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詩歌鑒賞答題技巧

        時間:2022-06-10 13:25:47 詩歌 我要投稿

        詩歌鑒賞答題技巧1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詩歌了吧,詩歌節奏上鮮明有序,音諧韻美。你知道什么樣的詩歌才經典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詩歌鑒賞答題技巧,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詩歌鑒賞答題技巧15篇

        詩歌鑒賞答題技巧1

          一、明確意象,辨析意象的特征、冷暖色調、季節色彩、虛實動靜等存在狀態

          古典詩詞中,不同季節的景物往往帶有詩人不同的感情色彩,早春的景物是欣欣向榮的,流露出的多半是喜悅,暮春則是感傷、惋惜和留戀,秋冬則是凄清、肅殺和悲涼。同時,把握作品的基調底色,捕捉形象的典型特征,找到景與情的結合點,有助于體味詩歌獨特而深邃的意境。

          如杜甫《絕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詩歌描繪的是初春季節的景物。春日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溪水映日,春風和煦;百花初放,芳草如茵,芳香濃郁:春光明媚。春暖花開,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飛來飛去,銜泥筑巢:生機勃勃、春意盎然。青日和融,日麗沙暖,鴛鴦也要享受春天的溫暖,在溪邊沙洲上靜睡不動。整個畫面和諧統一,色彩鮮明,生意勃發,流露出詩人對初春時節自然界一派生機的歡悅情懷。

          而錢起《暮春歸故山草堂》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寫的是暮春之景。前兩句一稀、一盡、一飛,三字一氣而下,渲染出春光逝去,了無蹤影的凋零空寂的氣氛。

          又如李煜的《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無言而又獨上,見出了斯人獨憔悴的孤獨身影;月如鉤,缺月象征著人事的缺憾。無言獨上是寂寞,梧桐深院是寂寞,鎖清秋是寂寞,眼前一切都著上了冷落凄清的色彩,抒發出幽囚生活的愁苦。

          牛嶠《定西番》: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樓寒,夢長安。鄉思望中天闊,漏殘星亦殘。畫角數聲嗚咽,雪漫漫,描寫邊塞風物。下闋月夜望鄉,殘夜行將消逝,望中只見高天遼闊,殘星暗淡,漫漫飛雪中鄉關迷茫,戍樓之間回蕩的畫角數聲,嗚咽沉郁,愁人聽來,真是如泣如訴。景物的色調悲涼、凄冷,表現了征人的鄉愁。而李白的《早發白帝城》則快船快意,彩云輕舟,色調明朗清新,正烘托出詩人突然遇赦的喜悅暢快。

          二、解讀比喻、擬人、借代、雙關、襯托等修辭手法及托物言志等表達技巧,把握詩歌形象。

          詩歌的傳情達意,往往還要借助一定的藝術手法。了解詩歌這方面的特色,有助于對內容的理解和對妙處的品味。

          比如,元代才子王冕的詩: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風起,散作乾坤萬里春,詩歌中運用襯托手法,以冰雪林襯托梅之堅毅;還運用對比手法,拿梅與混芳塵的桃李對比,顯其清高守志,表達了作者堅持自己的理想和操守,不與世俗合流的高格。

          再如《觀祈雨》(李約)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突出運用對比手法,對百姓苦難的深刻同情,對貴族統治階級荒淫腐朽生活的諷刺,全包含在對比之中。

        詩歌鑒賞答題技巧2

          一、易混術語區分

          (一)“方式、手法”的區分

          藝術手法,又叫表達技巧,包括四個方面:

          ①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

         、诒憩F手法:起興、聯想、烘托、抑揚、照應、正側、象征、對照、由實入虛、虛實結合、運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諷今、化動為靜、動靜結合、以小見大、開門

          見山。

         、坌揶o:比喻、借代、夸張、對偶、對比、比擬、排比、設問、反問。

          (二)“情”、“志”的區別

          在詩歌里,“情”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喜、怒、憂、思、悲、恐、驚,一般都是通過景物描寫表達出來的;“志”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理想、抱負、情操、品格等,一般都是通過對物的描寫表達出來的。例如,宋人楊萬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及對新事物的喜愛之情,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笔且员逵駶嵉拿坊ǚ从匙约翰辉竿骱衔鄣钠焚|,屬于言志。

          (三)“情”、“景”關系區別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詩人把要表達的感情通過景物表達出來!敖杈笆闱椤北磉_感情比較直接,讀完詩歌后的感受是見“情”不見“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達感情時正面不著一字,讀完詩歌后的感受是見“景”不見“情”,但是仔細分析后卻發現詩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

          (四)描寫的角度

          常見的角度有:形、聲、色、態、味!靶巍薄ⅰ吧笔且曈X角度;“聲”是聽覺角度;“態”分為動態和靜態;“味”是觸覺角度。

          二、常用答題方法

          (一)找出“冷詞”“暖詞”

          詩歌中,某些詞語的色調實際就是作者感情的暗示,在分析時首先應該找出。

          浙江省2005年高考詩歌鑒賞第16題:閱讀下面兩首古詩,然后回答問題。

          齊安郡中偶題 杜 牧

          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

          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暮熱游荷池上 楊萬里

          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指出兩首詩中“荷”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情感特點,并作簡要分析。

          這兩首詩描寫的都是傍晚時刻的景色,均以荷與西風為詩歌的主要意象,都運用了擬人的表現手法來刻畫“荷”的形象,但是抒發的感情卻不一樣。杜詩的“落日”、“輕”、“恨”、“背”等屬于典型的冷色調詞語,楊詩的“熱”、“藏”、“碧”等屬于暖色調詞語。所以杜詩的“綠荷”有“恨”而“背西風”,含有詩人之恨,表露了傷感不平之情,基調凄怨低沉。楊詩的“荷花”被西風吹動而躲藏于荷葉之中,似是“愁熱”,卻呈現嬌羞之態,表露了作者的憐愛喜悅之情,基調活潑有趣。

          (二)運用答題格式

          1。 對抒情形象的分析回答:身份+性格+思想。

          鷓鴣天代人賦 辛棄疾

          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

          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

          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干不自由。

          分析:這首詞描寫了一位思婦,即一位內心充滿“離恨”與“相思”的女性。她“眼底”充滿了“離恨”,明知視線已被青山遮斷,心上人是看不到的,但仍要情不由己地、一次又一次地倚靠著樓上的闌干(欄干)遠望,足見其情之癡絕。

          2。 對詩歌意象的分析回答:表層含義+深層含義。

          題菊花 (唐)黃 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 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 報與桃花一處開。

          分析:滿院菊花在颯颯秋風中開放,似乎帶著寒意,散發著幽冷細微的芳香,蝴蝶也難得飛來采掇菊花的幽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就要讓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開放。而統觀全詩,詩中的菊花寓意是當時社會上懷才不遇的有志之士的化身。作者既贊賞他們迎風霜而開放的頑強生命力,又深深為他們所處的環境、所遭的命運而憤激不平,立志要徹底加以改變。

         。。 對所抒發情感的理解和回答:通過什么+抒發(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通過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寄托了作者愛自由、愛自然的情懷,也反映了他高遠、沖淡、悠然、脫俗的意趣。

         。础 對詩歌意境的體味回答:客觀形象+主觀感受+交融了什么樣的感情。

          山居秋暝 (唐)王 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這首詩寫秋晚山景,描繪了山中秋雨過后清朗明凈的月夜:松間的明月、石上的清泉、竹林中的浣女、溪中的漁舟有機地勾勒出了一幅恬靜、淡遠的秋色晚景圖。這首詩是王維晚年隱居輞川時所作,寫秋晚山景,借以表達作者對純樸安靜、放縱山林生活的熱愛。

          5。 對關鍵字的品位回答:詞語含義+手法+表達作用。

          玉樓春 (宋)宋 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

          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分析“鬧”字:“鬧”字以動寫靜,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春天的濃烈氣氛和春天那一派盎然春意以及生機勃勃的美妙境界。

          6. 對表現手法的賞析回答:手法+表達作用。

          關河令 (宋)周邦彥

          秋陰時晴漸向暝,變一庭凄冷。

          佇聽寒聲,云深無雁影。

          更深人去寂靜,但照壁孤燈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分析:這首詞表達的思想感情:融情于景。本詞上厥先寫薄暮凄清之景,孤獨的旅客默立客庭中,長鳴傳來,不見雁影,營造了一種凄清的氛圍。下厥的“孤燈”與上片相呼應,孤寂凄苦之情自然流露于詞的字里行間。

          今天就和大家就分享到這,祝愿同學們用辛勤的汗水去收獲美好的未來吧!

        詩歌鑒賞答題技巧3

          把握主人公的立足點

          一般而言,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時空立足點,就可以為貫通全詩提供一個堅實的平臺,是解讀詩歌的重要方法。抒情類詩的主體分為兩類:一類有詩人設身代言,即詩人設想自己就是詩中的人,為他們奔走呼喊,代他們傾訴衷腸;一類是詩人直抒胸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詩人自身的形象。總體看,后一類居多。

          關注詩歌的題目

          詩歌的題目是詩人寫作意圖的集中體現,它像一條紅線,串聯起散落在詩歌中的珍珠,像一個窗口,讓我們看到詩人的內心世界。關注題目,分析題意,同樣是貫通全詩的重要方法。因為并不是所有的詩都能找到立足點,像詠物詩、詠懷詩、詠史詩、哲理詩等,一般就沒有,那就更應該關注題目。

          了解詩歌的結構

          起承轉合是古典詩歌尤其是近體詩的結構中固有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把它作為一個視角窺探作者的思路,進而貫通全詩。在初三復習備考中,如果我們遵循這種規律的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凡依著起承轉合的程式來寫的詩,尤其要注意起句,因它往往是貫通全詩、解讀全詩的鑰匙。

          答題應緊扣原詩的內容

          命題者對詩歌鑒賞考查的目的是看看我們是否真正讀懂了詩歌,因此對思想內容和表達技巧的分析,必須結合原詩歌的具體內容來進行,千萬不能空泛而談。如果是選擇題則要緊扣原詩詞內容進行判斷選擇,否則難以說明自身是否讀懂了原詩。

          明白選擇題選項常見干擾設置

          句意理解方面:誤解多義字、對象錯位、偷換概念等;思想感情分析方面:無中生有、牽強附會、任意拔高等;表達技巧方面:張冠李戴、想當然等。我們在平時要多加練習,并及時總結答題規律。

          熟悉有關意象與意境的知識

          詩人一般借意象來表現自我,詩人作為主體,往往與意象這個客體合而為一。有時詩中有幾個意象,各個意象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系。在中國古典詩歌中,講究的是一切景語皆情語的天人感應模式,所以我們在鑒賞景或物的同時,往往要聯系鑒賞詩人的形象。而且這兩者又常常是一致的。

          清楚詩人的用典

          古代的詩人喜歡用典,其原因一是借他人酒杯澆胸中塊壘,為表達委婉一些;二是以古喻今,更理直氣壯一些;三是可以用較少的文字傳遞較多的信息,使表達簡明一些。一般用典有兩層含義:(1)用歷史舊事,借古喻今;(2)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既自明心跡,又豐富詩歌的意蘊,提高詩歌的文化品位,用黃庭堅的話來說就是脫胎換骨。

          記誦詩歌鑒賞口訣

          從題目認識對象;從字面讀出感覺;從注釋破解難點;從作者了解背景;從原作找到根據;從題干得到啟示;從首聯找到特點;從尾句參透主旨;從景物把握情感;從意境洞察心胸。

          掌握詩歌鑒賞的答題一般程序

          (1)認讀感知。讀詩后繼續仔細閱讀各個選擇項,借助它們進一步再去對材料做全面的理解,再去解題。另外,還要讀標題,讀注釋,弄清材料的背景或領悟作者的心情。

          (2)啟動情思。熟悉材料以后,或聯想,或想象,進一步體會詩歌意境,同時對已知選項進行大膽篩選。比如,選擇項中對一些典故或前人詩句的解釋,有些比較冷僻,有些比較牽強,則可以去掉;對作者的評價過高或過小,或武斷,或偏激的,也可視為不恰當。

          (3)單項核對。選擇項中有的是解釋或分析單項內容的,如對詩歌中的修辭項的解釋,我們就可以與詩句逐一核對,去掉那些無中生有的,指鹿為馬的。這樣,又可為鑒賞掃除了一大障礙。

          (4)辨析真偽。在提供的答案中,有時會出現似是而非,有時會出現前是后非,有時還會出現自相矛盾,如選擇項中出現都、全部的判斷詞,我們就更要注意它是否能自圓其說,結合全詩內容去偽存真。

        詩歌鑒賞答題技巧4

          第一種模式:分析意境型

          一般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變式提問: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托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題步驟:(1)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2)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因什么而"感傷"。

          答題示例:

          絕句二首(其一)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此詩寫于詩人經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后,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

          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詩歌鑒賞答題技巧5

          提問方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么詞?為什么?”或“甲詞可否換成乙詞或其他詞?請簡述理由!

          答題方式:①解釋字面意思和內涵 ②指出運用的手法 ③點明妙在何處(可從景物特點、主旨、情感和意境等方面分析)

          【典型例題】

          端居① 李商隱

          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②。階下青苔與紅樹 , 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閑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稱。(譯文愛妻從遠方的來信很久都沒有收到了,我得不到家人音訊,只有在睡夢里才能回到家鄉以解鄉愁?墒侵邢押,恍然發覺離別已是悠悠數年,顧望四周,只有空蕩蕩的床榻和寂寥凄寒的秋夜相對,不由得心生凄涼。寂居異鄉,平日少有人來往,階前長滿了青苔,那一片綠意和秋天的紅葉在迷蒙雨色、朦朧夜月的籠罩下變得黯淡模糊)

          ⑴這首詩第二句中的“敵”可否換成“對”或其它詞?請簡述理由。

          【答案及分析】 ⑴不能換成“對”或其它詞。(表明贊成的一點)用“敵”字不僅突出“空床”與“素秋”默默相對的寂寥清冷的氛圍,而且表現出空床獨寢的'人無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涼的情狀,(引文賞析)抒發了詩人心靈深處難以言狀的凄愴之情。(突出的情感) 用“對”或其它詞難以速到這種表達效果。(照應試題)

        詩歌鑒賞答題技巧6

          怎樣讀懂一首詩

          回憶作者所處的朝代和作品風格。分析詩題的中人和事。逐字解說詩句,理解詩的大意。詩最后兩句一般是運用議論、抒情,是詩的主旨和意境所在。詩題、描述、議論、抒情一致。

          古詩鑒賞表述

          這首詩采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達方式有:敘述、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語言特點有:含蓄、幽默、風趣、直露、平實、典雅、粗俗、自然、清新、優美、質樸等。

          修辭手法有:比喻、比擬、夸張、對偶、排比、反復等。

          表現手法有:象征、襯托、對比、想象、聯想、照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意象有:作品中具體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有: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閑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作用有: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遠 意境優美 意味深長 耐人尋味 言近旨遠等。

          特別注意:

         、僬J真研究古詩的題目,有的題目實際上就概括了詩的主要內容;蛘呓o你理解該詩提供了感情基調。

         、谧屑氶喿x全詩,注意詩中出現的意象(即描寫的對象),調動常識儲備,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

         、鄯治鲂揶o手法及其作用(尤其是比喻),估計今年詩歌鑒賞中修辭考察分量不輕。

         、茉u價要恰當,嚴禁人為拔高。圍繞人之常情考慮詩歌的感情基調。

         、輧湟恍┰姼梃b賞中常用的名詞術語,要敢于大膽使用,不懂也要裝懂。

          有千古名句的要注意名句對全詩的作用及其在全詩中的分量;注意時代對作家的影響(如南宋的愛國思想,明末清初的抗清復明等);注意前后期風格變化大的作家(如南唐后主李煜,宋代女詞人李清照)。

        詩歌鑒賞答題技巧7

          "鑒賞詩歌的形象"是高考考綱中明確規定的一個考點,也是歷年高考詩歌鑒賞題的一個常考點。分析詩歌的形象對于理解詩歌的內容和評價作者的觀點態度及思想情感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詩歌中的形象具體來說可分為三類:人物形象、景象和物象。我們結合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詩歌來詳細論述這三類形象的特點及答題技巧。詩歌中的人物形象通常是抒情主人公自我的形象。因此,在鑒賞這類形象時要做到知人論世,關注詩人的背景。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寫這首詩時,當時在武攸宜幕府擔任參謀,隨同出征。武為人輕率,少謀略。次年兵敗,情況緊急,陳子昂請求遣萬人作前驅以擊敵,武不允。稍后,陳子昂又向武進言,不聽,反把他降為軍曹。詩人接連受到挫折,眼看報國宏愿成為泡影,因此登上幽州臺,慷慨悲吟,寫下了這首詩歌。了解了詩歌的寫作背景,便不難分析詩歌中所塑造的詩人自我形象:本詩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蒼茫廣闊的圖景中,塑造了一位憂國憂民、胸懷大志、孤獨的懷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的形象。

          此外,對于鑒賞人物形象題的答題步驟,有以下三步:

         。1)用高度概括的語言來概括詩歌塑造了什么形象。詩歌中常見的人物形象有:不慕權貴、豪放灑脫、傲岸不羈的形象;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形象;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矢志報國、慷慨憤世的形象;友人送別、思念故鄉的形象;獻身邊塞、反對征伐的形象等?忌谄綍r復習時,應對這些形象做些積累。

          (2)結合詩句中相關的語句具體分析這一形象的特征,概括時應忠于原文,不可臆造。

         。3)結合詩人的人生經歷或詩歌的創作背景分析詩歌中的人物形象對詩歌表情達意所起到的作用。以《尋陸鴻漸不遇》為例: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

          分析"陸鴻漸"這一形象,可按照上述的三個步驟來做答:陸鴻漸是一個寄情山水、不以塵事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步驟一)。前四句通過對陸鴻漸幽僻、高雅的隱居之地的景物描寫,表現了他的高潔不俗。最后兩句通過西鄰對陸鴻漸行蹤的敘述,側面烘托了陸鴻漸的瀟灑疏放(步驟二)。作者通過陸鴻漸這一形象的塑造表現了他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步驟三)。

          詩歌的景象主要體現在詩歌的意象或意境上,解答詩歌景象時,主要側重于對意象、意境的解答。意象是指融入了詩人主觀情感的客觀物象。在詩人看來,他所看到的自然景物,都附有詩人的情感在內,這正是所謂的"一切景語皆情語。"我們在解答詩歌意象類的題目時,重要的是要積累一些常見的意象,如月、鴻雁、子規、蘭、竹、浮云、梧桐、夕陽等。更為重要的是,還要明確同一意象在不同詩歌中的不同意義。如"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杜牧《山行》)中的"楓葉"則給人無限喜悅,激昂奮進之感。而"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李煜《長相思》)中的"楓葉"則帶給人相思的愁苦。

          詩歌中的意境是指情與景的有機契合,或者說是指具有相同特性的意象的組合。對意境類的解答,也有三個步驟:

          (1)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描述時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同時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用雙音節字詞,這樣會使語句優美,富有節奏感。

         。2)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時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僅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么而"感傷"。以杜甫的《絕句二首(其一)》為例: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分析該詩所描繪的景物時,可按照以上三個步驟: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筑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步驟一)。這是一幅明凈絢麗的春景圖(步驟二)。表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后愉悅閑適的心境(步驟三)。

          詩歌中的物象主要相對于詠物詩而言。它是指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寫對象。詩人通過這種象征性的物象描寫來曲折地表現他的品格節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為了言志、言情、言心聲。解答該類詩歌時,首先要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環境特點和內在的品格,抓物與志的"契合點"。其次要聯系詩人自身經歷和所處社會環境,揣摩詩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以張渭的《早梅》為例: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答題時首先應分析梅的自身特征:早梅耐寒而立、迎風而發。然后結合詩歌中后兩句評價性述語,從而可以概括出詩人所抒發的情感: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個孤寂傲世、堅韌剛強、超凡脫俗的自我形象,表達了對梅花由衷的敬仰之情。

          一、復習要求:

          1、通過復習,理清題型類別及各種題型的答題思路。

          2、熟記古詩鑒賞的相關術語,進一步掌握答題方法和技巧。

          3、能感知詩詞中的藝術形象,領會詩歌的意境,從關鍵字詞、語言、修辭、寫作手法等方面對古詩詞進行鑒賞,會評價詩詞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二、例說五種答題模式:

          (一)分析意境型:

          1.提問方式:此詩有什么樣的意境?(所謂意境,是指寄托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或問:詩句表現了怎樣的畫面?詩人通過什么景物表達自己的何種感情?

          2.答題步驟:

         、倜鑼懺娋渲姓宫F的畫面(翻譯要尊重原文)。

         、谟4個字概括景物營造氛圍特點。如:孤寂冷清、蕭瑟凄涼、雄渾壯闊、恬靜優美、明凈炫麗等。

         、刍卮鸨憩F詩人什么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

          備選詞語(感情):歡快、恬淡、閑適、悠然;迷戀、仰慕、追慕先賢;老大無成、壯志難酬、功業無就;孤獨寂寞、憂悶感傷、憂憤、憤激、憤懣;思念、羈旅愁懷、離別愁緒、懷人念遠;高蹈于世、清高自守、堅守節操;傷春惜春、韶華易逝等。

          3.答題示例:

          問:詩句"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這句詩描寫出友人離去以后的情景:山回路轉,友人的身影已經看不到了,此時詩人仍佇立在風雪中,遠望友人離去的路,只見雪地上留下一行長長的馬蹄印。這是一幅孤寂冷清的畫景,表現了詩人送友人歸去時依依不舍的深情以及他的思鄉之情。

          小練習一:請展開想像,描述"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所展現的畫面,并揭示詩句的含義。

          (二)分析技巧型:

          1.提問方式:怎樣的表現手法?或怎樣的藝術手法、怎樣的技巧(手法)、怎樣抒發感情的等。

          藝術手法題要關注鑒賞術語,常見的鑒賞術語:意境、意象、基調、點題、上片、下片、首頷頸尾聯;常見的對偶、比喻、擬人等修辭格;常見的表現手法:虛實結合、聯想、想象、以動襯靜、白描、渲染、比興、鋪陳、細節描寫、正側面描寫、襯托、烘托、對比、曲筆、借古諷今、用典、托物言志、以小見大、抑揚、鋪墊、照應等。

          2.答題步驟:

         、倜鞔_告訴其手法。

         、诮Y合詩句說明為什么。

          ③運用這種手法有效地表達出因……而產生的……情感。

          3.答題示例:

          例(1)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問:此句主要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有何表達效果?

          答:①主要用了反襯手法。

         、诿髟轮饪烧辗匆r出深林的幽暗。

          ③表達了詩人一種潛隱心底的沉郁與孤憤。

          例(2)賞析詩句"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并說說它們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①這句話的意思是懷念故友徒然吟誦聞笛小賦,久貶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

         、谠娋浣栌玫涔,前一句用向秀作《思舊賦》,說明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來,許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誦"聞笛賦"表示悼念而已,表達了對親舊凋零的傷痛之情。后一句用王質爛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貶謫時間的長久,又表現了世態的變遷,以及回歸之后生疏而悵惘的心情。

          小練習二:分析詩句"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所運用的藝術手法。

          (三)分析語言型:

          1.提問方式:此詩有什么語言風格(或語言特色、藝術)?

          2.答題步驟:

         、購囊韵略~中選一個或幾個作答:雄渾豪放、委婉含蓄、華美絢麗、運用口語、疊詞互用、清新自然、樸實無華、明白曉暢、簡練生動等。②結合相關語句說明。③運用這種語言表現作者因……而產生的……感情。

          3.答題示例:

          問:請分析陸游《卜算子詠梅》的語言特色。

          答:①此詩語言特點是委婉含蓄。②如"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一句借助比喻委婉地道出了自己絕不與阿諛逢迎之徒為伍的的心跡,表達了自己不畏讒言、堅貞自守的志趣。

          小練習三:說說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的語言特點。

          (四)煉字型:

          1.提問方式:最生動傳神的字是什么?給出一字,問是否認可。

          2.答題步驟:①解釋此字在句中的含義。②翻譯此句(忠于原文,語言優美)。③回答表現詩人什么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

          3.答題示例:

          問:"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一句中"闊"字達到了一字傳神的水平,"闊"表現出一幅怎樣的情景?、

          答:"闊"指江面廣闊浩渺,"闊"字既寫出了江水之勢,又寫出了大地回春、冰雪消融的景象,表現了詩人揚帆東下的壯觀及豪邁的氣概。

          小練習四:"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寫景名句,請賞析"直"、"圓"二字。

          (五)詩眼型:

          1.提問方式:關鍵、不能刪掉的詞。

          2.答題步驟:①解釋詞義。②點明中心。③是全詩的關鍵。(位于第一段或者第二段)起到了總領全文的作用;(不在第一段或者第二段)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3.答題示例:

          問:李白詩《春夜洛城聞笛》中"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一"關鍵"之說,為什么?

          答:① "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而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之情。②這種相思之情是從聽到"折柳"引起的。承上啟下。③是全詩的關鍵。

          小練習五:找出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一詞的詞眼并簡析之。

          三、賞析下列詩歌(自找角度,自擬題目),要求體現以上五種答題模式:

          《行路難》(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詩歌鑒賞答題技巧8

          1.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鷓鴣天 酬孝峙①

          [清]錢繼章

          發短髯長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尋常事,仿佛終南石里藤。

          閑倚杖,戲臨罾②。折腰久矣謝無能。熏風③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詞字字冰。

          【作者簡介】 錢繼章,字爾斐,號菊農,浙江嘉善人。明崇禎九年(1636)舉人,明朝曾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農詞》。

          【注】 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學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漁網。③熏風:東南風。

          上片刻畫了詞人怎樣的自我形象?運用了什么手法?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詞作品中的形象和表達技巧的能力。要分析詞人的自我形象,可深入分析詞的上片。這首詞上片共四句話,前兩句寫詞人頭發很短,胡須很長,眉毛高聳,面帶病容,顴骨凸起,比那光頭垂眉、閉目參禪的和尚還要奇怪。三、四句寫詞人的心卻仿佛終南山石縫中的一根青藤,一任嚴霜侵襲、暴雨擊打,自己卻等閑視之。由此不難看出詞人容貌病態怪異,性格卻堅韌不拔的形象。分析上片可知,詞人刻畫自我的外在形象時,運用了描寫的手法;刻畫自我的內在性格時,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答案:容貌病態怪異,性格堅韌不拔。用描寫刻畫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

          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塞下曲

          戎 昱

          北風凋白草,胡馬日骎骎①。

          夜后戍樓月,秋來邊將心。

          鐵衣霜露重,戰馬歲年深。

          自有盧龍塞②,煙塵飛至今。

          【注】 ①骎骎(qīnqīn):馬跑得很快。②盧龍塞:古地名。

          請概括首聯描寫的“塞下”環境的特點,并分析其作用。

          解析:本題分析景物描寫所渲染的環境特別要注意“北風”“白草”和“胡馬骎骎”等意象。

          答案:特點:自然環境險惡,軍情緊急。作用:營造了肅殺的氛圍,渲染了邊塞緊張的戰爭氣氛,為邊將的出場勾勒背景(答“是為邊將出場作鋪墊”也可)。

          3.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題目。

          滿江紅①

          柳 永

          暮雨初收,長川②靜,征帆夜落。臨島嶼,蓼煙疏淡,葦風蕭索。

          幾許漁人飛短艇,盡載燈火歸村落。遣行客、當此念回程,傷漂泊。

          桐江好,煙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繞嚴陵灘畔,鷺飛魚躍。

          游宦區區成底事③?平生況有云泉約④。歸去來,一曲仲宣⑤吟,從軍樂。

          【注】①詞人中進士后,被授予睦州團練推官,此詞為赴任途中所作。②長川,即下片詞中的桐江。③成底事:一事無成。④云泉約:指退隱山水之間的約定。⑤仲宣: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有《從軍行》五首!稑犯忸}》曰:“《從軍行》皆軍旅苦辛之辭!

          這首詞的上片寫景很有特色,請簡要賞析。

          解析:賞析寫景的特色當然要先明確景是什么,有什么特點,再據此分析作者是如何寫景的。

          答案:動靜結合,以動襯靜的特色。靜景是傍晚雨停,桐江波靜,舟船帆落,蓼草疏淡如煙等;動景是江上漁船飛、燈火閃爍等,這些動景更加襯托出環境的靜寂。

          課案訓練

          1.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碧 瓦

          范成大

          碧瓦樓前繡幕遮,赤欄橋外綠溪斜。

          無風楊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滿地花。

          這首小詩寫的是春日即景,寫得井然有序,詩人依照怎樣的順序描寫了哪些景物?

          解析:這首詩通篇寫景。第一、二句中的“碧瓦樓”“繡幕”“赤欄橋”是人文景物,以下“綠溪”“楊柳”“棠梨滿地花”是自然景物。四句詩就是四幅畫:繡幕遮掩的碧瓦樓,橋外斜橫的綠溪,漫天飛絮的楊柳,落花滿地的棠梨。有動有靜,有聲有色,花香水氣,仿佛從畫中溢出,給人身臨其境之感。問中含有“怎樣”“哪些”兩個答題點。

          答案:詩人是依照由近及遠、由上到下的空間順序寫景的。近景有繡幕垂掛的碧瓦樓,遠景有赤欄橋外橫斜的清溪,空中有煙柳飛絮,地上則是棠梨落花。

          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

          絕 句

          道 潛

          高巖有鳥不知名,欸語春風入戶庭。

          百舌黃鸝方用事,汝音雖好復誰聽?

          這首詩主要塑造了怎樣的形象?請簡要分析。

          解析:本題的突破口是抓住鳥的生存環境和叫聲,尤其是詩句的后兩句,是鳥這個意象人格化及其所蘊涵的意義所在!鞍偕帱S鸝”善鳴“方用事”,在朝中受寵,專權用事,而“高巖有鳥”“復誰聽”,受到排擠,無人欣賞。

          答案:詩中主要塑造了一個不知名的高巖鳥形象。此鳥生活在高巖之中,鮮為人知,品種珍奇,叫聲親切誠摯,但飛入庭院之中,卻不被人容納,無人欣賞。

          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軍城早秋

          嚴 武【注】

          昨夜秋風入漢關,朔云邊月滿西山。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注】 嚴武(726-765):字季鷹,華陰(今屬陜西)人。曾任成都尹、劍南節度使,廣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擊敗吐蕃軍隊七萬多人。

          詩的前兩句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解析:詩的第一句“昨夜秋風入漢關”,看上去是寫景,其實是頗有寓意的。我國西北和北部的少數民族的統治武裝,常于秋高馬肥的季節向內地進犯。“秋風入漢關”就意味著邊境上的緊張時刻又來臨了。“昨夜”二字,緊扣詩題“早秋”,如此及時地了解“秋風”,正反映了嚴武作為邊關主將對時局的密切關注,對敵情的熟悉。第二句接著寫詩人聽到秋風的反應,這個反應是很有個性的,他立即注視西山,表現了主將的警覺、敏感,也暗示了他對時局所關注的具體內容。西山怎樣呢?寒云低壓,月色清冷,再加上一個“滿”字,就把那陰沉肅穆的氣氛寫得更為濃重,這氣氛正似風云突變的前兆,大戰前的沉默。

          答案:詩的前兩句借助秋風、漢關、寒云、冷月、西山等意象,描繪出一幅初秋邊關陰沉凝重的夜景。寓意邊境局勢的緊張

          4.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

          江城子

          秦 觀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

          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

          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這首詞的上闋描述了一個怎樣的場景?表達出作者怎樣的情感?

          解析:這首詞的上闋借景抒情,情與景緊密相連,分析時抓住景物意象和抒情語句就可以。

          答案:這首詞的上闋描述了往昔送別的場景,暮春時節,楊柳依依,行舟遠去,江水空流,表達出作者送別時依依不舍、無限惆悵的情感。

          5.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西 樓

          曾 鞏

          海浪如云去卻回,北風吹起數聲雷。

          朱樓四面鉤疏箔①,臥看千山急雨來。

          【注】 ①鉤疏箔:把簾子掛起。

          詩的前兩句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象?分別是從什么角度來渲染這種景象的?

          解析:本題考查對詩歌景物形象的鑒賞能力。解答此題首先要看前兩句所描寫的意象及意象特征。“海浪如云去卻回”,由此見浪卷云涌之勢;“北風吹起數聲雷”,由此聞海風呼嘯,悶雷滾滾之聲,景象壯美。

          答案:詩的前兩句描寫了海濱暴風雨來臨之際,浪起云涌,風號雷鳴的壯美景象。一二兩句分別從視覺、聽覺的角度來渲染這種景象,展現了雄偉的氣勢。

        詩歌鑒賞答題技巧9

          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毛詩-大序》載:“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

          分析詩歌意境

          答題方式:

         、倜枘∥锵。聯想和想像再現畫面。

         、诟爬ㄌ攸c。點明景物的氛圍特點,能用兩個雙音節形容詞概括出來,如:雄渾壯闊、恬靜優美、孤寂冷清、蕭瑟凄愴等。

         、劢沂驹⒁狻1磉_了詩人怎樣的感情或主旨。

          【典型例題】閱讀下列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丹陽關韋參軍 嚴維

          丹陽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別 韓琮

          綠暗紅稀出鳳城①,暮云樓閣古今情。行人莫聽宮前水,流盡年光是此聲。

          【注】①鳳城:(京城 在丹江外城邊上送別行舟,今天一別我知道兩地悲愁。天晚我仍站在江南望江北,烏鴉都已歸巢只見水悠悠。) (綠葉繁密春花稀少的時節離開京城,暮云低垂樓閣高聳蘊涵著古今幽情。遠行之人千萬不要聽那宮前的流水,送走人世間悠悠歲月的正是這水聲。)

          (1)兩首送別詩都寫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請作簡要說明。(4分)

          (2)《暮春浐水送別》是怎樣融于景的?請作簡要賞析(4分)

          【答案及分析】(1)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離別的惆悵和友情的悠長;下一首借“宮前水”的不斷流淌來抒發對人生、歷史以及社會的感慨。

          (2)這首詩將友情、世情等濃縮為“古今情”,融入由“綠暗”、“紅稀”、“暮云”、“宮前水”等意象組成的一幅感傷畫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藝術特色。

        詩歌鑒賞答題技巧10

          一、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第一、詩歌的形象

          1、詩歌的形象表現為對意象、意境、象征和隱喻等的解讀。

          2、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3、意象:詩中表現詩人情思意趣的感性對象----構建形象的主要因素。

          4、意境:詩人思想感情與作品的生活圖景完美融合的產物。

          第二、詩歌的語言

          1、語音上:音樂之美。

          2、語義上:精煉、形象、情意之美。

          3、語法上:語序顛倒,詞語錯位,語句跳躍、成分省略等造成特殊的藝術效果。

          4、語言風格和意義性:清新自然、明白曉暢、深沉委婉、熱情奔放、直樸清純、典雅文麗、輕靈飄逸;表層義、深層義(語境義、特殊義)

          第三、詩歌的表達技巧、表現手法

          1、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動靜結合、虛實相生、直抒胸臆、委婉含蓄、欲揚先抑、照應、象征、襯托、比興、聯想和想象。

          2、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修辭方法及典故。

          3、直接抒情:開宗明義、開門見山、畫龍點睛。

          4、間接抒情:寫景抒情、詠物言志,懷古詠史、即事感懷。

          二、分析法

          第一、形象分析法

          形象即意象,是作者在詩中選取的熔鑄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故應注意詩中選取的事物。

          第二、語言分析法

          重點理解有感情色彩的詞句,有象征意義的詞、用典等。如:蘇軾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間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意象:缺月、疏桐、幽人、孤鴻、寒枝

          感情語言:獨、飄渺、恨、寂寞、冷

          象征語言:揀盡寒枝不肯棲

          意境:孤獨、凄涼但又有堅定的信念。

          第三、表現手法分析法

          修辭、襯托、情景關系、對仗等。

          第四、意境分析法

          意境是作者通過豐富的想象,將思想感情與作品的生活圖景融為一體而形成的藝術境界,主要和作家的風格有關。

          三、表述題解答技巧

          第一、類別方面

          詩詞曲;古體詩和近體詩;絕句和律詩;詠史詩、山水田園詩、詠物詩、邊塞詩、抒懷詩等。

          第二、風格方面

          豪放:恢宏闊遠、博大新奇

          雄奇:雄偉勁健、奇絕峭拔

          沉郁:深沉蘊積

          直率:奔肆率直

          婉約:曲柔細密、情調纏綿

          含蓄:藏而不露

          清新:清秀奇麗

          風趣:幽默詼諧

          第三、技巧方面

          對比比較;映襯比較;虛擬寫實;象征暗示、托物寓意;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花用典故、以古說今;靜景動寫、以動寫靜;渲染烘托、直抒胸臆;開門見山、卒章顯志;白描勾勒、濃墨重彩。

          第四、修辭方面

          辭格的運用:比喻、比擬、借代、夸張、雙關、對偶

          句式的特點:倒裝、省略等

          第五、情感方面

          喜悅、甜蜜、愉悅、淡泊、憂郁、激昂、恬淡、閑逸、失望、寂寞、幽怨、曠達、高雅、憤懣、焦灼、纏綿

        詩歌鑒賞答題技巧11

          古代詩歌鑒賞快速規范答題技巧

          參考答案

          1.在詩中作者描寫的是春天的景象,注重煉字寄寓感情。一個“撲”字和一個“護”字,把“風”和“柳綿”寫得很有人意。花落時,讓風去撲救它,表現出了詩人對春色的挽留;讓柳棉去護春寒,而柳綿又無力,寄寓了詩人悵惘而無可奈何的感情。(這首詩一開始就緊扣春雨的特點寫出了一個蒼茫的空間,暗示了詩人悠閑自在的生活。下文通過擬人手法寫出了詩人的惜春之情。本詩構思新穎,用語精當,借景抒情)

          2.(1)表達了詩人因飽受離亂之苦而產生的客居他鄉的愁思。

         。2)這是一道開放題,只要學生自圓其說都應給分。如說相同,都是用了”樂景寫哀“的反襯手法:在情與景的對立中,更加倍寫出了詩人煩惱憂愁;或說不同,《春》詩中“花鳥”與詩人情感已一同“濺淚”、“驚心”,情景融為一體, 而《絕》詩中以“花鳥”無情反襯詩人的“客愁”,以景襯情,更突出首句的“愁不醒”;或說出同中有異。

          3。①風不舍晝夜,努力做到對人有益,具有平等普濟的美德,詩人風喻以人,托物言其“青云之志”,著意贊美了風的高尚品格和勤奮精神。

          ②寫風的活動,是抓住“驅煙”、“卷霧”、“起松聲”等風中的動態景象進行擬人化的描寫,她出入山澗,驅煙卷霧,送來清爽,并吹動萬山松濤,為人奏起美妙的樂章。風的形象被刻畫得惟妙惟肖。

          4.答:第二句描繪出一個在燭光下自斟自飲、幽獨苦悶的詩人形象。

          最后一句寫出詩人流轉無定的困苦、思念故園散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憤慨、壯志難酬的隱痛。

          5.①“夜如何”寫出詩人心中的擔憂!霸嚲怼笨虅澰娙思缺M忠蓱]不安的心態!耙琅f”則透露出詩人無限欣喜之情。

         、诮杈笆闱椋ɑ颉霸⑶橛诰啊、“觸景生情”),對比(或“對照”、“呼應”)。

          風雨總是暫時的,風浪總歸會平息,青山綠樹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終究不可遏止。(或“人生道路總不會一帆風順,只要逆流而上,搏擊風雨,就能達到青山綠樹的理想境界,享受勝利的樂趣”)(意思對即可)

        詩歌鑒賞答題技巧12

          之一:整體理解詩歌

          1、從詩題入手:20xx年全國卷I:《題竹石牧!凡⒁,從題目,你可以初步判斷出這是一首題畫詩。“竹石牧!笔钱嬅,也應該是畫面內容的概括。

          2、從詩人入手:近年來,考查“熟悉的作者陌生的詩”較普遍,解讀時既要從詩人入手,也要考慮特殊情況。

          3、從注釋入手:借助注釋,對詩歌的理解就輕松多了。

          4、從詩句入手:這是關鍵,前面的三項,都是為此服務的。

          之二:了解手法風格詩歌常見的手法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等;詩歌常見的風格有含蓄委婉、清新自然、飄遠閑逸、沉郁頓挫等。知道這些術語有助于在進行文字表達時達到“雅”的要求,但就高考而言,整體理解詩歌,做到“信”和“達”才是關鍵。

          之三:掌握常見意象詩歌常見的意象,表現離別和游子情感的有楊柳、長亭、孤帆、驛路、浮云等;表現思鄉之情的有羌笛、竹笛、羌管、寒蛩、蟋蟀等;表現田園風光的有牧童、老牛、炊煙等;表現凄涼悲愁主題的有大風、長云、寒霜、飛雪、苦雨等。

        詩歌鑒賞答題技巧13

          1.形象分析

          把握詩詞的形象是感受詩情、領悟詩意的基本途徑。

          形象可以是人物形象。

          包括客觀形象(作者描寫的人物,如《赤壁懷古》中的周瑜)

          主觀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如《雨霖鈴》中的我)

          詩人從社會生活中提煉出來的事象(動作形象,如《約客》中的敲棋子落燈花)

          物象(事物形象,如《蟬》中的蟬)

          景象(景物形象,如大漠孤煙直千樹萬樹梨花開)

          把握形象后面所蘊含的言外之意,這是鑒賞成功的關鍵所在。例如,我們可以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中所描繪的孤帆遠影這一形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遠影消盡,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濃郁的綿綿友情。再如,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中,通過楊柳曉風殘月等意象所傳達出來的傷別情懷等等。

          2.語言分析

          分析語言是進行文學鑒賞的首要環節。只有準確地理解了作品的語言,才有可能對其進行更進一步的判斷、評價和鑒賞。語言分析一般側重從遣詞造句、語句含義理解等方面進行。

          遣詞造句,一般要涉及到詞義、典故、以及用詞、用句的精妙所在等?疾橹攸c是那些對表達主題、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著關鍵作用的詞語和句子。例如,對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的鑒賞分析;對云破月來花弄影中破弄兩字的品味等。

          語句含義理解,一般考查某一語句所蘊含的言外之意或言外之情,而所選語句往往是那些言簡意豐的立片言以居要的關鍵語句。例如,對前度劉郎今又來語句含義的理解、對落花時節又逢君語句含義的咀嚼等。再如,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中在描寫大自然的凋敝之外所包蘊的對國恨家仇的悲憤和人生無常的喟嘆,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誰家,在寫燕子之外所包蘊的天涯游子的惆悵心態和羈旅情懷,往往是考查的重點所在。

          1)表達方式:敘述、描述、議論、抒情

          描寫方式: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明暗結合、正側結合、粗筆勾勒、白描工筆、樂景寫哀、哀景寫樂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結構技巧:首尾照應,層層深入,先總后分,先景后情,過渡、鋪墊、伏筆

          3)表現手法:賦、比、興;抑揚變化、鋪陳描寫、象征聯想、襯托、對比、渲染、卒章顯志、想象、聯想、照應、托物言志、語序倒置等。

          4)思想感情: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閑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5)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遠、意境優美、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言近旨遠等。

          6)修辭方法:比喻、借代、擬人、對偶、夸張、鋪陳、反復、頂針、襯托、反問(賦比興、象征)

          7)篇章結構:開門見山、曲筆入題、卒章顯志、以景結情、總分得當、以小見大、層層深入、過渡照應、伏筆鋪墊等。

          白描:簡練的筆墨,刻畫鮮明生動的形象

          想象:更開闊,別出心裁

          渲染:突出形象,加強藝術效果。

          象征:表達相近或相似的概念、思想、特征

          用典:一般是借古抒懷,借古諷今,懷古傷今等

          抑揚:突出于強調

          襯托或烘托:又分正襯和反襯,借突出

          分析詩歌的風格應結合時代特征和作者的生平尤其是寫作這首詩歌的背景來進行。例如,李清照南渡前后詩歌風格的變化就是很好的體現。

          3.評價作品的思想內容

          詩歌借助具體的語言描寫,來表現詩人的感情,傳達詩人的思想,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們所說的思想內容。無論是憂國憂民之情、國破家亡之痛,還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婦之怨,無不感人至深。對于古典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細致地加以歸類,我們不難發現,有憂愁、寂寞、傷感、孤獨、恬淡、閑適、熱愛、贊美、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各種類型。

        詩歌鑒賞答題技巧14

          詩歌鑒賞:

          (8-9題,11分,力爭6分以上)[約10分鐘]

         。ㄒ唬⿵娬{四看(看題目、看詩歌、看注釋、看要求)到位。

         。ǘ┱w把握類別與抒情基調。

          詩歌類別有山水田園、邊塞、懷古詠史、寫景抒情等;抒情基調有哀婉悲傷、激昂愉悅、痛苦、快樂、離恨愁緒等,風格可參照書上的概括。

         。ㄈ┳⒅乇磉_方式和技巧:看《高考一輪》和學案上的相關解說。

          1.古詩常用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擬人、夸張、借代、對偶、雙關、設問、反問、互文、用典、頂真、通感

          2.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抒情、描寫

          3.表現手法有:

          描寫技巧:渲染與烘托、襯托與對比、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明暗結合、正側結合、聲色結合、粗筆勾勒、白描工筆、多角度描寫等。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即事抒情、用典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懷、借古諷今等。

          文藝表現方法 :賦、比、興;鋪陳描寫、用典、象征聯想等。

          篇章結構:首句標目、開門見山、曲筆入題、卒章顯志、抑揚變化、以景結情、總分得當、層層深入、過渡照應、伏筆鋪墊等。

         。ㄋ模┌凑找蠓治龌驓w納。

          表達要運用術語,答題要謹記“大處著眼,小處入手”,要結合內容和形式,兩方面去考慮,掌握各種題型的答題步驟,語言要簡煉通順。

         。ㄎ澹┲攸c復習唐詩、宋詞和元曲,弄清相關文體常識和文學常識。

          【友情提醒】

          古典詩詞鑒賞之規范答題:

          1.先觀點后理由

          2.先總后分式

          3.分點作答式

          答題的一般格式可簡化如下:

          1.形象:身份+性格(+情感/塑造形象的意義)(先定性分析,再定量組合);

          2.詩歌意象、含義:表層含義+深層含義(即解釋詩句);

          3.所抒感情:通過什么內容+抒發(寄寓)什么感情;

          4.體會意境:運用什么手法+抓住哪些意象+營造怎樣意境(兩個雙音節詞概括)+抒發什么情感;

          5.品味關鍵詞句:釋義+還原意境+運用手法+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6.分析修辭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7.分析表達方式:怎樣敘(描寫)+敘(描寫)什么+抒什么情;

          8.賞析表現手法:手法+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9.概括評價詩歌內容:這是一首什么樣的詩+詩歌各句分別寫了什么+通過什么手法 (+塑造了什么形象)+抒發什么情感+評價(總分總式)。

        詩歌鑒賞答題技巧15

          第一種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托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題步驟:

         、倜枥L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并準確概括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诟爬ň拔锼鶢I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鄯治鲎髡叩乃枷敫星。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么而感傷。

          第二種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達技巧?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手法(或藝術手法,或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題步驟:

          (1)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么是用了這種手法。

          (3)此手法怎樣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第三種模式 分析語言特色

          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答題步驟:

          (1)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

          (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3)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第四種模式 煉字型

          提問方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么字?為什么?

          提問變體: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并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答題步驟:

          (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第五種模式 一詞領全詩型

          提問方式: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么?

          解答分析: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答題步驟:

          (1)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

          第六種模式 情感、主旨型

          提問方式: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這首詩的主旨是什么

          提問變體:這首詩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這首詩表現了怎樣的情趣?或者結合意境提問,或就某一句某一聯發問。

          答題步驟:

          (1)詩歌各句(或相關的句子)分別寫了什么內容

          (2)運用了何種表達技巧

          (3)抒發什么情感

          第七種模式 評價題型

          提問方式:評價題是先列舉出一首或幾首詩詞,再引用一段古代詩詞評論家或后世人對詩詞特點的評論語,要求你先判斷這個評論是否正確,是否合理,然后闡明理由。這種題型酷似政史考試中的判斷說理題。其實這類題型只是前六類題型的變體,沒有直接提出問題,需要學生自己分析問的是內容、主旨,還是表達技巧,然后結合問題和詩歌進行恰當的表述。

          答題思路:

          (1)認真審題

          (2)深入閱讀理解詩詞

          (3)結合詩歌內容,結合評論答題

          答題注意:緊扣詩文內容,點面結合地分析;闡明理由時,緊扣評論關鍵詞

          答題示例:

          第八種模式 比較評價題型

          提問方式:給出兩首或幾首詩詞,要求學生比較閱讀后,對其異同進行分析評價。

          答題思路:

          (1)要通讀這幾首詩詞,把握其思想內容和主要的寫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識。

          (2)要結合題干中的比較角度(思想內容、感情、藝術手法、寫法、修辭方法等)來尋求詩詞的差異性。

          (3)要注意點面結合,既有總體分析,又有具體分析。表述時要注意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不論回答何種問題,都應盡量涉及三方面的內容:詩歌相關內容、表達技巧、詩歌主旨。

          ①先答這個字 詞 在文中的意思(若答題的空很長還要描繪畫面)

         、谶\用了什么手法

         、圻_到了什么表達效果 (有什么好處)

         、鼙磉_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1)用高度概括的語言來概括詩歌塑造了什么形象。詩歌中常見的人物形象有:不慕權貴、豪放灑脫、傲岸不羈的形象;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形象;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矢志報國、慷慨憤世的形象;友人送別、思念故鄉的形象;獻身邊塞、反對征伐的形象等?忌谄綍r復習時,應對這些形象做些積累。(2)結合詩句中相關的語句具體分析這一形象的特征,概括時應忠于原文,不可臆造。(3)結合詩人的人生經歷或詩歌的創作背景分析詩歌中的人物形象對詩歌表情達意所起到的作用。

          表現手法 照應、倒裝、鋪墊、鋪排、抑揚(先抑后揚、先揚后抑)、正側結合、虛實結合、動靜結合、化動為靜(以動襯靜)、以小見大、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卒章顯志、言此意彼、意在言外、寓褒于貶、明褒實貶、欲擒故縱、畫龍點睛、重章疊句、意象組合、白描與工筆、以樂景寫哀情、借古諷今、運用典故、以小見大、開門見山、含蓄蘊藉等。

          總論情與景關系:

          修辭手法 比喻、借代、比擬、夸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對比、象征、通感、雙關、 修辭手法: 手法用典、疊詞、互文、列錦等。

          1、鑒賞古詩,應該充分考慮它們創造形象的特點。

          2、理解詩意,借助想象和聯想再現形象。

          3、詩歌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

          4、剖析作者思想。

          5、詩中賞畫 看畫面形、色、動、靜,欣賞詩的畫面美

          6、畫中品詩 由形象畫面的色調,把握詩人的情感思想

        【詩歌鑒賞答題技巧】相關文章:

        詩歌鑒賞答題技巧01-04

        詩歌鑒賞答題技巧04-03

        詩歌鑒賞答題技巧06-10

        詩歌鑒賞答題技巧06-10

        古代詩歌鑒賞答題技巧03-18

        高中鑒賞詩歌答題技巧04-02

        詩歌鑒賞規范答題技巧04-02

        詩歌鑒賞意境答題技巧02-18

        詩歌鑒賞答題的技巧02-18

        詩歌比較鑒賞答題技巧04-02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