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學生對課程的評價

        時間:2023-08-03 17:59:06 評價 我要投稿

        學生對課程的評價

        學生對課程的評價1

          摘要:課程評價的宗旨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注重學生的成長發展過程,關注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幫助學生擁有自信。

        學生對課程的評價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改學生發展實踐反思

          評價是教育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課程改革中課程評價起著導向與質量監控等的重要作用。隨著課程改革的起步與深入,如何在課程改革中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是擺在每一位教師面前的問題。本文闡述了筆者在課程改革中,對學生發展性評價的實踐嘗試與反思。

          一、教師觀念的轉變:

          過去的教學評價過分注重甄別與選拔,過分注重終結性評價。而課程評價的宗旨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突出評價的發展性功能是學生評價改革的核心。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發展的趨勢,不能以一份試卷的分數下結論;應發揮評價過程中的激勵作用,而不是甄別與淘汰;應采取多元化評價,不能以一次考試定論;要讓學生參與到評價過程中,而不是教師一人說了算。在新的理念支配下,教師不僅要關注學業成績,關注終結性評價,更要注重學生的成長發展過程,關注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發揮學生多方面的潛能,幫助學生悅納自己,擁有自信。

          二、實踐活動:

          在新的理念支配下,20xx-2002學年第二學期,我們制定了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多元化評價方案(具體方案附后)。在評價方案中我們關注了如下幾方面的問題:

          1.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定量評價:課程改革不是放棄基礎知識與技能,而是刪去傳統生物學教學大綱"繁難多舊"的內容。課程標準的要求是所有初中學生經過努力都可以達到的,必要的基礎知識與技能是生物科學素養的載體,是作為一個公民應具備的知識。對這方面的評價,以市統一的結業會考成績為準。

          2.學習過程與學習能力的定性評價:在這部分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評價:

         、艡n案袋評價:將學生平時的實驗報告、收集的資料、制作的手抄報、練習冊的作業等收入到學生檔案袋中,作為衡量學習態度與能力的一項指標,是過程評價的組成部分。根據學生完成的情況,主要由教師評定出A、B、C、D四個等級。

          ⑵同伴的評價:在班級內組成四人合作學習小組。每次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時,四位同學輪流承擔小組長、設計、收集資料、觀察、記錄、完成實驗報告等任務;顒油戤厱r,由小組長負責組織大家進行自評與互評,并記錄在"合作學習小組評價表"(評價表附后)中。 3.嘉獎分:在評價表的最后設立嘉獎分,這些分數計入到定量評價的成績中。由于家長的觀念還是看重分數,所以這部分分數對學生有很強的吸引力。在此項目中,我們要求學生自我反省、回顧,將"你認為自己在本學期內有哪些出色的表現,請填入下面的空格內"。"出色表現"我們界定為大多數學生平時沒有積極做到的,如上課積極發言,敢于提出問題,積極參加課外活動,積極查找收集各種學習資料,在小組活動中經常能提出新穎的有建設性的意見等,總加分10分。在這個項目中,學生反省一學期來的表現,肯定自己的優點,認識不足,為今后的學習指明了方向。恰當運用評價的激勵功能,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更重要的是自我評價能夠促進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和自我發展、自我成長能力。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對轉變學生不良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三、存在的問題:

          ⑴由于課程改革的實踐活動時間短,新的評價理念是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而逐步認識的,所以評價方案不能在學期初就與學生見面,使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

          今后力爭在學期初就制定出評價方案,并明確地告訴學生,發揮出評價的導向作用。

          ⑵過程評價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雖然我們收集了學生的許多資料放入檔案袋,也制定了平時小組合作學習評價表,但我們深感這些方面還不能很客觀全面地反映每個學生的學習過程。一方面由于大班化教學,而且一位教師要教4-5個班級,教師要全面觀察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過程,確實力不從心。一般只能對表現突出的學生關注較多,對于那些默默無聞的學生就關注不夠。另一方面由于課時很緊,有些活動就匆匆而過,不能及時進行評價;基礎知識部分,平時也沒時間進行階段檢測,只能以期末的一次考試來定。

         、羌訌妼嶒瀳蟾娴挠柧。

          實驗報告反映了學生的邏輯思維、推理能力、表達及書寫的能力,是重要的過程評價,F在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單位完成科學探究實驗,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實驗報告。存在兩個問題,有些組每次實驗報告都由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完成,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得不到鍛煉;有些組雖然是大家輪流完成,但一學期每人也只寫一兩次,體現不出每個人的發展過程。

          評價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環節,如何構建真正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還有許多問題有待我們發現、探討、改進、提高。只有構建起真正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課程改革才能成功,我國的基礎教育才會有質的飛躍。

        學生對課程的評價2

          【論文摘要】目前,在體育教學中對運動參與、心理健康、社會適應多種形式與方法的評價,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缺乏可操作性而難以推廣,由于三者融入教學活動的全過程,而教學中學生的自評與互評也與教學過程形影不離,實踐發現通過對學習過程的互評與自評的評價,能很好地促進三者的發展并能對三者進行有效的評價,使其可操作,效果佳,宜推廣。

          【論文關鍵詞】體育教學 學生自評 學生互評

          一、“運動參與、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評價觀點的提出

          目前,大家對“運動參與、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目標,如何進行科學有效的評價還沒有達成共識,觀點各異,主要是因為分割三者而進行評價,這使我們一線教師在教學時很迷惘。參照高校專家的研究,如孫有平等同志的評價系統,對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的評價權重過大,操作復雜;而唐時虎的評價有了改進,“由教師根據學生在課中表現出的樂觀程度、情結控制與調節能力、克服困難的勇氣,以及道德和合作態度等情況給予評價,通常情況,學生沒有明顯的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礙可給予9分。”這種方法一是因為大家相差不大,沒有區分出學生的真實情況;二也不能更好地對學生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能力進行有效的指導與培養。三是教師對全體學生這三方面的評價是個別的片斷或總體印象而不是全過程,因此不全面也不理想。

          筆者認為,運動參與、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目標的評價,可以轉化為對學生評價(自評與互評)能力進行評價,因為通過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自評與互評再評價,而使三者的評價有了交集,更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因為如果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能不斷地進行自評與互評,說明他在主動參與而不是被動參加,使運動參與有了廣度也達到了一定的深度;如果學生評價準確而又中肯同樣也會反映出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否;學生的互評能被對方接受的程度同樣也能反映出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水平。

          二、學生評價能力現狀及原因分析

         。ㄒ唬⿲W生的評價能力現狀

          在體育教學實踐中,由于學生評價的出發點與目的不同,評價的水平能力,評價的態度、結果等都不盡如人意。表現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我們面臨的問題是學生不會評價,學生或不著邊際地亂說一氣,或只言片語不中要害,或支支吾吾不知所云,或以自我為中心,自我夸大,或類群效應,或私人關系,或附和權威,或以偏概全等等。語言是心靈之窗,這也能反映出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

         。ǘ┰蚍治

          造成以上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筆者認為最關鍵的原因有以下四點:①沒有培養學生積極的評價態度。態度決定一切,體育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的評價態度,引導、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評價,大膽進行評價。②對進行的評價未有達成共識的標準。評價要做到言之有據,言之有物,好在何處,差在何方,怎樣幫其解決,不能過偏,不負責任的評價,對不足之處定要言之有物、有度,實事求是,語言委婉、中肯。③沒有建立自我、同學和教師三維的評價修正制約機制。④教師不善于傳授給學生另一種神態與體態評判語言的評價。如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一種表情、一個微笑、一個點頭等神態與體態語言。只有與上述的語言的評價相互補充,多從正面引導、鼓勵,善于發現學生學習、評價過程的閃光點,讓真情、親情融于教學與評價的全過程,才能讓掌聲、笑聲充滿課堂,喜悅、自信、收獲成功寫在臉上。

          三、要教會學生評價的技術策略

          1。正反對比策略。明確技術的評價標準,現在體育模塊教學中,是以學會一定的技術為載體的,其中的知識、學習態度、情意表現與合作精神、健康行為、社會適應等都是圍繞技術的學習展開的。因此學生只有明白了技術的評價標準,把自己、同學的學習與之比較,才能開展評價,教師通過正確的技術與學生在學習時易出現的錯誤技術對比讓學生深入理解技術評價標準,建立學習評價的出發點與平臺。

          2。范評引路策略。即通過教師示范的評價指導學生評價的方面、體能、知識與技能、學習態度、情意表現與合作精神、健康行為等五個方面,使學生的評價與教師的評價對照并逐步使學生的評價水平提高,從學法指導的角度來看,范評指導這一過程也是一個運用教法滲透進行指導的過程。通過教師的范評可以引導學生把握評價的時機與不同情況下的評價方法,給學生以評價的標準,培養學生在評價過程中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從而做到以教師范評為基礎,讓學生明確自我發展的.目標和發展的需要,從而為學生實現主動性的評價和創造性的評價提供可能。 3。評價點撥結合策略。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很大程度上就表現為教師的相機誘導及點撥,同樣,在指導學生評價的過程中,也應該有意識地由教師或學生對學生的評價進行及時的點撥和評價。具體操作中可指定一學生進行評價作例,引導學生指點,及時引導學生思考:現在應該如何評價呢?讓學生根據這一學生的評價進行合理的分析,指出存在問題,從而激發學生參與評價的熱情。在這里,“點”充分建立在學生的實際基礎上,“點”的過程,也就是引導學生及時補正、完善,并逐漸趨向完美的過程。所以評與點的結合過程,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能幫助學生進行合理建構,協助學生自主學習,從而培養學生評價的全面性,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4。自評習慣策略。通過評價發展學生的反省思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自我控制能力和積極情感等習慣,引導學生常問自己,我學到了什么?還能學更多、更好嗎?與同學的差距在什么地方,怎樣改進?今后自己朝哪個方面努力等,讓學生通過自評進一步認識和了解自我。

          5。互評嘗試策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安排學生進行評價嘗試,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機會進行嘗試,使同伴的評價與自己的評價對照,都有修正、完善、補充參與表達的機會,進而在小組中進行評價,最后到全班發言的途徑進行評價。這樣有利于使全班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消除一些學生在評價時的膽怯心理。由兩人互評到小組的評價,在互評中就可以培養學生評價的準確性以及語言的流暢性,增加學生評價的勇氣,培養學生評價的興趣。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

          6。評價考核策略。每一節課把運動參與、心理健康、社會適應都作為評價內容是不可能做到的,也是沒有必要的。在經過對學生進行評價培訓后,把定性評價進行量化體現,即對每個學習模塊都要根據具體內容選擇一定的典型的正誤技術動作,讓所有學生進行評價,并以書面的形式出現,作為對學生運動參與、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的評價。

          四、學生評價能力的提高與“運動參與、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相互促進良性發展

          經過教師的指導、培養與訓練,學生的評價能力逐漸得到提高與發展,運動參與的廣度與深度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逐步提高;社會適應能力逐步增強。而學生的自評與互評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評價的過程一方面是檢測被評價者學習效果的過程,另一方面其實也是檢測評價者學習效果的過程,因此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參與評價不僅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更能讓全體學生在這個動態評價系統中朝著良性的方向科學地發展。因此,我們應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科學、合理、客觀地進行評價,培養學生的評價能力,以便對學生進行運動參與、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的評價與發展。

        學生對課程的評價3

          一、對學生評價的理論思索

         。1)量化評定與質性評價相結合,建立合理易行有效的轉化機制。對教學中的識記內容采用量化評定,以閉卷考試的形式,關注結果;對需要較深入理解的地理事象、地理問題、地理意識等方面的內容(如區域差異、人口、環境、資源問題,可持續發展觀念,全球意識等)采用質性評價,不僅關注結淪本身,還關注結論的形式、結論得來的過程等。

         。2)多次評價機會取代一次評價機會,將評價與考試作為促進學生學習的環節。如設置題庫,學生在計算機(網絡)上考試,允許學生多次抽答,直到他滿意為止;考試時設置多份試卷如基礎卷、分類強化卷、提高卷等。基礎卷著重考察學生基礎知識和技能,如果該卷做得不理想,可以通過分類強化卷對沒有掌握的部分進行彌補和強化,而那些基礎卷考得較好的同學在完成基礎卷后可以做提高卷。這樣給每一個學生成功的機會,在評價與考試中注重學生差異,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把考試作為查缺補漏和促進學生學習的環節。

          (3)重視評價內容的多樣性,關注對非學業內容的評價。在新的課程標準中,地理課程目標不但包括知識和技能,還包括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內容,后者一方面是地理課程培養的重要內容。另一方面對于學生的學業也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所以在日常的'教學實踐和評價改革中,必須對學生的非學業方面給子關注、我們可以將地理課程標準中的各項非學業評價的內容和要求挖掘井總結出來,列一清單以引導,提醒自己進行觀察和記錄、如敢于陳述自己與眾不同的觀點表現了學生的自信;提出不同的見解表現出學生的創造性等。

          (4)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學生自評與外部評價相結合。改變過去單獨由教師評價學生的狀況,鼓勵學生本人、同學、家長等參與到評價中,特別是自我評價,一方面有利于調動、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他們的自我反思意識和能力。首先,評價者要有明確的評價目標和標準,要以公正的態度、強烈的責任感評價他人;其次,要分清楚哪些內容適合多主體評價,哪些內容小適合多主體評價,因為并不是所有的方面都適宜多主體評價;最后,在多主體評價中,特別是學生互評中要淡化等級和分數,淡化學生之間的相互比較。

         。5)重視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注重實效性。對學生的激勵,往往易流于形式,出發點是好的,但效果卻不佳。你給學生激勵語言,我給學生大紅榜;你給學生小紅旗,我給學生大紅花。這些短期內也許還有一定效果,但久而久之,這些東西變得越來越“廉價”,學生肯定會感到乏味。激勵不在于對學生一味表揚或“藏拙”,關鍵在于教師與學生形成坦誠、關懷和相互尊重的關系,井用發展和全面的眼光看待學生,逐步培養學生對自己形成客觀的認識,提高他們的自我反省能力,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強烈欲望。

          (6)評價方式不能統一,對不同學生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因為學生是千差萬別的,他們的基礎、性格、觀念、思維靈活程度、心理需求等往往都不一樣例如,有的學生并不在意自己的學習成績怎么樣,但他很可能在乎自己的特長,人際關系等。

          二、學生參與探究活動的評價工具

         。1)探究活動。這里的探究活動指計劃性、組織性、探究性、開放性都較強的探究活動,不包括隨機的探究;包括解決地理問題、對自然和人文地理事象的研討?梢运袑W生參加也可以部分學生參加;可以個人為單位也可以小組為單位。課題由教師或學生提出都行,行動方案由教師或學生制定或是師生共同制定,也可各小組制定。

         。2)評價項目?梢愿鶕䦟嶋H情況進行增減和細化、重組。評價等級分為6級:A(創造性強),B(相當于優),C(良),D(中),E(及格),F(糟糕)。對不同的項目采用不同的等級體系。設定評價等級的目的不是對全部學生分等排序,主要是針對個人的,其功能主要是診斷,讓學生反思,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做得較好,哪些方面還不夠,從而讓學生清楚自己努力的方向,激勵學生,并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評價標準部分用語說明。①信息源—包括兩個方面:現成的(如報刊、雜志、網上等的資訊)和原創的(通過實地觀測、自己調查等手段獲得),當然后者應得到更大鼓勵。②結論的關聯性指課題與結論的關聯、結論與資訊的關聯,廣度與深度可以反映學生的理解水平。③評價學生得出結論的方法手段,還要評價學生是否勇于嘗試還沒掌握的但更有效、更先進的方法手段。

        學生對課程的評價4

          實施新課程教學以來,人們一直在議論評價問題。一是擔心將來高考怎么考,二是思考我們現在在教學過程中怎樣評價學生。關于第一個問題,中央明確指出,高考要和課程改革相結合。這幾年高考的改革方向與課程改革是一致的。因此,我們現在應該著重考慮的是在現階段教學過程中怎樣評價學生這個問題。

          我認為,在現階段教學過程中評價學生應明確一個目的、貫徹兩條原則、堅持三維目標、把握四個結合。

          明確一個目的,就是指評價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而不是僅僅為了排隊、甄別或是選拔。評價結果出來以后,對學生進行排隊,以評價結果作為甄別學生好壞和選拔學生的唯一標準,是背離這一目的的。當然,不能忽視高中階段學習評價的選拔功能,但從根本上講,選拔也是應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主旨的。 “讓每一個學生成功”是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教育部在《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方案(實驗)》中明確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边@是對我國普通高中性質和任務的基本認定。它清楚地告訴我們,我國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質是一種大眾教育,是基礎教育,而不是培養少數精英的教育;其任務是提高國民素質,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我們應該根據這一基本認定來確定我們的評價制度。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形成一種科學的、能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的評價機制,我們所采用的一切評價措施、方法和途徑,都是為了實現這個日的服務的。例如,我們在進行學科學習目標評價時,要遵循課程標準,注重考查那些對學生終身有用的知識和能力,防止出偏題、難題或怪題;試題的難度應該控制在適宜的范圍內,盡量使更多的學生合格,讓絕大多數學生得到成功的體驗,進而激發他們繼續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在考查學生的實踐行為時,我們應該用發展的眼光評價學生進步著的行為、變化著的情感態度、轉變著的價值取向,切忌用孤立的、靜止的觀點評價學生的一時一事。評價要堅持多激勵、少批評,既重視學生的現在,也考慮學生的過去,更著眼于學生的未來。通過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進行經常性評價,及時發現問題,提出改進意見,以達到不斷促進學生發展的目的。

          貫徹兩條原則,即全面評價的原則和客觀評價的原則。所謂全面評價的原則,就是指評價的內容與評價的方式要全面。從評價內容上講,就是既要評價學生基礎性發展,又要評價學生的學科學習;既要評價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又要評價學生學習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既要評價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以及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又要評價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從評價方式上講,既要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又要有學生的自我評價,還要有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以及家長對孩子的評價;既要有量化評價 (如評分),又要有質性評價(如寫評語、行為觀察、情景測驗、成長記錄等);既要有過程評價,又要有結果評價?傊,評價的內容和方式應該盡量全面,切忌用某一方面的評價或某一種方式的評價代替全面的評價。所謂客觀評價原則,就是指按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評價,即實事求是地評價。為了客觀地評價學生,就必須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從本質上講,每一個學生都有不同于他人的先天素質和能力特點,有自己的愛好、長處與不足,這就使得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目標、發展速度以及發展軌跡都可能呈現出一定的獨特性。我們必須從這個客觀實際出發,如實地評價每一個學生,挖掘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并且給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賞,為每一個學生提出適合其發展的、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建議,切忌用某一種統一的模式來評價學生。要知道,每個學生都是可造就之才。只有立足于這樣的客觀實際,評價才可能是客觀的、科學的,才有可能把學生培養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堅持三維目標,說的是評價目標問題即評價標準問題。新課程的評價目標應該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對知識目標的評價,包括對應該掌握的理論觀點、原理的評價和對應該掌握的應用性知識及其操作規范的評價,其中應該著重考評學生對知識的實際理解與把握。以思想政治課為例,我們應該注重評價學生從整體上了解經濟領域、政治領域和文化領域的社會生活現狀,理解和把握有實際用途的、在社會生活中發生作用的人文知識的情況。對應用性知識及其操作規范的評價,主要是評價學生對所學現代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和民主生活的法律規范自覺遵守的情況,世界觀和人生觀問題上,懂得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作出正確的選擇,會用多種方法特別是現代信息技術收集、選擇和處理社會信息。對知識目標的評價,要嚴格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去做,特別要注意使用不同的行為動詞,以表示對相關知識評價的不同。對能力目標的評價,包括對學習能力和實際能力的評價,既要注重對理論觀點、原理的運用能力的考評,又要強調對 “動腦”思維、“動手”操作的能力的評估。對能力目標的評價,一般伴隨著相應的活動進行。但可經過特定的考試,注重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以及探究問題的能力。對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的評價,主要依據學生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參與各類活動的行為表現,以及學生對當前一些社會現象、問題所表達的關切程度和所持有的觀點。在這種評價的過程中,我們既要堅持正確的價值標準,又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表現,還要關注學生情感和態度變化的趨勢。知識目標、能力目標與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三者是辯證統一的,它們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知識目標是能力目標的載體,能力目標是知識目標的活化;知識目標與能力目標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的基礎,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又是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的內化和升華。有區別,就不能互相代替;有聯系,就不能互相割裂,否則都不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

          把握四個結合,即書面表述評價與實際表現評價相結合、量化評價與質性評價相結合、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與學生評價 (包括自我評價與學生之間相互評價)相結合。書面表述評價與實際表現評價相結合是指內容評價。我們思想政治課應該評價學生書本知識的把握情況,但是思想政治課的根本任務是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質的基礎;而對思想政治素質的評價,不僅要看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把握情況,更要看其實際的行為表現,特別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表現。即不僅要看學生寫得如何、說得如何,更要看其做得如何。量化評價與質性評價相結合是指評價的呈現方式。有些評價結果可以用數字量化,有些評價結果則只能用質性評價來呈現。例如參與相關活動的表現,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變化,這些評價用寫評語、記成長日記等質性評價方式來呈現就比較適合。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是指評價的構成。過程評價是指在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進行的`評價,而結果評價是指在學期、學年或某一階段學習結束時對學生的評價。我們對學生的評價應該既有結果評價,更要有過程評價。而我們過去往往只注重結果評價,忽視過程評價,這樣容易忽視學生在過程中的努力和進步因素,削弱學生的進取心和自信心。新課程要求對學生的評價不僅注重結果,更注重發展變化的過程,注重在發展過程中多次、即時、動態地實施過程評價,使結果評價與過程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因為思想政治課的評價,不僅要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的現實狀況進行評價,更注重對學生在思想政治課學習過程中的參與狀況、學習方式、思維方式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主動性、創造性和積極性等進行評價。當然,教師對過程評價事先要有一套比較完整的、科學的并且是切實可行的評價指標。教師應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切實根據所制定的指標進行評價,克服隨意性。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與學生的評價相結合指的是評價具體運作方式,即以上三種結合都要通過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與學生的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具體進行操作。學生既是評價的對象,也是評價的主體。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最終要通過學生的自我評價起作用。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是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與自我監控能力的有效辦法。當然,在學生自我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起指導作用,如事先擬訂比較具體的、容易操作的評價體系表,具體運行過程中引導學生全面、客觀地看待自己與他人,使學生的自我評價變成一個自我教育、自我反省的過程,真正起到評價應有的作用。新課程對學生的評價是個新問題,需要我們每個教師不斷學習、不斷理解與不斷實踐,最終構建起相對合理、有效的評價體系,為達成教學目標做出貢獻。

        學生對課程的評價5

          摘要:我國對高等職業教育的學生課程學習效果的評估考核存在脫離教育教學實際的情況,較突出的問題是重結果輕過程,理論考核過多、實踐技能評估不夠,對學習效果的綜合性評估重視不足。針對于此,文章借鑒了國內外的主流學習效果評估理論,分析了當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學生學習效果評價的現狀,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完善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的建議。

          關鍵詞:高職教育;學習效果;過程性評價

          高等教育的普及存在多條路徑,其中,處于相對較低層次的高等職業教育的大眾化是實現我國教育目標的有效方式之一。但是,高等職業教育院校教育教學水平不高、學生文化素質欠優等因素嚴重遲滯著科教興國戰略的達成。究其主因是學生學習基礎薄弱,而學校教學的質量最終會體現在學生的學習成效上,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估是教學質量評估的核心環節,而作為課程要素之一的高職學生有其自身的特點,鑒于此,高等職業教育院校亟需建立健全學生的課程學習效果的評價機制。在高職院校的課程教學活動過程中,開展對學生的學習效能的全面、科學、公正的評估也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1課程學習評估理論

          目前,學術界對學生課程學習效果評估過程的研究成果很多,其中最廣為人知的理論有以下幾種:

          1.1多元智能學習效能理論

          美國哈佛大學的哈沃德加德納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了該理論,他認為人的智力可分為七個種類,作為個體,每個人都有一個相對獨立的七種智力,這七種智力在現實生活中不是獨立的,不相關的,而是錯綜復雜的,有機的,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結合在一起。這七種智力在個體中的結合使得每個人的智力都有著獨特的表現和特征,即使是同一種智力,其表現形式也不盡相同。因此,必須形成學生、智能、教育的新理念。學生智力評估應在多方面進行,評估主體應多元化,應能促進學生智力全面提高。

          1.2雙系統評估理論

          這是德國學者提出的理論。為了保證國家考試的客觀性和培訓機構的獨立性,雙系統職業教育采用考試和考核相結合的方法。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學生學習效果評估由社會組織與國家相關教育主管部門共同完成,學校與第三方社會組織共同負責學生平時的學習效果測評,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則只對學生進行學業的終結性檢測。雙系統評估模式有力地促進了德國職業教育的發展,為該國經濟騰飛培養了大量實用型技能人才。

          1.3目標評估理論

          泰勒的目標評估模型是歷史最悠久、最完善的課程評估理論之一。它簡明、清晰,容易被課程評估人員理解和接受,至今在課程評估領域仍占主導地位。該理論的評估流程劃分為定立學習目標、根據學習目標確定學習內容、參照預設的目標展開對學習效能的評價。在泰勒看來,要想系統、理性地研究課程計劃,就必須首先確定要實現的目標?梢钥闯,評估的目的是確定實際結果和課程目標之間的差距,并在使用這些反饋信息的基礎上修改課程計劃或修改課程目標。

          1.4學習水平理論

          加涅的學習層次理論是對前人已經得出的學習理論的繼承和發展,他將學習形式由低到高排列成金字塔結構,這也構成了他的學習智慧的理論基礎。他認為解決問題是智力技能的最高成就,是獲得高級規則的主要途徑。參與問題解決的前提技能不僅包括學習者必須掌握和解決的問題的相關規則,而且還涉及到與問題情境相關的語音信息的學習和認知策略。為了成功地解決問題,證明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個過程的規劃和安排的技能也體現在使用某些認知策略、有組織的語音和智能技能、認知策略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上。

          2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目前的學生學習效果評估的現狀分析

          學生學習評估是一個古老的話題,但我們還沒有達到一個很好的水平和狀態,這與我們忽視教育評估的作用有著直接的關系。目前,職業教育的就業機制尚未得到承認,其原因是學生就業的外部接納主體———各種類型的社會組織尚未被吸納進入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的評價之中。事實上,評估的終極目標是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學習者的內部因素和外部的教師、教材、環境因素,內外部因素都應該是我們評估的對象,所以對多層次評估方法的開發迫在眉睫。目前,我國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估水平不高,評估過程多聚焦于學生學習的結果上,不大關注學習的過程。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

          2.1部分高等職業教育院校的教學管理者對學生的課程學習的全面評估重視程度不夠

          一些高等職業教育院校的教育教學的管理者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通常情況下,此類院校對學校的教與學的評估,相關的各級管理者的理念還停留在以對教師的管理考評為主,而對有關學生的學習的評估考查、激勵還處于聽之任之的狀態。他們對學生課程學習效果的評估沒有完善全面的指導性意見,對任課教師提交的各種有關學生的教學統計數據資料僅限于收集、保存階段,沒有深入的數據挖掘過程。學生課程學習效果的體現往往僅憑理論性的卷面考試成績,對學習過程的關注度很低,單調的筆試模式不利于充分評估學習效果。

          2.2部分高等職業教育院校的教師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估風格教條

          由于受到傳統教與學僵化教法的不良影響,部分任課教師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不是以學生為中心,不去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反饋意見,而是武斷地以自我為本位,對學生學業的評估完全由教師主導,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師更注重對課堂學習效果、課內活動和學生成績的評估,教師不大關注學生的真實學習效果,從而不能做出準確客觀的評估。該評價方法突出表現在評價指標環節,定量指標遠多于定性指標,評價結果只反映能夠準確量化的總結性理論知識考試,學習者學習過程中的努力程度、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學生的技能知識應用能力得不到體現。僵化、教條的學習效能評估阻礙了學生的自我創新,不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2.3部分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學生學習效果的評估主體過于單一

          在這方面,主要是由學校主持學習結果的評估,其中,課程任課教師由于對學生學情的了解、掌握程度較高,因而在對學生學習效能的評估過程中居于主導地位。但單一的以教師的評價作為權威的評估結果,忽視了學生的感受。學生評估工作的主體一般是教師,這種評估方法忽視了個體和社會對于評估工作的參與。由于學生不參與評估過程環節中對于自身的學習效果的評價,學生被動地成為評估的接受者,因此評估結果難以說服學生。此外,缺少第三方利益相關者的參與的評估不僅不能給予學生的學習以反饋、指導、鼓勵、監督、認同等作用,而且還不利于未來學生進入社會崗位。

          2.4部分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學生學習效果的評估內容不完整

          當前高等職業教育院校課程評估過于關注學習者的作業和考試結果,忽視學生的學習過程,時間一長,許多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將操作結果、測試結果作為評估學生學習效果的唯一標準。這體現在對文化知識和應用技能的片面結果評估上,對學習效果的評估內容多局限于學生的考試成績,只注重學習結果的評估,忽視過程評估,所有這些“點”而不是“線”的終結式評估體系不能很好地反映學生的學習,無法詮釋學習者的學習情緒、困惑和經驗。此種評估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誤導作用,使學生的學習過程功利化。再者,期末考試的實施,主要基于理論知識的記憶、理解,測試的是學習者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忽視了學生的應用能力評估,其直接結果是師生的教與學的互動雙邊活動被人為地分割為兩個獨立的過程,教和學的靈活性、市場性缺乏,無法及時跟蹤社會對人才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需求。

          3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學生學習過程的.評估的完善

          高等職業教育是應用性很強的一種教育形式,它的學習質量的評估應充分考量利益相關方的意見與建議,吸收用人單位參與教學質量評估,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學生為核心、教育部門為指導、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學習質量評估體系。

          3.1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學生課程學習效果的參與評估主體應多元化

          當前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的課程學習效果評估活動往往是在學校的教務部門的統一管理安排下,由各教學系部分解,任課教師具體執行的期評試卷考試制,其它相關方沒有有效暢通地參與對學生學習效能評估的途徑。因此,首先創造實現學生自我評估與教師評估相結合的制度機制安排,再設法將其它利益相關者引入考評主體當中,以彰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的能動性,體現用人單位的需求,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當然,高等職業教育院校的教學也不能忽視教師對學生的評估引導作用,教師要監督學生的學習情況,如果可能,在原有評估主體的基礎上引入班主任、系部輔導員,評估主體多元化有利于全面了解課程的學習效果。

          3.2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學生課程學習效果的評估內容要全面

          學生課程學習效能的高低體現在多個方面,既有知識性的也有技能性的,既須體現理論性,更應兼顧實踐性,因而對他的評估內容需要綜合全面的考量,才能對之進行有效的評價。職業課程的學習不僅是學習和創造的技能,更是正確的、高尚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一個學習目標的達成,或者可以通過對學生工作的評估來實現,或者通過學生分析和討論各種課程問題來探究其內在的情感因素,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學習效果的評估主要體現在合作與交流過程中的學生,這樣的問題需要從學生處起點解決,使學習者在互動參與的過程中加強溝通,學生的學習將能從一個更開闊的視角來理解所學內容。

          3.3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學生課程學習效果應采用多元化的評估方法

          學習效果評估應定性與定量方法相結合,因為單純地采用量化考核難以達到考核的目的。為此,可采用各種綜合評價模型來開展學習效果的多元綜合評價,對不易量化的定性目標的考核宜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方法來實現,此外,鑒于某些課程考核目標的多樣性、復雜性,可采用神經智能評估方法輔以相關軟件解決。當下,高等職業教育院校課程學習效果的評估方法主要是基于終結性評估為主、形成性評估為輔。對于各類評估方法的選擇、評價流程的制定須遵循適時、適用原則,充分發揮各種評估方法的長處。當期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的終結性評估,使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質量,發現問題,總結經驗,但形成性評估更注重學習的過程和過程中的每一個狀態節點,關注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內部和外部的評估,注意觀察他們的學習和創作過程中展現的思考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

          3.4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學生課程學習效果評估的標準應多樣

          通常,高職院校學生課程學習效果的評估以績效性指標為主,強調對學生學習效率與效果的考核,但這并不能反映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責能性標準將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的態度、主動性,表現出的能力程度等都包含于其中,可從多方位、多角度完整解析被評估對象的學習情況。當然,高等職業教育院校的各級教學管理部門在制定具體的學習效果評估標準時,可根據本校師資配比、學生素質等情況,因地制宜地編制出合理合規的評價標準,切忌求大求全,脫離區情、校情、學情。

          4結語

          總之,當前的學習效果評估仍囿于終結性考試這一單一的評估模式,對課程學習效果的評價需要不斷測試和改進。實踐證明,任何評估方法都不是萬能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職業教育需要建立多中心參與的學習效果評估體系,以促進學生學習的改善,實現學習者學習能力的持續提升。在學生對課程的效果評估中,高等職業教育院校要通過學習質量評估模式的不斷改進,促進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并最終促進學生實現職業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吳煜.過程導向的實踐課程學生學習效果評價———以“安全評價課程設計”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xx(51):213-214.

          [2]唐喜芬,鄒茜茜.過程性學習評價與學習效果關系研究———基于N高職院校“創就業指導課程”的數據分析[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xx(9):78-83.

          [3]鐘貴麟.采用過程性評價評定學生課程學習效果的探索與實踐[A]//中國職協20xx年度優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上冊)[C].20xx:8.

        學生對課程的評價6

          學業評價是高職院校對于學生學習情況的一種反饋。高職院校是以就業為導向的一種教育,像物流管理專業這些應用性較強的課程,它的學業評價更加重要。學業評價對于學校和學生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對學業評價的定義、物流管理學業評價的問題和思考以及學業評價的意義做簡單介紹。

          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物流業的發展。為了培養滿足市場人才的需求,我國的高職院校開設了物流管理專業的課程,而怎樣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效,學生學業評價是一個重要的參考。高職教育教學是以就業為導向的,所以高職院校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和職業道德。學生學業評價方式決定了教師的培養方案,建立一個科學、全面的學業評價體系非常重要。

          一、 學生學業評價的定義

          學業評價就是以我國的教育目的為依據,運用恰當的方式和工具,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能力的提升進行判斷。學生學業評價是學校教學體系中重要的一方面,它關系到學校教學方案是否合理、是否能夠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學業評價是評價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參考。簡單來說,學業評價就是學校通過搜集學生學業方面的資料,然后根據資料分析并整理出一定的結論,根據所得的結論,對學生進行一個全面、科學的評價,學校也可以根據所得的結論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

          二、 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學業評價中的問題

          (一) 評價方式以考試為主

          我國長期以來的教育模式一直是應試教育,雖然現在一直在極力提倡素質教育,但是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影響不是一時半刻就能夠改變的。現在,高職院校對學生學業的監測仍是以考試為主?荚囋谝欢ǔ潭壬系拇_能夠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但是考試的內容一定要合理,在考試中一定要公平,因為有一些學生在考試中有作弊的行為,這樣的考試結果不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正確的評價。物流管理專業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專業,需要的不僅僅是理論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具有很強的操作技能,高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應用型人才。只單單進行理論知識的考試,并不能夠完全對學生的能力進行評價。

          現在的高職教育中,一個學期通常進行一次考試,整個學習過程中幾乎沒有其他的測試,學校對學生的學業評價就以這一次考試的結果作為依據。學校進行測試的數量少,也就意味著該結果中有很大的偶然性。學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不認真學習,只要在考試的前兩周認真準備,依然有可能考出很好的成績,這樣很容易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松散的習慣,不利于學校良好學習氛圍的形成。

          (二) 評價的主體以教師為主

          目前,在高職教育中學生學業評價的主體仍然是老師,輔導員根據任課老師提交的結果來進行學業的評判,這種方法雖然很容易操作,但是也有一些缺點。首先,現在的高職教育不像以前的高中、初中那樣有固定的教室,而且,通常一個老師是對多個班級進行教學。學生沒有固定的教室,與老師和同學們的交流就比較少,老師很難了解到每一位學生的情況,所做的評價難免會不符合實際情況。

          現在高職教育多與一些企業有合作,學生可以進行實際崗位操作的實習,學校學生分成多個小組,到不同的企業去完成實習,但是學生的學業評價是由學校老師進行的。但是由于學生被分配到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地方,指導老師很少去企業了解學生的實習狀況。而企業對實習學生的評價基本都是好的,所以老師在進行評價時就只能以自身的感覺進行評價,這個評價很難對學生學業的真實情況進行反映。

          (三) 評價的內容不夠全面

          現在高職的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學業評價都是總結性的評價,而且評價結果就是一個單純的數字或者等級,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綜合能力提升沒有辦法反映。以一個成績作為學生學業評價的標準,對于某些成績不好的學生有很大的心理影響,使其失去對學習的興趣。而過程性評價的減少,會使得學校對于學生的學習過程造成忽略,夸大結果的重要性,對于學生的成長非常不利。

          三、 關于高職物流專業學生學業評價的.思考

          (一) 考試內容具有應用性

          考試是一個很好檢測學生學習情況的方式,但是對于考試的內容要做一下調整。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學習的內容非常多,有經濟、計算機、管理、數學等各方面的知識。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出優秀的物流管理人才,是以就業為導向的培養方案,所以學校在進行考試的時候不能只以理論知識作為考試內容提供,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應該增加一些專業技能的考試,考查學生實際操作能力以及在實際工作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校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就業意向進行針對性的考試,平時的學習過程中,也可以增加一些小測試,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 評價內容具有就業性

          高職教育培養的是就業型人才,所以物流管理課程中學生的學業評價內容要以就業需求為依據,學?梢愿鶕袌鰧ξ锪鞴芾砣瞬诺男枨筮M行有針對性的評價。根據物流行業的需求進行教學內容、教學體系、學業評價內容等多方面的改變,作為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要時刻關注就業行業的變化,以市場的需求對學生進行評價。

          (三) 評價方式多元化

          傳統的評價方式都是以老師為主體的,由于老師并不一定對學生有全面的了解,評價結果難免有所失誤,所以高職物流管理課程學生的學業評價方式要趨于多元化。除了老師評價以外,還要進行學生的自評、學生之間的互評、企業的評價,將這些評價與學校的考試成績等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全面的評價結果。另外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化,不以結果對學生進行絕對性評價。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變化,才可以對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進行反映,及時地采取相關措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四、學習評價的作用

          高職院校的學業評價對于學生有一定的激勵作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心,學業評價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業評價的等級和老師的評語都會對學生有一定的影響。學生獲得好的評價,就會更加的努力,獲得不好的評價,也會激勵學生多加努力;學生的學業評價也可以使學校通過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來發現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并對這些漏洞進行改革,完善教學體系,培養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高職院校學生的學業評價也是就業單位對學生了解的一個參考,學生在就業的過程中,學業評價就是對學生學習能力的一個評價,用人單位可以通過這個評價對學生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學習評價的好壞,對學生的就業也有一定的影響。

          綜上所述,學業評價是學校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對于學校的教學改革、學生的培養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進行學業評價的過程中,學校對于學業評價的方式、內容都要盡可能全面、科學,通過多種渠道對學生學業情況進行評價,保證高職教學質量。對于物流管理這種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學業評價需要結合市場的需求來進行。

        學生對課程的評價7

          1.成立課題組,健全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確立子課題單位;

          2.研究制定《實驗方案》;

          3.組織課題組成員開展理論學習,搜集文獻資料;

          4.完成課題項目申請,召開"開題會"。

         。ǘ⿲嵤╇A段(20xx年12月----20xx年2月)

          1.制定小學生英語學習評價方案;

          2.子課題單位開展等組對比實驗;

          3.驗證子課題,開展中期評估;

          4.構建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體系框架。

          (三)總結階段(20xx年2月----20xx年6月)

          1.收集、整理研究成果;

          2.分析、總結實驗成果,撰寫《實驗報告》;

          3.課題鑒定、實驗推廣。

          七、研究對象

          1.三門峽市外國語小學

          2.三門峽市崤函小學

          3. 三門峽市第二實驗小學

          4.三門峽市第一小學

          5.義馬市外國語小學

          八、成果形式

          通過觀察不同類型的學生在評價方式改革后學習情況的變化以及向教師、家長、學生發放問卷等形式了解研究的成果,形成研究報告。課題研究預期達到的成果形式如下:

          1、教師學習材料匯編;

          2、《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生英語評價研究》實驗報告;

          3、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生英語各年級學業評價方案和操作辦法;

          4、建立新課標小學生英語評價題庫;

          5、新課標小學生英語學習成長記錄手冊;

          6、教學論文。課題研究過程中,課題組將鼓勵研究人員積極撰寫研究論文,參加評選和交流,并有多篇論文發表。

          九、題組成員分工

          (一)組長:金銳, 主持課題研究,負責指導、協調課題組成員的研究過程。

          (二)副組長:雷衛國,孟秋紅負責制定促進小學生英語學習評價體系方案。 聯系、指導教師開展實驗。研究資料的收集,檔案管理。

         。ㄈ┱n題組成員:喬少敏、強蘇鴻、張麗麗、李秋霞、張雙保等負責各子課題的研究、方案擬定、具體操作及實施指導。

          十、課題研究的管理

         。ㄒ唬┍菊n題將在全市范圍內展開試點實驗研究,有義馬市、湖濱區及市直部分學校參加。

          (二)本課題研究將由市教育局、教研室負責,區、縣教研室及學校參與并深度介入實驗研究子課題組,各實驗學校成立以主管領導及骨干教師為主的'子課題研究小組,確保本項課題研究的前瞻性、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ㄈ└骷壵n題組除積極有效地依據方案有序開展實驗研究工作外,每學年應開展一次公開性的交流研討活動。

          十一、保障措施

         。ㄒ唬┱n題組在組長領導下,明確分工和責任,建立課題研究網絡,做到組織保證。

          (二)健全課題研究制度,定期召開課題組會議學習、研究工作。建立交流制度及時交流和總結經驗。

         。ㄈ┙⒄n題檔案管理制度,詳細記錄整個研究過程,收集、整理研究資料。

          (四)提供必要的研究經費。

        【學生對課程的評價】相關文章:

        學生對課程的評價07-28

        課程顧問簡歷自我評價12-24

        課程設計與評價學習總結12-13

        課程設計與評價學習總結05-29

        期末課程自我評價(精選26篇)05-12

        校本課程評價制度及實施意見08-04

        課程設計與評價學習總結范文03-07

        新課程高考評價工作總結08-06

        課程設計與評價學習總結2篇11-02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