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詩歌鑒賞之給波蘭母親

        時間:2021-06-10 13:22:10 詩歌 我要投稿

        詩歌鑒賞之給波蘭母親

          給波蘭母親

        詩歌鑒賞之給波蘭母親

          [波蘭]密茨凱維奇

          波蘭母親啊!在你兒子的眼中

          如果閃耀著天才的光輝,

          在他稚嫩的腦門上,

          如果顯露著先人的驕傲和高貴。

          如果他離開了他的同齡人,

          跑去聽那老人演唱的頌歌,

          如果他低下了頭,傾聽著

          人們講述先人的事跡。

          波蘭母親啊,你的兒子是多么不幸!

          在悲哀的圣母像前,你跪下吧!

          當你看見那把敵人的寶劍把她的心刺得鮮血

          淋漓的時候,

          你是否也感到它刺穿了你的心?

          雖然全世界都盛開著和平之花,

          雖然所有的國家、民族和派別都要團結(jié)一致,

          可是你的兒子參加了戰(zhàn)斗,這斗爭對他來說,

          只有殉難,只有犧牲,卻不能獲得光榮。

          還是讓他早些留在寂寞的洞中,

          在那里徘徊思考......躺在燈心草上,

          呼吸著潮濕的臭氣,

          和毒蛇睡在一起。

          讓他學(xué)會把他的,人生語錄?怒埋在地下,

          把他美好的思想藏在深淵,

          悄悄地說著惡話,就像散發(fā)著臭氣,

          裝出謙遜的姿態(tài),就像凍?的蛇蟻。

          我們的救主,當他還是拿撒勒[1]的.孩子的時候,

          他就守護著那拯救了世界的十字架。

          波蘭母親啊!如果我是你的孩子,

          我就去玩他的未來的玩具。

          還是早些把他的手臂套上鐵鏈,

          讓他柔弱的身子拉著小車,

          這樣,他見到劊子手的屠刀就不害怕

          見到絞索面不改色。

          因為他不像古代的?士,

          把勝利的十字架插在耶路撒冷,

          他是新世界的士兵,

          為自由而耕作......把鮮血撒在土地上。

          總有一天,無名的奸細會告發(fā)他,

          叛逆的法庭會懲罰他,

          兇惡的敵人會判決他,

          陰暗的地牢就是他的戰(zhàn)場。

          那枯木建構(gòu)的絞架,

          就是這失敗者的死的紀念碑,

          為了稱頌他的光榮,

          只有同胞夜晚的長談,

          只有女人短促的哭泣。

          (張振輝譯)

          【注釋】

          [1]耶穌誕生的地方,在今巴勒斯坦。

          【賞析】

          1830年7月,密茨凱維奇在羅馬寫出了《給波蘭母親》。這首詩同《青春頌》一樣,也是一首優(yōu)秀的政治抒情詩。但它又與《青春頌》很不一樣:在《青春頌》里,詩人號召年輕人團結(jié)一致、奮發(fā)向上、勇往直前,洋溢著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在十年后的《給波蘭母親》里,詩人卻更多地抒發(fā)了自己對災(zāi)難深重的祖國的憂慮,對民族復(fù)興的前景的悲觀,以及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決心。

          詩人首先以八個“如果”,為我們刻畫了一位“兒子”的形象。他的眼睛里“閃耀著天才的光輝”,他的腦門上“顯露著先人的驕傲和高貴”;在同齡人消遣娛樂的時候,他寧愿去聆聽“那老人演唱的頌歌”,傾聽“人們講述先人的事跡”。他為“母親”的光輝歷史和悠久傳統(tǒng)而驕傲自豪,也為“母親”被“敵人的寶劍”刺得鮮血淋漓而深感悲痛。作為“母親”的波蘭,曾經(jīng)是僅次于俄國的歐洲大國,卻終被俄國、奧地利、普魯士三國瓜分而滅亡。作為“兒子”的詩人,雖然正值英姿勃發(fā)的青春年華,卻對“母親”的悲慘命運感同身受,覺得自己是“多么不幸”。當詩人聲聲地呼喚著“波蘭母親啊”的時候,一片赤子之誠穿透了語詞的帷帳,直達我們心靈的?闕。

          在詩人看來,侵略者的壓迫無時不在,侵略者的桎梏無所不在,他們維持著表面的“和平”與“團結(jié)”,卻讓“波蘭母親”傷痕累累。在這里,詩人用凝練的詩句影射了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1830年的法國七月革命并沒有掀起歐洲革命的浪潮,也沒有動搖俄國、奧地利和普魯士的統(tǒng)治根基,波蘭人民只能依靠自身薄弱的力量反抗,許多愛國人士被逮捕,被監(jiān)禁,被流放,被屠殺。面對強大的敵人,詩人已經(jīng)預(yù)見到了革命道路的艱辛,甚至對革命勝利不抱有希望,因而覺得“只有殉難,只有犧牲,卻不能獲得光榮”。

          但是,“兒子”并沒有因為失敗的結(jié)局而停滯,也沒有因為死亡的殘酷而退縮。詩人隨后描寫了“兒子”與侵略者周旋、在他們面前偽裝以及隨時準備“把鮮血撒在土地上”的反抗精神。值得注意的是,詩人還巧妙地運用了耶穌的故事。道成肉身的耶穌,到處醫(yī)病和驅(qū)魔,宣揚上帝的意志,后被猶大出賣,由猶太教上層階級判決死刑!熬戎鳌币?在塵世歷經(jīng)了艱難險阻,最終以圣潔無罪之身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滌蕩了世人的罪惡,拯救了墮落的靈魂。為了“波蘭母親”,為了“自由”,詩人也愿意像耶穌那樣,即使道路艱辛也要前進,即使“無名的奸細”、“叛逆的法庭”和“兇惡的敵人”在前方也不畏懼,即使流血犧牲也要奮斗到底。

          詩歌的結(jié)尾顯得格外沉重,“枯木建構(gòu)的絞架”,“失敗者的死的紀念碑”,以及“同胞夜晚的長談”和“女人短促的哭泣”,一系列蕭瑟而悲傷的意象勾勒出一幅壯士已矣的畫面。我們看到,詩人一方面渴望為祖國的獨立和民族的復(fù)興而戰(zhàn)斗,另一方面又覺得這種戰(zhàn)斗不能帶來預(yù)期的勝利,只有無謂的犧牲;與此同時,盡管悲觀和絕望埋藏在他的心里,他也愿意全力拼搏,為國獻身。這種對祖國母親的深摯之愛,使詩歌語言異常飽滿,震撼著我們的心靈。

          魯迅先生在《摩羅詩力說》中這樣評價密茨凱維奇的詩歌:“清澈弘?yún),萬感悉至,直至波闌一角之天,悉滿歌聲,雖至今日,而影響于波闌人之心者,力猶無限!比绻麣v史上的波蘭沒有備受摧殘,密茨凱維奇能有這樣巨大的激情創(chuàng)作出這么悲壯的詩篇嗎?顯然,正是民族的深重苦難,激發(fā)了詩人無限的創(chuàng)造力,讓他書寫出如此震撼心靈、撕人肺腑的詩篇。

         

        【詩歌鑒賞之給波蘭母親】相關(guān)文章:

        母親詩歌鑒賞11-12

        詩歌鑒賞之語言11-07

        詩歌鑒賞專題之語言鑒賞參考06-13

        母親的愛-詩歌鑒賞06-11

        母親的愛詩歌鑒賞02-26

        黃河母親-詩歌鑒賞12-02

        母親的詩歌原文鑒賞06-12

        我與母親詩歌鑒賞12-06

        母親-優(yōu)美詩歌鑒賞11-28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