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圖》原文及譯文
古詩文主要指中國古代的詩歌和散文,擁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金陵圖》原文及譯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金陵圖》原文:
韋莊〔唐代〕
誰謂傷心畫不成,畫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滿故城。
《金陵圖》譯文:
誰說畫不出六朝古都的傷心事,只是那些畫家為了迎合世人心理而不畫傷心圖而已。
請看這六幅描摹南朝往事的畫中,枯老的樹木和寒涼的云朵充滿了整個金陵城。
《金陵圖》賞析:
此詩是作者看了六幅描寫六朝史事的彩繪后有感而寫的吊古傷今之作,詩中指出這組畫并沒有為晚唐統(tǒng)治者粉飾升平,而是畫出它的凄涼衰敗,借六朝舊事抒發(fā)對晚唐現(xiàn)實的深憂。全詩語調(diào)激昂,寓意深刻,不僅對那些粉飾太平、不尊重歷史事實的行為作了有力的駁斥,并點明了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的社會原因,而且對敢于反映歷史真實的六幅“傷心畫”給予了高度的評價,體現(xiàn)了作者樸素的歷史唯物主義精神。
畫家是什么人,已不可考。他畫的是南朝六代(東吳、東晉、宋、齊、梁、陳)的故事,因為六代均建都于金陵。這位畫家并沒有為南朝統(tǒng)治者粉飾升平,而是寫出它的凄涼衰敗。他在畫面繪出許多老木寒云,繪出危城破堞,使人看到三百年間的金陵,并非什么郁郁蔥蔥的'帝王之州,倒是使人產(chǎn)生傷感的古城。這真是不同于一般的歷史組畫。
比韋莊略早些時的詩人高蟾寫過一首《金陵晚望》:“曾伴浮云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結(jié)尾兩句,感慨深沉。高蟾預感到唐王朝危機四伏,無可挽回地正在走向總崩潰的末日,他為此感到苦惱,而又無能為力。他把這種潛在的危機歸結(jié)為“一片傷心”;而這“一片傷心”,在一般畫家筆下是無法表達出來的。
韋莊顯然是讀過高蟾這首《金陵晚望》的。當他看了這六幅南朝故事的彩繪之后,高蟾“一片傷心畫不成”的詩句,似乎又從記憶中浮現(xiàn)。“真?zhèn)是畫不成么?”你看這六幅南朝故事,不是已把“一片傷心”畫出來了嗎!于是他就提起筆來,好象針對高蟾反駁道:
“誰謂傷心畫不成?畫人心逐世人情!睘槭裁淳彤嫴怀缮鐣摹耙黄瑐摹蹦?只是因為一般的畫家只想迎合世人的庸俗心理,專去畫些粉飾升平的東西,而不愿意反映社會的真實面貌罷了。
詩人在否定了“傷心畫不成”的說法后,舉出了一個出色的例證來:“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滿故城!闭埧催@幅《金陵圖》吧,畫面上古木枯凋,寒云籠罩,一片凄清荒涼。南朝六個小朝廷,哪一個不是昏庸無道,最后向敵人投降而結(jié)束了它們的短命歷史的?這就是三百年間金陵慘淡現(xiàn)實的真實寫照。
將高蟾的《金陵晚望》和本篇作一比較,頗耐人尋味。一個感嘆“一片傷心畫不成”,一個反駁說,現(xiàn)在不是畫出來了么!其實,二人都是借六朝舊事抒發(fā)對晚唐現(xiàn)實的深憂,在藝術(shù)上有異曲同工之妙。
《金陵圖》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一首題畫之作,詩人看了六幅描寫六朝史事的彩繪圖,有感于心,揮筆題下了這首詩。
作者簡介:
韋莊(約836年-約910年),字端己,漢族,長安杜陵(今中國陜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詩人、詞人,五代時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韋待價七世孫、蘇州刺史韋應物四世孫。韋莊工詩,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代表作家,并稱“溫韋”。所著長詩《秦婦吟》反映戰(zhàn)亂中婦女的不幸遭遇,在當時頗負盛名,與《孔雀東南飛》《木蘭詩》并稱“樂府三絕”。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輯其詞作為《浣花詞》。《全唐詩》錄其詩三百一十六首。
【《金陵圖》原文及譯文】相關(guān)文章:
古詩絕句《金陵圖》譯文及賞析12-31
金陵圖原文翻譯及賞析01-27
李白《金陵望漢江》原文譯文及賞析10-31
金陵圖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02-19
金陵圖原文,翻譯,賞析2篇03-05
《守株待兔》原文及譯文07-14
《離騷》原文及譯文11-11
古詩絕句《題金陵渡》譯文及賞析12-31
李白《當涂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原文及譯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