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爔予
終日昏暗的苫草房中透進一抹陽光,照在一張蒼白的臉上,洗的發(fā)白的曲裾早已看不出原本的顏色,司馬遷深深的吸氣,接著便引來一陣咳嗽,瘦削的肩膀劇烈的顫抖,吐息微弱得仿佛下一秒就會停止。他看向窗外,失去光彩的眼眸愣愣的盯著陽光,干裂的嘴唇微微翕合,卻說不出任何話來…..
草堂甕牖在光華流轉(zhuǎn)間恍惚作紅漆木窗,窗下一位俊俏少年身著直裾憑欄外望,墨染似的眸子映出窗外兀自飄落的桃花瓣。身邊的書案上是堆積成山的書卷,正當中是一疊紙,第一張上只有兩個字--史記。小時候每每看到父親伏案著書,那種專注與堅定都會感染到他,父親告訴他自己肩承史家的重托,歷史在自己筆下起承轉(zhuǎn)合,要對得起“太史公”三個字。所以他博覽群書、開拓視野,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像父親一樣讓歷史展卷于自己的筆下。司馬遷起身坐回案前,翻閱手邊雜記,微微蹙起的眉心漸漸舒展,嘴角一抹自信滿滿的笑容,那樣神采飛揚,不輸窗外春光。
從長安出發(fā),足跡遍布大江南北,一路風塵仆仆從不覺得累,當司馬遷歸來時,懷中的紙張也已經(jīng)鋪開歷史的畫卷。前去面圣途中,恰逢凱旋歸來的將領,意氣風發(fā),眉宇間淡淡的肅殺之意令人折服!澳侨耸恰俊薄澳悴恢?那可是李陵李將軍,打了勝仗回來呢!”司馬遷帶著敬佩與一絲畏懼遠遠的忘了一眼,突然風起,卷起地上的枯葉與塵,一時迷了眼睛,再看,李陵已經(jīng)走遠。人人皆受制于天命,李陵受降,武帝大怒。世人皆知漢武帝窮兵黷武,在他眼里將士寧可戰(zhàn)死不可投降,所以無人敢替降將李陵辯言。而司馬遷卻有如使命在身一般,為他稱辯:“李將軍一向懷著報國之心。他僅領五千步兵便吸引了匈奴的全部力量,以一敵萬。雖然戰(zhàn)敗,也可以功抵過,臣以為,李將軍并非真心受降,他是想活下來找機會回報我大漢!”他深知李氏一門對朝廷的衷心,不想讓武帝在盛怒之下做出錯誤的決斷,更不想讓大漢痛失這龍門虎將。所以他必須站出來說這番話,這是他身為大漢臣子的責任與擔當。一個頭磕在地上,他沒有換來天子的容許與理解,卻換來了人生中最大的恥辱。
牢房內(nèi)的空氣中飄著一絲若有若無的血腥味,司馬遷臉上沒有任何表情,斜倚著欄桿,嘴唇白的完全失去血色。聽到腳步聲過來立刻扶著墻站起身,無力的抬了抬眼皮看見明黃色的衣角,以沙啞的聲音道:“皇上已經(jīng)誅滅李陵三族。既已動殺心何不也賜臣一死,何故讓臣受這宮刑蒙受奇恥大辱。俊辈豢梢皇赖奶熳永浜咭宦暋昂喼辈豢衫碛!”他猛地上前抓住牢門,“皇”字還未出口就硬生生咽了回去,因為天子已經(jīng)離開了這暗無天日的地牢。待腳步聲漸遠直到聽不見,他才慢慢放松下來,全身顫抖著跌坐到地上,垂下頭額上青筋凸起,雙手緊緊攥住大腿內(nèi)側(cè)的褲子,布料破了,指甲便深深嵌入掌心,刺破皮膚。他只是想為自己保留最后一絲尊嚴。良久,他緩緩的抬起頭,忽然發(fā)狂似的笑了起來,笑聲中有憤恨,有無奈,有悲哀,有滄涼。身子癱軟重重的倒向牢墻,看著那一方小小的鐵窗,不再出聲。
他確實想過干脆一死了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擲地有聲。他必須要背負父親未完成的夢想前進,那也是自己的夢想。所以他在堅忍與屈辱中緩緩前行,用殘破的身軀擔負起屬于太史公的使命。
時光荏苒,已是遲暮之年的他坐在一張老藤椅上,渾濁的雙眼透過苫草房的小窗看向遠方,眼神中滿是歲月沖刷后的安詳。塌陷在藤椅中的身軀也如枯藤一般,肩膀已經(jīng)低垂,但正是這瘦弱不堪一擊的肩膀卻擔起了父輩的囑托;擔起了泱泱中華三千年的歲月;擔起了史家的山河!司馬遷輕輕合上雙眼,就在這瞬間,《史記》從那雙蒼老枯干的手中滑落,掉到了地上。
昔年春,桃花雨下,不知愁的年歲如白駒過隙,也曾流連于劍眉星眸,絳唇皓齒。東風過,卷了一地的狼藉,只余枯枝殘葉無人收,曾經(jīng)的年少張揚在時光流轉(zhuǎn)中洗盡鉛華漸漸沉淀,曾經(jīng)的鋒芒畢露被生活打磨得溫潤如玉,忍辱負重從容擔當,筆墨揮就史家絕唱!
李娜
[半生零落,肩承史家山河--司馬遷與《史記》(學生隨筆)]相關文章:
6.大學生入黨思想?yún)R報:讀《史記》有感
7.學生感悟隨筆
8.張良故事史記
9.小學生語文隨筆
10.中學生隨筆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