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李憑箜篌引》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二選修)

        發(fā)布時間:2016-2-23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教 學 目 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賞析詩的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

         體會作者對聲音的藝術(shù)描寫,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賞析詩的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 

        教學 過 程 

        一、導入 

        對優(yōu)美音樂的描寫與贊嘆-- 

        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二、預習檢查                  

        1、作者簡介 

        李賀(790-816):字長吉,唐宗室遠支。年少時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懷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艷詭譎的詩風,故被稱為“詩鬼”。其作品繼承前代積極浪漫主義傳統(tǒng),馳騁想像,運用傳說,熔鑄詞彩,創(chuàng)造出-種新奇瑰麗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李憑箜篌引》是李賀的代表作,大約作于811-813年,當時李賀在長安任奉禮郎。

        2、解題 

        箜篌演奏技藝到唐代達到了極高的水平。致力于把比較難于捕捉的聲音轉(zhuǎn)化為比較容易感受的視覺形象。 

        李賀此篇想象豐富、瑰麗,境界奇幻,濃墨重彩,藝術(shù)感染力很強。清人方扶南把它與白居易的《琵琶行》、韓愈的《聽穎師彈琴》相提并論,推許為“摹寫聲音至文”

         “引”,樂府詩體的一種,與“歌”“行”“吟”一樣,標明著古詩的一種體裁,屬古體詩,它的章節(jié)、句式和格律一般比較自由。

        三、欣賞流程 

        (一)朗讀           

        調(diào)動多種朗讀形式(略) 

        (二)閱讀賞析 

        全詩可以分為三個段落。 

        第一段: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起句開門見山,“吳絲蜀桐”寫箜篌構(gòu)造精良,借以襯托演奏者技藝的高超,寫物亦即寫人,收到一箭雙雕的功效。“高秋”一語,除了表明時間是九月深秋,還含有“秋高氣爽”的意思(寫出了演奏環(huán)境),與“深秋”、“暮秋”之類相比,更富含蘊!皬垺弊植粌H僅是演奏的抽象動作,而且很容易引起這樣的聯(lián)想:音樂的情韻高遠飽滿,直上云天。 

        二、三兩句寫樂聲。詩人故意避開無形無色、難以捉摸的主體(箜篌聲),從客體(“空山凝云”之類)落筆,以實寫虛,亦真亦幻,極富表現(xiàn)力。 

        -

        優(yōu)美悅耳的弦歌聲一經(jīng)傳出,空曠山野上的浮云便頹然為之凝滯,仿佛在俯首諦聽;善于鼓瑟的湘娥與素女,也被這樂聲觸動了愁懷,潸然淚下。 

        “頹”字恰恰和“張”字構(gòu)成了一種對比,前者飽滿,后者無力,“頹”字形象地描繪出流云被音樂擊中那一剎那的情態(tài)。 

        “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寫成具有人的聽覺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銅仙人辭漢歌》)更進一層。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補充,極力烘托箜篌聲神奇美妙,具有“驚天地,泣鬼神”的魅力。 

        第四句“李憑中國彈箜篌”,用“賦”筆點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點。前四句,詩人故意突破按順序交待人物、時間、地點的一般寫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寫琴,寫聲,然后寫人,時間和地點一前一后,穿插其中。這樣,突出了樂聲,有著先聲奪人的藝術(shù)力量。 

        第二段: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正面寫樂聲,又各具特色!袄ド健本涫且月晫懧;而“芙蓉”句則是以形寫聲。 

        “昆山玉碎鳳凰叫”,用“昆山玉碎”來相容樂聲,表現(xiàn)樂聲極其激昂,具有很強的爆發(fā)力和壓倒一切的氣勢。“鳳凰”在傳說中是一種高貴的神鳥,居住在昆侖山!袄ド接袼椤焙,棲居其上的鳳凰的叫聲自然是凄厲婉轉(zhuǎn),憂傷的情緒在其中綿延--著重表現(xiàn)樂聲的起伏多變。 

        “芙蓉泣露香蘭笑”,構(gòu)思奇特。帶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屢見不鮮的,盛開的蘭花也確實給人以張口欲笑的印象。它們都是美的化身。詩人用“芙蓉泣露”摹寫琴聲的悲抑,以哭泣的聲音摹寫樂聲的悲慘,又以露水一點一滴在殘荷上滾動、滑落的視覺感受比喻樂聲的悲切,似乎比“鳳凰叫”還要和緩。而以“香蘭笑”顯示琴聲的歡快,“笑”具有訴諸聽覺的屬性,還能給人“笑靨如花”的視覺感受,不僅可以耳聞,而且可以目睹。這種表現(xiàn)方法,真有形神兼?zhèn)渲?-刻意渲染樂聲的優(yōu)美動聽。 

        思考: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是詩中僅有的直接描摹音樂的詩句,成功地運用了什么藝術(shù)手法?這樣寫具有怎樣的藝術(shù)效果?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成功地運用了通感的藝術(shù)手法。兩句詩都是“以聲類聲”,但也可以喚起形象感!耙月曨惵暋辈皇峭ǜ校@兩句詩可以喚起音樂的形象感,以形類聲,就構(gòu)成了通感。 

        “昆山玉碎”可以喚起山崩地裂的形象感,形容樂聲乍起的壯觀; 

        “鳳凰叫”可以喚起孤獨哀鳴的形象感,形容樂聲的幽怨; 

        “芙蓉泣露”可以喚起露滴殘荷的形象感,形容樂聲的凄涼; 

        “香蘭笑”可以喚起蘭花盛開宛如笑靨的形象感,形同樂聲的歡快愉悅。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寫樂聲由歡快轉(zhuǎn)為清冷,回到了音樂的主體情緒。 

        下句承接“十二門”所營造的時空感來寫。自然地把詩歌的意境由人寰擴大到仙府,巧妙地寫出清冷的樂聲從人間傳到天界。此時,整個宇宙仿佛也只有箜篌的旋律存在。 

        首句的“高秋”和這里的“十二門”“紫皇”等意象營造出無限廣袤的宇宙時空,仿佛萬物皆空,箜篌的樂聲包容了整個世界。 

        第三段: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zhì)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詩人憑借想象的翅膀,飛向天庭,飛上神山,把讀者帶進更為遼闊深廣、神奇瑰麗的境界。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這兩句詩寫樂聲傳到天上,在女媧煉石補天的地方,連五色石都被樂音震破,引來了一場秋雨,把音樂的震撼力描摹得無以復加。 

        “秋雨”又能夠讓人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秋雨”是一個憂愁的意象,“石破天驚”之后氣勢磅礴的秋雨,象征鋪天蓋地的茫茫愁緒;秋雨落地的聲響,恰如緊湊繁復的樂聲。樂曲就在這種驚天動地的凄冷情緒中結(jié)束了。這種想象是何等大膽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一個“逗”字,把音樂的強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緊緊聯(lián)系起來了。而且,石破天驚、秋雨霶霈的景象,也可視作音樂形象的示現(xiàn)。 

        神山上教神嫗彈奏箜篌,仙境中衰老瘦弱的魚和龍聽到樂曲聲都隨之追風逐浪,在波濤中翩翩起舞。月宮中的吳剛聽到樂曲聲也忘記了砍樹,倚在桂樹上凝神傾聽,不知困倦;桂樹下的玉兔聽到樂曲聲也渾然入境,全然覺察不到寒露打濕了全身。詩人回味整個演奏過程,美妙的樂曲使人宛在仙境,進而想象出仙界神靈的癡迷狀態(tài),從音樂效果的角度渲染出樂曲的美妙。 

        四、課堂小結(jié) 

        這首詩用瑰麗的辭采、天上人間的想象來描摹聽樂的感受,把一首悲戚的樂曲描寫得驚天動地。詩本身也和樂曲一樣具有了一種凄寒冷艷的氣質(zhì)。 

        預習布置 預習《長相思》。 

        板書設計 浪漫主義 

        以聲寫聲 

        以形寫聲 

        形聲兼?zhèn)?nbsp;

        課后反思 

        吳禮祥

        [《李憑箜篌引》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二選修)]相關(guān)文章:

        1.高二人教版《長恨歌》教案

        2.人教版高二語文下冊《雷雨》教案

        3.高中化學選修5《鹵代烴》教案設計

        4.古代詩歌散文選修教案

        5.《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6.高二物理選修3-1試題答案

        7.高二選修1物理第四章單元測試題

        8.高二選修《唐詩宋詞選讀》練習題

        9.高二語文《師說》教案

        10.人教版高二下冊《短文三篇》教案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