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寫景抒情散文:1. 空山鳥語 2. 《泰山日出(節(jié)選)》
空山鳥語
郭 楓
①到山上來,我最喜歡的事就是聽鳥叫。
②當(dāng)然,山上有的是嬌艷的花、婆娑的樹,有的是奇崛的巖石、爽颯的風(fēng)、飄逸的云朵;在山上,每一片風(fēng)景,都會使你神迷。但,我說我還是最喜歡聽山里的鳥叫。到山里來,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靜靜地躺在鋪著落葉的土地上,這時你的心靈便貼緊了山的心靈,別動也別想,好好地聽一聽鳥叫吧!
③鳥兒的鳴聲是世間最美的語言,你不懂得鳥的語言嗎?
④你不懂得鳥的語言嗎?我想你應(yīng)該懂的。在山上,誰都喜歡鳥的鳴叫,誰都懂得鳥的語言;誰都懂,清風(fēng)懂,白云懂,流泉更懂,連掛在樹枝上曬太陽的小花蛇也懂。鳥的語言永遠敘述著動人的愛情。
⑤在朝來的陽光里,我喜歡用大半天時間,去諦聽兩只鳥在我頭頂上鳴叫。他們總是用五個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只先唱,另一只接著,纏纏綿綿,重重復(fù)復(fù),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線靈泉從歌聲里迸落。我在小時候就很熟悉這種鳥,綠背紅紋有一只小巧的紅喙。我喜歡它們靈活的體態(tài),更喜歡它們的樣子,依偎著,廝磨著,總是分不開。∧菚r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現(xiàn)在仍然不知道,它究竟是哪種鳥呢?想著想著,自己卻不禁失笑了。真是太傻!名字有什么用?人們喜歡各種好聽的名字,鳥不一定喜歡,鳥喜歡唱的歌,人不一定能聽懂;其實人愛不愛聽都是一樣,鳥是唱給鳥聽的。
⑥山雀是頑皮的精靈,老是成群結(jié)隊地撒野,老是呼朋喚友,興奮地吵鬧。山雀們短促而嘹亮的鳴聲,讓人來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陣輕快的音樂雨,散亂地爭驟地漫天撒來,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過天晴,在你阻翳的心版上引進陽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歡樂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不是吧?誰,面對著山雀子這么奢侈的自由、這么天真的喜樂能不悵然呢?誰,沒有山雀子一樣的歡樂時光呢?可是,少年的好時光,總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誰又能永遠像山雀子那樣的歡樂呢?想想看,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類!但山雀們卻不管這些,不管你快樂不快樂,不管你憂傷不憂傷,不管你有多少無聊的思想,山雀們,什么都不想管;它們飛翔像一陣旋風(fēng)卷起,它們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噯!為了歡樂,它們是忙碌的。難得的是有這片深山廣林,要不,這些喜歡唱歌的精靈向何處容身?
⑦過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時刻。高照在千山之外的秋陽,朦朧的光線竟靈空得如同飲醉了的月華:透著微醺,透著溫柔,斂起那份耀眼的光彩,任憑幽谷去制造秋日的奧秘了。山林睡了,鳥兒們靜默了。踏一坡金黃的落葉,踏一地斑駁的樹影,也踏著一份薄薄的寂寞。在眾鳥的默默之中,“咕--咕--”,從哪里傳來的幾聲鷓鴣呢?忽斷、忽續(xù)、忽近、忽遠,那縹緲的鳴聲,竟有些不可捉摸了。真的是鷓鴣嗎?在臺灣很少聽到鷓鴣呢!鷓鴣該是鳥中的詩人,不,或者便是詩人的化身吧!就那縹緲的幾聲,便會把人拉回到一個古老的世界。“咕--咕--”,我回到了江南;“咕--咕--”我沐著淡煙疏雨。石頭城的苔痕,更加暗綠了哪!長檐飛角的小街,更加寂寥了哪!江畔的落日更蒼涼了哪!“咕--咕--”奔馳在石板路上得得的馬蹄聲突然隱去了。這是夢境,呵!這是在海角孤島上奇幻的夢境。--是的,我知道這是夢,可是我多么喜歡重溫!
⑧到山上來,且閉起眼睛,不要再瀏覽風(fēng)景,好好地聽一聽鳥叫吧!鳥兒們用一百種聲調(diào)在歡唱,仙樂飄飄,回蕩在峰巒間,流淌在瀾谷間。你不是從這美妙的清音中,已經(jīng)聽到自然和人世的滄桑了嗎?那么,除了敞開自己的心靈,還要做些什么呢?還要做些什么呢?我想做一只鳥,在山中。
[注]郭楓,原名郭少鳴,出生于徐州,臺灣著名詩人和散文家。
14.第⑤~⑦段,作者從“朝來的陽光”寫到“過午之后”,從不知名的鳥兒寫到山雀,再寫到鷓鴣,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分析。(4分)
14.(4分)①從“朝來”的鳥兒亂鳴,到“過午之后”的鳥兒靜默,以時間為序,使文章思路清晰。②由聽山中鳥兒“最美的語言”的愉悅,到聽山雀的感慨,到聽鷓鴣鳴聲引起思鄉(xiāng)之情,由淺入深地展現(xiàn)了作者的感情變化。(每1點得2分,基本意思相近即可,分析不夠準確的酌情扣分)
15.第⑥段,作者發(fā)出“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類。 边@一感慨的原因是什么?表達了怎樣的感情?(6分)
15.(6分)(1)①在人世中,人們往往制造了一些本來可以避免的桎梏束縛了自身;②對無拘束自由生活的向往。(3分。答到兩點得3分,答到一點得2分。意思相近即可,不夠準確的酌情扣分)
(2)①作者厭棄人為的桎梏;②曲折地表達了寄身海角孤島、遙望故鄉(xiāng)的悒郁之情。(答到第一點得1分,第二點得2分,意思相近即可)
16.作者為什么說“鳥兒的鳴聲是世間最美的語言”?請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概括作答。(6分)
16.(6分)①鳥兒的鳴聲清脆、纏綿、嘹亮;②它永遠敘述著動人的愛情;③是自由、歡樂、天真的歡唱;④引發(fā)人們的思鄉(xiāng)之情;⑤讓人感受到自然和人世的滄桑。(答到4點給滿分,答對3點得4分,答對2點得3分,答對1點得1分;所答意思相近即可。)
17.作者在文末得到“我想做一只鳥,在山中。”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談?wù)勀銓@句話的理解。(6分)
17.(6分)參考:①在孤島的作者寄情于鳥,吐露自己追求自由歡樂的心聲;②希望像鳥兒一樣回到那片“深山廣林”,表達了回歸故鄉(xiāng)的愿望。(每點3分,其中答到“追求自由歡樂”“回歸故鄉(xiāng)”這一關(guān)鍵意思的即可各得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口完成15-18題。
泰山日出(節(jié)選)
徐志摩
(1)我們在泰山頂上看出太陽。在航過海的人,看太陽從地平線下爬上來,本不是奇事;而且我個人是曾飽飲過江海與印度洋無比的日彩的。但在高山頂上看日出,尤其在泰山頂上,我們當(dāng)然盼望一種特異的境界,與平原或海上不同的。果然,我們初起時,天還暗沉沉的,西方是一片的鐵青,東方微有些白,宇宙只是莽莽蒼蒼的。但這時我一面感覺勁烈的曉寒,一面睡眼不曾十分醒豁時約略的印象。等到留心回覽時,我不由得大聲的狂叫--因為眼前只是一個見所未見的境界。原來昨夜整夜暴風(fēng)的工程,卻砌成一座普遍的云海。除了日觀峰與我們所在的玉皇頂以外,東西南北只是平鋪著彌漫的云氣,在這茫茫的云海中,我獨自站在霧靄溟蒙的小島上,發(fā)生了奇異的幻想--
(2)我軀體無限的長大,腳下的山巒比例我的身量,只是一塊拳石;這巨人披著散發(fā),長發(fā)在風(fēng)里像一面墨色的大旗,颯颯的在飄蕩。這巨人豎立在大地的頂尖上,仰面向著東方,平拓著一雙長臂,在盼望,在迎接,在催促,在默默的叫喚;在崇拜,在祈禱,在流
淚--在流久慕未見而將見悲喜交互的熱淚。
(3)這淚不是空流的,這默禱不是不生顯應(yīng)的。
(4)巨人的手,指向著東方 --
(5)東方有的,在展露的,是什么?
(6)東方有的是瑰麗榮華的色彩,東方有的是偉大普照的光明--出現(xiàn)了,到了,在這里了……
(7)玫瑰汁、葡萄漿、紫荊液、瑪瑙精、霜楓葉--大量的染工,在層累的去底工作;無數(shù)蜿蜒的魚龍,爬進了蒼白色的云堆。
(8)一方的異彩,揭去了滿天的睡意,喚醒了四隅的明霞--光明的神駒,在熱奮地馳騁……
(9)云海也活了;眠熟了獸形的濤瀾,又回復(fù)了偉大的呼嘯,昂頭搖尾的向著我們朝露染青饅形的小島沖洗,激起了四岸的水沫浪花,震蕩著送生命的浮礁,似在報告光明與歡欣之臨蒞……
(10)再看東方--海句力士已經(jīng)掃蕩了他的阻礙,雀屏似的金霞,從無垠的肩上產(chǎn)生,展開在大地的邊沿。超……起……用力,用力。純焰的圓顱,一探再探的躍出了平地,翻登了云背,臨照在天空……
(11)歌唱呀,贊美呀,這是東方之復(fù)活,送走光明的勝利……
(12)散發(fā)禱祝的巨人,他的身體橫亙在無邊的云海上,已經(jīng)漸漸的消翳在普遍的歡欣里;現(xiàn)在他雄渾的頌美的歌聲,也已在霞彩變幻中,普徹了四方八隅……
(13)聽呀,這普徹的歡聲;看呀,這普照的光明!
15.第二段中“這巨人豎立在大地的頂尖上,仰面向著東方,平拓著一雙長臂,在盼望,在迎接,在催促,在默默的叫喚”這個句子該如何理解?(4分)
15、這個句子形象地表達了巨人迎接?xùn)|方的太陽升起來時迫不及待而又一往情深的復(fù)雜情感(4分)
16.在這篇散文中,作者把抒情主人公“我”幻想成一個立在大地頂尖的巨人。這樣寫有
什么好處? (6分)
16、通過奇特的想象,運用夸張的手法,化實為虛(3分)更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泰山日出對“我”產(chǎn)生的震撼,便于下文表達我對磅礴壯觀的日出的禮贊之情,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3分)
17.文中有一個很有力的句子,即日出時“我”發(fā)出的歡呼:“出現(xiàn)了,到了,在這里了……”三個短句的表達作用是什么? (5分)
17、三句一句比一句強烈,既反映了日出時候的動態(tài)過程,又反映了終于見到光明時感情的流動和迸發(fā)的過程。(5分)
18.在這篇散文中,對日出的壯麗景象作了大量的描繪。 (6分)
(1)文中為什么用“玫瑰汁、葡萄漿、紫荊液、瑪瑙精、霜楓葉”來形容色彩?
(2)文中又用“魚龍” “神駒”“雀屏”等各種動物形象來比喻,其好處是什么?
18、(1)這些事物可以形容日出時色彩的濃郁、變幻和奇麗,把光的色彩表現(xiàn)的更加強烈而鮮明,更能引起美的想象(3分)
(2)用動物來比喻,顯示了一種極其活躍、變換沒測的日出的動態(tài)過程,更好地描寫了日出時候景色的奇麗。(3分)
書窗上的那輪明月
王清銘
假如能透過書窗窺見古人窗前的那輪明月,精明的現(xiàn)代人才算擁有完整意義上的聰明。物質(zhì)日益豐富的今天,有什么比滋養(yǎng)心智更需要的?
現(xiàn)代城市里的樓房越高,離月亮的距離越遠。都市的燈光早已把明月擠壓為昏黃的一片,明月照樣從海上升起,但共此時的都市蝸居里,投射過來的只是高樓斑駁的影子。如果有幾片月光擠進霓虹燈光、白熾燈光留出的縫隙,也如受污染的水;汽車笛聲、影視音響、電話鈴聲,將月光攪得更加渾濁,不留下一小片安靜,來安放一張書桌。偌大的城市,月光和書很難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門是生活的進出口,窗可以說是天的進出口,都市的天空被高樓割裂了,明月也難以進出喧器都市人動蕩的心靈。即使是在閉門索居的日子,有幾個人端坐書窗前,讓月光布滿內(nèi)心空間?何況天上的那輪明月,只徘徊在都市邊緣,在城里辦理不到一份“暫住證”。
錢鐘書先生說:門許我們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許我們占領(lǐng),表示享受。現(xiàn)代都市人進出更多的是各種各樣的門,卻極少去擁有一框用以心靈眺望的窗子,更無閑人閑讀書的閑情去掬一把透過書窗的月光,洗滌心靈的塵垢。
偶然記下宋代劉子軍的兩句詩: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還照讀書窗。明月不知讀書人已
去,淹沒在都市的紅塵中;明月夜深來照的,也不是書聲朗朗的書窗了,有的只是裝潢和功利。都市也有讀書人,但讀書時想的是文憑、職稱、職位,急功近利的他們懂得用描譜儀鑒定金錢的金黃色的純度,卻無暇顧及書窗上的那輪明月的皎潔銀白。臨月漫披卷,憑欄且數(shù)星,看不見月和星的都市人咀嚼書中文字為腹內(nèi)經(jīng)綸,想到的只是經(jīng)世致用,讀書蛻變?yōu)榭嗍隆T麓皵v燭影,風(fēng)葉亂琴聲,聒耳的大概是名利裹挾著的喧囂吧。
月是該鑲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畫配了框子。開了窗邀約清風(fēng)明月進來占領(lǐng),其實是擁有一輪屬于自己的明月。錢鐘書先生還說,窗比門代表更高的人類進化階段。我以為書窗是人類文明的標志,書窗的退化乃至消失是現(xiàn)代人淪落的一種方式,讓高樓大廈侵占了心靈的家園。
讀書本是一件賞心樂事。歸有光在《項脊軒志》中寫到書窗玩月的情景: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fēng)移影動,珊珊可愛。我想,還有半墻的明月大概都篩藩他飄逸的心頭吧。閑讀書、讀閑書、讀書閑,注重的是讀書時的閑逸、閑散,把讀書當(dāng)休閑,忘卻虛名浮利,獲得一種周國平先生所說的“豐富的安靜”。并不是休閑時才讀書,而是讀書時讀出閑情逸致,把知識化為腦中的智慧,滋養(yǎng)心靈。淡去功名之心,以休閑的心態(tài)去讀書,讓書窗上的那輪明月將思緒漂白、沉淀。
書窗上的那輪明月,照古人,亦照令人。燈紅酒綠的繁華并不完全拒絕棲居的詩意,倚南窗以寄傲,也寄托閑情。明月多情,隨人處處行。
14.結(jié)合上下文,解釋“現(xiàn)代城市里的樓房越高,離月亮的距離越遠”這句話的意思。(4分)
答:
15.①文章第六段引用錢鐘書先生的話“窗比門代表更高的人類進化階段”,聯(lián)系全文,指出“窗”和“門”在文中各有什么含義?(4分)
答:
②作者把這二者對舉有什么用意?(2分)
答:
16.“精明的現(xiàn)代人”在讀書方面有哪些特點?請簡要概括。(6分)
答:
17.作者認為在“燈紅酒綠的繁華”中該怎樣“詩意棲居”?(6分)
答:
14.(4分)現(xiàn)代社會物質(zhì)日益豐富,但人們的心智無法得到滋養(yǎng)(精神生活越貧乏)。(答
案包括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生活兩方面,一方面2分,共4分。)
15.(6分)
①“窗”在文中是人心靈世界的寫照,是人類精神生活的象征,是人類文明的標志;而“門”是指世俗生活,象征人對物質(zhì)的追求。(4分)(1點2分,共4分。若答“‘窗’是人類心靈的空間,人類文明的標志”,可得2分;若答“‘窗’是天的進出口”,“許我們占領(lǐng),表示享受”,得1分;若答“‘門’是生活的進出口,表示欲望”,得1分。)
②二者形成一種對比(反襯)關(guān)系,旨在突出現(xiàn)代人注重物質(zhì)生活而忽視了精神追求的現(xiàn)
狀。(2分)(“對比”或“反襯”1分,作用1分。)
16.(6分)
①現(xiàn)代人讀書的目的只為經(jīng)世致用(急功近利、帶有功利色彩)。
②現(xiàn)代人缺少閑情逸致,視讀書為苦事。
③現(xiàn)代人只在休閑時讀書。(1點2分,答對3點方可得滿分。)
17.(6分)①忘卻虛名浮利(或“淡去功名之心”),②擁有閑情逸致,通過讀書把知識化為腦中的智慧,滋養(yǎng)心靈,獲得一種“豐富的安靜”。(意思對即可)(1點3分,共6分。)
江南的春雪 魯濤
對于一位在江南住慣的人,在嚴寒的冬天也難得一見雪的蹤影,春天下雪便是奇跡了。物以稀為貴,今年的春雪就越發(fā)顯得珍貴。
雪從正月十一下起。剛一開始,雪子肆無忌憚如同撒鹽般脫落在廣袤的大地上,同時也不停地側(cè)敲著人們的房子、窗戶和雨傘,并發(fā)出吱吱的聲音,清脆而又幽雅。走在路上的我,感覺這聲音是那么的熟悉和美妙,仿佛把我?guī)肓四莻遠逝的夢幻般的童真年代,在大山里小溪邊,我和小伙伴們正在聆聽叮叮當(dāng)當(dāng)?shù)娜暋?/p>
一陣洶涌的雪子過后,接踵而來的是蘆絮般的小雪,一小片,一小片的,稀稀拉拉,下得不大,但不久地面上屋頂上白了一層,宛如覆蓋了一叢白毯。樹枝上,草坪間,山尖上頂著一串串的小白花,與朦朧的天空灰白相間,很有些中國古代山水畫“雪煙俱凈,山水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的韻味。
雪雖然下得不大,可是整個蒼茫的大地比往常寧靜了許多。但也不像唐代詩人柳宗元所描繪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那樣冷靜。寧靜之中也蘊含著蠕動:漫天的飛雪本身就是一幅時尚的動漫,它在向大地炫耀的同時,也一步一步地澆滅了人們內(nèi)心的煩躁和不安;還有路上三三兩兩的車仍在穿梭,與飛雪的糾纏更添大地的嬌媚;偶爾還有幾個行人匆匆趕路,游離在這寂寥的雪國中。行人的稀少,我想到了一個原因,那可能是跟人們愛美有關(guān),生怕太多的行走玷污了這幅天然渾成的山水畫,倒不如躲在家中偎倚在火爐旁邊,一邊嗑著瓜子,一邊調(diào)侃,享受著雪帶來的寧靜和悠閑。如果是讀書人的話,映雪讀書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雪除了給人們帶來寧靜外,還給人們帶來極高的興致和美好的希望。記得《世說新語》里有一篇《王子猷居山陰》的文章,文章曰:“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jīng)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我在納悶,何以使這位鼎鼎大名的書法家而又自命清高的魏晉名士乘興而行呢?聰明的人一眼就會發(fā)現(xiàn),那就是“雪”惹的“禍”?梢,雪是人們?nèi)粘I钪械摹罢{(diào)劑品”和“開心果”。有了雪,文人就妙筆生花;有了雪,情人就風(fēng)花雪月;有了雪,農(nóng)夫就信心百倍;有了雪,咱們老百姓就真高興!
江南的春雪雖韻味十足,意興盎然。但也有它先天的不足:相比北國的雪,它顯得不夠剛毅,不夠堅強,不夠渾厚,嬌氣、羞澀、短暫也就在所難免了。北京的雪我是見過的,但并不像李白所說“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那么夸張。如果真要把江南的雪和北國的雪做個比喻的話,我想:北國的雪就好比北方漢子,豪放、灑脫,洋洋灑灑;而江南的雪如同小家碧玉,嬌小、細膩,纏纏綿綿。法國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鳩認為地理與氣候決定人的精神氣質(zhì)。從南北雪的形態(tài)特征來看,孟德斯鳩的理論確實有道理。
春雪下了整整一天一夜,到正月十二下午停了?晌业男拈g卻沒有停留對雪的眷戀,我不僅眷戀雪的潔白,眷戀雪的晶瑩剔透,更眷戀雪的那種不夾帶一絲絲雜質(zhì)的純正。這讓我想起了為人處世,人如果能夠像雪一樣坦坦蕩蕩,純正潔白,世間就沒有了那么多的恩恩怨怨了,人類也就可以和諧幸福地生活。而人們常常把雪當(dāng)做“天使”,當(dāng)做“棉被”,當(dāng)做好事情的預(yù)兆,也就是因為雪代表了人們內(nèi)心的追求:自然、純潔、灑脫。雖然有時候人們達不到潔白無瑕的那種境界,但向往她本身也是一件美好的事物。
這場春雪已經(jīng)融化了,但它播撒在人們心間的希望種子是不會融化的,到了秋天的時候還會豐收。(《散文選刊》2006年第6期)
9.第四段“寧靜之中也蘊含著蠕動”一句,作者為什么用“蠕動”一詞?“生怕太多的行走玷污了這幅天然渾成的山水畫”,指的是怎樣的一種情景?(6分)
10.江南的春雪有什么特點?第六段中將江南的雪與北方的雪作對比,有什么作用?(6分)
11.結(jié)合原文,回答下面的問題。
(1)作者在文章中引述一則王子猷的逸聞趣事,其用意何在? (2分)
(2)為什么雪停了,“可我的心間卻沒有停留對雪的眷戀”?(4分)
12.聯(lián)系全文,簡要概括寫本文的主旨。(4分)
9.(1)①“蠕動”,意為慢慢地爬動,用在此處充分表現(xiàn)了在漫天的雪花之中,一切動的事物都顯得渺小和行為遲緩了。(2分)②以動襯靜,更突出了大地的寧靜。(1分)
(2)①蒼茫的大地,朦朧的天空,漫天的飛雪,靜謐的氛圍,營造出一個自由的世界。(2分)②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人們不再煩躁和不安,嬌媚的大地上,偶爾還有幾個行人匆匆趕路,游離在這寂寥的雪國中。(1分)
10.參考答案:
(1)坦蕩,潔白,嬌小,細膩,纏綿,短暫(2分)
(2)將二者作對比,更有利于突出由江南特有的地理與氣候所決定的江南的雪的特點,從而更突出了江南春雪的珍貴,并與開頭銜接照應(yīng)。(4分)
11.參考答案:
(1)用這個小故事說明“雪除了給人們帶來寧靜外,還給人們帶來極高的興致和美好的希望”這一觀點。(2分)
(2)①雪潔白、晶瑩剔透、純正。(1分)②讓我想起了為人處世,人如果能夠像雪一樣坦坦蕩蕩,純正潔白,世間就沒有了那么多的恩恩怨怨了,人類也就可以和諧幸福地生活。(2分)③雪代表了人們內(nèi)心的追求:自然、純潔、灑脫。(1分)
12.參考答案:
通過對坦蕩、純正、潔白的江南春雪的描寫和贊美,表達了人們內(nèi)心對自然、純潔、灑脫這些美好境界、美好事物的向往與追求。
北方