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的感悟散文
——史鐵生《我與地壇》讀解
史鐵生是一位有相當成就的青年小說家,但我們這里介紹的《我與地壇》卻是他的散文,毫無疑問,史鐵生的這次“客串”相當成功,散文界甚至公認它是近年不可多得的優(yōu)秀作品。
作品近一萬三千言,這在散文中是不多見的。小說有長、中、短之分,散文似無此分法,但以它這樣的篇幅,實在可以算作“中篇散文”了。讀過之后,我們分明可以感到這篇作品的分量非同一般,可以體會出它對于史鐵生的特殊意義,作家顯然十分珍視這次機會,他試圖通過這次寫作去回顧自己以往的生活尤其是自己殘疾以后的心路歷程,它是回憶,是自省,彌漫著沉郁的人生況味,閃爍著澄明的智慧之光。
從內容上看,《我與地壇》有兩條線,其一是作家與地壇的那種非同尋常的親情關系;另一條則是作家對地壇生活場景中的幾個人物的觀察、描寫和思索。前一條可稱為“人與景觀”,第二條則不妨稱為“人與人”。
地壇是北京的一處古跡,和天壇、日壇、月壇等曾經同是清王室祭祀的處所,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當天壇等幾經增繕成為人們游覽的熱鬧所在時,地壇卻于風吹雨打中頹圮荒涼趨于沉寂,因而一般來說,寫地壇似不大容易出文章。事實上,《我與地壇》也不是一篇通常意義上的寫景狀物、模山范水的紀游作品,地壇對作家來說,已不是一般的人文景觀,他已進入到作家生活之中,或者也可以反過來說,作家進入了地壇,地壇成為作家棲居的精神家園,他在其中感悟到賴以支撐自己生命的人生哲理和情思。作者寫地壇,突出的便是這種物我交融同呼共吸的隱秘的精神默契。因此,作家雖然寫了地壇的外觀,但他沒有對地壇的古今沿革進行考索和記敘,也沒有對地壇的.面貌作什么總體的細致的描繪和刻畫,作家情所獨鐘,抓住的是地壇那種對他心靈具有啟發(fā)的味道,那就是他所理解的地壇的精髓,地壇的魂。把文章前前后后反復讀過來,概括地說,令作者感動的便是地壇在看似沉寂、荒涼、蕭瑟、幽深之中的那種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歷史滄桑感和喧囂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識。因此,在作家的眼里筆下,一方面,地壇是那么荒蕪、古舊,是“剝蝕了古殿檐頭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朱紅,坍圮了一段段高墻又散落了玉砌雕欄”;另一方面,生命依然頑強,它們是愈見蒼幽的老柏樹,是茂盛得自在坦蕩的野草荒藤,是如一朵小霧穩(wěn)穩(wěn)地停在半空的蜜蜂,是搖頭晃腦、展須疾行的螞蟻,是忽飛忽走、時隱時見的瓢蟲,還有把蒼涼的歌聲灑滿天地間的雨燕,讓人浮想聯(lián)翩滿是稚氣地留在雪地上蹣跚歪斜深深淺淺的孩子們的腳印……處處、時時,都洋溢著生命的律動。正是這種難以言說的包孕著永恒與瞬間、古老與新鮮、沉靜與涌動、博大與纖細的雙重境界給了作家的心靈以強烈的震動。
【生存的感悟散文】相關文章:
生存的空間散文04-18
生存吧,學習吧的散文06-23
老師給我了生存本領散文04-12
讀《人生存折》的感悟(詩歌〕12-06
感悟散文04-27
醫(yī)托的生存之道散文06-21
夾縫中求生存的散文04-16
以如何生存為題目的散文03-19
勵志散文:生存逼著我成功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