。

          3.形成答案時要規范。

          答題步驟:

          (1)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么是用了這種手法。

          (3)此手法有何效果,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五、作業

          楊舍鎮

        詩歌教學設計4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讓幼兒學會這首古詩,感受詩中的意境。

          2、培養幼兒對古詩文的興趣。

          活動準備:

          圖片,音樂,圖卡。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引出古詩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幅圖,請小朋友看一看,圖上畫了些什么?

          2、看到這么美麗的景色,你想到了什么。

          3、從前李白老爺爺也到過這個地方,還寫了一首詩,我們一起來聽聽好嗎?

          4、教師朗誦古詩。

          二、結合圖片理解古詩

          1、你聽到了什么?(幼兒說一句,師出示圖片)

          2、你還有哪些地方不懂呢?教師解釋難解詞。

          三、學習古詩

          1、跟著圖片,變換多種形式朗誦古詩。

          2、幼兒人手一份圖片。

          3、老師想考考小朋友,教師念一句,請你們找出相應的卡片。

          4、變換形式,可以找個好朋友玩這個游戲。

          四、聽音樂吟唱古詩,結束活動。

          老師這兒還有一段很好聽的音樂,我們跟著音樂來念這首詩,也可以跟著它一起唱,好嗎?

          活動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中有三個環節我都運用到了圖片,因為幼兒都是形象思維占主導。活動開始我運用圖片導入,很成功的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把幼兒導入到古詩的教學中去。

          在幼兒理解詩歌的環節中,我利用四幅圖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古詩內容,讓幼兒能比較輕松的理解了古詩的含義,有了深刻的感悟,有感情地朗讀便水到渠成了。最后加入一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環節,借助于圖片讓幼兒鞏固朗誦詩歌,為最后的古詩吟唱打好基礎。

        詩歌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倭私庠娫~有關知識。

         、谄肺墩Z言,體味詩詞意境。

         、塾懈星榈胤磸驼b讀并熟練地背誦。

         、軉l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品味語言,體會意境,誦讀并背誦。

          課前準備

          唐詩宋詞是我國古代文化的藝術瑰寶,多讀多背必有好處。課前讓學生再搜集一些與之相關的詩詞,以開闊視野,拓展思路,增加積累。

          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學習《觀滄!、《次北固山下》、《錢塘湖春行》。

          A.觀滄海 曹操

          一、導入新課

          曹操,字孟德,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詩人當時正處在自己事業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現在又打垮了烏桓和袁紹殘部,消除了后患,統一了北方。如果再以優勢兵力去消滅南方割據勢力,他就可以蕩平宇內,一統天下了。《觀滄!氛潜闭鳛趸笟w途中經過碣石山時寫的。大戰之前,身為主帥的曹操,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山,又當秋風蕭瑟之際,他的心情像滄海一樣難以平靜。他將自己宏偉的抱負、闊大的胸襟融會到詩歌里,借著大海的形象表現出來,使這首詩具有一種雄渾蒼勁的風格,成為一篇流傳至今的優秀作品。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聽課文錄音,掃清文字障礙

          2、學生自由朗讀,教師正音。學生帶著問題,自主學習。

          [問題組]

          ①全詩以哪個字展開來寫的?

         、谶@首詩寫了幾層意思?哪些詩句是寫現實的?哪些詩句是想像的?

          ③詩中哪些詩句最能體現作者博大的胸懷?

          三、合作交流,討論明確

          學生分四人小組交流學習,明確:

         、偃娨浴坝^”字統領全篇,以下由“觀”字展開,寫登山所見。

         、谌妼懥巳龑右馑肌

          第一層(開頭兩句):交代觀海的地點,直陳其聲,非常質樸,“觀”字領全篇。

          第二層(“水何澹!敝痢昂椴ㄓ科稹):描寫海水和山島。

          海水蕩漾,山島聳立——動靜相映襯,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威嚴。

          樹木百草,秋風洪波——靜動相配,顯示了大海的驚人力量和宏偉氣象。這一層全是寫現實中的實景。

          第三層(“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來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是虛景,從兩個“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兩句是附文,是為和樂而加,與詩的內容無關。

          四、品讀賞析

          學生談詩歌基調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詩句,詩人將自己這種昂揚奮發的精神融會到詩里,表現了詩人博大的胸懷。 基調蒼涼慷慨,歷來被視為“建安風骨”的代表作。

          B.次北固山下 王 灣

          一、導入新課

          古時交通不發達,流落外鄉或在外任職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產生故園之思,因此鄉愁成了詩歌中的一個重要主題。

          二、課文朗讀,感知內容

          1、聽課文錄音,掃清文字障礙

          2、學生自由朗讀,思考下列問題:

         、僭姷乃穆摳鲗懥耸裁磧热?四聯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谀男┰娋渲苯颖磉_了思鄉之情?

          三、合作探究,討論明確:

         、偈茁摚涸娙嗽诖,想像船到鎮江后,還要乘驛車到別處,暗含旅途奔波之勞。

          頷聯:船上所見景色!俺逼健保瑑砂恫棚@得寬闊;“風正”,帆才有懸空的態勢!俺逼健庇譃椤敖骸弊麂亯|。

          頸聯:既寫景又點明了時令!皻堃埂敝敢箤⒈M而未盡之際,即將是天亮時的情景,殘夜而東方海日已升,舊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時間過得太快了,詩人已來,少有此句。

          尾聯:詩人離家已久,尚不能歸,見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來傳遞家書了。這首五言律詩四聯之間,相為因果,渾然一體。

         、谖猜撝苯颖磉_思鄉之情。全詩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鄉思愁緒。

          四、品讀賞析

          學生自主探究想像“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是怎樣的情景。如果你身臨其境,將會有怎樣的感受?

          討論明確:

          “闊”是“潮平”的結果。春潮涌漲,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平了。船上的人視野也因之開闊。此句寫得恢弘闊大;“風正一帆懸”愈見精彩。“懸”是端端直直高掛著的樣子。詩人不用“風順”而用“風正”,是因為光“風順”還不足以保證“一帆懸”,風雖順,卻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順風,又是和風,帆才能“懸”,而“正”字兼包“順”與“和”的內容?梢妼懢皹O為傳神。全詩和諧優美。

          C.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一、導入新課

          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提起西湖,我們自然會想起蘇軾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讀了白居易的這首詩,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詩中描寫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風光,抒發了詩人喜悅的感情。

          二、朗讀感知

          1、聽課文錄音,掃清文字障礙

          2、學生自由朗讀,教師正音,思考下列問題。

          [問題組]

         、僭姷乃穆摳鲗懥耸裁磧热?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②哪句詩說明詩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三、合作探究,討論明確:

          [明確]

         、偈茁摚涸娙藦拇筇幝涔P,寫行經孤山寺賈亭時看到的山光水色!俺跗健,寫春水初生,略與堤平!霸颇_低”,寫白云低垂,與湖水相連,勾出了早春的輪廓。

          頷聯:寫鶯燕,是詩人所見。鶯是春的歌手,都爭著飛到向陽的樹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開始銜泥筑巢,一片生機勃勃之勢。

          頸聯:寫花草,著重表現詩人的感受。馬在淺草地上走得很輕快,看花的時間長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紅,使人目不暇接,會產生迷亂的感覺。

          尾聯: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靶胁蛔恪,是因為看不足,說明詩人流連忘返。

         、凇白類酆䱷|行不足”一句說明詩人流連忘返,已完全陶醉在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四、品讀賞析

          “幾處”為什么不是“處處”,“誰家”為什么不是“家家”?

          討論明確:

          詩人對周圍事物的選擇是典型的。鶯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處處,不是家家。從這鶯和燕的動態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從秋冬沉睡中蘇醒過來的春意生動地描繪出來,使人可以想像出,過不多久,姹紫嫣紅開遍,草長鶯飛的景色就會到來。

          五、教師小結,布置作業

          背誦這三首詩。

          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西江月》、《天凈沙 秋思》

          D.西江月 辛棄疾

          一、回顧導入

          齊背前三首詩(可配上音樂)。

          我們讀了“建安風骨”的代表作《觀滄!罚肺读送鯙吃娭械乃监l愁緒,領略到了白居易詩中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今天,我們再隨南宋著名愛國詞人去領略農村夏夜的`清新景色。辛棄疾,自號稼軒居士,長期的農村閑居生活,更使他接近了農村,和農民建立了較深的感情。他一直重視農業生產,同情民間疾苦,因而才寫出了這樣輕快活潑的農村詞。了解這些,我們才能深刻體會到詞的妙處。

          二、朗讀感知

          1、聽課文錄音,掃清文字障礙

          2、學生自由朗讀,思考下列問題。

          問題組:

          ①這首詞分上下兩片,各寫了什么內容?

         、诒磉_了詞人怎樣的心情?

          三、合作探究,討論明確:

          a. 上片:寫景。明月初升,山林頓時變得明亮起來,驚動了在枝上棲息的山鵲和蟬;清風吹拂,把它們的叫聲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間彌漫著稻花的香氣,水中的青蛙不斷地鳴叫;一路上都可以聽到出來納涼的人們在笑談著今年的豐收。

          下片:避雨。烏云驟起,月光消失,天邊只剩下幾顆暗淡的星,田野變得昏暗了;當詞人走到山前時,雨點飄落下來,他知道驟雨將至,想要找個地方避雨。說來也巧,當他急急忙忙轉過溪頭時,一眼就看到了他過去曾經見過的那家茅店,依然在社林邊。(學生自己表述上述內容,不必一致,大致合情即可。)

          b.這首詞描寫了農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發詞人的閑適心情。

          四、品讀賞析

         、僭~人為什么夜行?夜行的時間長不長?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

          ②“忽見”一詞有什么表達作用?

         、厶骄窟@首詞的意趣。

          討論明確:

         、佟跋s鳴”可見天酷熱,天氣變化從“明月”至“七八個星天外”,要有時間,可見夜行之長。

         、谝剐杏,要尋找避雨之處,避雨之處“忽見”,想什么就有什么,能不高興?是喜出望外。

         、凵掀瑢懢吧鋵嵤呛嫱校缕瑢懕苡瓴攀窃~人的本意所在,也是詞的意趣所在。

          E.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一、導入新課

          七百多年來,人們說起“鄉愁”,就會想到這篇作品。因為它極其出色地運用了景物烘托的寫法,將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圍中,使主觀意緒和客觀環境達到了高度的統一。這是一篇抒情作品,僅用28個字,就生動地表現出一個長期漂泊他鄉的游子的悲哀。

          二、朗讀感知

          1、聽課文錄音,掃清文字障礙

          2、學生自由朗讀,初步感知

          三、體驗反思

          學生閉目,隨著老師的描繪想像這幅畫面,感悟內容,體會思鄉之情——

          深秋的黃昏,一個風塵仆仆的游子,騎著一匹瘦馬,迎著一陣陣冷颼颼的西風,在古道上踽踽獨行。他走過纏滿枯藤的老樹,看到暮鴉在樹梢上盤旋,昏鴉要歸巢了;他走過橫架在溪流上的小橋,看到“小橋流水人家”,炊煙縷縷,是一派清雅、安適的景象。這時太陽就要下山了,太陽也回家了;自己卻還沒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將是一個漫漫難熬的長夜。唉,自己有家難歸,令人心碎腸斷,更添悲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學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畫面,及作者所表達的濃重的思鄉情。學生根據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簡筆畫,加深思考。

          四、品讀賞析

          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確:

          作品中前三行全寫景,人物未出場,但每一個景物細節都意味著他的存在——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緊緊扣著“情”;古道,是他的行經路;瘦馬,是他所騎;而西風,也正吹在他身上,透著一種悲涼。僅僅28個字,一個長期漂流他鄉的游子的悲哀就這樣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文字不多,然而思鄉之情卻綿綿柔長,纏繞在讀者心頭。

          五、學生配樂朗讀

          六、拓展延伸

          學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詩歌,可展開朗誦比賽,以提高朗讀水平。各小組可展開競賽,看誰背誦的詩歌多。

          七、延伸作業

         、賹⑺鸭脑姼璩瓕懴聛,增加積累。

         、谡归_想像,將《天凈沙·秋思》改寫成一篇散文,下節課交流。

        詩歌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能學會演唱歌曲《游子吟》,并從中感受母子情,得到愛的教育。

          2、認識前倚音,并學會演唱。

          教學重點、難點:

          充分感受、體驗、表現母子情。

          教學準備:

          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師:母愛是天底下最偉大的愛。其實自古以來媽媽給予自己孩子的都是無私的愛。今天我想給大家介紹以為古代的媽媽,請大家看課本22頁的圖片(,清同學們告訴老師,在這幅圖片上描繪了什么?

          師:同學們都回答的非常棒,這幅圖片啊,主要描繪的是一位母親為自己的孩子縫衣服的場景,圖片上的兒子就是我國唐朝的著名詩人孟郊,他為了表達對母親深深的愛和感激之情,寫下了一首千古流傳的詩歌——《游子吟》。了解古詩創作背景:《游子吟》是孟郊50歲任粟陽時寫的,詩人此時到了知天命的年齡,再看看已是古稀之年的老母親,回想自己20年來為謀求出路而顛沛流離四處漫游,如今雖結束了游子生涯,可以迎接母親同享天倫之樂,但母親一生操勞、養育和教導之恩,豈能報答得了!于是詩人吟唱了這首送給慈母的頌歌。

          二、吟讀古詩,體驗母子情。

          1、 教師有感情地朗誦。

          2 、 同學們有感情地吟誦《游子吟》。

          、 “誰來說說看,你最喜歡哪一句?它表達了什么意思?”說說自己最喜歡的詩句,更深入地體會古詩的含義。

          師:慈愛的母親一針一線為即將遠行的兒子縫制衣服。她擔心兒子遲遲難歸,因此,細針密線把衣服縫的結實耐穿,但心里卻盼著兒子早些平安回來。象小草似的的兒女,怎么也報答不了春天陽光般偉大的母愛。(誰說做兒子的這顆象小草一樣稚弱的孝心, 能報答得了母親像春天陽光一樣的慈愛呢? 其中,“寸草”,指小草,象征子女,“春暉”指春天的陽光,象征母親的慈愛。比喻父命的恩情深重,難以報答。)

          4、師:“大家對這首古詩都有著深刻的理解,讓我們再次深情地將它吟誦。”再次深情地朗誦《游子吟》。

          三、 導學訓練,唱出母子情

          1 、范唱歌曲

          師:看來大家被詩歌深深的打動了,其實被打動的不光是你們,還有許許多多的兒女們也同樣被打動。有一位作曲家為了讓我們更好地表達這種情感,為這首詩配上了優美的旋律,使它成為一首動聽的歌曲。請聽…….(課件出示歌譜,范唱)。

          2 、 再聽歌曲,用哼鳴跟唱。

          3 、 用wu輕聲哼唱歌曲。

          4、 前倚音教學

          ①、師:在這首歌的學習中,出現了哪些我們之前很少見到的音符呢?(引出前倚音) ②、師:前倚音像什么?它應該怎么唱?(教師示范)

          師:像是媽媽牽著自己的孩子,緊緊挨在一起時的樣子。

          ③、師:讓我們把所有的前倚音都找出來吧。(學生用圓圈圈出所有前倚音)我們把它們唱一唱,唱時要注意,兩個音應該緊緊相連。

         、堋煟赫l來說說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多的前倚音呢?(因為要體現母子情)

          師:既然前倚音在我們這首歌曲里起到了這么重要的作用,那我們一定要把它唱得更好,對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唱唱前倚音。

          ⑤、學唱歌詞

          a、范唱,在心里默唱歌詞。

          b演唱歌曲。

          ⑥、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師:這是一首表達母子深情的歌曲,我們應該帶著什么樣的情緒來唱呢?(深情地) 師:那就請大家帶著對母親的感激之情,深情地演唱這首歌。

          四、 為歌曲創編舞蹈動作

          1、師示范,全體同學一起跟著老師有加上優美的動作,有感情的演唱唱歌曲。

          2、請同學們開動腦筋根據對媽媽的感情,還有什么更加好呃舞蹈動作能夠融入歌曲之中,讓學生自由發揮。

          五、歌曲拓展。

          學唱這首歌曲你有些什么感想?

          媽媽都為你做過什么?你為媽媽又做過些什么?媽媽是怎樣愛你?你又是怎樣愛媽媽的呢?你能為媽媽做些什么?

          六、課堂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不僅學習了《游子吟》這首歌,并且還為它編上了舞蹈。老師希望同學們在母親節的時候能夠為自己的母親獻上這個節目,表達一下你們對媽媽的感激之情。

        詩歌教學設計7

          教學目的:

          通過朗誦詩歌,寫作童詩,知識競賽等活動,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詩歌,感受詩歌的魅力,從而熱愛詩歌。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學生自主,探究,開放地學習基礎上,能進行較充分的展示。

          教學難點:

          學生的準備要充分。對學生策劃,組織,協調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近段時間以來,我們在詩歌的海洋中,盡情地遨游,感受到了詩歌神奇的魅力,我們曾與詩仙李白同飲“花間一壺酒”,與張九齡共賞“海上升明月”,也曾與愛國詩人陸游遙望南宋“三萬里河,五千仞岳”,苦苦地期盼著“王師北定中原日”,這其中,悠哉,美哉,悲哉,喜哉,心情跌宕起伏,感情錯綜復雜,同時,收獲也日漸增多,今天這節課,就請你們把自己的收獲和大家分享一下,好嗎?

          二、我們先來進行古詩詞知識競賽

          下面宣讀本次競賽的規則,請各組選手仔細聽好:

          本次競賽的規則是:(生讀)

          a:本次競賽共有四關,第一關名句薈萃,為必答題;第二關詩情畫意,為搶答題;第三關妙語生花,為搶答題;第四關詩海pk,為必答題。

          b:請每組選出一名記分員,答對一題加十分,答錯不扣分。

          c:本次競賽將決出冠軍組,亞軍組,季軍組。各組要賽出水平、賽出風格。宣讀完畢。

          四關過后,看看誰是冠軍組。

          現在,我宣布古詩詞知識競賽正式開始

          導語:大家準備好,我們先來闖第一關:名句薈萃。名句是詩歌海洋中,散落的珍珠,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誰的名句積累的最多。

          第一關:名句薈萃(必答題)

          要求是:每組發一張題簽,10道題,每題十分,五分鐘答完。答完后每組選出代表匯報。請組長領取題簽。

          請第一組代表答題。大家仔細聽,如果他答不上,你可以搶答,每答對一題加十分,機會多多,可要認真聽呀。

          第二關:詩情畫意(搶答題)

          每幅畫中都有一首詩,你能把它找出來嗎?出示圖畫

         。ㄋ姆鶊D,分別為詠物詩、抒情詩、邊塞詩、送別詩)

          拓展:這四幅圖分別代表了詠物詩、抒情詩、邊塞詩、送別詩,四種不同題材的詩歌流派,從內容上分,除了這四種,你還知道哪些?舉個例子。

          第三關:妙語生花(搶答題)

          過渡:比賽緊張激烈,比分你爭我趕,塵該還未落定,讓我們拭目以待。詩海浩瀚,知識無限,詩詞歌賦,各領風騷。下面,我們就要來闖難度最高的第四關詩海pk。群雄逐鹿,看看最終花落誰家?

          第四關:詩海pk(必答題)

          三、舉辦詩歌朗誦會

          1、確定內容,準備好要朗誦的詩。選出匯報人員

         。1)紙船——冰心(2)鄉愁(3)天上的街市

         。4)西風頌——雪萊(5)風流歌——紀宇(6)感謝——汪國真

          2、確定朗誦的形式,要豐富多樣,可以個人朗誦,可以男女對誦,可以小組合誦,可以是詩表演,還可以配樂朗誦。

          3、主題:“金秋情”詩歌朗誦會主持人:隋寧張啟迪

          四、欣賞自己創作的詩歌

          1、學生進行展示,形式可多樣,

          必須是自己寫的,可誦讀,也可給一幅畫、一張照片提詩;可以簡單地用兩三句話談談自己的創作經過,體會,經驗,方法等。

          2、小結:同學們寫的詩,雖然稚嫩,粗糙,但都發揮了大膽的想象,寫出了童真童趣,抒發了自己的真情實感,只要我們勇于創作,樂于抒發即可。

          五、總結:

          同學們,在你們如歌的金色年華里,加入一些詩來點綴吧!它會教我們如何去面對萬物,如何去品味自然,如何去在對待人生,讓詩歌陪伴我們一生,今生今世,走遍天涯,讓我們與詩為旅,與詩同行。

          附試題

          第一關

          a組、補充詩句:

          1.少壯不努力,________。

          2.無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

          3.但使龍城飛將在,________。

          4.紅酥手,黃滕酒,________。

          5.人生自古誰無死,________。

          6.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

          7.________,天涯共此時。

          8.零落成泥碾作塵,________。

          9、人間四月芳菲盡,________。

          10、________,江楓漁火對愁眠。

          b組:補充詩句

          1、日暮蒼山遠,________。

          2、秋到邊城角聲哀,________。

          3、一年好景君須記,________。

          4、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________。

          5、朝辭白帝彩云間,________。

          6、碧玉妝成一樹高,________。

          7、________,后不見來者。

          8、________,悠然見南山。

          9、________,孤帆一片日邊來。

          10、千里黃云白日曛,________。

          c組:補充詩句1、葡萄美酒夜光杯,________。

          2、羌笛何須怨楊柳,________。

          3、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________。

          4、流水落花春去,________。

          5、________,燕山月似鉤。

          6、________,一覽眾山小。

          7、遲日江山麗,________。

          8、孤舟蓑笠翁,________。

          9、晴川歷歷漢陽樹,________。

          10、留連戲蝶時時舞,________。

          d組:補充詩句

          1、車如流水馬如龍,________。

          2、________,野渡無人舟自橫。

          3、________,一枝紅杏出墻來。

          4、________,明月何時照我還?

          5、不知細葉誰裁出,________。

          6、洛陽親友如相問,________。

          7、勸君更盡一杯酒,________。

          8、問君能有幾多愁,________。

          9、莫愁前路無知己,________。

          10、________,牧童遙指杏花村。

          第四關綜合知識

          a組:選擇題,填序號

          1、()的最高成就表現在唐代,()產生于唐代,興盛于宋代,

         。ǎ┰谠钍⑿。a:詞b:曲c:詩

          2、“停車坐愛楓林晚”中的“坐”的意思是()。

          a:乘、搭b:同“座”c:因為

          3.()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a:《詩經》b:《五經》c:《楚辭》

          4、詩仙(),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a:杜甫b:李白c:王維

          5、邊塞詩的代表人物是()()()

          a:高適b:岑參c:王昌齡d:李商隱

          6.《七步詩》的作者是()。a:曹植b:曹丕c:曹操

          7.“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出自葉紹翁的()。

          a:《游園不值》b:《春望》c:《春夜喜雨》

          8.“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的詩句。

          a:王勃b:李白c:白居易

          9.古代詩歌按內容上分類:可分為()()()()()()

          a:懷古詩b:詠物詩c:山水田園詩d:邊塞詩e:送別詩f:行旅詩和閨怨詩g:格律詩

          10.“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是()的詩句。

          a:王維b:王之渙c:王勃

          b組:選擇題,填序號

          1、于謙是()詩人。a:唐朝b:宋朝c:清朝d:明代

          2。“初唐四杰”是初唐文壇上新舊過渡時期的人物。是初唐文學家()、()、()、()的合稱。

          a:王勃b:楊炯c:盧照鄰d:駱賓王e:韓愈

          3、“李杜”是唐代大詩人()和()的并稱。韓愈曾經說過“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

          a:李白b:杜牧c:杜甫d:李商隱

          4.《天凈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

          a:張養浩b:馬致遠c:元好問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句出自()。

          a: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b:王昌齡《出塞》c:杜牧《江南春》

          6.“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寫的是()

        詩歌教學設計8

          課前準備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課前預習能力,所以在進行主題閱讀之前,我先讓學生課前預習這三首詩歌,要求學生利用工具書讀準字音,弄懂難以理解的詞語,流利朗讀詩歌;查閱作者謝爾·希爾弗斯坦的相關資料。

          教學目標

          1、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流利有感情的誦讀詩歌

          2、以讀促悟,學思結合,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詩歌蘊含的智慧

          3、合作探究謝爾·希爾弗斯坦兒童詩的寫作特點

          4、激發學生閱讀詩歌的興趣,在學生心里埋下一顆詩意的種子

          教學重點:理解詩歌的意思,學生能個性化的解讀詩歌哲理

          教學難點:探究謝爾·希爾弗斯坦兒童詩的寫作特點,激發學生詩歌閱讀興趣

          教學準備

          PPT 閱讀記錄卡

          教學過程

          一、圖畫激情,導入詩歌(4分鐘)

          1、PPT出示謝爾·希爾弗斯坦的自畫像

          師:孩子們,圖片上的這個人給你的第一印象怎么樣呢?(隨機抽取3名學生發表見解)

          師:哈哈,同學們都覺得畫上的大叔似乎不太面善,但是謝爾大叔卻很喜歡你們,給你們創作了很多有趣的詩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謝爾·希爾弗斯坦的其中三首特別有意思的小詩。

          2、學生分享謝爾·希爾弗斯坦的相關資料

          師:課前,大家都做了課前預習,對我們的謝爾大叔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請一位同學來分享一下他所收集到的資料。

          二、初讀詩歌,理解大意(8分鐘)

          1、請學生先大聲自由朗讀三首詩歌,著重選擇自己喜歡的詩歌多讀幾遍。

          2、指明三名學生各自選擇一首自己喜歡的詩歌全班朗讀,并簡單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

          3、再請三名學生評價同學的朗讀(優缺點)

          4、教師范讀詩歌,特別強調多音字“抹”的讀音

          5、全班齊讀詩歌

          三、研讀詩歌《總得有人去》《作業機》《斑馬的問題》(10分鐘)

          1、給學生分發閱讀記錄卡,說明怎樣記錄(每個學生選擇一至兩首自己選擇的詩歌,邊讀自邊思考,填好閱讀記錄卡。)

          我喜歡的詩歌

          我的疑問

          我的體會

          詩歌特點

          2、教師向學生說明詩歌特點可以從寫作手法和語言特點等方面來分析,并利用ppt向學生解釋常用的詩歌寫作手法。

          3、學生自由讀詩歌,獨立思考記錄閱讀卡。

          四、合作交流、匯報探究(15分鐘)

          1、學生小組內交換自己的閱讀記錄卡,交流自己的意見。

          2、全班交流,匯報詩歌。

          每一首詩請一個代表做主講人,交流閱讀記錄卡,三至五個同學做補充,教師主持并相機點撥,其他同學認真思考,積極配合,記錄做筆記。(強調學生個性化的解讀詩歌)

          五、教師總結,布置作業(3分鐘)

          教師小結三首詩的寫作特點,帶領學生探究詩人創作詩歌的風格,并鼓勵學生去閱讀其他謝爾·希爾弗斯坦的詩歌,體會作者創作的智慧,寫作的特點。

          作業二選一

          1、課外閱讀《愛心樹》《閣樓上的光》《失落的一角》。

          2、自己嘗試創造一首兒童詩。

          板書設計

          謝爾·希爾弗斯坦

          《總得有人去》 想象豐富

          《作業機》 明快幽默

          《斑馬的問題》 平易自然 富有童趣

        詩歌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了解高考中詩歌鑒賞的考查角度

          (2)掌握每類題型常見的答題方法

          教學重難點

         。1)每類題型解題方法的實際操作

         。2)有理有據的多元化解讀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古代詩歌是我國文學畫廊中一道靚麗的風景,內容豐富多彩,藝術爐火純青,無論是仰天長嘯,還是低眉信手,無論是邊塞風雪,還是田園風光,都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

          二.高考追蹤

          高考對詩歌的考查一直情有獨鐘,在《考試說明》中提出了這樣的要求: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那么命題者往往從哪些角度

          來設計題目對這些內容進行考查呢?今天這堂課我們對此一起來做個探討。

          三.分析角度

         。ㄒ唬┒鸥υ浴盀槿诵云У⒓丫,語不驚人死不休”,賈島也曾留下了“推敲”的千古佳話。誠然,個別字詞用得好,讓全詩境界全出,甚至成為全篇的靈魂,被稱為“詩眼”。我們先來看這首詩:

          渡桑干

          劉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

          問題:詩中的“霜”字有哪些含義?

          1.先請學生說說這首詩的大意。

          2.學生思考并寫下答案。

          3.請學生發言,點撥啟發。

          4.多媒體展示答案,學生比較自己的答案:(1)是“年”的代稱,“十霜”表明作者客居時間之長;(2)點明誘發作者思鄉之情的季節;(3)以秋霜的冷清與肅殺象征著作者久客并州的孤寂。

          5.小結:對字詞的理解可由淺入深,由字面意思到深沉含義即比喻義或象征意義。

         。ǘ┳衷~離不開句子,那么對詩句的鑒賞呢?來看李白的一首詩:

          聽蜀僧睿彈琴

          李白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

          問題:結合全詩談談你對第四聯的理解。

          1.和學生一起解讀前三聯。

          2.學生自由討論第四聯。

          3.學生發言,并小結:解讀詩句可抓住詩句中的重要字詞及景物。

          4.多媒體展示答案,學生比較自己的答案:詩人聽完蜀僧彈琴才發現不知從幾時開始,青山已罩上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疊疊,布滿天空。用時間流逝之快說明作者沉醉于美妙的琴聲之中,從側面烘托蜀僧技藝之高超。

         。ㄈ┰姼鑳热莸倪x擇,形象的塑造對作者而言是了然于胸的,但有些詩的內容不是很明確,這就為考查提供了條件,也為我們多元化解讀提供了空間。一起來看下面這首詞:

          菩薩蠻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問題:關于這首詞的內容,有人認為是寫“游子”,有人認為是寫“思婦”,有人認為兩者皆有,說說你的看法。

          1.老師點撥,應注意“長亭”這一意象和詞中人物的動作,學生分組討論。

          2.請學生發表觀點并闡述理由。

          3.多媒體展示答案的語言組織:A。游子思歸鄉。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見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觸景生情,設想家人盼望自己歸去的情景;最后兩句游子感嘆旅途漫漫,歸鄉無期,更添愁苦。B。思婦盼歸人。上片寫思婦見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寫思婦佇立玉階,見鳥歸而懷念游子;最后兩句寫思婦設想游人歸途艱難,感嘆相逢無期。C。二者兼有。全詞以游子思歸鄉和思婦盼歸人相互渲染,傳達了“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的情思。

          4小結:詩歌的人物形象可由人物的言行,肖像,神態等來分析。

          (四)對詩歌主旨的理解可以進行個性化解讀,但要依據文本,有理有據,不可無中生有或人為拔高。來看杜甫的一首詩,如何鑒賞詩歌的主旨:

          江漢

          杜甫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

          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問題:有人認為這首詩洋溢著詩人自強不息的精神,有人認為表達了詩人的怨憤之情,你同意那種看法,請說明理由。

          1.和學生一起解讀全詩,補充寫作背景,抓住“落日”,“老馬”這兩個意象所表達的含義。

          2.請學生思考并組織答案。

          3.請學生回答,老師點評。

          4.多媒體展示答案,學生比較自己的答案:A。自強不息。詩中提到“心猶壯”“病欲蘇”“存老馬”等,希望自己像老馬一樣實現自己的價值,從中可以看出詩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為國效力。流露出老當益壯、自強不息的精神。B。怨憤之情。詩中頸聯寫到“落日心猶壯”表現出詩人積極用世的精神,但不被重用,結尾兩句借用典故,說難道我這腐儒,連一匹老馬都不如了嗎?表達了詩人報國無門的怨憤之情

          5.小結:鑒賞主旨應把握全詩內容及知人論世。

         。ㄎ澹┮粋詩人的風格,從整體上看是穩定的,但只是相對而言,比如杜甫,杜詩的整體風格是沉郁頓挫,但也有清新淡雅之作,如《客至》。所以,某一風格的詩人的特例往往是考查的熱點。

          蝶戀花

          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消,多情卻被無情惱。

          問題:俞陛云在《宋詞選釋》中對這首詞的上闋做過這樣的整體評價:“絮飛花落,每易傷春,此獨作曠達語!蹦阃馑目捶▎?為什么?請結合詞的內容簡要賞析。

          1.集體朗讀,整體感悟這首詞的風格。

          2.學生分組討論。

          3.學生組織答案回答。

          4.多媒體展示答案,學生比較自己的答案:①同意。起句寫花之凋零,卻又寫了青杏新生,顯示出生機與活力;二、三句則又移向了更廣闊的空間,燕子輕飛給畫面帶來了盎然生機,而綠水繞人家也饒有情趣,這樣一來,人的心情也自然隨之舒暢;末句雖言萋萋芳草,卻別有一種樂觀?傊~的上片雖寫“絮飛花落”的暮春之景,卻處處是曠達之語。②不同意。起筆寫花之凋零,青杏尚小,為整首詞奠定了悲涼的氛圍;二、三句雖有情趣,但卻以樂景襯哀情;四句一“又”字說明詞人看絮飛花落,非止一次,傷春、惜春之情油然而生!胺疾荨痹诠旁娫~中常用來寫愁情,“天涯何處無芳草”真是愁情無限。因此,這首詞中對“絮飛花落”等景物的描寫,依然浸透著傷春之情,并非曠達之語。

          5.小結:鑒賞風格應了解詩人的主體風格并結合具體的詩歌作品來分析。

          總結

          通過這堂課我們了解了高考詩歌鑒賞主要從字詞、句子、形象、主旨、風格等角度來考查及解題的一些方法。希望對大家鑒賞詩歌有所幫助。

        詩歌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學會一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3、借助注釋自讀課文、了解詩歌大意。

          4、感受詩歌表達的母愛及詩人贊頌母愛、熱愛母親的真摯感情。

          教學重點:

          感受詩歌表達的母愛及詩人贊頌母愛、熱愛母親的真摯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詩人贊頌母愛的詩句。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課前組織

          同學們,你們認識我嗎?我是來自勒流中心小學的曾老師。既然我們大家不熟悉,那我們就先來學學古人,以詩會友吧!我給大家帶來的詩是李白寫的《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F在輪到同學們讀出你送給大家的詩。學生背詩,F在,我們再來學學現代的歌星,以歌會友。我給大家帶來的是《世上只有媽媽好》。會唱的可以一起唱。

          教學過程

          一、歌聲激情,談話導入,引出話題。

          1、課前播放《世上只有媽媽好》歌曲,激發學生情感,營造學習氛圍。

          2、提問并結合板書:剛才聽到歌聲,你想到什么?(母親、母親對我的關懷、母親對我的愛。師:有母親,我們就能獲得母愛結合板書:母愛)

          二、揭示課題,點明學習要點。

          導語:母愛無處不在,母愛無微不至。如《荔枝》這篇課文,作者從母親“讓荔枝”這一細節就感受到這份濃濃的母愛。

          這一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唐詩《游子吟》,看看詩人孟郊又是通過什么來感受到這份濃濃的母愛的,又是怎樣贊美母愛的。

          三、釋題:游子吟(游子:出門遠游的人。吟: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

          四、學生朗讀全詩、正音、指導朗讀。

          五、小組合作理解詩意。

          現在以小組為單位,請同學們根據課文的注釋,結合自己的理解,理解全詩的意思。

          六、學生匯報、老師訂正。

          七、圖文結合,展開想象,描述詩句體現母愛的感人的情景。

          1、導:同學們都大致理解了全詩的意思。從你們的理解當中,能不能知道: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什么情景呢?母親為即將出門遠游的兒子縫制衣服的情景。

          2、(出示圖畫)導:詩人描繪的就是這樣一個情景,請同學們發揮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情景描繪出來。

          八、小結、板書:在這首詩里,詩人通過描寫母親縫制衣服這一細節表現了母愛,特別是衣服上那密密的針腳,更傾注了母親濃濃的愛。)

          九、理解詩歌末兩句,體會詩人對母愛的贊頌。

          1、導入:看著年邁的母親在燈下縫制衣服的情景,沐浴著母親濃濃的愛,詩人按耐不住自己的情感,他說出了自己的心底話。

          2、感情齊讀末兩句。

          3、分析:這兩句心底話是詩人對偉大母親、濃濃母愛的贊頌。

          寸草心小草的心意三春暉春天的陽光游子的愛心慈母的恩情。(小草報答不了春天溫暖的陽光兒子的愛心報答不了母親深重的恩情)

          4、學生口頭說末兩句詩的意思。

          十、感情誦讀全詩,導:《游子吟》這首詩讓我們感受到母親對兒子無微不至的關愛,兒子對母親的熱愛之情。讓我們帶著感情誦讀全詩。

          十一、結合詩歌內容,進行拓展說話、編寫詩句練習。導:有人說,母愛是一種情感,看不到,摸不著。其實,只要我們用心去體會,用心去感受,就會發現,原來母愛就存在于一些很平凡的生活細節當中。問:你能從生活中的一些細節(小事)當中感受到母愛嗎?學生說事例(生活細節)

          小結、指導編詩:母愛真是無處不在,母愛真是無微不至,生活當中的很多細節都讓我們感受到母愛,F在,我們又來以詩會友,用詩歌的形式寫出我們對母愛的體會。

          出示詩節母愛是什么?母愛是兒子衣服密密的針腳。請同學們仿照編寫,編好了,以小組為單位連著讀,讓彼此感受。

          3、學生匯報讀詩。

          十二、結束語。

          請我們用心地體會母愛,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報答偉大母親的愛吧!

        詩歌教學設計11

          教學要點

          1、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學習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詩歌鑒賞方法,提高詩歌鑒賞的能力。

          3、學會比較閱讀,積累一定量的詩歌,能分析文中“比興”的用法和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過程,把握文中對比和“比興”手法的運用

          2、理清詩歌的層次,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過程。

          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背誦《湘夫人》導入新課 

          二、結合之前的詩歌學習,歸納鑒賞詩歌的一般步驟。

          1、讀懂大意;

          2、知人論詩;

          3、領悟情感;

          4、賞析技巧

          三、欣賞詩歌

         。ㄒ唬┳x懂大意

          明確體裁、讀準字音、把握節奏

          1、讀懂大意之體裁:聯想比較學過的詩歌體裁和樂府古詩

          《行路難》是樂府雜曲,本為漢代歌謠,晉人袁山松改變其音調,創制新詞,流行一時。鮑照《擬行路難》共十八首,歌詠人生的種種憂患,寄寓悲憤。本文是第四首。

          2、讀懂大意之讀音、節奏;

          3、同位合作,根據大意試背誦

         。ǘ┲苏撛

          1、就全詩或自己感受最深的某句詩談一談自己的理解,并通過朗讀體現自己的理解。

          2、示范誦讀,引出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詩歌鑒賞方法。

         、俳涣饔嘘P鮑照的生平經歷和寫詩的背景

          補充時代背景: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門閥制度,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局面。門閥制度阻塞了寒士的進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懷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學作品中,就成為這個時期文學的一個特色。

          ②領悟詩歌主旨:

          詩人的人生之路難嗎?是怎樣的難?

          鐘嶸《詩品》說鮑照“才秀人微,取湮當代”,本詩即是詩人的不平之鳴。抒發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

          (三)領悟情感

          1、領悟作者的劇烈情感變化,把握詩人情感變化的過程

          問題探究:詩人認命不認命?

          結論:處在“認命”與“不認命”的矛盾中。先似乎“認命”了,后又似乎“不認命”,最后似乎還是“認命”了。

          2、具體品味詩人是如何表現這種矛盾的思想情感的?

         、俚谝欢溆昧耸裁幢憩F手法?說明了什么道理?

          明確:運用了比興的表現手法。詩人拈出瀉水流淌這一自然現象作為比興,引出對社會人生的無限感慨。說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勢流向各方一樣,人的遭際也是被家庭門第的高低貴賤決定的。

         、凇〉谌渲械摹懊笔侵甘裁?結合全詩看,作者對此有怎樣的看法?

          明確:“命”指門第決定人生,有什么樣的門第就有什么樣的遭遇。作者認為非常不公平,但沒法改變,這里只是表面上認命了,實是對不公平社會發出憤怒的控訴。

         、邸〉谖濉⒘渌茉炝艘粋什么樣的形象?

          明確:以非常精練的筆法,生動形象地刻畫出詩人悲愴難抑的情態。(提示:酌酒原為排遣愁緒,然而滿懷郁結的悲愁豈是區區杯酒能驅散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平添的幾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瀾,詩人趁著酒意擊節高歌,唱起了悲愴的《行路難》,將一腔悲憤傾瀉出來。長歌當哭,這是何等悲烈景況。讀者從這舉杯驅愁卻大放悲聲的情節中,亦可想見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堋〉谄、八句寫出了什么感情?

          明確:第七句是對前面幾句的總結,詩人對那驅不散的愁苦,實系于對世事的感慨,心并非無知無覺的木石,理的勸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問的句式,沖決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詩的情感達到了高潮。表達了詩人的抗爭。第八句表達的是作者心中的無奈,“豈無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兩句構成了一種鮮明的對照,將詩人忍辱負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狀況表現得淋漓盡致。

          總結:

          乍讀之下,似乎詩人心平氣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現實。其實,他是用反嘲的筆法來抨擊不合理的門閥制度:地,豈是平的?瀉水于地,難道不是依照各自高下不同的地勢而流向各方嗎?一個人的遭際如何,猶如瀉水置地,不是也被出身的貴賤、家庭社會地位的高低所決定了嗎!

          “瀉水”四句言不當愁;接下去寫借酒澆愁:“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滿懷的悲愁豈是區區杯酒能驅散的?詩人擊節高歌唱起了凄愴的《行路難》。面對著如此不合理的現實,詩人“心非木石豈無感”?理的勸慰、酒的麻醉,難道就能使心如槁木嗎?當然不能。全詩的感情在這句達到高潮。緊接著卻是一個急轉直下:“吞聲躑躅不敢言!痹娗榈牡,將詩人忍辱負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狀態表現得淋漓盡致!

         。ㄋ模┵p析技巧

          概括本詩的寫作風格:此詩的語言近似口語,明白曉暢。詩歌的情感時而壓抑,時而奔放,將復雜的心理歷程表現的曲折婉轉。

          四、拓展:讀出搜集的一些懷才不遇的文人的詩詞,體會他們對待人生之路的艱難有怎樣不同的態度。

          李白《行路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蘇軾《定風波》——一蓑煙雨任平生

          《念奴嬌赤壁懷古》——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王勃《滕王閣序》——孟嘗高潔,空懷報國之心;阮藉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五、總結全文

          個人的命運與所處的時代息息相關,千百年來,多少文人雅士,“才秀”而“人微”,有才而無望,“英雄無用武之地”!榜T唐易老,李廣難封”,這是千古的悲愴。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生在了一個可以自由施展才華的大好時代,只患己之不能,不患人之不己知,我們要做的,只剩下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德美才秀”的人,我們的時代,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板書設計】

          擬行路難鮑照

          認命——不認命——認命

          ︱︱︱

          抨擊悲憤無奈

        詩歌教學設計12

          詩歌《小畫家》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2、豐富幼兒知識,引導幼兒大膽想象。

          二、教學準備:

          1、了解有關動物冬眠的知識。

          2、識別各種動物腳印。

          3、準備電腦課件:a、序;b、觀察;c、詩歌;d、仿編;e、游戲

          三、教學過程:

          1、引出詩歌(課件--序)

          秋天里,楓樹爺爺畫了一幅很美的畫,染紅了大地,染紅了天空(課件展現出秋天楓樹景象,楓樹爺爺滿臉笑),冬來了,北風呼呼地吹,吹走了楓樹爺爺的畫,楓樹爺爺傷心極了(課件出現北風吹來,樹葉卷走,楓樹爺爺皺了眉頭),天越來越冷,你們看,天空里下起了什么(雪絨花音樂起,課件展現下雪場景,同時伴有風雪聲)。

          (評析:以景激趣,引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學習詩歌

          a、觀察:下雪了,下雪了,雪地里來了一群小動物(雪絨花音樂停,踏雪聲起),他們來干什么?他們在雪地里留下了什么呢?(課件逐一出現小雞、小貓、小鴨、小馬,分別在雪地里留下的腳)

          (評析:用創設好的情景,直接揭開課題,簡單,直接)

          b、提問,引導幼兒討論,想象

          ·誰來到了雪地里?(小雞、小鴨、小貓、小馬)

          ·它們在雪地里留下了什么?(腳。

          ·它們的腳印象什么?(小雞的腳印象小草、竹葉.....;小貓的腳印象梅花、餅干........;小鴨的腳印象楓葉、雨傘......;小馬的腳印象月牙、耳朵......)幼兒大膽想象。

          (評析:讓幼兒暢所欲言,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充分體現了幼兒是學習的主體)

          ·這些腳印就象一幅畫,我們畫畫要用筆、顏料,可小動物畫畫是不用顏料,也不用筆的,那它們的畫是怎樣畫出來的呢?(在地上走幾步就成了一幅畫)

          ·我們怎樣夸它們(真不錯、頂呱呱、小畫家......)

          c、是誰在說話呀?小貓問:“小雞小雞,你們的好朋友青蛙呢?”小馬說:“是呀,青蛙怎么沒來”,小雞、小鴨說:“我們也示知道”。

          d、小青蛙上哪去,孩子們,你們說說,青蛙怎么不參加呢?(冬眠去了),原來,小青蛙躲在洞里睡著了(課件一角出現油中睡覺的青蛙)

          e、你們說說還有哪些動物是冬眠的動物呢?

          (評析:自然而然地將動物冬眠的知識引入課題)

          f、楓樹爺爺笑哈哈地說:“小動物的畫真美,我再也不傷心了,我要把你們編進詩歌里”由楓樹爺爺朗育詩歌,幼兒欣賞。

          g、“孩子們,你們和楓樹爺爺一起來夸夸這些雪地里的小畫家吧!”(幼兒學習詩歌)

          (評析:幼兒在愉快的情緒中很快學會了詩歌)

          h、楓樹爺爺會編詩歌,我們也試著編一編,幼兒可更換詩歌中部分內容,學習仿編。

          3、仿編詩歌

          還有些小動物,蛇們的畫也很美,我們能不能把蛇們也編進詩歌里呢?誰來試一試(課件中出現小羊、小狗、小豬、小象、小熊)幼兒仿編詩歌。

          (評析:教師的問題讓幼兒的思維一下子活躍起來,整個活動的氣氛隨幼兒思維的活躍而活躍起來)

          4、游戲:《幫小畫家找畫》

          小動物們很不錯,畫的畫都有自己的特色,可粗心的小畫家們把自己的畫給弄丟了,請你們幫忙找找,送還給它們,好不好(玩電腦游戲)。

          (評析:幼兒通過游戲,進一步感知動物的腳印)

          5、結束:

          小動物和楓樹爺爺都很感謝孩子們,他們要走了,送給我們一人一幅畫(動物腳。覀円黄鹬x謝站動物,和它們再見了。

          四、活動延伸:

          幼兒用動物腳印拼圖想象編故事。

          活動總評:

          本次活動,教師一改以往詩歌單一的教學法,而是充分利用"電教"這一現代化手段,讓幼兒的思維、想象得到盡可能的發展。同時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的積極性,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詩歌,創編了詩歌,充分感受創造的樂趣。

          附;詩歌——《雪地里的小畫家》

          下雪了,下雪了,

          雪地里不了一群小畫家,

          小雞畫竹葉,

          小貓畫梅花,

          小鴨畫楓葉,

          小馬畫月牙。

          不用顏料不用筆,

          幾步就成一幅畫。

          青蛙為什么不參加,

          它躲在洞里睡著了。

        詩歌教學設計13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朗誦古詩,理解古詩的意境。

          2、通過各種不同方法的學習,激發幼兒學習古詩的興趣。

          活動動備:

          三角形、圓形、長條形各一個,一幅古詩的畫面,古詩字卡。

          活動過程:

          1、猜拼圖

          出示一個三角形提問:“小朋友這是什么?”

          出示一個圓形提問:這是什么呢?

          老師把它們拼成一幅圖猜一猜象什么?(用三角形、圓形、長條形拼成一個人在釣魚的圖片)

          老師看了這幅圖就想起了唐代大師柳宗元寫的一首《江雪》你們想聽嗎?

          2、老師有表情的朗誦古詩《江雪》

          3、這首古詩還有一幅美麗的畫呢,我們一起來看。

         。1)你看見了什么?這幅畫上是什么季節?冬天會怎么樣?山上都是雪,小鳥怎樣了?(千山鳥飛絕)

         。2)路上也沒有行人,天氣寒冷人們怎樣了?(萬徑人蹤滅)

         。3)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誰呢?他穿著什么?帶著什么呢?(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干什么?(獨釣寒江雪)

          4、我們一起來看這首古詩(出示古詩的大紙)

         。1)小朋友,請你找一找在這首古詩中你認識哪個字寶寶?

         。2)幼兒跟老師朗誦古詩2—3遍。(不同的方法朗誦)

         。3)老師把這首古詩編成了一幅節奏圖:這是幾拍子的節奏?幼兒練習打二拍子的節奏。看節奏一邊拍手一邊朗誦古詩。

         。4)我們聽著音樂來唱一唱這首古詩。

          5、幼兒操作:桌子上的小籃子里也有這首古詩的字寶寶,請小朋友每人拿一份按古詩的順序排一排,排好了去給后面的老師檢查,你排的對不對,然后朗誦給老師聽,你會得到一顆五角星。

        詩歌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詩歌鑒賞的能力。

          2、掌握詩歌鑒賞必要的知識、方法及技巧。

          3、構建詩歌鑒賞的知識網絡。

          重難點:詩歌鑒賞的表達技巧,即表現手法和抒情方式。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簡要分析學情,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優劣、得失;分析近幾年高考的命題規律和趨向,使學生更有針對性地學習。

          一、高考命題趨勢。

          1、考查范圍大都是唐詩宋詞。

          2、考查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鑒賞詩歌的形象;品味詩歌的語言;獎賞詩歌的表達技巧;評價詩歌或作者的觀點。

          二、考點說明

          1、鑒賞詩歌形象要注意了解窗同的審美習慣主要有以下幾點:(略)

          2、鑒賞語言即語言特色

          特點:(1)清新。其特點是用語新穎,部落俗套。

          (2)平淡,也稱質樸。其特點是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陳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3)絢麗。其特點是斬釘截鐵,一語道破。

         。4)含蓄。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敘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傾訴。

         。5)簡潔。就是干凈利落,言簡意賅。

          3、鑒賞表達技巧

          概念:表達技巧指的是表現手法和抒情方式。

         。1)表現手法主要看看詩歌想象是否豐富,聯想是否恰當,特別要看有沒有運用烘托、反襯、象征等手法。

         、僖蚴录蠢砭椭骋皇虑榛虍嬅娴臄戧U明某種道理。蘇軾《題西林壁》“遠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在對西林的景物描繪之后發表了富有哲理的議論。

          ②情景交融借對自然景物或生活場景的描摹來抒發感情,是一種間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詩句“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寫竟之中包含著對春雨的喜愛之情。

         、弁形镅灾窘鑼懩骋晃锉砻髂骋恢行。如虞世南《蟬》“垂瑞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托蟬言志:立身品格高潔的人,并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借,自能聲名遠播。

         、芙柚揶o看它們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表達了什么感情或創造了什么意境。尤其要注意比喻、對比、夸張、對偶等修辭手法在詩歌中所起的作用。如秦觀的《鵲橋仙》中運用對比的手法!敖痫L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一方面歌頌了理想的愛情的圣潔與永恒,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短暫與永恒的辨證關系。

          ⑤對比襯托為了突出某些人物后事件而用其他人物或事件作為對照和陪襯。王維《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用“落花”、“月出”、“鳥鳴”這樣動景寫春澗的幽靜,以動襯靜。

         。2)抒情方式

         、俳杈盎蚪栉锸闱。②寓情于景(物),情景交融。③直接抒情。

          總之,欣賞詩歌,要注意詩歌作者的煉字、煉句,物象描寫的動與靜,聲與寂,情與理等方面的相互映襯、烘托語序倒置的修辭色彩等。

          三、鑒賞詩歌的方法

          可概括為寫什么,怎樣寫,為什么這樣寫?明確高考要求,了解詩詞鑒賞的角度。

          1、寫了什么內容

          這里內容可以是作者的某種感情,如鄉情、傷離、懷古、吟邊、憂思;也可以是作者對生命、社會、生活的某種見解。

          2、如何確定寫了什么內容

         。1)注意詩歌的題目詩歌的題目往往告訴我們詩歌的內容。

         。2)仔細推敲關鍵詞句

          (3)注意詞語的隱含信息。如“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思考:一句表面上是講魚后葉子茂盛了,花兒凋謝了,實際上表達的是什么感情?(作者對春光的留戀和惜別)(4)調動知識的積累如提到王維和岳飛,你會想到什么?

          3、弄清是怎樣寫的

         。1)典型細節的理解

         。2)注意全詩的結構如06年的高考題。

         。3)注意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

         。4)注意表達的角度作者為了更好的表現自己的感悟、情感,往往從多個角度表達,以渲染環境氣氛,加深讀者的印象。

          (5)注意環境的渲染

         。6)注意分析詩歌的意境。

          4、表達

         。1)表達過程要完整詩歌賞析一般的步驟是敘、析、評!皵ⅰ奔锤爬ǖ囊鲈;“析”作過程的簡析;“評”就是旗幟鮮明的亮出觀點。

         。2)按要求回答,重點明確題目要求你回答什么,要求你分析意境、環境描寫、語言特點、修辭運用,等等,一定要看清,表達才能有的放矢,重點明確。

          (3)表達流暢表達流暢,一是指文句通暢,二是指先后有序,三是反映用語準確、表達到位。

          ▲典型例題詳解

          虞美人李煜(五代)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賞析:

          ●把握內容(寫什么內容):寫作者面對美景懷念往昔帝王生活。

          ●把握感情(抒什么情):“抒發物是人非,往事不堪回首的哀怨。

          ●把握技巧(用什么手法):用了設問、比喻手法。

          ★請分析詞中“春花秋月”“往事”“故國”“雕欄玉砌”“朱顏改”的含義。

          答案:

          ☆春花秋月:指美好的景物,但作為亡國之君的李煜無心欣賞,討厭它的無盡無休。

          ☆往事:指昔日尊貴的帝王生活。

          故國:指已滅亡的南唐。

          ☆雕欄玉砌:指代舊日宮殿,用宮殿概括一切繁華美麗的東西。

          ☆朱顏改:語意雙關,概括一切過往的人事,兼喻江山易主,物是人非。

          ★為什么“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边@兩句倍受人稱道?

          答:這兩句是以水喻愁的名句,用設問和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寫出了愁的彌漫、深濃、綿長,表現了詞人內心無盡的哀傷,既有深度,有又力度。

          五、課堂教與練

          1.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注:天寶十五載(756)六月,安史叛軍攻進潼關,杜甫帶著妻小逃到鄜(fu)州,寄居羌村。肅宗繼位靈武,杜甫想為平叛效力,離家北上趕往靈武。不料,啟程不久就被叛軍捉住又送回淪陷后的長安。詩人望月思家,寫下了這首詩作。

         。1)詩中有兩個字即寫思念之久,又含思念之深,請在詩中找出這兩個字,寫在下面。

          (2)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心已馳神到彼,詩從對面飛來,悲婉微至,精麗絕倫,又妙在無一字不從月色照出也!蹦闶欠裢膺@種說法?為什么?

         。▍⒖即鸢福

         。1)濕寒

          (2)詩身陷長安,不寫自己望月思家,卻寫妻子望月懷夫、久久不眠的情景,無限的深情都從這想象描寫中流出,兩地想思,悲苦難言。詩中情景,為月夜獨有,因此前人的評價是中肯的。

        詩歌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全面了解考綱要求。

          2、掌握詩歌語言鑒賞的技巧。

          教學重點:

          含義深刻的詞語的鑒賞技巧。

          教學難點:

          1、對詩歌意境的理解。

          2、語言鑒賞題答案的整合。

          教學方法:

          導析法

          教學設備:多媒體

          教學時數:一課時

          授課人:定州實驗中學 盧思彤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國古代詩歌燦若繁星,詩人輩出,在上一階段的學習中,我們學習了大量古詩詞,通過學習,我們了解了詩經的現實,楚辭的浪漫,樂府的敘事,漢魏的風骨,并初步領略了唐詩、宋詞的高遠和深邃,其中,李白的清新飄逸,杜甫的沉郁頓挫,王維的恬淡優美,柳永得纏綿悱惻,清照的婉約凄切,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節課,我們就從高考角度的角度,對古詩鑒賞做一個全面的了解。

          二、展示教學目標:(幻燈片1)

          1、全面了解考綱要求

          2、掌握詩歌語言的鑒賞技巧

          三、展示04年考試說明:(幻燈片2)

          1、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2、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3、分析:在古詩文閱讀板塊,04年的要求和03年相比,有一處改動即,將03年的“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改為“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這是今年語文科《考試說明》八個變動點之一,這一修改是基于以下考慮:在古詩文閱讀方面,鑒賞能力的考查是通過古代詩歌的閱讀來進行的,而評價能力的考查則是通過文言文的考查進行的,這一修改,使命題的這一指向更加明確,而考綱的要求,也為我們平常的學習指明了方向,在鑒賞古代詩歌的時候,我們要特別關注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這節課我們重點講一下詩歌的語言鑒賞。(說明:通過此環節讓學生及時了解考試方向,做到心中有數,減少學習的盲目性。)

          四、出示“語言鑒賞” (幻燈片3)

          五、推敲字詞 (幻燈片4)

          詩貴含蓄,語言的凝煉性是詩歌的一個重要特點,所以古人很重視煉字,賈島“推敲”的典故,千古傳為美談,唐代詩人陸延讓亦有“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的感慨。

          詩僧齊己曾寫過《早梅》詩,其中有句云: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幻燈片5)

          其友鄭谷將“數”改為“一”哪個好?為什么?

          生討論,并回答

          師總結:“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清麗的雪中梅花圖,圖中,雪掩孤村,苔枝綴玉,白雪皚皚,孤梅怒放,極富意境美,所以“一”字不僅好在暗合題目“早梅”,而且一枝梅花怒放于皚皚白雪之中,愈發顯得梅花是那樣的清奇,香絕,孤艷,更富于意境美;而從情感上,“昨夜一枝開”則能表現出詩人突然發現梅花時的驚喜之情。

          可見,古詩之中,往往一字之差而境界迥異。在許多古詩中都有一些關鍵的字詞,通常使全詩增色不少,有的甚至成為詩眼,而這些字詞也正是高考的熱點,那么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字詞呢?

         。ㄕf明:設計此環節,讓學生初度感受古詩語言的凝練性,為下面的教學重點張本。)

         。ㄍ瓿梢陨喜襟E約需10分鐘)

          六、關注高考熱點:四種含義深刻的詞語(幻燈片6)

          1、動詞[鏈接至幻7]

          2、修飾詞[鏈接至幻12]

          3、特殊詞[鏈接至幻15]

          4、意向組合的名詞[鏈接至幻19]

          (一)動詞(幻燈片7)

          首先要特別關注動詞,動詞的提煉是古詩煉字的主要內容,有很多例子,比如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綠”字;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見”字;張先“沙上并禽池上鳴,云破月來花弄影”的“弄”字等等可謂是盡人皆知。

          例1:(幻燈片8)

          你記得跨清溪半里橋,舊紅板沒一條,秋水長天人過少,冷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樹柳彎腰。(孔尚任《哀江南》)

          問:“!笨梢允恰傲簟笨梢允恰耙姟,為何作者獨獨選擇了“!弊?

          生討論并回答。

          師總結:

         。1)孔尚任的《哀江南》是“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的典范之作,這段曲詞寫的是長板橋邊的風景。

          首先要注意整段曲詞的意境:長板橋邊,曾經是歌妓聚居,繁華熱鬧,風景優美,而今當年橫跨清溪的半里橋,是舊紅板也沒一條,而且是秋水長天,行人稀少,冷清清的落照下,只剩一樹柳彎腰,給人一種凄清冷落之感;而“剩”字本身有“殘存殘余”之意,是被動的,給人以“無可奈何”之感,這與全曲意境相協調;從現在只剩一樹柳彎腰,令人想見昔日之繁華,“!钡臅r間性,表達一種昔盛今衰的變遷感,表達了抒情主人公深切的亡國之痛,故國之思。

          (2)同學們在平時可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自己頭腦里有,但支離破碎,在做題時不知該如何整合答案,通過對高考試題和大量模擬題的分析,我得出這樣一個經驗:

         。3)詩歌語言鑒賞主觀表述規律:(幻燈片9)

          字義—意境—感情

          師分析:對詩歌的語言鑒賞我們就要首先解釋它的字義,其中既包括字面義,也包括語境義;然后,就指向詩歌的意境,或談這些字詞形成了怎樣的意境,或談它對整首詩意境的作用;最后指向詩歌的感情,或談形成了怎樣的感情,或談對詩人感情的作用。

         。4)請同學們據此規律整合“!弊执鸢竅鏈接并展示正確答案]

         。5)用03年高考試題及答案驗證這一規律(幻燈片10)

          《過香積寺》(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峰。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問:找出第三聯中的“詩眼”,為什么?

          答案:詩眼分別是“咽”和“冷”。山中的泉流由于巖石的阻擋,發出低吟,仿佛嗚咽之聲。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顯得陰冷。兩字繪聲繪色,精練傳神的山中幽靜孤寂的景象。(意境)襯出作者禪寂的心境。(感情)

          例2:(幻燈片11)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問: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曾評價說:“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境界全出!闭埛治銎涿钐帲

          生答

          師總結:

          鬧,熱鬧。當它在詩句中與“紅杏”和“春意”組合在一起時,表現的正是春意盎然 ,春光爛漫之意。表現了春光無限的意境之美,寫出了詩人心頭蓬勃的春意,表達了詩人對明媚春光的喜愛之情。(出示答案)(鏈接至幻6)

          (二)、修飾詞:(幻燈片12)

          例1、(幻燈片13)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問:請分析“潛”字和“細”字的妙處。

          生答

          師總結:

          好雨知時節,好就好在它應時而落,好在它潤物無聲。潛,偷偷的;細,細細的,脈脈綿綿,不僅寫出了自然造化之機,而且抓住了春雨的特點;擬人手法的運用,寓春雨以情趣,寫出了春雨只為潤物不為人知的高尚品格,令人深感作者的喜雨之情。(出示答案)

          師提示:規律提供了一種做題的思路,沒必要每題必扣,比如,“數”和“一”就直接指向了感情和意境。尤其注意有些詞語特別要注意表達效果。

          例2(幻燈片14)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閨怨》)

          問題:試分析“忽”字的表達效果。

          師生互動:

          本詩最能表現少婦情感的句子是:悔教夫婿覓封侯?墒撬欠褚恢笨M繞著少婦的心頭呢?不是,從春日凝妝就可看出,因為李清照曾是 “風住塵香花以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倍搡L鶯亦是“見安排著車兒、馬兒,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氣,有什么心情花兒、靨兒,打扮的嬌嬌滴滴的媚”,而這位閨中少婦尚有心情將自己“凝妝”一番,可見她當時是興沖沖地上翠樓的,可后來為什么變得哀傷以至于“怨悔”了呢?因為“忽見陌頭楊柳色”,要注意“楊柳“的意象,古詩中”楊柳“已成為離別的象征,詩經中早就有“昔我往復,楊柳依依”的詩句;柳永也曾發出過“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之嘆;所以少婦一見楊柳,就想起當年與丈夫折柳送別的情景,當初是楊柳青青,二情依依,而今只剩她一人獨上翠樓,盡日凝眸,而凝眸之處,平添的那一段新愁,正是:“悔交夫婿覓封侯”。所以,一個“忽”字將少婦情緒上的變化刻畫得惟妙惟肖,淋漓盡致,而這正是本詩的耐人尋味之處。(出示答案)[鏈接至幻6]

          (三)、特殊詞(幻燈片15)

          詩詞中有一些詞與眾不同,比如,疊詞、擬聲詞、表顏色的詞分析這類詞,我們尤其要關注表達效果。

          (1)疊詞

          說起疊詞,很自然想起李清照,這位才情卓著的女詞人,因她之出現,給森然的中國文學帶來了幾分水氣,幾多溫馨,而她的《聲聲慢》更是極盡疊詞之能事,將一番愁情躍然于紙上。

          例1:(幻燈片16)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分析:讀來就能領悟,疊詞之妙就在于增強詩歌的韻律感,從感情上,抒情主人公從晨起臨風開始,便覺萬般惆悵,百無聊賴。于是尋尋覓覓,希望尋找點什么以排遣自己的寂寞?蓪ひ挼慕Y果卻是滿目蕭條,冷冷清清,所以本想消減的憂愁反更增一層,而變得凄凄慘慘戚戚了,因此疊詞的另外一個效果就在于可加強感情的表達。(出示答案)

         。2)疊詞中的擬聲詞

          例2:(幻燈片17)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李煜《浪淘沙》)

          分析:“潺潺”一詞擬春雨之聲,使讀者如聽春雨之淅瀝,想起乍暖之還寒;冷雨淅瀝,落在簾外,聽在耳邊,冷在心中,而這位亡國之君的家仇國恨便立刻涌上心頭,所以,擬聲詞的作用就在于可以使詩文生動、形象,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出示答案)

          (3)表顏色的詞

          例3:(幻燈片18)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生討論“紅”字和“綠”字

          師總結:從櫻桃紅了,芭蕉綠了,能感覺到時間的推移,時序的變化,而在這紅了的櫻桃和綠了的芭蕉上,作者不僅要表達的是時序的變化,更有一種青春易逝的傷感,而這份傷感因了紅、綠而分外生動、鮮明,猶如著色的思緒一般。因此,顏色詞的作用:一般可表心情,可增強描寫的色彩感、畫面感,渲染氣氛。(出示答案)

         。4)古詩中特殊詞的例子:

          師生互動: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齊齊。(姜夔《揚州慢》)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李清照《一剪梅》)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鏈接至幻6]

          (四)、意象組合的名詞(幻燈片19)

          例1:

          出示畫面并讓學生說出畫面所含之詩

          生齊背并展示:

          馬致遠《天凈沙 秋思》(幻燈片20)

          問:這首元曲描寫了哪些景物?

          生回答:枯藤、老樹、昏鴉等等。

          師總結:

          這就是詩歌語言的凝煉性,運用名詞組成意象,可謂是一詞一景,從畫面中我們分明感到這些景是自然之景,但又分明不僅是自然之景,因為包含詩人無限情感(生答)是(思鄉之情,羈旅之愁。)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正因為詩人感情是愁的,所以詩人目之所及:藤是枯的,樹是老的,鴉是黃昏的,甚至古道之上,西風之中的那匹馬也是瘦的。因此,這些名詞性意象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種衰敗、凄涼、孤寂的氛圍,而景中之人,斷腸天涯也就自然可以理解了。所以這首曲詞蘊含詩人很復雜的愁緒:既有凄涼無奈的悲哀,亦有是仕宦飄泊的孤苦,更有封建文人怨世哀身的無奈。

          例2:

          師導入:同學們都知道曹植七步為詩的故事,大家都覺得曹植很了不起,那么試想如果用七個字寫出兩人離別之久,和別后思念之深,是不是也很不容易呀,但詩人黃庭堅做到了,他曾有詩云: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幻燈片21)

          師生互動:

          詩人選擇了江湖、夜雨、十年燈,做了動人的抒寫,江湖讓人想起輾轉和漂泊,杜甫在《夢李白》中曾有“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钡脑娋,夜雨更能引人的思鄉之情,李商隱在《夜雨寄北》曾有“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的詩句,人在江湖,又逢夜雨,使人備感蕭瑟,夜雨之時,需要點燈,所以詩人接下來選擇了燈這個意象,“燈”是個常用字,而十年燈,則是作者的獨創,當它與“江湖、夜雨”組合在一起時,就能激發人一連串的想象:兩個朋友,各自漂泊,每逢夜雨,獨對孤燈,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這種情景已持續了十年之久。

          師點撥:這就是意象組合,它以極其簡省的筆墨,創設了極其豐厚的意蘊,為我們留下了無盡的想象空間。

          師提示:意象組合是古詩的一大特點,使用意象組合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

          師生互動: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溫庭筠)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杜甫)

          更有與馬致遠《秋思》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另一位元曲大家白樸的《秋思》

          秋思(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

          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

          白草紅葉黃花。

          (說明:此環節為這些課的教學重點,通過學習讓學生掌握古詩語言鑒賞的技巧,并能做到舉一反三。)

         。ㄍ瓿梢陨喜襟E約需28分鐘)

          七、課堂小結(幻燈片22)

          生回憶,師總結:

          這節課我們重點講了詩歌語言鑒賞,關注了高考熱點,即對含義深刻的詞語的分析,重點講了四種詞語:1、動詞2、修飾詞3、特殊詞、4、意象組合的名詞

          這節課我們要特別關注:語言鑒賞主觀表述規律:[鏈接至幻9]

          字義——意境——感情

          同時要特別留意一些詞語的表達效果,如特殊詞。

          (完成以上步驟約需2分鐘)

          八、課堂鞏固練習。

          1、請同學分析“鋪”的妙處。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生討論回答

          師總結:這首詩描寫了從夕陽西下,到新月初升這段時間內的兩組景物,前兩句描寫了夕陽落照中的江水,夕陽西下,將與地平,落山之陽之于地面,不同于正午之照,用“鋪”字就很形象地寫出了殘陽已接近地平線,幾乎是貼著地面照過來的情景;“鋪”字很平緩,給人以安閑、舒適的感覺,寫出了秋日夕陽的柔和,營造了一種和諧、安靜的意境;表達詩人沉浸在自然美景當中的喜悅之情。

          2、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被王國維稱為是“千古壯觀”的絕句。請對這一名句中的修飾詞做一分析。

          生討論

          師總結:邊疆沙漠,浩瀚無邊,故用“大”;邊塞荒涼,沒有奇觀異景,烽火臺的濃煙更醒目,故稱“孤”,一個“孤”寫出了景物的單調;一個“直”表現了它的勁拔、堅毅之美;沙漠沒有山巒林木,黃河一覽無余,所以“長”;一個“圓”卻給人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五、六句寫進入邊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個“圓”和“直”,把詩人的孤寂情緒巧妙地融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中。

          出示答案

          九、課下作業:

          分析下列兩名詩的語言特點:

          1、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2、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說明:本環節針對這節課的重點設置了四道練習題,通過練習讓學生把這節課的內容落到實處。)

         。ㄍ瓿梢陨喜襟E約需5分鐘)

          附一:答案點撥:

          A、詩人仰望是無邊無際,蕭蕭而下的落葉;俯瞰是奔流不盡,滾滾而來的的江水,讓人覺得氣象萬千。

          “蕭蕭”擬落葉之聲,使人如聽落葉之窸窣,“滾滾”擬長江之音,使人如見長江之無窮;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落葉無邊見其廣闊,長江不盡見其深遠,所以詩句形成了廣闊而深遠的意境。

          落葉已下,長江永逝,更令人感慨的是詩人那種韶華不再,壯志難酬的苦痛。

          B、古時旅人為了安全,總是“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這些都是富有早行特征的景物,而且這些名詞性意象組合在一起,就很形象地寫出了早行的情景:旅人住在旅店里,聽到雞鳴聲就趕緊起來查看天色,見天上有月就馬上收拾行裝,踏上旅程,詩人于“雄雞報曉,殘月未落”之時起程,可謂是早行了,沒想到鋪滿寒霜的板橋之上,早已是人跡斑斑,真所謂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呀,所以詩人羈旅之苦、懷鄉之情就溢于言表了。

        【詩歌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古代詩歌的教學設計02-25

        古代詩歌的教學設計02-25

        詩歌木葉教學設計06-11

        《古代詩歌》教學設計08-03

        詩歌《梅花》教學設計06-29

        詩歌《山村》教學設計07-30

        詩歌《水調歌頭》教學設計10-23

        《古代詩歌》教學設計07-31

        詩歌《化石吟》教學設計04-14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