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忸村》賞析
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忸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多病所須惟藥物,微軀此外更何求。
賞析
這首詩寫于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在幾個月之前,詩人經過四年的流亡生活,從同州經由綿州,來到了這不曾遭到戰(zhàn)亂騷擾的、暫時還保持安靜的西南富庶之鄉(xiāng)成都郊外浣花溪畔。他依靠親友故舊的資助而辛苦經營的草堂已經初具規(guī)模;飽經離鄉(xiāng)背井的苦楚、備嘗顛沛流離的艱虞的詩人,終于獲得了一個暫時安居的'棲身之所。時值初夏,浣花溪畔,江流曲折,水木清華,一派恬靜幽雅的田園景象。詩人拈來《忸村》詩題,放筆詠懷,愉悅之情是可以想見的。
本詩首聯(lián)第二句“事事幽”三字,是全詩關緊的話,提挈一篇旨意。中間四句,緊緊貼住“事事幽”,一路敘下。梁間燕子,時來時去,自由而自在;江上白鷗,忽遠忽近,相伴而相隨。從詩人眼里看來,燕子也罷,鷗鳥也罷,都有一種忘機不疑、樂群適性的意趣。物情如此幽靜,人事的幽趣尤其使詩人愜心快意:老妻畫紙為棋局的癡情憨態(tài),望而可親;稚子敲針做釣鉤的天真無邪,彌覺可愛。棋局最宜消夏,清江正好垂釣,村居樂事,件件如意。經歷長期離亂之后,重新獲得家室兒女之樂,詩人怎么不感到欣喜和滿足呢?結句“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雖然表面上是喜幸之詞,而骨子里正包藏著不少悲苦之情。曰“但有”,就不能保證必有;曰“更何求”,正說明已有所求。杜甫確實沒有忘記,自己眼前優(yōu)游閑適的生活,是建筑在“故人供祿米”的基礎之上的。這是一個十分敏感的壓痛點。一旦分祿賜米發(fā)生了問題,一切就都談不到了。所以,我們無妨說,這結末兩句,與其說是幸詞,倒毋寧說是苦情。艱窶貧困、依人為活的一代詩宗,在暫得棲息,杜甫能安居的同時,便吐露這樣悲酸的話語,實在是對封建統(tǒng)治階級摧殘人才的強烈控訴。中聯(lián)四句,從物態(tài)人情方面,寫足了江村幽事,然后,在結句上,用“此外更何求”一句,關合“事事幽”,收足了一篇主題,最為簡凈,最為穩(wěn)當。
詩的前半寫人與自然的和諧,自然令人賞心悅目,人在自然中感到自由、親切、融洽。頸聯(lián)寫洋溢著歡樂、生氣勃勃的家庭生活情景,深涵著詩人對天倫之樂的欣慰和珍惜。末兩句寫不求仕宦的平淡心境。這是杜甫詩中難得多見的輕松愉快之作。清代黃生《杜詩說》謂之“杜律不難于老健,而難于輕松。此詩見瀟灑流逸之致”。
【詩歌《忸村》賞析】相關文章:
《忸村》古詩鑒賞11-25
晚至村家詩歌賞析04-15
關于江村晚眺的詩歌賞析04-15
關于夜泊水村的詩歌賞析04-04
七夕過晨緣村詩歌賞析12-15
雨村詩歌06-25
南斗村詩歌06-24
城村詩歌07-16
村與城詩歌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