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泊船瓜洲教學設計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二組第一篇課文《古詩詞三首》中的第一首,《泊船瓜洲》是膾炙人口、情意綿綿的思鄉詩,表達了作者對家鄉深深的思戀和熱愛。下面為大家提供了精彩的泊船瓜洲教學設計,供參考。

        泊船瓜洲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力目標:

         、 自主探究,感悟詩境。

         、 引導學生學習借景抒情的寫法。

          【情感目標】

          了解詩意,感受詩人思念家鄉的真摯感情。體會人文精神。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感受詩歌表達的真摯感情。

          【教學手段】

          采用多媒體作為輔助手段教學。

          【教學過程】

          一、展示搜集的資料,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讀過宋代王安石的詩嗎?

          生:讀過。

          師:你對王安石這個人知道多少呢?

          生:各抒己見。

          二、揭題、解題,簡介時代背景

          師:齊讀課題。讀了課題,誰知道:“泊船瓜洲”什么意思呢?

          生:把船停在瓜州的岸邊。

          師:為什么這樣理解呢?

          生:因為“泊船”是停船的意思,所以……

          師:當你再看到這個課題時會產生哪些疑問呢?

          生:詩人為什么會把船停在瓜州的岸邊?他把船停在瓜州的岸邊干什么?

          師:這些問題提得非常有價值,原來宋神宗在位期間,王安石任宰相,他主張改革政治,積極新法,力圖抑制豪富特權,緩和了階級矛盾,以期富國強兵,但這一主張也在一定程度上觸犯了封建統治者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守舊派的激烈反對,因此這一改革失敗,王安石被迫辭去宰相的職務,回故鄉途中路過瓜洲,天色已晚,在此停船過夜,你們的疑問找到答案了嗎?

          生:找到了。

          師:其實這首詩,作者就是在這樣的心緒中寫出來的,你們想聽聽這首詩是怎么寫的嗎?

          生:想。

          三、師范讀古詩

          師:師范讀。

          四、讀古詩

          (讀通)

          師:請同學們輕輕地打開書讀一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劃出來,問問你身邊的伙伴或老師。

          生:略。

          師:齊讀這首詩。

          生:略。

          五、細讀古詩

          (感悟)

          師:請同學們多讀幾遍這首詩,并借助書下的注釋,看看你能讀懂多少?并把你讀懂的地方跟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

          生:略。

          師:自己讀讀這兩句,這兩句中詩人交待了哪幾個地名?

          生:“京口、瓜州、鐘山!

          師:(出示課件)地理位置圖,誰知道“瓜洲”在哪?

          生:它在長江北岸和江蘇的鎮江隔江相對。

          師:在這幅圖上標上“瓜洲”,你認為應該標在哪?

          生:略。

          師:那“京口”在哪?

          生:它在江蘇鎮江,長江南岸。

          師:它與“瓜洲”是一個什么樣的地理位置關系?

          生:正對面。

          師:在這幅圖上標上“京口”,你認為應該標在哪?

          生:略。

          師:你們同意嗎?

          生:同意。

          師:京口在哪?

          生:它在南京的紫金山。

          師:你們贊同嗎?

          生:贊同。

          師:這就是“京口、瓜洲、鐘山”的地理位置圖,從這三者之間的地理位置中,誰能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兩句詩的?

          生:各抒己見。

          師:同意嗎?

          生:同意。

          師:同學們趕快把這兩句詩的意思跟你的小伙伴說說。

          生:互相說。

          師:聯系上下文,想一想王安石的家在哪?從哪看出來的?

          生:鐘山;“鐘山只隔數重山”、“明月何時照我還”。

          師:其實王安石的第一故鄉在江西,鐘山為他的第二故鄉,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王安石的父親在南京做官,青少年時期,王安石一直在父親身邊,所以他視“鐘山”為他的第二故鄉。從這三者之間的距離中,你覺得王安石的家還遠嗎?

          生:不遠。

          師:王安石的家近在咫尺,卻不能馬上回家,從這體會出詩人當時的心情怎樣?

          生:歸心似箭。

          師:是啊,王安石的家就快到了,誰能帶著歸心似箭的心情讀讀這兩句?

          生:略。

          師: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

          生:他讀出了歸心似箭的心情。

          師:你評價的很到位,齊讀這兩句。

          生:略。

          師:在這兩句中,詩人寫的都是望中之景,詩人在望中是不是有所想呢?我們來看第三句。誰能說說“綠”在這里當什么講?

          生:吹綠。

          師:那誰能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詩意的?

          生:春風又一次吹綠了大江的南岸。

          師:(出示課件)

          作者把家鄉描繪得如此之美,你會發現詩人是懷著怎樣的心情來寫這一句的?

          生:他是懷著對家鄉的熱愛之情來寫的。

          師:那誰能把詩人對家鄉的這種熱愛之情讀出來?

          生:讀。

          師:你讀出了這種情感,F在讓我們來推敲這個“綠”字,看還能把它換成什么字呢?

          生:學生交流。

          師:誰愿意把你們討論的結果告訴老師和同學們。

          生:過、到、入、滿……

          師:那你知道用這個“綠”好在哪

          生:同桌商量。

          師:誰能說說用這個“綠”好在哪?

          生:它仿佛讓我們看到一幅春風吹過,江南一下子變綠的畫面。

          師:你的理解能力很強。這樣一個杰出的詩人,它對一個字的用法都能經過反復推敲。我們在今后的潛詞造句中更應該養成仔細斟酌后再下筆的好習慣。同學們能做到嗎?

          生:能。

          師:這一句從字面上看,是寫詩人南歸途中所看到的江南勝景,聯系當時的背景,我們能看出王安石寫這一句實際是在暗示改革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呢?

          生:成功的。

          師:這一句是詩人借這一勝景來抒發實施新法,帶來的新氣象的高興心情。這種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值得我們在今后的寫作中去學習運用。王安石看著眼前的這一勝景,思鄉之情不可抑止,不禁仰望一輪皎潔的明月發問,問什么呢?我們來看第四句。

          師:誰能讀一下這句?

          生:讀。

          師: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

          生:好,他讀出這種發問的語氣了。

          師:誰能說說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詩意的?

          生:明月啊,什么時候照著我回到鐘山的家呢?

          師:回家為什么還得明月照著,白天不能回家嗎?

          生:能。

          師:我認為這樣理解不夠準確,因為古人對不知道的問題習慣于問蒼天、問明月,因此這一句詩怎樣理解會更好?哪位同學想好了?

          生:明月呀,什么時候我才能回家鐘山的家呢?

          師:這一句從字面上看,又流露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生:思鄉心切。

          師:這一句從字面看,確實流露了詩人對故鄉的深切懷念,但實際上是寫了詩人盼望再度回朝執政的迫切心情。在這一句中,又一次讓我們感受到詩人的這種借著寫景來抒發自己內心情感的這種寫法,那這種寫法好不好?

          生:好。

          師:通過以上的學習,你們理解這首詩的大意了嗎?

          生:理解了。

          六、熟讀古詩

          (賞)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采用你喜歡的方式來練讀這首詩。

          生:練讀。

          師:誰能有感情地讀一下這首詩。

          生:讀。

          七、總結全文

          (升華情感)

          師:你們讀得很有感情,那就讓我們有感情地背誦這首詩。

          生:背誦。

          師:讓我們再來共同地感受一下詩人夜晚停船在瓜洲時的所見所感吧!(學生看著大屏幕,師在音樂的渲染下誦讀詩意)

          師:那同學們感受到詩人的所見所想了嗎?

          生:感受到了。

          師:回家默寫古詩。

          【教學反思】

          古詩是小學語文教材中一類特殊的課文,從語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漢語;從表現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練、節奏強、跳躍大;從敘寫得內容上看,它離我們的時代較久遠。因此在本節課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讀、悟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悟詩境,活化古詩詞的形成過程,重新煥發古詩詞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一、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感悟空間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為實現這一目標,在教學中,讓學生充分自己讀書,使學生的思路明朗化,學生不僅無拘無束,而且積極思考,認真探索。使學生表現了作為學習主人的那種情趣,更使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教師的精講必不可少

          雖然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仍需老師的組織指導,這就決定不可能沒有老師的“講”,所不同的是,這種“講”不是“全盤授予”的注入,而是“相機誘導”的點撥。如“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中,對“綠”字的理解和“明月何時照我還”一句中學生對詩意思的理解上,老師的講是必不可少的,但“不在講得多,而要講在點子上”,這個“點子”,就是我們作教師主張的“指學生不懂,但又必須掌握的知識”。

        泊船瓜洲教學設計2

          內容分析: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二組第一篇課文《古詩詞三首》中的第一首,《泊船瓜洲》是膾炙人口、情意綿綿的思鄉詩,表達了作者對家鄉深深的思戀和熱愛。

          全詩的大意是:從京口到瓜洲不過是在一條橫著的江的距離之內,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著幾座山。春風又吹綠了長江兩岸,明月什么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家鄉。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著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并不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之情。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并默寫古詩。

          2、借助注釋、抓住重點詞句、利用插圖、發揮想象理解詩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表達的方法。

          3、感受古詩的韻味,激發閱讀古詩的興趣。培養動手搜集資料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意,積累古詩。

          2、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具準備:課件

          學具準備:詞典、搜集思念家鄉的古詩詞、與這首有關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交流積累,引入詩文。

          老師:“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惫磐駚磉h離故土的游子總會思念魂牽夢縈的家鄉。他們往往把這種濃濃的思鄉之情融入一首首短小精悍的古詩中,需要我們細細去品味。請同學們把你積累或搜集到的描寫思念家鄉的古詩,給大伙誦讀一下。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李白的《靜夜思》、賀知章的《回鄉偶書》(已學過)、北宋秦觀的《浣溪沙》等。

          學生:積極交流。

          老師:從剛才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大多數同學把所學古詩能夠積累下來,一部分同學不但能積累所學古詩,還主動搜集課外古詩,值得大家學習,我們一定要養成主動積累的習慣。因為學習語文重在積累。今天我們來學習北宋詩人王安石的一首詩《泊船瓜洲》。

          二、知詩人,解詩題

          (一)知詩人

          老師:課前老師讓同學們查閱與這首詩有關的資料,誰愿意把自己搜集到的資料跟大家交流交流。

          學生:簡介王安石。

          老師:根據學生的交流適時點撥使學生了解寫作這首詩的時代背景。

          (二)解詩題

          學生:理解“泊”的意思。進而解題:泊船瓜洲:把船停泊在瓜州。

          師小結:剛才我們了解了詩人是怎樣的一個人,弄懂了詩題的意思。這”知詩人,解詩題“是學習古詩不可缺少的一步。它能幫助我們理解詩的內容。那么王安石把船停泊在瓜州時寫下了一首怎樣的詩呢?請同學們輕聲讀一讀。

          二、讀詩文,明詩意

          (一)輕聲讀詩,圈出自己讀不準的字。

          (二)同桌交換意見。

          (三)師生合作讀詩文,解詩意。

          1、指名讀詩,引導讀準”間、重、還”。

          2、共同動手正音。

          學生:拿出詞典,動手查“間、重、還”的幾種讀音及每種讀音所表示的意思。

          老師:出示課件作補充,你們看,瓜州在這兒,京口在它的對岸(江南),就是現在的江蘇省無錫市。京口和瓜州,一個在江南,一個在江北,就一條(橫向的)河的距離之內。間(jiān):在一定的空間(時間)內。要注意不能誤讀成四聲,不是動詞“間隔”的“間”。整句的意思是說京口和瓜州就一條(橫向的)河的距離之內。按古人文言的說法,即所謂僅“一水之遙”。王安石是想說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說它們之隔離。所以應讀一聲。再看鐘山在京口的西邊(在南京)。王安石的家就在鐘山南面的半山園。這個“重”這會兒你一定能讀準了。

          3、理解“數重山”中“數”的意思。

          老師:看來從瓜州到王安石的家鄉鐘山就一條(橫向的)河、幾座山的距離,離得很近了,往下讀。

          學生:讀“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4、理解“綠”和“還”的意思。

          綠:吹綠、染綠。

          還:歸、在本詩中是回家的意思。

          老師:現在這個“還”的音你能讀準了嗎?

          5、回過頭復習“泊、間、數、綠、還”幾個字的意思。

          6、再次輕聲讀詩,然后拿出課堂筆記本試著用自己的話寫出這首詩的意思。寫成后交流。

          詩意:(對面的)京口和(這里北岸的)瓜洲不過是在一條橫著的江的距離之內,(再遠處的)鐘山也就只是隔著幾重山巒而已。春風又把(對岸的)江南大地吹綠了,明月啊,你什么時候可以照著我回到(對面江南的)故鄉呢?

          三、入詩境,悟詩情

          1、引導學生邊讀詩邊想象詩描繪的畫面。

          老師:春天到了,和煦的春風吹醒了柳樹,吹來了燕子,吹美了大江南岸,閉上眼睛想象春風帶給江南什么樣的美景?想好后跟大伙描述一下,可要用上我們積累的好詞佳句喲。

          學生:自由描述想象到的畫面。

          2、體會詩人用詞的傳神

          老師:春風給江南送來了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而詩人把江南春天的美景只用了一個字就表現出來了,讀時耐人尋味,那就是---“綠”,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后資料袋里的內容,相信你會更進一步的感受出詩人對詞的推敲及用詞的準確傳神。

          3、讀中領悟詩情

          老師:同學們,根據你的理解自由讀詩,讀出詩的韻味。體會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找出詩中相關的詞句。

          學生:自由讀詩,讀后發表意見。

          4、課件播放春天江南的美景,生欣賞后放聲誦讀古詩。再次感受詩人這個“綠”字的內涵。

          老師小結:“一水間,數重山”足以感受出詩人歸心似箭,“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不能馬上回到家鄉的惆悵之情自然流露。由此可以看出整首詩表達了詩人戀鄉、思鄉之情。

          四、總結學詩的方法

          知詩人,解詩題--讀詩文,明詩意--入詩境,悟詩情

          五、背誦、默寫古詩

          1、小聲試背、同桌互背、男女生比賽背。

          2、打開作業本默寫古詩。

          五、作業設計

          1、默寫古詩

          2、說說“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钡囊馑,體會詩句表達的思想感情。

          3、小練筆:把你想象到的江南春天的美景用一段話描寫出來。(如果能用上我們平時積累的寫景的好詞佳句會更好。)

          六、板書設計

          泊船瓜洲

          王安石(北宋)

          一水間 歸心似箭

          數重山 戀鄉思鄉之情

          又綠

          何時還 惆悵

        泊船瓜洲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泊船瓜洲》,并會背誦。

          2、通過學生自己查閱資料,完成對古詩意思及理解,體會作者思念家園的深切感情。

          3、應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培養學生自我發現、思考、搜集、處理、探究的學習方法。拓展學生想象思維能力、創新能力。

          學習形式策略

          1、組成合作小組進行學習:

          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2、自己獨立學習:

          讓有個性思維的同學自由發展。

          3、師生之間談話式學習:

          讓學生能暢所欲言。

          教學過程

          一、示題引問

          1、示題。

          2、學生讀詩,提出自己想了解的問題。

          二、了解詩意

          1、教師給同學介紹一位新的朋友、老師──網絡,用它來學習古詩:

          學生借助網頁了解詩人、詩句的意思。

          2、學生交流探討學習收獲:

          ⑴ 教師引導交流重點詞的意思。

         、 解釋全詩的意思。

          三、體會古詩思想感情

          1、學生通過網頁了解全詩的意思。

          2、體會古詩思想感情,讀詩、背詩:

          引導學生從詩中的詞、句中去體會思想感情。

          四、借助網頁探索拓展

          1、學生通過網頁了解有關本詩和其他有關詩的知識。

          2、學生交流學習的成果,學生將自己獲得的資料分析得出結論進行交流

          五、課后作業

          將今天的學習成果,用 Word或 Powerpoint做成匯報作業。

          課堂實錄片段及解析

          片段一:

          (經過第一階段網頁學習后)

          師:剛才老師在巡視時,有同學找老師要密碼了,但是要獲得密碼,必須將你對詩句的理解對大家說一說,哪位同學準備好,就趕緊舉手吧!

          (舉手的學生只有兩三個,老師點了其中一位同學。)

          生:京口和瓜洲之間只隔著一條長江,鐘山只隔著幾層山

          師:對不起,我打斷一下,你怎么知道京口和瓜洲之間隔著的是長江呀?

          生:因為前面(網頁)的解釋里說:瓜洲在長江(讀重音)北岸,揚州市南,和京口相對。所以我知道京口和瓜洲之間隔著的是長江。

          師:哦,原來你是借助注解明白的,閱讀真仔細!哪位同學用其他的方法知道的?

          (有兩三個學生舉手,點其一回答)

          生:我是看地圖知道的。(學生操作網頁展示地圖,指出長江)

          師:你看到了長江,那你知道京口、瓜洲和鐘山在哪里嗎?

          (生找不出來)

          師:哪位同學幫幫他?

          (舉手的同學多了起來,點其一回答)

          生:(操作網頁將對應的地點名稱拖到地圖上相應的位置。)

          師:你怎么知道這些地方在哪里呀?

          生:前面(網頁)說了:

          京口:在長江南岸,現在江蘇省鎮江市(重讀)。

          瓜洲:在長江北岸,揚州市南,和京口相對。

          鐘山:現在南京紫金山(重讀)。

          師:真不錯,能借助注解,把地圖看明白!那位同學你明白了嗎?

          (剛才沒有回答正確的學生點點頭)

          析:學生從文本閱讀中獲取字面信息,通過地圖獲得直觀的信息,兩種信息內化為學生的理解,在這里傳統的學習與多媒體的優勢找到一個和諧的融合點。

          片段二:

          (一學生回答完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意思后)

          師:理解得真好,能告訴大家你怎么明白這句詩的嗎?

          生:我是看注解知道的。

          師:注解上怎么說的?

          生:(操作網頁展示。綠:本是形容詞,這里用作動詞,有吹綠了的意思。何時:什么時候。)

          師:你能想象一下吹綠了的景象嗎?

          生:春天來了,草綠了,樹綠了。

          師:嗯,你的春天似乎缺乏生氣,哪位同學再來想象一下?

          生:春天來了,岸邊的小草綠了,岸邊的樹的嫩綠的枝條隨風擺動,綠樹、綠草倒映在水里,水也染綠了,江水、樹、草綠成了一望無際的綠色。

          師:真美的綠呀!

          析:雖然沒有多媒體的形象再現,但是,學生對文字的感受更深刻了。這里學生不會因多媒體而產生思想的惰性,放飛了想象的翅膀,活躍了思維,這又怎是一個綠字了得。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