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初中語文教學與人文熏陶

        發(fā)布時間:2016-2-8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現(xiàn)在,呼喚“以人為本”,尊重“個體價值”,主張“相互關愛”,追求“和諧美好”,提高“自身素質(zhì)”,已經(jīng)成為時代的主旋律。這就是如今人們所渴望的“人文精神”的回歸,是社會進步的標志。而《語文課程標準》也把人文性定位為語文學科的基本性質(zhì),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已成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那么,初中語文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當中承擔怎樣的任務呢?如何讓初中語文教學充滿人文精神呢?這是擺在初中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人文精神的概念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界定。

           人文精神,從廣義上說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xiàn)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xiàn)象的高度珍視,對一種全面發(fā)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人文,顯然是指人類文化中的先進的、科學的、優(yōu)秀的、健康的部分。其核心是指先進的價值觀和先進的道德和習慣規(guī)范。具體到對于初中生來說就是要求他們完善心智、凈化心靈、懂得關愛、提升精神境界、提高生活品位!墩Z文課程標準》要求“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和社會主義道德品質(zhì),進一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這就是初中語文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人文精神中所承擔的任務。

            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給學生人文熏陶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首先是語文學科的特點決定了必須在語文教學活動中給學生人文精神的熏陶。

           語文學科是一門洋溢著作者靈性的、積淀了民族的睿智、文化、精神的,具有濃郁的人文特色的課程。語文課的意義絕不僅僅在于教給學生某種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教材和學生生命之間找到鏈接的點,并帶著學生一起走進心靈世界,通過一篇篇凝聚著作家靈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實現(xiàn)感悟與理解的融合、人心與文心的默契、觀點與精神的共享。從這個意義上說,語文課程更是陶冶情操、發(fā)展個性、培養(yǎng)學生人格素養(yǎng)的特殊載體。這也正是語文課程獨特的人文價值所在。鑒于語文學科既有工具性,更具人文性的雙重特點,語文教學應該是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給學生人文關懷的過程,必須在教學中給學生人文熏陶。

            其次,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迫切要求在教學中給學生以人文精神的熏陶。

            新課程標準中雖然明確指出了語文學科的性質(zhì)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要求在語文教學中“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強調(diào)了對人的培養(yǎng),然而在“應試教育”這個巨大陰影的籠罩下,許多語文教師還是過分強調(diào)了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只注重訓練學生的考試能力,忽視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質(zhì)。在課堂上,教師把課文條分縷析,弄得支離破碎,把語文課上成純粹的工具訓練課,沒有思想的碰撞、心靈的觸動、情感的陶冶、審美的熏陶,語文教學的人文教育功能遠遠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揮。解決這些問題已成為語文教學的當務之急,迫切要求把在語文教學中把人文因素放在教學目標的突出地位,充分展示語文自身的無窮魅力,還語文以本來的面目。

            再次,社會的進步也需要在語文教學中給學生以人文熏陶。

        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人類對自身生活的意義也在不斷地反思和追求。關心他人、尊重自己、弘揚人文精神已成為時代的呼聲。而語文教學永遠是與時代相依的,從孔子坐壇講學到現(xiàn)代學校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是時代需求的縮影。因此,現(xiàn)代的語文教學也應該順應時代潮流的需求,立足于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點,努力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的熏陶。

            三、怎樣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人文熏陶。

           (一)、通過對文質(zhì)兼美的作品的鑒賞來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從而給學生以人文熏陶。

            高爾基說過:文學歸根結(jié)底是人學。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的終極目標是提升人的智慧,豐富人的思想,完善人的品格。而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文質(zhì)兼美的文學作品,它們包含著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作為語文老師,應該努力挖掘其中的人文意義,通過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讓學生的心靈更純潔,情感更豐富、更健康,精神境界更高尚。

           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1、品味文學作品的語言來給學生以人文熏陶。

        語言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是思維的工具,人們掌握了語言就是為了相互之間交流思想感情。語言文字也是表情達意的工具。既是表達情意,那么用它組成的作品,都富有一定的思想、情意內(nèi)涵、審美意義及哲理。語言文字為外,思想哲理為里。通過語言文字的理解、感受,進行情的遷移、情的默化,從而對學生的心靈產(chǎn)生震撼和影響。所以,我們在語文課堂上要牢牢抓住語言文字這個本體,該細嚼的地方要反復玩味,細嚼慢品,讓學生在獲得語言智慧的同時也得到人文精神的滋養(yǎng)。如在教學馮驥才的《珍珠鳥》一課時,通過讓學生反復品讀“……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筆不覺停了,生怕驚跑它。呆一會兒,扭頭看,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頭睡著了,銀灰色的眼瞼蓋住眸子,小紅腳剛好給胸脯上長長的絨毛蓋住。我輕輕一抬肩,它沒有醒,睡得好熟!還呷呷嘴,難道在做夢!”這段文字,在反復的誦讀中,學生能體會出作者對小珍珠鳥的喜愛之情,沉浸在作者所營造的人與動物之間的和諧美好的境界中,理解“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的生活哲理。從而激發(fā)他們熱愛自然、創(chuàng)造互相信賴、和諧美好的人際關系的熱情。因此可以看出,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中,他們的精神世界,道德情操等人文素養(yǎng)也同時能夠潛移默化的受到感染而滋生。

            2、品味文學作品中的形象給學生以人文熏陶。

        文學作品中的形象往往寄托了作者對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也包含了作者對假、惡、丑的批判和鞭笞。我們在指導學生欣賞和分析這些形象的時候,把作品中人物形象展示在他們的面前,將作者的感情傳達到他們的內(nèi)心,這樣就會“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學生的共鳴,愛作者之所愛,憎作者之所憎。在語文教學中,對作品中形象的感受、體驗和品味是不知不覺的漸進式的,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感染。楊絳先生的散文《老王》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中的一篇課文,文章以簡潔、沖淡的文筆塑造了一位窮苦、卑微但又純樸、善良的底層勞動者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這位不幸者的同情和敬重。教學中,首先讓學生去關注老王的不幸,從而激發(fā)學生關注弱者的同情心。接著指導學生尋找作者的善良和老王的善良都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他們在艱難的生活中是如何互相給予對方幫助的。體會作者通過老王這個人物形象宣揚的平等觀念。在作者眼里,人是生而平等的,個人的境遇不同,甚至差別很大,不過是幸運與不幸造成的差別,幸運者只有關愛不幸者的責任,沒有歧視不幸者的理由。再者就是進一步體會作者的人道主義精神,這種精神要求社會關心個人、同情個人、尊重個人對社會作出的貢獻,尊重人格,維護社會每個成員的基本權利,并促進全體勞動者的全面發(fā)展。通過這篇課文塑造的老王這個人物形象告訴學生: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人有時候很渺小,人生有時候很艱辛,這個時候我們更應該相濡以沫,用偉大的愛去做一些細小的事情,讓這個世界美起來,讓人生好起來。這樣看來,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中的經(jīng)典形象,確實能夠?qū)W生起到教化作用,帶給學生很大的人生啟示,使他們從中得到人文熏陶。

            3、品位文學作品中的主題給學生以人文熏陶。

        選入初中語文教材的文學作品都有積極向上的主題。在教學中帶領學生一起提煉文中主題,和作者一起去追求真善美,鞭笞假惡丑,感受美好的人性,讓學生沐浴在人文精神之中。以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為例:全冊共六個單元,分別涉及童年、民族、名人、藝術、英雄、動物等主題。第一單元所選的課文有的喚起學生對美好童年的回憶,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有的告訴學生在遇到困難和挫折不要灰心,振作精神,繼續(xù)努力,終究會成功,如《丑小鴨》、《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二單元所選的課文都是號召學生熱愛祖國,為民族的獨立和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饵S河頌》能讓學生感受到中華民族頑強的奮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最后一課》能使學生深切體會到法國人民失去國土的悲憤的心情,從而聯(lián)想到我國人民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所經(jīng)歷的艱苦卓絕的抗日斗爭,使學生倍加珍惜如今來之不易的和平幸福的生活。第三單元所選的課文為我們講述了人類歷史長河中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的許多杰出的人物,他們有博學睿智的科學家,如《鄧稼先》;有給人類奉獻寶貴精神食糧的藝術家,如《音樂巨人貝多芬》;有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如《孫權勸學》。這些人物對社會的發(fā)展作出過自己的貢獻,他們的事跡生動感人。學習這個單元,要求學生學習他們的偉大的人格和精神,立志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第四單元所選的課文都是有關文化藝術方面的文章。通過閱讀這些文章,可以使學生從中感受到作家對藝術的體驗和感悟,及由此生發(fā)的對人生的思考和認識,提高他們的藝術素養(yǎng)。如由《安塞腰鼓》的熱情奔放讓學生體會到力量的奔騰、生命的升華;由《觀舞記》中卡拉瑪姐妹輕盈的舞姿讓學生去體會異國文化風情;由《口技》中王叔遠栩栩如生的口技表演讓學生感受到我國傳統(tǒng)民間藝術的魅力。第五單元所選的課文歌頌了人類在探索未知世界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非凡勇氣。有探索北極而英勇獻身的斯科特和他的隊友,如《偉大的悲劇》;有在荒島上頑強生存二十八年的魯賓孫,如《荒島余生》;有克服重重困難,最后成功等上珠穆朗瑪峰的我國登山隊員,如《登上地球之巔》。在學習這些課文的時候,主要讓學生學習英雄身上的那種勇于探索,克服困難,超越自我的精神和勇氣。第六單元所選的課文都是有關動物的,學習這個單元可以讓學生學會關愛動物,善待生命,還可以引發(fā)他們對人與動物關系的思考。

        總之,學生在學習這些文章,體會文章當中那健康向上的主題的時候,必定會使自己的精神受到洗禮,心靈得到滌蕩,品格得到升華。正如王崧舟老師所言:當理性的語言伴隨感性的形象深深扎根到學生的精神的時候,智慧與情感齊飛,知性共靈性一色,學生透過字里行間將受到一次獨特的人文關懷。

            (二)、在寫作教學中進行人文熏陶,讓學生沐浴人文關懷。

             1、讓學生用人文的眼光去觀察現(xiàn)實生活,努力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中具有人文 精神的人和事。

            寫作教學應當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關愛生命,讓學生用人文眼光去尋找生活中的動人之情,感人之事。如在嘈雜的公共汽車上能觀察到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和諧美好;在熙熙攘攘的街市中發(fā)現(xiàn)人們生活的富足幸福;在陰雨綿綿的日子里能感覺到萬物在發(fā)榮生長;在陽光燦爛的天空下能想到還有很多人生活在陰霾之中。能從父母的一個眼神中感受到慈愛;能從路人的一個微笑中體會到友善;能從老師的一句問候中感受到師恩;能從同學的一個手勢中體會到友誼……。假如我們能讓學生學會這樣去觀察生活,那么生活在他們的眼里將會是多么美好,他們再將這些感受寫到作文中去,必將會使他們的文章充滿人文精神。同時,他們的情感會更加豐富,道德修養(yǎng)也會得到提高。他們將學會感恩,懂得關愛,,必將更加熱愛生活。

           2、在寫作中努力表現(xiàn)具有人文精神的主題,使作文散發(fā)出濃郁的人性光彩。

           學生學會了用人文眼光去觀察生活,還要能夠把這種感受在文章當中表現(xiàn)出來,努力去表現(xiàn)人文精神的主題。如看到工人在高空作業(yè)不能光想到他們的勤勞和奉獻精神,更要表現(xiàn)他們的艱辛和危險;看到可愛的小動物,不能只想到把它們捉來照顧和觀察,更應該倡導讓它們在自由的環(huán)境中快樂的生活。鼓勵學生在作文的時候關注弱勢群體,表現(xiàn)他們的喜怒哀樂;更關注個體,表現(xiàn)自我價值的體現(xiàn);更關愛生命,表達對生命的尊重。這樣使學生們的文章散發(fā)出濃郁的人性光輝。在文章中摒棄非人性的東西,盡量不去表現(xiàn)什么“為了工作,連父母病危、孩子病重都沒有時間去看望陪護”、“某少年為了保護集體的財產(chǎn)獨自與窮兇極惡的歹徒搏斗而英勇獻身”、“個人利益堅決服從集體利益”、“人定勝天”這樣一些主題。以上這些主題在某個特定的歷史階段被提倡和贊揚,但在今天這個提倡“以人為本”的社會環(huán)境下遭到了批評,甚至否定。也違背了人文精神的本質(zhì)。因此,引導學生學會用人文眼光去觀察生活,并在作文中表現(xiàn)人文性主題也是現(xiàn)代語文老師的一個重要的社會責任。

            3、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自我創(chuàng)造,讓學生的個性在寫作中得到張揚。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充分體現(xiàn)了對生命的尊重。二十一世紀的教育是弘揚學生靈性的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教育,教師應給學生創(chuàng)設展示自我的機會,搭建放飛靈性的舞臺,讓學生全方位參與心靈大腦一起活動的寫作活動,尊重學生在寫作中的個性創(chuàng)造。在教學中采用有利于學生個性化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性表現(xiàn)的課堂體系。如在作文教學中,取消模式限制,為學生營造寬松的氛圍,創(chuàng)設創(chuàng)新的環(huán)境,以親切的態(tài)度引導學生大膽的表達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提倡自由表達,使習作成為學生個性表達的天地。在“以人為本”的今天,我們的寫作教學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揚起天馬行空的個性化行文的理想,隨性而作,使其張揚的個性與思想躍然紙上,讓其生命的靈性自由飛揚,F(xiàn)在流行的“話題作文”就可以為學生提供這樣一個理想的模式。話題本身只為學生指明一個大方向,而題材,體裁,字數(shù),形式等則不加限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造性,展示他們獨特個性和見解。而且現(xiàn)在對學生作文的評價體系也更為寬泛和靈活,也充分保證了讓學生更大膽地去創(chuàng)造和表達。這些也是對學生人文關懷的一個表現(xiàn)。

             (三)、在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給學生人文熏陶,豐富學生的人文閱歷。

            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作為對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在豐富學生的人文閱歷,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方面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這種新開設的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jié)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精神的重要途徑。它將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有機統(tǒng)一起來,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既能提高語文素養(yǎng),又能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

            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主動積極的投身其中,善于與他人合作;培養(yǎng)學生對世界萬物的好奇心,產(chǎn)生強烈的探究興趣,具有問題意識;培養(yǎng)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的能力,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形成健康的情感體驗和感悟,把情感價值的引導和學生的獨特感受有機結(jié)合起來。學生辦刊、討論、調(diào)查訪問、查引資料的過程原本就是一個探究的過程,更是一個重要的人文素養(yǎng)積累的過程。學生策劃、組織、協(xié)調(diào)和實施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和展現(xiàn),其合作意識和協(xié)作精神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這是喚起學生關注自己、關愛他人、關心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以七年級語文教材下冊為例,圍繞各個單元教學內(nèi)容分別設計了“成長的煩惱”,“黃河,母親河”,“我也追星”,“戲曲大舞臺”,“漫話探險”,“馬的世界”等六次綜合性學習。教師在教學中應靈活地把握和充分挖掘這些教育資源,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的開展活動。如在開展“成長的煩惱”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哪些煩惱”,“這些煩惱是如何解決的”,“在解決這些煩惱的過程中得到哪些人的幫助”,“自己從中得到那些教益”,并把這些都紀錄下來寫成文章在班級交流。在開展“黃河,母親河”綜合性活動時,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收集有關黃河的資料,比如有關“黃河的歷史傳說”,“黃河的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有關“黃河的詩文”,“和黃河有關的名人軼事”等,并把這些資料綜合起來辦一份小報。這些活動既鍛煉了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增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信心,還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人文閱歷。

            四、在語文教學中給學生人文熏陶對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著名特級教師魏書生這樣說過:“我深深感到一位教師要做經(jīng)師,更要做人師……”。在當前教育形勢下,社會對語文學科教育的要求更高。不僅僅強調(diào)其工具性,更強調(diào)了對人的教育。對從事語文教育的教師也相應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語文教師自身應具有人文意識,對每一個學生都要充滿人文關懷。

        我們語文教師肩負著全面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重任,如果自身缺乏人文意識,缺乏激情,不能去關愛每一個學生,那么對學生的人文熏陶就無從談起。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自身必須具有人文意識,能夠敏銳的發(fā)現(xiàn)生活的真善美,鄙棄假惡丑,自覺抵制和避免一些消極影響,培養(yǎng)學生明白做人的道理,教會他們什么是做人的價值,全身心地去熱愛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和尊重。在課堂上展現(xiàn)自己的幽默風趣和滿腹才情,能夠?qū)⒄Z文課上得生動活潑,妙趣橫生。

            其次,語文老師還應該具有健康的審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語文教學是美的事業(yè),語文教材是美的宮殿,語文教師應該是美的使者。因此,語文教師應具有健康的審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這樣才能帶領學生去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追求高尚,鄙棄惡俗,為學生打開一條通向語文殿堂的通道。也只有這樣才能切實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和高雅的人文素養(yǎng)。

            最后,語文教師還應具有豐富的情感。

            語文學科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決定了語文教學極富情感特征,也要求語文教師有豐富的情感。一個情感豐富的語文教師可以在學生與課文作者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老師可以運用自己豐富的情感使學生受到情緒感染,容易“入情”“入境”;反之,一個沒有情感的老師,就會將一篇情感豐富的文章教得寡然無味,學生既沒有情感體驗,也沒有得到美的享受,更不要說是受到人文熏陶了。因此,語文教師是否具有豐富的情感是能否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人文熏陶的關鍵。

         

        喬國慶

        [初中語文教學與人文熏陶]相關文章:

        1.初中語文教學評價論文

        2.初中語文教學心得隨筆

        3.2017初中語文教學計劃

        4.關于初中語文教學課件

        5.關于初中語文教學計劃

        6.教師初中語文教學計劃

        7.初中語文教學課件的制作和使用

        8.2018年初中語文教學計劃表

        9.初中語文教學計劃3篇

        10.農(nóng)村初中語文教學論文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