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日記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日記1
你們知道有幾種方法可以畫圓嗎?第一,我們可以用量角器畫兩個半圓拼在一起。第二,可以用杯子下面的圓對準畫上。第三,可以用一根繩子綁成一根筆,把繩子拉直摁住,用帶筆的一頭來畫,這樣不僅畫的圓,還可以自己調(diào)整長度,就像圓規(guī)一樣。第四,可以先畫一個正方形,然后一點點修邊兒變?yōu)閳A形……這些都是畫圓的方法。但是最簡單、最方便而且畫的最圓的還是圓規(guī)了,那么問題來了,你們知道用圓規(guī)怎么畫嗎?
首先,我們捏住圓規(guī)的手柄,然后分開的它兩個腳,把尖銳的一頭固定在紙上不動,用帶鉛筆的一頭圍著它轉(zhuǎn)一圈就能畫出一種很圓的圓形了,是不是很簡單呢?
下面我們來學的是它們之間的關系和定義。針尖所在的點叫做圓心。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并且,我們說兩個半徑相乘等于一個直徑,或一個半徑等于直徑除以二。同一個圓內(nèi),半徑和直徑有無數(shù)條。同時,它也是一個軸對稱圖形,對稱軸有無數(shù)條。在同一個圓內(nèi),所有的半徑和直徑都相等。
今天的課已經(jīng)講完了,你們學會了嗎?相信聰明的你早已掌握的很熟練了吧?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日記2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shù)學暑假作業(yè)。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并且長、寬、高都是質(zhì)數(shù)。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阎闹挥袃蓚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么入手!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媽媽的一個同事來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shù),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shù)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zhì)數(shù),接著我們開始排除,然后我們發(fā)現(xiàn)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shù)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shù)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
棱長(且長度都為質(zhì)數(shù))之和。于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shù)各是哪個數(shù)。
最后,我得到了結(jié)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后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zhì)因數(shù)驗算了這道題,結(jié)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后,我心里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shù)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nèi)ヌ角蟆?/p>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日記3
今天,我突然心血來潮對小區(qū)感興趣,有四個問題困擾著我。小區(qū)有多大?一棟樓有多少戶?總共有多少戶?除樓以外占地多少?
為了解決問題,我進行了調(diào)查和測量,發(fā)現(xiàn)小區(qū)南北長200米,東西寬80米,200*80=16000(米)這樣一算,小區(qū)占地面積就解決了,大約是16000平方米。第二個問題每棟樓的戶數(shù),就拿我家住的6號樓來說吧!樓高25層,兩個單元,兩戶一個單元,戶數(shù)是25*2*2=100(戶)。7號樓和6號樓一樣也是100戶,4、5號樓是17層的,每棟樓應有17*2*2=64戶;1、2、3號樓是小區(qū)最矮的樓了,每棟樓只有11*2*2=44戶。第三個問題把剛才算的數(shù)加起來就行了;100+100+64+64+44+44+44=460(戶)。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我們小區(qū)綠化、停車場、健身器材、道路一樣不少,小區(qū)綠化高達30%,平均樓間距40米,銀杏樹20顆,梧桐樹15顆——小區(qū)中間還有一個魚池,每天都有魚兒在里面游動,可以讓人放松身心。說了那么多,回到正題上來,我計算過了,平均每棟樓占地570米,七棟樓加起來570*7=3990(平方米)。除樓以外面積應是16000-3990=12010(平方米)。
數(shù)學真是太奇妙了,還有許多知識等待我們?nèi)ヌ剿鳌l(fā)現(xiàn)。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日記4
星期天,我和揚文一起玩了24點游戲。游戲規(guī)則很簡單:每人分別抽四張牌,然后用“+ 、-、×、÷”這幾種計算方法最后得數(shù)一定要得24,就行了。
游戲開始了,我們各抽了四張牌。唉!我的牌怎么這么糟呀!你看,四張都是A。這時,只聽揚文說:“我可以了,你看,5+5=10,10×2=20,20+4=24!钡谝惠,我輸了。但我并沒有灰心喪氣,因為后面還有機會,我一定要把握機會,好好贏一把。我又抽了四張牌“6、5、8、3”。我激動得馬上脫口而出:“6-5=1,8×3=24,24÷1=24,F(xiàn)在是1比1平了!
揚文說:“有什么的,我一定會在下一回合勝過你的!钡谌睾系搅,我又抽了四張牌“10、9、6、10”。我一看傻眼了。突然,只聽揚文大聲地喊道:“6×4=24,24+1-1=24。2 比1我贏了。”我看著他那得意的樣子,無計可施。
雖然這次游戲我輸了,但是我覺得24點真有趣,同時也感到數(shù)學真的很奇妙。我今后一定要努力學習數(shù)學,靈活運用“+、-、×、÷”的混合運算,在下一次的24點游戲中,一定要用得得心應手,當個高手。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日記5
今天陽光明媚,我正在家中看《小學數(shù)學奧林匹克》忽然發(fā)現(xiàn)這樣一道題:比較1111/111,11111/1111兩個分數(shù)的大小。頓時,我來了興趣,拿起筆在演草紙上“刷刷”地畫了起來,不一會兒,便找到了一種解法。那就是把這兩個假分數(shù)化成帶分數(shù),然后利用分數(shù)的規(guī)律,同分子 分數(shù),分母越小,這個分數(shù)就越大。解出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日記6
生活中到處離不開數(shù)學!
今天,我在家里做了一個事情,就是量一元硬幣。
工具是:一套尺子,一個一元硬幣,一只彩筆。
先用彩筆畫出一元硬幣的直徑,它的直徑是2.5厘米,要想算出圓的周長,再用2.5乘3.14等于7.85厘米如果知道圓的半徑,在求圓的周長,應是:圓的半徑乘3.14乘2。
我還知道: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直徑,一般用字母R來表示。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心的線段,叫做半徑,一般用字母D來表示。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jīng)Q定圓的大校
今天,我在家里沒事干,就找到了一個以前四驅(qū)車的輪子。我就開始測量它的周長。找不著圓點是一個難事,于是我借用個課堂上的幾個方法,由于這個輪子是安到這里的,所以很不好測量,最后我還是按照車輪的大小在紙上畫出了一個圓。
測出了直徑。3、14×2、5=7、85(厘米).
這可真是一次有趣的測量啊!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日記7
星期六上午,我和媽媽、姐姐去亮山公園玩,一棵大樹映入我的眼簾。媽媽問:“歡歡,你能量出這棵樹的高度嗎?”“行,用一根跟它一樣高的竹竿,再量那根竹竿的長度。”媽媽反駁道:“哪來那么長的竹竿?”“我……我……”我撓了撓頭。忽然瞥見地上樹的影子,一個念頭從我的腦子里閃過:對了,老師不是剛教過比例知識嗎?我興奮地說:“姐姐!借你一用!”姐姐滿臉疑惑:“怎么求?”“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影子的長度和物體的長度成正比例。先量出你的身高,再量出你影子的長度,算出你的身高和你影子的比,再量出這棵大樹的影子長度,就能算出這棵大樹的高度了。”我得意地說。
因為我平時喜歡制作小制作,所以身上總是帶著一卷皮尺。我先量出姐姐的身高是1.56米,再量出她影子的長度是0.52米,他們的比是:1.56:0.52=3:1,量出這棵大樹的影子長度是1.1米,再算出高度:1.1×3=3.3(米),這便是大樹的高度了。媽媽和姐姐看著我,直豎大拇指。我樂呵呵地想:數(shù)學真有用!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日記8
星期六,我跟媽媽到鄉(xiāng)下老家。一路上,我看見農(nóng)民伯伯正在收地瓜,一個個地瓜就像一個個胖娃娃,對著農(nóng)民伯伯笑,媽媽告訴我: “現(xiàn)在是地瓜收獲的季節(jié)” ,然后她又自言自語地說:“今天地瓜又豐富了” ,我說: “收這么多地瓜有什么用?” ,媽媽說: “地瓜作用可大著呢!它可以做成地瓜皮、地瓜粉、地瓜條……”
媽媽知道我學了百分數(shù),就問我:50 千克地瓜能榨出地瓜粉5千克,這些地瓜的出粉率是多少?如果奶奶今年榨500千克地瓜,那奶奶能收多少地瓜粉? 我算了算:
5/50×100%=0.1×100%=10%
500×10%=50(千克)
我算完了,對媽媽說: “地瓜出粉率是10%,奶奶今年能收50千克地瓜粉!蔽液闷娴貑枊寢專骸斑@么多地瓜粉,奶奶用它干什么呢?”奶奶說:“我們平潭的特色小吃——咸米時就少不了它,我們一家三口人吃一頓咸米就需地瓜粉0.4千克,那奶奶送我們10斤,可供我們做幾次咸米?” 我算了算:
10÷0.4=25(次)
我對媽媽說:“能做25次” 。 媽媽說:“平均每月吃2次咸米 ,夠吃一年嗎?”我說:“還吃不完呢,過年時還可以加餐一次。 ”媽媽說: “你還真能算,其實它還可以做成茹粉湯、茹粉條、茹粉結(jié)。”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日記9
今天晚自習的時候,我做完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拿出一本課外書做起來,沒想到上面的一道題卻難住了我。
這道題是這樣的:有一個牧場長滿青草,每天青草都均勻的生長,這片牧場可供八頭牛吃10天,可供6頭牛吃20天,可供多少頭牛吃5天?我左思右想,可是怎么也想不出來。于是我就胡亂的翻弄著桌上的一本數(shù)學課外書,讓我感到高興的是這本書上居然有一道題和這道題類似,下面還有關于這道題的解析。于是,我就對照著解析仔細思考起來。
原來這個問題叫:“牛頓問題”,這道題最初是牛頓提出來的,因此而得名。根據(jù)這道題的解析,我做出了那道題。下面我在此講解一下:由于這片草地草的數(shù)量每天都在變化,關鍵應找不變量——原有的草的數(shù)量,總的草量可以分為兩部分:原有的草與新長得草,新長的草雖然在變,但由于是均勻生長,因兒這片草地每天新長出的草的數(shù)量是不變的。假設一頭牛一天吃一份草,那么8頭牛10天就吃80份草,此時新長的草和原來的草全吃光,6頭牛20天就吃120份草,此時新長的草與原來的草也全部吃光。而80份是原有的草的數(shù)量與10天新長的草的數(shù)量的總和,120份是原來的草的數(shù)量和6天新長的草的數(shù)量的總合,因此每天新長的草的份數(shù)是:(120—80)÷(20—10)=4份,所以,原有的草的數(shù)量為80—4×10=40份,這片草地每天新長草的4份相當于可安排4頭牛專吃新長的草。設可供X頭牛吃5天,于是可以列式為:40÷(X-4)=5。解得X=12,當我寫完這道題的解法的時候,交給老師看了看,老師滿意的點了點頭。
今天,我真很高興,雖然這道題不是自己做的,但我為自己的探索精神而感到高興。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日記】相關文章: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反思04-11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反思05-04
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復習必備資料03-28
小學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教案02-18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課件04-01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計劃05-08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計劃05-10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設計15篇02-23
西師版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課件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